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夜宿古寺

合集下载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李时珍夜宿古寺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李时珍夜宿古寺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教材分析本教案是针对苏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材《伟人李时珍》中的“李时珍夜宿古寺”一篇文章制定的教学计划。

1. 文章内容本文主要讲述了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在他举行科举考试失败后,流落街头,饥寒交迫的情况下,在一座古寺的门前宿夜的经历。

本文让学生了解了李时珍作为一个伟大的医学家的坎坷经历,以及他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医药事业做出的贡献。

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的残酷现实,更加注重自身的学习和奋斗。

2. 知识要点1.历史:明代科举考试;2.人物:李时珍;3.词语:门前、宿夜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掌握中式长句和全文结构;2.掌握生字词:宿夜、无奈、心急如焚等;3.理解文章意义:学习人物传记的写作方式和手法。

2. 过程与方法启发和帮助学生了解文章背景和中式长句的组成方法,注重多角度思考和理解文本中的信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了解人物传记的写作方式,强化学生的自身历史和文化认知;2.让学生感受到李时珍的坚毅和坚持的精神,促进学生的积极向上和自我奋斗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1.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好新课的教学工具,课前检查设备;2.备出教案、教学反思和备课记录等课前教学资料。

2. 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教师借助PPT或黑板,引导学生体验李时珍在古寺门前的情景,向学生提问:你认为李时珍当时会是怎样的心情?你有过怎样的类似经历吗?(2)呈现新知识(30分钟)教师为学生讲解生字词,并提示学生理解中式长句的组成和意思,同时导出李时珍作为医学家的历史背景。

(3)展开思考(30分钟)教师通过阅读和讲解文章,引导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什么是科举考试?2.李时珍为什么会选择住宿在古寺门前?3.从李时珍的遭遇中我们可以学到什么?学生在思考完成后,教师带领全班进行一次课堂互动,集中讨论问题的答案和相关感想。

(4)提高练习(10分钟)教师为学生提供阅读理解练习题,让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巩固学生对文章的掌握情况。

李时珍夜宿古寺

李时珍夜宿古寺

《李时珍夜宿古寺》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说教材《李时珍夜宿古寺》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本文通过记叙我国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不顾高龄寻访药材,与弟子庞宪住破庙、吃干粮、在月光下记录寻访所得,冒着生命危险品尝药材的事,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扎实的工作态度。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本课的词语、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能力目标:学习理解词语,阅读课文的方法。

3、情感目标:体会李时珍不怕吃苦,乐于奉献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理解词语,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学习方法。

(四)教学难点:理解李时珍吃苦奉献的精神,理解文中出现的一些中药名称。

二、基本设计理念:根据教育部门倡导的“学习——探究”教学模式的构建思路,在设计本课教学时,利用学生对课文大体的理解以及课文中“饥餐渴饮、晓行夜宿”词语的字面意思之间的差距,提出问题,让学生以此为核心,展开对文章的讨论和交流。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基础知识以学生的自学为主,课文内容及难点知识的理解采取学生小组学习和教师引导的学习方式来完成,力求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夜宿,就是夜晚住宿。

同学们,外出旅游你们一般夜宿何处?旅馆、大酒店、宾馆……古时候把旅馆叫做客店,我国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夜里不住客店却住在古寺里,究竟怎么回事?我们一起来学习李时珍夜宿古寺(板书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学生介绍李时珍。

(李时珍,中国医药学家。

他自幼爱好医学,24岁开始跟父正式行医。

李时珍花了整整30年功夫,记下了几百万字的笔记,经过一遍又一遍修改,反复校订,著成举世闻名的中药巨著《本草纲目》。

)《本草》是李时珍花30多年的时间写成的,全书记载了1892种药物,其中3 74种是李时珍新增加的药物。

李时珍对旧书上的错误记载加以纠正,如旧书上记载穿山甲是靠鳞甲来诱捕蚂蚁的,李时珍就去捉了一只穿山甲,仔细观察后,发现穿山甲是用舌头吃蚂蚁的。

《李时珍夜宿古寺》hyy定稿

《李时珍夜宿古寺》hyy定稿

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 败的古寺。李时珍轻轻推开门, 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 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 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
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 败的古寺。李时珍轻轻推开门, 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 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 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
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败 的古寺。李时珍轻轻推开门, 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 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 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
皎洁的月光透过露天的屋顶,照 进房子里。 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 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中天。
皎洁的月光透过露天的屋顶,照 进房子里。 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 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中天。
读书要求: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李时珍 为什么会夜宿古寺?他又在古寺里 做了哪些事?
,他们就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这天,他们来到湖北西部山区,因为一心赶路, 错过了客店。眼看太阳渐渐下山,飞鸟归林,师徒 俩不免焦急起来。这地方前不见村,后不着店,晚 上到哪里住宿呢? 忽然,庞宪发现前面的树丛中隐隐约约露出房屋 的轮廓,便拉住了李时珍的衣角:“先生,你瞧! ” 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败的古寺。李时珍轻轻 推开门,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 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李时珍对 庞宪说:“我们就在这里住一夜吧!”
“忍冬花初开时银白色,两三天后 变为金黄色,所以,又叫金银花,可 以解暑消热。” “胭脂草捣烂了,可以治虫咬 伤。” “刀豆子烧成渣子吃下去,能治 呃逆。” “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 生嚼无涎……”
“忍冬花初开时银白色,两三天后 变为金黄色,所以,又叫金银花,可 以解暑消热。” “胭脂草捣烂了,可以治虫咬 伤。” “刀豆子烧成渣子吃下去,能治 呃逆。” “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 生嚼无涎……”

李时珍夜宿古寺

李时珍夜宿古寺

李时珍夜宿古寺
李时珍是明代著名的药理学家、医学家,他的《本草纲目》被誉为中国药学史上的一部巨著。

在他逝世多年之后,后人发现有一则关于李时珍夜宿古寺的佳话,被流传至今。

传说有一年春节前夕,李时珍经过一座古寺,天色渐晚,他便决定在这里过夜。

那天正值初一,寺内香火鼎盛,李时珍看到很多人来到寺内烧香祈福,他也陪着大家一起诵经烧香,感受到了一种安静祥和的氛围。

晚饭后,李时珍考虑到要工作,便拿出了一本《本草纲目》开始研究。

可是,在那寂静的古寺里他发现自己的眼皮渐渐地打了起来,最后他不得不放下书本打算休息一下。

就在这时,他突然被一声巨响所惊醒,不由惊叹:‘怎么此时会有如此大
的动静?’”
于是,他去察看,发现刚才的声音来自一堵墙壁后面,原来是一只小老鼠从墙缝间爬出来,双目发狴,原来是被一只猫所追逐。

李时珍并没有等到猫来,他却在那个夜晚得到了启发,对于许多解药顿悟。

这段经历使得李时珍对佛教产生了无限的敬意,他开始研究起佛教的著作,规划着自己的人生道路。

或许是因为在这个晚上,李时珍的心灵得到了宁静,他的创作从此更加灵秀。

这段往事在许多人的眼里成为了一个美丽的传说。

许多人将此传说作为名人饭桌上谈资,这个故事成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传说,激励着无数学者不懈奋斗。

李时珍夜宿古寺,几百年过去了,这个传说依然流传至今,被历史改变过很多次。

但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却在人们的心中深深根植,不断地鼓励着无数人去追求自己心中最真实的那份美好。

每当夜深人静时,我们有时也会想起这个传说,它仿佛在提醒我们,静坐无言,总有一天会收获宁静的感觉。

李时珍夜宿古寺(精选8篇)

李时珍夜宿古寺(精选8篇)

李时珍夜宿古寺(精选8篇)李时珍夜宿古寺篇一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教材第五单元所选的文章,或是劝人们勤奋学习,或是教育他人要有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的。

课文《李时珍夜宿古寺》讲述的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不顾年岁大,为修好《本草》住破寺、吃干粮,以及在月光下认真记载寻访所得的事迹,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这篇课文的教学我准备用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的目标任务是整体把握课文,学习生字新词,初步感受李时珍的品格。

第二课时,深入学习李时珍的精神品质,指导学生复述课文,合作探究李时珍冒着生命危险亲口品尝中药的献身精神。

今天我说的是第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读通读正确课文。

本课的10个生字要求会读会写,两条绿线内的9个生字只认识,不要求会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情感目标:感受李时珍为编写《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作风。

3、能力目标:学习理解词语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我认为本课时的教学有两个重点:第一点,读熟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李时珍为写《本草》,甘愿吃苦的品质和严谨认真的作风。

学习生字词语,教给孩子理解词语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理解饥餐渴饮、断垣残壁、生嚼涎滑等词语。

(五)、教学准备教师研究教材,制定教学方法,制作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查阅有关资料。

二、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

本课教学过程,我力求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兴趣老师的引导下完成学习目标。

因为本课中有许多难理解的词语,教学中我将通过点拨、讲解等方法,教给学生一些认识生字、理解词语的方法,并针对课文第七小节(李时珍住古寺不觉得苦)和第十二小节(李时珍亲自品尝草药)的内容组织学生讨论李时珍为什么这么说、这么做,体会他为编写《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通过学生课后了解一些中药名称和药效,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李时珍夜宿古寺

李时珍夜宿古寺

饥餐 李时珍领着弟子庞宪,饥餐 渴饮,晓行夜宿, 安徽、河南、 渴饮,晓行夜宿,在安徽、河南、
湖北 湖北等地察访药材,已经走了好 好
几个月了。 几个月
李时珍笑着问徒弟:“庞宪,觉 得苦吗?” “先生是快50岁的人了,都挺得 住,我20多岁的人还能叫苦吗?” “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 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 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 也是值得的。”
柴胡
用于感
冒发热,寒热往
来,胸胁胀痛。
天麻 有平肝息 风的功能,常用 于头痛眩晕、肢 体麻木等症 。
白术 健脾益 气,燥湿利水, 止汗。用于脾虚 食少,腹胀泄 泻,水肿等。
黄连 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用于呕 吐吞酸,高热神昏, 目赤,牙痛,消渴 等。外治湿疹,湿 疮,耳道流脓。
《本草纲目》:世界医药科学宝库中的一部经典著 作。它系统地总结了明代以前的所有药物成就,全书 近200万字,共52卷。一共记载了1892味药。卷一、 卷二为本草序列,卷三、卷四为百病主治药,从卷五 到卷五十二,将所收集1892种药物划归十六部,六十 类分述,书中附方一万一千余个,药物形态图一千一 百余幅。每种药物之下依次分为释名、集解、辨疑、 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方等项,可谓条 理清晰,内容完备。《本草纲目》的巨大成就不仅表 现在药物方面,而且还旁及天文、地质、化学、植物 学等方面。先后被译为拉丁、法、日、朝、德、英、 俄等十余种文字,流传全世界。达尔文称它是“中国 古代的百科全书。”
我们修订好《本草 纲目》,万民得福,吃点 苦也是值得的。
生活 选择材料
(写人)
工作
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 在尖叫着。圆盘似的月亮,慢 慢移到了中天。
思考课本上第5题, 请把思考结果写在《补 充习题》上.

李时珍夜宿古寺(优秀7篇)

李时珍夜宿古寺(优秀7篇)

李时珍夜宿古寺(优秀7篇)备《李时珍夜宿古寺》篇一前天去听了朱老师的一节课。

她上的是四年级上册中的一篇《李时珍夜宿古寺》.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不顾年岁大,为修订好《本草纲目》住破寺,吃干粮,以及在月光下认真记载寻访所得的事迹,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朱老师围绕文中的"苦"和"不怕吃苦"来展开教学,一下子就抓住了本篇课文的"神"之所在,"苦"字就是本文的核心,抓住它可使全文神聚,使一篇原本篇幅较长,内容较分散的课文有了向心力,达到了长文短上的目的。

课的一开始朱老师出示一组词语,引导学生重温李时珍修订《本草》的艰辛,为下面的教学作好铺垫,接着引读课题紧扣课题中的"古寺"质疑"这是一座怎样的古寺"直奔文章重点段落。

对文章重点段的理解,朱老师从环境描写,人物言语及动作这三方面着手展开,条理清晰,而且这三个方面也是写人的基本方法,把学到的写作方法及时地迁移运用到自己的语言中,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得到知识的积累,技能的发展。

这三个环节的设计很有特色,而且每个环节都能抓住重点词,从词到句子,从句子到段落,逐步读懂,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感受李时珍的可贵精神。

还在每个环节的设计中有细腻的地方。

先是阅读环境的句段,感悟李时珍察访药材中生活的"苦",在这里重点指导朗读描写古寺的词和句,如"破败到处都是"等词语,体会环境的恶劣,朱老师以读为主,让学生得到朗读训练。

然后是阅读文中的人物对话描写,感受李时珍的"不怕苦甘于吃苦"并抓住"笑"字体会他的"苦中作乐".这段教学中朱老师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这种扮演角色可以帮助学生与文本之间产生心灵的碰撞,使学生能感悟出语言文字背后的情感。

李时珍夜宿古寺课文

李时珍夜宿古寺课文

李时珍夜宿古寺课文
《李时中夜宿古寺》是一篇介绍我国明朝时期著名医药学家李时中的文章。

以下是该文章的内容: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李时中为了寻找治疗疟疾的药物,来到了一个偏僻的古寺投宿。

古寺破败不堪,只有一位老僧在打坐念经。

李时中向老僧询问了附近是否有治疗疟疾的药草,老僧告诉他附近的山上有一些草药可以治疗疟疾。

李时中十分感激老僧的帮助,于是便在古寺住下,准备第二天前往山上采药。

在古寺的夜晚,李时中听到了老僧讲述的故事,原来这个古寺曾经是一个繁荣的寺庙,但是因为战乱和疾病,寺庙里的和尚都离去了,只留下了一个老僧在守着寺庙。

李时中被老僧的坚持和毅力所感动,决定为寺庙修建新的庙宇,以便更多的人前来祈福和治疗疾病。

第二天早上,李时中告别了老僧,前往山上采药。

他不仅采到了治疗疟疾的药草,还找到了许多珍贵的草药和植物。

回到家乡后,李时中将采到的草药用于治疗疟疾和其他疾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他还将采药的经验和草药的知识整理成书,流传至今。

李时中在古寺
的经历不仅让他找到了治疗疟疾的药物,更让他体会到了人间的温暖和坚持信念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时珍夜宿古寺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中的字只识不写,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踏实的认真作风。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朗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中国的医药学史上,有一本空前巨著,板书《本草纲目》,它是医药科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的作者就是,板书:李时珍。

2、通过课前的预习,你对李时珍这个人物有多少了解?学生自由畅谈。

3、今天我们就要阅读一则他在创作《本草纲目》过程中发生的故事。

写全课题:李时珍夜宿古寺
二、质疑
1、指名学生朗读课题
2、读了这个课题以后,你有什么疑问呢?请学生回答。

3、请学生说说你对课题的理解:李时珍晚上寄宿在古寺中。

三、学生自学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能够读准字音,理解词语的意思,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四、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出示本课生字,词语,指名学生朗读
2、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对于难读的词语,请学生多读两遍
3、交流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的?能够解决的,马上师生讨论解决,不能解决的,留到下节课的教学中。

五、理清文章的主要段落大意
六、朗读课文
七、生字教学
八、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完成习字册的上的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精读课文,通过重要段落,分析体会人物形象感知人物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16、李时珍夜宿古寺
2、读了这个课题,我们的脑海中不禁闪现出这样一个问题:李时珍为什么要夜宿古寺呢?请小朋友赶紧拿起课文,到课文的第一、小节中去找找答案,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二、教学课文第一、二节
1、指名一位学生朗读课文一、二节
2、你知道李时珍夜宿古寺的原因吗?指名学生交流。

(因为他们一心想赶路,错过了客店)
3、从这一点中,你体会到什么?
4、从这两小节中,你还知道李时珍师徒察访药材怎么样?(让学生联系“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已经走了好几个月”来自由交流交流)
5、是啊,长时间的长途跋涉没有减缓李时珍师徒前进的脚步,为了赶路,他们错过了客店,这就是李时珍夜宿古寺的主要原因。

6、齐读第一、二节
三、学习课文三、四节
1、是的,前不见村,后不着店的荒野上,李时珍师徒焦急地走着,突然前方的树丛中隐约出现了房屋的轮廓,走近前一看,哦!是一座—“古寺”(生答。

出示古寺的图片)
2、小朋友,这是一座怎样的古寺啊?请你细细读读课文第四节,将描写古寺的相关语句画出来!
3、学生朗读,做标记
4、交流:
一座破败的古寺、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

5、读了这几句话,,你知道了什么?(古寺的条件非常的差,很久没有人来了,很危险等等)
6、你能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吗?
7、读好这句话“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厚厚的蜘蛛网。


四、分析课文5-12节
1、为了察访药材,为了修好《本草》,这些对李时珍来说已经算不得什么了!师徒俩毅然决定在古寺中寄宿一夜!
2、小朋友,请你自己读读课文5-12节,去看看一下李时珍在古寺的生活,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在旁边简单地做做批注。

3、学生认真读课文,在有感触的地方做上批注。

4、交流:
非常仔细

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若有所悟。


出示两中药材的图片,请学生看

抓住李时珍的动作来说说体会

朗读体会
非常爱劳动人民

抓住李时珍的语言来体会
a.
李时珍笑着问徒弟:“庞宪,觉得苦吗?”(“笑”字,让学生联系课文的前前后后,说说这种真的苦不苦?)
b.
“恩,长年累月地------值得的。

”(两组对比,住在破庙里和住在家里,万民得福和自己吃苦,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体会)
c.
“庞宪,趁着大好-----记下来吧。

”(放弃自己休息,在月光下记录)出示他在月光下记录的图片,你想对他说写什么?
5、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当空,但李时珍还在认真辨别着,记录着。

五、拓展说话
1、同学们,我们今天学的这个故事(朗读课题),仅仅是发生在李时珍撰写《本草纲目》中的一个故事,你还了解他的哪些故事?(指名一两个学生说)
2、正是由于李时珍这种不畏艰辛,认真踏实的作风,才发现了很多有用的中药,例如课文讲到的:
忍冬花初开时,-----消暑解寒。

胭脂草------治虫咬伤。

刀豆子-----治呃逆。

鸡肠草------
3、你还知道哪些中药?说说它的药效!
4、中国医药学的史册上要永远记着这个名字——李时珍;世界医药学的史册上也要永远记着这个名字——李时珍,他创造出
了举世闻名的医药著作《本草纲目》(出示图片),此时,瞻仰着他的象,看着这本《本草纲目》,你想说些什么?
六、总结课文
让我们永远记着这位为了人民,行程一万余里,倾注毕生心血和精力,足迹踏遍大江南北,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完成医学著作《本草纲目》的李时珍(齐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