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碳青霉烯耐药的肠杆菌科管理指南-修正版.pdf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预防与控制标准》2023版内容解读课件

根据解读内容,制作简洁明了的标准操作流程图,方便医护人员参考和执行。
定期检查流程执行情况
定期对医护人员的操作流程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流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重视患者筛查
对患者进行严格的筛查和检测,及 时发现感染患者并采取相应的预防 措施。
加强监测和评估
在实施过程中,加强监测和评估工 作,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 进。
信息通报
定期发布相关信息和通告,及时向 社会公众通报疫情和防控情况。
03
标准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
指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包括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 菌、产酸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等。
耐药性
指细菌对药物不敏感或耐受,包括抗生素耐药和抗菌药物耐药。
耐药肠杆菌的流行病学特征
新药研发
加强新药研发力度,为治疗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感染 提供更多选择。
国际合作与交流
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 验,不断提升我国在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防控领域的 水平和影响力。
THANKS
感谢观看
《标准》适用于医疗机构内的全体医务人员、住院患者及陪 护人员。
02
预防和控制策略
预防措施
1 2
加强抗生素管理
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 使用。
改善医疗环境
提高医疗环境的清洁度和消毒效果,减少细菌 的传播。
3
患者隔离措施
对于感染患者,应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避免 交叉感染。
控制措施
流行病学调查
分析和利用,为防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02
耐药性检测
应加强耐药性检测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为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的防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预防与控制标准》2023版解读ppt课件

加强培训与宣传
组织开展针对不同领域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对标准的认
识和实施能力,同时加强宣传,提高社会知晓率。
பைடு நூலகம்
标准在医疗机构的实施与应用
加强耐药监测
1
建立耐药监测网络,定期监测碳青霉烯类耐 药肠杆菌的流行状况,及时掌握耐药趋势和
传播动态。
强化防控措施
2
医疗机构应制定严格的防控措施,包括加强 手卫生、隔离患者、消毒与清洁等,以有效
难点3
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对《标准》进行灵活应用?
对标准后续发展的展望与建议
01
建议1
加强《标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意识和能力。
02
建议2
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不断完善和修订《标准》,使其更具有可操作
性和指导意义。
03
建议3
加强与其他相关标准的协调和配合,推动行业整体发展。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济效益评估,以了解标准的经济效果。
标准实施的持续改进与建议
加强培训
1
加强对医护人员和感染控制人员的培训,提 高他们对标准理解和执行的能力。
定期检查
2
定期对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发现和纠 正执行中的问题。
完善监测
3
加强耐药菌的监测,及时掌握耐药菌的流行 趋势和变化情况,为标准的调整提供科学依
据。
05
标准实施效果的评估指标
01
病例监测
对感染病例进行监测,了解感染发生的情况,包括感染部位、菌种
类型、耐药性等,以评估标准对感染控制的效果。
02
流行病学调查
通过对流行病学数据的调查和分析,了解感染的传播途径和影响因
素,评估标准对阻断传播的作用。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预防与控制标准》2023版 内容解读ppt课件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碳 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的认知和 自我防护意识。
对感染患者及时就医并进行规 范治疗,减少病情扩散和传播 。
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和医学 观察,及时发现并隔离疑似感 染者。
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追溯感染 源并采取有效措施阻断传播途 径。
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和指导方案
遵循抗菌药物使用原则,根据患者病情和耐药 菌流行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对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感染患者应尽早采取 经验性抗菌治疗,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进行调 整。
在治疗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抗菌药物的抗菌谱、 抗菌活性、药物经济学等因素,合理选择药物 种类和剂量。
重视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避免滥用抗菌药物 ,以延缓耐药菌株的产生和传播。
05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的处置能力建 设
监测体系
建立完善的CRE感染监测体系,包括对病例的监测、耐药菌株的监测和流行病 学调查等,以便及时发现和控制疫情。
03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的实验室检测 与诊断
实验室检测方法和标准操作流程
实验室检测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CRAB)的检测主要包括微生物学 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微生物学检测是利用细菌鉴定药 敏一体化分析系统进行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是利用基因 检测方法进行检测。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 菌预防与控制标准》 2023版 内容解读
contents
目录
01 标准的制定和主要内容
标准的制定背景和意义
01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 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 )是肠杆菌科中一类重要细 菌
02
全球范围内CRE感染和传播 日益严重
建立监测和评估机制
碳青霉烯耐药的肠杆菌科管理指南

碳青霉烯耐药的肠杆菌科管理指南碳青霉烯耐药的肠杆菌科(CRE)是一种抗生素耐药性高、对多种药物产生耐药并且很难治疗的细菌。
由于CRE的传播导致了感染控制的挑战,其已成为全球卫生领域的重要问题。
为了有效管理CRE感染和传播,制定一份科学的管理指南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份关于碳青霉烯耐药的肠杆菌科管理指南,以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应对该问题。
1.预防和控制传播-健康教育:加强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教育,提高对CRE的认识和了解,包括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
-隔离措施:对于已知或疑似感染CRE的患者,应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包括单间隔离、严格的手卫生和个人防护装备使用等。
-医疗器械的消毒和灭菌:确保所有医疗器械和设备都按照标准消毒和灭菌程序进行处理,以预防传播。
2.抗生素使用与控制-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按照治疗指南和建议,合理选择抗生素并限制广谱和过度使用,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暴露。
-多学科团队合作:建立一个多学科的团队,包括医生、感染控制专家、微生物学家和药剂师等,共同制定并实施抗生素管理计划。
3.监测和报告-监测感染率:建立有效的监测系统,准确记录和报告CRE感染的发生率,并及时采取措施。
-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对CRE的分子流行病学进行研究,以了解其传播途径和机制,指导防控工作。
4.感染控制培训-增加医务人员的培训与教育:提供相关培训和持续教育,使医务人员了解CRE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以及感染控制的方法。
-组织针对性的培训活动:根据医疗机构的特点和需求,组织针对性的培训活动,如手卫生培训、抗生素使用培训等。
5.患者和访客管理-访客筛查和限制:对于高危人群和已知感染者的访客,应进行筛查和限制,以减少传播风险。
-患者宣教:加强对患者和家属的宣教,提高个人卫生意识和行为,如手卫生、避免接触感染源等。
6.病例管理与随访-严格执行病例管理:对CRE感染患者进行严格的病例管理,包括临床诊断、治疗方案和用药监测等。
-随访和追踪:对已出院或转院的患者进行追踪和随访,以及相关的环境监测,以确保感染的控制和预防。
2023版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预防与控制标准解读ppt课件

01
筛查患者是否携带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
对所有入院患者进行筛查,以确定是否携带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
02
监测患者感染情况
对患者进行密切监测,以发现是否存在感染症状,如发热、腹痛、腹泻等。
患者隔离和治疗措施
患者接触预防措施
环境及物品管理
07
环境清洁消毒要求
物品清洁消毒要求
定期对医院内的环境进行监测,包括空气、表面、物品等,以评估清洁消毒效果。
详细描述
医疗卫生机构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对医疗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储存、运输和处理。同时,应定期对医疗废弃物处理情况进行检查和监测,确保处理质量。
加强医疗废弃物的管理
患者识别和管理
06
03
及时报告
一旦发现患者携带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应立即向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报告。
患者入院时筛查及监测要求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价标准》
01
02
03
术语和定义
03
一种常见的大肠杆菌科细菌,存在于人类肠道中,可引起各种感染。
根据其耐药性分为多种类型,其中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是一种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肠杆菌。
肠杆菌
一种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肠杆菌,可引起严重感染甚至死亡。
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医院内感染尤为常见。
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实施流程
暴发期间的防控措施强化措施
强化防控意识
各级医疗机构应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对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感染的认知和防控意识。
问题整改
在暴发期间,应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整改措施。如完善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务人员防控意识等。
经验总结
在暴发结束后,应总结经验教训,优化防控流程和方法,为今后的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同时,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高我国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防控水平。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预防与控制标准》2023版内容解读课件

开展宣传教育
通过多种渠道开展碳青霉烯类耐药 肠杆菌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 公众的认知度和自我防护能力。
加强国际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交流,引进先 进的防控技术和经验,共同应对碳 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的挑战。
05
展望与总结
标准未来发展前景展望
跟踪国内外相关标 准发展动态
加强与其他相关标 准的衔接和协同发 展
02
标准内容解读
肠杆菌科细菌耐药现状及危害
肠杆菌科细菌普遍存在耐药现象,对常用抗生素如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导致治疗难度增加、病情反复发作等问题。
耐药性的产生使得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甚至无效,导致患者病程延长、治疗费 用增加,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介绍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一类广谱抗生素,主要应用于治疗多种 细菌感染,包括肠杆菌科细菌等。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预 防与控制标准》2023版内容 解读课件
x景和概述 • 标准内容解读 • 国内外相关标准比较分析 • 标准的实施与建议 • 展望与总结
01
标准背景和概述
背景介绍
01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一类广谱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可用于治疗多种细菌感染 。
02
及时更新和修订标 准内容,以适应防 控工作的需要
标准制定经验总结与不足分析
总结标准制定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如
标准的制定需要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充分论证和协商等
分析标准存在的不足之处,如
标准内容仍需进一步完善、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差异等
对今后防控工作的展望和期待
针对新形势和新要求,提出防控工作的思路和建 议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具有抗菌活性强、毒性低、交叉耐药性低 等优点,但在临床使用中仍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和合理使用。
2023版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预防与控制标准-解读ppt课件

组织开展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防控意识。
04
医疗卫生机构预防策略
主动筛查实施方案
确定筛查对象
对入住ICU、长期使用抗菌药 物、近期侵入性操作、免疫功 能低下等患者进行重点筛查。
08
暴发的应急处理
应急预案制定和实施
制定详细应急预案 ,包括组织架构、 职责分工、排查方 案、处置措施等。
在肠杆菌暴发时, 根据预案迅速启动 应急响应机制。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确保预案的有效 性和可操作性。
应急物资储备和管理
储备足够的防护用品、消毒药品 等应急物资。
对储备物资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确保物资的质量和有效期。
培训方式
采用线上或线下课程、讲座、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进行培训教育 。
05
患者识别和管理
患者筛查和诊断
01
02
03
常规筛查
对所有患者进行碳青霉烯 类耐药肠杆菌筛查,包括 但不限于大便、尿液等样 本采集。
诊断检测
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如 PCR等对采集的样本进行 检测,以确定是否存在碳 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
去定值的方法需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包括抗菌药物治 疗、改善环境卫生条件等。
床间距
在医院等场所,病床之间的距离。
床间距的设置可影响医院环境的清洁消毒效 果,进而影响感染防控效果。
03
管理要求
医疗卫生机构责任
制定并完善碳青霉烯类耐药肠 杆菌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方案。
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 度,严格控制碳青霉烯类抗菌 药物的临床应用。
CDC与HICPAC发布关于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感染预防控制指南

CDC与HICPAC发布关于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肠杆
菌科细菌感染预防控制指南
黄勋
【期刊名称】《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年(卷),期】2009(8)3
【摘要】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和美国医院感染控制实践顾问委员会(HICPAC)在2006年针对医疗机构多重耐药菌株的管理指南基础上,于2009
年3月20日公布了《医疗机构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CRE)感染预防控制指南》。
该指南提出:1.应回顾过去6~12个月该医疗机构中CRE 的微生物学资料;2.如果发现有未确定的CRE感染,
【总页数】1页(P149-149)
【关键词】抗菌药物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碳青霉烯类;管理指南;细菌感染;预防控
制;CDC;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作者】黄勋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8.1;R378.2
【相关文献】
1.医疗机构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防控指南简介 [J], 胡付品; 朱德妹
2.我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J], 骆曦
3.我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J], 骆曦
4.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治疗的研究进展 [J], 黄茹润;宋沧桑;赖泳;张阳;张函舒
5.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定植病人环境物体表面细菌培养情况分析 [J], 刘丽平;邬巧玲;李秀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