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 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立意

高中语文 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立意
你如何看待人工智能与人自身面临“无用”(下岗)之间的关系?请写 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 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例文引路
无可取代的“无用” 无人超市的亮相,打破了传统模式,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超市中导购 员、收银员这些岗位将逐渐消失。尤瓦尔·赫拉利的话,更让人无奈与惶恐, 我们是否真的都会沦为“无用群体”?我认为,人工智能并不能说明人自身 面临“无用”,而看似“无用”的人类,却是无可取代的。
片段3:张爱玲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没有人能 生活得如行云流水。但我相信,那些走过平湖烟雨、岁月山河的人,会活得更 加生动而干净。”小刘正是如此,他走过蒹葭苍苍,伊人在水一方的平湖;走 过小桥流水,婉转朦胧的江南烟雨;走过古道苍茫;走过昏鸦老树。他行走在 岁月与山河之间,捕捉世间美景,品味大千世界,留住美丽乡愁。
④2019年4月30日,收看“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后的观后感。
⑤2049年9月30日,写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的国庆节慰问信。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
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19年全国卷2
设置情境型
材料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后,全国上下一心,齐力抗疫。习近 平总书记指出:“疫情防控要坚持全国一盘棋。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坚决服从 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做到令行禁止。”然而有个别人隐瞒 到过疫区的事实,其不自觉隔离的行为给疫情防控带来了重大的安全隐患。
片段1:学海无涯,科学的脚步是永不停息的。科学技术是人类最先 进的生产力,现代生活的各种便利都是靠前人坚持不懈的科技创新取得的。 因此,我觉得大李能带领团队不断地创新取得成功,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是最具风采的。

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立意

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立意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 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 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 得泄露个人信息。
四驱立意法
1.体式驱动 (写成书信体的任务指令) 2. 对象驱动 (小陈 老陈 其他相关方) 3.事件驱动 (女儿应不应举报自己的父亲?)
四驱立意法
1.文体驱动
2.对象驱动 3.事件驱动 看法(议论文) 视障人士(社会弱势群体 ) 小孩与过敏人群 “导盲犬”乘车问题 分析原因 析理 浅—深 表—里 方式上 合情合理合法合意
4.思维驱动
思维驱动
1、发表对导盲犬乘车的看法。 2、由结果 分析原因 为何要实施“这样的法律” 表面上是一场关于导盲犬乘车的讨论。 实则是社会对弱势群体持什么态度。 3、立意:赞同,支持导盲犬乘车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对社 会弱势群体的关怀和尊重,提醒我们关注社会上那些需 要我们关心的人。导盲犬上火车,小小举措彰显铁路大 爱! 4.立意上的提升:在实施的过程中肯定还会遇到不小的 困难。尽量添加操作性强的、人性化的设施,同时要兼 顾弱势群体与其他人利益。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你就其中某一个或某一群 人的表现,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 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标题自拟,完成写作任务。
一较高下 请依据材料一比较作文《以理服人》 与《“黑衣男”的正义可以更具温情》并 判断这两篇作文孰优孰劣。
给出你的判断并说明理由。
阅卷现场
1.《以理服人》 三类卷 32分
2. 《“黑衣男”的正义可以更具温情》
一类卷 56分
1.四驱赛车
发动机动力传至四个轮胎,所以四轮都可发力。

2025届高考写作指导:作文的审题立意

2025届高考写作指导:作文的审题立意

有自强之能,才不会一味艳羡别人的认可度。谁都想获 得别人的认可,成为父母眼中“别人家的孩子”,成为他人口 中“成功的榜样”。但真正的认可度不能靠乞求别人送来青眼, 更不能靠自欺欺人的麻醉,而是要凭借自身的努力,用实力 证明你值得他人的赞誉,你获得的认可度名实相符。区分彼 此高下的,终究靠的是实力,而吹出来的气球一刺就破。
而“我应当”,则是乐章中的庄重低吟,它提醒我们承担起社会 责任和道德规范。当马丁·路德·金站在华盛顿的演讲台上,发表那篇 著名的《I Have a Dream》演讲时,他不仅表达了自己对自由和平等 的渴望,更呼吁整个社会共同承担起实现这个梦想的责任。他的“我 应当”,是对社会公正和道德良知的呼唤,它激发了我们内心的责任 感和使命感。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是关注环保、参与公益还是遵 守法律,都是对“我应当”的践行和体现。
有知人之智,才不会惑于认可度。要知道,网络时代的 好评是可以“刷”出来的,所谓的“人设”也是可以“造”出来的, 大家都说好的还真不一定就好,因为“大家”可以被收买,可 能被误导,“万民伞”都可以批量制造。如果缺乏知人之智, 就容易陷入认可度的迷雾,成为别人牟利的踏脚石,成为被 人肆意利用的工具人。专家可能是“砖家”,教授可能是“叫 兽”,但我们曾经作为无知的看客为他们大声叫好,这真的 很丢人。
➢ 关键词: 肝胆人、无字句;交友处事、读书求知。
STEP 01
找出、提炼立意
STEP 02
STEP 03
分析题干(题 型、逻辑)
明确关键词
月考试题
立身处世,有人倾向于“我愿意”,有人思考的是“我能 够”,有人注重的是“我应当”。
你对此有怎样的思考和联想?请结合自己学习与生活的 体验,写一篇文章。
“我愿意”“我能够”和“我应当”,这三重奏相互交织、相互辉映, 构成了我们生活的独特旋律。它们分别代表着我们的主观意愿、客 观实力和社会责任,共同推动着我们在生活的舞台上不断前行、不 断成长。正如一位哲人所说:“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实现和担当。” 让我们在生活的乐章中,用“我愿意”去追求梦想,用“我能够”去实 现目标,用“我应当”去担当责任,共同演奏出更加精彩的人生旋律。

2024届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之审题立意+课件

2024届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之审题立意+课件
任务驱动型作文
第02讲 审题立意
——明确类型,抓住核心
※ 考情分析
所谓交际语境写作,是指为达到特定交际目的,针对某个话题、面向明确或潜在的读者进行 的意义建构和书面交流。交际语境写作的原理就是:读者、目的、角色、话题等语境要素决定 着语篇的内容和形式。
交际语境写作试题提供了明确的交际语境,将话题内容、作者身份、读者对象、写作目的、 写作文体、语言风格等作为题目的“规定成分”出现,考查学生根据写作任务语境去设计写作 主题、选择材料、选择材料的呈现方式(文体)和语言表达风格等的能力。
03 “看法与评价类”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立意
第一步:析
提取材料中的各方观点(或厘清材料陈述的现象)
第二步:找
比较、分析后选择一个有话可说的角度(或找出材料中的核心句子,确定写作角度)
第三步:立
根据对争议事件或社会现象的理解确立自己的观点
03 “看法与评价类”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立意
典例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对于你来说,参加清华大学自主选拔的这段经历也许为你的人生带来了经验与成长;对于清华
PART
03 “看法与评价类”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立意
所谓“看法与评价”,就是命题者在题目中直接要求考生阐述看法或就材料中的事件进行评价,以 表明自己的态度。这类作文题目通常不是简单地让考生进行是或非的判断,或者对某个现象进行褒贬, 而是要求考生统筹材料的整体内容,写出自己的看法。该题型的立意方向较多,考生只要抓住其中一 点进行深入论证即可。如2015年高考全国卷Ⅰ给出“父亲开车接电话遭女儿举报”一事,然后提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的问题,并要求“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该题应属于“看法 与评价类”。
※ 考情分析

高中语文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课件

高中语文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课件

连身边的同事都替他遗憾。但他对载人航天的追求、信念从来没有动摇过,一直坚持, 材
从不放弃。终于,他以优异的成绩入选“神九”飞行乘组,肩负起操纵飞船与天宫交会 料
对接的重任。

材料二:青年时代树立坚定的信念十分紧要,不仅要树立,而且要在心里扎根,一辈 子都能坚持为之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

材料三:信念是一株树/一株坚强的高山柏/山柏站立着/不弯腰,不屈膝/它的带着 绿叶的树梢/向上扬起/在它头上/是祖国的蓝天/在它脚下/是祖国的崖层/它的根牢牢地 /扎在崖层深处 ——罗洛《信念》
内容任务:热爱劳动,从我做起

写作背景:学校讲话
情境任务
写作身份:学生

读者对象:学生
文体任务:演讲稿
方法小结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审题方法:
• 1.准确审读材料内容(层次、关键词、内在逻辑......) • 2.明确核心话题(概念),辨明核心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不要随便换词) • 3.准确审读任务指令(内容任务、情境任务、文体任务) • 4.紧扣核心话题,选择立意角度,确定中心观点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任务指令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 常规 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要求
800字。
材料一:从1998年进入航天员大队至今,刘旺是航天员考试取得第一最多
的人。可他总是因为身体方面差那么一点点,屡屡与“神五”“神六”“
2.审任务:内容、背景、身份、文体......
阅读2019全国Ⅰ卷的作文题目,根据要求完成作文审题。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立意训练

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立意训练

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立意训练作文是学生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写作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而其中,审题立意是作文的关键环节之一。

如何正确理解并把握作文题目的要求,对于写好一篇作文至关重要。

因此,对于学生来说,进行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立意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审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仔细读题,理解其中的细节、要求和提示。

通过对题目的分析,学生可以清晰地判断出作文的写作方向和主题内容。

例如,题目中可能会提到一个事件、一个情节或一个问题,并要求学生对其进行观察、分析、解决甚至反思。

通过这些任务型的题目,学生需要认真思考如何分析问题,从不同角度去看待问题,并最终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其次,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审题过程中,学生需要将题目中的要求进行整理和分类,梳理出合适的写作结构。

例如,题目可能会要求学生按照时间顺序、因果关系或对比并列等方式进行写作。

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思维将变得更加有条理和系统化,能够更好地展示自己的观点和论述。

此外,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审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题目中给出的要求进行拓展和延伸。

例如,题目要求谈论一个具体的事物,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创意,将事物加入到一个特定的情境中,从而使作文更加有趣和生动。

这种训练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感,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另外,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记述能力和观察力。

通过审题,学生要求对题目所涉及的事物进行充分观察、分析和描述。

例如,如果题目要求写一篇描写自然风光的作文,学生需要仔细观察所处的环境,感受大自然的美景,并用恰当的词语将其描绘出来。

这样的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观察细节的能力,从而使作文更加具体、生动。

最后,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024届高三语文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立意训练(含答案)

2024届高三语文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立意训练(含答案)

新材料作文分类思维训练之高三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立意训练从2015年到2020年,任务驱动型作文题一直活跃在高考作文命题中。

2015年到2016年,任务驱动型作文题出现并被熟知;2017年到2018年,这一题型发生变化,兼具开放性与限制性;2019年到2020年,该题型进一步完善,从给出一个写作任务要求考生完成,变为给出多个写作任务,要求考生选取一个并完成。

一、什么是“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是“通过增加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的功能,强写作的针对性,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

任务驱动型作文题通常由命题材料、写作任务、常规要求三部分构成如何识别任务驱动型作文1.“给写作材料”——提供一个争议性大,具有对立性、真实性、现场感的事件。

2.“给驱动任务”——①材料后面的写作要求,一般带“谁”、“怎么”等疑问词,它往往指向“材料的内容及含意”,是作文的范围,不能离开此要求,离开则属离题。

②明确给定写作内容及写作角度。

二、如何认识“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中的“任务”?“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则是把“任务”更明确出来,因此,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写作首先要对“任务”进行确定性判断。

“任务驱动”内涵解读1.体式驱动——对文体、格式的规定。

2.内容驱动——问题的对立性,内容的指向性,情感的导向性,论说的思辨性。

3.对象驱动——“个案分析”原则决定论述说理需要指向性;变“空泛议论”、“广泛议论”为“专论一点”。

4.思维驱动——弄清争议的焦点(对人物行为进行评价的词语、事件或现象中有争议、有分歧的问题。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思辨性”与“探究性”;人文精神、社会责任与公民意识。

5、材料驱动:“材料”要贯穿始终,开头引出观点,中间阐释观点,类比联想相似或相反材料拓展充实、补证或反证自己的观点,结尾呼应号召。

三、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技法(一)“权衡与选择类”任务驱动型作文所谓“权衡与选择”,就是命题者给出有争议、有分歧的材料,让考生结合自身体验进行研究、探讨,通过权衡、比较,然后进行选择,最终得出观点并写出一篇文章。

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立意

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立意

• 2.诚信是与人交往合作的桥梁。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里,我们必须要接触很多 人、很多事,唯有诚信是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良好互动关系的道德杠杆,才能帮
助我们正确处理同学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建立纯朴、真挚的友谊,在他人心目
中占得一席之位。很多成年人手中都有一张银行卡,大家称它为信用卡,每一次
消费、还款记录都被作为诚信档案记录下来,失去诚信将会让你在这个社会失去 信任、失去朋友而寸步难行。
的经历,将类似的事件综合起来考量,找到其中的规
律和本质。
2024/11/5
11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单选)。
某大学在临近期末时产生了这样一件事:夜幕下,风
雨中,一群大学生在校农场打着手电栽种油菜。校长对媒
体说:“学生必须亲手碰到泥巴,才能知道什么是奋斗,
什么是劳动。”农场劳动是该校的必修课,是“毕业通行
应该给他们改正错误、悔过自新的机会;第三,学校是教育机构,不是司
法机关,学校要以教育为主,要讲究教育方法,不能简单粗暴地使用靠
“处罚”、判“零分”这样的处理方法。28名学生一起做这样的事,在一 定程度上反应了学校在教育上的缺失。
2024/11/5
23
• 1.诚信是做人立身之本。孔子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 统美德,也是人们所要具备的基本品得。一个人如果没有诚信的品德和素养,不 仅难以形成完备的自我,而且很难发挥自己的潜能和取得成功。程颐也曾指出: “学者不可以不诚,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君子。“诚信”不仅是德、善的 基础和根本,也是一切事业得以成功的保证。比如海尔集团为了对客户负责,严 取信誉,对不合格的产品进行当场销毁。一次在生产冰箱时,出现了质量问题。 他们没有把冰箱偷偷卖出去,而是砸烂了重新再生产。正因为海尔集团信守诺言, 才使他们的产品畅销全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任务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 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 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从相异点入手,追因溯源。
• 有时材料中呈现的现象、事实、问题、 观点等相互之间存在相异点,审题立意则 应从这些相异点入手,追因溯源,寻找立 意切入点。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15
• 漫画中呈现的是获得不同考分的学生受 到的奖惩。这一组四格漫画,有对比,有 变化,考生应在对比与动态变化中寻找立 意的突破口。
• 获得满分与获得61分的,都获得了香吻,不 同层次的分数获得一样的奖赏;得98分的与得55 分的,将近满分的与快要及格的,却都获得了掌 掴。何以如此?家长的评价标准及其动机使然。 唯分数论英雄,自然不可取。陟罚臧否,是教育 的艺术。奖与惩,终极目标是为了促进孩子的发 展与进步。孩子学业成绩不可能永远是持续前进 的,不可能永远满分,起伏变化,是必然的,而 若仅以分数高低来实施奖惩,视野未免狭窄。由 于接受能力、环境影响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孩子 成绩暂时落后,未能及格,也不可只是施予简单、 粗暴的体罚,就可了事;而应细水长流、从长计 议。
• 三是带有明显的驱动任务。这些驱动任务包括文 体、内容、思维、对象,考生要根据这些任务来 写作,而不能脱离这些任务;非全国卷没有这样 的任务。
“传统型”与“任务驱动型”议论文写作的主要矫正点对照 表
顺序 比较点
主要矫正点
矫正方向
1 说理
空泛议论
就事论事、议不离事
要求
(从材料理出话题或 观点后,脱离材料纯
• 一是作文材料本身是有争议性的实事或时事;而 非全国卷或是一句名言、或是一个寓言、或是一 首诗,里面蕴含一些道理。
• 二是材料尽可能体现时代价值观多元化这一特点, 公理婆理众说纷纭,要求学生就事论理,把理说 清,话道明,并且分析事件要贯穿写作始终;而 过去的非全国卷考生只要从材料中提出观点,材 料再无它用,这样易造成套作。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审题 立意
教学目标
• 一.明确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概念 • 二.明确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与传统型材料作文
写作的区别
• 三.明确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任务驱动内涵
一、什么是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同 志提出的一个概念。2015年和2016年高考全国卷 一、卷二考查的就是这种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这一类作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 2.内容驱动(写作内容的规定: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 请你就其中某一个或某一群人的表现,表明你的态度,阐 述你的看法。)
• 3.对象驱动 • (1)“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这一任务驱动决定
了不能离开事件,必须是“就事论事”,或“融理于 事”—— 不能“空泛”议论,即不能架空所给材料过度 泛化说理; • (2)“就其中某一个或某一群人的表现,表明你的态度, 阐述你的看法。”这一任务驱动决定了论述说理目标的指 向性,要有说理的对象意识,不能面面俱到——不能“广 泛”议论) • 4.思维驱动——争议的焦点(核心事件)讨论。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重在培养以下两方面的说理
1.说理方向:紧扣任务驱动对象,不停留在 简单粗糙的表态,分析事件背后人性善恶 的根源,挖掘潜藏于事的因果得失,寻找 改良社会的良药。
2. 说理原则:倾诉自己,聆听他人;深入分 析,表达善意;不在压倒,重在厘清。
“任务驱动” 内涵解读
• 1. 体式驱动(写成议论文,对文体、格式的规定。如 2015年全国卷要求写成书信体的任务指令 )
议话题)
(就事论事,呈现思维的深化—— 紧扣事件具体分析和解决问题,即
完成任务)
2 说理 面面俱到(广泛议论)
范围 (论的“点”多,但 没有一点说深议透)
专论一点 (集中精力论透一点)
3 说理 简单粗糙,轻易否定
态度
(简单论证、粗糙表 态、封闭的自圆其说)
文明交流
(入情入理不偏激、深入的理由阐 述、开放的文明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