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应性鼻炎

合集下载

变应性鼻炎(课件)

变应性鼻炎(课件)

特点
以鼻痒、打喷嚏、流清涕和鼻塞 为主要症状,可伴有眼睛痒、喉 咙痒等症状。
分类与表现
分类
根据过敏原的不同,变应性鼻炎可分 为季节性和常年性两类。季节性变应 性鼻炎又称花粉症,常年性变应性鼻 炎则与室内过敏原有关。
表现
主要症状包括鼻痒、打喷嚏、流清涕 和鼻塞等,可伴有眼睛痒、喉咙痒等 症状。患者还可能出现头痛、嗅觉减 退或消失等症状。
变应性鼻炎(课件)
目录 Contents
• 什么是变应性鼻炎 • 变应性鼻炎的病因 • 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方法 • 变应性鼻炎的预防与护理 • 变应性鼻炎的案例分析 • 变应性鼻炎的常见问题点
定义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是一种由过敏原引起的鼻部炎症 ,属于Ⅰ型变态反应。
诊断标准
主要依据患者的病史 和临床表现进行诊断 。
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 鼻炎,如感染性鼻炎 、药物性鼻炎等。
检测过敏原的方法包 括皮肤点刺试验、血 清特异性IgE检测等 。
02
变应性鼻炎的病因
遗传因素
家族聚集性
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
变应性鼻炎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 研究显示,患有变应性鼻炎的患者的 一级亲属中,患病率较正常人亲属显 著增加。
疫力。
注意心理健康,保持乐观、积 极的心态,减轻压力和焦虑情
绪。
05
变应性鼻炎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儿童变应性鼻炎
症状描述
鼻塞、流涕、打喷嚏、鼻 痒等,可能伴随眼睛痒、 喉咙痒。
诊断过程
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体格 检查和过敏原检测进行诊 断。
治疗建议
避免过敏原,使用抗过敏 药物、鼻用糖皮质激素等 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注意 加强免疫力。

变应性鼻炎课件

变应性鼻炎课件
肥大细胞膜稳定剂可能会 引起恶心、呕吐等副作用 ,需注意用药剂量和时间 。
04
非药物治疗方法探 讨
免疫疗法原理及应用
免疫疗法原理
通过刺激机体免疫系统,提高其对过敏原的耐受性,从而达到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目的。
免疫疗法应用
主要包括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和免疫调节剂治疗。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是针对特定 过敏原进行的免疫治疗,而免疫调节剂治疗则是通过调节机体免疫系统的平衡来治疗变
尽量避免与已知的过敏原接触,如尘螨、花粉、动物皮屑 等。在过敏季节或环境中,采取相应措施,如佩戴口罩、 使用空气净化器等。
减少室内污染
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清扫、除尘,减少室内污染。注意通 风换气,避免潮湿环境,预防霉菌滋生。
避免烟草和有害气体
远离烟草烟雾和有害气体,避免对鼻黏膜产生刺激和损伤 。
增强免疫力,改善生活环境
用药注意事项及副作用处理
鼻用糖皮质激素不宜长期 使用,以免引起鼻黏膜萎 缩、继发感染等副作用。
抗组胺药可能会引起口干 、眼干、嗜睡等副作用, 需注意用药剂量和时间。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可能会 引起头痛、胃肠道不适等 副作用,需注意观察并及 时处理。
在用药过程中,如出现严 重副作用或过敏反应,应 立即停药并就医。
发病机制
主要涉及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黏膜非感染性 炎性疾病。变应原再次进入体内,与特异性IgE抗体结合,引 发一系列生化反应,导致鼻黏膜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腺 体分泌增多等病理变化。
流行病学及危害
流行病学
变应性鼻炎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发 生,且发病率逐年上升。其发病 与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
建立家属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渠道,及 时了解患者的需求和问题,共同制定 解决方案。

变应鼻炎的再认识和进展

变应鼻炎的再认识和进展
鼻后流涕(含炎性介质)后流入下气道,诱发支气管炎症反应1
骨髓反应血循环也是联系上下气道的一种途径2
鼻部炎性介质吸收入血,到达肺部,诱发支气管炎症反应1
因“鼻肺反射”,鼻粘膜刺激可引起支气管收缩1
变应性鼻炎 & 支气管哮喘: 一个气道,一种疾病(One airway,One disease) Grossman 1997年提出:“一个气道,一种疾病”概念,认为变应性鼻炎与哮喘有广泛联系与共同发病机制。
ARIA的制定
2001年WHO召开变应性鼻炎的处理和预防工作会议 出版ARIA手册, ARIA指Allergic Rhinitis and its Impact on Asthma ARIA手册论述变应性鼻炎发病机理、诊断、治疗及其与哮喘关系的进展 供医护人员使用
Management of allergic rhinitis and its impact on asthma pocket guide.
传统分类的意义
提示致病因素 有利于防治
参考文献:2004年中国变应性鼻炎与哮喘专题学术会议(兰州)
传统分类的不足
一些患者对不同季节多种花粉过敏, 可表现为常年性症状 某地区或国家的季节性花粉过敏原,在其它国家地区可能是常年性过敏原 常年性过敏原如尘螨在某些地区,也有显著的季节差异 许多患者对多种变应原过敏,其症状常年存在,但呈季节性加重 上述患者较难按传统法归类。 参考文献: 1.Demoly P, et al. Allergy 2003:58:672-5.
rhinitis
最轻持续性炎症
202X
花粉季节中症状时轻时重,时有时无 粘膜炎症在整个花粉季节中持续存在
参考文献: Ricca V ,et al. J Allergy Clin Immunol 1999,104: 54-7

变应性鼻炎

变应性鼻炎
变应性鼻炎
治疗-药物治疗
2.抗组胺药物
口服或鼻用第二代或新型H1抗组胺药,有效抑制喷嚏和流涕 疗 程:一般不少于2周。 适应证:轻度间歇性和轻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与鼻内局 部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
治疗-药物治疗
3.抗白三烯药物:对变应性鼻炎和哮喘有效。 ➢通过阻断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而有效控制鼻部和眼 部症状,包括普仑司特、孟鲁司特钠和扎鲁司特;另 外还有白三烯合成抑制剂如5-LO抑制剂。 ➢适用于治疗AR和哮喘。在控制AR症状方面,白三烯 拮抗剂与口服Hl抗组胺药物等效,但不及鼻用糖皮质 激素。 ➢ARIA 08 将LTRAs定位于治疗AR的二线药物,尤其 适用于AR伴随哮喘的治疗。
变应性鼻炎
糖皮质激素全身用药的机会不多,仅用于少数重 症病人,疗程一般不超过2周,应注意用药禁忌 证。多采用口服强地松(prednisone),每日 30mg,连服7日后,每日减少5mg,然后改为鼻 内局部应用。
临床上多用鼻内糖皮质激素制剂。这类皮质激 素的特点是对鼻粘膜局部作用强,但全身生物 利用度低,按推荐剂量使用可将全身副作用将 至最低。但应注意地塞米松配制的滴鼻药,因 易吸收,不可久用。
变应性鼻炎
治疗-药物治疗
5.鼻内减充血剂(羟甲唑啉):缓解鼻黏膜充血
引起的鼻塞症状,疗程应控制在7天以内
6.鼻内抗胆碱药物(异丙托品):二线用药,适
用于以流涕为主要症状的AR患者。
变应性鼻炎
治疗

适应症






不良反应及处理
变应性鼻炎
治疗-免疫治疗
❖ 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常用皮下注射和舌下含服。疗程 分为剂量累加阶段和剂量维持阶段,总疗程不少于2年。

变应性鼻炎疾病详解

变应性鼻炎疾病详解

疾病名:变应性鼻炎英文名:allergic rhinitis缩写:别名:变态反应性鼻炎;过敏性鼻炎;hyperesthetic rhinitis疾病代码:ICD:J30.4概述: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是变态反应性鼻炎的简称,一般又称过敏性鼻炎。

鼻炎是指鼻腔黏膜出现炎症,表现为充血或者水肿,患者经常会出现鼻塞,流清水涕,鼻痒,喉部不适,咳嗽等症状。

过敏性鼻炎是鼻炎的一种,由于机体对某种物质过敏而引起的鼻炎称做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并可以引起一系列过敏性症状出现。

流行病学:近年来变应性鼻炎发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主要由于环境因素所致。

来自不同国家的调查提示,近年来儿童变应性鼻炎的患病率在 1.3%~52%之间,年长儿组患病率在26%~29%之间。

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20%。

本病常见于儿童和中、青年人,临床分为常年发作型和季节发作型,青少年以常年发作型变态反应性鼻炎多见。

据调查报告,过敏性鼻炎的初发年龄约9~10 岁,男女发病率无差异。

病因:1 岁以内最常见的变应原是来自室内的尘螨,温血动物的皮屑、毛发、唾液和尿,禽类的羽毛和食物。

屋尘中的螨及其粪床上最多,具有抗原性的尸体碎片和粪最后落入尘土。

屋内的死角、地毯等处也是尘螨最好的藏身之处。

小儿匍匐爬行于地毯上吸入大量变应原从而诱发或加重疾病。

在冬季婴儿经常感冒很可能是尘螨所致的变应性鼻炎。

在幼儿,食物可引起变应性鼻炎,以鸡蛋和牛奶最常见。

但进食过敏食物,一般伴其他器官系统症状,如荨麻疹、哮喘等。

偶尔,吸入食物气味可引起鼻症状。

由于花粉引起的症状至少需要几个花粉季节,通常在4、5 岁以后才逐渐增多。

但如婴儿居住地接近某种风媒花花粉的来源处,在生后最初2 年大量暴露于这些花粉,则可能较早出现症状。

真菌孢子的直径较小很容易逃过鼻的监视进入下呼吸道,因此,只有当真菌变应原过多时才会滞留少许于鼻黏膜引起本病。

《变应性鼻炎》课件

《变应性鼻炎》课件

定期复查与随访
定期复查:每3-6个月进行一次复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随访时间: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确定随访时间 复查内容:包括鼻腔检查、过敏原检测、肺功能检查等 随访目的: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05
总结与展望
变应性鼻炎的总结
变应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主要症状包括鼻塞、流涕、打喷嚏等。 变应性鼻炎的病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其中环境因素如花粉、尘螨等是主要的诱
发因素。 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免疫治疗等,其中药物治疗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 变应性鼻炎的预防措施包括避免接触诱发因素、加强体育锻炼等。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治疗方法: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新型治疗方法,如基因治疗、免疫治疗等 药物研发:未来可能会有更多新型药物被研发出来,用于治疗变应性鼻炎 预防措施: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有效的预防措施,如疫苗、免疫疗法等 患者教育:未来可能会更加注重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变应性鼻炎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减充血剂:如麻黄碱、去氧 肾上腺素等,用于缓解鼻塞 症状
抗白三烯药物:如孟鲁司特、 扎鲁司特等,用于减轻鼻塞、 鼻痒等症状
免疫疗法:如脱敏疗法, 通过逐渐增加过敏原剂 量,使患者逐渐适应并 减轻过敏症状
免疫治疗方法
免疫疗法:通过注射或口服药物,提高患者对过敏原的耐受性 脱敏疗法:通过逐渐增加过敏原的剂量,使患者逐渐适应并减少过 敏反应 生物疗法:通过注射生物制剂,调节患者免疫系统,减轻过敏症状 抗过敏药物:如抗组胺药、皮质类固醇等,可以减轻过敏症状,但 需要长期服用
危害与并发症
鼻塞、流涕、打喷嚏等 不适症状
影响睡眠质量,导致疲 劳、注意力不集中
引发哮喘、支气管炎等 并发症

变应性鼻炎的诊治

变应性鼻炎的诊治

并发症
⒈ 变应性鼻窦炎 2.支气管哮喘 3.分泌性中耳炎 4.过敏性咽喉炎
治疗
1.药物治疗
a. 类固醇: 鼻喷剂;全身用药 :强的松片剂 b. 抗组胺药: H1受体拮抗剂
第一代 : 扑尔敏 ﹑赛庚啶﹑溴苯那敏 第二代 :西替利嗪﹑氯雷他啶 等(无嗜睡作用) 注意:第二代中的特非那丁和阿斯咪唑偶可引起
变应性鼻炎
Allergic Rhinitis
山东医专 耳鼻咽喉科学教研室
变应性鼻炎
1. 定义 变态反应性鼻炎是特应性个体接触致敏原后, 鼻粘膜发生的慢性炎症疾病。简称变应性鼻 炎(过敏性鼻炎)。临床特征是频繁发作的喷 嚏、过量的鼻分泌物和显著鼻塞。
2.发病率 发病率有增加趋势。发达国家10%40%;我国无正式统计,估计8%–10%。
诊断标准
2004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喉分会制定
⑴具有鼻痒﹑喷嚏﹑鼻分泌物和鼻塞4项中至少3项, 持续0.5–1小时以上,每周4d以上;季节性鼻炎或花 粉症,每年发病季节基本一致,且与致敏花粉传粉期 相符合。常年性鼻炎则在一年中多数日子里发病
⑵鼻粘膜形态有炎性改变
⑶变应原皮肤试验呈阳性反应,至少1种为(++)或(++) 以上/或变应原特异性IgE阳性
检查
1.鼻腔检查:粘膜苍白、水肿 下鼻甲 为主
2.鼻分泌物: 嗜酸细胞
3.血清总IgE检查
检查
1.寻找抗原 常见变应原: 屋尘 螨虫 真菌 花粉 化学物质
检查
2. 寻找抗原 a.特异性IgE检查 ①点刺试验 皮内试验 ②血清特异性 IgE检查 b. 鼻激发实验
诊断
1.病史
病史对于诊断非常重要。应详细询问发病时间 ﹑诱因﹑程度,生活和工作环境,家族及个人 过敏史,有否哮喘及皮肤过敏。 2.临床表现 3.变应原诊断

变应性鼻炎

变应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又称变应性鼻炎,是鼻腔粘膜的变应性疾病,以鼻痒、喷嚏、大量清水样涕及鼻塞为主要临床特点。

•抗原的种类分为两大类。

•1、吸入性抗原:物尘、螨、昆虫、花粉、羽毛、真菌和某些化学物质。

•2、食入性抗原:面粉、奶、鱼、虾、花生、大豆、及某些水果、蔬菜。

•1、喷嚏:多为阵发性喷嚏每次可几个到数十个不等•2、清涕:大量清水样涕,有时可不自觉地从鼻孔滴下。

•3、鼻塞:多为严重的鼻塞季节性患者在“花粉期”尤为明显。

•4、鼻痒:鼻内发痒,同时可伴有眼睛、外耳道及面部痒不适。

•检查见鼻粘膜苍白、淡白、灰白、或淡紫色,双侧下鼻甲水肿,总鼻道及鼻腔底可见清涕或粘涕,如合并感染,则粘膜充血,双侧下鼻甲暗红,分泌物呈粘脓性或脓性。

病史长症状反复发作者,可见中鼻中息肉样变或下鼻甲肥大。

1 详细采集病史;详尽的病史往往可以帮助患者寻找到可能致敏原线索。

2 特异性检查;分体内法和体外法。

3 特殊诊断方法;• 1.支气管哮喘:是过敏性鼻炎最常见的并发症,鼻腔的病症导致其病毒防御功能失效,侵袭支气管乃至腹部。

• 2.变应性鼻窦炎:由于窦口粘膜水肿,导致鼻塞引流不通畅,且窦腔内渐生负压,此时患者多有头痛,如伴有感染,可有变应性鼻窦炎产生。

• 3.分泌性中耳炎:咽喉受累进而发生水肿,使咽口狭窄、阻塞,造成鼓室负压,中耳渗出性液体产。

• 4.过敏性咽喉炎:患者也可出现咽喉发痒、咳嗽、或有轻度声嘶,严重者可出现会厌、声带粘膜水肿导致呼吸困难。

• 5.鼻息肉:反复鼻腔粘膜充血水肿致鼻息肉形成,阻塞鼻腔引起通气障碍。

• 6.嗅觉障碍:鼻粘膜水肿或鼻腔感染伤及嗅神经。

•7.失眠:长期鼻塞,使得人更加不容易入睡,导致睡眠不良引起精神不济,注意力不集中。

•8.憋气窒息:鼻腔经常性大量液体堵塞,当人入睡的时候,口部习惯性闭合,会引起人体憋气,严重可导致窒息。

•预防措施•过敏性鼻炎的最根本保健措施是了解引起自己过敏性的物质,即过敏原,并尽量避免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镜下的蒿属花粉
• 2病理 • 抗原抗体反应。
父母体质因素对后代患病的影响
• 家庭过敏史 发病 起病 病情 病种 • 父+母 • 父或母 病程 影响 多器官多系统 较单纯
50% 较早 较重 常多发 长 25% 较晚 较轻 偶多发 短
• 父母均无
15% 晚

多单发 短
单器官单系统
• 二、中医病因病理 • 内因:脏腑功能失调,肺,脾,肾虚寒多 见。 • 外因:风、寒、异气之邪侵鼻
(4)塞鼻法:细辛膏、鹅不食草干粉,加入 凡士林制成软膏涂鼻。
针灸疗法
• (1)针灸治疗:针刺(迎香、合谷、足 三里)、艾灸(百会、合谷、足三里、 涌泉)。
• (2)穴位注射:胎盘组织液、黄芪注射 液等。取穴:合谷、迎香、肾俞、肺俞。
• (3)耳穴治疗:内鼻、外鼻、肺、脾、 肾上腺、风溪、内分泌、皮质下等。
• 皮肤试验,点刺试验,体外特异IgE检查。 鼻分泌物涂片可以找到大量嗜酸性白细 胞。
诊断与鉴别诊断
• 一、诊断
• 西医诊断 • 1 病史 有过敏史及家族史。 • 2 症状 突发性鼻痒,喷涕,流清涕,鼻 塞。起病快,消失快,反复发作,病程长。 • 2 检查;鼻粘膜多见苍白水肿,亦可见粘 膜充血,鼻腔内有水样清涕。特异性检查 阳性。
• 中医辨病与辨证要点 • 辨病要点:突发性鼻痒,喷涕,流清涕, 鼻塞。 • 辨证要点:
• 二、鉴别诊断
• 本病须与急性鼻炎(风寒型伤风鼻塞)、 血管运动性鼻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 非变应性鼻炎相鉴别。
• • • • • • 病史 症状 检查 病程
鼻鼽 反复发作史 无恶寒发热 有肺脾肾阳虚症状 鼻粘膜苍白 长
• (二)特异性疗法 • 1、避免和变应原接触。 • 2、脱敏治疗 • 又叫免疫治疗,是指病人有规律地皮下注 射某种变应原,增加机体对某种变应原的耐受 力,从而达到消除或者减轻症状的目的。
临床思路
• • • • 变应性鼻炎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 发作期以中药辩证治疗,配合西药治疗。 缓解期以中药调理为主。 脱敏疗法被西医学认为是对因疗法,可和其他 疗法一起使用。
• 1 肺气虚寒,卫表不固 • 肺气虚,卫表不固,风寒乘虚而入, 肺受寒邪,不得通调,其窍不利而为病。
• 2 脾气虚弱,清阳不升 • 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如脾气虚, 鼻窍失养,外邪、异气犯鼻而为病。
• 3 肾阳不足,温煦失职 •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如肾虚, 摄纳无权,阳气耗散,肺、鼻窍失温养 而为病。
变应性鼻炎 (Allergic rhinitis,AR)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耳鼻咽喉科
阮 岩
概述
• 定义 • 是发生在鼻粘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以突然和 反复发作鼻痒,喷嚏,流清涕,鼻粘膜肿胀为 特征的鼻病。又名变态反应性鼻炎、过敏性鼻 炎。
• 本病属中医“鼻鼽”的范畴,又名鼽鼻、 鼽水。 • “鼽者,鼻出清涕也”
• 二、体征 鼻腔内有单个或多个表面光滑 赘生物,灰白、淡黄或淡红色如荔枝肉 状半透明赘生物。
• 巨大或多发性息肉可引起外鼻变形,鼻 背变宽,形如“蛙鼻”状。
• 三、并发症 鼻息肉与下列疾病有密切关 系。 • 1.支气管哮喘 • 2.鼻窦炎 • 3.分泌性中耳炎
【实验室与其他检查】
• 1.鼻内镜检查
• 治法:温肺散寒,益气固表 • 方药:玉屏风散合苍耳子散,或温肺止 流丹或小青龙汤。
• 2、脾气虚弱,清阳不升 • 全身辩证:面色萎黄无华,腹胀纳呆, 肢困便溏,舌淡苔白脉濡弱。 • 局部特征:鼻塞甚,鼻粘膜水肿明显。
• 治法:健脾益气,升阳通窍 • 方药:补中益气汤或参苓白术散。
• 3、肾阳不足,温煦失职 • 全身辩证:耳鸣,遗精早泄,夜尿清长, 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细弱。 • 局部表现:清涕多,难以自收,鼻粘膜 苍白。
鼻息肉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耳鼻咽喉科教研室
鼻息肉
定义:鼻息肉(nasal polyp)是鼻-鼻窦黏膜的慢
性炎症性疾病,以极度水肿的鼻黏膜在鼻腔内形成 单发或多发赘生物为临床特征,是慢性鼻窦炎、变 应性鼻炎等的并发症。
病因病理
• 一、西医病因病理 • (一)病因 发病机制至今不明,可能与 多因素致病有关: • 1.感染与变态反应
• 4 肺经伏热,上犯鼻窍 • 肺有郁热,肃降失职,邪热上犯鼻窍而为病。
临床表现
• 症状:以突然和反复发作鼻痒,喷嚏,流大
量水清涕,鼻塞为特征。部分病人还有眼痒、 咳喘等。
• 检查:鼻粘膜苍白、淡白、淡紫色或红色,
下鼻甲水肿,鼻腔里有大量水样清涕。
变应性鼻炎患者 鼻粘膜
正常人鼻粘膜
实验室与其他检查
急性鼻炎(风寒型) 无反复发作史 有恶寒发热 无肺脾肾阳虚症状 鼻粘膜淡红 短
治疗
• 一、中医治疗 • (一)辨证论治 • 主证:突然发作鼻痒,喷嚏,流清涕, 鼻塞,嗅觉减退。 • 检查:鼻粘膜苍白水肿
• 1、肺气虚寒,卫表不固 • 全身辩证:畏风怕冷,倦怠懒言,咽痒, 咳嗽痰稀,面色苍白,背冷, 自汗,舌淡 红,苔薄白,脉细弱。 • 局部特征:鼻痒,喷嚏甚。
• • • • • •
1819年,John Bostock 报告枯草热。 1906年,Pirquet 提出变态反应概念(Allergy) 20世纪初发现组胺。 20世纪30年代陈克恢提取麻黄素成功。 20世纪40年代发现抗组胺药。 20世纪60发现IgE。
• 变应性鼻炎: • 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分为常年性变 应性鼻炎和季节性变应性鼻炎(花粉症) 二种。
病例分析
• 患者,男 35 岁,鼻痒,喷嚏反复发作, 时伴气促,发后如常人,平素形寒怕冷; 近日鼻痒,喷嚏频频,流水样涕量多, 鼻塞,夜尿清长,气喘,肢冷乏力,检 查见鼻粘膜淡白肿胀,鼻腔清涕多,舌 淡脉沉迟。请写出中西医诊断、证型、 证候分析、治法、治疗代表方、主要外 治法。
• 中西医诊断:鼻鼽、变应性鼻炎 • • • • • 证型:肾阳虚弱,清阳不升 证候分析 治法:温补肾阳,固肾纳气 治疗代表方:真武汤合苍耳子散 主要外治法:苯麻滴鼻液滴鼻,针刺迎香、合 谷,艾灸涌泉。
临症用药
• • • • • • • 鼻痒喷嚏: 麻黄,荆芥,防风. 清涕多: 乌梅,五味子,附子. 鼻塞重: 木通,泽泻. 小孩脾虚: 四君子汤. 哮喘: 麻黄,地龙. 眼痒: 蝉衣,木贼. 咽痒: 乌梅,麦冬,蝉衣.
外治法
(1)滴鼻法:芳香通窍中药液、滴鼻灵(鹅
不食草等) 、苦参液滴鼻。
(2)下鼻甲注射法:黄芪液、当归液、丹参 液、辛夷液。 (3)吹鼻:碧云散(鹅不食草、川芎、细辛 、青黛)、鹅不食草干粉吹鼻。
谢 谢
• 发病倾向: • 1 逐年增高;世界范围:10%—20%。 • 2 低龄化倾向。
病因病理
• 一.西医病因病理 • 1 病因
• 变应原 • 1 吸入性:螨,花粉,真菌,兽毛,羽 毛,灰尘,蟑螂,蚕丝。 • 2 食物性:牛奶,鸡蛋,花生,鱼,虾, 大豆,核果类,小麦。
豚草
电镜下的豚草花粉
• 二、西医治疗 • 1.皮质激素疗法 • 2.手术疗法 现多采用鼻内镜手术,易 于彻底清除鼻腔和窦内病变黏膜。
临床思路
• 本病以手术治疗为主,配合内治,重点 在于如何防止或延缓手术后复发。
预后与转归
• 手术可迅速去除息肉,但术后有复发的 可能,尤其对鼻息肉病患者而言。
预防与调护
• 1.积极防治各种慢性鼻病,如变应性鼻 炎、鼻窦炎等,预防并发鼻息肉。 • 2.锻炼身体,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预防 感冒,以免加重症状。 • 3.注意饮食起居有节,戒烟酒,忌辛辣 厚味,预防术后息肉再发。
【治疗】
• • • • 一、中医治疗 (一)辨证论治 1.寒湿凝聚鼻窍 主要证候:鼻塞,呈渐进性或持续性,流涕清 稀或白黏,嗅觉减退或丧失,喷嚏多,鼻黏膜 色淡或苍白,息肉灰白透明;易感冒,怕冷畏 寒;舌质淡,苔白腻,脉缓弱。 • 治法:温化寒湿,散结通窍。 • 方药:温肺止流丹加减。或苍耳子散可合玉屏 风散。
历史源流
• 最早关于变态反应的描述,可能源于中 国。《淮南子· 修务训》中有:“神农尝 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七十毒中应 :季秋行夏令,民多鼽嚏。 • 《素问》:肾为欠为嚏。 • 《诸病源候论》:肺气通于鼻,其藏有 冷,冷随气入乘于鼻,故使津液不能自 收。
• 《神农本草经》等有麻黄治疗气喘的记 载,现代药理学认为麻黄有很好的抗过 敏作用。
2.影像学检查
【诊断与鉴别诊断】
• 一、诊断要点 • (一)西医诊断 • 根据病史、典型的症状与体征,即可做 出诊断。
• (二)中医辨病与辨证要点 • 1.辨病要点 鼻内见光滑柔软、状如葡 萄或荔枝肉样的赘生物可辨为“鼻息肉” 病。 • 2.辨证要点
• 二、鉴别诊断 • 本病应与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鼻腔恶 性肿瘤、鼻内脑膜-脑膨出等相鉴别。
• 2.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 3.细胞因子 • 4.纤毛运动障碍
• (二)病理 各种原因引起粘膜水肿
• 二、中医病因病机 • 本病多为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湿浊之 邪凝聚鼻窍,致滋生赘物。 • 1.寒湿凝聚鼻窍 • 2.湿热熏蒸鼻窍
• 【临床表现】 • 一、症状 持续性鼻塞,睡眠时打鼾。后 鼻孔息肉可表现为经鼻呼气困难。嗅觉 减退,鼻流浊涕,或有头痛头胀。当息 肉或分泌物阻塞咽鼓管咽口,可引起耳 鸣和听力减退。
预后与转归
• 本病经积极治疗,可控制症状,但易反复。 • 可并发支气管哮喘、变应性鼻窦炎、分泌性中 耳炎等。 • 变应性鼻炎与支气管哮喘常同时存在,而且两 者互为发病的危险因素。
预防与调护
• 1、避开一切已知或可疑的变应原。 • 2、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减少感冒的发生。 • 3、避免过食生冷食品和高蛋白食品。
• 3、肥大细胞膜稳定剂:如色甘酸二钠。其作 用是稳定肥大细胞膜,阻止其脱颗粒和释放化 学介质的作用。 • 4、抗胆碱药:如阿托品。可以减少鼻分泌物, 但对鼻痒和喷嚏无效。 • 5、减充血药:大多数为血管收缩药,如麻黄 素类,长期使用会引起药物性鼻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