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词逻辑表示法
一阶谓词逻辑知识表示法的特点

一阶谓词逻辑知识表示法的特点一阶谓词逻辑(First-Order Predicate Logic,FOL)是一种用于表示和推理自然语言中的语义的形式系统。
它是一种基于一阶谓词演算的形式化表示方法,用于描述一阶谓词逻辑知识。
一阶谓词逻辑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表达能力强大:一阶谓词逻辑可以用于描述各种复杂的逻辑关系和语义关系。
它可以表示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如蕴含、等价、否定等;还可以表示个体之间的关系,如属于、包含等;同时还可以表示关系之间的关系,如函数、谓词等。
这使得一阶谓词逻辑成为一种广泛应用于知识表示和推理的形式系统。
2. 语义明确:一阶谓词逻辑使用了一些严格的语法规则和语义定义,使得其表示的逻辑关系具有明确的语义。
一阶谓词逻辑中的每个谓词都有一个确定的解释域,谓词的真值可以用这个解释域中的元素来确定。
通过一阶谓词逻辑的语法和语义规则,可以对谓词的真值进行推理和计算。
3. 变量和量词:一阶谓词逻辑引入了变量和量词的概念,这使得可以对一些不确定的个体进行量化和描述。
变量可以代表任意个体,量词可以对变量进行约束和限定。
通过使用变量和量词,可以方便地表示一些普遍性的命题和关系,从而更好地进行推理和计算。
4. 形式化表示:一阶谓词逻辑是一种形式系统,其语法和语义规则都比较严格。
它使用一些符号和公式来表示逻辑关系,这些符号和公式具有统一的数学表示形式,便于计算机处理和推理。
一阶谓词逻辑的形式化表示使得可以对其中的逻辑关系进行形式化的推理和计算,从而可以进行更加准确和严格的逻辑推理。
5. 可扩展性强:一阶谓词逻辑是一种通用的逻辑表示方法,具有很强的可扩展性。
通过引入新的符号和公式,可以扩展一阶谓词逻辑的表达能力,使其能够表示更加复杂的逻辑关系和语义关系。
这使得一阶谓词逻辑成为一种非常灵活和强大的知识表示和推理工具。
在这些特点的基础上,一阶谓词逻辑可以用于表示和推理各种复杂的逻辑关系和语义关系。
它可以应用于自然语言处理、人工智能、知识图谱等领域,用于表示和处理各种形式的知识和信息。
一阶谓词表示法,产生表示法,框架表示法的区别和认识

一阶谓词表示法,产生表示法,框架表示法的区别和认识一阶谓词逻辑表示法、产生式表示法和框架表示法是人工智能领域中三种不同的知识表示方法,各自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适用场景:1. **一阶谓词逻辑表示法**:- 一阶谓词逻辑是一种形式化的数学逻辑系统,它通过谓词(描述对象属性或关系的符号)、函数、个体变元、量词(如“所有”、“存在”)等构造出逻辑公式来表达复杂知识。
- 它可以精确地描述对象的属性、状态以及对象之间的各种关系,并支持推理,比如演绎推理和模型检测。
- 知识以逻辑公式的形式存储,例如 `∀x (Person(x) ∧ Loves(x, y)) → Human(y)` 表示“所有人爱的人都必然是人”。
2. **产生式表示法**:- 产生式规则是一种“如果-则”形式的知识表示方式,通常用于描述条件-动作的关系,或者因果关系链。
- 每个产生式由前提条件(左部)和结论(右部)组成,如 `If A and B then C`,即当前提条件A和B满足时,则可以推导出结论C。
- 在AI系统中,如早期的专家系统,产生式规则被广泛应用于推理和决策过程,例如 `If 温度> 30°C and 湿度 > 80% then 建议开启空调`。
3. **框架表示法(Frame Representation)**:- 框架是一种结构化的知识表示方法,它模仿人类认知中的情境框架或心理模型,将相关知识组织成一个整体。
- 框架包含一组槽(slot),每个槽代表一个特定的概念属性或组成部分,槽可以有默认值或具体值,也可以为空,等待填充。
- 框架间的联系可以通过继承、特化或实例化等方式实现。
例如,在一个“房子”框架中,可能包含槽“位置”、“大小”、“房主”等,而对具体的某一栋房子,这些槽会有具体的内容填充。
总结来说,一阶谓词逻辑表示法适合于精确逻辑推理和形式化证明;产生式表示法则适用于问题解决和基于规则的决策系统,尤其在处理明确因果关系时;框架表示法则更加灵活和直观,更接近人类日常思维模式,适合表达复杂概念间层次化、关联性的知识。
第2章(知识表示方法3-谓词逻辑)

命题变元:用符号P、Q等表示的不具有固定、具
体含义的命题。它可以表示具有“真”、“假”含
义的各种命题。
命题变元可以利用联结词构成所谓的合适公式。
2013-3-10
合适公式的定义 ①若P为原子命题,则P为合适公式,称为原子公
式。
②若P是合适公式,则~P也是一个合适公式。
2013-3-10
③若P和Q是合适公式,则P∧Q、 P∨Q 、PQ 、 PQ都是合适公式。 ④经过有限次使用规则1、2、3,得到的由原子公 式、联结词和圆括号所组成的符号串,也是合适 公式。
2013-3-10
④分配律 P∧(Q∨R) 等价于 (P∧Q)∨(P∧R) P∨(Q∧R) 等价于 (P∨Q)∧(P∨R)
⑤交换律
P∧Q 等价于 Q∧P P∨Q 等价于 Q∨P
2013-3-10
⑥结合律
(P∧Q)∧R 等价于 P∧(Q∧R) (P∨Q)∨R 等价于 P∨(Q∨R) ⑦逆否律 PQ 等价于 ~Q~P
2013-3-10
谓词逻辑是命题逻辑的扩充和发展。它将一个原
子命题分解成客体和谓词两个组成部分。 例如: 雪 是黑的
客体
谓词
本课程主要介绍一阶谓词逻辑。
2013-3-10
2.3.1 谓词演算
1、语法与语义
谓词逻辑的基本组成部分
谓词 变量 函数 常量 圆括号、方括号、花括号和逗号
2013-3-10
(谓词)合适公式 的(递归)定义:
①原子(谓词)公式是合适公式。
②若 A 是合适公式,则 ~A 也是合适公式。 ③若 A 和 B 是合适公式,则 A∧B 、A∨B 、 AB 、AB 也是合适公式。
2013-3-10
④若 A 是合适公式, x 为 A 的自由变元(变量),
一阶谓词逻辑表示法

人工智能一阶谓词逻辑表示法一阶谓词逻辑表示法是一种重要的知识表示方法,它以数理逻辑为基础,是到目前为止能够表达人类思维活动规律的一种最精准形式语言。
它与人类的自然语言比较接近,又可方便存储到计算机中去,并被计算机进行精确处理。
因此,它是一种最早应用于人工智能中的表示方法。
1,知识的谓词逻辑表示法人类的一条知识一般可以由具有完整意义的一句话或几句话表示出来,而这些知识要用谓词逻辑表示出来,一般是一个谓词公式。
所谓谓词公式就是用谓词联接符号将一些谓词联接起来所形成的公式。
用谓词公式既可以表示事物的状态、属性和概念等事实性的知识,也可以表示事物间具有确定因果关系的规则性知识。
对事实性知识,谓词逻辑的表示法通常是由以合取符号(∧)和析取符号(∨)联接形成的谓词公式来表示。
例如,对事实性知识“张三是学生,李四也是学生”,可以表示为:ISSTUDENT(张三)∧ ISSTUDENT(李四)这里,ISSTUDENT(x)是一个谓词,表示x是学生;对规则性知识,谓词逻辑表示法通常由以蕴涵符号(→)联接形成的谓词公式(即蕴涵式)来表示。
例如,对于规则:如果x,则y可以用下列的谓词公式进行表示:x→y一阶谓词逻辑2,用谓词公式表示知识的步骤由上述介绍可知,可以用以合取符号(∧)和析取符号(∨)联接形成的谓词公式表示事实件知识,也可以用蕴涵符号(→)联接形成的谓词公式表示规则性知识。
下面是用谓词公式表示知识的步骤。
①定义谓词及个体,确定每个谓词及个体的确切含义。
②根据所要表达的事物或概念,为每个谓词中的变。
③根据所要表达的知识的语义,用适当的联接符号将各个谓词联接起来,形成谓词公式。
一阶逻辑字母表3,谓词公式表示知识的举例设有下列事实性知识:张晓辉是一名计算系的学生,但他不喜欢编程序。
李晓鹏比他父亲长得高。
请用谓词公式表示这些知识。
解:按照表示知识的步骤,用谓词公式表示上述知识。
首先定义谓词如下:COMPUTER(x):x是计算机系的学生。
谓词逻辑的推理规则和证明方法

谓词逻辑的推理规则和证明方法谓词逻辑是一种用于描述命题关系以及推理过程的数学逻辑系统。
在谓词逻辑中,我们使用谓词来表示性质或关系,通过逻辑连接词进行命题的组合和推理。
本文将介绍谓词逻辑中常用的推理规则和证明方法。
一、谓词逻辑的基本符号与概念在谓词逻辑中,我们使用以下基本符号:1. 命题变量:用大写字母(如P,Q,R)表示命题变量,表示一个命题。
2. 常量:用小写字母(如a,b,c)表示常量,表示一个具体的个体。
3. 谓词:用小写字母或小写字母加括号(如P(x),Q(y))表示谓词,表示一个性质或关系。
4. 量词:∀表示全称量词(对于所有的),∃表示存在量词(存在一个),用于描述一组对象。
在谓词逻辑中,我们还会用到以下概念:1. 公式:一个命题是谓词逻辑中的公式。
2. 全称量化:∀xP(x)表示谓词P(x)对于所有的x成立。
3. 存在量化:∃xP(x)表示谓词P(x)存在一个x使得成立。
二、推理规则在谓词逻辑中,我们常用以下推理规则进行逻辑推理:1. 求取命题的否定:将命题的否定写为¬P(x),表示该命题不成立。
2. 逻辑与的消除:若已知P(x)∧Q(x),则可以得到P(x)和Q(x)。
3. 逻辑或的消除:若已知P(x)∨Q(x),则可以得到P(x)或Q(x)。
4. 蕴含的引入:若已知P(x)成立,则P(x)→Q(x)也成立。
5. 蕴含的消除:若已知P(x)→Q(x)和P(x),则可以得到Q(x)。
6. 等价的引入:若已知P(x)↔Q(x)成立,则P(x)和Q(x)等价。
7. 等价的消除:若已知P(x)↔Q(x)和P(x),则可以得到Q(x)。
三、证明方法在谓词逻辑中,我们可以使用以下证明方法进行推理证明:1. 直接证明:假设命题P(x)为真,通过推理规则逐步推导出Q(x)为真,从而得到P(x)→Q(x)。
2. 反证法:假设命题P(x)为假,通过推理规则逐步推导出Q(x)为假,从而得到¬P(x)→¬Q(x)。
一阶谓词逻辑知识表示法的适用范围

在逻辑学和计算机科学领域,一阶谓词逻辑是一种强大的知识表示工具,其适用范围非常广泛。
它不仅可以用于形式化表达自然语言中的陈述,还能够应用于数学、哲学、人工智能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阶谓词逻辑可以用于形式化表达自然语言中的陈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描述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和属性,比如“所有人都有父母”、“某些动物会飞”等。
而这些陈述往往存在歧义性和不确定性,无法直接应用于计算机程序或推理系统中。
一阶谓词逻辑通过引入个体、谓词和量词等形式化的语言元素,能够准确地描述事物之间的关系和属性,从而为自然语言的理解和推理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一阶谓词逻辑在数学和哲学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数学中,一阶谓词逻辑可以用于形式化数学理论和证明过程,帮助数学家们准确地表达和推导数学定理,从而推动了数学的发展。
在哲学中,一阶谓词逻辑被广泛应用于形式化哲学理论和思想体系,帮助哲学家们深入分析和推理各种哲学问题,为哲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逻辑基础。
一阶谓词逻辑在人工智能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人工智能系统需要理解和推理自然语言中的各种陈述,而一阶谓词逻辑提供了一种形式化的知识表示和推理方式,为人工智能系统的知识表示和推理能力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一阶谓词逻辑是一种适用范围非常广泛的知识表示工具,它不仅可以用于形式化表达自然语言中的陈述,还能够应用于数学、哲学、人工智能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在我看来,一阶谓词逻辑的广泛适用范围正是因为它具有强大的表达和推理能力。
它能够准确地描述事物之间的关系和属性,帮助人们理解和推理各种复杂的问题。
它也为不同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统一的逻辑基础,促进了知识的交叉和整合。
我认为掌握一阶谓词逻辑知识表示法对于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一阶谓词逻辑知识表示法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它不仅可以用于形式化表达自然语言中的陈述,还能够应用于数学、哲学、人工智能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2--谓词逻辑表示法

29
人工智能
7. 谓词逻辑表示知识的举例
例1:用谓词逻辑表示下列知识: 武汉是一个美丽的城市,但她不是一个沿海城市。 如果马亮是男孩,张红是女孩,则马亮比张红长得 高。 解:按照知识表示步骤,用谓词公式表示上述知识。 第一步:定义谓词如下: BCity(x):x是一个美丽的城市 HCity(x):x是一个沿海城市 Boy(x):x是男孩 Girl(x):x是女孩 High(x,y):x比y长得高
标点符号、括号、逻辑联结词、常量符 号集、变量符号集、n元函数符号集、n 元谓词符号集、量词
·谓词演算
合法表达式 (原子公式、合式公式), 表达式的演算化简方法,标准式 (合取 的前束范式或析取的前束范式)
2013-7-9
智能信息处理联合实验室制作
14
人工智能
·语法元素
常量符号。
变量符号。
函数符号。
谓词符号。
联结词: ┐、∧、∨、→、 。
量词: 全称量词、 存在量词。和 后面跟着的x叫做量词的指导变元。
2013-7-9
智能信息处理联合实验室制作
15
人工智能
2 基本概念
函数符号与谓词符号 · 若函数符号f中包含的个体数目为n,则称f
为n元函数符号。 若谓词符号P中包含的个体数目为n,则称P为 n元谓词符号。 如:father(x)是一元函数,less(x,y)是二 元谓词. 一般一元谓词表达了个体的性质,而多元谓 词表达了个体之间的关系.
2013-7-9
智能信息处理联合实验室制作
8
人工智能
注意:
在命题逻辑中,每个表达式都是句 子,表示事实。 在谓词逻辑中,有句子,但是也有 项,表示对象。常量符号、变量和 函数符号用于表示项,量词和谓词 符号用于构造句子。
知识的逻辑表示法

知识的逻辑表示法
知识的逻辑表示法是指用逻辑符号、公式、规则或图表等形式来表达知识。
逻辑表示法主要包括命题逻辑、谓词逻辑、产生式规则、语义网络和本体论等。
命题逻辑是用命题符号表示陈述句或命题,通过逻辑运算符号(如“与”、“或”、“非”等)来表示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例如,用P表示“今天是晴天”,Q表示“明天下雨”,可以表示为
P∧Q,表示“今天是晴天且明天下雨”。
谓词逻辑是在命题逻辑的基础上引入了变量和谓词符号,可以更加精确地描述命题之间的关系。
例如,用P(x)表示“x是人”,Q(x)表示“x是老师”,可以表示为∃x(P(x)∧Q(x)),表示“存在
一个人是老师”。
产生式规则是一种基于条件的规则形式,描述了一种事实或情况下的推理关系。
它由前提和结论组成,当满足前提时,可以推导出结论。
例如,如果有一个规则“如果今天是周末,那么
我会去看电影”,当今天是周末时,就可以推导出“我会去看电影”。
语义网络是用节点和边来表示知识之间的关系的一种图形化表示方法。
节点表示实体或概念,边表示实体或概念之间的关系。
例如,用节点A表示“狗”,节点B表示“动物”,边AB表示“狗是一种动物”。
本体论是一种用于表示领域知识的形式化方法,把知识表示为
概念、属性和关系的集合,并定义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约束。
本体论可以用来进行推理、查询和推断等操作。
例如,用本体表示“人是一个类,具有姓名和年龄等属性,有父母和子女等关系”。
这些表示方法可以单独或结合使用,根据具体的应用领域和目标来选择适合的表示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谓词逻辑表示法是把一些知识表示为经典逻辑中的谓词表示式。
它只能表示出精确的知识,而对不确定的知识无法有效表示,同时这种表示方式也不能很好地体现知识的内在联系。
在进行教学时,首先需要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命题和命题公式,什么是谓词和谓词公式,然后用实例来分析讲解将知识表示为谓词公式的过程:
1)定义谓词和个体
例:王先生是李文的老师。
首先定义谓词:TEACHER(X,Y):X 是Y 的老师,而后定义个体:王先生(Wang),李文(LiWen );
2)为每个谓词中的变元赋以特定的值:TEACHER(Wang,LiWen);
3)根据所要表达的知识语义,以适当的连接词和量词符号将各个谓词连接起来,得到知识的谓词公式:TEACHER(Wang,LiWen)。
在理解连接词∧(逻辑与)、∨(逻辑或)、┐(逻辑非)时可以参考我们平时的语言
中的“并且”、“或者”、“不”,对P →Q 的理解可以参考┐P ∨Q 。
在此节只要求学生对谓词表示法有了解,命题的证明等内容不做要求,可以将相关内容放在辅助教学网站的拓展篇,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在教学中除了书本中介绍的例子之外,还可以使用以下例子。
例1:用谓词逻辑和公式表达意境。
分析如下命题和谓词逻辑,并尽可能正确表达它的含义:
(1) 蓝的(天)∧飘(白云)∧奔跑(马儿)∧飞翔歌唱(鸟儿);
答:这是一个由“与”关系连接起来的谓词逻辑公式,它表达了一种大自然的景观:蓝色的天上白云飘飘,马儿在奔跑,鸟儿在飞翔歌唱。
(2) )(x {好姑娘(x )∧居住的地方(z,x) ∧遥远的(z) ∧(y)[人(y) ∧行走
经过(y,z) →回头留恋地张望(y)]}
答:这是一个既有谓词表示,又有命题逻辑表达,既有连接词,又有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的较复杂的谓词公式,它表达的意思是: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们经过她的身旁,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
这就是青海民歌《在那遥远的地方》(王洛宾词曲)中的意境。
例2:用谓词逻辑表示知识单元。
设有下述记录:①小李给小王送礼物;②小李是工程师;③小王是程序员;④小李的地址是南京路115号;⑤小王的地址是黄山路458号。
请用谓词逻辑(中或英文)表示上述记录,并分成必要的知识单元。
答:1)定义谓词,GIVE(x,y,p),x 给Y 送礼物p ;
OCCUPATION(x,y),X 是Y 职业;
ADDRESS (x,y ),x 的地址是Y ;
2)定义个体
小李(xiaoli),小王(xiaowang),工程师(engineer ),程序员(programmer)、 南京路115号(115-nianjing-road ),黄山路458号(458-huangshan-road)。
3)知识谓词公式:
① GIVE(xiaoli,xiaowang,presents);
② OCCUPATION(xiaoli,engineer);
③ OCCUPATION (xiaowang,programmer );
④ ADDRESS (xiaoli,115-nianjing-road );
⑤ ADDRESS(xiaowang,458-huangshan-road);
用主要的个体常量作为关键词来划分知识单元:
1)Xiaoli:①GIVE(xiaoli,xiaowang,presents);
②OCCUPATION(xiaoli,engineer);
③ADDRESS(xiaoli,115-nianjing-road);
2)Xiaowang:①GIVE(xiaoli,xiaowang,presents);
②OCCUPATION(xiaowang,programmer);
③ADDRESS(xiaowang,458-huangshan-road);
3)presents: ①GIVE(xiaoli,xiaowang,presents);
例3:用谓词逻辑描述智能行为过程。
如图2.3所示,有一个心字形的房间,机器人在C处。
在房间内有a,b两张桌子,桌子a上放着一台积木块。
现在的任务是要求机器人从C处出发,把桌子a上的积木块搬到桌子b上去,完成任务后立刻再返回C处。
请用谓词逻辑描述机器人完成这一工作的全过程。
答:(1)定义谓词。
TABLE(x),表示x是桌子,个体域:x∈{a,b,c};
AT(y,w),表示y在w处,个体域:y∈{robot};,w∈{a,b,c};
ON(z,x),表示z被放在x上,z∈{box};
EMPTY(y),表示y手中是空的
HOLDS(y,z),表示y手中拿着z
CLEAR(x),表示x上是空的
GOTO(x,w),表示机器人从x处走到w处
PICK-UP(x),表示机器人在x处拿起积木块
SET-DOWN(x),表示机器人在x处放下积木块
A处B处
C处
图2.3 让机器人完成搬运的任务
(2)用谓词公式描述初始状态:
TABLE(a)∧TABLE(b)∧AT(robot,c) ∧EMPTY(robot) ∧ON(box,a) ∧CLEAR(b) (3)用谓词公式描述目标状态:
TABLE(a)∧TABLE(b)∧AT(robot,c) ∧EMPTY(robot) ∧ON(box,b) ∧CLEAR(a)
(4)从初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是通过机器人一步一步地执行操作完成的,机器人的动
作序列如下:
①GOTO(c,a),机器人从C处走到a处;
②PICK-UP(a),机器人在a 处拿起积木块;
③GOTO(a,b),机器人从a 处走到b 处;
④SET-DOWN(b),机器人在b 处放下积木块;
⑤GOTO(b,c),机器人从b 处走到c 处。
整个状态变迁过程如下图2.4所示。
(节选自《人工智能》蔡瑞英,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例4:几何命题的谓词公式表示。
命题1:如果XYUV 是梯形(见图2.5),则线段XY 平行于线段UV 。
命题2:对任意的四边形XYUV ,则∠XYV 和∠UVY 相等。
(1) 定义谓词。
tixing(x,y,u,v),表示xyuv 四个顶点构成一个梯形
pingxing(x,y,u,v),表示线段xy 平行于线段uv
dengjiao(x,y,z,u,v,w),表示∠xyz 和∠uvw 相等
(2) 用谓词逻辑公式表示命题1,命题2:
命题1:对任意的由X 、Y 、U 、V 四个顶点构成的梯形,其中X 是左上顶点,Y 为右上顶点,U 为右下顶点,V 是左下顶点,VY 是对角线。
如果XYUV 是一个梯形,则线段XY 平行于线段UV 。
A1:),,,(),,,((v u y x pingxing v u y x tixing v u y x →∀∀∀∀ X Y V
U 图2.5 TABLE(a)∧TABLE(b)∧
∧ON(box,a) ∧CLEAR(b)
TABLE(a)∧TABLE(b)∧AT(robot,a) ∧EMPTY(robot) ∧ON(box,a) ∧CLEAR(b)
GOTO(c,a)
PICK-UP(a)
TABLE(a)∧TABLE(b)∧
∧CLEAR(a) ∧CLEAR(b)
GOTO(a,b)
TABLE(a)∧TABLE(b)∧AT(robot,b) ∧HOLDS(robot,box)
∧CLEAR(a) ∧CLEAR(b)
SET-DOWN(b)
TABLE(a)∧TABLE(b)∧AT(robot,b) ∧EMPTY(robot) ∧ON(box,b) ∧CLEAR(a)
GOTO(b,c)
TABLE(a)∧TABLE(b)∧AT(robot,c) ∧EMPTY(robot) ∧ON(box,b) ∧CLEAR(a)
图2.4 机器人搬运积木块
命题2:如果XY 平行于线段UV ,则∠XYV 和∠UVY 相等。
A2:),,,,,(),,,((y v u v y x dengjiao v u y x tixingxing v u y x →∀∀∀∀ 证明前提:梯形ABCD ,A3:tixing(a,b,c,d),
结论:则∠ABD 和∠BDC 相等,dengjiao(a,b,d,c,d,b) 整个命题就是证明:
A1∧A2∧A3→ dengjiao(a,b,d,c,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