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盐水处理

合集下载

脱盐水工艺流程

脱盐水工艺流程

脱盐水工艺流程脱盐水工艺是指将含有盐分的海水或盐湖水进行处理,去除其中的盐分,得到淡化水的过程。

脱盐水工艺流程包括多种方法,如蒸馏、反渗透、电渗析等。

本文将重点介绍反渗透脱盐水工艺流程。

反渗透脱盐水工艺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脱盐方法之一,其流程包括预处理、反渗透膜分离、浓缩和再循环利用等步骤。

首先是预处理阶段。

在这个阶段,需要对原水进行预处理,去除其中的悬浮物、有机物、微生物和微小颗粒。

这是因为这些杂质会影响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和脱盐效果。

预处理方法包括过滤、加药、混凝、沉淀等。

其中过滤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过滤器将水中的颗粒物拦截下来,提高后续处理的效果。

接下来是反渗透膜分离阶段。

在这个阶段,经过预处理的水进入反渗透装置,通过高压将水强制通过反渗透膜,将盐分和其他溶解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反渗透膜是一种具有微孔结构的特殊膜,能够有效阻隔盐分和其他溶解物质,只允许水分子通过。

这样,经过反渗透处理后的水就变成了淡化水,盐分和其他杂质则被截留在反渗透膜的另一侧。

然后是浓缩阶段。

在反渗透膜分离后,膜上的盐分和其他杂质会逐渐积累,导致膜的脱盐效果下降。

因此需要定期进行浓缩处理,将积累的盐分和杂质清除。

浓缩处理通常采用化学清洗方法,通过投加化学清洗剂,将膜上的盐分和杂质溶解出来,然后通过冲洗将其清除。

最后是再循环利用阶段。

在这个阶段,经过反渗透处理后的淡化水可以用于各种需要清洁淡水的场合,如工业生产、农业灌溉、城市供水等。

而浓缩处理后的含盐废水则需要进行处理,以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通常可以采用结晶法、蒸发法、离子交换法等方法对含盐废水进行处理,将其中的盐分和杂质去除,得到清洁的水和固体盐渣。

总的来说,反渗透脱盐水工艺流程通过预处理、反渗透膜分离、浓缩和再循环利用等步骤,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盐分和其他杂质,得到清洁的淡化水,同时也能够处理废水,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这种工艺流程在海水淡化、盐湖水处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对于解决淡水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脱盐水处理工艺流程

脱盐水处理工艺流程

脱盐水处理工艺流程
脱盐水处理是指将含盐水中的盐分去除,使其成为可以使用或
饮用的淡水的过程。

脱盐水处理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预处理、膜分离
和后处理三个阶段。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三个阶段的工艺流程。

预处理阶段是脱盐水处理的第一步,其目的是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和微生物等杂质,以保护后续的膜分离设备。

预处理通
常包括混凝、絮凝、沉淀、过滤等工艺。

首先是混凝和絮凝,通过
加入絮凝剂和混凝剂,使水中的微小悬浮颗粒凝聚成较大的絮凝体,然后进行沉淀,将絮凝体沉降到底部,通过沉淀池或沉淀器去除。

最后是过滤,将水中的残余悬浮物和有机物通过过滤器去除,使水
质更加清澈。

膜分离阶段是脱盐水处理的核心步骤,其主要通过反渗透膜或
纳滤膜等膜分离设备,将水中的盐分和溶解性固体颗粒去除,从而
得到淡水。

在膜分离过程中,水被迫通过半透膜,而盐分和其他杂
质则被截留在膜表面,从而实现盐水的分离。

膜分离工艺需要精密
的控制系统来确保水质和膜的使用寿命,包括压力控制、流量控制、PH值控制等。

后处理阶段是脱盐水处理的最后一步,其目的是提高淡水的品质,包括去除残余微量盐分、调节水质和消毒等。

通常采用电离交换树脂或其他吸附材料去除残余盐分,通过调节PH值和添加矿物质来调节水质,最后进行紫外线消毒或臭氧消毒,确保淡水的卫生安全。

总的来说,脱盐水处理工艺流程包括预处理、膜分离和后处理三个阶段,通过这些工艺步骤,可以将含盐水处理成为清澈、安全的淡水,满足不同领域的用水需求。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水质、水量和使用要求等因素进行工艺参数的调整和优化,以实现经济、高效、可靠的脱盐水处理。

脱盐水的工艺流程

脱盐水的工艺流程

脱盐水的工艺流程脱盐水是指从含盐水中去除盐分的过程,通常用于海水淡化和饮用水处理。

脱盐水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种工艺和设备。

本文将介绍脱盐水的工艺流程,包括传统的蒸馏法和现代的反渗透法。

传统蒸馏法。

传统蒸馏法是最早用于脱盐水的方法之一,它利用水的沸点低于盐水的沸点的特性,通过加热盐水使其蒸发,然后将蒸汽冷凝成淡水。

蒸馏法的工艺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加热盐水,将盐水加热至沸点,使其蒸发成蒸汽。

2. 冷凝蒸汽,将蒸汽冷却,使其凝结成淡水。

3. 收集淡水,将凝结后的淡水收集起来,即可得到脱盐水。

传统蒸馏法的优点是工艺简单,易于操作,但缺点是能耗高,生产成本较高。

现代反渗透法。

现代反渗透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脱盐水方法,它利用半透膜将盐水中的盐分和杂质分离出去,从而得到淡水。

反渗透法的工艺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预处理,将盐水进行预处理,去除大颗粒的杂质和有机物。

2. 高压泵加压,将预处理后的盐水通过高压泵加压,使其进入反渗透膜系统。

3. 分离盐分,在反渗透膜系统中,利用高压将盐水中的盐分和杂质分离出去,得到淡水。

4. 收集淡水,将分离出的淡水收集起来,即可得到脱盐水。

反渗透法的优点是能耗低,生产成本较低,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但缺点是设备投资大,维护成本高。

综合比较。

传统蒸馏法和现代反渗透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脱盐水方法,它们各有优缺点。

传统蒸馏法工艺简单但能耗高,适用于小规模生产;现代反渗透法能耗低但设备投资大,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脱盐水工艺流程。

总结。

脱盐水的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种工艺和设备。

传统蒸馏法和现代反渗透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脱盐水方法,它们各有优缺点。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脱盐水工艺流程,以满足生产需求。

希望本文对脱盐水的工艺流程有所帮助。

除盐水处理工艺

除盐水处理工艺

除盐水处理工艺除盐水处理工艺介绍1 前言目前除盐水处理工艺主要有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及膜分离法等,除盐水处理工艺是根据不同的入水水质和出水要求而设计的,针对不同的原水水质特点而设计水处理方案才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案,同时也是出水水质长期稳定达到要求的保证。

本文就除盐水处理工艺(离子交换法和RO膜分离法)对比介绍各自的特点:在70年到80年代末离子交换法在我国除盐水处理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离子交换法处理有以下特点:优点:◇预处理要求简单、工艺成熟,出水水质稳定、设备初期投入低;◇由于制水原理类同于用酸碱置换水中离子,所以在原水低含盐量的应用区域运行成本较低。

缺点:◇由于离子交换床阀门众多,操作复杂烦琐;◇离子交换法自动化操作难度大,投资高;◇需要酸碱再生,再生废水必须经处理合格后排放,存在环境污染隐患;◇细菌易在床层中繁殖,且离子交换树脂会长期向纯水中渗溶有机物◇在含盐量高的区域,运行成本高从80年末开始,膜法水处理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反渗透就是除盐处理工艺的膜法水处理工艺之一。

反渗透法处理有以下特点:优点:◇反渗透技术是当今较先进、稳定、有效的除盐技术;◇与传统的水处理技术相比,膜技术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易于自动控制、无污染、运行成本低等优点,特别是几种膜技术的配合使用,再辅之经其他水处理工艺,如石英砂、活性炭吸附、脱气、离子交换、UV杀菌等◇原水含盐量较高时对运行成本影响不大◇缺点:◇预处理要求较高、初期投资较大本文以地下水为原水,生产250m3/h除盐水(5MΩ.cm)为例,就离子交换和反渗透两种处理方法在工艺、占地方面、和运行成本作简要比较。

2 除盐水处理工艺比较2.1离子交换法1)离子交换处理工艺流程:2)流程简介:原水首先进入无阀滤池进行预处理直流入过滤水槽,再通过过滤水泵送水至阳床上部,在床中与强酸阳树脂接触,树脂将Ca2+、Mg2+、Na+、K+、等阳离子从水中置换到树脂上,除去阳离子后的水从塔下流出并送入脱CO2塔上部,在塔内与塑料多面空心球接触形成水膜,HCO3-很快分解成CO2和H2O,通过风机将CO2从塔顶吹除,从而大大减轻阴床的负荷。

几种脱盐水处理工艺

几种脱盐水处理工艺

脱盐水处理工艺,又称纯水处理工艺或深度脱盐水,一般系指将水中易于去除的强导电质去除又将水中难以去除的硅酸及二氧化碳等弱电解质去除至一定程度的水.工艺很多,主要有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EDI法等目前市场上的石化行业脱盐水处理系统中,已成熟的几种工艺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企业如果选择了不利于本地水质或不利于本厂实际情况的处理方案,就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将传统的离子交换处理方案与先进的膜法处理方案进行经济技术比较,以供大家参考。

纯水水处理工艺简单介绍1、离子交换工艺早期人们所熟知的脱盐水处理工艺主要为预处理+阳床+阴床+混床的全离子交换工艺,即传统法处理流程.对于地表水,常规的预处理方法多是多介质过滤+活性炭过滤,用阳床+阴床+混床的全离子交换可确保出水水质稳定达标。

长期实践已证明,传统法处理工艺是一种成熟有效的水处理工艺.但传统法因预处理和离子交换工艺的局限,存在着设备占地面积大、系统操作维护频繁复杂、出水水质呈周期性波动的缺陷,并且需要投加絮凝剂和耗费大量的酸碱,不利于环境保护;同时,离子交换器多为直径较大的罐体,体积大、重量大,不便于运输及安装调试,施工周期长。

2、膜法工艺膜法工艺是指超滤+反渗透+混床除盐(EDI)的脱盐水处理工艺,该工艺主要采用膜分离技术制取脱盐水。

超滤原理是一种膜分离过程原理,超滤是利用一种压力活性膜,在外界推动力(压力)作用下截留水中胶体、颗粒和分子量相对较高的物质,而水和小的溶质颗粒透过膜的分离过程。

通过膜表面的微孔筛选可截留分子量为3×10000~1×10000的物质。

当被处理水借助于外界压力的作用以一定的流速通过膜表面时,水分子和分子量小于300~500的溶质透过膜,而大于膜孔的微粒、大分子等由于筛分作用被截留,从而使水得到净化。

也就是说,当水通过超滤膜后,可将水中含有的大部分胶体硅除去,同时可去除大量的有机物等.超滤对原水的适应性好,浊度在200以下的地表水均可有效处理,对于胶体硅的去除率大大高于传统法的多介质和活性炭过滤。

脱盐水处理工艺流程

脱盐水处理工艺流程

脱盐水箱
混合离子交换器
阴离子交换器
阳离子交换器(阳床)
• 原理:内部装填阳离子交换 树脂,可将水的阳离子例如 Ca2+和Ma2+转换成H+。 •再生: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饱 和后,需要用HCl溶液再生。 •出水:钠离子≤10ug/L。 •交换顺序: Fe3+>Al3+>Ca2+>Mg2+>Na+>H+
多介质滤器填料及走向
多介进水
反洗出水
多孔板
反洗进水
多介出水
无烟煤 石英砂 鹅卵石
多介质滤器工作原理
•原理:多介质过滤器利用无烟煤、 石英砂滤料的吸咐和机械筛网作 用,截留水中的悬浮杂质,降低 水的浊度。 • 反洗:截留物的积累,会使多介 质过滤器的进出水压差增加,出 水水质会因污物穿透而下降,需 要定期反洗以去除污物。 • 出水要求:浊度<2NTU
保安过滤器的作用?
UF产水箱
RO清洗装置
RO增压泵
保安过滤器
高压泵
RO装置
还原剂、阻垢剂 各装置凝结水
凝结水箱
RO产水箱 凝结水泵
反渗透膜排列及过滤
RO膜 RO膜 RO膜 RO膜
RO膜 RO膜
RO浓水 RO产水
反渗透膜原理示意
给水
浓缩水 渗透水
脱盐层 多孔支撑层 无纺布 隔网
1. 脱盐率: RO脱除水中无机盐的能力,通常在95%-98% 脱盐率=(1-产水含盐量÷进水含盐量) × 100%。 含盐量(mg/L)≈电导率(us/cm)×2

1、脱盐水装 置工作任务? 2、脱盐水的 处理流程?
1】将原水通过各过滤器、超滤、反渗透及离子交换 器处理后,供给各工艺装置和锅炉合格的脱盐水。 2】是对各工艺装置冷凝液、蒸汽冷凝液和锅炉冷凝 液送进行回收,处理合格后送至各工艺装置使用。

脱盐水处理

脱盐水处理

目录第一章:水处理主要设备及装置结构第一节:水处理概述第二节:双室固定床系统主要设备及装置结构第三节:双室浮动床系统主要设备及装置结构第二章:水处理及主要装置工作原理第一节:离子工作原理第二节:双室固定床主要装置工作原理第三节:双室浮动床主要装置工作原理第三章:水处理系统工艺流程及控制参数第一节:双室固定床系统工艺流程及控制参数第二节:双室固定床系统工艺流程及控制参数第四章:水处理系统开停机第一节:双室固定床系统开机前的准备及开停机第二节:双室浮动床系统开机前的准备及开停机第五章:水处理正常操作要点第一节:双室固定床系统操作要点第二节:双室浮动床系统操作要点第六章:常见故障排除第七章:水处理主要设备及装置一览(列表)第一章:水处理主要设备及装置结构第一节:水处理概述自然界中的水可分为地面水和地下水。

无论是何种水源都不可避免的带有悬浮物质、胶体物质和溶解物质,为了使水中的这些物质有效的除去,必须对水进行处理。

为了满足锅炉用水的需要,对水进行净化、软化和脱盐处理的方法称之为水处理。

目前我们主要使用的水处理装置有离子交换器和反渗透装置。

第二节:双室固定床系统主要设备及装置结构双室双层固定床设有上、中、下三层多孔板,将交换器分为上、下两室。

上室装填弱酸(碱)树脂,下室装填强酸(碱)树脂。

为了防止细碎的树脂堵塞水帽,在强型树脂的上面填充惰性树脂(白球)。

1、无阀过滤器:直径5600mm,它由筒体、进水分配箱、滤料层、承托层、格栅、集水箱、虹吸管等组成。

内填有石英砂、无烟煤、橡胶粒等滤料。

(结构见图纸)2、纤维过滤器:直径3000mm,它由筒体、多孔板、视镜、人孔、进水管和出水管、排汽管等组成,内填纤维绳过滤物。

(结构见图纸)3、阳离子交换器:直径3000mm,它由筒体、双头水帽、中间多孔板、下部多孔板、单头水帽、排汽管、进出水管、人孔、视镜等组成。

上部装填弱酸树脂、下部装有强酸树脂。

(结构见图纸)4、阴离子交换器:直径3000mm,它由筒体、双头水帽、中间多孔板、下部多孔板、单头水帽、排汽管、进出水管、人孔、视镜等组成。

脱盐水处理工艺流程

脱盐水处理工艺流程

脱盐水处理工艺流程
《脱盐水处理工艺流程》
脱盐水处理是指将含盐量较高的水进行处理,以去除其中的盐分,使之变成适宜人类生活或工业用途的淡水。

脱盐水处理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经过多个步骤和技术手段。

首先,脱盐水处理的第一步是预处理。

这一步骤主要是对原水进行预处理,包括除垢、除铁、除沙、除藻等工序,以减少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和微生物等。

预处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后续处理设备,提高后续处理的效果。

第二步是脱盐处理。

常见的脱盐处理技术包括蒸馏法、反渗透法、电渗析法等。

其中,反渗透法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技术。

它通过高压将水透过半透膜,将盐分和其他杂质截留在膜外,从而得到淡水。

第三步是再处理。

再处理主要是对脱盐水进行二次处理以达到特定用途的要求。

例如,对于饮用水,还需要进行消毒处理以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

最后一步是储存和分配。

经过处理的脱盐水需要进行储存和分配,以满足各种用水需求。

总的来说,脱盐水处理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结合多种技术手段,经过多个步骤的处理,才能最终得到适宜生活
或工业用途的淡水。

该过程在保障水资源供应的同时,也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章:水处理主要设备及装置结构第一节:水处理概述第二节:双室固定床系统主要设备及装置结构第三节:双室浮动床系统主要设备及装置结构第二章:水处理及主要装置工作原理第一节:离子工作原理第二节:双室固定床主要装置工作原理第三节:双室浮动床主要装置工作原理第三章:水处理系统工艺流程及控制参数第一节:双室固定床系统工艺流程及控制参数第二节:双室固定床系统工艺流程及控制参数第四章:水处理系统开停机第一节:双室固定床系统开机前的准备及开停机第二节:双室浮动床系统开机前的准备及开停机第五章:水处理正常操作要点第一节:双室固定床系统操作要点第二节:双室浮动床系统操作要点第六章:常见故障排除第七章:水处理主要设备及装置一览(列表)第一章:水处理主要设备及装置结构第一节:水处理概述自然界中的水可分为地面水和地下水。

无论是何种水源都不可避免的带有悬浮物质、胶体物质和溶解物质,为了使水中的这些物质有效的除去,必须对水进行处理。

为了满足锅炉用水的需要,对水进行净化、软化和脱盐处理的方法称之为水处理。

目前我们主要使用的水处理装置有离子交换器和反渗透装置。

第二节:双室固定床系统主要设备及装置结构双室双层固定床设有上、中、下三层多孔板,将交换器分为上、下两室。

上室装填弱酸(碱)树脂,下室装填强酸(碱)树脂。

为了防止细碎的树脂堵塞水帽,在强型树脂的上面填充惰性树脂(白球)。

1、无阀过滤器:直径5600mm,它由筒体、进水分配箱、滤料层、承托层、格栅、集水箱、虹吸管等组成。

内填有石英砂、无烟煤、橡胶粒等滤料。

(结构见图纸)2、纤维过滤器:直径3000mm,它由筒体、多孔板、视镜、人孔、进水管和出水管、排汽管等组成,内填纤维绳过滤物。

(结构见图纸)3、阳离子交换器:直径3000mm,它由筒体、双头水帽、中间多孔板、下部多孔板、单头水帽、排汽管、进出水管、人孔、视镜等组成。

上部装填弱酸树脂、下部装有强酸树脂。

(结构见图纸)4、阴离子交换器:直径3000mm,它由筒体、双头水帽、中间多孔板、下部多孔板、单头水帽、排汽管、进出水管、人孔、视镜等组成。

上部装填弱碱树脂、下部装有强碱树脂。

(结构见图纸)5、混合离子交换器:直径2500mm,它由筒体、水帽、多孔板、进出水管、中排装置、人孔、视镜等组成,内部装有酸碱两种强树脂。

(结构见图纸)6、除二氧化碳器:直径2200mm,它由筒体、收水器风帽、多孔板、进出水管、进风口、收水器、等组成,内装有聚丙烯塑料空心球。

(结构见图纸)第三节:双室浮动床系统主要设备及装置结构双室双层浮动床设有上、中、下三层多孔板,将交换器分为上、下两室。

上室装填强酸(碱)树脂,下室装填弱酸(碱)树脂。

在离子交换器的设备本体中间加上滤水孔板来隔离强弱两种树脂,使交换器成为上下两室,分别装填不同型号的树脂和适量的白球,弱树脂放于下室,强树脂放于上室,采用逆流再生浮床运行工艺,这就是双室沸腾浮动床。

双室沸腾浮动床脱盐系统是由阳双室沸腾浮动床和阴双室沸腾浮动床及体外反洗塔组成。

1、无阀过滤器:直径4000mm,它由桶体、进水分配箱、滤料层、承托层、格栅、集水箱、虹吸管等组成。

内填有石英砂、无烟煤、橡胶粒等滤料。

(结构见图纸)2、纤维过滤器:直径2800mm,它由筒体、多孔板、视镜、人孔、进水管和出水管、排汽管等组成,内填纤维绳滤料。

(结构见图纸)3、阳离子交换器:直径2600mm,它由筒体、双头水帽、中间多孔板、下部多孔板、单头水帽、排汽管、进出水管、人孔、视镜等组成。

上部装填弱酸树脂、下部装有强酸树脂。

(结构见图纸)4、阴离子交换器:直径2600mm,它由筒体、双头水帽、中间多孔板、下部多孔板、单头水帽、排汽管、进出水管、人孔、视镜等组成。

上部装填弱碱树脂、下部装有强碱树脂。

(结构见图纸)5、混合离子交换器:直径2500mm,它由筒体、水帽、多孔板、进出水管、中排装置、人孔、视镜等组成,内部装有酸碱两种强树脂。

(结构见图纸)6、除二氧化碳器:直径2500mm,它由筒体、收水器风帽、多孔板、进出水管、进风口、收水器、等组成,内装有聚丙烯塑料空心球。

(结构见图纸)第二章:水处理及主要装置工作原理第一节:离子工作原理水的离子交换除盐就是顺序用H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将水中各种阳离子交换成H+,用OH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将水中各种阴离子交换成OH-,进入水中的H+和OH-离子组成水分子H2O;或者让水经过阳阴混合离子交换树脂层,水中阳、阴离子几乎同时被H+和OH-离子所取代。

这样,当水经过离子交换处理后,就可除尽水中各种的无机盐类。

该工艺中发生的H离子交换反应和OH离子交换反应以及树脂再生过程中发生的反应如下:(1)氢离子交换反应式:(HCO3) (HCO3)2RH + Ca(Mg,Na2) Cl2→ R2Ca(Mg,Na2) + H2Cl2SO4 SO4再生反应式为:2HCl Cl2R 2Ca(Mg,Na2) + → 2RH + Ca(Mg,Na2)H2SO4SO4(2)氢氧根离子交换反应式为:SO4 SO4Cl2 Cl22ROH + H2 CO3→ R2(HCO3)2+ 2H2OSiO3 (HsiO3)2再生反应式:SO4 SO4Cl2 Cl2R2 (HCO3)2+ 2NaOH → 2ROH + Na2CO32- 3)2SiO3进入离子交换器的水中一般都含有大量的碳酸氢盐。

它是天然水中碱度的主要组成部分。

当水经H离子交换后,碳酸氢盐转化成了碳酸,连同水中原来含有的碳酸,可用除碳器一起除去。

这样可以减轻阴离子交换器的负担降低消耗。

当水的pH值低于4.3时,水中的碳酸几乎全部以游离的CO2形式存在。

水中游离的CO2可以看作是溶解在水中的气体,只要降低水面上CO2的分压就可除去CO2。

除碳器就是利用这个原理除去CO2的。

第二节:双室固定床主要装置工作原理双室固定床逆流再生离子交换器按其用途的不同,可分为阳离子交换器(包括H型)和阴离子交换器(OH型等)。

用于软化工艺的阳离子交换器称为钠离子软化器和氢离子软化器。

用于除盐工艺的阳离子交换器和阴离子交换器分别称为阳床和阴床。

一、阳床工作原理阳床的作用是除去水中H+离子以外的所有阳离子。

当其运行出水钠离子浓度升高时,树脂失效,须进行再生。

阳床运行时,水由上而下通过强酸性H型树脂层,因树脂层对各种阳离子的选择性不同,被吸着的离子在树脂层中产生分层,其分布状况如下图5-1所示。

在运行过程中,Ca+、Mg+、Na+三层树脂层的高度均会不断向下扩展,直到树脂失效。

实际上各层界面并不是很明显的,有程度不同的混层现象发生。

(a) (b)图5-1 逆流再生阳床树脂层态分布示意(a)运行至失效时;(b)再生后图5-2所示为阳床经再生投入运行后的出水特性。

当阳床再生后冲洗时,出水中各种杂质的含量迅速下降,待出水水质达到一定标准(如含钠量≤100ug/L)时,就可投入运行,此后水质基本保持稳定。

当运行一定程度时,漏钠量增大,酸度降低,树脂进入失效状态。

图5-2阳床出水特性阳床失效的监督最好采用钠度计(pNa计),当阳床出水含钠量大于500ug/L时,说明阳床已经失效。

二、阴床工作原理阴床中强碱性OH型交换树脂可以和水中除OH-离子外的各种阴离子进行交换,把它们从水中除去。

由于树脂对离子的选择性不同,阴床运行中被吸着的离子也会发生分层,其分布状况如图5-3所示。

(a) (b)图5-3逆流再生阴床树脂层态分布示意(a)运行至失效时;(b)再生后阴床运行时,一般出水pH值为7~9之间,SiO2含量小于100ug/L,电导率小于10uS/cm。

因为阴床设在阳床的后面,所以阴床的出水水质受阳床出水水质的影响很大。

阳床未失效时,阴床的出水特性如图5-4(a)所示。

当运行通过水量到b点时,SiO2含量上升,pH值下降,电导率先微降后再上升。

电导率的变化是因为H+和OH-要比其它离子易导电,当出水中这两种离子的总含量很小时,有一电导率最低点。

在b点前由于OH-含量较大使水的电导率较大;在b点之后由于H+含量增加而使水的电导率增大。

图5-4 阴床出水特性(a)阳床未失效时(b)阳床失效时阳床失效时,阴床的出水特性如图5-4(b)所示。

阳床失效时漏钠量增大,这些钠离子通过阴床后转化成氢氧化钠,使阴床出水pH值迅速上升,连续测定阴床出水pH值,可以区分是阳床还是阴床失效。

阴床失效的监督最好用SiO2含量和电导率来判断,当然用出水pH值也可以进行分析判断。

三、混床工作原理混合床离子交换器简称混床,是将阴阳树脂按一定比例装填在同一交换器中,利用阴阳树脂选择性吸附水中阴阳离子的特性,在均匀混合的状态下,进行阴阳离子交换,被处理水在通过混合离子交换床后,阴阳离子的交换反应几乎是同时进行的,所产生的H+和OH—离子立即合成H2O。

交换反应进行得很彻底,出水水质好。

因此混合床一般串联在反渗透或一级复床脱盐系统后面,用于纯水或高纯水的制备。

第四节:双室浮动床主要装置工作原理双室双层浮动床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从国外引进的先进化学除盐水制备设备,具有负荷大、能耗低、操作简单等优点,因此在国内被迅速推广。

它的主要结构如图2。

上下两层装有单头水帽,中间装有双头水帽的间隔离层。

它的主要特点是在罐体中装填大孔弱型和凝胶强型两种树脂,而间隔离层起到使树脂互不相混的作用。

前者工作交换容量大,并具有大孔树脂抗污染的能力。

但只能吸附生水中强碱(或强酸)根离子,后者工作交换容量小,但对生水中弱碱(或弱酸)离子有较强的吸附能力。

双室双层浮动床利用两种树脂的特点,制水时从下向上,大孔弱型树脂先吸附生水中强碱(或强酸)根离子,凝胶强型树脂再吸附生水中剩余的弱碱(或弱酸)离子,保证出水合格;再者弱型树脂的结合H+(或OH-)的能力强,所以再生时可用强型的再生废液再生就可取得很好的效果。

再生时从上向下,凝胶强型树脂先吸附高浓度再生液中H+(或OH-),再生液没有吸附完的H+(或OH-),由大孔弱型树脂吸附。

因此对再生液能充分利用,排出的再生废液酸(或碱)度低,减少了再生废液中和处理量。

其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固定床相同。

第三章:水处理系统工艺流程及控制参数第一节:双室固定床系统工艺流程及控制参数一、工艺流程原水无阀过滤器清水箱清水泵纤维过滤器阳离子交换器中间水箱中间水泵阴离子交换器混合离子交换器除盐水箱除盐水泵锅炉二、控制参数1、无阀过滤器水质指标:进水悬浮物≤20mg/L,出水悬浮物≤3mg/L,2、高效纤维过滤器进水悬浮物<5mg/L,出水悬浮物<1.0mg/L,3、双室阳离子交换器进水悬浮物≤1.0mg/L,进水量≤150m3/h出水钠离子≤500ug/L, PH≤5, 硬度≤5.0umol/L 4、双室阴离子交换器进水量<150m3/h 硬度≤5.0umoI/L进水钠离子≤500ug/L, 出水电导率≤10us/cm,cl-≤5.0mg/L. 进水二氧化碳≤5.0mg/L,出水电导率≤10us/cm, 二氧化硅≤100 ug/L5、混合离子交换器进水量<250m3/h 进水电导率≤10us/cm,进水二氧化硅≤100 ug/L 出水电导率≤0.5us/cm, 出水二氧化硅≤20ug/L PH=6—8 CI-≤5mg/L硬度≤5umol/L.6、除盐水箱出水电导率≤2.5us/cm, 二氧化硅≤50 ug/LPH=6—8 硬度≤5umol/L. 氯根:≤5mg/L第二节:双室浮定床系统工艺流程及控制参数一、工艺流程原水无阀过滤器清水箱清水泵纤维过滤器阳离子交换器中间水箱中间水泵阴离子交换器混合离子交换器除盐水箱除盐水泵锅炉二、控制参数1、无阀过滤器水质指标:进水悬浮物≤20mg/L,出水悬浮物≤3mg/L,2、高效纤维过滤器进水悬浮物≤5mg/L,出水悬浮物≤1.0mg/L,3、双室阳离子交换器进水悬浮物≤1.0mg/L,出水钠离子≤50ug/L, PH≤5, 硬度≤10umol/L 4、双室阴离子交换器进水钠离子≤50ug/L, PH≤5,硬度≤10umol/L.二氧化碳≤5.0mg/L,出水电导率≤10us/cm, 二氧化硅≤100 ug/L5、混合离子交换器进水电导率≤10us/cm, 二氧化硅≤100 ug/L出水电导率≤2us/cm, 二氧化硅≤50 ug/LPH=6.5—7 ,氯根:≤5mg/L ,硬度≤5umol/L.6、除盐水箱出水电导率≤2.5us/cm, 二氧化硅≤50 ug/LPH=6.5—7 硬度≤5umol/L. 氯根:≤5mg/第四章:水处理系统开停机第一节:双室固定床系统开机前的准备及开停机(一)开机前的准备工作1、系统设备处于完好备用状态,电器、仪表灵敏齐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