饲养小动物培养幼儿关爱品质

合集下载

幼儿园生命教育教案:小宠物护理与关爱

幼儿园生命教育教案:小宠物护理与关爱

幼儿园生命教育教案:小宠物护理与关爱生命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爱心。

小宠物护理与关爱是一个生动有趣的教育主题,可以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关爱和责任。

下面是一个针对小宠物护理与关爱的生命教育教案,旨在帮助幼儿了解和学习如何爱护小动物,从而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爱心。

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小宠物的基本饲养知识,包括饲料、住所、清洁等。

2.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让他们体会到护理小宠物的重要性。

3.培养幼儿的爱心和同情心,让他们学会关爱动物。

二、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小宠物,比如小兔子、小鸟、小鱼等。

2.准备一些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让幼儿了解不同的小宠物。

3.教师要提前了解好每种宠物的基本饲养知识,以便能够向幼儿做出解释和指导。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第一部分:了解小宠物1.通过图片或视频让幼儿认识不同的小宠物,包括兔子、鸟、鱼等。

2.让幼儿观察这些小宠物的特点,比如它们的外观、行为习性等。

第二部分:小宠物的基本饲养知识1.通过图片或实物让幼儿了解不同宠物的饲料,比如兔子吃红萝卜、鸟吃谷物等。

2.让幼儿了解不同宠物的住所,比如兔子需要笼子、鸟需要鸟笼等。

3.教师进行示范,让幼儿学会清洁小宠物的住所,比如清理兔子笼、换鸟笼内的食物等。

第三部分:亲身体验小宠物护理1.小组活动:将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负责照顾一种小宠物,包括喂食、清洁等。

2.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如何护理和关爱小宠物,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爱心。

四、总结回顾通过以上活动,幼儿不仅了解了不同的小宠物,还学会了如何照顾它们。

通过实践,他们体会到了护理小宠物的重要性,培养了自己的责任感和爱心。

希望通过这样的生命教育活动,幼儿能够更加关爱生命,培养健康的人格和价值观。

五、我的观点和理解小宠物护理与关爱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生命教育主题,它既能够让幼儿了解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又能够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爱心。

通过实际操作,幼儿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体会到护理小宠物的重要性,这对他们的成长和人格的培养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饲养活动:实现幼儿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

饲养活动:实现幼儿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

饲养活动:实现幼儿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引言一、饲养活动能培养幼儿的爱心和责任感在幼儿园的饲养活动中,孩子们会亲自观察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长发育,照料小动物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让他们懂得去爱护生命、爱护小动物,培养他们的爱心。

饲养活动也需要孩子们付出持续的劳动,让他们从小明白什么是责任、什么是付出。

这样的实践活动,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爱心。

在饲养活动中,孩子们需要亲自操持、照料小动物。

有时候小动物会生病、温度会变化、粮食会有问题,这时候孩子们就需要鼓起勇气,从亲自操持中,体验挑战与品质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需要坚持不懈,才能克服困难,也让他们学会了坚韧不拔。

三、饲养活动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在饲养活动中,孩子们会通过亲身体验一些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理变化,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比如孵化鸡蛋,孩子们会亲身观察孵化过程的细节,从中学到不少有趣的知识。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激发孩子们主动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四、饲养活动能促进园观与家校合作通过饲养活动,还能够促进园观和家校合作的深化。

家长在日常的家庭活动中,也可以参与到饲养活动中,与孩子一同观察、照料小动物,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从而促进园观与家校的良性互动。

饲养活动不仅在幼儿园中发挥作用,也能够延伸到家庭中,形成一个良性的学习积极循环。

五、饲养活动能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人与自然观饲养活动通过让孩子们亲身参与小动物的饲养和照料,使他们深刻体会到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懂得尊重和保护自然。

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还能从小培养孩子们保护环境、关爱自然的理念,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与自然观。

结语饲养活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幼儿生命教育途径,能够培养幼儿的爱心、责任感、勇气和坚韧不拔等品质。

通过饲养活动,不仅可以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习,还能够培养孩子们正确的人与自然观。

幼儿园教育机构在开展饲养活动时,需要注重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让活动更富教育意义,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获益良多。

幼儿园养殖兔子教案小动物关怀与共同照料

幼儿园养殖兔子教案小动物关怀与共同照料

幼儿园养殖兔子教案小动物关怀与共同照料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小动物的关爱意识和责任意识。

2.帮助幼儿了解兔子的基本生活习性和需要。

3.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1.图片或幻灯片展示兔子的图片,让幼儿了解兔子的外貌特点。

2.兔子笼子和相关的设施,如饮水器、喂食器等。

3.幼儿园角色扮演服装,可供幼儿扮演小兔子和宠物店店员。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活动1.利用图片或幻灯片展示兔子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兔子的外貌特点,如长耳朵、柔软的毛等。

2.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对兔子的认识和喜欢之处。

步骤二:小组讨论1.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5-6名幼儿组成。

2.每个小组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a.兔子的饮食习惯是什么?它们喜欢吃什么?b.兔子喜欢怎样的生活环境?c.养兔子需要注意什么?步骤三:实地观察1.将兔子笼子摆放在教室内,让幼儿近距离观察兔子的生活环境。

2.引导幼儿观察兔子的行为举止,如跳跃、啃咬等,帮助他们了解兔子的基本生活习性。

步骤四:角色扮演1.让幼儿自愿扮演小兔子和宠物店店员的角色。

2.将教室布置成宠物店的模样,包括展览区和办公区。

3.小兔子们在展览区进行吃草、嗑萝卜等活动,宠物店店员负责喂养和清扫兔子笼子。

步骤五:共同照料1.引导幼儿共同收拾、打扫兔子笼子和周围的环境。

2.让每个幼儿轮流扮演店员的角色,进行饲养和清洁工作。

3.引导幼儿携手合作,共同照料兔子,如清洗饮水器,添加兔食等。

步骤六:反思和总结1.引导幼儿回顾并总结今天的活动,分享他们学到的知识和体会。

2.提醒幼儿养成关爱小动物的好习惯,并鼓励他们在家里和学校自觉地关心小动物的生活。

教学延伸:1.邀请兽医来学校给兔子进行健康检查,并给幼儿讲解如何照顾小动物的健康。

幼儿园小小养殖家:宠物养成教学案例

幼儿园小小养殖家:宠物养成教学案例

【幼儿园小小养殖家:宠物养成教学案例】在幼儿园教育中,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感、爱心和观察力是非常重要的。

而宠物养成教学案例正是一个能够培养幼儿们这些品质的好方法。

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孩子们能够在做游戏的同时学会照顾,增加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

下面,本文将以幼儿园小小养殖家为例,深入探讨宠物养成教学案例的价值和意义。

1. 初识宠物在这个教学案例中,幼儿园会给每个孩子一个小动物,比如小鱼、小鸟或小龟,让孩子们观察、了解和养育。

这种亲身接触的方式能够激发孩子们对于动物的兴趣,让他们在初识宠物的过程中培养起对生命的敬畏和关爱。

2. 责任感培养在养宠物的过程中,孩子们需要每天喂食,清洁饲养箱,观察动物的状态等。

这些过程需要孩子们每天都花一些时间来完成,从而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感。

孩子们在带着责任来照顾小动物的过程中,能够学会关心他人,培养出细心、耐心和责任心。

3. 观察力和思考能力通过观察小动物,孩子们可以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比如小鱼游来游去的方式,小鸟飞翔的姿态,小龟爬行的速度等等。

思考这些现象的原因,可以锻炼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同时也促进他们对于动物行为和生命规律的认识和理解。

4. 感情交流与沟通能力宠物会给孩子们带来快乐与陪伴,孩子们与宠物之间会形成一种特殊的感情纽带。

孩子们会学会用自己的方式与宠物进行互动,这也促进了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沟通技巧的培养。

宠物的存在也能够让孩子们学会换位思考,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感受与需要。

5. 养成综合素质在宠物养成的过程中,除了培养了孩子们的责任感、观察力和沟通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耐心、理解力、学习能力等素质。

这些都是宝贵的生活品质,对于孩子们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宠物养成教学案例在幼儿园教育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从它能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感、爱心、观察力和思考能力等多方面来看,宠物养成教学案例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教学方法。

希望幼儿园能够更多地推广这样的教学案例,让更多的孩子在快乐中学会成长。

幼儿园小小饲养员计划:爱心与责任的成长之路

幼儿园小小饲养员计划:爱心与责任的成长之路

幼儿园小小饲养员计划:爱心与责任的成长之路幼儿园小小饲养员计划:爱心与责任的成长之路1. 介绍在幼儿园,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爱心是非常重要的。

而幼儿园小小饲养员计划正是为了帮助孩子们学会关爱和责任而设立的。

这个计划旨在让幼儿园的孩子们通过亲身参与饲养小动物,培养他们的爱心和责任感,同时也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生态环境知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2. 爱心的成长之路在幼儿园小小饲养员计划中,孩子们会在老师的指导下,亲手照料小动物,比如兔子、小鸟或者小鱼。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学会如何给动物喂食、梳理毛发、清理环境等基本的照顾和关爱动物的技能。

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的爱心会在悄悄地成长。

他们会学会关注他人的需求,体会到帮助别人的快乐,这对于他们的成长是非常有益的。

3. 责任的成长之路幼儿园小小饲养员计划也让孩子们学会了责任。

饲养小动物需要日常的照料和细心呵护,孩子们要按时给动物喂食、清洁它们的居住环境,并且要保证它们的安全和健康。

这些都是需要孩子们用心去完成的任务,通过这些日常的责任,孩子们逐渐学会了承担责任,并且懂得了坚持和耐心。

4. 我的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幼儿园小小饲养员计划是非常有意义的。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孩子们可以在生活中学会爱护和关心他人,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

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理念,让幼儿在玩中学,通过动手做的方式来培养他们的品德和技能,这对他们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5. 总结与展望幼儿园小小饲养员计划不仅仅是一项简单的活动,而是一个培养孩子们爱心和责任感的成长之路。

通过这样的计划,孩子们既学会了与小动物相处的技能,也培养了他们的爱心和责任感。

未来,我相信这样的教育理念会在更多的幼儿园得到推广,让更多的孩子能够在快乐成长的过程中,学会关爱和责任。

通过这篇文章,我对幼儿园小小饲养员计划的理解更加深入了。

我深刻认识到这不仅仅是一项简单的活动,而是一个对孩子成长有着深远影响的教育计划。

我也更加坚定地认为,培养孩子的爱心和责任感是非常重要的,而这个计划正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幼儿园萌宠乐园:宠物关爱与照顾小动物活动策划

幼儿园萌宠乐园:宠物关爱与照顾小动物活动策划

第一部分:引言作为幼儿园的一项特色活动,宠物关爱与照顾小动物活动一直备受家长和孩子们的喜爱。

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让孩子们接触到更多的动物朋友,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爱心和责任感。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度探讨幼儿园宠物关爱与照顾小动物活动的重要性、策划和实施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对幼儿园活动的意义和影响。

第二部分:幼儿园宠物关爱与照顾小动物活动的重要性1. 培养爱心和责任感宠物关爱与照顾小动物活动可以让孩子们和动物们建立起亲密的联系,培养他们的爱心和责任感。

通过照顾小动物,孩子们学会了共享、关心和保护动物,这对他们的成长和人格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作用。

2. 增强动物保护意识通过与小动物的亲密接触,孩子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动物的需求和情感,从而增强对动物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这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使他们从小就懂得爱护动物,爱护自然。

第三部分:宠物关爱与照顾小动物活动的策划和实施1. 选择合适的活动内容在策划宠物关爱与照顾小动物活动时,我们应该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和孩子们的芳龄特点,选择合适的活动内容。

可以包括观察小动物生活习性、饲养小动物、给小动物洗澡等内容。

2. 安全第一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我们要确保宠物和孩子们的安全。

选用温顺、安全的小动物,并对孩子们的行为进行引导和监督,确保活动的安全性。

3. 注重教育意义在活动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爱心和责任感,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小动物。

我们也可以借此机会教育孩子们有关动物保护和环境保护的知识,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第四部分:幼儿园活动的意义和影响1. 增进师生情感交流宠物关爱活动可以让孩子和老师们更好地沟通和交流,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

2. 促进孩子们的身心发展通过参与宠物关爱与照顾小动物活动,孩子们可以得到身心全面的发展。

他们的爱心、责任感和独立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培养。

3. 增强家庭教育通过活动,孩子们可以将照顾小动物的经验带回家,增进家庭教育的有效性,让家长更了解孩子的成长和需求。

幼儿园小动物饲养养护方案及爱心关爱实践活动

幼儿园小动物饲养养护方案及爱心关爱实践活动

幼儿园小动物饲养养护方案及爱心关爱实践活动幼儿园小动物饲养养护方案及爱心关爱实践活动近年来,幼儿园小动物饲养和爱心关爱活动在我国逐渐兴起,这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然而,由于幼儿园小动物饲养的特殊性和幼儿的状态,要想真正实现其潜在的教育功能,就需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饲养养护方案和爱心关爱实践活动。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深度和广度上对这一主题进行评估,并对幼儿园小动物饲养养护方案及爱心关爱实践活动进行全面探讨。

一、饲养养护方案1.选取适合的小动物在幼儿园饲养小动物时,应根据幼儿的芳龄和特点来选取适合的小动物。

幼儿园一般可以选择一些性格温顺、适应性强,并且比较容易饲养的小动物,比如兔子、仓鼠、乌龟等。

这样的小动物既能够吸引幼儿的关注,又不会给幼儿带来太大的风险。

2.提供合适的饲养环境小动物的饲养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小动物的健康和幼儿的安全。

在幼儿园饲养小动物时,应该提供一个安全、清洁、适温、通风的饲养环境,并且要保证小动物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3.科学合理的饲养方式在饲养小动物的过程中,幼儿园应该遵循科学的饲养方式,保证小动物的日常饮食、生活和保健等方面都能得到妥善的安排。

要保证小动物有充足的食物和水源,做好清洁和消毒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小动物生病的情况等。

二、爱心关爱实践活动1.培养幼儿的爱心和责任感通过参与小动物的饲养,可以培养幼儿的爱心和责任感。

幼儿可以通过喂食、清洁小动物的笼子、给小动物洗澡等活动,学会关爱和照顾小动物,培养他们的爱心和责任感。

2.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幼儿参与小动物的饲养养护过程中,需要用到很多动手操作,这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观察小动物的生长、行为等情况,可以锻炼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小动物的饲养过程中,会让幼儿对动物的生活习性、饮食习性、繁殖习性等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这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科学精神和探索精神。

幼儿园小班宠物护理:培养责任感,关爱小动物

幼儿园小班宠物护理:培养责任感,关爱小动物

幼儿园小班宠物护理:培养责任感,关爱小动物一、概述幼儿园小班宠物护理是指在幼儿园中引入小动物,让幼儿亲手参与到小动物的护理和养育过程中来。

这一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还可以教育他们关爱小动物,增强他们的动物保护意识。

二、培养责任感1. 分担责任在幼儿园中,孩子们可以分担养护宠物的责任,比如喂食、梳理、清洁等,这样能让幼儿明白照顾一个生命是需要长期坚持和耐心的。

2. 学会承担通过帮助照顾宠物,幼儿能够学会承担责任,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影响他人(包括动物)的生活和情绪,从而培养出他们团结、合作的品质。

3. 锻炼习惯定期的喂食、清洁宠物等活动锻炼了孩子们的自律和规律意识,培养了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关爱小动物1. 爱心培养通过亲手照顾小动物,孩子们会慢慢培养出爱心,懂得尊重和体谅动物,形成善良、温暖的品格。

2. 友好互动宠物是孩子们的好伙伴,在与宠物相处的过程中,可以促进孩子们的社交能力、情感交流,增进友好互动。

3. 了解生命的尊严接触小动物不但可以培养孩子的爱心,还能教育他们要尊重生命,这对于孩子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幼儿园小班宠物护理对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关爱精神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通过参与宠物的护理,孩子们不仅能够意识到生活中需要负责任,还能培养爱心、友善和尊重生命的品质。

这对于他们未来的成长和社会交往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结幼儿园小班宠物护理不仅仅是一种活动,更是一种教育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可以培养责任心和爱心,这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也提醒着家长和教师要注重孩子的教育和培养,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结语在幼儿园中引入小动物,让幼儿参与到小动物的护理和养育过程中,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教育方式。

希望在今后的教育中,能够更多地关注孩子们的成长与发展,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成长空间。

幼儿园小班宠物护理活动的开展不仅是对孩子们责任感和关爱精神的培养,更是对孩子们认识和理解生命的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虽然家人对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但孩子却体会不到家人抚养他的艰辛,表现在日常生活中不尊重家人,更不用说去关爱他人了。

而关心他人,是构成当今社会高素质人才非常重要的品质要素。

培养幼儿从小关心他人对促幼儿今后具有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本文通过一些实例和论述,提出了饲养小动物培养幼儿关爱品质,生命教育,应该从儿童做起;培养孩子的关爱品质,应该从爱护小动物开始,只有这样,才能从珍爱小动物到珍爱大自然,再到珍爱自己的生命,珍爱他人的生命。

关键词:对故事的思考饲养小动物培养关爱品质
两个故事引发的思考
“宝贝,快回家吧,你都玩了那么长时间了,奶奶也累了,乖!”“不嘛,我就要再玩一会儿!”过了一会儿,老人说:“宝贝,奶奶很累,我们回家吧!”“那你背我回家,我玩累了,走不动了。

”老人弯下腰背起孩子蹒跚地走了。

这是我下班时看到的一个真实的场景,联想起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讲过的故事,不由得感慨万千:母亲在心脏病已经十分严重了,还不顾病情到学校打听女儿参加野游要带些什么。

老师发现母亲病重,劝学生留下照顾母亲,但女儿却嚎啕大哭起来,因为她不愿意失去野游的机会。

两个故事,同一个悲剧。

悲剧之于父母,便是大人缺少教育子女从小学会关心他人的意识。

在今天,大多数独生子女是家庭关注的中心,孩子从长辈那里得到了不尽的爱和关心,
而成人并不希望从孩子那得到爱的回报,认为孩子长大有出息便是最好的报答。

很多做父母的认为,为孩子做出牺牲是一种义务,并认为这是一种伟大而神圣的爱。

悲剧之于孩子,便是当他们习惯于这种特殊待遇之后,对父母或旁人的这种牺牲就感到理所当然。

儿童所知道的只是从父母那里索取爱和关心,若得不到满足便大哭大叫。

他们不知道,也不会关心他人,并把这种行为表现带到家庭以外的社会生活中去,在与人交往中,表现为自私自利、唯我独尊。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皇帝,全家人都围着他转,虽然家人对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但孩子却体会不到家人抚养他的艰辛,表现在日常生活中不尊重家人,更不用说去关爱他人了。

而关心他人,是构成当今社会高素质人才非常重要的品质要素。

培养幼儿从小关心他人对促幼儿今后具有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一个和谐发展的人,首先应该能够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生命教育,应该从儿童做起,培养孩子的爱心,应该从爱护小动物开始,只有这样,才能从珍爱小动物到珍爱大自然,再到珍爱自己的生命,珍爱他人的生命。

一位儿童心理专家曾经这样说:“现在的孩子拥有的东西太多了,让他们学会去关心自身以外的东西是很有益处的。

”饲养小动物恰恰可以丰富儿童的生活内容、培养儿童的责任心、更有助于儿童性格的多方面发展。

因此,我们希望通过饲养小动物,来培养孩子的关爱品质。

首先,培养孩子爱护小动物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爱心。

我们可以通过关心爱护小动物来培养孩子的爱心。

和孩子一起饲养一些小动物,让孩子在照顾小动物的过程中培养他的爱心。

当看到小动物受伤了,可以和孩子一起想办法去帮助它,小动物生病了,可以带着孩子去照顾它。

孩子也从中得到了潜移默化的爱心教育。

从关爱小动物开始,关爱身边的人。

其次,培养宝宝爱护小动物可以丰富宝宝的情感。

让孩子在照顾小动物的过程中体验各种关爱的情感。

在与小动物接触的过程中,让孩子了解,小动物也是有生命的,它们同样会感觉到痛,会感到不舒服,我们要爱护它们。

家长要尽量避免孩子由于无意识的抓捏、敲击等行为使小动物受到伤害,如果爸爸妈妈觉得孩子作弄小动物好玩,甚至与孩子一块作弄小动物,就会进一步让孩子萌发出对有生命的小动物的攻击性,严重的时候,孩子会将这种行为变成习惯的动作,在幼儿园里可能会攻击其他的同伴。

所以爸爸妈妈要特别注意,及时地引导并给孩子做出良好的示范,比如:爸爸妈妈们可以主动和小动物热情的打招呼“小鸭子,你好!小猫,你好!”,或是轻轻抚摸小动物等等,这些都是帮助孩子学会与小动物交流互动的正确方法。

使得孩子从心底里去关心和爱护小动物。

根据小孩模仿能力强、注重形象思维的特点,我们把爱护小动物作为培养孩子关爱品质的第一课。

一个人,如果小时候连动物都不知道爱护,长大了心地也不会很善良,小时候以虐待动物为乐的孩子,长大了往往会缺少爱心,弄不好还会有暴力倾向。

我们为他孩子们买来小仓鼠、小乌龟、小兔、等性情温顺的小动物,安排孩子们轮流喂养,并要求孩子们注意观察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成长过程,让孩子在亲自照料这些小动物的过程中学会体贴入微地对待弱小的生命。

孩子在饲养这些小动物时,自己给小动物喂食、打扫小动物的住所,给小动物洗澡,我们每隔一段时间,就要组织孩子们汇报一次,看谁喂养得精心、观察得仔细,最后由老师根据情况做出评判。

我们还定期进行评比,把那些表现突出的孩子评为“饲养明星”,给予适当的表彰。

下面就是小朋友喂养过程中的一个实例。

钦钦在我们班,一直是一个情绪不太稳定的孩子,经常有一些攻击性行为,在这次轮流饲养小动物的活动中,他饲养的是小仓鼠。

在饲养小仓鼠的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件事情,钦钦第一次给小仓鼠换窝,把小仓鼠抱出来时,不慎被小仓鼠咬了一口,被小仓鼠咬到手后,爸爸妈妈很心痛,但是仍然放手让他自己去做,然后他就知道了为什么会被咬,以及怎样小仓鼠才不会咬,钦钦也通过这件事情,知道伤害别人是会给别人带来痛苦的,从这次被咬之后,他的攻击性行为明显减少,和小朋友相处也越来越好了。

从以上事例我们可以看出,饲养小动物是可以培养孩子的关爱品质的。

最后,我们再来谈一谈怎样培养孩子爱护小动物,从而关爱身边的人和事。

小朋友喜欢小动物是他们的天性,但是他们有时并不知道该怎样和小动物相处,我曾经看到,有的孩子因为喜欢小鱼就把小鱼从鱼缸里捞了出来,放在手里看看、放在桌上和地下看看,可是他并不知道鱼儿不能离开水,离开了水的鱼是不能活的;有的孩子看到街上的猫和狗,会跑过去用脚踢一下它们的肚子;有的宝宝还会拿着树枝去捅蚯蚓,并好奇地观察蚯蚓有什么反应。

或许很多小朋友都是直接用手去抓捏起小动物,然后观察它们的反应,甚至还用玩具、小棍等物去拨弄、敲击小动物。

当看到这样的场景,或许有家长会有疑惑,为什么我的孩子会变得有攻击性,是不是孩子天生就有残忍的一面。

其实不是的,因为孩子还太小,他有时自己喜欢某个小动物他会去抓,会去捏,一不小心就把小动物捏死了。

其实孩子只是出于好奇,出于喜欢,想要了解这些小动物,并不是故意要对小动物做出这些伤害它们的动作。

而爸爸妈妈们往往也不知道该如何引导孩子尊重小动物并采用适宜的方式来与小动物交朋友。

那么我们该如何来教孩子爱护小动物呢?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提供机会让孩子自己饲养小动物,爸爸妈妈应该多给孩子看看关于小动物的书和图片,给他讲一些小动物的故事,尝试饲养一些“安全性”很高的小动物,像是小乌龟、小金鱼,多给宝宝一些与小动物接触的机会。

爸爸妈妈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和
孩子一起收集资料,可以是图片,可以是录像,还可以带着孩子去动物园和宠物市场看看,让孩子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知道小动物最喜欢什么,最不喜欢什么,爱吃哪些食物,爱做哪些事情。

告诉孩子,不是他喜欢吃的东西,动物也爱吃。

不是孩子想让小动物做什么就能做什么的。

在饲养小动物时,还可以给孩子讲一些关于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的故事,让宝宝明白饲养小动物的目的是要爱护和关心小动物。

饲养时不宜操之过急,所饲养动物的种类可以逐一增加,因为小动物的习性和喜好是不一样的,同时饲养好多种小动物并不会提高孩子的饲养的兴趣,反而会弄巧成拙,最好是当孩子对某一种动物熟悉了再饲养另一种宝宝所喜欢的动物。

总之,人与动物都是大自然的产物。

尤其是人在儿童时期,他们在社会化之前,更多的是自然属性,因此他们与动物有更多的情感。

一个和谐发展的人,首先应该能够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生命教育,应该从儿童做起;培养孩子的关爱品质,应该从爱护小动物开始,只有这样,才能从珍爱小动物到珍爱大自然,再到珍爱自己的生命,珍爱他人的生命。

参考文献:
《幼儿心理教育手册》主编:雪
《学前教育》主编:黄人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