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文化对翻译的影响
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 关键词 ] 词语 ; 句 子; 孔雀尾 式; 狮子 头式 [ 中图分类号 】 H 3 1 5 . 9 [ 文 献标 识码】 A [ 文章编号 】 1 0 0 8—8 0 9 1 ( 2 0 1 3 ) O l一 0 1 1 4— 0 3
纵 观我 国的翻译史 : 从东 汉 时期 的佛 经 翻译 至新 中 国翻译 时 期 , 我 国 出
一 文
●
史 Biblioteka ● 哲 中 西 方语 言 文化 差 异 对 英 汉 翻 译 的影 响
口毕 玉 娟
[ 内容提要 ] 语言是文化 的载体 。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之 间的相 互转换 , 更应该是 两种不同民族 之间思想 内容 的
对等交流。 中西方 国家 的人 们使用 两种 不同的语 言。 中国使用 的是 汉语 , 而西方 国家大部分 讲的是英语。英汉 两
种语言都具有独特 的文化背景和悠 久的历史。 由于 中西 方 国家 人们 的思维 方式和 价值观 不 同, 导致 了人们对语 言 内涵 的理解存在偏差 , 影 响 了人 们之间 的交流。 因此 , 研 究中西方 语言文化差异 , 实现 两种语 言之间的意义对等 转换 , 对促进 中西方 国家人们之 间的交流具有重要 的现 实意 义。本文 着重从 中西方语 言 文化差异 对词语 翻译、 句
( 1 ) A l l t h e p e o p l e i n C h i n a a r e a c t i v e i n S —
p o r t s n o w.
●
a t s e v e n o’ c l o c k e v e r y da y .
史
●
我父 亲 每 天 早 上 七 点 打 开 收 音 机 收 听 新 闻。
文化因素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

文化因素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引言: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商务英语的翻译成为国际商务交流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然而,由于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差异,文化因素对商务英语翻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文化因素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并分析应对这些影响的策略。
1.语言和词汇差异:不同国家拥有不同的语言和词汇,这对商务英语的翻译提出了挑战。
语言和词汇的差异可能导致单词和短语的意义不完全一致,甚至有时会造成误解。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翻译人员需要具备深厚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沟通技巧,确保所翻译的商务英语文档准确传达原意。
2.社会礼节和商务惯例: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商务交流中使用不同的社会礼节和商务惯例。
例如,在一些国家,商务信函需要以礼貌短语开头,而在其他国家,这种开头可能被认为过于繁琐。
这些差异可能导致翻译时的困惑和错误。
翻译人员需要了解不同国家的社会礼节和商务惯例,以确保商务英语翻译符合目标文化的规范。
3.文化价值观:文化价值观对商务英语翻译影响巨大。
不同文化对于商务交流中的道德、诚信、合作等价值观有着不同的看法。
翻译人员需要深入了解目标文化的价值观,以在翻译商务英语文档时正确传递发出方的意图和信息。
4.符号和象征:不同文化中的符号和象征也会对商务英语翻译产生影响。
例如,一些颜色在一个文化中可能象征着幸福和庆祝,而在另一个文化中则象征着哀悼和不幸。
将这些符号和象征正确地转化到商务英语翻译中是非常重要的,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和冲突。
对策:为了应对文化因素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翻译人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文化调研: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之前,进行充分的文化调研和了解,包括语言、社会礼节、商务惯例、文化价值观等方面。
这有助于翻译人员更好地理解源文本的意图,并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适应性。
2.贴近目标文化:在翻译商务英语文档时,翻译人员应当尽可能地贴近目标文化的习惯和价值观。
这包括使用目标文化的语言和词汇、符合目标文化的社会礼节和商务惯例等。
英语翻译中英语文化的作用及其对翻译效果的影响

英语翻译中英语文化的作用及其对翻译效果的影响随着全球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英语翻译在外贸、文化交流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而中英文化之间的差异,也极大地影响了英语翻译的质量和效果。
本文将探讨中英文化对英语翻译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了解文化差异来优化翻译效果。
1、语言形式的差异中英两种语言的语法结构、语言形式、词汇表达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会对翻译产生深刻的影响。
例如,在英语中,表达感叹的单词"wow"非常常见,而在中文中却很少使用。
因此在翻译时,如果直接将"wow"翻译为“哇”,可能会失去原文中的情感表达效果。
同样,在英语中,有很多不太直接的表达方式,如隐喻、比喻等,而这些表达在中文中可能并不适用。
因此,为保持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翻译者需要根据原文和目标文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环境进行适当的调整。
2、文化背景的影响文化背景是两种语言之间最显著的差异之一,也是影响翻译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
中英文化背景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值观、习俗、社会习惯、历史、地理、宗教等方面。
因此,翻译者需要对不同文化进行深入了解,才能准确揭示原文中的文化内涵。
3、审美标准的不同审美标准的不同是中英文化差异中最常见的一种。
中英两种文化的审美观念有很大的不同,包括对颜色、音乐、艺术、建筑、服装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例如,在西方文化中,黑色通常被视为一种高质量、高档次的颜色,而在中国文化中,黑色通常被用于哀悼和纪念等场合,因此使用不当就有可能引起误解。
二、如何通过中英文化差异优化翻译效果1、了解不同文化背景由于中英文化背景的不同,翻译者需要了解并掌握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念和习惯,以便更好地理解原文和转化为目标文。
2、尊重文化习惯和价值体系翻译者需要尊重两种文化的差异和多样性,避免在翻译过程中出现冲突或误解。
例如,在翻译中国的风景描述时,翻译者需要避免仅使用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词汇,而应使用符合西方审美标准的描绘方式。
影响翻译的因素

影响翻译的因素翻译是一门复杂而且多变的技能,一些因素会对翻译的质量和准确性产生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影响翻译的因素:1.语言技能:翻译人员必须精通源语言和目标语言。
这包括对语法、词汇、句法和文化背景的深入了解。
如果翻译人员在这方面的素养不够,就很难进行准确的翻译。
2.专业知识:某些领域的翻译需要特定的专业知识。
例如,医学、法律和技术领域的翻译都需要对相关术语和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如果翻译人员对特定领域不熟悉,可能会导致错误或不准确的翻译。
3.语言风格:每个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
翻译人员在处理文本时必须考虑到目标语言的语法规则和习惯用法,以确保翻译的自然流畅性和准确性。
4.文化背景:文化背景对翻译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和习惯,翻译人员必须了解这些差异并进行适当的转换,以确保翻译的意思能够准确传达给目标语言的读者。
5.时间限制:有时翻译人员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时间压力可能导致翻译质量下降,因为翻译人员可能无法仔细考虑每个句子和术语的选择。
6.语言变化:语言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系统,词汇、习语和表达方式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翻译人员必须时刻关注语言的发展趋势,并更新他们的知识和技能。
7.机器翻译:随着机器翻译技术的发展,许多翻译工作正在被自动化。
机器翻译可以提高翻译的速度和效率,但通常无法达到人工翻译的准确度和适应性。
总之,翻译的质量和准确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翻译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技能和专业知识,并考虑到语言风格和文化背景等因素,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英语文化对英语翻译的影响

英语文化对英语翻译的影响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翻译作为一项重要的国际交流工具,扮演着桥梁的角色,将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信息进行传递和沟通。
而英语作为全球最为广泛使用的语言之一,在翻译领域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然而,英语的翻译并非简单的字面转换,而是深受文化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英语文化对英语翻译的影响,并分析其在不同领域的体现。
一、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它们相互交织,互相影响。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而文化则塑造了语言的发展和演变。
在翻译中,理解文化背景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将词汇和句法进行转换,而忽略了文化的差异,那么翻译就会变得生硬、失真甚至产生误解。
二、影响英语翻译的文化因素1. 价值观和习俗不同文化拥有不同的价值观和习俗,这对翻译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在英语中“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被广泛接受,而在东方文化中,时间往往被看作是一种资源,需要既定的规划和管理。
因此,如果在翻译过程中不考虑这些差异,可能导致沟通的失败。
2. 象征和隐喻英语是一门富含象征和隐喻的语言,而这些象征和隐喻在不同文化中可能具有不同的含义。
例如,“猫头鹰”在西方文化中象征着智慧,而在中国文化中却被视为不祥之物。
当我们在翻译中遇到这些词汇时,需要灵活运用翻译技巧,确保准确传达原本所要表达的意图。
3. 文化特色每个文化都有自己的特色和独特的方式表达思想。
英语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未必适用于其他文化背景下的翻译。
例如,英语中的“it's raining cats and dogs”(下大雨)在翻译成其他语言时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转换,以使其符合当地的习惯表达方式。
三、不同领域中英语翻译的文化影响1. 文学翻译文学作品是一种凝聚着作者文化和思想的艺术表达形式。
因此,文学翻译要求译者对原作的深入理解,并将其文化内涵准确传达给读者。
如果不能有效地传递作品背后的文化意义,那么读者可能无法真正体会到原著的魅力。
语言功能及定义的视角对文化与翻译之间相互作用与影响的浅析

OU语言功能及定义的视角对文化与翻译之间相互作用与影响的浅析潘雅伦,周丽新摘要文章首先对语言、文化和翻译餉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综述,然后分别从文化语境中的翻译和翻译的两种文化取向现象探讨了相互作用和融合.由于文化主要通过语言传播,因此在翻译实践中应考虑文化因素和因素.为了实现真正意义上餉翻译目标,翻译实践应基于文化背景处理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话语处理原则.关键词语言;语言文化取向;翻译角度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20)250-0151-021定义1.1语言的定义语言是很复杂的,其中包括文化背景、语义层次、思维逻辑、表象载体以及应用方式等,并不可以简单地给予语言本身一个准确的定义。
但总体而言,语言是交流的一种表达形式,比如话语,手语和身体语言。
语言对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意义。
大众普遍认为人们说出来的各种话语即为语言。
但是对于教师来说,语言是一种需要教授和被记住的语法系统。
对译者而言,语言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可以以各种形式来表达。
1.2文化的定义文化的概念是由泰勒(E.B.Taylor)于171年首次定义的,他首次对文化特征进行了深刻地理解。
泰勒认为,文化是一个整体,它从社会整体成员中而来,包含了知识,信仰,艺术,道德和其他能力及习惯。
自泰勒以后,语言学者们皆尝试从不同的角度给文化下定义。
:1978年布朗(Brown)曾如此说道,“文化是信仰的一种结合。
拥有特定地理别名的人或多或少地具有共同的行为和习惯。
”概括来说,文化包含了物质,可以是文化作品,或是难以被理解的非物质,例如信仰和价值。
2对几组关系的简介2.1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语言中包含着源于文化的要素,例如习语,谚语以及其他固定表达。
作为一种自给自足和紧密的符号系统,现存的学术讨论对语言的研究存在多个分歧视角、和而不同的研究方向、以及多个拥有阶段性结论的学术成果,因此对于语言的探究还不够全面,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作为人类活动的一项核心载体形式,其本身的发展亦实时向前,在研究过程中必须以与时俱进的态度从宏观上将语言与社会文化联系起来。
英语翻译中英语文化的作用及其对翻译效果的影响

英语翻译中英语文化的作用及其对翻译效果的影响中英语翻译中,英语文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一种语言,更是一个国家的思维方式、价值观以及社会习俗的集合。
在翻译过程中,英语文化的理解和运用对翻译效果起着重要的影响。
英语文化的理解是翻译的基础。
翻译不仅仅是单词和句子的替换,更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和沟通。
只有深入学习和了解英语文化,才能准确地把源语言中的文化内涵和意义转化成目标语言。
英语中关于节日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与汉语有很大的差异,如果没有对英语文化的理解,就很难准确传达节日的寓意和文化价值。
英语文化的运用影响着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同一个概念可能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如果翻译人员没有了解英语文化,就无法把源语言中的概念准确地转化为目标语言。
在表达方式上,英语文化也有很多独特的特点,如习惯用语、谚语和典故等。
如果没有了解英语文化,翻译人员就无法恰当地运用这些特点,导致翻译结果不够流畅、不自然。
英语文化对翻译的达意和效果也有重要影响。
翻译的目的是要传达源语言中的信息和意义。
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有些源语言中的意义和信息可能无法直接转化为目标语言。
这就需要翻译人员根据英语文化的背景和偏好,做一些适当的调整和重新表达,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某些中国习俗和文化象征在英语中可能无法找到直接的对应词汇,翻译人员就需要根据英语文化的特点,找到最合适的表达方式。
英语文化的运用也能增加翻译作品的魅力和吸引力。
翻译不仅是将信息传递出去,更是要使读者理解和接受。
英语文化中的特色和魅力能够为翻译作品增添色彩和魅力。
通过准确地运用英语文化,翻译作品能够更好地适应目标语言读者的口味和阅读习惯,从而提高其吸引力和可读性。
英语文化在中英语翻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影响着翻译对准确性、流畅性和达意的影响,还能增加翻译作品的魅力和吸引力。
翻译人员在进行中英翻译时,应注重对英语文化的学习和理解,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以提高翻译效果。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1. 词汇选择:中西方文化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因此在翻
译时需要根据目标文化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词汇。
例如,中文中通常使用
“家庭”来表达亲情关系,而英文中可能会选择“family”、“household”或者其他词汇。
2.文化隐喻和象征:文化中的隐喻和象征是表达文化特点和意义的重
要方式。
在翻译中,需要理解并传达源语言文化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同
时找到目标语言中相似的表达方式。
例如,中国文化中常使用“牛郎织女”来表达爱情,而英文可能会使用其他故事或表达方式。
3.社会礼貌和文化习俗:在翻译过程中,还需要考虑目标语言文化中
的社会礼貌和文化习俗。
例如,在中文中由于注重尊重和礼貌,常常使用
敬语和称谓来称呼他人,而在英文中则可能更常用名字或直接称呼。
4.文化背景知识:理解和传达文化背景知识对于准确翻译文本非常重要。
例如,中文中的一些成语、典故和历史人物可能在西方文化中没有相
应的等价物,此时翻译者需要寻找其他方式来传达文本的意义。
总之,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中文翻译的影响非常大,翻译者需要通过深
入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和相似之处,灵活运用翻译技巧和策略,以确保翻
译的准确性和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与文化对翻译的影响
在长期的语言教学工作中,我们会发现中国与其他使用英语的国家在文化习俗和语言使用习惯上有很大差异,这直接造成交流,尤其是翻译式交流中的很多障碍。
下面从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日常用语和习语等方面就英汉语言和文化对翻译的影响进行比较和探讨。
一、语言差异与文化差异
1.翻译是人类语言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国家之间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互相学习不可缺少的手段。
翻译过程中,要准确将语言意思表达出来,就需要理解和认识该语句所产生的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
所谓译事之难,难就难在处理一些涉及文化意蕴、民族习俗、语言惯用法等的语言差异。
例如:汉语中的炕、旗袍、中山装、麻将、二胡等在英语中都属词汇空缺。
而英语中的tank、jacket、bus、nicotine等在汉语中都没有准确的对应词,只好按读音将其分别译为坦克、夹克衫、巴士、尼古丁。
2.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最富有弹性的成分,也是最具有文化内涵的成分。
词之所以能表名表义,是因为它由词位(外部形式)和义位(内容、意义)两个部分组成。
义位又由数个义素组成,其中概念义素构成事物或现象的概念,非
概念义素构成词汇的背景,亦称背景义素。
例如:英语的“yellow”和汉语的“黄”同指一种颜色,它们的概念义素完全相同,但背景义素中的民族文化义素却大不一样,在汉语中,黄色在历史上是皇帝的颜色,象征帝王和权力,在当代,黄山、黄河、黄土地、黄皮肤中的“黄”则是中国的国色,寄托着中国人的民族感情。
而在英语中,黄色的一个象征意义是“背叛”。
因此,男士给女士送花或其他礼物时忌讳黄色。
我国英语教学专家许国璋从中国英语教学实践出发,划分了三种不同的意义环境和三种词义对应情况:(1)外语文化涵义大于汉语文化涵义的词汇。
例如,英语中“modern”这个词,当指历史时代时,区别于“ancient”(古代)“mediaeval”(中古)。
它本是包含了中世纪的反叛人文主义精神,非禁欲主义,执著于此生此世幸福的追求,不考虑来生报应;尊重科学,不受缚于中世纪教条等等。
这些文化内涵在汉语的“近代”和“现代”中都无法找到对应。
(2)汉语文化涵义大于外语文化涵义。
例如:人们常常将英语的“metaphysics”等同于汉语的“形而上学”。
然而英语文化环境中“metaphysics”是一门研究物质和自然世界之外的东西的学问,是对于万物起源的猜想,也是一种思维和研究方式,这个概念是中性的。
在中国文化环境中,它用来特指同辩证法相对应的思想方法,由于历年政治文化环境的影响,“形而上学”带上了一层贬义,意味着脱离实际的玄
思臆想,这层贬义是英语中没有的,因而此概念的汉语文化内涵大于英语文化内涵。
(3)在本族文化环境中和在外国文化环境中的文化内涵不同。
例如:汉语中的“政治”与英语中的“politics”,其文化内涵相去很远。
在中国文化环境中,与“政治”相关的概念有:阶级、政党、社会团体,个人在国家生活和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等,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而在英语文化环境中“politics”可以说指一种职业,也可以指策略或手腕,在卑劣和邪恶中做程度选择的艺术等等。
二、日常语言中的文化差别
1.在日常对话中,不同文化环境下的语言有着非常有趣的特点。
例如,汉语中的“上哪儿去啊?”和“到哪儿去啦?”这样打招呼的话直译成英语就是“Where are you going?”和“Where have you been?”用这两句英语来打招呼,大部分讲英语的人听了会不高兴,他们的反应很可能是: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你管得着吗!)当然,打招呼的话并不都令人感到奇怪或者引起对方反感。
有许多打招呼的话是相似的,有些只是说法不同。
在许多语言里,打招呼的话往往与时间有关,但即使在一种语言中也有不一致的地方。
英语中有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Good evening都相当于汉语中的“您好”,只是说的时间不同而已,但不说Good noon。
而Good night(晚安;明天见;再会)根本不是打招呼的话(大
多数讲英语的人不会这样说)。
这只是告别时说的话。
2.近年来,许多讲英语的人常常用名字称呼别人(如:Tom,Michael,Linda,Jane等),而不用某某先生、某某太太或某某小姐(如:Mr. Summers,Mrs. Howard,Miss Jones 等)。
这种做法在美国人中尤为普遍,甚至初次见面就用名字称呼。
不仅年龄相近的人之间这样称呼,年龄悬殊的人之间也这样称呼,没有不尊重对方的意思。
可以听到孩子叫年长的人Joe,Ben,Helen等。
甚至孩子对父母或祖父母也可以这样称呼。
3.汉语和英语中都有表示感激、歉意的固定说法,请别人帮忙前,也要先说点什么,例如汉语里谢谢、对不起、请等,英语里的Thank you,I’m sorry,Excuse me等。
英语里的Thank you和Please比汉语的“谢谢”和“请”用得更加广泛。
如果求人帮点小忙,比如借支铅笔等,中国人常常不说这些客气话,特别是对亲属和好朋友,更不用这样客气。
中国人相信对方知道自己的感激之情,因此不必多言;但在西方人看来,不说这些客气话就有些失礼,对别人不够尊重。
三、习惯用语中的文化差别
习惯用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
的表达方式。
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典故等。
英汉习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存环境的差异:习语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
切相关。
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
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在汉语中没有完全相同的对应习语,如to rest on one’s oars(暂时歇一歇),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all at sea(不知所措)等等。
2.习俗差异:英汉习俗差异是多方面的,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上。
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
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意:“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等。
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
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Old dog will not learn new tricks(老人学不了新东西)等等。
3.宗教信仰方面:与宗教信仰有关的习语也大量地出现在英汉语言中。
与此有关的习语很多,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
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相关的习语如Go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也有Go to hell(下地狱去)这样的诅咒。
4.历史典故:英汉两种语言中还有大量由历史典故形成的习语,这些习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往往是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的。
如“东施效颦”“名落孙山”“叶公好龙”等等。
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
例如,as old as Methuselah, as rich as a Jew, as wise as Solomon.玛士撒拉(Methuselah)是《圣经》中以诺之子,据说享年969年;古代犹太人多因高利贷盘剥蓄财,犹太人(Jew)就成了富人的代名词。
(作者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直属机关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