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讨论-帕金森病

合集下载

帕金森病病例分享-大连市中心医院王翠

帕金森病病例分享-大连市中心医院王翠

用药
药物 1
2
3
4
5
美多巴
珂丹 金刚烷胺 百优解
125
100 100
125
125
100
125
125
100
100 20
结果


感受:对于服用左旋多巴类药物有运动波动的PD 病人,添加COMT抑制剂可明显改善运动波动。 COMT抑制剂的应用可减少左旋多巴类药物的 剂量。本例美多巴4片降低为2.5片。
10
胃酸增加、药物及饮食改变 黑质神经原贮备多巴胺能力丧失 纹状体受体敏感性变化 左旋多巴的使用、服用时间、总服药剂量 患者年龄

症状波动
剂末现象(wearing-off) 开关现象(on-off)

Definition of Wearing-off
12
目前对2004年的定义认知度较高。
在四项研究中均显示”开”期延长 PDQ-8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与基线时相比,”开”期最多延长 其中问题3,6和8改善明显,有显著差 1.7小时 异
珂丹的临床疗效:剂末现象早期使用,获益更多
延迟运动并发症


对未治疗的早期患者首选恩托卡朋-左旋多巴卡比多巴复合制剂有可能 预防或延迟运动并发症的发生
Diagnosis difficulty
13
医生
难以实时观察 未引起足够重视
患者
缺少充分认识
没有诊断工具
不能早期发现剂末现象, 影响PD患者的治疗优化。
需要更贴近临床操作的筛查诊断工具,来尽早诊出剂末现象。
WO的发生率
14
WO是PD患者常见的并发症;
病程增加, 出现WO的患者数也增加。

帕金森氏病病例范文

帕金森氏病病例范文

帕金森氏病病例范文背景介绍帕金森氏病(Parkinson’s disease),又称震颤麻痹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直和运动减弱等症状。

本文将介绍一位60岁男性患者的帕金森氏病病例,包括病例背景、症状展现、诊断过程和治疗方案。

病例背景患者信息•姓名:李先生•性别:男•年龄:60岁•病史:无明显疾病史•家族史:无相关疾病主要症状1.随着疾病进展,李先生开始感到全身乏力,尤其是双腿和双臂。

2.李先生出现静止性震颤,经常发生在右手和右腿。

3.运动减弱:李先生的步态开始变得缓慢,行走时姿势笔直,且腿部活动幅度受限。

4.李先生感到全身肌肉僵硬,尤其是颈部和四肢。

诊断过程李先生的症状引起了他的关注,并咨询了医生。

以下是他的诊断过程和检查结果:临床检查1.神经学检查:李先生的静止性震颤在休息时明显增加,行走时减轻。

肌张力增加,腿部肌张力明显高于上肢。

步态缓慢,行走时姿势笔直,条形动姿势。

眼窝反复闭合。

2.深脑电图(DBS):显示巴士基体节皮质通路的异常。

辅助检查1.电生理学检查:脑电图检查显示基底节异常兴奋,前额及顶颞区离散棘波,慢波增多。

脑磁图显示休息震颤时增加的θ波活动。

2.脑部CT扫描:未检测到异常。

3.脑部核磁共振成像(MRI):显示中脑黑质体积减小及下丘脑部分异常。

4.多巴胺转运体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DAT Scan):显示多巴胺转运体密度减少。

诊断结果根据以上临床症状和检查结果,李先生被诊断为帕金森氏病。

该病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是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失和胆碱能神经元的兴奋性改变。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1.多巴胺激动剂:如左旋多巴,通过增加脑内多巴胺水平来缓解运动症状。

2.抗胆碱药物:如苯海索,通过减少胆碱能兴奋性来减轻肌肉僵硬和震颤。

T抑制剂:如司酮肟,可延长多巴胺在脑内的作用时间,从而增强治疗效果。

物理治疗1.物理治疗:通过锻炼和物理疗法,可以帮助李先生改善肌肉僵硬和提高运动能力。

帕金森病例分享

帕金森病例分享

警示征象
(三)警示征象:
发病5年内出现快速进展的步态障碍,以至于需要经常使用 轮椅。 (PSP,MSA)
运动症状或体征在发病5年内或5年以上完全不进展,除非 这种病情的稳定是与治疗相关。 (VP,药源性PD)
发病5年内出现球麻痹症状,表现为严重的发音困难、构音 障碍或吞咽困难。 ( PSP,MSA)
帕金森病病例分享
一般情况
患者:邓某 性别:男性 年龄:50岁 职业:木匠 主诉:行动迟缓3年余加重半年。
现病史
患者于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上肢活动稍不灵 活,当时未予重视。于今年2月份因上述症状加重就 诊于湘雅医院诊断“帕金森病”,予口服“艾地苯醌 、多巴丝肼、胞磷胆碱钠”对症治疗后症状稍有缓解 。近半年来,患者出现右侧肢体活动缓慢,右手不能 持筷,言语不流利,偶有视物模糊。近2月逐渐发展 至左侧肢体进行性活动迟缓,右手不自主抖动,尤其 激动、紧张时易出现。目前患者穿衣、系纽扣尚可自 理,起床、翻身较缓慢,尚能单独行走。入院时患者 神志清楚,精神、睡眠可,大小便正常。
发病5年内出现吸气性呼吸功能障碍,即在白天或夜间出现 吸气性喘鸣或者频繁的吸气性叹息。 (MSA)
发病5年内出现严重的自主功能障碍,包括:体位性低血 压;发病5年内出现严重的尿潴留或尿失禁。 (MSA)
发病3年内由于平衡障碍导致反复(>1次/年)跌倒。 ( P SP,MSA,CBD,VP)
PD的诊断:
• 苍白球 ( GPi ) 帕金森病 ( 异动症 )
小结
✓ 原发性PD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慢性进行性疾病,目 前无法根治。
✓ 掌握PD的诊断标准,尽早识别PD。 ✓ 对于原发性PD治疗需要全程管理,早期诊断,早期
开始治疗,药物治疗为首选,在控制运动症状的同 时关注非运动症状的治疗。

帕金森病例七则

帕金森病例七则
11
当视幻觉短暂出现并且患者知道那不是事实,可以暂 不治疗。当患者不认为那是幻觉时应该开始治疗。首先要 停用抗帕金森病作用较弱而可能加重幻觉的药物,如金刚 烷胺。如果该患者依然有幻觉而帕金森病运动症状较重不 能停服培高力特,可以在睡前服用喹硫平(25毫克到75 毫克)可以缓解幻觉症状。
12
帕金森病例七:妄想
13Leabharlann THANK YOUNo Image
14
5
老年患者服用左旋多巴比服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出现 幻觉、困倦和体位性低血压的几率要低。70岁以上患者比 年轻患者发生运动波动和异动症的可能性小。对于本例患 者可以服用复方多巴,常用剂量为左旋多巴达到600- 700毫克/天。对于有姿势不稳容易跌倒的患者可增加左旋 多巴剂量直到姿势不稳得到改善或者出现不良反应。
10
帕金森病例六:幻觉
年龄:70 性别:女 症状:病史6年,目前出现视幻觉。她时常看到有其他人 或者动物在她的卧室里,然后她会起身检查是真的有这些 人或者是幻觉。目前服用的药物包括信尼麦25/100(每 次一片半,每天四次),培高力特(1毫克,每天四次), 金刚烷胺(100毫克,每天2次)。 策略:幻觉是帕金森病常见并发症之一,在服用大剂量左 旋多巴或者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老年患者中更容易出现。
6
帕金森病例四:剂末效应
年龄:50 性别:女 症状:病史8年,服用信尼麦(25/100,每天四次)和普 拉克索(1毫克,每天3次)。该患者出现运动症状波动 (服药3小时后出现剂末效应),无异动症。 策略:运动症状波动是帕金森病的常见并发症,特别是在 服用左旋多巴5-7年后的患者容易发生。一种方法是将复 方多巴从标准片转换为控释片或者合用标准片和控释片。
3
睡眠后帕金森病症状能显著改善。这种有基因突变的帕金 森病患者比散发帕金森病患者进展慢,但容易发生左旋多 巴诱导的异动症。因此这些患者应尽可能推迟服用左旋多 巴制剂,多巴胺能受体激动剂才是合理的药物,普拉克索 对于伴有抑郁症的帕金森病患者效果较好。

帕金森病例讨论

帕金森病例讨论

帕金森病例讨论嘿,你知道帕金森病吗?这病可挺复杂的,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帕金森病例讨论那些事儿,就像解谜一样,超级有意思哦!先说说症状表现吧,那可真是五花八门。

比如说有个王大爷,他最近走路的时候总是觉得腿不听使唤,步子迈得特别小,而且还越来越慢。

手也老是抖个不停,拿东西都拿不稳。

他的家人一开始还以为是他年纪大了,没太在意。

后来去医院检查,才发现是帕金森病。

你身边有这样走路姿势奇怪或者手抖的人吗?诊断过程也不简单哦,就像侦探破案一样,要仔细寻找线索。

比如说医生在给王大爷诊断的时候,问了他好多问题,像有没有感觉身体僵硬啊,睡眠怎么样啊,情绪有没有变化等等。

还给他做了各种检查,比如脑部的CT、核磁共振,还有一些神经系统的检查。

最后综合这些信息,才确定了是帕金森病。

有个实习医生就感慨:“诊断帕金森病可真不容易,要考虑这么多因素,一点都不能马虎。

”你觉得医生的诊断工作难吗?治疗方法也有很多种呢。

比如说药物治疗,有个李奶奶,她被确诊为帕金森病后,医生给她开了一些药物。

刚开始吃的时候,效果还挺明显的,手抖的症状减轻了,走路也稍微好点了。

她高兴地跟邻居说:“这药还真管用,我感觉自己又能正常生活了。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药物的效果可能会逐渐减弱,或者出现一些副作用。

这时候就需要医生根据她的情况调整药物剂量或者更换药物。

你知道药物治疗要注意什么吗?除了药物,还有康复训练也很重要哦。

就像锻炼身体能让我们更强壮一样,康复训练能帮助帕金森患者提高生活质量。

比如说有个张爷爷,他每天都会按照康复治疗师的指导做一些简单的运动,像伸展手臂、抬腿、走直线等等。

慢慢地,他的身体协调性好了一些,生活也能自理了。

他笑着对家人说:“我要坚持做康复训练,不能让这病把我打倒。

”你觉得康复训练有效果吗?在病例讨论中,医生们还会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呢。

因为得了帕金森病,很多患者会感到焦虑、抑郁。

比如说有个赵大爷,他自从知道自己得了这个病,就整天闷闷不乐的,觉得自己是个累赘。

帕金森病病例

帕金森病病例

帕金森病病例
案例:
患者,男性,55岁,“动作缓慢,右上肢不自主震颤3年”。

3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动作缓慢,右手不自主震颤,呈“搓九样”动作,静止时出现,主动动作或睡眠时消失,进行性感觉右侧肢体发僵,写字、执筷等精细动作不灵活,服用“美多巴”症状可以改善。

查体:生命体征平稳,言语交流可,高级认知功能正常,面部表情少,瞬目减少,讲话声音稍低沉,语调单一,饮水无呛咳。

四肢肌力5级,右手可见不自主静止性震颤,右肢肌张力增高,右上肢为齿轮样增高,右下肢铅管样肌张力增高;站立平衡可,拉肩试验阴性,左下肢单足站立可达30s,右下肢单足站立5s。

行走右下肢略拖步,步幅小,右上肢无摆臂。

问题:
①患者有哪些帕金森病的特征性表现?
②患者目前存在哪些功能障碍?
③针对患者的功能障碍,应该进行哪些康复治疗?
病例分析讨论:
①患者特征性的帕金森表现包括:面具脸、讲话音量低语调单一,右上肢静止性震颤、右肢肌张力增高、步行右肢步幅小
无摆臂、右下肢单足站立平衡功能差。

②患者目前存在的主要功能障碍包括:肌张力障碍,平衡障碍,步行障碍,构音障碍。

③目前阶段适宜患者的康复治疗包括:平衡功能训练,放松训练,步态训练,言语训练,手部精细动作的作业治疗。

其中运动功能方面,应该以平衡和放松训练作为步态训练的前提,只有患者可以很好地保持单足站立平衡和进行主动肌肉放松后,才可以更好地进行步态训练,改善步行功能。

中医针灸治疗帕金森氏病病例分析

中医针灸治疗帕金森氏病病例分析

中医针灸治疗帕金森氏病病例分析王XX,男,90岁,住院号:448675,初诊日期:2016 年8月4日。

主诉:下颌及舌体震颤2年余。

病史:患者于2年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颌及舌体不自主震颤,语言流利,四肢活动可,当时神清,无头晕头痛,无胸闷憋气、二便失禁等症,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查多巴胺转运蛋白现象示:双侧纹状体区多巴胺转运蛋白密度减低,诊断为“帕金森氏病”,并予口服美多巴治疗,经治震颤症状未见明显缓解。

近2月于我院针剂及口服中药汤剂治疗,症状改善不明显,现为进一步治疗收入我病区。

现症:神清,精神可,语言清晰流利,反应迟钝,下颌及舌体不自主震颤,偶右手不自主震颤,行走迟缓,口角流涎,饮水偶呛,咳嗽咳少量白色泡沫痰,偶胸闷憋气,无头晕头痛、胸痛等症,纳可,寐安,小便调,大便干燥,2日一行。

高血压40余年,最高180/8OmmHg左右,平素口服施慧达半片1/日,血压控制在120-130/7OmmHg左右。

查体及实验室检查(阳性指标):T: 36.2o C, P: 60 次/分,R: 18次/分,BP:169∕84mmHg o西医查体:神志清楚,精神可,被动体位,查体欠合作,肌力上肢肌力5级,下肢肌力4级。

中医查体:面色偏红,语言清晰流利,反应迟钝,下颌及舌体不自主震颤,偶右手不自主震颤,行走迟缓,口角流涎,饮水偶呛,纳可,寐安,小便调,大便干燥,2日一行。

舌紫暗,苔黑,脉弦细。

ECG:窦性心律、左心室肥大。

多巴胺转运蛋白现象:双侧纹状体区多巴胺转运蛋白密度减低。

颅脑MR平扫:1、脑白质少许脱髓鞘斑;2、脑萎缩。

西医诊断:帕金森氏病高血压病中医诊断:颤病证型诊断:痰热动风证治疗原则:化痰熄风,滋补肝肾,疏通经络,补益脑髓。

针灸取穴:百会、四神聪、内关(双)、人中、风池(双侧)、完骨(双侧)、天柱(双侧)、太溪(双)、行间(双)、丰隆(双)、头维(双)、曲池(双)、合谷(双)、太冲(双)、足三里(双)。

帕金森病例分享

帕金森病例分享
✓ 掌握PD的诊断标准,尽早识别PD。 ✓ 对于原发性PD治疗需要全程管理,早期诊断,早期
开始治疗,药物治疗为首选,在控制运动症状的同 时关注非运动症状的治疗。
辅助检查
✓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心肌酶、血脂、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血沉、C反应蛋白、甲状腺功能检查正 常。 ✓肿瘤标志物检查正常。 ✓大小便检查正常。 ✓肺部CT、心电图检查示:正常。 ✓腹部及泌尿系统彩超检查示:正常。
辅助检查
头颅平扫+头颅、颈部血管MRI: 左侧颞顶叶及左侧基底节区异常信号,考虑缺血灶。 左侧大脑前动脉主要由右侧颈内动脉供血。 颈部血管MRA未见明显异常。
: 中国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2016版).中华神经科杂志,2016,49(4)
讨论
非运动症状 1、精神症状 2、睡眠障碍 3、自主神经症状 4、感觉障碍
支持标准
(一)支持标准: 患者对多巴胺能药物的治疗明确有显著有效。 出现左旋多巴诱导的异动症。 临床体检观察到单个肢体的静止性震颤 以下辅助检查有助于鉴别帕金森病与非典型性帕金森综合征:
Ⅱ期:6年
可恢复
Ⅲ期:7年
中期
3 期 =轻~中度双侧受累,某种
姿势不稳,独立生活
Ⅳ期:9年
晚期
4 期 =严重残疾,仍可独自行走 或站立
5 期 =无帮助时只能坐轮或卧床
Ⅴ期:14年
治疗
心理疏 导
手术治疗
可以治疗但 不可治愈
药物 治疗
康复与 运动
照料护理
治疗
控制运动症状 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延迟或减少运动并发症 延缓疾病进展
• 丘脑切开术 • 苍白球切开术 • 丘脑底核毁损术
选 ➢ DBS:创伤小、安全、
择 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年前,逐渐进展至右手指不自主抖动,后整个右上肢抖动,静息、活 动时均有,紧张和疲劳时加重,开始服用美多芭、森福罗等药物有一定疗 效,但病情逐渐进展,药物疗效逐渐缩短。
• 半年来症状明显加重,每次药物疗效持续约2小时左右,药效减退后出 现 肢 体 抖 动 , 行 走 困 难 。 遂 自 行 加 药 , 最 多 加 至 美 多 芭 250mg 、 森 福 罗 0.25mg/次,每日7-8次。家属发现患者开始出现幻觉、妄想及胡言乱语, 自述被人控制,心存恐惧感,白天晚上均有。
治疗原则
❖疾病确诊后尽早启动治疗,鼓励患者多主动运动; ❖小剂量开始,缓慢递增,最小剂量取得满意疗效; ❖不能根治,需终身治疗; ❖治疗方案个体化。
治疗方案
• 针对帕金森症状群的治疗:美多芭用药次数偏多,单次用量偏小, 使用长效多芭制剂-息宁,或加用COMT抑制剂珂丹。
• 针对认知障碍的治疗:艾斯能1.5mg Bid开始,MDS 2011年综述 目前证据最充分的药物。
其他相关病史
既往史 否认手术外伤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否认脑炎史 个人史 未婚育;无业
出生生长于浙江,无外地长期居住史,无烟、酒等不良嗜好;
家族史 家族中无类似患者。否认有其他遗传疾病史。
体格检查
神清,言语欠清晰,理解力稍差,记忆力、定向力、计算力下降。 双侧瞳孔圆,直径3mm,对光反射灵敏,眼球活动无受限,双侧额纹对称,双眼
鉴别诊断
诊断
症状学入手 定位诊断 收缩圈
全面整合辅助检查
定性诊断
诊断
定位诊断
四肢张力铅管样张力增高等锥体外系 时间、空间定向力障碍,记忆力、计算力、理解能力下降等
高级神经功能 尿频、尿不尽,便秘植物神经 左侧巴氏征可疑阳性可疑锥体系
临床定位诊断:锥体外系,锥体系,皮层高级功能,植物神经
诊断
从变性病开始
辅助检查
【头颅MR平扫】双侧额叶颞叶轻度萎缩、双侧筛窦轻度炎症改变 【电生理】肛门括约肌EMG提示慢性神经源性肌电改变。 【 MMSE 】 21(中专文化) ,MOCA评分17分 【抑郁评分】 :中度抑郁 【颅脑B超】 :左侧强回声,S/M18.3%
病史总结
• 老年女性,63岁 • 起病隐匿,缓慢进行性加重,病程5年,主要以四肢运动迟缓,姿
势性震颤为主,美多芭治疗有效并出现幻觉,后出现认知障碍。 • 有药物后幻觉 • 植物神经受累 • 可疑的睡眠障碍(RBD)
体格检查阳性发现
• 时间、空间定向力障碍,记忆力、计算力、理解能力下降,
• 四肢肌张力铅管样升高。双上肢可见姿势性震颤,双上肢联带动 作少、双侧轮替动作慢,双足拖地。
• 左侧巴氏征可疑阳性
帕金森病-病例讨论
主诉
女性,63岁。 主诉:运动迟缓、肢体抖动5年,加重半年。
病史回顾
• 5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肢体发僵伴运动迟缓,继而发展至右 侧肢体,在行走身体前倾,小碎步,上肢体摆动少,右侧明显;半年后自 觉左脚趾不自主抖动,逐渐发展至整个左下肢,静息及运动时均有,睡眠 消失。未予重视,当地医院诊断为“脑梗死”,服用“活血化瘀”药物 (具体不详)治疗,未见明显好转及森福罗用量,患者幻觉妄想症状 好转,但是肢体抖动及运动迟缓症状进行性加重。4月前,起床、站立、 行走不能,且有焦虑抑郁情绪。夜间难以入睡,易醒,出现言语不清, 语调变低,偶有流涎,自觉记忆力减退,但无吞咽困难。
• 病程中否认嗅觉减退,有可疑睡眠中手脚乱动,说梦话,长期便秘, 有尿频, 尿不尽。
• 针对精神症状:氯氮平。
治疗方案
• 针对可能RBD:目前出现比较少,必要时可使用小剂量氯硝安定
• 针对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尿频、尿不尽,可使用外周抗胆碱能药,如托特罗定; 便秘:增加饮水量和高纤维含量的食物对大部分患者行之有效。 乳果糖、龙芸丸、大黄片、番泻叶等治疗有效。
辅助检查
【血常规生化、 肝肾功能电解质】 : (-) 【风湿免疫指标】 : (-) 【血脂全套】: 总胆固醇(6.51mmol/l、低密度脂蛋白5.1mmol/L) 【甲状腺功能】 :(-) 【肌酶】 :正常 【脑电图】 :正常 【血清铜、铜蓝蛋白】 : (-) 【肿瘤指标】(-) 【血清维生素B12】228.00 pg/ml【血清叶酸】2.54ng/ml ↓ 【风湿三项】IgG↓;IgA↓;IgM↓。 【免疫五项】正常 【脑脊液】 正常 【尿有机酸谱】基本正常。 【眼震电图报告单】 总体正常。 【颈部B超 】: 双侧颈动脉斑块形成。 【心脏超声】轻微三尖瓣关闭不全
❖无引起继发性帕金森病病因,如脑外伤、脑血管疾病、病毒感染、 金属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等;
❖无下列体征:眼外肌麻痹、小脑征、锥体系损害和肌萎缩等。
鉴别诊断-特发性震颤
❖特征是姿势性或运动性震颤 ❖发病年龄早 ❖饮酒或服心得安等药物后震颤显著减轻 ❖无肌强直和运动迟缓 ❖1/3患者有家族史
鉴别诊断—多系统萎缩(MSA)
收缩圈原则
诊断
临床
实验室检查
锥体系,锥体外系,植物神经,高级功能
各种排除标准
帕金森病伴剂末现象
临床诊断标准
❖运动迟缓并下列至少2个主征: - 静止性震颤 - 肌强直 - 姿势反射障碍
❖症状不对称起病,左旋多巴治疗有效,异动症;
❖嗅觉下降、心脏核素扫描MIBG吸收率下降;
❖随访证明符合帕金森病。
临床诊断的排除标准
❖MSA-P:兼有锥体外系、锥体系、自主神经症状(直立性低血 压、性功能和排尿障碍);
❖MSA-C:兼有锥体外系、小脑症状、自主神经症状(直立性低 血压、性功能和排尿障碍)。
鉴别诊断—路易体痴呆
❖认知功能出现早且迅速进展,有幻觉,波动性,晨轻暮重; ❖帕金森样表现; ❖可有肌阵挛、晕厥发生、睡眠障碍等; ❖对左旋多巴反应不佳。
闭合有力。双侧鼻唇沟对称,口角无明显歪斜,伸舌居中 ,咽反射存在。 眉心征(+),四肢肌张力升高。左>右,双上肢可见姿势性震颤。联动少,步距 偏小。轮替试验缓慢,左侧>右侧,双侧轮替动作慢。站立时身体前倾明显,行 走时双上肢联带动作少、双足拖地,转弯缓慢,未见明显前冲步态。四肢肌力5 级,四肢腱反射对称(++),双侧深浅感觉对称存在。右侧Babinski(±),余 病理征(-) 。颈软,脑膜刺激征阴性。 双侧指鼻试验稳准、双侧跟膝胫试验略欠稳准,闭目难立征阴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