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艺术手法梳理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艺术手法梳理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艺术手法梳理

《唐诗宋词选读》艺术手法典型例句归纳

山东省昌乐一中刘海涛2008年1月9日

一、诗歌的艺术手法知识体系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修辞手法: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借代、夸张、设问、反问、起兴、用典、对比、象征……(划线的也可看作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对比,烘托(衬托——正衬反衬映衬),象征(托物言志),反衬(以有情衬无情、以乐景写哀情、以动衬静),动静(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虚实(虚实结合、由实入虚、从对方写起),前后照应,抑扬(先抑后扬、先扬后抑)

描写手法:渲染、白描、动静、色彩、正面、侧面、细节、场面、感觉……

抒情手法: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融情于景、情景相生、缘情写景,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象征,借事抒情——即事感怀、借古讽今、以古鉴今、怀古伤今)

结构特点:起承转合、总分(总起分承)、奠定基调、铺垫、呼应、卒章显志、以景结情……

二、典型例句——唐诗部分

写出下列诗句运用的艺术手法。

1.《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中“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一句,从景情关系上看,用了的手法;尾句从结构上看,用了手法。

2.《从军行》中“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是用手法表现战斗的;“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从表达方式看是,结构上的作用是。

3.《滕王阁》中“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一联,从章法结构上看,是对首句“滕王高阁临江渚”中“”字的呼应。

4.《山居秋暝》中“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在章法结构上的作用是。

5.《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中“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属于描写。

6.《游天姥吟留别》中“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是用手法写天姥山求仙可行。“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是用手法写天姥山之高。

7.《月下独酌四首(其一)》中“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一句,“”“”二字呼应了题目中的“”字。

8.《送友人》中,“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和《旅夜书怀》中“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天地一沙鸥”几句都用了修辞。

9.《将进酒》中开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用了手法,写时光一去不复返,寓人生短暂,功业未成之意,引出下文“人生得意须尽欢”。

10.《兵车行》中“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是描写,为下文写与行人问答

作。

11.《兵车行》中“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与《江阴浮远堂》(05山东卷)中“最苦无山遮望眼”两句都极力表现反常(矛盾)的社会现象或心理,从而使主题表达得更为突出。

12.《旅夜书怀》中尾联“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从修辞手法看,用了、

,从章法技巧看,与诗的先景后情(先事后议)一般写法不同,而是以景结情,更为含蓄,意蕴悠长,耐人回味。

13.《客至》中开篇写“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写清幽环境,略显作者孤寂的处境和心情,为后文写客至的作。

14.《客至》中尾联“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是从表现作者与客欢饮的兴致。

15.联系全诗看,《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首联“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中“愁思”二字的作用是。“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既是写景,又是写人,用的是手法。

16.《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用手法写出极度悲愤之情。

17.《自河南经乱,关内饥阻,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鄞弟妹》中“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一句用的是实虚结合、兼写双方的写法,比只写自己更充分。

18.《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联,“”谐音双关,(诗歌中常见的谐音双关字还有“柳”“莲”“梨”“晴”等,分别谐“”“”“”“”)且两句的意象兼有象征义,使这首诗具有多义朦胧之美。

19.《安定城楼》中“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等句通过扩展了诗的容量,使抒情更为深沉含蓄。

20.“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只有名词,叫名词句。好处是容量大,使读者通过添加、连贯的方式加入到诗的意境创造中来。《商山早行》中名词句是“”。该诗中“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呼应首句中的“”字。

答案:

1.以乐景写哀情卒章显志

2.侧面描写(侧面表现)直抒胸臆(直接抒情)卒章显志

3.高

4.卒章显志

5.细节

6.反衬正衬

7.一独独

8.比喻

9.比兴 10.场面 12.比喻对比 13.铺垫 14.侧面 15.奠定感情基调象征(比喻)16.对比 18.丝留怜离情 19.用典 20.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悲

三、典型例句——宋词部分

1.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中“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反衬了闺中女子的哀怨。

2.韦庄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中“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用直抒胸臆的手法抒情,感情表达得真挚而强烈。

3.冯延巳的《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中的尾句“独立小楼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运用以景结情的结尾方式,含蓄深沉。

4.李煜的《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中的上阕“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饷贪欢”顺序上用的是倒叙手法。

5.晏殊的《破阵子春景(燕子来时新社)》中“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都是写静,第二句用的是以动衬静的手法。

6.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中“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用比喻修辞,达到了化无形为有形的效果,让人觉得愁之缠绵、悠长可见可感。(这样的典型例子还有李煜的《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清照的《如梦令》“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王实甫《西厢记》“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秦观《踏莎行》“砌成此恨无重数”。贺铸《横塘路》“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下阕“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一般理解为写旅人想象中的女性对他的思念,用的是从对方写己方(虚写的一种类型)的手法。【柳永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中“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用的也是从对方写己方的手法,更深刻地表达了自己的思念。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中的“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借设想亡妻思念自己来表现自己对亡妻的深刻思念,用的也是从对方写己方的手法。】7.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写得景深情深意境深,写“庭院深深”是为了衬托闺怨(伤春之情)深。

8.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中“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是典型的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

9.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中“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写阔大秾丽的秋色,衬托浓烈的思乡之情。“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运用以无情衬有情的手法,衬托浓烈的思乡之情。【柳永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中“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也是以无情衬有情,水流逝,情正浓。而黄庭坚的《清平乐(春归何处)》中“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则是用以有情衬无情的手法咏叹春去不返。晏几道的《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中“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以有情衬无情,表现物有情而人(世事)无情,写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感慨。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中“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中“山形依旧枕寒流”也是以有情衬无情。】

10.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中“风雨”有双关含义,既指自然风雨,又指人生风雨,联系前文“竹杖芒鞋轻胜马”中的对比手法,可看出作者借题发挥,以曲笔直抒胸臆的意图。

11.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是一首悼亡词,按梦前—梦中—梦后的顺序记叙,将现实—梦境—现实交织在一起,用的是虚实结合的手法。

12.晏几道的《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中“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用互文修辞,要结合起来理解;后者还运用反衬,用双飞燕反衬独立之人。

13.秦观的《踏莎行(雾失楼台)》中“楼台”“津渡”“桃源”“杜鹃”“斜阳”“郴江”“郴山”“潇湘”等意象都具有象征意味。

14.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是一首托物言志的咏物词。联系全词看,上阕“驿外断桥边,寞寂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写梅的凄苦困厄的处境,是对下阕写梅高尚坚贞品格的反衬。作者将自己忧国伤时、坚守节操的情志寄托在梅的处境和品格之中。

15.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中“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通过用典(截用杜牧诗句)来对比表现昔盛今衰的伤心怀古之情。“废池乔木,犹厌言兵”用拟人手法,写出人们对残酷战乱的厌恨。

16.姜夔的《鬲溪梅令(好花不与殢香人)》中“好花不与殢香人,浪粼粼”“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中“庭院深深深几许”,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中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都运用叠音手法,使音韵和谐,感情深刻。

17.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运用了比兴手法。

18.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中的“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一句,清秀之景在词人眼里引起“愁”“恨”,是用以乐景写哀情的写法。下阕“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用典,是说自己不学张翰秋风思归,鄙弃许祀求田问舍,以反衬自己的复国之志。“树犹如此”用典,是说自己年华虚度,壮志未酬。

19.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中用绚烂的元宵灯火正衬妇女们的欢乐,又用这两者反衬“那人”的孤高、淡泊、自甘寂寞的女性形象,这个女性形象即是作者自己的化身。

20.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中“爱上层楼。爱上层楼”“欲说还休。欲说还休”既是反复,又是顶针(顶真)。

《书愤》与《临安春雨初霁》比较赏析

《书愤》与《临安春雨初霁》比较赏析 书愤 临安春雨初霁 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1186年,陆游罢官六年后被重新起用,宋孝宗任命他权知严州(今浙江建德)军事,期时陆翁已然六十有二,虽早过知天命之年,但年轻时的恢复之志,仍于压抑沉寂之后,重新燃烧起来,足见陆翁无愧于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这一称号。 “书愤”一题,毫不掩饰诗人当时内心的悲愤,“愤”为贯穿全诗的意脉。 陆翁一生饱受战乱之苦,出生第二年,即1126年,就碰上“靖康之变”,徽钦二帝为金主完颜亮所虏,长江以北江山易主,加之投降派把持朝政,南宋小朝廷从此偏安长江之南。陆翁从小跟随家人颠沛流离,在国难中诞生、成长直至逝世。而陆翁父亲陆宰,有坚定的民族立场,常谈论国难国耻以至痛哭流泪,陆翁师长,皆为爱国人士。这样的经历和家世,促使他自小树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英雄志愿与“处当师颜原,出当致唐虞”的信念。正如本诗首联所写: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有如山岳。颔联两句,大气磅礴,笔力雄健,用事实说明南宋人民完全有力量保卫自己的国家,有能力收复故土失地,是诗人恢复之志的具体化。然而,年轻时的诗人没有想到世事如此艰难,投降派何其无耻,自己的一腔抱负,满怀豪情,失去了朝廷的支持,遭受投降派的阻挠,最后只能是“空自许”,尽管南宋有的是诗人一样的“塞上长城”!光阴似箭,世事沧桑,岁月蹉跎间,两鬓已经斑白。颈联两句,是愤怒的控诉,强烈的指责。然而,毕竟,陆翁被重新起用了,官职虽然不大,但机会毕竟来临,六十有二的陆翁,想到了六出祁山时的诸葛亮,想到了诸葛亮《出世表》里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贞不渝的执著奉献精神,所以以此自勉,表达了自己“老骥伏枥,壮心不已”,至死不放弃恢复中原之志,还想干一番报国大业的勃勃雄心。全诗感情沉郁,气韵浑厚,直追老杜。 然而,历史告诉我们,当一位伟人说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时候,他潜意识里已经拉开了悲剧的帷幕。诸葛亮说了这句话,结果“出师未捷身先死”;周恩来说了这句话,表明他只能痛苦招架,已无力反击“四人帮”的咄咄攻势了,结果也是怅然痛然而逝;陆游这句话,大概也难越其迹。 上任前,陆翁赴临安(即今杭州)面谒孝宗,欲知圣上恢复之意,并进言推进。谁知道,孝宗一席“严陵山水胜处,职事之暇,可以附咏自适”之语,让陆翁从头凉到脚,这不明明白白告诉雄心勃勃的陆翁:给你官职,给你俸禄,给我闭嘴;忘记你的恢复之志,游山玩水去吧! 大失所望,心灰意冷的陆翁觉得自己被欺骗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是谁让我客居京城?首联即表达了对仕途的厌倦与失望,并透露出客居京华的懊悔。颔联以明媚的春光作背景,表达了自己的惆怅与郁闷,颈联则以闲适写壮志难酬的感慨与牢骚:两联写得优美动人,富于情趣,但正如愤怒到绝望后的微笑,笑的背后是吞到肚里的苦涩泪水。尾联自我解嘲,悲愤之情见于言外。 同为写悲,《书愤》如乔峰之降龙十八掌,虎虎生风,飞沙走石,气势逼人;《临安春雨初霁》则如张三丰之太极,看似行云流水,貌似平静柔软,却是暗流汹涌,不可阻挡。相比之下,后诗更催人泪下,这世上,最让人痛心不已的,莫过于“心如死灰”的绝望啊。 临安春雨初霁和书愤的区别(从背景来说)

(完整版)《唐诗宋词选读》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1.王维的《山居秋暝》中点明时间、地点和天气的诗句是,。 2.李白的《送友人》中点出告别的地点的诗句是,。 3.《春江花月夜》,是说人生易老,一代一代无穷无尽地递变着,而江月却年复一年没有什么变化。 4.李商隐的《无题》中诗人使用比喻,捧出一腔鲜血写下了自己生死不渝的、坚贞的盟誓,后又用来赞美献身事业,奉献不止的精神的诗句,。 5.范仲淹《苏幕遮》中借草地的绵延感叹故乡遥远的是。,。6.范仲淹《苏幕遮》中借酒来抒发浓烈的思乡愁绪的是。,。7.柳永的《八声甘州》“、,、”与温庭筠的《望江南》“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意境相似。 8.《商山早行》中由十个名词构成,蕴含六种景物,,把早行情景写的历历在目,称得上“意象俱足” 9.《旅夜书怀》中“,”两句,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诗人的境况和情怀:象江岸细草一样渺小,象江中孤舟一般寂寞。 10.杜甫在《旅夜书怀》中用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相应的诗句是:,。11.《旅夜书怀》中“,”两句,写诗人因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政治抱负,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 12.《旅夜书怀》中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的诗句是:,。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这里借景抒情,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 13.《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中“,”两句,写登楼所见。极写柳州城楼之高,上与大荒相连相接,诗人的愁思正浓,无处排遣。 14.《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中“,”两句,描绘在柳州城楼上所见的风雨中的近景,来表现了诗人遭贬以后忧恐烦乱的心境。 15.《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中“,”两句,写诗人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远谪到南粤荒僻之地,已经够寂寞孤独了,而音讯又难于通达,这又使诗人增添了一重悲凉,余韵袅袅,余味无穷。 16.《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中“,”两句,仰观则重岭密林,烟雨迷濛,遮断千里之目;俯察则江流曲折,蜿蜒而去,有似九回之肠。景中寓情,愁思无限。17.《春江花月夜》中“,”两句,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的生命。 18.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描写了一幅境界深远的图画: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如此;一轮孤月徘徊中天,像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腾远去。与此相应的诗句是:,。,。 19.《春江花月夜》中“,”两句,描写了一幅意境优美的江月图:月光闪耀着千万里光辉,明月朗照在茫茫的春江之中,波光荡漾,清明澄澈。 20.《春江花月夜》中“,。,。”四句,写在月夜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思念之情。托物寓情,白云飘忽,“扁舟子”的行踪不定。一种相思,

唐诗宋词选读全套教案

唐诗宋词选读教案

初唐诗教案 学习目标: 1、能够感悟初唐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思考。 2、能初步体会初唐诗歌刚健而飞动的抒情风格。 3、能撰写500字左右的鉴赏文章。 教学建议: 在盛唐诗歌高潮到来之前,无论从形式和精神气质上来说,初唐诗都处于准备阶段。这一时期的诗歌虽然是以绮靡婉媚的诗风为主,但随着以“四”为代表的中下层文士的崛起,给诗歌注入了情思浓郁、气势壮大的气息。因此,这是一个诗歌发展缓慢但又孕育着高潮的时期。本专题选取了初唐具有代表性的诗歌五首,其中《春江花月夜》一篇是本专题的重点和难点。 1、对《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一篇,教师应在引导学生揣摩具体词句的同时着重体会其于沉静之中见深挚情感的艺术境界。 2、《滕王阁》在必修本中已经附在《滕王阁序》之后,可以学生自学为主,让学生将序文和诗歌进行对读。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勾画出诗中表示时间和空间的词语,然后体会作者那种面对永恒的存在所发出的人世沧桑之感。 3、《春江花月夜》曾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此诗的教学资源比较多,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活动。此诗的难点是诗歌中所传达出来的对宇宙和人生的思考,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的同时要将此问题讲深讲透,并且要进行正确引导。 4、重点放在《春江花月夜》,诗歌的主要意象是什么?抒情主人公是谁? 《滕王阁》在必修四出现过,可以先搁置,到讲晚唐诗时,设“登高”诗专题时对比鉴赏。 第一课时总述 学习目标:

1、了解唐诗发展的过程,对唐诗有一个总体感知。 2、掌握初唐早期文风。 教学过程: 一、简述唐诗发展过程 1、看电视散文《唐之韵》之“千古唐诗”(第1集)(约20分钟) 2、简述唐诗发展过程 (1)可发资料《唐诗的发展》。 (2)也可让同学课前认真预习附录部分的《唐诗的历程》。 二、初唐早期文风 1、历史沿革 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 2、我们知道,南朝文风流行词采华美,音韵流转,后世称之为绮靡艳丽。如: (1)梁武帝萧衍的《子夜四时歌》(宫体诗) 江南莲花开,红光覆碧水。 色同心复同,藕异心无异。 (2)徐陵的《长相思》 长相思,望归难。传闻奉诏戍皋兰。龙城远,雁门寒,愁来瘦转剧,衣带自然宽。念君今不见,谁为抱腰看。 3、在盛唐诗歌高潮到来之前,无论从形式和精神气质上来说,初唐诗都处于准备阶段。这一时期的诗歌虽然是以绮靡婉媚的诗风为主,但随着以“四杰”为代表的中下层文士的崛起,给诗歌注入了情思浓郁、气势壮大的气息。因此,这是一个诗歌发展缓慢但又孕育着高潮的时期。 初唐四杰是初唐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也称“王杨卢骆”。他们的诗歌还没有完全摆脱齐梁诗风的影响,但已经扩大了诗歌的题材内容,把诗歌从宫

唐诗宋词选读原文

唐诗 风神初振的初唐诗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指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人世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

《临安春雨初霁》教学设计供参考学习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诗句的意思。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自然的美和艺术表达的美。 重点: 1、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作者复杂的感情。 2、领会诗文描绘的大自然之美,以及诗句本身的美。 难点: 由诗作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1、导入: 请大家看这幅画:“杏花春雨江南” (展示图片) 云霞一般的杏花,烟雾一样的春雨,如果这时我们身处杭州,身处这幅画中,会是怎样的心情呢?一定是很惬意很开心的吧! 今天我们要认识的这个古人,就在杏花春雨的杭州,却是一肚子的牢骚和郁闷,为什么会这样呢? 下面,我们来一起学习《临安春雨初霁》,答案就在这首诗里。 2、朗诵并释义: 临安春雨初霁宋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这些年世态人情淡薄得似纱,可谁让我要骑马客居京城享受这份繁华? 只身于小楼中,听春雨淅淅沥沥了一夜。深幽小巷中明早还会传来卖杏花的声音。 纸张短小斜放着,闲时写写草书。在小雨初晴的窗边,望着煮茶时水面冒起的白色小泡沫,阵阵茶香飘来。 身着白衣,不要感叹会被风尘之色所玷污。我回家仍会身着它赶上清明。 3、知人论世: 如果只看诗的字面意思,我们一定是一头雾水,诗人罗嗦了这么一大堆,究竟他想说什么呀?这就需要我们了解陆游其人,以及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首先,1.陆游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在诗坛给我们留下的是怎样的印象?请同学们讨论一下,整理出资料,一会儿由小组代表给大家说一说 (讨论用时2分钟,回答问题2分钟) 同学们说得都很好,这是老师的准备的资料,大家参考一下(PPT) 知道了陆游是个什么人之后,我们还要了解作者为什么要写这首诗,也就是创作背景。 2.陆游写这首诗的背景是什么?包括大的时代背景和写这首诗时作者的情况。 请大家看看自己手头的资料和老师幻灯片上的资料,看完后自己再把这首诗默读一遍,思考一下 (2分钟) 4、深入解读: 大家齐读一下首联,3.两小句,陆游一句感慨、一句发问,大家分析一下,他在感慨什么,问什么?(PPT) 答案就在这儿: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诗人一心北征,一雪国耻,可事实是什么?是将军不占空临边,贵族不思北进,厩马肥死弓断弦啊!作者能不痛苦么?他痛苦极了,但是皇帝不痛苦,给了他一个闲职,他现在呆在临安,是既无聊又苦闷,一天比一天难熬。 但诗人不幸诗家幸,4.这首诗的名句是哪句?为什么它会成为名句?(PPT)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图片) 美么?诗句比画还要美。 绵绵的春雨,由诗人的听觉中写出;而淡荡的春光,则在卖花声里透出。形象而有深致。另外,我们要注意一个词“一夜”,它正暗示了诗人一夜未曾入睡,国事家愁,伴着这雨声

临安春雨初霁-赏析

《临安春雨初霁》诗词赏析 张莘苗 临安春雨初霁 宋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赏析】 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大诗人,陆游。他的这首《临安春雨初霁》写于淳熙十三年(1186),此时他已六十二岁,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赋闲了五年。诗人少年时的意气风发与壮年时的裘马清狂,都随着岁月的流逝一去不返了。虽然他光复中原的壮志未表,但对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的软弱与黑暗,是日益见得明白了。这一年春天,陆游又被起用为严州知府,赴任之前,先到临安(今浙江杭州)去觐见皇帝,住在西湖边上的客栈里听候召见,在百无聊赖中,写下了这首广泛传诵的名作。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是陆游七律《临安春雨初霁》中的颔联,生动地描绘出临安春雨初晴的明媚春光。

“小楼一夜听春雨”,写诗人彻夜未眠,表现他心情不安,“深巷明朝卖杏花”,达官贵人多居深巷,那里自然有人去叫卖杏花,不经意的一笔,点染了临安城中的“太平盛世”气象,似乎全然忘记了亡国的危险。 “小楼”一联是陆游的名句,语言清新隽永。诗人只身住在小楼上,彻夜听着春雨的淅沥;次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中传来了叫卖杏花的声音,告诉人们春已深了。绵绵的春雨,由诗人的听觉中写出;而淡荡的春光,则在卖花声里透出。写得形象而有深致。传说这两句诗后来传入宫中,深为孝宗所称赏,可见一时传诵之广。历来评此诗的人都以为这两句细致贴切,描绘了一幅明艳生动的春光图,但没有注意到它在全诗中的作用不仅在于刻划春光,而是与前后诗意浑然一体的。其实,“小楼一夜听春雨”,正是说绵绵春雨如愁人的思绪。在读这一句诗时,对“一夜”两字不可轻轻放过,它正暗示了诗人一夜未曾入睡,国事家愁,伴着这雨声而涌上了眉间心头。李商隐的“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是以枯荷听雨暗寓怀友之相思。陆游这里写得更为含蓄深蕴,他虽然用了比较明快的字眼,但用意还是要表达自己的郁闷与惆怅,而且正是用明媚的春光作为背景,才与自己落寞情怀构成了鲜明的对照。在这明艳的春光中,诗人在作什么呢?于是有了五六两句。 “矮纸”就是短纸、小纸,“草”就是草书。陆游擅长行草,从现存的陆游手迹看,他的行草疏朗有致,风韵潇洒。这一句实是暗用了张芝的典故。据说张芝擅草书,但平时都写楷字,人问其故,回答说,“匆匆不暇草书”,意即写草书太花时间,所以没功夫写。陆游客居京华,闲极无聊,所以以草书消遣。因为是小雨初霁,所以说“晴窗”,“细乳”即是彻茶时水面呈白色的小泡沫。“分茶”指鉴别茶的等级,这里就是品茶的意思。无事而作草书,晴窗下品着清茗,表面上看,是极闲适恬静的境界,然而在这背后,正藏着诗人无限的感慨与牢骚。陆游素来有为国家作一番轰轰烈烈事业的宏愿,而严州知府的职位本与他的素志不合,何况觐见一次皇帝,不知要在客舍中等待多久!国家正是多事之秋,而持人却在以作书品茶消磨时光,真是无聊而可悲!于是再也捺不住心头的怨愤,写下了结尾两句。

唐诗宋词选读文常

唐诗宋词选读文常 1.明]高叔嗣《苏门集》陈束序) 2.杜审言,字必简,后人辑有《杜审言诗集》。 3.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有《王子安集》。 4.杨炯,官至盈川令,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有《盈川集》。 5.滕王,即唐高祖之子李元婴。 6.陈子昂,字伯玉,官至右拾遗世称陈拾遗,有《陈伯玉集》。 7.张若虚,扬州人,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 8.唐人殷璠《河岳英灵集序》称:唐诗自此,声律风骨始备矣。 9.张九龄,一名博物,字子寿,有《曲江集》。 10.李颀,有《李颀集》。魏万,号王屋山人。 11.王维,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有《王右丞集》。 12.高适,字达夫,一字仲武,官至散骑常侍,世称高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渤海,有《高常侍集》。 13.岑参,世称岑嘉州。有《岑嘉州诗集》 14.清人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筏》说高适《燕歌行》中的“沉痛语不堪多读”。 15.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16.杜甫赞美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白爱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17.南朝宋谢灵运。南朝梁任昉《述异记》 18.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价《梦游天姥吟留别》诗时说:“诗境虽奇,脉理极细。” 19.明朝人徐增在《而庵说唐诗》中评价《将进酒》道:“太白此歌,最为豪放,才气千古无双。” 20.杜甫,字子美,有诗圣之誉,与李白并称李杜,有杜工部集。 21.前人评杜前《兵车行》时说:“语杂歌谣,最易感人,愈浅愈切([明]唐汝询《汇编唐诗十集》引) 22.韦应物,世称韦苏州,余与柳宗元并称为韦柳,有《韦苏州集》,李儋,元锡都是作者的友人。 23.韩愈,字退之,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有《昌黎先生集》。 24柳宗元为柳州(治所在今广西柳州市)刺史、韩泰为漳州(治所在今福建漳州市)刺史、韩晔为汀州(治所在今福建长汀县)刺史、陈谏为封州(治所在今广东封川县)刺史、刘禹锡为连州(治所在今广东连县)刺史。 25.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认为韦应物的诗有“寄至味于淡泊”的特点 清人纪昀认为《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语极凄切,却不衰飒”。 26.李贺,李昌谷,字长吉,有《李长吉歌诗》 27.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有李义山诗集。 28.清人孙洙《唐诗三百首》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时说:“一息尚存,志不少懈,可以言情,可以喻道。” 29.赵嘏(gu),字承祐,与杜牧友善,杜牧极为赞赏他的“长笛一声人倚楼”,因此人称“赵倚楼”有《渭南诗集》。 30.温庭筠本名岐,字飞卿。后人辑有《温庭筠诗集》,《金荃词》。 31.第一部文人词集《花间集》。 32.韦庄,字端己,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有浣花集。 33.冯延巳一名延嗣,字正中,有《阳春集》。 34.清代文学批评家刘熙载在《艺概》中说:“余谓眼乃神光所聚,故有通体之眼,有数句之眼,

2018-2019年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教案合集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教案全集 “风神初震”的初唐诗 学习目标: 1、能够感悟初唐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思考。 2、能初步体会初唐诗歌刚健而飞动的抒情风格。 3、能撰写500字左右的鉴赏文章。 教学建议: 在盛唐诗歌高潮到来之前,无论从形式和精神气质上来说,初唐诗都处于准备阶段。这一时期的诗歌虽然是以绮靡婉媚的诗风为主,但随着以“四”为代表的中下层文士的崛起,给诗歌注入了情思浓郁、气势壮大的气息。因此,这是一个诗歌发展缓慢但又孕育着高潮的时期。本专题选取了初唐具有代表性的诗歌五首,其中《春江花月夜》一篇是本专题的重点和难点。 1、对《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一篇,教师应在引导学生揣摩具体词句的同时着重体会其于沉静之中见深挚情感的艺术境界。 2、《滕王阁》在必修本中已经附在《滕王阁序》之后,可以学生自学为主,让学生将序文和诗歌进行对读。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勾画出诗中表示时间和空间的词语,然后体会作者那种面对永恒的存在所发出的人世沧桑之感。 3、《春江花月夜》曾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此诗的教学资源比较多,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活动。此诗的难点是诗歌中所传达出来的对宇宙和人生的思考,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的同时要将此问题讲深讲透,并且要进行正确引导。 4、重点放在《春江花月夜》,诗歌的主要意象是什么?抒情主人公是谁? 《滕王阁》在必修四出现过,可以先搁置,到讲晚唐诗时,设“登高”诗专题时对比鉴赏。 第一课时总述 学习目标: 1、了解唐诗发展的过程,对唐诗有一个总体感知。 2、掌握初唐早期文风。 教学过程: 一、简述唐诗发展过程 1、看电视散文《唐之韵》之“千古唐诗”(第1集)(约20分钟) 2、简述唐诗发展过程 (1)可发资料《唐诗的发展》。 (2)也可让同学课前认真预习附录部分的《唐诗的历程》。 二、初唐早期文风 1、历史沿革 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 2、我们知道,南朝文风流行词采华美,音韵流转,后世称之为绮靡艳丽。如: (1)梁武帝萧衍的《子夜四时歌》(宫体诗) 江南莲花开,红光覆碧水。

古代诗歌选修《临安春雨初霁》教案

[古代诗歌选修《临安春雨初霁》教案] 古代诗歌选修《临安春雨初霁》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疏通这首诗的文意,体会诗中所蕴涵的诗人的思想感情,古代诗歌选修《临安春雨初霁》教案。 2. 引导学生掌握这首诗的艺术特色,进而了解陆游创作的风格和特点。 3. 诵读、体味、欣赏这首诗。 二、学习要点 1. 鉴赏《临安春雨初霁》。 2. 通过阅读文本,掌握宋诗的鉴赏方法。 三、作者生平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是南宋爱国诗人的杰出代表。 陆游出生于战乱年代,他出生的第二年赶上靖康之乱,随他的父陆宰离开中原。他小的时候受父辈们熏陶,关心国事,?很早就立下了击退胡人,恢复中原的雄心壮志。陆游29岁参加进士考试,因名列秦桧的孙子之前而受到秦桧的忌恨,复试时被黜落,直到秦桧死后才得入仕。他在后来的仕途中又两度因力主抗金而被免职。但陆游的爱国情怀始终没有改变,“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一句是最有力的证明。 陆游的生活经历:45岁以前,他任镇江通判等职,后因赞助张浚北伐而罢职家居;自46岁入蜀从军至65岁被劾罢官;66岁以后在山阴农村闲居20年。陆游的诗歌创作过程也可分成与之相应的三个阶段,其中第二个阶段是陆诗臻于成熟的关键时期。其间,他在地处抗金前线的南郑受到紧张、豪迈的军营生活的激发,领悟到应该改变早年专以“藻绘”为工的诗风,而追求奔放的风格。至此,他的创作产生了质的飞跃。最能体现陆诗雄放风格的七古名篇如《金错刀行》、《胡无人》、《长歌行》(人生不作安期生)、《关山月》、《秋兴》(成都城中秋夜长)等都写于入蜀从军以后的十年间,说明陆游诗的主导风格正是在巴山蜀水之间奠定的。正由于这个原因,陆游把自己的诗集题作《剑南诗稿》。 陆游与江西诗派也有着很大的关系。他师从曾几,又私淑吕本中,受曾、吕二人的影响较深。(其中包括爱国思想的熏陶和艺术创作上的影响)然而陆游虽然从江西诗派的诗歌理论

唐诗宋词选读(苏教版完整版)

《唐诗宋词选读》 一.“风神初振”的初唐诗 1.滕王阁诗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注释:?滕王阁:故址在今江西南昌赣江滨,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江:指赣江。渚:江中小洲。 ?佩玉鸣鸾:身上佩戴的玉饰、响铃。 ?南浦:地名,在南昌市西南。浦: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方(多用于地名)。 ?西山:南昌名胜,一名南昌山、厌原山、洪崖山。 ?日悠悠:每日无拘无束地游荡。 ?物换星移:形容时代的变迁、万物的更替。物:四季的景物。 ?帝子:指滕王李元婴。 ?槛:栏杆。 ●译文: 巍峨高耸的滕王阁俯临着江心的沙洲,佩玉、鸾铃鸣响的华丽歌舞早已停止。 早晨,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傍晚,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 悠闲的彩云影子倒映在江水中,整天悠悠然地漂浮着时光易逝,人事变迁,不知已经度过几个春秋。 昔日游赏于高阁中的滕王如今无处可觅,只有那栏杆外的滔滔江水空自向远方奔流。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诗人。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为四杰之首。王勃自幼聪敏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因做《斗鸡檄》被赶出沛王府。之后,王勃历时三年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了大量诗文。返回长安后,求补得虢州参军。在参军任上,因私杀官奴二次被贬。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赏析: 意象意境:靠近水边的滕王阁,早上画栋飞来了南浦云,傍晚珠帘卷入了西山雨,闲云倒影水中,长江之水脉脉流淌。这是一个凄美落寞的情景。 这首诗原附于《滕王阁序》后,序末“四韵俱成”一句中的“四韵”即借代此诗。由于序文的影响太大,掩没了这首诗的艺术价值,很多读者,只知道王勃的《滕王阁序》,却不知道王勃的《滕王阁诗》。诗歌第一句“滕王高阁临江渚”直接点题,一个“临”字写出了滕王阁的居高之势。第二句由今及古,遥想当年兴建此阁的滕王,坐着鸾铃马车,挂着琳琅玉佩,来到阁上,举行豪华繁盛的宴会的情景,诗人不禁产生了人生盛衰无常的怅惘。第三、四两句写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这里诗人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既写出了滕王阁居高临远之势,又写出了滕王阁如今冷落寂寞的情形。融情于景,寄慨遥深。“闲云潭影日悠悠”一句,笔触则由空间转入时间,“悠悠”二字点出了时日的漫长。第六句则很自然地生发了事物变换、星座移动、年复一年的感慨,时间飞逝,事业无成的感慨。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跟着节气去探究清明 2020-2021学年

跟着节气去探究 ----—清明 【活动内容】24节气之清明 【活动年级】六年级 【活动背景】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以黄河流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2006年,“二十四节气”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北京市海淀区期末学考复习6年北京市海淀区期末学考复习北京市海淀区期末学考复习月30日正式被列入非遗名录。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而且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的名称。学生探究清明,不仅可以了解中国的节气,以及与之相关的气候变化,也可以根据各地不同的习俗,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会通过查阅书籍、电脑等各种手段去搜集资料,而且具备较强的信息分析能力和交流反馈能力。 【活动目标】 北京市海淀区期末学考复习.通过课前收集资料,让学生知道二十四节气的制定规则,了解清明的由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2.在搜集资料、交流反馈的过程中,培养信息收集与分析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清明节气的意义,获得正能量的价值体验。 4.通过认识清明,让学生关注自然现象,探索自然变化,初步树立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重点】通过收集资料和课堂交流,加深对24节气的了解,激发学生对传统节气和风俗的关注。 【难点】把繁杂的资料进行合理分类,并能做出合理的分析和评价。 【活动预设】 一、导入 同学们听说过节气吗?请读一读这首二十四节气口诀,你能从中找出所有的节气吗?

二十四节气口诀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学生找出节气。 再读一次,看能不能从中发现一些奥秘? (一个月里有2个节气。24节气均匀分布在一年四季之中,每个季节刚好有六个节气。) 师:24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认识节气播放视频 二十四节气反映的是季节、气候变化和物候现象。你知道哪些节气对应四季变化,哪些节气对应气候变化,哪些节气对应物候变化吗? 学生讨论,尝试说明。 老师介绍: 反映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 反映气候变化的有:雨水、谷雨、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 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 三、探究清明 北京市海淀区期末学考复习、简介清明 清明是24节气中比较特殊的一个,因为清明既是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清明,了解清明。 2、搜集资料

临安春雨初霁-古诗-赏析

临安春雨初霁-古诗-赏析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评析:陆游的这首《临安春雨初霁》写于淳熙十三年(1186),此时他已六十二岁,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赋闲了五年。诗人少年时的意气风发与壮年时的裘马清狂,都随着岁月的流逝一去不返了。虽然他光复中原的壮志未表,但对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的软弱与黑暗,是日益见得明白了。这一年春天,陆游又被起用为严州知府,赴任之前,先到临安(今浙江杭州)去觐见皇帝,住在西湖边上的客栈里听候召见,在百无聊赖中,写下了这首广泛传诵的名作。 自淳熙五年李宗召见了陆游以来,他并未得到重用,只是在福建、江西做了两任提举常平茶盐公事;家后五年,更是远离政界,但对于政治舞台上的倾轧变幻,对于世态炎凉,他是体会得更深了。所以诗的开头就用了一个独具易动的巧譬,感叹世态人情薄得就象半透明的纱。世情既然如此浅薄,何必出来做官?所以下句说:为什么骑了马到京城里来,过这客居寂寞与无聊的生活呢? “小楼”一联是陆游的名句,语言清新隽永。诗人只身住在小楼上,彻夜听着春雨的淅沥;次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中传来了叫卖杏花

的声音,告诉人们春已深了。绵绵的春雨,由诗人的听觉中写出;而淡荡的春光,则在卖花声里透出。写得形象而有深致。传说这两句诗后来传入宫中,深为孝宗所称赏,可见一时传诵之广。历来评此诗的人都以为这两句细致贴切,描绘了一幅明艳生动的春光图,但没有注意到它在全诗中的作用不仅在于刻划春光,而是与前后诗意浑然一体的。其实,“小楼一夜听春雨”,正是说绵绵春雨如愁人的思绪。在读这一句诗时,对“一夜”两字不可轻轻放过,它正暗示了诗人一夜未曾入睡,国事家愁,伴着这雨声而涌上了眉间心头。李商隐的“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是以枯荷听雨暗寓怀友之相思。陆游这里写得更为含蓄深蕴,他虽然用了比较明快的字眼,但用意还是要表达自己的郁闷与惆怅,而且正是用明媚的春光作为背景,才与自己落寞情怀构成了鲜明的对照。在这明艳的春光中,诗人在作什么呢?于是有了五六两句。 “矮纸”就是短纸、小纸,“草”就是草书。陆游擅长行草,从现存的陆游手迹看,他的行草疏朗有致,风韵潇洒。这一句实是暗用了张芝的典故。据说张芝擅草书,但平时都写楷字,人问其故,回答说,“匆匆不暇草书”,意即写草书太花时间,所以没功夫写。陆游客居京华,闲极无聊,所以以草书消遣。因为是小雨初霁,所以说“晴窗”,“细乳”即是彻茶时水面呈白色的小泡沫。“分茶”指鉴别茶的等级,这里就是品茶的意思。无事而作草书,晴窗下品着清茗,表面上看,是极闲适恬静的境界,然而在这背后,正藏着诗人无限的感慨与牢骚。陆游素来有为国家作一番轰轰烈烈事业的宏愿,而严州知府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七上第一单元第3课《雨的四季》教学设计

3.《雨的四季》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刘湛秋的生平经历。 2.品味抒情散文通过写景、状物来抒写作者情致和意趣的方法。能力目标:1.感受文章的语言美、画面美,学会抓住景物特征的描写方法。 2.品读美句,体会作者笔下赋“雨”的娴熟技能,品味本文诗 化了的语言。学会联想与想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由作者对四季雨的不同性格的描绘,感受自然万物的美好。 【学习目标】 1.分析四季的雨不同的特点,体会作者对雨寄托的思想情感。 2.赏析本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音乐《雨滴》)雨是大海的女儿,是天使的眼泪,是大地的微笑,是文人的宠儿。古人有很多写雨的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雨在古代诗人笔下,已经被写得如此之美,在当代诗人眼里,它会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当代诗人刘湛秋先生的散文——《雨的四季》。 二、检查预习。 1.走近作者—刘湛秋 1935年10月生,安徽省芜湖市人。当代诗人、作家、翻译家、评论家。

著有诗集《写在早春的信笺上》、《温暖的情思》、《生命的快乐》,曾被誉为“当代抒情诗之王”。 2.积累字词 静谧.(mì)高邈.(miǎo)莅.临(lì)粗犷.(guǎng)池畦.(qí)一脉.情思(màì)脉.脉含情(mò) 咄.咄逼人(duō) 三、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目标导学一:理清文章思路 1.文章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 第①段:我喜欢雨,以及喜欢雨的原因;第②段:写春雨; 第③段:写夏雨; 第④段:写秋雨;第⑤段:写冬雨;第⑥⑦两段:赞美雨。 2.根据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可以将文章分为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喜雨;第二部分:(第2—5段)绘雨;第三部分:(第6—7段)赞雨。 四、目标导学二:把握雨的特点 1.思考并找出体现四季雨不同性格的词语,分析四季的雨各有什么特点? 春雨: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美丽、娇媚) 夏雨: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热烈、粗犷) 秋雨: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显得端庄而又沉思了。(端庄、沉思) 冬雨: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

文学专题——陆游(教案)

陆游 导入: 抢答小练习 1、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 A陶渊明B王维C孟浩然D谢灵运 2、中国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是北宋的苏轼; A辛弃疾B苏轼C李白D温庭筠 3、中国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南宋的李清照; A李清照B武则天C岳飞D蔡文姬 4、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爱国词人是南宋的辛弃疾; A苏轼B柳永C杜牧D辛弃疾 5、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李白; A高适B李白C曹植D贺知章 6、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杜甫; A孟浩然B韦应物C杜甫D杜牧 7、最早的爱国诗人是屈原; A杜甫B屈原C陆游D李商隐 进入关于陆游的学习 9300多首—— 今天我们也要交一个之最,他就是中国历史上写诗最多的南宋爱国诗人——陆游 一、他的出生很神奇——名游,字务观,号放翁 1、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其父陆宰,北宋朝廷重臣,官居吏部 尚书。公元1125年10月,陆宰奉诏赴京,家眷随他北上汴京(今开封)。行至半途,狂风暴雨中陆夫人生下一男孩,因为是在旅途中出生的,其父给他取名陆游。【另一说,陆游的母亲曾梦见北宋词人秦观(字少游),故为孩子取名陆游,字务观。此说法已被推翻。但出生时的狂风暴雨似乎注定了陆游的一生也是风雨飘摇……】 2、陆游出生当年,由女真族建立的大金国向北宋发动进攻,从此战乱不断,民不聊生。出生第 二年,发生宋朝历史上有名的“靖康之变”(宋徽宗、宋钦宗父子被俘),北宋灭亡。徽宗第九子赵构幸免于难,仓促登基,建立南宋。

二、他的考试总挂科 16岁,第一次科举考试,失败。

1143年,19岁的陆游参加进士考试,因“力主抗金,恢复中原”,被秦桧以“喜论恢复”取消名次,失败。 当陆游准备下一次科考时,父亲陆宰去世,根据宋代礼法规定,守孝三年期间不得参加 科举考试。而陆游的感情生活也发生了转折。陆游与表妹唐婉结为夫妻,后又被迫分手。 (后面再详讲) 1153年,29岁的陆游再次来到杭州参加进士考试,又写“喜论恢复”,被主考官陈阜卿点为第一名,却又没考中。原因有二:一因为和陆游同场考试的有秦桧的孙子秦埙,秦埙的成 绩也不错,名列第二。秦桧不干,我孙子凭啥第二呢?二是因为“喜论恢复”,抗金救 国。落榜后的陆游心情烦闷,回到了山阴老家。 三、他的仕途很悲摧,爱国之志一场空 秦桧死后,1158年,34岁的陆游才第一次踏上仕途之路,来到临安出任福州宁德县主簿。这时抗战派纷纷抬头,陆游的爱国理想再次萌发,他向当时皇帝提出许多爱国建议,后因 提出罢黜皇帝红人而自己被罢黜了。 1162年,新帝即位,欣赏陆游,但正直、眼里不容沙子的陆游直言进谏,令皇帝下不来台,1166年又被罢免。这是他步入仕途后的第二次非正常回乡。陆游回到绍兴后,居住于镜湖 边的三山村,过着悠闲自得的田园生活,返璞归真,亲近自然,以诗会友,茶酒为伴, 还经常做客农家,真情与农民交往。这样的日子陆游过了四年,在此期间写下了《游 山西村》。 1170年,46岁的陆游被启用为通判,开始了一生中最光辉的八年蜀州生活。这是他创作力最旺盛诗作成就最繁荣的时期。陆游曾亲临前线,度过一段难忘的军中生活,还鞋子啊一 系列爱国佳作。后来范成大帅蜀,陆游为参议官,陆游不拘礼法,和范以文字交,人 多讥其颓放,故自号曰“放翁”。为纪念这段难忘的生活,他把平生的诗文集分别命名 为《剑南诗稿》和《渭南文集》。 补充: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齐名,被称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1178年,陆游调任江西抚州任茶盐公事,因为抚州地区先是旱灾,继而淫雨连绵导致洪灾,百姓被洪水围困在高地上,缺衣少食,呼饥号寒。陆游是主管钱粮仓库的官员,此情此 景,他毅然下令打开常平义仓,解救百姓。灾民万分感激,但朝廷却下诏罢免了陆游 的职务。 罢官后的陆游,再次回到山阴老家赋闲。这一闲又是五年,陆游空怀报国热忱,并且 已是花甲之人,这一时期,陆游填下了《卜算子·咏梅》一词:“驿外断桥边,寞寂 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 尘,只有香如故。”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临安春雨初霁》意思-赏析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临安 春雨初霁》意思|赏析 近年来做官的兴味淡淡的像一层薄纱,谁又让我乘马来到京都作客沾染繁华? 住在小楼听尽了一夜的春雨淅沥滴答,清早会听到小巷深处在一声声叫卖杏花。 铺开小纸从容地斜写行行草草,字字有章法,晴日窗前细细地煮水、沏茶、撇沫,试着品名茶。 呵,不要叹息那京都的尘土会弄脏洁白的衣衫,清明时节还来得及回到镜湖边的山阴故家。 赏析 作者:佚名 如果掩去作者的名字,读这首《临安春雨初霁》,也许会以为它并不是出自铁马金戈、气吞残虏的陆放翁之手。诗中虽然有杏花般的春色,却更隐含着世味薄似纱的感伤之情和闲作草戏分茶的无聊之绪。这是与高唱着为国戍轮台而一身报国的陆游的雄奇悲壮的风格特征很不一致的。 自淳熙五年孝宗召见了陆游以来,他并未得到重用,只是在福

建、江西做了两任提举常平茶盐公事;家后五年,更是远离政界,但对于政治舞台上的倾轧变幻,对于世态炎凉,他是体会得更深了。所以诗的开头就用了一个独具易动的巧譬,感叹世态人情薄得就象半透明的纱。于是首联开口就言世味之薄,并惊问谁令骑马客京华。陆游时年已六十二岁,不仅长期宦海沉浮,而且壮志未酬,又兼个人生活的种种不幸,这位命途坎坷的老人发出悲叹,说出对世态炎凉的内心感受。这种悲叹也许在别人身上是无可疑问的,而对于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陆游来说,却显得不尽合乎情理。此奉诏入京,被任命为严州知州。对于一生奋斗不息、始终矢志不渝地实现自己的报国理想的陆游来说,授之以权,使之报国有门,竟会引起他谁的疑问。 颔联点出诗眼,也是陆游的名句,语言清新隽永。诗人只身住在小楼上,彻夜听着春雨的淅沥;次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中传来了叫卖杏花的声音,告诉人们春已深了。绵绵的春雨,由诗人的听觉中写出;而淡荡的春光,则在卖花声里透出。写得形象而有深致。传说这两句诗后来传入宫中,深为孝宗所称赏,可见一时传诵之广。历来评此诗的人都以为这两句细致贴切,描绘了一幅明艳生动的春光图,但没有注意到它在全诗中的作用不仅在于刻划春光,而是与前后诗意浑然一体的。其实,小楼一夜听春雨,正是说绵绵春雨如愁人的思绪。在读这一句诗时,对一夜两字不可轻轻放过,它正暗示了诗人一夜未曾入睡,国事家愁,伴着这雨声而涌上了眉间心头。李商隐的

唐诗宋词选读——宋词部分(讲稿)word版本

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 菩 萨 蛮 温庭筠 刻画了一个美丽、慵懒、寂寞的贵族女子形象。 绮丽香艳的物象: ——视觉之美 两仄两平,四换韵——听觉之美 温庭筠15首《菩萨蛮》第一首。写一个闺中女子在闺房之中的“起床-梳洗-画眉-簪花-照镜-着装”梳妆过程,曲折地表现出女性内心深处的哀怨和柔情,也表现出心中难掩的孤独寂寞。 手法:细节描写:肖像、服饰、动作神情 反衬手法:“双双金鹧鸪” (鹧鸪,古人谐其鸣声为“行不得也哥哥”,诗文中常用以表示思念。) 主旨探究 实际是假借写女子,实际正是写他自己仕宦之上的不得意,是写一个才智之士不被任用的一种感慨和悲哀。温词就妙在这里。 课后思考? 为何历代文人常用女子的意象作比喻?(处境与地位) 菩 萨 蛮 韦庄 两仄两平,四换韵——听觉之美 黄巢起义之后,藩镇混战,韦庄避乱江南长达十年之久。本词就是他避乱江南时期所作。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的风光美和人物美,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依恋之情,以乐景衬哀情,用江南美景反衬忧时伤乱之痛、飘泊难归的愁苦。 “人人尽说江南好”好在哪里? (1)好在景美 “春水碧于天”:从视觉角度写:描绘春水色彩,突出水之清,水之绿,令人心旷神怡。 (2)好在生活美 “画船听雨眠”:从听觉角度写:聆听着淅沥的雨声,渐渐入眠,十分惬意闲适。 (3)好在人美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比喻生动贴切,极言其皮肤之白皙、细腻,因为卖酒女子用手打酒,手臂的动作格外引人注目,所以作者对皓腕加以特写。 收尾“断肠”说 1、留恋江南(江南好) 2、目击离乱而断肠:想还乡而不能还乡的苦衷 艺术特点 1.运用白描手法:写景清新秀丽。 2.运用细描手法:逼真地、细致如微地精雕细刻,如酒家女的皓腕,一个特写镜头。 3、以乐景衬哀情: 4.抒情直抒胸臆却又婉转含蓄(“似直而纡,似达而郁”)。 鹊 踏 枝 冯延巳 小山、金、鬓云、香腮、蛾眉、镜、花、人面、 绣罗襦、金鹧鸪 懒起、梳洗迟、 双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