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儿童学习能力评估 格雷费斯智力测验

合集下载

三级测验技能王老师

三级测验技能王老师
7.数字符号:该测验主要测量一般的学习能力、 知觉辨别能力及灵活性,以及动机强度。
8.图画填充:此测验主要测量人的礼堂辨认能力, 以及视觉记忆与视觉理解能力。
WAIS-RC各分测验的主要功能
9.木块图:该测验主要测量辨认空间关系 的能力、视觉结构的分析和综合能力,以及 视觉运动协调能力等。
10.图片排列:此测验主要测量被试者的分 析综合能力、观察因果关系的能力、社会计 划性、预期力和幽默感等。
4.由于每个量表的题目数量不同,各量表的原始分数 无法比较,因此需要换算成T分数。转换分数的方法采 用如下公式:
T=50+10z (公式3-2)
公式中的X表示某一被试者在某一量表上所得的原始分 数, 表示被试者所在样本组原始分数的平均数,SD表 示该样本组原始分数的标准差。在测验说明书中附有换 算表,可通过查表将原始分数直接换算成T分数。
3.韦氏智力量表已成为临床测验中的重要工具。
韦氏智力量表的缺点
1.韦氏智力量表的三个独立本的衔接欠佳。 2.测验的起点偏难。 3.有的分测验项目过多。
联合型瑞文测验(CRT)
测验材料 本测验为非文字智力测验,根据原瑞文 (J.C.Raven)的渐进矩阵测验的标准型与彩色型联合 而成。
适用范围 5至75岁以内的幼儿、儿童成年、老年皆可借 此测验粗评智力等级。一般正常三年级以上的儿童与65 岁以下成人均可团体施测,幼儿以及智力低下者和不能 自行书写的老年人宜个别施测,一般可团体进行。此测 验可用于有言语障碍的智力测量。
7.精神衰弱(Pt):共48题,高分者表现为紧张、 焦虑、反复思考、强迫思维、恐怖以及内疚感,他 们经常自责、自罪,感到不如人和不安。 Pt量表与 Hs、D同时升高为神经症测图。
MMPI基本量表中的10个临床量表

听障儿童学习能力评估--格雷费斯智力测验

听障儿童学习能力评估--格雷费斯智力测验

(九)、常见问题 1、被测者不配合:如果是对你不熟悉的小朋友测试,则在测试前可以与其有个交流过程,让小朋友不会感到不适,比如可以触摸小朋友的头,让被测者感到很安全,一般他会很配合。

2、该测试项目很多,对于小年龄段的小朋友一般很难一次完成,因此可以分次进行,但每次测试至少要完成一项,而不应该同时每一项都做。

3、在测试过程中,要适时鼓励小朋友进行下去,不要让被测者感到自己做的不对,而失去操作下去的兴趣与信心。

能力测验的精髓---- 实事求是
谢谢分享!。

智障儿童的学习能力评估2

智障儿童的学习能力评估2

三.评估的意义
(一)从智障儿童角度来看 (二)从专业人员角度来看 (三)从社会角度来看
(一)从智障儿童角度来看
1、增进了智障儿童父母对儿童参与日常生活 能力的了解。
2、帮助智障儿童及父母理解教育治疗目标。 3、增强智障儿童及父母的信心,促使儿童父
母更加努力地帮助自己的孩子。 4、提高智障儿童及父母对教育治疗的积极性。
1、既要全面,又要有针对性。 2、选择适当的评估方法。 3、评定前要向智障儿童及家属说明目的和方
法,消除 他们的不安,取得积极的配合。 4、评估时间要尽量短,不引起智障儿童的疲劳。
五.康复评估的注意事项
5、评估常由一个人自始至终进行,以确保准确性。 6、评估一般要做三次,然后求出平均值。 7、评估过程中智障儿童如出现明显不适或不配合
二、阶段评估
依照个别化教育计划,对一个阶段(一般是6个 月)的训练过程和效果进行对照检查和总结。它 的作用是评估前一阶段教育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 同时为制订后续个别化教育计划提供依据。
是以个别化教育计划中的长期目标为对象,评估 一个阶段的康复效果。
是评估的中心环节,承上启下,循序渐进,在教 育训练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时,应停止检查,分析原因,改变策略寻求儿 童的合作。
评估≠训练 评估时不能给予提示指导 评估时不能给予同情分
评估期间要留意及记录的情况
Ⅰ、一般行为的异常情况 Ⅱ、语言行为的异常情况 Ⅲ、学习特性
Ⅰ.一般行为的异常情况
1、儿童对环境及物件的探索 2、对测试员的态度和反应 3、儿童的感知(视觉、听觉、触觉、味觉、
(二)从专业人员角度来看
1、可对功能的主观性报告补充有关资料。 2、鼓励制订出更为全面的教育治疗计划。 3、发现智障儿童哪些方面需要帮助,而又有

学习障碍儿童一般需要什么样的测查

学习障碍儿童一般需要什么样的测查

学习障碍儿童一般需要什么样的测查判断自己的孩子是否属于学习障碍,不可凭借主观印象。

我们知道,学习落后与学习障碍并非一回事。

导致一个人学习成绩落后的原因有许多,如某一儿童非常不喜欢听一位老师的课,会导致该生成绩不良;再如当某儿童患有抑郁症或神经衰弱时,也会导致学习成绩不佳。

所以,判断学习障碍的一个主要方法是排除法。

我们首先要排除的是智力落后,也就是说,有条件时,应给孩子做一个智力测验。

所谓智商是衡量某一儿童的智力水平是否与自己实际年龄相当的一个指标,它等于智力年龄除以实际年龄,然后乘以100。

所谓智力年龄的水平主要由儿童的一系列智力操作来加以确定。

因此,智商=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

一般而言,智商分数在70以下可以看做是智力落后,70~90则处于落后的边缘,90~110可被认为是正常的范围,而120以上则可被认为是智力出众的。

当你排除了自己的孩子并非智力落后之后,方可考虑学习障碍问题。

为此,我们须强调的是,智力落后儿童并不是那些痴呆儿。

许多家长认为,智力落后是指发傻、发呆、六亲不认、五谷不辨的人,因此,见到自己的孩子动作灵活、口齿伶俐、会计算、能做家务,便放心地认为自己的孩子绝不会是智力落后一类。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衡量儿童智力水平的是一组智力问题的操作,这些操作既有言语方面的,也有空间方面的,既有知识上的,也有手的动作上的。

所以,会与人交流、运动与走路姿势不差的儿童,并不意味着在解决上述智力问题时,也是出色的或有能力的。

绝大多数智力落后的儿童在涉及言语符号、抽象思维,如类同、言语理解等方面的问题时,开始出现无能为力。

他们解决不了动用判断、推理、分析、比较等智力能力的问题,只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由于他们能解决简单的问题,所以,家长们对他们的智力能力过于乐观了。

其次要排除的是家庭与学校环境的问题,面对学习成绩落后的儿童,家长要考察家庭中是否有干扰儿童学习的因素如夫妻关系是否紧张,是否有重要的家庭成员生病或出差,教育方式是否不正确;还应考察学校环境是否出了问题,师生关系是否紧张,该儿童与其同学关系是否紧张,有没有受其他同学欺悔的现象等等。

听障儿童听觉能力评估及方法

听障儿童听觉能力评估及方法

听觉康复评估标准
听力补偿(Hz) 言语最大识别率(%) 助听效果 康复级别
250-4000
≥ 90
最适 一级
250-3000
≥ 80
适合 二级
250-2000
≥ 70
较适 三级
250-1000
≥ 44
看话 四级
儿童言语测听词表
1.数字识别
2.语音识别
3.声调识别
4.单音节词识别 5.双音节词识别 6.三音节词识别
测试时根据孩子的语言水平进行如:语言水平低的孩子是指认,语言 水平高的孩子也可模仿并指认。
听觉能力评估方法
3.声母识别方法和韵母识别方法相同 4 声调识别方法是
发图片同时发声,两张卡片,随机选择。 4.数字识别、单音节识别、双音节识别、三音节
识别和短句识别的测试方法大致相同
测试方法:
发图片时不给声,分单、双数来测试,卡片循环2次。 主试者自由选择卡片顺序。
所有年龄段的受助者。
测试项目
听觉能力评估: 听觉能力评估包括以下9个项目:自然环
境声响识别、语音识别、数字识别、声调识别 (同音单音节声调识别)、单音节词(字)识 别、双音节词识别、三音节词识别、短句识别、 选择性听取。
听觉能力评估目的
预测新的目标 预测康复目标 制定康复措施 判断康复效果
项)。
操作要求
5、在评估前被试者评估时要回避视觉。 6、测试结果记录只记录发音词与错答词的序号。 例如发音词卡
片为3号,被试者识别卡片号为5号则简单记录为(3)-(5),即(发 音词卡片号) - (错误识别卡片号)。被试者正确识别卡片号不记录。 7、每套测听资料都是较独立的测试单位,应用时可以根据聋儿的 教学进度及言语能力以及评估目的,进行选择测试单元,每次测 试在10分钟以内完成。若被试者注意力不集中,则影响评估结 果,在评估时应及时鼓励或中间可适当休息。

听障学生融合教育课程设置

听障学生融合教育课程设置

听障学生融合教育课程设置摘要听障儿童的康复属于一项充分强调早期开展的教育工程,在具体教学方面应当基于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原则实现对听障儿童的积极教育,从而让听障儿童的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融合教育属于康复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其需要子啊科学的教育观、儿童观、康复观的指导之下,坚持以儿童为核心尊重儿童的身心特征与发展规律,综合应用多方面技术手段从而满足儿童的身心发展需求以及其他特殊需求。

对此,为了进一步推动儿童全面康复与发展,本文简要分析听障儿童融合教育课程的设置思路,希望能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听障学生;融合教育;课程设置早在2010年时中央颁布了关于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其中有关于30万人口以上残疾儿童少年较多的县市应当拥有一所特殊教育学校,而不同级别、类型学校应当积极创建条件并接受残疾人并入学学习,持续拓展随班就读与普通学校特教班的规模,从而提高融合教育综合质量。

对此,探讨听障学生融合教育课程设置有着显著教育价值。

一、听障儿童融合教育的作用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对于听障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力,融合教育的早期开展可以促使特殊需求儿童可以与其他正常发展同伴一同接受相关教育。

融合教育本质上并不是学校教育中随班就读模式的一种下延,更像是一种早期筛查、及时干预与早期教育[1]。

听障儿童的早期融合教育属于听障儿童进入到普通学校机构与健听儿童一同接受教育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其教学重点在于打破了隔离式的特殊教育封闭性问题,可以促使听障儿童更快且在更小限制的普通幼儿园的普通班级和健听儿童一同参与游戏、学习与活动,并形成较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并享受平等与优质的受教育机会。

目前来看,听障儿童的早期融合教育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儿童安置的相关问题,还应当充分考虑听障儿童在融合教育环境之下健康成长,满足听障儿童教育需求的同时更好的保障儿童可以拥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并享受同等、公平以及优质的融合学习机会[2]。

智障儿童评估流程与评估项目

智障儿童评估流程与评估项目

智障儿童评估流程与评估项目智障儿童评估是一种系统性的过程,旨在评估儿童智力水平和发展潜力,以确定其智力障碍的程度和类型,为其提供适当的教育和支持。

评估过程包括收集信息、进行测试和评估,以及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

评估流程:1. 首次咨询与信息收集:- 家长或监护人与评估师进行首次咨询,讨论儿童的发展历史、家庭背景、行为特点等信息。

- 评估师收集相关文件和记录,如医疗报告、学校报告、家庭观察记录等。

2. 评估工具选择:- 根据儿童的年龄、发展阶段和特殊需求,评估师选择合适的评估工具。

- 常用的评估工具包括智力测验、发展评估量表、行为观察工具等。

3. 测试和评估:- 评估师根据选择的评估工具,对儿童进行测试和评估。

- 智力测验通常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记忆力、逻辑推理、注意力等方面的测试。

- 发展评估量表用于评估儿童在不同领域的发展水平,如运动能力、社交技能、自理能力等。

- 行为观察工具用于观察儿童的行为表现、社交互动、情绪调节等方面的特征。

4. 结果分析与报告编写:- 评估师分析测试结果,确定儿童的智力水平和发展潜力,并将结果编写成评估报告。

- 评估报告应包括儿童的个人信息、评估结果、评估方法、评估师的意见和建议等内容。

- 报告应以清晰简明的方式呈现,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和复杂的统计数据。

5. 结果反馈与讨论:- 评估师与家长或监护人进行结果反馈,解释评估结果,回答他们的问题,并提供相关建议和支持。

- 家长或监护人可与评估师讨论评估结果,共同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和支持措施。

评估项目:1. 智力测验:- 韦氏智力量表:评估儿童的智力水平、言语理解与表达、逻辑推理等能力。

- 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评估儿童的智力水平、记忆力、注意力等能力。

- 赫斯特伦智力量表:评估儿童的智力水平、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

2. 发展评估量表:- 格罗斯发展量表:评估儿童在运动、精细动作、语言和个人社交领域的发展水平。

- 丹尼尔斯发展量表:评估儿童在精细动作、自我帮助、社交技能等方面的发展水平。

智障儿童评估流程与评估项目

智障儿童评估流程与评估项目

智障儿童评估流程与评估项目一、智障儿童评估流程智障儿童评估是为了准确了解儿童智力发展水平和特殊需求,以便制定个性化的教育和康复计划。

评估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申请评估:家长或监护人向相关机构或专业人士提出评估申请,填写相关表格并提供必要的资料。

2. 面谈与观察:评估师与家长进行面谈,了解儿童的背景信息、发育历程、行为特点等。

同时,评估师也会进行观察,观察儿童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

3. 测试与测评:评估师会使用一系列的测试工具和测评方法,评估儿童的智力水平、语言能力、运动发展、社交能力等方面的表现。

常用的测试工具包括智力测验、行为观察量表、语言测试等。

4. 数据整理与分析:评估师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评估结果。

5. 结果反馈:评估师将评估结果与家长或监护人分享,解释评估结果的含义,并提供相关建议和指导。

6. 制定个性化计划:根据评估结果,评估师与家长一起制定个性化的教育和康复计划,包括目标设定、干预方案等。

7. 定期复评:根据儿童的发展情况,定期进行复评,以跟踪评估结果的变化,并调整教育和康复计划。

二、智障儿童评估项目智障儿童评估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智力测验:通过智力测验,评估儿童的智力水平,包括智力配备、语言理解、问题解决能力等。

2. 语言能力评估:评估儿童的语言发展水平,包括语音、词汇、语法、语义等方面的表现。

3. 运动发展评估:评估儿童的大运动和小运动发展水平,包括平衡、协调、精细动作等。

4. 社交能力评估:评估儿童的社交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包括与他人的互动、情绪表达、合作等。

5. 自理能力评估:评估儿童的自理能力,包括自我照顾、日常生活技能等。

6. 行为观察评估:通过观察儿童的行为表现,评估其注意力、情绪调节、行为特点等。

7. 家庭环境评估:评估儿童的家庭环境对其发展的影响,包括家庭支持、教育资源等。

以上评估项目是常见的智障儿童评估内容,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和需求,评估师还可以结合其他相关评估项目进行综合评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评估方法
开始测试:从低于被试实际年龄两个月龄的项目 开始,向上或向下至少要按顺序通过6个项目,连 续6个项目通过认为以上项目全部通过,连续6个 项目通不过结束测试,凡能够通过的项目记分, 每通过一个项目记1分,2岁以下每一生理年龄可 得24分(每一月龄2分),2岁以上每一生理年龄 可得6分(每两个月龄1分)。 六个分测验依据具体情况可以全做,也可部分做 或单独做。六个分测验中“操作”测验被认为是 设计最好的一项测验,与总得分之间的相关系数 也最高,一些研究者甚至仅测定这一项用以估计 儿童能力发育水平。
(七)实践操作
1、运动项:踢球
2、运动项:跪起
3、运动项:双腿交叉
4、操作项:六孔木板和搭桥
(八)、注意事项
1、 运动项可以在和测试者的接触中做出判断, 例如在带领被测者去教室的过程中,可以测快跑、 上下楼梯、倒着走等项目,被测者又不会感受 到是在测试 。 2、社交-个人与社会项的有些内容无法在当场测 试出来,则可以与测试者的老师、家长等对其 情况熟悉的人进行问讯而得到结果。
能力测验的精髓----
实事求是
谢谢分享!
(五)、结果判定与分析
发育商(DQ): 用比率智商表示即 DQ =(DA/CA)×100
DA为发育年龄,以月为单位计算,2岁之前每2分 相当一个月龄,即得分除以2,2岁之后每1分相当 于2个月龄,即得分乘以2; CA为实际月龄,用检查日期与出生日期之差来计 算,当不足15天时舍去,当超过16天时按一个月 龄计算; 六个分测验各自计算相应的发育商,总发育商用 GQ表示,GQ为六个分测验发育商的平均值。听 力语言障碍的儿童可不测听力语言分测验,GQ用 其它五个分测验发育商的平均值计算,或者仅作 各分测验分析,不计算GQ。
3、报告单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四、五年
(九)、常见问题
1、被测者不配合:如果是对你不熟悉的小朋友测 试,则在测试前可以与其有个交流过程,让小朋 友不会感到不适,比如可以触摸小朋友的头,让 被测者感到很安全,一般他会很配合。 2、该测试项目很多,对于小年龄段的小朋友一般 很难一次完成,因此可以分次进行,但每次测试 至少要完成一项,而不应该同时每一项都做。 3、在测试过程中,要适时鼓励小朋友进行下去, 不要让被测者感到自己做的不对,而失去操作下 去的兴趣与信心。
学习能力评估 之Griffith(格雷费斯)智力测验
浙江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 陈柳青
2012年5月11日
提纲
1、 2、 3、 4、 5、 6、 7、 8、 9、 测量评评 结 个实注常 验表估估 果 案践意见 简构标方 判 讨操事问 介成准法 定 论作项题
与 分 析
(一)、格雷费斯简介
☆ Griffith精神发育量表1954年由英国心理学家Ruth Griffith编制,最初的量表只适用于0~2岁婴幼儿,为 了对脑瘫、聋哑、先天愚型患儿等进行早期评估,作 者于1970年将量表扩展到学龄前期(0~7岁)。
(二)、诊断量表构成
Griffith精神发育量表为诊断量表,包括六 个分测验,各分测验测查能力构想如下:
1.运动:测查大运动的协调能力及有目的的应用大肌
肉的能力,每个项目均为相应年龄儿童运动发展的关 键年龄;
2.个人与社会:测查儿童对外环境的应答、适应及
生活自理能力,包括吃、穿、社会交往及社会适应等;
☆ 1984年中-澳合作碘缺乏病项目澳大利亚专家首次在 我国推荐用以对小年龄组克汀病患儿进行能力评估, 当时仅采用操作一个分量表,经在山西、青海、贵州 等省试用显示了较好的信度与效度,目前使7岁)修订,用于弥补H-N量表对小年龄组聋 儿无法进行学习能力评价的缺陷。量表文字少,很大 程度上排除了文化差异对结果的影响。
(六)、个案讨论
杨×,男,2001年6月18日出生,2003年8月24日 测查,实际年龄2岁2个月(26月龄)
前24个月的得分:运动36÷2=18、个人与社会32÷2=16、 听力与语言20÷2=10、手眼协调40÷2=20及操作 48÷2=24; 2岁以后的得分运动1×2=2、个人与社会2×2=4、听力与 语言0、手眼协调3×2=6及操作4×2=8; 总分:运动18+2=20、个人与社会16+4=20、听力与语言 10+0=10、手眼协调20+6=26及操作24+8=32; 各分测验发育商:运动=(20÷26)×100=77,个人与社 会=(20÷26)×100=77,听力与语言=(10÷26) ×100=38,手眼协调=(26÷26)×100=100,操作= (32÷26)×100=123,总发育商GQ= (77+77+38+100+123)÷5=83。
3.听力与语言:测查儿童理解和应用语言的能力;
4.手眼协调:通过手工操作细小物件反映精细动作
的协调能力及手的灵活性;
5.操作:测量有目的使用工具,完成精细操作的能力,
同时也能反映感知觉能力;
6.推理:评定儿童对实际生活中各种事物的理解能力,
抽象概念以及对形态、长度、时间概念的形成与应用。
(三)、评估标准(常模)
运动=77,个人与社会=77,听力与语言=38, 手眼协调=100,操作=123,总发育商GQ=83
评价:
该儿童总的能力发育属中等偏下,其中手眼协 调能力与年龄发育相当,操作能力超出年龄发育 水平,但运动、个人与社会、听力与语言明显低 于年龄发育,特别是听力与语言严重滞后,智力 结构不均衡。初步检查尚未发现肢体或神经功能 障碍,初步排除因运动障碍导致社会交往及语言 交流滞后的可能,建议进一步测查听力,以明确 运动-社会交往-语言障碍三者之间的因果关系。
Griffith智力测验的量表和常模是合在一起的,测查表 既是量表,也是常模。量表的内容以儿童月龄排列, 从儿童出生之日算起,2岁之内每一月龄有两个项目, 每一年有24个项目,2岁以上每2个月龄有一个项目, 每一年有6个项目,推理一项2岁以前不作,仅在3岁 以后方才测查。 所有测试项目都是作者经过对正常儿童发育过程精细 观察、精心筛选后设计而成的,越是年幼的儿童生长 发育的速度越快,所以2岁之前设计了48个项目,依 据发展的顺序逐次排列,因此量表可以看作是儿童从 出生开始按月排列,可以观察到的生长发育指标体系。 为了使测定结果标准化,和量表相配有许多测试工具, 这些工具实际上都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各种玩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