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定量留存方法
留取24小时尿蛋白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留取24小时尿蛋白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一、引言留取24小时尿蛋白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用于评估肾功能和筛查肾脏疾病。
对于那些已经被诊断出患有肾病的患者来说,留取24小时尿蛋白的结果也可以用来监测疾病的进展情况。
在本文中,我将详细介绍留取24小时尿蛋白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检查过程。
二、留取24小时尿蛋白的方法1. 准备工作在留取24小时尿蛋白的前一天,患者需要准备一个清洁的大容器,用于收集尿液。
需要沟通医生,了解是否需要停止服用某些药物,因为有些药物会影响24小时尿蛋白的结果。
患者还需要明确收集尿液的起始和终止时间。
2. 开始收集在确定的起始时间,患者需要排空膀胱,将第一次尿液排出,但不要收集。
从第一次排尿的时间开始,开始收集所有的尿液,将其存放在准备好的容器中。
在接下来的24小时内,患者需要将所有的尿液保存起来,确保全部都被收集到。
3. 结束收集到达24小时的时间点时,患者需要最后一次排尿,并将最后一次的尿液收集到容器中。
将容器密封,并存放在医院或检测中心指定的地方。
三、留取24小时尿蛋白的注意事项1. 药物干预很多药物都会对24小时尿蛋白的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在进行检查前,患者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停止服用某些药物。
尤其是利尿剂和抗高血压药物等会对尿蛋白的排泄产生影响。
2. 饮食注意饮食也会对尿蛋白结果产生影响,尤其是高蛋白饮食。
在进行24小时尿蛋白检查的时候,患者需要避免摄入过多的肉类和蛋白质。
3. 保持卫生在进行24小时尿蛋白检查的过程中,患者需要保持个人卫生,确保收集到的尿液是干净的。
收集容器也需要保持清洁,避免外部细菌的污染。
四、总结与回顾留取24小时尿蛋白是一项重要的医学检查方法,可以用于评估肾功能和筛查肾脏疾病。
在进行这项检查时,患者需要注意药物干预、饮食和个人卫生等方面。
只有在正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下收集到的尿液,才能得到准确的检测结果。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名医学工作者,我深知留取24小时尿蛋白的重要性。
24小时蛋白尿的留取方法

24小时蛋白尿的留取方法
留取方法共分三步:1、取24小时尿。
2、记录总尿量,3、
搅匀取10ml送检。
第一步:留取24小时尿。
方法:去头留尾法
具体操作:
1、安排一天专门在家,开始前准备好一个容量2-3公斤左右
的容器,女性最好采取宽口带盖的容器。
准备好一个量杯或显示单
位为克的电子称。
2、第一天早7时准时排空尿液丢弃(即去头)并开始计时,
以后每次尿液均排入该容器内(注意是每次都要排入容器内,包括
大便时的尿液)。
3、第二天早7时准时排空尿液入标本容器(即留尾)
第二步:记量方法:量或称重
计录24小时尿总量(量杯的为多少毫升,电子称的多少克即相
当于多少毫升)。
并记录总量于医生给您的检验单上,
第三步:搅匀后取标本送检方法:搅或摇
将所有的尿液用光滑的棍子搅拌或密闭后轻轻摇晃、颠倒均匀,用清洁的玻璃瓶或开单时医院取的一次性尿杯取10毫升左右送检。
注意事项:
1)所留尿液放置于阴凉处,如果天气炎热或距离远,路途时间超
过2小时者,可以在旁边放冰块。
2)总尿量一定要记录准确,留得对才能保证结果人准确性。
3)装进尿杯或容器前一定要搅拌均匀。
4)保持外阴清洁,女性要避开月经期。
5)留尿之前按照正常饮食,避免大鱼大肉。
6)留尿当天不要剧烈运动,如打蓝球等。
避开腹泻、发烧等情况。
7)如遇特殊情况,请遵医嘱。
示意图见后页
24时尿蛋白尿液收集法图示。
24小时尿蛋白定量操作规程

24小时尿蛋白定量操作规程
以下是24小时尿蛋白定量操作规程的一般步骤:
准备:
1. 确保实验室和试剂处于清洁有序的状态,并根据需要准备所需的试剂和设备。
2. 需要24小时尿样。
操作步骤:
1. 在清晨起床时,用清洁的容器收集全部排尿,并记录开始时间。
2. 将收集到的尿样倒入带有标记线的24小时尿收集容器中。
3. 在24小时内,将生成的所有尿液都收集到同一个容器中,确保不漏尿。
4. 在收集期间,将尿液保存在冰箱中或进行适当的冷藏,以避免蛋白质降解。
5. 在24小时后的同一时间结束尿液收集,并记录结束时间。
6. 将尿液进行充分混合。
7. 紧接着,取1-2mL的混合好的尿液样本,转移到干净的离心管或容器中,并进行标签。
8. 将尿液样本离心10-15分钟,以去除任何固体颗粒。
9. 将离心管中的尿液转移到分析用的小试管中,准备进行尿蛋白定量检测。
10. 根据所使用的具体检测方法,按照该方法的操作规程进行测量,并记录结果。
注意事项:
1. 24小时尿蛋白定量需要收集所有尿液,包括清晨第一次排尿。
2. 在尿液收集期间要保持卫生,以避免尿液受到污染。
3. 尿液样本需要及时冷藏或保存在冰箱中,以避免蛋白质降解。
4. 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使用一次性手套和其他个人防护用具,以避免污染尿样。
5. 操作要规范,确保准确性,避免任何可能影响尿蛋白定量结果的因素。
留取24小时尿蛋白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留取24小时尿蛋白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留取24小时尿蛋白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一、概述留取24小时尿蛋白是一项重要的医学检查,它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肾功能的健康状况,诊断肾病和其他相关疾病。
在进行这项检查时,正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对于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留取24小时尿蛋白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并正确执行这一检查。
二、留取24小时尿蛋白的方法1. 留取尿液容器:准备一个干净的尿液容器,确保容器是密封的,以防止尿液中的蛋白质的分解和泄漏。
2. 丢弃第一次尿液:在进行这项检查时,第一次排尿的尿液不需要收集,直接将其排出。
3. 开始收集尿液:从第一次排尿后的第二次开始,将所有排出的尿液收集到准备好的尿液容器中,包括夜间的尿液。
4. 记录时间:在开始收集尿液时,记下准确的时间,这将帮助医生分析尿液中蛋白质的排泄情况。
5. 完成24小时收集:将所有尿液收集完毕后,最后一次排尿的时间应在同一时间的第二天,以确保收集满24小时的尿液。
6. 送检:收集完24小时的尿液后,将尿液送到指定的医学检验机构进行检测。
三、留取24小时尿蛋白的注意事项1. 营养和饮食:在进行这项检查前,应避免食用过多的蛋白质和盐分,以免影响尿液中蛋白质的排泄情况。
2. 持续性:在进行24小时尿蛋白的收集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漏收尿液,确保完整性和连续性。
3. 温度控制:尿液应保存在阴凉处,并避免受到阳光直射和高温影响,以避免尿液中蛋白质的降解。
4. 个人卫生:在将尿液收集到容器中时,务必保持个人卫生,避免污染尿液,影响检测的准确性。
四、个人观点留取24小时尿蛋白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对于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将有助于医生更准确地判断肾功能和诊断疾病。
在进行这项检查时,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操作,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总结与回顾在本文中,我们介绍了留取24小时尿蛋白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包括正确收集尿液、注意饮食和温度控制等方面。
24小时尿蛋白定量试验怎么做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24小时尿蛋白定量试验怎么做
导语:尿蛋白这个名词我们在生活中常常听见,但是这不意味着我们就都懂这方面的知识。
我们在检查肾脏的时候,常常会用到24小时尿蛋白定量试验,但
尿蛋白这个名词我们在生活中常常听见,但是这不意味着我们就都懂这方面的知识。
我们在检查肾脏的时候,常常会用到24小时尿蛋白定量试验,但是我们中绝大部分人是不太明白这个试验的具体操作是什么样的。
那么到底24小时尿蛋白定量试验怎么做?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权威的专家是怎么说的吧。
1、尿蛋白定量试验可以准确地测定出24小时尿液中所含的蛋白质的总量。
具体留尿方法为:晨起弃去第1次尿开始计时,留尿至第二日同一时间(如早6点至第二天早6点),患者要收集24小时的全部尿液,并准确地记录好总尿量,总尿量最好不超过1500毫升,摇匀尿液后取一小瓶量不少于30毫升的尿液送检。
2、值得注意的是,夏天留尿或留尿至尿液送检时间相隔过长时应加适量的防腐剂。
计算时将1000毫升尿液中所含蛋白质的浓度乘以总尿量,即为24小时排出尿蛋白的总量。
如果每日尿蛋白定量小于 1.0克为轻度蛋白尿,每日尿蛋白定量在 1.0~3.5克为中度蛋白尿,每日尿蛋白量大于3.5克为重度蛋白尿。
24小时尿蛋白定量试验怎么做?了解了专家的介绍以后,我们就更应该对于这一内容进行详细的了解了。
我们在生活中一旦发现了自己身体上出现了类似肾病的症状,我们一定要多多加以关注,最好是去医院及时进行疾病的诊断,以便更好的进行疾病的治疗。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24小时尿液收集和保存方法

24小时尿液收集和保存方法我们需要准确量取24小时尿的尿量,把尿充分的混匀,取十毫升,给检验科的大夫进行检查。
不要暴饮暴食,应该按照平时的饮食进行,从而避免影响到尿量。
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是有尿蛋白阳性的病人常做的一项化验。
24小时尿应该怎么留呢?通常我们是从头一天的早上留到第二天的早上。
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从今天早晨八点开始留尿,那么就应该到明天的早上8点结束。
在今天早晨八点的时候,我们首先排一次尿,这次的尿液是丢弃不要的,不要留在我们的24小时尿液里面。
从此之后每一次所有的尿液我们都可以留在同一个容器里面。
要注意每一次所有的尿都必须留,一直到明天早上的8点,也就是咱们需要截止的这个时间。
这个时候我们不管觉得自己有没有尿,这个时候都需要到八点的时候,把这一次尿,都需要进行一次排尿,把这个尿液排入到我们留好的24小时尿液中,这样才是完整的24小时尿。
留取了24小时尿之后,我们需要准确的量取24小时尿的尿量。
这个如果我们在家里面没有量杯能够准确的量取,可以拿到医院里面使用公用的量杯,准确的量取这个尿液的容积是多少毫升,然后写在化验单上。
送化验的时候,我们要注意把24小时尿充分的混匀,然后取至少十毫升,给检验科的大夫进行检查。
这个就是完整的24小时尿的留法。
在这里面我们要注意,留取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时候,不要再同时送检其他的化验,因为我们需要把完整的24小时尿都留在我们的这个化验中。
另外在留取24小时尿的当天,我们不要暴饮暴食,我们应该按照平时的饮食进行,从而避免影响到尿量。
第三,留取24小时尿液的容器必须是清洁的,我们不能够随便拿一个容器就来装这个尿液,当然清洁容器以后,我们也要避免肥皂或者是洗衣剂的残留,否则也可能影响化验的结果。
尿蛋白定量的留取方法

尿蛋白定量的留取方法
尿蛋白定量的留取方法通常指的是收集24小时尿液来检测尿蛋白的方法,需要从第一天早上,一般是七点,一直收集到第二天早上同一时刻。
这一时间段内患者所有排出尿液都需要收集起来,并装在干净的容器内。
在收集完成后需要摇晃混合均匀,留取样本5-10毫升,送去检测尿液中的蛋白质浓度,然后乘以24小时内的尿液总量,即可得到24小时尿液蛋白质总量。
可根据蛋白质高低来判断身体状况是否正常,过高或过低都需要进行相关治疗,需要进行详细检查确定病因,对症下药。
尿蛋白定量留取前要先把尿液排尽再收集,尿液应尽量收集完全,收集到的尿液需要放到阴凉处保存,避免细菌等繁殖感染,在气温比较高时应用防腐剂保鲜,避免蛋白质等物质分解,以免影响到检查结果。
24小时尿蛋白标本留取

24小时尿蛋白标本留取
【评估要点】
1.评估病人的合作程度及讲解留取标本的意义。
2.评估患者盛放尿液的容器是否符合要求。
【操作要点】
1.核对患者信息,解释并取得配合。
2.查看留取尿液的容器清洁干燥,有加盖,容量可达2-3L。
3.留取当日07:00解小便弃去,排空膀胱。
4.从07:00开始,将所有小便留在已备容器中,直至次日07:00排空最后一次小便,视情况加入防腐剂。
5.24h留尿结束,将小便摇匀,取适量小便倒入贴好条形码标签的标本瓶中,盖紧瓶盖。
6.用量杯测量24h小便总量,将总量写在条形码标签上。
7.检查无误后,将尿标本在08:00前送至护士站标本盒内。
8.安置患者,整理用物,洗手。
【指导要点】
1.准备好清洁加盖容量适宜的容器。
2.24小时尿量全部留在容器里。
【注意事项】
1.确保患者能够理解并配合留取尿标本。
2.留取标本的容器一定是清洁干燥的,加盖
3.如室温超过25摄氏度,07:00排尿加入防腐剂10ml。
4.计量准确,并将24h总量写在标本瓶上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24小时尿蛋白定量时尿液标本的留存方法:1.送检标本为从24小时尿中取3ML送检,并在化验单上注明24小时总尿量;2.防腐剂取甲苯或者二甲苯,本法主要的防腐原理为在尿液表面形成一薄层,从而阻止与空气的接触;3.加入量为每100ML尿加防腐剂0.5ML,要随着尿液收集的增多而逐次增多,如使用敞口容器收集尿液,可一次性多放些防腐剂,但最多不得超过每100ML尿液加2ML防腐剂,送检时,需用吸管吸取防腐剂下的标本送检。
地中海贫血简介一、概述:(一)定义地中海贫血是我国南方最常见的一种遗传病,是一类由于珠蛋白基因缺失或缺陷,而使某些珠蛋白肽链合成受抑制引起的溶血性贫血,又称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或海洋性贫血。
地中海贫血在广东的发病率相当高,α地中海贫血发病率高达7%—8%,β地中海贫血的发病率为2%—3%.(二)人类血红蛋白的组成。
1、人类血红蛋白的组成:人类血红蛋白是由4分子血红素和4条珠蛋白肽链组成的结合蛋白质。
这4条珠蛋白肽链是由两对不同的珠蛋白肽链组成,其中一对为α链(α,ξ),共141个氨基酸;另一对为非α链(β,γ,δ,ε),共146个氨基酸。
胎儿期的主要非α链是γ链,成人的主要非α链是β链。
在接近分娩时,γ链合成逐渐减少,β链合成逐渐增多。
2、人类不同时期血红蛋白的组成:(1)胚胎期血红蛋白:Hb Gower 1 (ξ2ε2)Hb Gower 2 (α2ε2 )Hb Portland (ξ2γ2 ) 即Hb Portland 1另有少量Hb Portland 2 (ξ2β2 ),Hb Portland 3 (ξ2δ2 )(2)胎儿期主要血红蛋白:HbF (α2γ2)(3)成人主要血红蛋白:HbA (α2β2)约占血红蛋白总量96.5—97.5%,是主要的携氧血红蛋白。
HbA2(α2δ2) 约占血红蛋白总量2.5—3.5%,是诊断α地贫和β地贫较灵敏的指标。
HbF (α2γ2)约占血红蛋白总量1%以下。
二、α地贫α地中海贫血是由于α基因缺失或缺陷而引起的α珠蛋白肽链合成障碍的疾病。
(一)分子机制:1、基因缺失正常人一条16号染色体上有两个α基因,两条16号染色体上共有四个α基因,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患者可发生1—4个α基因缺失。
2、点突变:这类α地中海贫血又称非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有时也把它们并入类地中海贫血综合征。
最常见的是Hb Constant Spring,其142位的终止密码子发生有义突变,使得α链延长为172个氨基酸。
(二)临床分类:1、Hb Bart’S 胎儿水肿综合征这是α地中海贫血中最严重者,其基因型为(——/——)。
由于4个α基因全部缺失,完全不能合成α链,不能形成HbF(α2γ2),相对过多的γ链形成γ链四聚体γ4,γ4称为Hb Bart’S,Hb Bart’S氧亲和力高,释放给组织的氧很少,胎儿由于严重缺氧,全身水肿。
胎儿患此症者大多于妊娠30—40周,平均34周时,成为死胎或早产后不久即死亡。
这种胎儿生下时,全身水肿苍白,胎盘大而易碎,可有轻度黄疸、出血点多见,脑血管常显著弯曲,肺发育不全,心脏明显肥大,胸腺缩小,肝脾肿大、腹水较多,胸腔及心包内亦常有积液,骨髓中红髓增生过多,含铁血黄素沉着明显增多(表示曾有严重溶血),肝、脾和其他器官中有髓外造血。
贫血常较重,血红蛋白30—100g/L,平均60—70g/L。
红细胞的MCV偏大,MCHC常低。
红细胞大小不匀、异形、染色嗜碱以及靶形红细胞都很明显。
网织红细胞显著增多。
末梢血中有较多有核红细胞。
电泳:大部分为Hb Bart’S,HbH可有少量或无,其余均为Hb Portland。
患儿父母均至少缺失两个α基因。
2、血红蛋白H病血红蛋白H病属于中间型α地中海贫血,其基因型为(—α/——)或为(α—/——),缺失3个α基因,仅可合成少量α链,β链相对过多,多余的β链形成β链四聚体β4,β4即HbH。
此类患者临床表现变动范围很大,有的可相当严重,有的病情较轻,可无明显不适。
出生时婴儿可无贫血或只轻度贫血,肝脾亦不肿大,但红细胞形态异常已经存在。
出生后一年其临床特点可显示出来,2/3以上病例有肝脾肿大,重者可见轻度黄疸。
贫血可因感染和服用氧化性药物而加重。
胆结石为常见并发症。
血红蛋白大多在70—100g/L间,但贫血严重时,可低至30g/L。
红细胞低色素明显,靶形红细胞多见,大小不匀,异形红细胞多见,渗透脆性明显减低。
红细胞经活体培养染色后可见较多亨氏小体(Heinz body)。
电泳:成人:可见HbH ,有的患者HbH含量很少,容易漏诊,需要结合红细胞形态和亨氏小体。
HbA2:降低。
新生儿:Hb Bart’S较多,HbH少量,随着年龄的增大(γ链合成减少,β链合成增多),HbH逐渐增多,Hb Bart’S逐渐减少,到6个月时Hb Bart’S可完全消失。
3、轻型α地中海贫血轻型α地中海贫血是按临床分类所划分,轻型α地中海贫血按α基因缺失的多少又可分为标准型α地中海贫血(缺失两个α基因)和静止型α地中海贫血(缺失一个α基因)。
轻型α地中海贫血可无任何临床症状,也可以没有贫血或只轻度贫血,临床上很难做出正确的诊断。
有的患者红细胞可有轻度异常,可见到小红细胞、异形红细胞。
红细胞经活体培养染色后可找到蓝紫色较大的亨氏小体(本实验所检测的亨氏小体是一种变性珠蛋白小体,是由相对过多的β链聚合成β链四聚体沉积在红细胞膜上而形成)。
电泳:成人:Hb A2轻微降低或正常。
HbA正常。
新生儿:可见少量的Hb Bart’S,Hb Bart’S在3个月后消失。
新生儿血红蛋白电泳发现Hb Bart’S是诊断轻型α地中海贫血最有价值的方法之一。
(三)防治:1、轻型α地中海贫血:轻型α地中海贫血对患者本人并无多大不良影响,也不需治疗,但在遗传上有重要的意义。
若夫妻双方均为——/αα型地中海贫血,则有1/4可能性生下Hb Bart’S 胎儿,生下正常胎儿的可能性也仅为1/4。
若能准确地诊断出夫妻双方均为——/αα轻型α地中海贫血,则可以在妊娠期间进行B超检查、基因检查或抽取胎儿血做血红蛋白电泳,若发现为Hb Bart’S 胎儿,可考虑尽早终止妊娠。
2、血红蛋白H病:患有HbH病的患者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多数病人不需治疗。
当贫血加重时,首先应注意有无感染、服用药物促使贫血加重。
许多药物,特别是氧化性药物如磺胺类药,均能促使红细胞内的HbH发生沉淀而加速溶血。
如病人还有缺铁情况,应给以铁剂。
输血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并不需要。
只有在急性溶血较严重、贫血一时不能很快纠正时,可以考虑输血。
长期较严重的贫血或巨脾患者,可考虑切除脾脏。
贫血虽然较严重,但如感染、服药或其他加重贫血的因素尚未排除,不应贸然施行脾切除术。
需要注意的是:脾切除后,患者容易感染。
3、Hb Bart’S 胎儿水肿综合征:Hb Bart’S 胎儿水肿综合征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目前所能做的只能是有关婚姻和生育方面的医学指导,争取做到尽量避免、尽早发现。
三、β地中海贫血β地中海贫血是由于β珠蛋白肽链合成减少或完全不能合成所造成的。
β链合成减少者称为β+地贫,β链完全不能合成者称为β0地贫。
(一)分子机制1、点突变绝大多数β地贫是由于β珠蛋白基因发生点突变所致,突变涉及基因功能结构各个环节。
2、β基因缺失(二)β地中海贫血的临床分类1、重型β地中海贫血重型β地中海贫血是威胁生命的严重疾病,β链几乎不能合成或合成很少。
正常情况下,成人α链和β链的合成比例是相等的,β链主要用于HbA的合成,如果没有β链或β链合成很少,则大量的α链呈游离状态,游离的α链很不稳定,易在RBC内生成沉淀,形成α链的包涵体,损伤细胞膜,使细胞变得僵硬,不能通过脾窦内皮间隙,而被巨噬细胞吞噬破坏。
有包涵体的无核RBC,进入血液循环后,亦因其变形性差,通过脾脏时被扣留,“摘除”包涵体,同时带走部分细胞膜而使RBC变成泪滴状,循环血液中,RBC的寿命大大缩短。
重型β地贫患者初生时与一般正常婴儿无异,因为此时的非α链主要是γ链,血红蛋白成份主要是HbF,β链合成受抑制所引起的HbA减少并不明显。
但随着γ链的合成量显著减少,出生约6个月后,患者即日渐苍白,出现黄疸,肝脾肿大,腹部膨隆,发育障碍,智力迟钝,易感染和发热,皮肤色素沉着,下肢可出现慢性溃疡。
重型β地中海贫血病人可出现“愚样型面容”,形成原因与红细胞大量破坏,骨髓必须超常制造RBC而使得骨髓腔扩大有关。
患者可发生多种并发症。
慢性溶血和长期多次输血可引起继发性血色病或铁血黄素沉着症,心肌易累及,可引起心律紊乱、传导阻滞和心力衰竭。
患者贫血常很严重。
红细胞大小不等,低色素明显,红细胞形态异常明显,红细胞渗透脆性显著减低。
电泳:HbF明显增高;HbA明显减少或消失;HbA2变动较大,但增高者并不多见。
2、中间型β地中海贫血中间型β地中海贫血是临床名称,是其临床症状、贫血程度介于重型与轻型之间的β地中海贫血。
本病一般于4—5岁时发病,呈慢性中度贫血,生长发育正常,脾中度肿大,可生存至成年,红细胞异常较多见。
电泳:HbF增高;HbA减少;HbA2可有增高。
3、轻型β地中海贫血多数患者症状较轻或无症状,只轻微贫血或无贫血,可见小红细胞、靶形红细胞和其他异形红细胞,渗透脆性可降低。
电泳:HbF正常或略微增高;HbA2增高。
HbA2是诊断轻型β地中海贫血较为特异的指标(注意:轻型β地中海贫血复合α地中海贫血时,其Hb A2也可增高)。
(三)防治:1、预防:夫妻双方均为β地中海贫血的患者,可在妊娠期间做β基因检查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β重型地中海贫血。
2、治疗:严重贫血患者可给予输血,对反复输血引起的铁负荷过重者可试用促进铁排泄的螯合剂;脾功能亢进者可考虑切脾,但疗效较HbH病差,且易感染。
四、δβ-地中海贫血δβ-地中海贫血的δ链和β链合成受抑制,其患者HbF常增高;纯合体病人只有HbF,故这种疾病也叫F-地中海贫血。
1、纯合体δβ-地中海贫血纯合体δβ-地中海贫血多属中间型地中海贫血,常有中等程度贫血,某些病人可有轻度黄疸或脾肿大,也有体检未见异常者。
血片:红细胞中等程度的着色不足,明显的形态异常和大小不等,并有不同数量的靶形红细胞,红细胞渗透脆性降低,根本无HbA2,只有HbF。
2、杂合体δβ-地中海贫血与轻型β-地中海贫血相似,但HbA2水平不高,HbF增高。
Hb:正常或稍低红细胞:形态同轻型β-地中海贫血,可见小红细胞和异形红细胞。
电泳:HbA2水平往往正常,HbF增高。
五、δ地中海贫血δ地中海贫血是很少见的一种地中海贫血,其特点是单纯的杂合子的HbA2减少,纯合子则HbA2完全没有。
无论杂合子或纯合子者,HbA及HbF均仍正常,红细胞形态无异常,也不发生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