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NDM1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诊疗指南

合集下载

三甲医院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预案

三甲医院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预案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预案根据国家卫生部[2010]71号、省卫生厅[2010]114号、市卫生局[2010]94号文件精神,关于做好“超级细菌”应对工作的通知,为加强(NDM-1)“泛耐药肠杆菌细菌”及多重耐药菌(MDRO)的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泛耐药肠杆菌细菌及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患者安全,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各级管理组织职责(一)、医院感控办、医务科、护理部、采取随机与定期相结合方式负责全院各相关科室部门的多重耐药菌预防控制工作的检查督导,并负责全体医务人员开展有关多重耐药菌感染及预防、控制措施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强化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重视,掌握并实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的策略和措施,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

(二)、各临床医技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小组负责本科室日常的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控制工作的自查、督导。

(三)、检验科医院感染领导小组负责日常对本科微生物室安全工作及多重耐药菌检测、报告、统计及自查督导工作。

(四)、微生物室负责对泛耐药肠杆菌细菌(NDM-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和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等实施目标性监测,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加强微生物实验室对多重耐药菌的检测及其以抗菌药物敏感性、耐药模式的监测,根据监测结果指导临床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控制工作。

二、多重耐药菌预防控制流程及措施(一)、加强全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减少和避免交叉性感染。

医护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接触患者体液或者分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都应当实施手卫生。

手上有明显污染时,应当洗手;无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

(二)、切实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减少和避免医源性感染。

超级病毒(超级病毒是能致人于死地无药可救的病菌)

超级病毒(超级病毒是能致人于死地无药可救的病菌)

由来
根据文献记载,一名59岁男性印度籍瑞典人于2007年11月回到印度,2007年12月在新德里一家医院做了手术, 2008年1月8日回到瑞典。在新德里住院期间,他使用了阿莫西林、丁胺卡那霉素、加替沙星、甲硝唑等抗生素。 2008年1月9日,从他的尿液中分离到一株肺炎克雷伯菌。后来发现,这株细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携带一种新的 金属β-内酰胺酶,被命名为NDM-1。这就是近来受到广泛**的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简称NDM-1)。此研究报 告发表在2009年12月美国微生物学会的《抗菌药物和化疗》杂志上。论文的责任作者是英国卡迪夫大学蒂莫 西·沃尔什教授。作者名单里没有印度科学家或印度研究单位。
临床特点
与其他多重耐药菌感染相似,以下患者属于产NDM-1细菌感染的易感人群:疾病危重、入住重症监护室、长 期使用抗菌药物、插管、机械通气等。
产NDM-1细菌感染患者临床表现与敏感菌感染没有差别。主要感染类型包括泌尿道感染、伤口感染、医院获 得性肺炎、呼吸机相关肺炎、血流感染、导管相关感染等。感染患者抗菌治疗无效,特别是碳青霉烯类治疗无效, 需要考虑产NDM-1细菌感染可能,及时采集临床样本进行细菌检测。
超级病毒(超级病毒是能致人于死 地无药可救的病菌)
超级病毒是能致人于死地无药可救的病菌
01 简介
03 临床特点 05 治疗
目录
02 由来 04 预防
超级病毒现在是NDM-1的代名词了。NDM-1不是病毒,是一种细菌的耐药基因。但是,人类自从经历了SARS、 甲流等流行病之后,担心小范围流行病最终会发展成为一场世界范围的公共卫生事件。因为SARS、甲流都是病毒, 所以人们通常把携带NDM-1的细菌也称作“超级病毒病”。
事实上,“超级病毒”早就存在,严格地说,它并非一种新的病毒,《柳叶刀》那篇论文中显示,英国在 2008、2009年就有该病毒病例。它之所以现在进入公众视野,大概是因为它较强的耐药性问题现在凸显出来。如 果它是具有多重耐药性的,那么一旦扩散,治疗起来将非常困难。NDM-1是一种基因,一种有可能通过“基因水 平转移”这一机制在不同种类的细菌间传递的、可以产生出一种特殊的酶的基因,而不是什么病毒!细菌(如常 见的大肠杆菌)获得了这个NDM-1基因,就能够制造出一种超级酶,这种酶就像一个极其强悍的盾牌,可以使细 菌抵御很多的常见广谱抗生素的“袭击”,比如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头孢类抗生素、青霉素等等。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精选课件
产ESBL株对β内酰胺类和其他测试药的耐药率高于非产酶 株对FQ、庆大霉素、哌拉西林的耐药率极高(>60%)对 碳青霉烯类、两种酶抑制剂精复选课方件的耐药率低
产ESBL株对β内酰胺类、FQ、氨基糖苷类、磺胺类耐药率 比非产ESBL株高,对碳青霉精选烯课件类耐药率较2008年高
2009年14家医院4796株不动杆菌属 (鲍曼不动86.8%)细菌的耐药率(%)
精选课件
超级细菌(superbugs)
■ 超级细菌就是指广泛耐药的细菌,对几乎 所有抗生素都有抵抗能力。称为产NDM-1细菌, 属肠杆菌科的PDR菌 ■《柳叶刀》中“superbugs” 主指产NDM-1(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 New Delhi Metallo-β-lactamase1)的大肠埃希 菌和肺炎克雷伯菌。

0.0
儿童医院
0/151
0.0
0/92
0.0
甘肃
0/92
0.0
3/60
5.0
新疆
0/93
0.0
0/51
0.0
合计
84/4034
2.1
333/3058
10.9
2007
129/3988
3精.选2 课件
76/2718
2.8
耐药菌管理
医院
社会
病人
治疗耐药菌
耐药菌防控
精选课件
“超级细菌”感染治疗方案
抗菌药物 1、替加环素(tigecydine):四环素类衍生物,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精选课件
内容
◆ 耐药菌概念 ◆ 耐药菌现状 ◆ 抗菌药物与耐药菌 ◆ 耐药菌管理
精选课件
多重耐药
(MDR multidrug-resistance)

卫生部《多重耐药菌院感预防与控制指南》

卫生部《多重耐药菌院感预防与控制指南》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如产Ⅰ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1]或产碳青霉烯酶[KPC]的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和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

由多重耐药菌引起的感染呈现复杂性、难治性等特点,主要感染类型包括:泌尿道感染、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医院获得性肺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等。

近年来,多重耐药菌已经成为医院感染重要的病原菌。

为进一步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导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做好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降低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特制定本技术指南。

一、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一)重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

医疗机构应当高度重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针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诊断、监测、预防和控制等各个环节,结合本机构实际工作,制订并落实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防控措施。

(二)加强重点环节管理。

医疗机构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

特别要加大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新生儿室、血液科病房、呼吸科病房、神经科病房、烧伤病房等重点部门以及长期收治在ICU的患者,或接受过广谱抗菌药物治疗或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留置各种管道以及合并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等重点人群的管理力度,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三)加大人员培训力度。

医疗机构要加强对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的教育和培训。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如产Ⅰ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1]或产碳青霉烯酶[KPC]的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和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

由多重耐药菌引起的感染呈现复杂性、难治性等特点,主要感染类型包括泌尿道感染、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医院获得性肺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等。

近年来,多重耐药菌已经成为医院感染重要的病原菌。

为进一步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导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做好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降低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特制定本技术指南。

一、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一)重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

医疗机构应当高度重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针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诊断、监测、预防和控制等各个环节,结合本机构实际工作,制订并落实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防控措施。

(二)加强重点环节管理。

医疗机构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

特别要加大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新生儿室、血液科病房、呼吸科病房、神经科病房、烧伤病房等重点部门以及长期收治在ICU的患者,或接受过广谱抗菌药物治疗或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留置各种管道以及合并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等重点人群的管理力度,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三)加大人员培训力度。

医疗机构要加强对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的教育和培训。

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认识,强化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流行病学以及预防与控制措施等知识培训,确保医务人员掌握正确、有效的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

IDSA-2024-年抗菌药物耐药性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治疗指南

IDSA-2024-年抗菌药物耐药性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治疗指南

IDSA 2024 年抗菌药物耐药性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治疗指南2024年8月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刊发了针对6类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治疗建议。

6类是:1.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目细菌(ESBL-E)2.产AmpC β-内酰胺酶肠杆菌目细菌(AmpC-E)3.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目细菌(CRE)4.难治性铜绿假单胞菌(DTR P. aeruginosa)5.碳青霉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CRAB)6.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我们从感染部位角度(前四种菌)和细菌本身角度(后两种菌),总结其抗菌药物选用方案,重点内容如下(以下“、”表示任选其一,除非特别说明):一、单纯性膀胱炎1、ESBL-E为致病菌时1)首选:呋喃妥因、复方磺胺甲噁唑(TMP-SMX)。

2)次选: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碳青霉烯、氨基糖苷(单次给药)、口服磷霉素(仅针对大肠埃希菌)。

3)如果经验性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或头孢吡肟有效,可继续使用,无需更改或延长疗程。

4)不建议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多西环素,因缺乏临床数据支持。

2、AmpC-E为致病菌时在肠杆菌目中,阴沟肠杆菌复合体、产气克雷伯菌和弗氏柠檬酸杆菌可产生AmpC β-内酰胺酶,而能水解多种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

针对这类细菌选择抗菌药物时需要考虑2个因素:抗菌药物诱导AmpC基因表达的能力和抗菌药物对AmpC水解的相对稳定性。

1)首选:呋喃妥因、 TMP-SMX。

2)次选: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氨基糖苷类药物(单次给药)、碳青霉烯。

3)如果药敏显示对头孢曲松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必要时可考虑使用,但需要监测耐药性。

3、CRE为致病菌时1)首选:呋喃妥因、TMP-SMX、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若CRE 对其敏感)。

2)次选:氨基糖苷类(单次给药)、口服磷霉素(仅针对大肠埃希菌)、多粘菌素E、头孢他啶-阿维巴坦、美罗培南-伐硼巴坦、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瑞来巴坦、头孢地尔。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2)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2)

2010年美国CDC指南 CRBSI预防中,加入维护的Bundle
Insertion bundles 导管插入核查表 手卫生 穿刺点,避免股静脉 最大屏障保护 洗必泰消毒皮肤
Maintenance bundle 擦拭接口(洗必泰-酒 精或酒精) 使用抗菌导管 含洗必泰的贴膜 抗菌剂封管 洗必泰洗澡(ICU)
应填写三联单,分别报告感染管理科和临床科室。
微生物实验室每年至少向全院公布一次临床 常见分离菌株的药敏情况,包括多重耐药菌 的检出率或发病趋势。
临床医生基本知晓常见多重耐药菌如MRSA、 VRE、CR-AB的大致检出率和耐药率
二、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以减少多重 耐药菌的诱导产生
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正确、 合理地实施抗菌药物给药方案;
肺炎克雷伯菌产生的碳青霉烯酶KPC
KPC (Klebsiella Pneumoniae Carbapenemase) – 2001年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首次报道 – 属于A类2f组丝氨酸碳青霉烯酶β-内酰胺酶 – 水解包括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在内的所有β-内酰胺 类抗生素 –中国产KPC酶菌株:主要是肺炎克雷伯菌 – 其它肠杆菌科细菌:产酸克雷伯菌、产气肠杆菌、 大肠埃希菌、弗劳地枸椽酸杆和粘质沙雷菌
定植者
空气传播
工作人员的手
易感者
呼吸道定植 肺部感染
皮肤的定植
尿路感染 血源性感染 伤口的定植和感染
预防和控制多重耐 药菌,我们该如何 做?
一、建立健全多重耐药菌感染和定植病例 的监测与报告制度
逐步建立和完善多重耐药菌的主动筛查制度:对 于存在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高危因素
--长期入住ICU患者; --接受过广谱抗生素治疗或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的感染; --留置各种插管如气管插管或切开; --合并慢性基础疾病患者。

产NDM-1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诊疗指南

产NDM-1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诊疗指南

01
引言
背景与目的
背景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细菌耐药性 逐渐增强,其中产NDM-1泛耐药肠 杆菌科细菌的出现给临床治疗带来了 巨大挑战。
目的
制定本诊疗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 关于产NDM-1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 感染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指导建议, 以优化患者管理和控制病菌传播。
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概述
加强手卫生
医护人员和患者应经常洗手或使用手部消毒剂, 以减少手部携带细菌的数量。
合理使用抗生素
减少抗生素滥用有助于降低产NDM-1泛耐药肠 杆菌科细菌的传播和流行。
ABCD
严格消毒医疗器械和环境表面
医疗器械和医院环境的消毒应严格按照规定进行, 以减少细菌的传播。
加强监测和诊断
及时发现感染病例,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并对感 染源进行追踪和隔离。
产NDM-1泛耐药肠杆 菌科细菌感染诊疗指 南
目 录
• 引言 • 产NDM-1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传播与流行 • 产NDM-1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的诊断 • 产NDM-1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的治疗 • 产NDM-1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的预防 • 产NDM-1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的未来研
究方向
定义
01
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是指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的肠杆菌科细
菌引起的感染。
传播方式
02
主要通过接触污染物品、水和食物传播,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患
者或医务人员传播。
临床表现
03
感染症状多样,包括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腹泻等,严重时
可导致败血症和多器官功能衰竭。
02
产NDM-1泛耐药肠杆菌 科细菌的传播与流行
实验室诊断
血液培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特点:
– 属于肠杆菌科细菌,致病力与普通肠杆菌科细菌没有差别; – 由于产生NDM-1导致广泛耐药,为“泛耐药菌”; – 主要导致医院感染; – 源于南亚地区,已在全球播散。
细菌耐药概念
• 多重耐药(multiple drug resistance, MRD): 指细菌同时 对三种以上结构不同(作用机制不同)抗菌药物耐药,如 头孢菌素、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
/infection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11, 2010 DOI:10.1016/S1473-3099(10)70143-2
粘质沙雷菌、液化沙雷菌、深红沙雷菌、居泉沙雷菌
变形杆菌属 奇异变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产粘变形杆菌
志贺菌属
志贺、宋内、弗氏、鲍氏志贺菌
沙门菌属
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副伤寒沙门菌
哈弗尼亚属 蜂房哈弗尼亚菌
耶尔森菌属 鼠疫耶尔森菌,小肠结炎肠耶尔森菌、假结核耶尔森菌
产NDM-1细菌敏感性

埃希菌属
大肠埃希菌
枸橼酸菌属 弗劳地枸橼酸菌、异型枸橼酸菌、无丙二酸枸橼酸菌
克雷伯菌属 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臭鼻克雷伯菌
肠杆菌属
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板崎肠杆菌、聚团肠杆菌
摩根菌属
摩根摩根菌
肠 泛菌属
成团泛菌、弥散泛菌
杆 普罗威登菌属 产碱普罗威登菌、斯氏普罗威登菌、鲁氏普罗威登菌

科 沙雷菌属
产NDM-1泛耐药肠杆菌 科细菌感染诊疗指南
肖永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
诊疗指南
1. 定义与简介; 2. 病原与流行病学; 3. 临床特点; 4. 实验室诊断; 5. 抗菌治疗; 6. 预防与控制; 7. 其他.
产NDM-1细菌
• 产NDM-1细菌:全称“产Ⅰ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 (New Delhi Metallo-β-lactamase 1, NDM-1)肠杆菌科 细菌”,简称“产NDM-1细菌”,是一种对多种抗菌药物 广泛耐药的细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
细菌耐药的危害
产与不产ESBL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后果比较
结果
耐药菌感染 敏感菌感染 RR(95%CI)
P值
(33例)
(66例)
病死率(%)
15
9
-
-
住院时间
11
(天)
矫正住院时
11
间(天)
医疗费用($) 66590
7
1.73
0.01
(1.14-2.65)
7
1.23
0.34
(0.81-1.87)
细菌耐药机制
抗菌药物钝化酶
IV主动外排
ABAB
PBP
I 抗菌药物钝化
g
g
g PBP
II 抗菌靶位变异
PBP
plasmid
III通透性降低
β-内酰胺酶分类
BJM分类
1
2
2a
2b
2be
2br 2c 2d 2e 2f 3 4
分子 分类
C A A A
A A D A A B ND
水解底物
头孢菌素 青霉素 青霉素、窄谱头孢 青霉素、头孢菌素
肖永红 等,抗生素类药物滥用公共问题研究,2008
为什么需要关注产NDM-1细菌
• 泛耐药导致的治疗挑战; • 多种肠杆菌科细菌发现; • 快速从南亚地区传播到欧美国家; • 不仅在医院感染这种发现,同时社区感染
这种发现。
诊疗指南
1. 定义与简介; 2. 病原与流行病学; 3. 临床特点; 4. 实验室诊断 5. 抗菌治疗; 6. 预防与控制; 7. 其他.
抑制剂
CA EDTA
-
-
+-
+-
+-
青霉素
+/- -
青霉素,羧苄西林
+-
青霉素素,苯唑西林
+/- -
头孢菌素
+-
青霉素、头孢、碳青霉烯 + -
碳青霉烯类
-
+
青霉素
-
-
代表酶
AmpC 青霉素酶 TEM1,2、SHV1 TEM3-26,SHV26,CTX-M TEM30-36 PSE1,3,4 OXA1-11,PSE2 诱导头孢菌素酶 KPC IMP、VIM、NDM 洋葱假单胞菌青霉素酶
β-内酰胺酶
青霉素 1st 头孢 2ed菌素 3rd 头孢菌素 4th 头孢菌素 碳青霉烯类
青霉素酶 广谱β-内酰胺酶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碳青霉烯酶
金属碳青霉烯酶:活性部 位需要有锌离子结合,包 括:NDM-1、IMP、VIM、 GIM、SIM、SPM等型别。
非金属碳青霉烯酶:活性 部位不需要金属离子存在, 包括OXA(D类)、KPC(C 类)代表酶。
产NDM-1细菌的发现
• 2008年在一位印度裔瑞典尿路感染患者中发现对碳青霉烯 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该菌对所有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 对环丙沙星也不敏感,仅对多粘菌素E敏感;
• 该患者有多年糖尿病和中风史,经常往返于印度和瑞典之 间,此前4月曾因臀部脓肿在印度住院治疗,其后回到瑞 典,因尿路感染再度入院;
• 泛耐药(pan-drug resistance, PDR):细菌对本身敏感的 所有药物耐药;
• 超级细菌(superbug):并非科学概念,一般指PDR与部 分MDR,没有确切定义,以下细菌属于此列:
– MRSA/VRSA; – VRE; – MDR-PA,PDR-AB; – ESBL(+)+AmpC(+) 肠杆菌 – 产碳青霉烯酶肠杆菌(包括产NDM-1细菌)
耐药组
对照组
33.3 9.1 11.7 3.4/3 5485.8±7143.3 /2820.5 74511.7±121406.8 /29052.5 33.9±39.2/21.0 22.1±21.1/15.0
45.4 4.0 5.4 2.2/2 1849.0±3278.9 /802.5 19852.9±38268.4 /7445.5 18.1±23.7/12.0 11.9±12.5/9.0
• 这株细菌携带一种新型金属β-内酰胺酶,研究人员根据患 者感染地命名这种酶为NDM-1。
南亚和英国流行情况
/infection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11, 2010 DOI:10.1016/S1473-3099(10)70143-2
产NDM-1细菌种类
22231
1.71
0.04
Cosgrove, et al.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06; 42:S82–9
细菌耐药的危害
项目
感染结局:% 治愈 恶化
病死率% 抗生素使用种数 抗生素药费合计(元) 均数/中位数 总费用合计(元) 均数/中位数 住院时间(天) 感染治疗时间(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