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冲泡与品饮
熟普洱茶怎么喝才是正确喝法

熟普洱茶怎么喝才是正确喝法熟普洱茶是一种古老而珍贵的中国茶,具有特殊的陈化和发酵过程,因此在品饮时需要一些特殊的注意事项。
以下是正确品饮熟普洱茶的一些建议:1. 选择合适的茶具:为了品饮熟普洱茶,您可以选择一把陶瓷或紫砂壶,这些茶壶有助于保持茶叶的温度和味道。
此外,您还需要杯子或茶盖碗。
2. 预热茶具:在冲泡熟普洱茶之前,先将茶壶和杯子用热水预热。
这有助于保持茶汤的温度,并确保茶叶充分释放香气和味道。
3. 选择好茶叶:选择高质量的熟普洱茶叶,这对于品尝出好的茶汤至关重要。
品质较好的熟普洱茶应该有均匀的叶片,散发出独特的湿储香气。
4. 洗涤茶叶:在冲泡之前,将熟普洱茶叶放入壶中,冲洗一次。
这个步骤不仅有助于清洁茶叶,还可以唤醒茶叶,使其更容易释放香气和味道。
5. 掌握冲泡时间:冲泡熟普洱茶时,掌握好时间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头两泡茶的时间应较短,约为10-20秒,随后的泡次可以逐渐延长,但不要让茶叶泡得太久,以免产生过于苦涩的味道。
6. 水温控制:使用沸水冲泡熟普洱茶是不合适的。
水温应降至约90°C左右,这样可以避免烫伤茶叶,同时促进茶叶的均匀浸泡。
7. 品味过程:品饮熟普洱茶时,可以多次倒入杯中,用鼻子轻轻闻一闻茶汤的香气,然后小口喝一些,感受其滋味。
逐渐品味出茶叶的层次和变化。
8. 适量饮用:熟普洱茶通常比较浓郁,所以不需要大口喝。
小口慢品,感受茶汤的滋味,并享受喝茶的过程。
9. 重复冲泡:熟普洱茶的茶叶通常可以多次冲泡,每次都会有不同的味道和特点。
尽量不要浪费茶叶,反复冲泡可以更好地品味茶叶的发展和变化。
10. 享受休闲时光:喝熟普洱茶是一种享受,可以让您放松身心,欣赏茶叶的独特风味和历史。
与朋友或家人一起品饮茶,分享喝茶的乐趣也是一种愉快的体验。
总之,品饮熟普洱茶需要耐心和品味,同时也需要一些基本的冲泡技巧。
随着时间的推移,您会逐渐发展出对熟普洱茶的深刻理解和欣赏。
无论您是茶道爱好者还是初学者,都可以通过不断的尝试和探索,找到最适合自己口味的熟普洱茶品饮方式。
冲泡三要素

冲泡技巧一、泡茶三要素在各种茶叶的冲泡程序中,茶叶的的用量、水温和茶叶浸泡的时间是冲泡技巧中的三个基本要素。
1、茶叶用量冲泡不同类别的茶叶,使用不同的茶具,茶叶的投放量均有差异,但根据茶类及惯用的泡法,大体上可以将茶叶的投放量归纳为以下几种情况:(1)白茶类和黄茶类冲泡白茶和黄茶时,用茶量与绿茶相仿,每克茶的开水用量为50-60ml。
要注意的是,在冲泡针状白茶和黄茶时,如白毫银针,每杯茶的投放量应恰到好处,太多和太少都不利于欣赏杯中的茶的姿形景观。
(2)绿茶类1g绿茶,冲入开水50-60ml。
通常一只容水量在100-150ml的玻璃杯,投茶量2-3g。
如果用壶泡法,茶叶用量按壶大小而定,一般以每克茶冲50-60ml水的比例,将茶叶投入茶壶待泡。
细嫩的名优绿茶用量也可视品饮者的需要稍做调整。
(3)红茶类红茶品饮,主要用清饮和调饮两种。
清饮泡法,每克茶用水量以50-60ml为宜,如选用红碎茶则每克茶叶用水量70-80ml。
调饮泡法,是在茶汤中加入调料,如加入糖、牛奶、柠檬、咖啡、蜂蜜等,茶叶的投放量,则可随品饮者的口味而定。
(4)花茶类花茶多用盖碗冲泡,视盖碗大小,每碗置茶2-3g,直接冲泡后饮用。
(5)乌龙茶类我国乌龙茶品种丰富,茶叶外形差异较大,如凤凰水仙系的乌龙茶、武夷岩茶、台湾文山包种茶的茶叶呈粗壮的条索状;铁观音、本山、毛蟹等呈螺钉状;而台湾洞顶乌龙等呈外形紧结的半球状,因此投茶量也有所不同。
一般冲泡乌龙茶,适宜使用江苏宜兴出产的紫砂壶,根据品茶人数选用大小适宜的壶,投茶量视乌龙茶的品种和形状而定,条形紧结的半球形乌龙茶用量以壶的二三成满即可;松散的条索形乌龙茶,用量以容器的八成满为宜。
(6)黑茶类以普洱散茶为例,一般选用盖碗冲泡,投茶量为5-8g,如用小壶冲泡,茶叶投放三四成即可。
2、冲泡水温泡茶水温的高低,与茶的老嫩、条形松紧有关。
大致说来,茶叶原料粗老、紧实、整叶的,要比茶叶原料细嫩、松散、碎叶的茶汁浸出要慢得多,所以冲泡水温要高。
泡茶去其锋芒,煮茶得其精华。冲泡、闷泡、煮泡、适合不同的茶类

泡茶去其锋芒,煮茶得其精华。
冲泡、闷泡、煮泡、适合不同的茶类茶茶01.茶叶的冲泡、闷泡、煮泡:1.冲泡:指能够根据不同的茶品,使用正确的冲泡方法,让这一款茶的感官品质特征,更加充分地体现出来的冲泡行为。
2.闷泡:闷+泡。
利用紫砂壶、盖碗、这类有盖的茶具,都可以达到“闷泡” 的效果。
“闷” 是指在密闭的不透气的空间,“泡” 是指茶叶浸泡在这空间的水中。
一般的“闷泡” 是指在紫砂壶、盖碗、中投茶后,注水加盖,进行“闷泡” 1~3分钟左右。
3.煮泡:“煮泡” 是更为符合现代生活方式的一种冲泡方法。
“煮泡” 是一个通过高温,在茶叶快速老化后,充分淅出更深层内含物质的过程,能够让人品尝到,只有在高温下才能分解淅出的,那一部分隐藏在茶叶深层的,即茶叶“骨子里” 的精华内含物质。
“煮泡” 一般来说,就是将茶叶用煮茶器、煮茶壶、等容器直接加水煮沸后,即可饮用。
茶茶02.泡茶能够去其锋芒,煮茶能够得其精华:1.根据实际经验证实:泡出来的是水。
一般意义上的泡茶,只能泡出,茶叶内含物质中的30%左右。
2.泡茶能够去其锋芒:这句话的本意是指:根据不同的茶类,采用相对合理的、不同的、灵活的、冲泡方法,即能起到“去其锋芒、扬长避短” 的效果。
如冲泡绿茶时:水温过高、闷泡时间过长、则容易烫熟、闷坏、细嫩的绿茶。
出现苦涩味浓重、汤色发黄深沉混浊、等现象,使绿茶的缺陷充分显露。
因此,在冲泡各种不同的茶类时,灵活掌握好:投茶量、冲泡水温、出汤时间、茶叶的粗细老嫩、茶具的选择、等要素,就能冲泡出一款,赏心悦目、口感丰富、身心愉悦、的好茶来。
3.根据实际经验证实:煮出来的是汤。
煮茶,则能煮出,茶叶内含物质中的60%左右。
4.煮茶能够得其精华:这句话的本意是指:煮茶是一个通过高温,在茶叶快速老化后,充分淅出更深层内含物的过程,能够让人品尝到,只有在高温下才能分解淅出的,那一部分隐藏在茶叶深层的,即茶叶“骨子里” 的精华内含物质。
茶茶03.七大茶类的合理冲泡法:1.绿茶适合鲜饮,不宜煮泡:绿茶的核心感官特征是:清汤绿叶、口感鲜嫩。
绿茶的冲泡步骤及冲泡时间

绿茶的冲泡步骤及冲泡时间绿茶的特点是清香,鲜爽,色泽翠绿,而绿茶的冲泡就需要把这些特点充分展现出来,这时掌握正确的绿茶冲泡步骤就十分重要啦。
接下来小编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下绿茶的冲泡步骤吧!绿茶的冲泡步骤一、备具:根据品饮人数准备好茶杯碗以及茶叶罐,茶则,茶匙,赏茶盘,茶巾以及烧水壶。
二、赏茶:倾斜旋转茶叶罐,将茶叶倒入茶则。
用茶匙把茶则中的茶叶拨入赏茶盘,欣赏干茶成色,嫩匀度,嗅闻干茶香气。
三、温杯:用开水将茶杯烫洗一遍,提高杯温,在冬天,尤显重要,利于茶叶冲泡。
四、置茶:冲泡绿茶的茶杯一般容量为150毫升,用茶量在3克左右。
用茶匙将茶叶从茶盘或茶则中均匀拨入各个茶杯内。
五、浸润泡:提壶将水沿杯壁冲入杯中,水量为杯容量的1/4或1/3,使茶叶吸水舒张,便于茶汁析出,约30秒后开始冲泡。
六、冲泡:用"凤凰三点头"法,冲水入杯内至总容量的七成左右,意为"七分茶、三分情"。
经过三次"高冲",使杯内茶叶上下翻动,杯中上下茶汤浓度均匀。
另外表示礼节,对客人到来以示欢迎。
冲泡过程,要求水壶高悬,使水流有冲击力,并有曲线的美感。
七、奉茶:冲泡后尽快将茶递给客人,以便不失时机闻香品尝。
为避免茶叶过长浸泡在水中,失去应有风味,在第二、三泡时,可将茶汤倒入公道杯中,再将茶汤低斟入品茶杯中。
八、品饮:一般是先闻香,再观色、啜饮。
饮一小口,让茶汤在嘴内回荡,与味蕾充分接触,然后徐徐咽下,并用舌尖抵住齿根并吸气,回味茶的甘甜。
绿茶的冲泡时间现在年轻人饮茶基本不会注意这些微乎及微的小细节,大多数是一口猛喝,难以体味茶中的真正味道。
那到底绿茶的冲泡时间是多久,喝起来的口感最合适?一般冲泡几次之后味道最香醇清爽呢?首先冲泡绿茶,前三次的冲泡是最佳的,到第三泡之后,其实味道就已经开始变淡。
用水烫杯,起到温杯和洁具的作用。
然后注水半杯即可,此为润茶。
大约1分钟后,用水高冲;在水流的激荡下可以使茶叶更加清香可口,较高的杯温已隐隐烘出茶香,再浸泡约一分半钟,即可品茶。
喝茶顺序及泡茶的正确方法

喝茶顺序及泡茶的正确方法茶道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喝茶及泡茶都有着正确的顺序和方法。
下面一起来学习一下喝茶顺序及泡茶方法介绍吧,希望对你有帮助!正确的喝茶顺序step1:花茶喝茶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如果刚接触就喝味道浓酽的茶叶,肯定会觉得苦。
所以,不妨先从香气浓郁的花茶开始喝起,并适当减少放茶量。
小科为大家推荐茉莉花茶和桂花龙井两款茶叶。
茉莉花茶香气馥郁,桂花龙井香气清雅,都是不错的选择。
冲泡时,如果希望冲泡简单,可以直接用玻璃杯冲泡;如果想尝试其他器具,也可以用盖碗。
step2:绿茶绿茶外形美观,口感清新,不但冲泡方便(用透明玻璃杯直接冲泡即可),在水中一点点舒展的样子也是非常优雅,可谓是赏心悦目。
比较常见的绿茶有西湖龙井、安吉白茶、黄山毛峰、太平猴魁、日照绿茶、碧螺春等,都非常适合茶小白饮用。
step3:新白茶白茶是近几年比较流行的一大茶类,它“不炒不揉、自然萎凋”的工艺,使它极大的保留了鲜叶中的营养成分,广受欢迎。
白茶有新白茶和老白茶之分,而新白茶是出了名的口感清爽,不管用玻璃杯还是盖碗冲泡,都很清甜。
尤其是头采的银针和牡丹,还有淡淡的毫香,喝了非常舒服。
step4:台湾乌龙当茶龄到了一定程度以后,就可以尝试喝台湾乌龙了。
它起源于福建,经过工艺上的改造以后,形成了台湾所独有的台湾乌龙。
台湾乌龙口感鲜醇,尤其是文山包种,在某些特性上和绿茶有些相似。
step5:铁观音铁观音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在我国的茶叶江山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铁观音分为清香型和浓香型。
顾名思义,清香型铁观音口感以清香为主,所以可以先从清香型铁观音喝起。
step6:红茶红茶甜醇的口感是出了名的,茶汤非常好喝。
但是正山小种除此之外,还有自身的特殊性。
因为它有松针或松柴特殊烘制的工艺,所以茶中会带有明显的松烟香。
有些茶客会觉得这种味道偏重,难以接受。
所以小科建议红茶可以先从坦洋工夫、政和工夫、滇红、祁红开始喝起,之后再慢慢尝试喝正山小种红茶。
几种红茶的冲泡方法

几种红茶的冲泡方法清饮壶泡法对于红茶,特别是工夫红茶,中国的大多数地方都采用清饮泡法,即在茶汤中不加任何调料,使茶发挥固有的香气和滋味。
饮茶时,手捧一杯好茶,静闻慢尝,细评默品,进入一种忘我的精神境界。
所以对工夫红茶,特别是工夫红茶中的名优工夫红茶,一定要用清饮法,方能领悟红茶的特有风韵,享受到饮红茶的奇趣。
清饮壶泡法:品饮红茶,观色是重要的内容,因此,盛茶杯以有柄带托白瓷杯为好,而且壶的用水量与杯必须配套,通常可以与咖啡饮具通用。
温具:用开水冲洗茶壶和茶杯,以洁净茶具。
置茶:以每人2克的用量,置茶入壶。
冲泡:将90℃左右开水高冲入壶。
分茶:经静置3~5分钟后,提起茶壶,轻轻摇晃,使茶汤浓度均匀,再一一倾茶入杯。
奉茶:用双手有礼貌地连托带杯奉给宾客品饮。
品茶:依次进行闻香、观色、尝味。
续水:除红碎茶外,通常可续水2~3次。
清饮杯泡法茶杯通常选用精美的细瓷壶和白色带托的有柄瓷杯,也可与咖啡杯通用。
温杯:用开水冲杯,以洁净茶杯。
置茶:杯的容量为100毫升左右,每杯置茶3克为宜。
冲水:用100℃左右开水,从较高的位置冲水壶水冲入茶杯,冲水量为100毫升左右。
奉茶:用双手有礼貌地连托带杯奉给宾客品饮。
品茶:依次进行闻香、观色、尝味。
续水:除红碎茶叶外,通常可续水2~3次。
调饮泡茶法调饮,即在茶汤中加入调料,以佐汤味。
当今的调饮泡法,比较常见的是在红茶茶汤中加入糖、牛乳、柠檬、咖啡、蜂蜜或香槟酒等,所加调料的品种和数量,随品饮者的口味而定。
调味红茶主要有牛奶红茶、柠檬红茶、蜂蜜红茶、白兰地红茶等。
置具:按宾客多少,选用适当的茶壶及与之相配的茶杯。
洁具:用开水冲淋,以清洁茶具。
置茶:按每位宾客2克红茶量置于茶壶。
泡茶:用90℃开水,以每克茶50~60毫升(红碎茶为每克80毫升)用水量,从高处向茶壶冲入开水。
分茶:泡茶后,静置3~5分钟,滤去茶渣,一一倾入杯。
随即,一一加上牛奶和糖;或一片柠檬,插沿,或滴入少量白兰地酒,或者1~2匙蜂蜜等,调味品用量的多少,可依宾客的口味而定。
茶汤的品饮方法

茶汤的品饮方法
茶汤作为一种古老而充满文化的饮品,不仅具有丰富多样的口味,还有许多独特的品饮方法。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茶汤品饮方式,供大家参考。
1. 温润体会法:
这种品饮方法适用于绿茶、白茶等轻型清香茶。
首先,将干茶叶放入茶杯中,然后用常温水冲泡,待茶叶展开后,再慢慢品饮。
这种方法能够充分体会茶叶的柔和香气,给人一种温润的感觉。
2. 色、香、味齐美法:
适用于红茶、普洱茶等重型浓郁茶品。
将茶叶放入茶杯中,用80°C-90°C左右的热水冲泡,待茶叶展开后,用鼻闻茶香,观察茶液的颜色,然后慢慢品饮。
这种方法能够充分展现茶叶的色泽、香味和口感,使品饮过程更加享受。
3. 泡得慢、喝得香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乌龙茶、花茶等芬芳香气较为浓郁的茶品。
将茶叶放入透明的玻璃杯中,然后沿杯壁缓慢倒入80°C-90°C的热水,让茶叶在杯中慢慢展开。
待茶叶充分展开后,用小口小酌,感受茶汤的芳香和口感。
这种方法能够使茶汤馥郁的香气充分散发,品味更加细腻。
4. 茶汤冲泡冷热交替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冻顶乌龙茶、台湾高山茶等。
首先,用80°C左右的热水冲泡茶叶30秒至1分钟,然后用冰块冷却茶汤至8°C-12°C,再用80°C左右的热水再次冲泡10秒至30秒。
交替冲泡的过程,能使茶叶的香气和口感更加丰富、层次分明。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茶汤品饮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每种茶品都有其独特
的品饮方式,通过多尝试不同的冲泡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茶汤的香气和口感,享受品茶的乐趣。
各种茶叶的功效和沏泡方法

各种茶叶的功效和沏泡方法一、菊花茶野菊花作用及功效:野菊花独擅清热之功。
用野生菊含苞待放的花蕾制成。
野生菊产于江南山区,其形黄绿如米,故称野菊米。
注意事项:野菊花性微寒,常人长期服用或用量过大,可伤脾胃阳气,如出现胃部不适、胃纳欠佳、肠鸣、大便稀烂等胃肠道反应,故脾胃虚寒者及孕妇不宜用。
适宜搭配:山楂、桑叶、金银花。
野菊花的泡法及喝法:一茶匙野菊花叶片,用一杯滚烫开水冲泡,焖约十分钟后即可;可酌加红糖或蜂蜜饮用。
白菊花白菊花性辛、甘、苦,微寒。
归肺、肝经。
功效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头痛,目赤昏花,肝肾不足,目暗昏花,眩晕惊风,治肝阳上亢,头痛眩晕,善疏风清热,清肝泻火,兼能益阴明目,故可用治肝经风热,或肝火上攻所致目赤肿痛,共奏疏风清肝明目之效;清热解毒,尤善解疔毒,故可用治疔疮肿毒。
白菊花茶注意事项:疏散风热多用杭白菊,平肝明目多用福田白菊或滁菊花。
适宜搭配:桑叶、连翘、薄荷、桔梗、决明子、龙胆草、夏枯草、枸杞子、熟地黄、金银花、生甘草。
甘菊花作用及功效介绍:味微苦、甘香,具有帮助睡眠,润泽肌肤的功效,也可改善女性经前不适。
可消除各种不适所引起的酸痛,退肝火,消除眼睛疲劳。
可治长期便秘,消除莫名紧张,眼睛疲劳,润肺、养生。
利于肝机能养护、神经质、痉挛。
可消除感冒所引起的肌肉酸痛以及偏头痛,且对胃及腹部神经有所助益。
明目、退肝火,治疗失眠,降低血压,可增强活力、提神。
增强记忆力、降低胆固醇。
科学家在甘菊花油中发现了抗氧化物和一些有抑制微生物滋生功能的元素。
这说明引用甘菊茶有长期保健作用。
甘菊花的注意事项:请置于室内阴凉干燥处,避免儿童自行拿取。
适宜搭配:桑叶、连翘、薄荷、桔梗、决明子、龙胆草、夏枯草、枸杞子、熟地黄、金银花、生甘草。
甘菊花的泡法及喝法:可取菊花5-8朵(或3-5朵配少许茶叶)置于饮杯中。
先用少许开水冲泡润湿饮用最佳。
贡菊花贡菊花的作用及功效介绍:又名徽菊,与杭白菊、滁菊和亳菊并称中国四大名菊,贡菊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四,水温要冽。冽即冷寒之意,明代茶人认为:“泉不难于清,而难于寒”,“冽则茶味独 全”。因寒冽之水多出于地层深处的泉脉之中,所受污染少,泡出的茶汤滋味纯正。
其五,水源要活。“流水不腐”现代科学证明了在流动的活水中细菌不易繁殖,同时活水有自然
净化作用,在活水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较高,泡出的茶汤特别鲜爽可口。
水温过高:
1、汤色——变黄; 2、茶芽因“泡熟”而不能直立,失去欣赏性; 3、维生素遭到大量破坏,降低营养价值; 4、咖啡碱、茶多酚很快浸出,茶汤产生苦涩味。
水温过低:
1、渗透性较低,使茶叶浮在表面; 2、茶中的有效成分难以浸出,茶味淡薄; 3、降低饮茶的功效。
(2)大宗红、绿茶和花茶:
由于茶叶原料老嫩适中,故可用90℃左右的开水冲泡。
茶的滋味 是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增浓的。据测定,用沸水泡茶,首先浸提出来 的是咖啡碱、维生素、氨基酸等,大约到3分钟时,含量较高。这时饮起来,茶汤有鲜 爽醇和之感,但缺少饮茶者需要的刺激味。以后,随着时间的延续,茶多酚浸出物含 量逐渐增加。因此,为了获取一杯鲜爽甘醇的茶汤,对大宗红、绿茶而言,头泡茶以 冲泡后3分钟左右饮用为好,若想再饮,到杯中剩有三分之一茶汤时,再续开水,以此 类推。
1、 泡茶水温的高低,还与茶的老嫩、松紧、大小有关
• 茶叶原料粗老、紧实、整叶的——茶汁浸出略慢,水温要求略高; 茶叶原料细嫩、松散、碎叶的——茶汁浸出略快,水温要求略低;
2、水温的高低,还与冲泡的品种花色有关
(1)高级细嫩名茶,特别是高档的名绿茶:
• • • • 开香时水温——95℃,冲泡时水温——80℃~85℃。 汤色——清澈不浑,香气——纯正而不钝, 滋味——鲜爽不熟,叶底——明亮而不暗, 饮之——可口, 视之——动情。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鄢向荣
中国人生活中离不开的饮品非茶莫属,茶在我国有着“国饮”的美誉。上下 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随意掬一滴浪花,都浸润着淡淡的茶香,醉了古今。茶, 不分贵贱,上自皇亲国戚、达官贵人,下自寻常百姓,皆饮之品之。在生活中人
们还喜欢另一种饮品——酒,但是,酒奔放、浓烈、刺激,是宣泄物,也是麻醉
茶叶由于制作方法不同,茶树品种有别,采摘标准各异,因而形状显得丰 富多彩,特别是一些细嫩名茶,大多采用手工制作,形态更加五彩缤纷,千 姿百态。 (1)针形——外形圆直如针,如南京雨花茶、安化松针、君山银针、白 毫银针等。 (2)扁形——外形扁平挺直,如西湖龙井、茅山青峰、安吉白片等。 (3)条索形——外形呈条状稍弯曲,如婺源茗眉、桂平西山茶、径山茶、 庐山云雾等。 (4)螺形——外形卷曲似螺,如洞庭碧螺春、临海蟠毫、普陀佛茶、井 冈翠绿等。 (5)兰花形——外形似兰,如太平猴魁、兰花茶等。 (6)片形——外形呈片状,如六安爪片、齐山名片等。 (7)束形——外形成束,如江山绿牡丹、婺源墨菊等。 (8)圆珠形——外形如珠,如泉岗辉白、涌溪火青等。 此外,还有半月形、卷曲形、单芽形等等。
2.察 色
品茶观色,即观茶色,汤色和底色。 (1)茶色 (2)汤色
(3)底色
(1)茶色
茶
2005
茶
茶
茶
茶
茶
由于茶的制作方法不同,其色泽是不同的,茶叶依颜色分有绿茶 黄茶、白茶、青茶、红茶、黑茶等六大类(指干茶)
(1)茶色
嫩 绿 翠 绿 绿 润 红艳明亮
茶
乌润显红
细嫩绿茶
高档红茶
同一种茶叶,即使采用相同的制作工艺,也会 因茶树品种、生态环境、采摘季节的不同,色泽上存 在一定的差异。
(3)乌龙茶、普洱茶和沱茶
用刚沸腾的100℃开水冲泡。(原料并不细嫩,用茶量较大 ) • 乌龙茶为了保持和提高水温,使茶香充分发挥出来, • 冲泡前——用滚开水烫热茶具, • 冲泡后——用滚开水淋壶加温,
(4)紧压茶
要先将茶捣碎成小块,再放入壶或锅内煎煮后,才供人们饮用。
三、冲泡时间
•
茶叶冲泡时间差异很大,与茶叶种类、泡茶水温、用茶数量和饮茶习惯等 都有关。 1、普通红、绿茶: 每杯放干茶3克左右,用沸水约150~200毫升,冲泡时宜加杯盖,避免茶香 散失,时间以3~5分钟为宜。 • 时间太短——茶色浅淡; • 茶泡久了——茶味苦涩,香味易失。 • 新采制的绿茶可冲水不加杯盖——这样汤色更艳。 • 茶量多的——冲泡时间宜短,反之则宜长。 • 茶质好的——冲泡时间宜短,反之宜长些。 •
原料较细嫩,茶叶松散的——冲泡时间可相对缩短;
原料较粗老,茶叶紧实的——冲泡时间可相对延长。 总之,冲泡时间的长短,最终还是以适合饮茶者的口味来确定为好。
四、冲泡次数
•
•
• • • 据测定,茶叶中各种有效成分的浸出率是不一样的,最容易浸出的是氨基酸和维生素C;其次 是咖啡碱、茶多酚、可溶性糖等。
冲泡第一次时——茶中的可溶性物质能浸出50~55%;
2、对于注重香气的乌龙茶、花茶: 泡茶时,为了不使茶香散失,不但需加盖,而且冲泡时间不宜长,通常2~3分钟即 可。由于泡乌龙茶时用茶量较大,因此,第一泡1分钟就可将茶汤倾入杯中,自第二泡开 始,每次应比前一泡增加15秒左右,这样要使茶汤浓度不致相差太大。
3、冲泡白茶:
要求沸水的温度在70℃左右,一般在4~5分钟后,浮在水面的茶叶才开始徐徐下 沉,这时,品茶者应以欣赏为主,观茶形,察沉浮,从不同的茶姿、颜色中使自己的身 心得到愉悦,一般到10分钟,方可品饮茶汤。否则,不但失去了品茶艺术的享受,而且 饮起来淡而无味,这是因为白茶加工未经揉捻,细胞未曾破碎,所以茶汁很难浸出,以 至浸泡时间须相对延长,同时只能重泡一次。 4、冲泡时间还与茶叶老嫩和茶的形态有关
冲泡第二次时——能浸出30% 左右; 冲泡第三次时——能浸出约10%; 冲泡第四次时——只能浸出2~3%,几乎是白开水了。
•
所以,通常以冲泡三次为宜
冲泡一次就将茶渣滤去,不再重泡。
1、红碎茶和绿碎茶——由于这类茶颗粒细小、揉捻充分,其内含成分很容易被沸水浸出,一般都是 2、速溶茶——采用一次冲泡法, 3、工夫红茶——可冲泡2~3次。 4、条形绿茶如眉茶、花茶——只能冲泡2~3次。 5、白茶和黄茶——也只能冲泡1次,最多2次。 6、乌龙茶——多用小型紫砂壶,在用茶量较多时(约半壶)时,可连续冲泡4~6次,甚至更多。
•
1.自来水 2.纯净水 3.矿泉水
4.活性水
5.净化水 6.天然水
项目三 茶的品饮
一、品饮要义 二、各类茶的品饮
一、品饮要义
1. 观 2、察 3.赏 4.闻 5.尝 形 色 姿 香 味
1.观 形
察看茶叶就是观赏干茶和茶叶开汤后的形状变化。 所谓干茶就是未冲泡的茶叶;所谓开汤就是指干茶用开水冲泡茶汤内质来。 茶叶的外形随种类的不同而有各种形态,有扁形、针形、螺形、眉形、珠形、球形、 半球形、片形、曲形、兰花形、雀舌形、菊花形、自然弯曲形等,各具优美的姿态。而茶 叶开汤后,茶叶的形态会产生各种变化,或快,或慢,宛如妙曼的舞姿,及至展露原本的 形态,令人赏心悦目。 观察干茶要看干茶的干燥程度,如果有点回软,最好不要买。另外看茶叶的叶片是否
死水。唐代陆羽在《茶经》中指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
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瀑涌湍漱勿食之。”是说用不同的水,冲泡茶叶的
结果是不一样的,只有佳茗配美泉,才能体现出茶的真味。
二、现代茶人对泡茶用水的看法
“清、轻、甘、冽、活”五项指标俱全的水,才称得上宜茶美水。
其一,水质要清。水清则无杂、无色、透明、无沉淀物,最能显出茶的本色。
品。而茶,平中见滋味,淡里有幽香,苦中有甜,涩里有醇。之于口感,是回味
绵长;之于感受,是恬淡宁静,之于心情,是悠然自得;之于韵律,如同古琴的
音符,低沉婉转,凝重深厚。
茶艺,是指如何泡好一壶茶的技术和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艺术。
日常生活中,虽然人人都能泡茶、喝茶,但要真正泡好茶,喝
好茶却并非易事。
泡茶时涉及茶、水、茶具、时间、环境等因
整洁,如果有太多的叶梗、黄片、渣沫、杂质,则不是上等茶叶。然后,要看干茶的条索 外形。条索是茶叶揉成的形态,什么茶都有它固定的形态规格,
龙井茶——剑片状 冻顶——茶揉成半球形 铁观音茶——紧结成球状 香片——则切成细条或者碎条 不过,光是看干茶顶多只能看出30%,并不能马上看出这是好茶或者是坏茶。
•
二、冲泡水温
据测定,用60℃的开水冲泡茶叶,与等量100℃的水冲泡茶叶相比,在时间和用茶量 相同的情况下,茶汤中的茶汁浸出物含量,前者只有后者的45%~65%这就是说,冲泡 茶的水温高,茶汁就容易浸出;冲泡茶的水温低,茶汁浸出速度慢。“冷水泡茶慢慢 浓”,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
泡茶的茶水一般 以落开的沸水为好,这时的水温约85℃ 。 滚开的沸水——会破坏维生素C等成份,而咖啡碱、茶多酚很快浸出,使茶味会变苦涩; 水温过低——--则茶叶浮而不沉,内含的有效成分浸泡不出来,茶汤滋味寡淡,不香、 不醇、淡而无味。
素,把握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是泡好茶的关键。
项目一 泡茶要素
项目二 泡茶用水
项目三 茶的品饮
项目一、泡茶要素
•
• • •
一、茶水比例
二、泡茶水温 三、浸泡时间 四、冲泡次数
一、茶水比例Biblioteka 1.茶的品质2.茶水比例
1.茶的品质
茶叶中各种物质在沸水中浸出的快慢与茶叶的老嫩和加工方法
有关。
氨基酸具有鲜爽的性质,因此茶叶中氨基酸含量多少直接影响 着茶汤的鲜爽度。 名优绿茶滋味之所以鲜爽、甘醇,主要是因为氨基酸的含量高 和茶多酚的含量低。
•
茶、水的用量还与饮茶者的年龄、性别有关
•
中老年——略浓 年轻人——略浓 男 女 性——略浓 性——略淡
• • • •
老茶客、体力劳动者——可适当加大茶量
•
•
新茶客、脑力劳动者——可适当减少茶量
一般来说,茶不可泡得太浓,因为浓茶有损胃气,对脾胃虚寒者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