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流域

合集下载

淮河流域环境介绍

淮河流域环境介绍

自然灾害
淮河流域
气象水文
自然资源
Your company slogan
淮河流域包括湖北、河南、安徽、山东、江苏五省40个 地(市),总人口为1.65亿人,平均人口密度为611人 /km2,是全国平均人口密度的4.8倍,居各大江大河流 域人口密度之首。
Your company slogan
淮河流域耕地面积1333公顷,主要作物有小麦、水稻、玉米、薯类、 大豆、棉花和油菜,1997年粮食产量为8496万吨,占全国粮食总 产量的17.3%。农业产值为3880亿元,人均农业产值为2433元, 高于全国同期人均值。淮河流域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已占有举足轻重的 地位。
Your company slogan
淮河流域交通发达:
京沪、京九、京广三条南北铁路大动脉从本流域东、中、西部通过;著名的欧 亚大陆桥-陇海铁路横贯流域北部;还有晋煤南运的主要铁路干线新石铁路, 以及蚌合铁路和建设中的新长铁路等。
内河航运有年货运量居全国第二的南北向的京杭大运河,有东西向的淮河干流, 平原各支流及下游水网区内河航运也很发达。
如:有效地种植水葫芦——吸收水体中的重金属。
寻找麦草的更多新出路——减少水体有机物排放 利用贝类生物地球化学研究与水污染治理
Your company slogan
淮河流域贝类丰富,广泛分布于干流和与之相通的各种水体中。考虑到淮河 流域的水污染物主要是严重超标的COD ,氨氮这些都会影响到流域生活的贝类, 这些会影响到流域的贝类生活,同位素组成变化可能记录了污染物来源和食物 链的结构变化的信息。

Your company slogan
“九五”计划:安排修建城市污水处理厂59座,到2000年底,建成 并运行12座,占20.3%;在建32座,占54.2%;未动工的15 座,占25.4%。

《淮河流域水系》课件

《淮河流域水系》课件

主要产业:纺织、食品、电 子、机械等
工业结构:以轻工业为主, 重工业为辅
工业布局:沿淮河两岸分布, 形成多个工业园区
工业发展特点:注重环保, 推动绿色工业发展
城市数量:淮河流域共有100多个城市 城市规模:其中大城市数量较多,中小城市数量较少 城市分布:城市主要集中在淮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区 城市经济:城市经济以制造业、服务业为主,农业为辅
淮河源头:位于河南省桐柏山, 风景秀丽,水源丰富
淮河中游:流经安徽省,有黄 山、九华山等著名景点
淮河下游:流经江苏省,有南 京、苏州等历史文化名城
淮河入海口:位于江苏省连云 港市,有连岛、花果山等著名 景点
淮河流域的民俗文化:包括民间艺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等 淮河流域的民间艺术:如剪纸、刺绣、泥塑等 淮河流域的民间音乐:如民歌、戏曲等 淮河流域的民间舞蹈:如秧歌、龙舞等
当代淮河流域:经过治理和开发, 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
PART THREE
淮河流域水资源 总量:约1000亿 立方米
水资源分布:上 游水量较少,中 下游水量较多
水资源利用:农 业灌溉、工业生 产、生活用水等
水资源保护:加 强水资源管理, 保护水资源环境
主要污染物为氮、磷等营养 物质,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提升旅游设施和 服务水平:加大 对旅游设施的投 入,提高旅游服 务水平,提升游 客体验。
加强区域合作: 加强与周边地区 的合作,共同打 造具有竞争力的 文化旅游品牌。
汇报人:

生态修复:加 强淮河流域生 态修复,保护 水生生物多样

水资源监测: 建立完善的水 资源监测体系, 及时掌握水资
源状况
加强水资源管理: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水源地,减少污染 生态修复:恢复河流生态,保护湿地,改善水质 绿色发展:推广清洁能源,减少污染排放,促进可持续发展 公众参与:提高公众环保意识,鼓励公众参与环保活动

淮河流域环境介绍

淮河流域环境介绍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区,淮河以南
属北亚热带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为11~16℃。气温变化由北 向南、由沿海向内陆递增。极端最高气温达44.5℃,极端最低气温 为-24.1℃。蒸发量南小北大,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900~1500毫 米,无霜期200~240天。自古以来,淮河就是我国南北方的一条自 然分界线。

由于历史上黄河长期夺淮使淮河入 海无路,入江不畅,加上特定的气 候和下垫面条件,淮河流域历史上 洪、涝、旱、风暴潮灾害频繁,举 世闻名。流域内大洪、大涝、大旱 经常出现。一年之内经常出现旱涝 交替或南涝北旱现象。在淮河中下 游和淮北地区经常出现因洪致涝、 洪涝并发现象,危害最大的是大洪 水和洪涝组合所造成的灾害,在淮 河下游地区还极易遭遇江淮并涨、 淮沂并发、洪水风暴潮并袭的严重 局面
据历史文献记载统计,从14世纪到19世纪的500年里,淮河流域发 生较大水灾350次,不足两年一次。黄河夺淮初期的12、13世纪, 平均每百年发生水灾35次;14、15世纪每百年水灾75次;16世纪 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的450年里每百年平均发生水灾94次。洪涝 灾害越来越严重。新中国成立后的1950、1954、1957、1975和 1991等年份发生较大洪涝灾害,约10年左右发生一次。
淮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888mm,其中淮河水系910mm,沂 沭泗水系836mm。山东半岛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31mm。多年平均 降水量的分布状况大致是由南向北递减,山区多于平原,沿海大于内 陆。淮河流域内有三个降水量高值区:一是伏牛山区,年平均降水量 为1000mm以上;二是大别山区,超过1400mm;三是下游近海 区,大于1000mm。流域北部降水量最少,低于700mm。降水量 年际变化较大,最大年雨量为最小年雨量的3~4倍。降水量的年内分 配也极不均匀,汛期(6~9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50%~80 %。

淮河流域景点

淮河流域景点

淮河流域的景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
* 秦淮河风光带。

秦淮河是南京的母亲河,也是中国最具历史文化内涵的河流之一。

在南京,秦淮河的夜景非常迷人,游人如织,桥头上装饰着各式龙型彩灯,游船上的人们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船只点起的灯火,灯光映在碧莹莹的水中,真让人有“华灯映水,画舫凌波”的感觉。

* 桐柏淮源风景区。

这里巍峨的山岭屹然矗立在广阔的平原上,绵延不断,气势磅礴,构成了淮河流域的骨骼。

* 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等众多湖泊。

这些湖泊星罗棋布,一条条河渠如一条条白色的丝带,绕过山川、穿越大地,滋润了田野、山间,成为了淮河流域的血脉。

* 安徽淮南八公山。

这里的太白顶、淮源碑、管鲍祠等都是淮河岸边的文化地标。

总的来说,淮河流域的景点非常丰富,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人文景观都值得一游。

淮河流域调水的原因

淮河流域调水的原因

淮河流域调水的原因淮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但由于水资源的不均衡分布和供需矛盾,造成了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淮河流域调水工程应运而生。

淮河流域调水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淮河流域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地势平坦,雨水资源相对较少。

而该地区的农业生产对水的需求非常大,因此水资源短缺问题成为制约当地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淮河流域调水工程通过引水调配,将丰富的长江水源引入淮河流域,解决了当地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保障了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

2.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淮河流域是中国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也是重要的工业基地。

然而,受限于水资源的短缺,淮河流域的工业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淮河流域调水工程的实施,可以为当地工业提供充足的水源,推动工业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繁荣。

3. 防止水灾和旱灾。

淮河流域是中国水灾和旱灾频发的地区之一。

由于地势低洼、雨水不均,淮河流域经常发生洪水和旱灾。

淮河流域调水工程的实施,可以通过引水调节水位,减少洪灾的发生;同时,通过引水补充水源,缓解旱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调水工程的建设,有效地提高了淮河流域的防灾减灾能力,保护了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4. 保护生态环境。

淮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区之一,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生态景观。

然而,由于水资源短缺和污染,淮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的破坏。

淮河流域调水工程通过引入长江水源,改善了淮河流域的水质,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同时,调水工程还可以通过调节水位,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的平衡,保护湿地生物的栖息地。

淮河流域调水的原因主要是为了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防止水灾和旱灾,以及保护生态环境。

淮河流域调水工程的实施,为当地的农业生产、工业发展、生态保护和灾害防治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对于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江苏省淮河流域水系

江苏省淮河流域水系

二、淮河水系淮河源于河南省桐柏山,流经豫、皖、苏三省。

古淮河“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

黄河夺淮以后,淮阴以下淮河河床被黄河侵占,一度黄淮合流,于云梯关入海。

由于河身淤高,加之人工“蓄清刷黄”,沂沭泗诸河逐渐和淮河分离,淮河在淮阴以西壅塞潴积成洪泽湖。

黄淮交相侵犯,洪泽湖大堤不断溃决,洪水又泛滥于里下河地区入海,并逐步南移泄入长江。

清咸丰元年(1851年),淮水冲决洪泽湖大堤礼坝,经三河穿高宝湖、邵伯湖南下入江,逐步形成淮河入江水道。

咸丰五年黄河北徙,黄淮分离,留下一条废黄河,成为淮河水系和沂沭泗水系的分水岭。

淮河从源头经洪泽湖入江或入海,全长都在1000余公里,流域面积19万平方公里。

江苏淮河水系的范围,为北界废黄河,南抵通扬运河及如泰运河,面积3.79万平方公里。

洪泽湖承接淮河干支流来水,洪泽湖以下称为淮河下游。

经过建国后的治理,淮河下游有淮河入江水道、苏北灌溉总渠(简称“灌溉总渠”或“总渠”)、淮沭新河(淮沭河段)分泄淮河洪水入江、入海。

里运河以东的里下河腹部及滨海垦区各河,直接排水入海。

江苏淮河水系分为洪泽湖上游入湖水系、洪泽湖下游水系、里下河腹部水系、滨海垦区水系和废黄河水系等5个水系。

(一)洪泽湖上游入湖水系洪泽湖是淮河流域最大的湖泊型拦洪蓄水库。

淮河干流过浮山后,经泊岗引河南下,在盱眙老子山入湖;南岸有池河、北岸有漴潼河(现怀洪新河)、新汴河、新老濉河、徐洪河等支流直接入湖;周边沿湖地区还有10多条引排河道直接入湖。

洪泽湖是在黄河夺淮期间,黄淮水不断壅积,由破釜、白水、万家、泥墩、富陵等湖逐渐串连扩大,至明万历七年(1579年)基本形成。

洪泽湖大堤经历代修筑,成为淮河下游防洪屏障。

大堤南自盱眙县张大庄,经洪泽县蒋坝、高良涧,至淮阴县码头镇老坝头,长67.25公里,控制淮河流域面积15.8万平方公里。

湖底高程10~11米。

在湖水位13米时平蓄不破圩,水面积为2152平方公里(1957年资料);最高水位17米时沿湖破圩后最大水面积为4222平方公里。

淮河的简介

淮河的简介
● 皖境淮域,历史上水利发展较早,如寿县的芍陂(今安丰塘),始建于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灌田万顷;横贯宿州、灵璧、泗 县三县的通济渠,建于1300多年前的隋朝,上溯汴梁,下接运河,沟通江淮,是当时的漕运孔道,12世纪起,经历了600余年的 黄河夺淮,终至湮废。及至1949年前,淮北地区已是水系紊乱,河沟淤阻,陂塘沟洫,大都夷平;淮河干流被淤浅,下受洪泽湖 顶托,浮山以下入湖河底呈倒比降,宣泄不畅。域内洪涝灾害频仍,甚或旱蝗并发,赤地千里,“大雨大灾,小雨小灾,不雨旱灾” 是其真实写照。1949年以后,整治了淮河干、支河道,开挖了排水沟渠,初步建立了排水系统。
位置境域
● 淮河地处中国东部,介于长江和黄河之间,跨河南、安徽、江苏、山东及湖北5省,位于东经112度~121度, 北纬31度~36度,流域面积274657平方公里,流域西起桐柏山、伏牛山,东临黄海,南以大别山、江淮丘 陵、通扬运河及如泰运河南堤与长江分界,北以黄河南堤和泰山为界与黄河流域毗邻。 [2-3]
地形地貌
● 淮河流域东临黄海,西、南及东北部分别为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和沂蒙山等环绕,山海之间 为广阔的平原。山丘区面积约占流域面积的1/3,平原面积约占2/3。淮河流域东西长约700km, 南北平均宽约400km,西北部高,东南部低.海拔在600~1000m之间,豫西石入山最高为 2153m。淮河流域上游两岸山丘起伏,水系发育,支流众多;中游地势平缓.多湖泊洼地;下游 地势低洼,大小湖泊星罗棋布,水网交错,渠道纵横。 [3]
水利资源
● 淮河流域年平均地表水资源为621亿立方米,浅层地下水资源为374亿立方米,扣除两者相互补给 的重复部分,水资源总量为854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为450立方米。淮河流域各项水源工程的年 供 水 能 力 约 4 5 0 亿 立 方 米 , 在 保 证 率 为 5 0 % 的 平 水 年 份 缺 水 11 亿 立 方 米 , 保 证 率 为 7 5 % 的 中 等 干 旱 年 份 缺 水 4 1 亿 立 方 米 , 保 证 率 为 9 5 % 的 特 枯 年 份 缺 水 11 6 亿 立 方 米 , 预 测 到 2 0 0 0 年 保 证 率 为 95%时供需缺水量为179亿立方米。淮河流域地表水地区分布总的趋势是南部大、北部小,同纬 度地区山区大、平原小,平原地区则是沿海大、内陆小。

淮河的知识点

淮河的知识点

淮河的知识点淮河,是中国的第五大河流,也是中国重要的水系之一。

它发源于安徽省西北部的皖西山脉,流经安徽、江苏和河南三个省份,最后注入黄海。

淮河流域是中国农业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也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生态资源。

1. 淮河的地理特点淮河流域地处中国东部中部地区,总面积约为27.3万平方公里。

淮河全长约1,000多公里,流经安徽、江苏和河南三个省份。

淮河中上游为山地和丘陵地带,下游地势平坦。

流域内有许多湖泊、河流和水利工程,如洪泽湖、滁河、泗河等。

2. 淮河流域的水资源淮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水资源补给区之一。

淮河水质较好,水量充沛,在农业灌溉和城市供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此外,淮河还承载着一些重要的水利工程,如淮河干流、淮河排洪河道等,对防洪、航运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3. 淮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淮河流域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包括湿地、湖泊、森林等。

湖泊如洪泽湖是重要的生态功能区,为许多候鸟提供了栖息地;湿地则具有重要的生态保护作用,有助于维持当地生态平衡。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环境污染的影响,淮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也面临一定的挑战。

4. 淮河流域的农业特色淮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之一,以种植稻谷、小麦和棉花为主。

由于土地肥沃、水资源充沛,淮河流域的农业产量一直居于全国前列。

此外,淮河流域还有一些特色的农业产品,如淮盐、淮南玉米等,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和经济价值。

5. 淮河周边的历史文化遗产淮河流域历史悠久,有许多文化遗产和历史名城。

比如,安徽的合肥、阜阳,江苏的淮安、扬州,河南的周口等都是淮河流域的重要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这些城市中的古建筑、传统手工艺、历史文物等都体现了淮河流域的独特文化魅力。

6. 淮河流域的发展前景淮河流域在国家的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

政府将加大对淮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发展,加强水资源管理和水利设施建设,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等。

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提升淮河流域的综合发展水平,促进区域经济的繁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汝河,北汝河,等。
• 河南境内的水库
• 白沙水库,昭平台水库,白龟山水库, 板桥水库,南湾水库,等。
环境状况
水质
Ⅰ类 Ⅱ类 Ⅲ类 Ⅳ类 Ⅴ类 劣Ⅴ类
2010 0.8 12.2 25.8 26.7 13.8 20.7
2009 0.5 12.3 25.1 22.9 13 26.2
2008 0.5 15.6 22.3 20.2 12.8 28.6
健康状况
• 河南省西平县吕店乡位于淮河的二级支流洪河流 域, 大约从十几年前开始, 该乡洪村铺等出现8个 癌症高发村
• 因为河流被污染, 在淮河最大支流沙颍河沿岸的河 南省沈丘县, 出现了多个癌症高发村
• 我国 966个食管癌高发县其中海河水系; 淮河水系; 黄河中、 下游; 长江中、 下游地区多有分布
(66%)
三、万元工业增加值废水排放量由低到高依次为
许昌市(8.34吨)、郑州市(9.94吨)、商丘市(10.80吨)、周口市
(12.26吨)、信阳市 (12.59吨)、平顶山市(13.14吨)、开封市(16.50
吨)、驻马店市(18.57吨)、漯河市(22.78吨)
四、万元工业增加值COD排放量由低到高依次为
2007
0
13.7 24
20 10.6 31.7
2006
0
9.9 27.3 16.8 10.9 35.1
河南省辖淮河流域2007年度城市水环境状况 公告 2008-07-18

一、责任断面水质化学需氧量达标率由高到低依次为
信阳市(100%)、驻马店市(100%)、商丘市(99.2%)、许昌市(95.8%)、平
淮河流域
淮河水系示意图
• 淮河流域由淮河与泗、沂、沭河两大水系 组成。面积27万平方公里,其中淮河水系 为19万平方公里,泗、沂、沭河水系为8万 平方公里。
• 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向东流经豫、 皖、 苏、 鲁四省,在三江营入长江,全长 1000 公里.
• 淮河流域包括湖北、河南、安徽、山东、 江苏五省40个地(市),181个县(市), 总人口为1.65亿人平均人口密度为611人 /km2,是全国平均人口密度122人/km2的 4.8倍,居各大江大河流域人口密度之首。
• 2009年山东_江苏跨省河流砷污染事件 • 淮南沿岸肝吸虫病流行 • 近几年,安徽省疟疾疫情连续大幅度回升,病人主要
集中在沿淮和淮河以北
口市(0.23千克)、商 丘市(0.30千克)、平顶山市(0.32千克)、驻马店
市(0.32千克)、开封市(1.22千克)、漯河市(1.36千克)
• 大气
• 秸秆焚烧最严重的区域一直分布在淮河流 域和陕西关中平原。淮河流域因农田大气 污染累计损失就超过1.7亿元。
• 两淮能源基地的各主要煤矿都其向大气排 放的大量SO2及NOx气体,淮河流域的酸雨 危害日趋加重。
• 河南境内淮河流经的城市
• 河南省辖淮河流域覆盖郑州、开封、许昌、 漯河、平顶山、商丘、周口、驻马店、信 阳、南阳、洛阳11个省辖市81个县(市、 区)。
• 淮河流域在河南省社会和经济发展中都占 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是河南的半壁 河山 。
河南境内的支流
• 洪河,沙颍河,史 河, 涡河,泉河, 黑茨河,南洺河, 油河,赵王河,惠 济河,豫皖大沙河, 包河,浍河,沱河
顶山市(95.8%)、郑州市 (93.8%)、开封市(90.3%)、漯河市(90.3%)、周口市
(86.1%)
二、责任断面水质氨氮达标率由高到低依次为
信阳市(100%)、驻马店市(100%)、许昌市(100%)、商丘市(96.7%)、平
顶山市(87.5%)、漯河市 (86.1%)、郑州市(79.2%)、开封市(75%)、周口市
郑州市(0.90千克)、许昌市(0.97千克)、周口市(1.94千克)、信
阳市(1.98千克)、平 顶山市(2.21千克)、开封市(3.40千克)、商丘市
(3.5千克)、驻马店市(4.63千克)、漯郑州市(0.03千克)、许昌市(0.05千克)、信阳市(0.16千克)、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