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1.1.1 细胞生活的环境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1.1《细胞生活的环境》学案

1.1《细胞生活的环境》学案

1.1细胞生活的环境教材分析本节选自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第1章第1节的内容,包括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细胞外液的成分、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等内容。

课标要求:“说明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等细胞外液共同构成高等动物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阐明机体细胞生活在内环境中,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同时也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阐述机体细胞通过呼吸、消化、循环和泌尿等系统参与内、外环境间的物质交换”。

本章是《稳态与调节》的第1章,是后几章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起着统领全书的作用,本节又是第1章第1节,是本书的基础内容,有利于第二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的学习。

教学目标1.说出内环境的概念,并能解释和说明其含义,说明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与物质交换直接有关的系统,描述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及酸碱度三个主要理化性质。

2.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及其之间的关系,并构建它们之间的概念关系模型。

3.通过分析人体对O2的利用和CO2排出过程,构建人体细胞和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4.通过分析组织发烧等情境,提高分析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崇尚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2)内环境的组成及其理化性质。

2.教学难点:(1)细胞外液三种成分之间的关系。

(2)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知识梳理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不论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_______。

__________(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_______体液________ 血液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 血细胞_______(存在于细胞外________等_______约占1/3)2.内环境:由___________构成的液体环境。

机体内细胞生活的__________。

高中生物《细胞生活的环境》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细胞生活的环境》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3

《细胞生活的环境》教案 1一、教学目标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教学难点(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三、教学策略1.关于章节引入的设计任何一堂课,引言的设计都至关重要。

好的开头不仅使学生能够迅速集中注意力,有效帮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并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上好本节课奠定基础。

“细胞生活的环境”这一课是本章教学的第一课,这节课的引入涉及两个环节:章题的引入和节题的引入。

章题的引入可以利用教材提供的章题图来完成。

通过启发学生观察章题图、思考图中内容与本章内容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本章的兴趣。

同时通过图片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边防战士、炼钢工人、抗洪抢险战士工作环境的恶劣,体会他们工作的艰苦,认识他们工作的重要性,这也是一种人文精神的渗透。

由于本章内容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密切,也可以考虑从人类生活中的健康问题入手来引入。

节题的引入可以利用教材提供的“问题探讨”来完成。

问题探讨中人体血细胞、草履虫的图片,可以启发学生比较两者生活环境的异同,引出体内细胞生活的环境──内环境。

若有条件,可以出示装有血液(离心后)和草履虫培养液的试管代替图片,这样的情景更为直观和真实,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组织学生开展阅读、思考与讨论、资料分析等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学生主动建构内环境及其理化性质的知识。

有关人体内环境组成的内容很抽象,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直观图片搭建学习新知识的桥梁,将有助于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可以让学生观察教师展示的血浆实物,或引导学生回忆在初中曾经做过的观察活动;也可以启发学生回忆手脚磨出水泡的情景,说明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等,这样都有利于学生建立对细胞外液的感性认识。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导学案:1.1细胞生活的环境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导学案:1.1细胞生活的环境

1.1细胞生活的环境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学法指导:学生看书用30分完成学案。

学习目标:理解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学习重点: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学习难点:说明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二.阅读教材、自主解标A级问题一:体液1体液的概念2体液的组成:________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______)体液 _______________存在于细胞外,约占______) ______________A级问题二:内环境1 概念:2 内环境的成分包括3 细胞外液在本质上是一种4 细胞是一个系统,可以直接与进行物质交换A级问题三:内环境的性质1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方面2 如果溶液的浓度越高,它的越高3 正常人的血浆近,PH为。

血浆PH保持稳定的与等离子有关4 人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左右。

三.合作探究、重点讲解B级问题一:分析几种细胞的生活环境1 绝大多数细胞2 血细胞3 淋巴细胞4 毛细血管壁细胞5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B级问题二:1血浆的组成如何:2组织液、淋巴和血浆的成分有哪些异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级问题三:1 写出A B C D 的名称A B C D2 胰腺组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叫______________。

是由图中的构成。

B级问题四: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之间关系如何?B级问题五1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必须通过A.组织液 B.内环境 C.血浆 D.淋巴2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A.O2、CO2、血红蛋白、H十 B.过氧化氢酶、抗体、激素、H20 C.纤维蛋白原、Ca2十、载体 D.Na+、HPO42-、葡萄糖、氨基酸3 体皮肤表皮细胞获得O2是直接从A.周围的空气中得到 B.周围的水中得到C.组织液中得到 D.血浆中得到B级问题六:1医学上用0.9%的NaCl溶液给病人输液,对其用途科学的解释是A.给病人消毒 B.给病人提供营养C.给病人补充水分 D.维持细胞渗透压2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血浆成分渗出毛细血管就成为组织液B.组织液渗入毛细血管就成为血浆C.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D.淋巴渗出毛细淋巴管就成为组织液3 在血浆、组织液和组织细胞内液中,O2的浓度依次是A.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B.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C.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D.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四练侧拓展、达成目标(详见PPT)我的收获:1.本节课你学到的知识点2.本节课所讲的题型3你还有哪些疑惑?。

高中生物 1.1细胞生活的环境 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 1.1细胞生活的环境 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 1.1细胞生活的环境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细胞生活的环境【目标导航】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问题导学】单细胞生物可以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流,多细胞生物体内的细胞能么?你的皮肤上某个细胞需要的氧气是从哪里来的?1、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体液体液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体液的组成:。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______)体液 _____ ___ ____ _ ___ (存在于,约占______)阅读教材内容,绘制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图:(2)内环境内环境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环境的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讨论:下列各种细胞所生活的内环境:血细胞:_____ ___;体内绝大多数细胞:_____ ___;淋巴管内的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________;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毛细血管壁细胞:2、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血浆的化学组成:血浆中90%是__________,其余10%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包括等。

血浆与组织液和淋巴的最主要的差别是血浆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___而组织液和淋巴中的__________含量很少。

根据资料内容及相关文字,分小组完成完成下列讨论题:(1)在组成血浆的离子中,哪些离子的含量较多?它们可能起到什么作用?(2) HCO3- 、HPO42- 可能起什么作用?3、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表现在、和三个方面。

(1)渗透压溶液渗透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与渗透压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近__ _ _,PH为__________。

1.1《细胞生活的环境》教案【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

1.1《细胞生活的环境》教案【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

1.1《细胞生活的环境》教案一、教学目标1.说出内环境重要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生命观念)2.以氧气、二氧化碳、养料和废物为例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生命观念(生命观念)3.通过对血浆成分表分析,对血浆和细胞外液本质有初步了解(科学思维)4.尝试构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关注维持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科学探究,社会责任)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内环境的组成及理化性质;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2.难点: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三、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已经对人体的基本系统结构和功能有了基础性了解,但学习间隔时间长,记忆较为有模糊。

教师需要创设情境,用图片等搭建桥梁帮学生回顾。

其次高中生已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够分析问题,提取信息,教师可以搭建一些供学生合作探究的平台。

四、教学过程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资料分析】红细胞在体外必须特定溶液中才能保持活性,引导学生思考其中原因。

教师引导分析:什么是渗透压?渗透压大小与什么物质有关?除温度和渗透压外,内环境还有什么理化性质?介绍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的正常范围和影响因素【资料分析】展示运动前后,血浆PH变化情况。

分析:正常人血浆的PH范围,PH值上升和下降的原因。

【联系生活】解释生活实例:如输液时为什么用生理盐水?营养不良时人容易浮肿?腹泻时要补充淡盐水?【学生活动】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P6思考题教师总结,重点分析:以动画形式展示营养物质、废物、氧气、二氧化碳等如何通过内环境进行交换,同时辅助以人体系统结构模式图,帮助学生理解。

教师总结归纳引导学生完成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式图。

小结根据板书总结归纳完成物质交换模式图。

高中生物必修3导学案 第1单元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

高中生物必修3导学案 第1单元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

第1章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学习目标】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学习重难点】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自主学习与点拨】一、单细胞生物生活的环境【预习完成】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生活的环境是,可以直接从里获取生存所必需的和,并把直接排入里。

如果干涸,它们就会休眠或者死亡。

(1)体内细胞生活的环境(一)体液【预习完成】不论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体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等(1)血浆A.定义:血液中除外的液体。

B.作用: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2)组织液A.定义:存在于的液体,又叫。

B.生成:动脉中的沿动脉流入的动脉端,其中的许多物质会透过壁进入组织液。

C.回流:大部分能够被的静脉端重新吸收,进入。

D.作用:组织液为组织细胞提供,细胞的也透过细胞膜进入组织液。

(3)淋巴A.定义:淋巴管内流动的液体叫淋巴,也叫。

B.生成:组织液中包括细胞代谢产物在内的各种物质,小部分被吸收,成为淋巴。

C.回流:经过淋巴循环由流入中。

D.作用:淋巴中混悬着大量的和等,协助机体抵御疾病。

【思考与交流】1、组成成分间的关系(用箭头和文字画出)2、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组织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血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淋巴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毛细淋巴管壁的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

【练习巩固】1.血浆中水的来源是( )A.组织液B.消化道、组织液、淋巴C.淋巴和组织液D.消化道和组织液(二)内环境【预习完成】定义:由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包括、、等。

【练习巩固】1、人体的内环境是指()A.体液B.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D.血液(三)细胞外液的成分【预习完成】血浆中含90%为,其余10%为、,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包括各种、各种、、等。

高中生物必修3第1章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导学案_当堂检测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3第1章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导学案_当堂检测答案

长白山二高中 高一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 导学案 2012 年8月10日
第1章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第 1 页 共1页 高中生物必修3第1节导学案当堂检测练习答案:
[当堂检测]参考答案
1~7CBCCCAB
8.(1)组织细胞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2)渗透压 酸碱度 温度
(3)pH
(4)物质交换 养料 氧 废物
第2节导学案当堂检测练习答案:
一.1 年龄 性别 不同 变化 37℃ 2.成分 理化特性 调节作用 器官 系统 相对稳定状态
二.1.基础 稳态失调 尿毒症 2.神经系统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免疫系统 异物 外来病原微生物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三.体温 酸碱度 催化 能量
四.1—11 ABCDB DBCCD B
12.⑴毛细血管 毛细淋巴管 组织细胞
(3)d 、a a 、d
能量酶++−→−++O H 12CO 6O H 6O 6O H C 22226126 (4)细胞膜 毛细血管壁 毛细淋巴管壁 细胞内液和血浆 细胞内液、血浆、淋巴
(5)组织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 循环系统、 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

高中生物人教必修3教学案:第1章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Word含答案

高中生物人教必修3教学案:第1章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Word含答案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1.体液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2.体液各部分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为:3.血浆与组织液、淋巴的主要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4.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其中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5.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体液(1)含义:人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

(2)组成[据图填空]:图中①~⑥为人体内的液体,它们依次代表:①血浆,②组织液,③淋巴,④细胞外液,⑤细胞内液,⑥体液。

2.内环境(1)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2)组成及关系:血浆组织液―→淋巴(3)不同体细胞所处的具体内环境[连线]:二、细胞外液的成分1.血浆的成分[填图]2.组织液、淋巴与血浆的成分完全相同吗?提示:不完全相同,血浆中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

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填表]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据图分析:(1)体内细胞只有通过F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据图填出参与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所需要的系统或器官。

A.消化系统,B.呼吸系统,C.泌尿系统,D.皮肤,E.循环系统。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体液即为人体的内环境(×)(2)内环境的成分中含有CO2、血红蛋白、尿素等(×)(3)淋巴的成分与血浆完全相同(×)(4)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对血浆渗透压没有影响(×)(5)溶液的质量分数越大,渗透压越高(×)(6)人体内的细胞可通过内环境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2.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葡萄糖B.血红蛋白C.唾液淀粉酶D.呼吸酶解析:选 A 分布于细胞内的物质(血红蛋白、呼吸酶)和分布于消化道内的物质(唾液淀粉酶)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 1.1.1 细胞生活的环境导学案新人教
版必修3
稳态是生命系统的基本特征之一,本模块为《稳态与环境》,因此,在开始本模块的学习时,就明白什么是稳态,理解稳态的重要意义。

内环境稳态究竟是如何维持的,本章仅仅做简要交代,有关内容将在第2章作深入探讨。

本章是学习本书其他章节的基础,并在一定程度上起着统领全书的作用。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学习目标】
XXXXX:
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学习重点】
XXXXX:
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学习难点】
XXXXX:
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学习新知】
学习任务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自主学习活动1:通过阅读教材P2-P3,明确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的含义及细胞外液的组成,并用文字和箭头标示出它们之间的物质交换方向。

活动2:写出下列人体细胞所处的内环境:(1)组织细胞:(2)血细胞: (3)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4)毛细血管壁细胞:
(5)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
自学检测
1、在高等多细胞动物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的正确关系是( )
2、右图是人体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

据图回答:(1)填出各标号所指液体的名称:①
,②
,③
,④。

(2)
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 (填标号)。

(3)图中④内物质来自。

学习任务二
细胞外液的成分自主学习活动1:阅读教材P4,了解血浆的化学组成,区分组织液、血浆、淋巴成分的异同。

活动2:判断下列物质或反应是否存在或发生在人体的内环境中①葡萄糖()②原尿中的尿素()③血红蛋白()④呼吸氧化酶()⑤抗体()⑥汗液()⑦泪液()⑧血液()⑨消化液()⑩ Na+()乳酸()受精作用()抗体的合成()自学检测
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钙离子
B、葡萄糖
C、呼吸酶
D、血浆蛋白
4、下列物质中均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组合是()①消化酶②抗体③维生素④血浆蛋白⑤SO2-4⑥O2 ⑦血红蛋白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⑥
C、②③④⑤⑥
D、②④⑥⑦
5、下列不是由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疾病是()
A、浮肿
B、手足抽搐
C、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
D、尿毒症
6、下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
2、3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
B、乙表示细胞内液
C、吞噬细胞、淋巴细胞可以存在于丙中
D、丁中O2浓度比甲中高
7、内环境中不含()
A、胰岛素、氨基酸、尿素
B、酶、甘油、维生素
C、麦芽糖、淀粉、乳糖
D、无机盐、葡萄糖、性激素学习任务三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自主学习活动1 :了解内环境在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三个主要方面的理化性质自学检测
8、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产生的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但不会引起血浆pH发生剧烈的变化。

其中发挥缓冲作用的物质主要是()
A、碳酸氢钠
B、碳酸
C、三磷酸腺苷
D、钾离子
9、在血浆、组织液和细胞内液中,O2的浓度依次为()
A、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B、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C、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D、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10、细胞外液的主要阳离子是()
A、Fe2+
B、K+
C、Na+
D、Ca2+合作交流剧烈运动后肌肉酸痛,细胞外液的PH会显著下降么?具体如何调节?学习任务四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自主学习活动1 :结合教材,判断下图ABCD所代表的名称。

自学检测
11、肌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后经过的一般途径是()
A、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靶细胞
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C、组织液淋巴
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总结提升】
构建本节课的知识网络图
【巩固达标】
1、与人体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的是()
A、体液
B、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D、消化液
2、组成内环境的三种主要成分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互关系,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
A、血浆组织液
B、组织液→淋巴
C、淋巴→血浆
D、淋巴→组织液
3、在下列物质中,一般不存在于内环境中的是()
A、葡萄糖
B、CO2和O2
C、H2O
D、血红蛋白
4、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内环境是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
B、内环境是细胞内的环境,即细胞内液
C、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一般要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D、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构成
5、右图是体内细胞与内环境的关系示意图。

请回答(1)正确填出①~⑤所示结构或内部液体的名称:①为,其内液体称为细胞内液。

②内液体称为。

③内液体称为。

④内液体称为。

(2)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不断处于动态平衡之中,其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包括、和。

(3)②内液体中有HCO3-、HPO42-等离子,它们对于维持的稳定有重要意义。

(4)此图也表示了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进行的相互关系,各细胞直接从内环境中获得和,并直接向内环境中排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