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合集下载

1.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对海...

1.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对海...

◆用1ml注射器抽打10次,15~30。

c水浴孵育5min,加O.2ml三氯甲烷,用力振荡15sec,15qooc水浴静置3miIl;◆4。

c120009离心15min;◆离心后液体分为上中下三层,仔细将上层上清移入另一1.5ml离心管中(注意勿混杂中间层),加与上清等体积的异丙醇;◆轻轻颠倒离心管混匀,1540。

c水浴孵育10mh,40c120009离心15min;◆离心后可见离心管底部的白色RNA块,弃去上清,加lmlDEPc水配制的75%乙醇,颠倒离心管3~5次清洗I蝌A块,4。

c75009离心5min;◆弃去上清,重复清洗一次;◆弃去上清,空气干燥5min至白色RNA块转为透明,加入lO~15u1去鼢n酶水溶解眦~;◆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融妊.浓度,根据RNA样品在波长260nm和280m的紫外吸收值的比值(oD26加D280)判断RNA样品的纯度,比值在18~2.o视为鼢JA纯度优良。

2.引物设计从GcneBⅫk中检索大鼠D_actin、c啪tl、cR腿2、GR、sGK基因序列号分别为NM—031144、NM一030999、NM—022714、NM—012576、NM_019232,应用PmerPreIⅡier5。

0软件设计引物。

(1)p—actin引物序列上游:5’.ATGGTGGGTATGGGTCAGAAGG.3’下游:5’.TGGcTGGGGTGTTGAAGGTc-3’用该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265bp的特异性产物条带,与理论值相符(图1)。

600300200265bp100图l大鼠B-aotinPcR产物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图Fi91.E1ec廿0phoresisofp-ac廿npcRproduct17(2)cⅪIRl引物序列上游:5’.ccGcTAcAAcAcGAcAAAcA-3’下游:5’.AGGATGAAAGccGAGA:rGAG-3’用该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267bp的特异性产物条带,与理论值相符(图2)。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调节方法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调节方法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调节方法调节身体方法比较多,在对身体进行调节的时候,需要选择适当方法,这样对身体才没有损害,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调节方法都有什么呢,在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调节上,方法也是比较多,下面就详细介绍下,使得对这类问题有一些了解,做的时候也都知道该如何做。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调节方法:
CRH与腺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的膜上CRH受体结合,通过增加细胞内cAMP与Ca2+促进ACTH的释放。

为神经垂体及下丘脑中含有的能刺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
放的物质。

在垂体门脉血液中,末梢血中发现也有此类因子。

其合成部位尚不太清楚。

由于其不太稳定,影响了纯化过程。

主要作用于促垂体的促肾上腺皮质细胞受体,通过cAMP系统促进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与释放。

其活性以下丘脑正中隆起最高。

电刺激杏仁核区下丘脑结节部、乳头部,可引起促肾上腺皮质激
素释放。

各种传入性影响主要以改变下丘脑CRH的合成和释放,来改变腺垂体-肾上腺皮质的功能。

组成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
皮质轴(HPAA)。

电刺激杏仁核,可引起CRH释放,而刺激海马则抑制CRH释放。

调节CRH的兴奋性递质主要有乙酰胆碱和5-羟
色胺,抑制性递质为儿茶酚胺和γ-氨基丁酸。

在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调节方法认识后,进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调节的时候,都是可以按照以上方法进行,不过要注意的是,在进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调节的时候,饮食上也是要合理安排,这样对身体才不会有影响。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肾上腺的皮质功能受脑下垂体制约。

脑下垂体前叶分泌一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按机体对皮质激素的需求随时调控皮质激素的产生。

生理状态下,人体每24h约需可的松25mg及去氢皮质醇1~2mg,若机体遇到感染、物理化学损伤、心理刺激或过敏反应等应激状态下则各系统对皮质激素的需求增加,可的松的分泌量可以增加至每日100mg以上。

其功能受视丘下垂体肾上腺系统(HPA轴)的调节。

同时肾上腺皮质功能亦受肾上腺髓质的调节,当各种不良刺激到达应激区时,机体通过周围神经,反应到肾上腺髓质,使血内肾上腺素水平上升,肾上腺素经血液至视丘下核,刺激垂体前叶释放ACTH,使肾上腺产生更多的皮质激素。

若长期应用皮质激素,尤其较大剂量,使患儿血中皮质激素持续增高,反馈地抑制 ACTH 及HPA轴,导致患儿自身分泌皮质激素低下,最后对外源性皮质激素产生依赖。

2皮质激素代谢和药理学天然或人工合成的皮质激素进入体组织后,与靶细胞接触,并弥散入细胞浆内,和皮质激素受体结合成大分子复合物,然后被运送入细胞核,激活DNA转录,通过mRNA的作用,最后合成具有皮质激素性能的新型特殊蛋白称为脂皮质素。

脂皮质素是否能发挥皮质素的全部功能,迄今尚未明确。

皮质激素进入机体后到脂皮质素的产生过程,需经数小时(约6h)才能完成,故临床应用皮质激素产生功效的时间也需数小时,但皮质激素亦能迅速地直接作用于钙通道,减少钙离子内流,抑制磷脂酶A2,从而减少花生四烯酸的形成,导致减弱或阻止哮喘的发作。

有人推测这一作用机制可能不通过脂皮质素而由早已合成的贮存于细胞内的脂皮质素发挥作用。

吸入皮质激素以丙酸倍氯松(BDP)为例,70年代初期发现BDP的局部抗炎作用异常强大,较氢化可的松强5 000倍(近认为300倍),难溶于水不易被吸收,80年代又发现BDP吸入后即被气道粘膜上的酶降解灭活。

喷入口腔的大部分气雾颗粒堆积于口咽部,经咽下进入消化道,很快被肝脏所代谢,在血液中几乎测不到BDP。

高中生物知识点:动物激素分类解读

高中生物知识点:动物激素分类解读

高中生物知识点:动物激素分类解读一、各内分泌腺及分泌的主要激素1.下丘脑:合成下丘脑调节性多肽(HRP),包括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LRH)。

2.垂体:由垂体合成并分泌的激素有四类:一是促激素,包括促甲状腺激素(TSH)、促性腺激素(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二是生长激素(GH);三是催乳素(PRL);四是黑素细胞激素(MSH);下丘脑合成由垂体释放的激素有催产素和加压素两种。

3.甲状腺:甲状腺激素(T4或T3)。

4.肾上腺:分为肾上腺皮质激素和髓质激素,其中皮质激素包括:性激素类(包括雌激素和雄激素)、盐皮质激素(醛固酮、去氧皮质酮)、糖皮质激素(可的松、皮质酮、氢化可的松);髓质激素包括: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两种。

5.胰岛:包括胰岛素(胰岛B细胞分泌)和胰高血糖素(胰岛A细胞分泌)。

6.性腺:睾丸分泌雄激素,卵巢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

二、主要激素的功能及异常症1.促(甲状腺、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合成与分泌相应的促(甲状腺、性腺、肾上腺皮质)激素,缺乏时表现为对应腺体分泌的激素缺乏症。

2.促(甲状腺、性腺等)激素:促进相应腺体的生长发育,调节相应腺体的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缺乏时表现为对应腺体分泌的激素缺乏症。

3.生长激素:促进生长,主要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

幼年时分泌不足会导致侏儒症,幼年时分泌过多导致巨人症,成年时分泌过多导致肢端肥大症。

4.催乳素:促进乳腺腺泡的发育,乳腺的合成与分泌。

缺乏时导致乳汁缺乏。

5.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尤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具有重要影响,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异常症包括:甲亢(分泌过多)、呆小症(胎儿分泌不足)、粘液性水肿(成年时分泌不足)、大脖子病(饮食缺碘→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地方性甲状腺肿)。

6.胰岛素:调节糖类代谢,降低血糖浓度,促进血糖合成为糖元,促进糖类的氧化分解,抑制非糖尿病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

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serum 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简称ACTH)是一种由垂体腺分泌的激素,在机体内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ACTH通过刺激肾上腺皮质合成和释放肾上腺皮质激素(cortisol等),参与调节机体的应激反应、免疫反应以及内分泌系统的平衡。

本文将对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检测方法以及相关疾病作一简要介绍。

一、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作为内分泌系统的重要成分之一,参与了多种生理过程。

首先,它能够刺激肾上腺皮质合成和分泌皮质激素。

皮质激素可以调节脂质代谢、糖代谢以及抗炎反应,对机体的应激反应起着重要调控作用。

此外,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还能够通过影响脑下垂体-肾上腺轴的功能,参与维持机体的内分泌平衡。

它的分泌受到垂体腺释放的皮质释放激素(CRH)和下丘脑-垂体轴的调节。

二、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检测方法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检测一般通过血液检验进行。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放射免疫法、酶联免疫吸附法等。

这些方法通过检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在血液中的浓度来反映其分泌水平。

检测时需要注意,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在一天中的分泌呈循环性变化,通常在清晨达到峰值,晚间最低。

因此,为了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果,一般要在早晨8点左右进行检测。

三、与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相关的疾病1. 皮质醇皮质激素功能过度:皮质醇(cortisol)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一种,由ACTH的刺激下合成和分泌。

当机体受到应激刺激时,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增加,从而刺激皮质醇的合成释放。

过多的皮质醇可能导致库欣综合征(Cushing syndrome),表现为中心性肥胖、肌肉萎缩、紫纹、骨质疏松等症状。

2.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当垂体腺或肾上腺本身发生异常时,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减少,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adrenal insufficiency)。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 (2)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激素(PTH)、 降钙素及1,25-二羟维生素D3,共同调节体内钙 磷代谢,具有升高血钙和降低血磷的作用;
▪ (3)肾上腺
➢ 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皮质激素分为三类,即球状带细 胞分泌盐皮质激素,主要是醛固醇(保钠、保水和 排钾作用 );束状带细胞分泌糖皮质激素,主要 是皮质醇(对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均有作用 , 还有抗炎、抗免疫、抗过敏、抗休克的作用) ; 网状带细胞主要分泌性激素,如脱氢雄酮和雌二醇
▪ 生理功能:分泌激素,调节人体 的代谢过程、生长发育、脏器功 能、生殖衰老等生命现象,维持 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以适应 体内外的变化。
二、主要内分泌腺及生理功能
1、下丘脑 :分泌释放激素,其功能是促进腺垂体 相应的促激素合成与分泌
➢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 ➢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 ➢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 ➢ 黑色素细胞刺激素释放因子(MRF)和黑色素细胞刺
1、常见症状 -皮肤黏膜色素沉着
即皮肤和粘膜色素量增加或色素颜色加深; ▪ 其产生机制主要是:ACTH分泌增加。因ACTH、促
脂素和黑色素细胞刺激素来自同一前体。见于 Addison病、Cushing病和异位ACTH综合征等。 ▪ 临床表现为:全身皮肤呈弥漫性棕褐色,特别是在受 压、受摩擦部位、皮肤皱折处等明显。
2、常见症状 -身材高大
▪ 成年男性身高高于200cm,女 性身高高于185cm,为体格异 常高大,巨人症。见于发育成 熟前腺垂体功能亢进。
3、常见症状 –肥胖
▪ 是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 分布异常,体重指数(BMI) >24或体重超过理想体重的 20%
➢ BMI=体重( kg )/身高(m) 2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
1
肾上腺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细胞产生、分
泌的各种类固醇的总称,具有调节机体物质代谢
的作用。
2
盐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 性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调节
3
肾上腺髓质
肾 上 腺 皮 质
球状带:盐皮质激素 束状带:糖皮质激素
网状带:性激素
4
分 类
1. 盐皮质激素:包括醛固酮,去氧皮质酮,影响水盐代谢。 2. 糖皮质激素(GC):包括可的松(皮质素)和氢化可的
34
[临床应用]
7、治疗各种休克:早期、大剂量、短时间突击使用,病人 渡过休克危险期后,立即减量或停药。 对感染中毒性休克(合用抗菌药)效果最好,
其次为过敏性休克(与肾上腺素合用),
对心源性休克(需对因治疗)和低血容量性休克(首先补 液、电解质或血液)也有效。
35
[临床应用]
8、血液病
对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疗效较好; 对再障、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症、过
松(皮质醇),其生成受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调
节。影响三大物质代谢。
3. 氮皮质激素(性激素):包括雌激素和雄激素,量少。
通常所指的肾上腺皮质激素不包括性激素。
5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基本结构(甾核)
C3酮基、C4-5双键、C20羰基。
17碳甾核
C17-羟基:糖皮质激素,盐皮质 素 C17无羟基。

不可骤停,应逐渐减量,缓慢停药; 尽量降低每日维持量或隔日疗法; 停药数月或更长时间内,如遇应激情况,应及时 给予足量GC;
心肾功不全、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者。
40
[不良反应]
2)诱发或加重感染:GC抗炎不抗菌,降低机体防御,使病灶 扩散。如病毒、霉菌、结核等感染。

肾上腺激素分泌与调节

肾上腺激素分泌与调节

肾上腺激素分泌与调节对身体调整要全面的进行,有很多人在身体调整的时候,都是比较随意的进行,这样对身体没有任何帮助,身体调整不好,很容易有疾病出现,使得对身体造成严重损害,肾上腺激素分泌与调节都有什么呢,也是很多很多人不清楚的,下面就详细的介绍下,使得对这类问题有一些认识。

肾上腺激素分泌与调节:肾上腺皮质激素人体的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甾体类激素,称为肾上腺皮质激素,简称“皮质激素”主要功能是调节动物体内的水盐代谢和糖代谢。

在各种脊椎动物中普遍存在。

从肾上腺皮质中可提取出数十种甾醇类结晶。

皮质激素进入血液循环后,一般与血中特异的蛋白质——皮质激素运载蛋白形成可逆的非共价键复合物,使激素免受破坏,并可调节血中游离甾体的浓度,从而调控作用于靶细胞的激素的有效浓度。

根据目前通行的假说,进入细胞的皮质激素也如其他甾体激素一样,与细胞内特异受体相结合,经激活后结合细胞核,影响染色质的转录作用,诱导新的蛋白质合成,表现为细胞功能的变化。

肾上腺皮质激素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切去肾上腺皮质的动物或患严重肾上腺皮质功能障碍性疾病(如阿迪森氏症)的患者均会出现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迅速消瘦、无力、低代谢率、低体温、低血压、血液变浓、肾功能衰竭,如不加治疗,可危及生命。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主要受下丘脑和腺垂体调节。

下丘脑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促进腺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而后者又以肾上腺皮质为靶腺,促使肾上腺皮质特别是糖皮质激素的分泌。

同时血中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浓度过高,又可反馈性抑制其合成及释放,并减低腺垂体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的反应性。

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根据其生理功能可分为三类:包括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和少量性激素三大类。

都是在垂体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作用下,由胆固醇转化为孕烯醇酮,再经一系列化学反应形成的,因此统称为类固醇(甾体)激素。

皮质激素在临床应用①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②自身免疫性疾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紊乱 稀发 闭经
更年期 症状
无效
卵巢 <40岁 >30IU /L < 50pg
不敏感
或正常
综合征
双测 饱满
紊乱 稀发 闭经
更年期 症状
雌激素
卵巢性闭经
卵巢功能性肿瘤
分泌雄激素肿瘤 卵巢支持-间质细胞瘤
分泌雌激素肿瘤 卵巢颗粒-卵泡膜细胞瘤
卵巢性闭经
多囊卵巢综合征
高雄激素 无排卵 闭经 多毛 不育 肥胖 LH / FSH >2.5 高胰岛素- 胰岛素拮抗
精神应激性(psychological stress)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增加 皮质激素分泌增加 增加内源性阿片肽 抑制垂体激素释放
中枢神经-下丘脑因素
神经性厌食 体重下降
比原体重下降25%或降至标准体重85%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失调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失调
子宫性闭经
Asherman综合征 子宫内膜炎(TB IUD) 子宫切除 宫腔粘连 腔内放疗 先天性下生殖道发育异常
子宫性闭经
Asherman综合征
产后或流产后刮宫 内膜基底层损伤或粘连 周期性腹痛或闭经 内分泌无改变
诊断
病史 体格检查 妇科检查 辅 血管升压素
甲状腺 肾上腺 卵巢
下丘脑
中枢神经-下丘脑因素
过度运动
体脂减少(17~20%) 应激 瘦素(leptin)下降
中枢神经-下丘脑因素
催乳素抑制因子-多巴胺分泌下降
垂体催乳素病理性分泌增加 产生对生殖轴抑制
中枢神经-下丘脑因素
FSH≥30 IU/L 病变在卵巢
低促性腺激素性腺功能低落 (hypogoadotropic hypogonadism)
FSH or LH <5 IU/L 病变在中枢(下丘脑或垂体)
分类
严重程度
Ⅰ度闭经 卵巢具有分泌雌激素功能 有一定雌激素水平 用P有撤退出血
Ⅱ度闭经 卵巢分泌雌激素功能缺陷或停止 雌激素水平低落 用P无撤退出血
根据有无月经来潮分类原因
原发闭经
先天性疾病 生殖道畸形 青春期前发生所至的继发疾病
继发闭经
器官功能障碍 肿瘤
分类
病变部位
子宫性 卵巢性 垂体性 中枢神经-下丘脑
分类
促性腺激素水平
高促性腺激素性腺功能低落 (hypergoadotropic hypogonadism)
垂体性闭经
空蝶鞍综合征(empty sella sydrome)
先天发育不全 肿瘤 手术破坏 妊娠后 脑脊液流入垂体窝 蝶鞍扩大 垂体受压缩小 门脉循环受阻
垂体性闭经
稀汉综合征(Sheehan syndrome)
-产后大出血 休克
垂体前叶梗死 • 畏寒 贫血 无乳汁 毛发脱落 • 甲状腺功能不足 • 肾上腺功能低下 垂体后叶功能可能影响 • 尿漰症
闭经
(amenorrhea)
复旦大学 妇产科医院
华克勤
分类
既往有无月经来潮 病变部位 促性腺激素水平 严重程度
分类
既往有无月经来潮
原发闭经(5%) 16岁 第二性征发育 月经从未来潮 14岁第二性征仍未发育
继发闭经(95%) 月经建立后又停止 停经3个周期或6个月
Kallmann’s
下丘脑先天性分泌缺陷 嗅觉减退或损失 可伴神经系统异常 眼球运动失常 凝视性眼球水平 性耳聋感觉神经 可伴体格系统异常 唇裂 裂腭 单侧肾 弓型足
中枢神经-下丘脑因素
药物性-停药3~6月恢复
长效避孕药 氯丙嗪 奋乃静 利血平
中枢神经-下丘脑因素
卵巢性闭经
卵巢早衰
(Premature overian failure)
病因
特发性 性腺发育不全 自身免疫性 卵巢的破坏因素 放射 化疗 手术 感染
卵巢早衰与卵巢不敏感综合征鉴别
诊断 年龄 FSH E2
卵巢 月经 症状 治疗
卵巢 早衰
<40岁 >30IU /L < 50pg
双测 萎缩状
卵巢性闭经
先天性性腺发育不全
46XX /46XY单纯性性腺发育不全
原发闭经 性幼稚 女性生殖系统 条索状性腺无性腺细胞 无面容体格异常 指距>身高
卵巢性闭经
先天性性腺发育不全
特纳综合征(Turner’s syntrome)
45XO or 45XO / 46XX 原发闭经 卵巢呈条索状无功能实体 女性第二性征不发育 蹼颈 盾胸 后发际低 肘外翻
正常月经建立和维持 基本条件
正常生殖调节轴 靶器官对激素周期反应良好 下生殖道经血引流通畅
病因
中枢神经-下丘脑 垂体性 卵巢性 子宫性
中枢神经-下丘脑因素
精神应激性 多巴胺分泌下降 体重下降 过度运动 药物 先天性疾病 脑发育畸形或肿瘤
中枢神经-下丘脑因素
诊断
病史
月经史 婚育史 服药史 手术史 家族史 环境 心理 应激 职业 营养 伴随症状-头痛 溢乳 第二性征发育
诊断
体格检查
全身发育状况 身高 体重 发育 畸形 毛发分布 嗅觉 外生殖器发育 第二性征 乳房发育 溢乳 腹股沟肿块
下丘脑肿瘤-颅咽管瘤
蝶鞍上垂体柄漏斗部前方 闭经 生殖器官萎缩 颅内压增高 肥胖 视力障碍
垂体性闭经
垂体肿瘤 空蝶鞍综合征
(empty sella sydrome)
稀汉综合征
(Sheehan syndrome)
垂体性闭经
垂体肿瘤
催乳素腺瘤-闭经 溢乳 高催乳素血症 生长激素腺瘤 促甲状腺激素腺瘤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 无功能垂体腺瘤
卵巢性闭经
先天性性腺发育不全 卵巢早衰
(Premature overian failure)
卵巢不敏感综合征/抵抗性卵巢综合征
(Savag syndrome / resistant ovary syndrome)
卵巢功能性肿瘤 多囊卵巢综合征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