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必修2第一章(免费)

合集下载

新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二教学课件 第一章 立体几何初步 1.2.3《(第2课时)平面与平面垂直》

新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二教学课件 第一章 立体几何初步 1.2.3《(第2课时)平面与平面垂直》

∵PA⊥平面ABC,BC⊂平面ABC, ∴PA⊥BC, ∵AD∩PA=A,∴BC⊥平面PAC, 又AC⊂平面PAC,∴BC⊥AC.
[点评]
已知条件是线面垂直和面面垂直,要证明两条直
线垂直,应将两条直线中的一条放入一平面中,使另一条直线 与该平面垂直,即由线面垂直得到线线垂直.在空间图形中, 高一级的垂直关系蕴含着低一级的垂直关系,通过本题可以看 到:面面垂直⇒线面垂直⇒线线垂直.
求证:平面ABC⊥平面SBC.
[ 解析]
解法一:取 BC 的中点 D,连接 AD、SD.
由题意知△ASB 与△ASC 是等边三角 形,则 AB=AC. ∴AD⊥BC,SD⊥BC. 2 令 SA=a,在△SBC 中,SD= 2 a, 2 又∵AD= AC -CD = 2 a,
2 2
∴AD2+SD2=SA2. 即 AD⊥SD.又∵AD⊥BC,∴AD⊥平面 SBC. ∵AD⊂平面 ABC, ∴平面 ABC⊥平面 SBC.
[解析]
∵△ABC为正三角形,D为BC的中点,
∴AD⊥BC. 又∵CC1⊥底面ABC,AD⊂平面ABC, ∴CC1⊥AD. 又BC∩CC1=C, ∴AD⊥平面BCC1B1. 又AD⊂平面AC1D,
∴平面AC1D⊥平面BCC1B1.
三棱锥 S -ABC 中,∠ BSC = 90°,∠ ASB= 60°,∠ ASC =60°,SA=SB=SC.
当 F 为 PC 的中点时,满
足平面 DEF⊥平面 ABCD. 取 AD 的中点 G,PC 的中点 F,连 接 PG、BG、DE、EF、DF,则 PG⊥ AD,而平面 PAD⊥面 ABCD, 所以 PG⊥平面 ABCD.在△PBC 中, EF∥PB; 在菱形 ABCD 中,GB∥DE,而 EF⊂平面 DEF,DE⊂平面 DEF,EF∩DE =E,∴平面 DEF∥平面 PGB.又 PG⊥平面 ABCD,PG⊂平面 PGB, ∴平面 PGB⊥平面 ABCD,∴平面 DEF⊥平面 ABCD.

高中数学人教B版必修2 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蜂巢中的几何 研究课 课件(共24张PPT)

高中数学人教B版必修2 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蜂巢中的几何 研究课 课件(共24张PPT)
B
E' F'
A'
D' C'
B'
E' F'
A'
D'
E'
F'
C'
A' B'
D' C'
B'
(1)中空柱状
E' F'
A'
D' C'
B'
N
D
N
D
F M
F
O M
B
P O
B
E' F'
A'
D'
E'
F'
C'
A' B'
D' C'
B'
(1)中空柱状体与正六棱柱在结构上的关系
【证明】
探究一:蜂巢口为什么建成正六边形?
(3)还有比正六边形更好的正多边形吗?
(n 2) 180 k 360 n
k 2n 2(n 2) 4 2 4
n2 n2
n2
n 3, 4, 6
自主探究
探究一:蜂巢口为什么建成正六边形?
无缝拼接+面积最大
探究二:蜂巢的每个中空柱状体底面为什么 建成三个全等的菱形面?
(1)中空柱状体与正六棱柱在结构上的关系
(2)中空柱状体与正六棱柱在体积上的关系
相等
(3)中空柱状体与正六棱柱在表面积上的关系
(3)中空柱状体与正六棱柱在表面积上的关系
E F
A
E' F'
A'
D

高中数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空间几何体

高中数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空间几何体

高中数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空间几何体1.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1.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1 三视图:正视图:从前往后 侧视图:从左往右 俯视图:从上往下 2 画三视图的原则:长对齐、高对齐、宽相等 3直观图:斜二测画法 4斜二测画法的步骤:(1).平行于坐标轴的线依然平行于坐标轴;(2).平行于y 轴的线长度变半,平行于x ,z 轴的线长度不变; (3).画法要写好。

5 用斜二测画法画出长方体的步骤:(1)画轴(2)画底面(3)画侧棱(4)成图1.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一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1棱柱、棱锥的表面积: 各个面面积之和2 圆柱的表面积3 圆锥的表面积2r rl S ππ+= 4 圆台的表面积22R Rl r rl S ππππ+++= 5 球的表面积24R S π=(二)空间几何体的体积1柱体的体积 h S V ⨯=底 2锥体的体积 h S V ⨯=底313台体的体积 h S S S S V ⨯++=)31下下上上( 4球体的体积 334R V π=222r rl S ππ+=第一章空间几何体1.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几何体中是多面体的一组是()A 三棱柱四棱台球圆锥B 三棱柱四棱台正方体圆台C 三棱柱四棱台正方体六棱锥D 圆锥圆台球半球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是三角形的多面体是棱锥B 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均为梯形的多面体是棱台C 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均为平行四边形的多面体是棱柱D 棱柱的两个底面互相平行,侧面均为平行四边形3、下面多面体是五面体的是()A 三棱锥B 三棱柱C 四棱柱D 五棱锥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一个三棱锥可以由一个三棱锥和一个四棱锥拼合而成B 一个圆台可以由两个圆台拼合而成C 一个圆锥可以由两个圆锥拼合而成D 一个四棱台可以由两个四棱台拼合而成5、下面多面体中有12条棱的是()A 四棱柱B 四棱锥C 五棱锥D 五棱柱6、在三棱锥的四个面中,直角三角形最多可有几个()A 1 个B 2 个C 3个D 4个二、填空题7、一个棱柱至少有————————个面,面数最少的棱柱有————————个顶点,有—————————个棱。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第一章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第一章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汇总第一章 空间几何体1.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1)棱柱:定义: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等。

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柱或用对角线的端点字母,如五棱柱 几何特征:两底面是对应边平行的全等多边形;侧面、对角面都是平行四边形;侧棱平行且相等;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与底面全等的多边形。

(2)棱锥定义: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等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锥几何特征:侧面、对角面都是三角形;平行于底面的截面与底面相似,其相似比等于顶点到截面距离与高的比的平方。

(3)棱台:定义:用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 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态、四棱台、五棱台等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台−P A B C D E '''''几何特征:①上下底面是相似的平行多边形 ②侧面是梯形 ③侧棱交于原棱锥的顶点(4)圆柱:定义: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其余三边旋转所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几何特征:①底面是全等的圆;②母线与轴平行;③轴与底面圆的半径垂直;④侧面展开图是一个矩形。

−ABCDE A B C D E '''''AD '−P A B C D E '''''(5)圆锥:定义: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旋转轴,旋转一周所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几何特征:①底面是一个圆;②母线交于圆锥的顶点;③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

(6)圆台:定义:用一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 几何特征:①上下底面是两个圆;②侧面母线交于原圆锥的顶点;③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弓形。

(完整word版)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2知识点

(完整word版)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2知识点

必修2知识点归纳第一章 空间几何体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空间几何体分为多面体和旋转体和简单组合体⑴常见的多面体有:棱柱、棱锥、棱台;常见的旋转体有:圆柱、圆锥、圆台、球。

简单组合体的构成形式:一种是由简单几何体拼接而成,例如课本图1.1-11中(1)(2)物体表示的几何体; 一种是由简单几何体截去或挖去一部分而成,例如课本图1.1-11中(3)(4)物体表示的几何体。

⑵棱柱: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多面体叫做棱柱。

⑶棱台:用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这样的多面体叫做棱台。

1、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把光由一点向外散射形成的投影叫中心投影,中心投影的投影线交于一点;把在一束平行光线照射下的投影叫平行投影,平行投影的投影线是平行的。

(1)定义:正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前面向后面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图; 侧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左面向右面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图; 俯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上面向下面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图。

几何体的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统称为几何体的三视图。

(2)三视图中反应的长、宽、高的特点:“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2、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表示空间图形的平面图). 观察者站在某一点观察几何体,画出的图形.3、斜二测画法的基本步骤:①建立适当直角坐标系xOy (尽可能使更多的点在坐标轴上) ②建立斜坐标系'''x O y ∠,使'''xOy∠=450(或1350),注意它们确定的平面表示水平平面;③画对应图形,在已知图形平行于X 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画成平行于X ‘轴,且长度保持不变;在已知图形平行于Y 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画成平行于Y ‘轴,且长度变为原来的一半;一般地,原图的面积是其直观图面积的22倍,即22S S 原图直观=4、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⑴圆柱侧面积;l r S ⋅⋅=π2侧面⑵圆锥侧面积:l r S ⋅⋅=π侧面⑶圆台侧面积:l R lr S ⋅⋅+⋅⋅=ππ侧面⑷体积公式:h S V ⋅=柱体;h S V ⋅=31锥体;()13V h S S S S =+⋅+下下台体上上⑸球的表面积和体积:32344R V R S ππ==球球,.一般地,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体积比等于相似比的立方。

最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第一章九章算术

最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第一章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我国数学史上有一部堪与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媲美的书,这就是历来被尊为算经之首的《九章算术》.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数学专著,其传本包括《九章算术》本文、曹魏刘徽注、唐初李淳风等注释三部分内容.《九章算术》集先秦至西汉我国数学知识之大成,其编纂也是集体劳动的成果.根据刘徽的记载,《九章算术》是从先秦“九数”发展来的.暴秦焚书,经术散坏.西汉张苍(?—前152年)、耿寿昌(前1世纪)收集遗文残稿,加以删补整理,编成《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包括了近百条一般性的抽象公式、解法,246个应用问题,分属方田、粟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勾股九章.方田章提出了各种多边形、圆、弓形等的面积公式;分数的通分、约分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完整法则.后者比欧洲早1400多年.粟米章提出比例算法,称为今有术;衰分章提出比例分配法则,称为衰分术;商功章除给出了各种立体体积公式外,还有工程分配方法;均输章用衰分术解决赋役的合理负担问题.今有术、衰分术及其应用方法,构成了包括今天正、反比例、比例分配、复比例、连锁比例在内的整套比例理论.西方直到15世纪末以后才形成类似的全套方法.少广章介绍了开平方、开立方的方法,其程序与现今程序基本一致.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多位数和分数开方法则.它奠定了我国在高次方程数值解法方面长期领先世界的基础. 盈不足章提出了盈不足、盈适足和不足适足、两盈和两不足三种类型的盈亏问题,以及若干可以通过两次假设化为盈不足问题的一般问题的解法.这也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成果,传到西方后,影响极大.方程章采用分离系数的方法表示线性方程组,相当于现在的矩阵;解线性方程组时使用的直除法,与矩阵的初等变换一致.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完整的线性方程组的解法.在西方,直到17世纪才由莱布尼兹提出完整的线性方程的解法法则.这一章还引进和使用了负数,并提出了正负术——正负数的加减法则,与现今代数中法则完全相同;解线性方程组时实际还施行了正负数的乘除法.这是世界数学史上一项重大的成就,第一次突破了正数的范围,扩展了数系.外国则到7世纪印度的婆罗摩及多才认识负数.勾股章提出了勾股数问题的通解公式:若a 、b 、c 分别是勾股形的勾、股、弦,则 )(21::)(21::2222n m mn n m a b c -+=,m >n .在西方,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得等仅得到了这个公式的几种特殊情况,直到3世纪的丢番图才取得相近的结果,这已比《九章算术》晚约3个世纪了.勾股章还有些内容,在西方却还是近代的事.例如勾股章最后一题给出了这样一组公式:)())((2b c b c a c a -+--=,)())((2a c b c a c b -+--=,)()())((2b c a c b c a c c -+-+--= 这在国外到19世纪末才由美国的数论学家迪克森得出.《九章算术》确定了中国古代数学的框架,以计算为中心的特点,密切联系实际,以解决人们生产、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为目的的风格.其影响之深,以致以后我国数学著作大体采取两种形式:或为之作注,或仿其体例著书;甚至西算传入中国之后,人们著书立说时还常常把包括西算在内的数学知识纳入“九章”的框架.然而,《九章算术》亦有其不容忽视的缺点:没有任何数学概念的定义,也没有给出任何推导和证明.魏景元四年(263年),刘徽给《九章算术》作注,才大大弥补了这个缺陷.刘徽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遗憾的是,他的生平我们现在知之甚少.据考证,他是山东邹平人.刘徽定义了若干数学概念,全面论证了《九章算术》的公式解法,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方法和命题,他在数学理论方面成绩斐然.刘徽对数学概念的定义抽象而严谨.他揭示了概念的本质,基本符合现代逻辑学和数学对概念定义的要求.而且他使用概念时亦保持了其同一性.如他提出“凡数相与者谓之率”,把“率”定义为数量的相互关系.又如他把正负数定义为“今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摆脱了正为余,负为欠的原始观念,从本质上揭示了正负数得失相反的相对关系.《九章算术》的算法尽管抽象,但相互关系不明显,显得零乱.刘徽大大发展深化了中算中久已使用的率概念和齐同原理,把它们看作运算的纲纪.许多问题,只要找出其中的各种率关系,通过“乘以散之,约以聚之,齐同以通之”,都可以归结为今有术求解.一平面(或立体)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其面积(或体积)不变.把一个平面(或立体)图形分解成若干部分,各部分面积(或体积)之和与原图形面积(或体积)相等.基于这两条不言自明的前提的出入相补原理,是我国古代数学进行几何推演和证明时最常用的原理.刘徽发展了出入相补原理,成功地证明了许多面积、体积以及可以化为面积、体积问题的勾股、开方的公式和算法的正确性.在数学证明中成功地运用无穷小分割和极限思想,是刘徽最杰出的贡献. 《九章算术》提出圆面积公式r l S 2=(S 为圆面积,l 为圆周长,r 为半径).为证明这个公式,刘徽从圆内接正六边形6S (称为六觚)开始割圆,依次得圆内接正十二边形12S ,圆内接正二十四边形24S ,……n S 26⋅的n 次方……所有n S 26⋅的n 次方<S ,但“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这相当于:S Sn n =⋅∞→26lim然后他证明S S S S n n n >-+⋅⋅⋅+)(22626261而S S S S n n n n =-+⋅⋅⋅∞→+)](22626261lim [.于是刘徽就把圆化为与之合体的内接正多边形来求面积,再把这个正多边形分割成以每边为底以圆心为顶点的无穷多个小三角形之和,所谓“觚而裁之,每辄自倍.故以半周乘半径而为圆幂”.从明证明了r l S 2=.刘批评了以往“圆径一而周三”的错误,指出此公式中周径是“至然之数”,即圆周率π.他以此公式为基础,求出了π的两个近似值2057和12503927,在中国首次创立了求圆周率的科学方法,奠定了我国圆周率研究在世界长期领先的基础.刘徽注关于体积问题的论述已经接触到现代体积理论的核心问题,指出四面体体积的解决是多面体体积理论的关键,而用有限分割和棋验法无法解决其体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提出了一个重要原理“邪解壍堵,其一为阳马,一为鳖臑.阳马居二,鳖臑居一,不易之率也”,今称为刘徽原理.刘徽平分壍堵的长、宽、高,通过出入相补,可以证明在壍堵的43中上述原理成立;而剩余的41与原壍堵的结构相同,可以重复上述分割,又可以证明其43中这个原理成立.这个过程可以无限继续下去,“半之弥少,其余弥细.至细曰微,微则无形.由是言之,安取余哉?”完成了该原理的证明.由壍堵的体积公式abh v 21=,便证明《九章算术》提出的阳马体积公式abh v 31=,鳖臑的体积公式abh v 31=.近代数学大师高斯、希尔伯特才讨论这个问题,已是近100多年以来的事.刘徽注多方面表述了今天称之为祖暅之原理的命题,并由此证明了《九章算术》中球体积公式的错误.他设计了牟合方盖,指出球与牟合方盖的体积之比是π∶4,只要求出后者的体积就可以求出球体积了.他尽管没能求出牟合方盖的体积,但诚恳地表示“以俟能言者”,表现出一位伟大学者的坦荡胸怀.这个问题后来由祖冲之父子彻底解决,李淳风注释《九章算术》时详细记述了祖氏的方法.刘徽注中还有不少有价值的成就.如对开方不尽,提出继续开方,求其“微数”,以十进分数逼近无理根,开十进小数之先河;他还认识到不定方程有无穷多组解,等等.刘徽注形成了一套数学体系,他说“事类相推,各有攸归,故枝条虽分而同本干知,发其一端而已.”把数学看作一株枝条虽然分开但本干相同的大树.他认为数学是“规矩”与“度量”亦即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的统一.基于这些深刻的认识,他的证明除个别失误外,都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条理清晰,推理严谨;而且大都使用演绎推理,没有循环论证.是严格的数学证明.有了刘徽的证明.《九章算术》的公式解法,才建立在真实可靠的基础上.《九章算术》及其刘徽注,以杰出的数学成就,独特的数学体系.不仅对东方数学,而且对整个世界数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科学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的出现,标志着从公元前1世纪开始,中国取代古希腊成为世界数学的中心,为此后中国数学领先世界1500多年奠定了基础.今天,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和发展,它所蕴含的算法和程序化思想,仍给数学家以启迪.吴文俊先生指出“《九章》所蕴含的思想影响,必将日益显著,在下一世纪中凌驾于《原本》思想体系之上,不仅不无可能,甚至说是殆成定局,本人认为也绝非过甚妄测之辞.”。

高中数学必修2第1、2章知识点+习题

高中数学必修2第1、2章知识点+习题

第一章 空间几何体1.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1 三视图:正视图:从前往后 侧视图:从左往右 俯视图:从上往下 2 画三视图的原则:长对齐、高对齐、宽相等 3直观图:斜二测画法 4斜二测画法的步骤:(1).平行于坐标轴的线依然平行于坐标轴;(2).平行于y 轴的线长度变半,平行于x ,z 轴的线长度不变; (3).画法要写好。

5 用斜二测画法画出长方体的步骤:(1)画轴(2)画底面(3)画侧棱(4)成图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一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1棱柱、棱锥的表面积: 各个面面积之和2 圆柱的表面积3 圆锥的表面积2r rl S ππ+=4 圆台的表面积22R Rl r rl S ππππ+++= 5 球的表面积24R S π=(二)空间几何体的体积 1柱体的体积 h S V ⨯=底2锥体的体积 h S V ⨯=底313台体的体积 h S S S S V ⨯++=)31下下上上(4球体的体积 334R V π=第一章 空间几何体一、选择题1.有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下图所示,这个几何体可能是一个( ).222r rl S ππ+=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第1题)A .棱台B .棱锥C .棱柱D .正八面体2.如果一个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斜二测直观图是一个底角为45°,腰和上底均为1的等腰梯形,那么原平面图形的面积是( ).A .2+2B .221+ C .22+2 D .2+13.棱长都是1的三棱锥的表面积为( ). A .3B .23C .33D .434.长方体的一个顶点上三条棱长分别是3,4,5,且它的8个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则这个球的表面积是( ).A .25πB .50πC .125πD .都不对5.正方体的棱长和外接球的半径之比为( ). A .3∶1B .3∶2C .2∶3D .3∶36.在△ABC 中,AB =2,BC =1.5,∠ABC =120°,若使△ABC 绕直线BC 旋转一周,则所形成的几何体的体积是( ).A .29π B .27π C .25π D .23π 7.若底面是菱形的棱柱其侧棱垂直于底面,且侧棱长为5,它的对角线的长分别是9和15,则这个棱柱的侧面积是( ).A .130B .140C .150D .1608.如图,在多面体ABCDEF 中,已知平面ABCD 是边长为3的正方形,EF ∥AB ,EF =23,且EF 与平面ABCD 的距离为2,则该多面体的体积为( ).A .29 B .5C .6D .215 9.下列关于用斜二测画法画直观图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用斜二测画法画出的直观图是在平行投影下画出的空间图形 B .几何体的直观图的长、宽、高与其几何体的长、宽、高的比例相同C.水平放置的矩形的直观图是平行四边形D.水平放置的圆的直观图是椭圆10.如图是一个物体的三视图,则此物体的直观图是().(第10题)二、填空题11.一个棱柱至少有______个面,面数最少的一个棱锥有________个顶点,顶点最少的一个棱台有________条侧棱.12.若三个球的表面积之比是1∶2∶3,则它们的体积之比是_____________.13.正方体ABCD-A1B1C1D1 中,O是上底面ABCD的中心,若正方体的棱长为a,则三棱锥O-AB1D1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14.如图,E,F分别为正方体的面ADD1A1、面BCC1B1的中心,则四边形BFD1E在该正方体的面上的射影可能是___________.15.已知一个长方体共一顶点的三个面的面积分别是2、3、6,则这个长方体的对角线长是___________,它的体积为___________.16.一个直径为32厘米的圆柱形水桶中放入一个铁球,球全部没入水中后,水面升高9厘米则此球的半径为_________厘米.三、解答题17.有一个正四棱台形状的油槽,可以装油190 L,假如它的两底面边长分别等于60 cm和40 cm,求它的深度.18 *.已知半球内有一个内接正方体,求这个半球的体积与正方体的体积之比.[提示:过正方体的对角面作截面]19.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DAB=90°,∠ADC=135°,AB=5,CD=22,AD=2,求四边形ABCD绕AD旋转一周所成几何体的表面积及体积.(第19题)20.养路处建造圆锥形仓库用于贮藏食盐(供融化高速公路上的积雪之用),已建的仓库的底面直径为12 m,高4 m,养路处拟建一个更大的圆锥形仓库,以存放更多食盐,现有两种方案:一是新建的仓库的底面直径比原来大4 m(高不变);二是高度增加4 m(底面直径不变).(1)分别计算按这两种方案所建的仓库的体积;(2)分别计算按这两种方案所建的仓库的表面积;(3)哪个方案更经济些?第二章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2.1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1 平面含义:平面是无限延展的2 平面的画法及表示 (1)平面的画法:水平放置的平面通常画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锐角画成450,且横边画成邻边的2倍长(如图)(2)平面通常用希腊字母α、β、γ等表示,如平面α、平面β等,也可以用表示平面的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或者相对的两个顶点的大写字母来表示,如平面AC 、平面ABCD 等。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二课件第一章1.1.6棱柱、棱锥、棱台和球的表面积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二课件第一章1.1.6棱柱、棱锥、棱台和球的表面积

法二:延长正四棱台的侧棱交于点 P, 如图设 PB1=x, 则x+x 8=48,得 x=8. ∴PB1=B1B=8, ∴E1 为 PE 的中点 ∴PE1= 82-22=2 15, PE=2PE1=4 15.
∴S =S -S 正棱台侧
大正棱锥侧
小正棱锥侧
=4×12×8×PE-4×12×4×PE1
=4×12×8×4 15-4×12×4×2 15
[通一类] 4.(2012·枣庄高一检测)已知一个表面积为120cm2的正 方体的四个顶点在半球的球面上,四个顶点在半球的
底面上,求半球的表面积.
解:如图,为过正方体对角面的截面图.设正方体的棱长为 a, 半球的半径为 R, 由 6a2=120 得 a2=20, 在 Rt△AOB 中,AB=a,OB= 22a, 由勾股定理,得 R2=a2+( 22a)2=32a2=30. 所以半球的表面积为 S=2πR2+πR2=3πR2=3×30π=90π(cm2).
=48 15(cm2).
∴正四棱台的侧面积为 48 15 cm2.
[研一题] [例3] 正四棱台两底面边长分别为a和b(a<b).若侧棱所在 直线与上、下底面正方形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为45°,求 棱台的侧面积. [自主解答] 如图, 设O1,O分别为上、下底面的中心, 过C1作C1E⊥AC于E,过E作EF⊥BC 于F,连接C1F, 则C1F为正四棱台的斜高. 由题意知∠C1CO=45°,
∴球的表面积 S=4πR2=4π×172a2=73πa2. [答案] B
[悟一法] 与球有关的组合体共有两种,一种是内切,一种是外接.解 题时要认真分析图形,明确切点和接点的位置,灵活利用球的 对称性, ①若半径为 R 的球的内接正方体的棱长为 a,则 2R= 3a. ②若半径为 R 的球的内接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 a, b,c,则 2R= a2+b2+c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空间几何体
一、选择题
1.有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下图所示,这个几何体可能是一个( ).
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第1题)
A .棱台
B .棱锥
C .棱柱
D .正八面体
2.如果一个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斜二测直观图是一个底角为45°,腰和上底均为1的等腰梯形,那么原平面图形的面积是( ).
A .2+2
B .
2
21+ C .
2
2
+2 D .2+1
3.棱长都是1的三棱锥的表面积为( ). A .3
B .23
C .33
D .43
4.长方体的一个顶点上三条棱长分别是3,4,5,且它的8个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则这个球的表面积是( ).
A .25π
B .50π
C .125π
D .都不对
5.正方体的棱长和外接球的半径之比为( ). A .3∶1
B .3∶2
C .2∶3
D .3∶3
6.在△ABC 中,AB =2,BC =1.5,∠ABC =120°,若使△ABC 绕直线B C 旋转一周,则所形成的几何体的体积是( ).
A .
2
9π B .
2
7π C .
2
5π D .
2

7.若底面是菱形的棱柱其侧棱垂直于底面,且侧棱长为5,它的对角线的长分别是9和15,则这个棱柱的侧面积是( ).
A .130
B .140
C .150
D .160
8.如图,在多面体ABCDEF 中,已知平面ABCD 是边长为3的正方形,EF ∥AB ,EF

2
3,且EF 与平面ABCD 的距离为2,则该多面体的体积为( ).
A .
2
9 B .5 C .6 D .
2
15
9.下列关于用斜二测画法画直观图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用斜二测画法画出的直观图是在平行投影下画出的空间图形 B .几何体的直观图的长、宽、高与其几何体的长、宽、高的比例相同 C .水平放置的矩形的直观图是平行四边形 D .水平放置的圆的直观图是椭圆
10.如图是一个物体的三视图,则此物体的直观图是( ).
(第10题)
二、填空题
11.一个棱柱至少有______个面,面数最少的一个棱锥有________个顶点,顶点最少的一个棱台有________条侧棱.
12.若三个球的表面积之比是1∶2∶3,则它们的体积之比是_____________. 13.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 中,O 是上底面ABCD 的中心,若正方体的棱长为a ,则三棱锥O -AB 1D 1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
14.如图,E ,F 分别为正方体的面ADD 1A 1、面BCC 1B 1的中心,则四边形BFD 1E 在
(第8题)
该正方体的面上的射影可能是___________.
(第14题)
15.已知一个长方体共一顶点的三个面的面积分别是2、3、6,则这个长方体的对角线长是___________,它的体积为___________.
16.一个直径为32厘米的圆柱形水桶中放入一个铁球,球全部没入水中后,水面升高9厘米则此球的半径为_________厘米.
三、解答题
17.有一个正四棱台形状的油槽,可以装油190 L,假如它的两底面边长分别等于60 cm 和40 cm,求它的深度.
18 *.已知半球内有一个内接正方体,求这个半球的体积与正方体的体积之比.[提示:过正方体的对角面作截面]
19.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DAB=90°,∠ADC=135°,AB=5,CD=22,
AD=2,求四边形ABCD绕AD旋转一周所成几何体的表面积及体积.
(第19题)
20.养路处建造圆锥形仓库用于贮藏食盐(供融化高速公路上的积雪之用),已建的仓库的底面直径为12 m,高4 m,养路处拟建一个更大的圆锥形仓库,以存放更多食盐,现有两种方案:一是新建的仓库的底面直径比原来大4 m(高不变);二是高度增加4 m(底面直径不变).
(1)分别计算按这两种方案所建的仓库的体积;
(2)分别计算按这两种方案所建的仓库的表面积;
(3)哪个方案更经济些?
第一章 空间几何体
参考答案
A 组 一、选择题 1.A
解析:从俯视图来看,上、下底面都是正方形,但是大小不一样,可以判断可能是棱台. 2.A
解析:原图形为一直角梯形,其面积S =2
1(1+2+1)×2=2+2.
3.A
解析:因为四个面是全等的正三角形,则S 表面=4×4
3=3.
4.B
解析:长方体的对角线是球的直径, l =2225+4+3=52,2R =52,R =2
25,S =4πR 2=50π.
5.C
解析:正方体的对角线是外接球的直径. 6.D
解析:V =V 大-V 小=31
πr 2(1+1.5-1)=
2
3π.
7.D
解析:设底面边长是a ,底面的两条对角线分别为l 1,l 2,而21l =152-52,22l =92-52

而21l +22l =4a 2,即152-52+92-52=4a 2,a =8,S 侧面=4×8×5=160.
8.D
解析:过点E ,F 作底面的垂面,得两个体积相等的四棱锥和一个三棱柱, V =2×31
×
4
3×3×2+
2
1×3×2×
2
3=
2
15.
9.B
解析:斜二测画法的规则中,已知图形中平行于 x 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保持原长度
不变;平行于 y 轴的线段,长度为原来的一半.平行于 z 轴的线段的平行性和长度都不变.
10.D
解析:从三视图看底面为圆,且为组合体,所以选D. 二、填空题
11.参考答案:5,4,3.
解析:符合条件的几何体分别是:三棱柱,三棱锥,三棱台. 12.参考答案:1∶22∶33.
r 1∶r 2∶r 3=1∶2∶3,31r ∶32r ∶33r =13∶(2)3∶(3)3=1∶22∶33. 13.参考答案:361
a .
解析:画出正方体,平面AB 1D 1与对角线A 1C 的交点是对角线的三等分点, 三棱锥O -AB 1D 1的高h =
3
3a ,V =3
1Sh =3

4
3×2a 2
×
3
3a =
6
1a 3

另法:三棱锥O -AB 1D 1也可以看成三棱锥A -OB 1D 1,它的高为AO ,等腰三角形OB 1D 1
为底面.
14.参考答案:平行四边形或线段. 15.参考答案:6,6.
解析:设ab =2,bc =3,ac =6,则V = abc =6,c =3,a =2,b =1, l =1+2+3=6. 16.参考答案:12. 解析:V =Sh =πr 2h =3
4πR 3,R =32764×=12.
三、解答题 17.参考答案:
V =31
(S +S S ′+S )h ,h =
S S S S V

+′+3=
600
1+4002+60030001903×=75.
18.参考答案:
如图是过正方体对角面作的截面.设半球的半径为R ,正方体的棱长为a ,则CC'=a ,OC =
2
2a ,OC'=R .
(第18题)
在Rt △C'CO 中,由勾股定理,得CC' 2+OC 2=OC' 2
, 即 a 2
+(2
2a )2=R 2

∴R =2
6a ,∴V
半球

2
6πa 3,V
正方体
=a 3.
∴V
半球
∶V 正方体
=6π∶2.
19.参考答案:
S 表面=S 下底面+S 台侧面+S 锥侧面
=π×52
+π×(2+5)×5+π×2×22 =(60+42)π. V =V 台-V 锥
=3
1
π(21r +r 1r 2+22r )h -3
1
πr 2
h 1

3
148π.
20.
解:(1) 参考答案:如果按方案一,仓库的底面直径变成16 m ,则仓库的体积 V 1=3
1
Sh =3
1
×π×(
2
16)2
×4=
3
256π(m 3
).
如果按方案二,仓库的高变成8 m ,则仓库的体积 V 2=3
1
Sh =3
1
×π×(
2
12)2×8=
3
288π(m 3).
C
O
A
(2)参考答案:如果按方案一,仓库的底面直径变成16 m,半径为8 m.棱锥的母线长为l=2
24

8=45,
仓库的表面积S1=π×8×45=325π(m2).
如果按方案二,仓库的高变成8 m.
棱锥的母线长为l=2
26
8=10,

仓库的表面积S2=π×6×10=60π(m2).
(3)参考答案:∵V2>V1,S2<S1,∴方案二比方案一更加经济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