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安康江南城区防涝总体规划与海绵城市建设

理 没置 下 凹式 绿 地 及 调 蓄 池 等 可 暂 时 存储 雨水 的 防 于雨 、污水 分 流不彻 底 ,给下游 水体 造成 严重 污染 。
涝 没施 、科 学 规划 雨 水 行 泄 通 道 ,并结 合 水 利部 门规
城 市 内涝 防 治首 先 要 确 定 内涝 防治 的 目标 与标
划 的滞洪 区 、排 涝 泵站 ,从 而 构建 一 个从 源 头控 制 、由 准 .明确城市 内涝 防治 系统的构成 ,进 行设计暴雨 计算 、
1.1 防涝规 划 系统方 案
1 防涝 总体规 划
安 康 江 南 城 区防 涝 规划 系 统 方 案 由工 程 措 施 和
安 康 市位 于 陕西 省 东 南 部 ,北 靠 秦 岭 .南 依 大 巴 管 理措施 2部分组 成 。其 中 ,工 程措施 包括 源头蓄 、滞 、
山 ,南北 高 山夹持 ,河 谷 盆地 居 中 ,汉 江 由西 向东 横 贯 渗 、用 ,过 程 疏 导 、蓄排 ,终结 净 化 、利 用 3个 方 面 ;管
小 徘水 系统 和 大排 水 系统 组 成 的 城 市 排 水 防 涝综 合 暴雨 径流计 算 、排水 管 网计 算 、排涝量 计算 和排 涝方 式
系 统_21,确 保 城 市 排 水 防涝 系统 能 够 在 内涝 防 治标 准 选择 .将 内涝 防治 系统 的各组 成部分 进行组 合 。安康 江
命 财产 损失…。
包 括 西 堤 、北 堤 和东 堤 ,修 建 标 准 以 20年 一 遇 为 主 ;
防涝规划 的 编制提 供 了一个将 整个 城市 排水 系统 排 洪 沟包 括 西 排洪 渠 、东 排洪 渠 、老 干渠 ,这 3处渠 道
统 筹考虑 的机会 ,可 以将城 建 部 门编 制 的排 水 专项 规 均 能发挥 正常作用 :现状排水 管渠长 约 82.999 km,其 中
安康地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规划纲要完整版

安康地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规划纲要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安康地区计划局(2000年7月)在世纪之交,全国进入实施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大背景下,党中央总揽全局,审时夺势做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
这是安康加快发展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根据国家和省上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基本指导思想,给合安康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市场需求预测、资源开发潜力和经济发展要求,特提出安康地区实施西部大开发规划纲要。
一、安康在西部大开发中的独特地位和市场条件(一)优势条件和独特地位安康地处我国西部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生物、矿产、水力、旅游等资源十分丰富。
几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的发展,特殊气候、地理、地貌造就的三大资源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开发,经受了市场的考验,形成了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导的区域特色经济模式。
依据自然和历史形成的相对优势以及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重点,从陕西、西北和西部的全局看,我区立体性的气候,多样性的资源,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顺应市场需求的多元化优势条件,这些优势条件不仅是独特的,而且是不可替代的。
1、安康是西北少有的亚热带资源区,是西部多样性生物、矿产资源的密集区。
全区汇集各类经济植物3000多种,树种2000多种,药源种类1300多种,动物430余种,是陕西及西北重要的林特产品和中药材基地,大宗的茧丝、生漆、茶叶、烤烟、药材、木材在全省及西部市场占有一定份额,资源加工产品如丝绸、绞股蓝总甙、葛根素、薯蓣皂素药品、精制茶、魔芋和富硒食品在西部、全国及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全区已发现各类金属、非金属矿产65种,探明有工业开采价值的32种,其中汞、锑、铅、锌、黄金、重晶石、毒重石、瓦板岩、水泥灰岩储量居全国或全省前列。
这些资源大多数是国家急需的战略性资源,也是市场前景看好的资源。
目前开发利用程度低,极具开发潜力。
2、安康是陕西乃至西北独有的水资源密集区。
安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安康城区东坝片区棚户区改造实施方案的通知

安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安康城区东坝片区棚户区改造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5.08.18•【字号】安政办发〔2015〕107 号•【施行日期】2015.08.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住房改革与发展正文安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安康城区东坝片区棚户区改造实施方案的通知安政办发〔2015〕107 号汉滨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工作部门:《安康城区东坝片区棚户区改造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安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5 年8 月18 日安康城区东坝片区棚户区改造实施方案安康城区东坝片区棚户区改造是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落实“提升江南”城市发展战略的重大民生项目和重要举措,为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实施,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及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新型城镇化为目标,紧紧围绕中心城市“突出核心、开发江北、提升江南”的发展战略,抢抓中、省加快实施棚户区改造和汉江综合整治两大政策机遇,通过实施市政路网和排水防涝管网建设,棚户区改造、统征土地综合开发,配套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等项目,把东坝片区建成基础设施配套、人居环境优美、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管理稳步提升的城市新区。
二、片区现状东坝片区位于安康江南城区东部,西起东堤外环路,东至黄洋河西岸,北沿汉江南岸,南至巴山东路,区域规划面积约2.28 平方公里,辖2 个办事处、5 个行政村、1 个社区,现有村(居)民6197 户、22139 人。
本次改造范围西接东堤外环路,东至黄洋河西岸,北临汉江防洪堤,南接金州广场,区域面积160 公顷。
涉及单位6 个,村(居)民2407 户、8200 人;村民人均耕地0.24 亩,户均宅基地0.19 亩,人均住房面积66.86 ㎡,户均房屋面积227.76 ㎡,人均年收入8000 元。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安康市城区东坝防洪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安康市城区东坝防洪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2.06.05•【字号】陕发改农经〔2012〕576号•【施行日期】2012.06.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防汛抗旱正文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安康市城区东坝防洪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安康市发展改革委:你委与市水利局联合报来的“关于上报《安康市城区东坝防洪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报告”(安发改农经[2011]541号)、安康市政府《关于做好安康城区东坝防洪保安工程征地拆迁移民安置工作的承诺函》(安政函[2012]28号)以及相关补充材料收悉。
根据2010年第23次省政府常务会议精神,经研究并征求省水利厅意见,现批复如下:一、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安康市城区东坝片区位于汉江和黄洋河交汇地带,西起安康老城东堤,北临汉江,南至安平公路,东至黄洋河左岸,面积2.46平方公里。
区内现有(设计基准年2010年)人口2.21万人,耕地3400亩,个体工商户500多家,以及多家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规划2020年(设计水平年)人口达到4.5万人。
东坝片区地势低洼,无任何防洪设施,自1983年安康特大洪水灾害至今的28年间,共遭受洪灾20次,多次撤离转移群众上万人,特别是2010年7月18日发生的汉江洪水,洪峰流量21700m3/s,共淹没房屋74.8万m2,撤离转移群众1.54万人。
根据安康市城市总体规划和防洪规划,为减免东坝片区洪涝灾害,减少汛期撤离转移群众频次,保障群众安居乐业,同意建设安康市城区东坝防洪工程。
二、工程建设任务、规模和设计标准工程保护范围为安康市城区东坝片区,采取堤防、护岸以及排洪(涝)措施对该区洪涝灾害进行治理。
建设内容包括新建汉江南岸堤防长3633m以及交通防洪闸4座;护岸长4282m,其中汉江南岸段2885m,黄洋河河口段左岸1397m;排涝泵站1座;改建老城穿堤排水涵洞长580m;新建工程管理单位办公及仓库用房建筑面积1000 m2。
安康市城市总体规划

2021版安康市城市总体规划概要2021版?安康市城市总体规划?在2002版的根底上,结合城市外部交通的重大变化和新时期安康经济社会开展的要求,充分结合自然资源进行编制。
一、规划年限近期:现在-2021年;远期:2021-2021年。
同时对2021年后的城市远景开展提出设想。
二、规划范围及人口规模〔一〕远景规划控制区依据陕南城镇体系规划,按百万人口大城市区构架,将瀛湖风景区、汉阴至安康月河川道和安康主城区区域一并进行通盘控制,其规划控制区范围为450平方公里。
〔二〕规划区规划区160平方公里。
含盖建成区、香溪洞风景区、近远期开展空间及周边山体和城区汉江段、黄洋河、吉河、月河下游河体。
具体界定为:北到将军乡南界,包括龙王山林区在内;东至石梯乡、九条沟、八庙湾一线;西以现状机场以西至花园乡冉家河为界;南到吉河镇、香溪洞风景名胜区南缘。
〔三〕用地规划及人口规模2021年建成区面积30平方公里,人口32万人;2021年建成区面积开展到38平方公里,人口40万人;2021年建成区面积开展到55平方公里,人口60万人;远期建成区面积开展到72平方公里,人口80万人。
三、规划目标和城市性质〔一〕规划目标1.充分利用区域自然资源、生态优势、区位交通优势,将安康城市打造成为具有区域竞争力,各类产业协调开展的现代城市。
2.优化城市结构,完善城市功能,塑造形态完整、布局合理、适应开展需求的新安康。
3.强调陕南独特的生态景观特色,优化城市内外生态环境,通过人工绿化环境和自然山水的有机结合,表达“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共生〞的生态型城市理念。
4.突出城市历史文化特色,强化旅游休闲功能,营造多元文化气氛浓厚的城市整体环境,将安康建设为旅游名城。
5.充分结合城市建设实际,通过分期规划,为安康城市建设提供灵活、动态、可持续开展的规划指导。
〔二〕城市性质关中-天水经济区的重要辐射区;西安、成都、重庆、武汉四大都市圈的重要连接点;陕西省东南部中心城市和全省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以开展旅游休闲、新型工业〔清洁能源、新型材料、富硒食品、生物医药、安康丝绸〕、现代物流产业为平台,建设具有生态环境优美、人文景观丰富、自然风光优美的山水园林城市。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安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的批复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安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2.26•【字号】陕政函[2011]38号•【施行日期】2011.02.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安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的批复(陕政函〔2011〕38号)安康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报请审批安康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请示》收悉。
现将有关问题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修改后的《安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二、安康市是陕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是关天经济区与成渝、江汉经济区联系的桥梁和重要节点。
你市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统筹做好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
要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新型材料、富硒食品、生物医药等产业,不断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和城市功能,把安康市逐步建设成经济繁荣、社会和谐、设施完善、特色突出、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城市。
三、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工作。
要以安康市中心城区为核心,以汉滨区、汉阴县、石泉县的月河谷地为主体,以旬阳县和平利县为两翼,加快建制镇标准化建设,构建以城镇为支点,以农村新型社区为节点的网络城镇化发展模式,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逐步形成城乡统筹的新格局。
四、合理控制城市规模。
到2020年,要将中心城区人口规模控制在60万人以内,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57平方公里以内。
根据《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空间布局,加强耕地保护,强化集约和节约用地,积极引导人口的合理分布,防止城市规模盲目扩大。
五、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
要重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公路、铁路、水运和航空相协调的交通运输系统。
统筹规划建设城市给水、排水和污水、生活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
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安康市防空地下室建设和易地建设费征收管理办法-安政办发〔2015〕15号

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安康市防空地下室建设和易地建设费征收管理办法正文:----------------------------------------------------------------------------------------------------------------------------------------------------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安康市防空地下室建设和易地建设费征收管理办法安政办发〔2015〕15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安康市防空地下室建设和易地建设费征收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定,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安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5年2月10日安康市防空地下室建设和易地建设费征收管理办法第一章管理的原则和范围第一条为加强城市人防工程建设管理,规范人防工程易地建设费征收、使用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办法》和陕西省财政厅、物价局陕价费调发[2004]12号、19号文件等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安康中心城市总体规划区、各县城规划区范围内城市新建民用建筑(除工业生产厂房及其配套设施以外的非生产性建筑)的建设单位或个人,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人民防空实行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贯彻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县级政府人民防空主管部门负责县城规划区范围内防空地下室建设和易地建设费征收管理;市人民防空主管部门负责中心城市总体规划区范围内防空地下室建设和易地建设费征收管理。
第五条城市新建民用建筑应当按照下列标准修建防空地下室:(一)新建十层(含十层)以上或者基础埋深三米(含三米)以上的民用建筑,按照地面首层建筑面积修建六级(含六级)以上防空地下室;(二)新建除第(一)项规定和居民住宅以外的其它民用建筑,地面总建筑面积在两千平方米以上的,按照地面建筑面积的百分之二至百分之三修建六级(含六级)以上防空地下室;(三)开发区、工业园区、保税区和重要经济目标区除第(一)项规定和居民住宅以外的新建民用建筑,按照一次性规划地面总建筑面积的百分之二至百分之三集中修建六级(含六级)以上防空地下室;(四)新建除第(一)项规定以外的人民防空重点城市的居民住宅楼,按照地面首层建筑面积修建6B 级防空地下室;(五)城市危房翻新住宅项目,按照翻新住宅地面首层建筑面积修建6B级防空地下室。
安康市行政区划

安康市【位置】位于陕西省东南部。
北纬31°42'—33°49',东经108°01'-110°01'。
东与湖北省(竹山、竹溪、郧县、郧西)连接,南与川渝两省市(万源、城口、巫溪)接壤,北与省会西安市(周至、户县、长安)和商洛地区毗连,西与汉中市(佛坪、洋县、西乡)为邻。
东西宽约200千米,南北长约240千米【面积】 23391平方千米/23529平方千米【人口】 294万(2002年)【代码】 610900【区号】 0915【邮编】 725000【驻地】汉滨区【区划】辖1个市辖区、9个县,3个街道、109个镇、88个乡,2559个村委会、61个社区居委会、40个居委会汉滨区面积3652平方千米,人口94万。
邮政编码725000。
区人民政府驻五星街。
汉阴县面积1347平方千米,人口29万。
邮政编码725100。
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石泉县面积1525平方千米,人口18万。
邮政编码725200。
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宁陕县面积3678平方千米,人口 7万。
邮政编码711600。
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紫阳县面积2204平方千米,人口34万。
邮政编码725300。
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岚皋县面积1851平方千米,人口17万。
邮政编码725400。
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平利县面积2626平方千米,人口23万。
邮政编码725500。
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镇坪县面积1504平方千米,人口 6万。
邮政编码725600。
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旬阳县面积3554平方千米,人口45万。
邮政编码725700。
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白河县面积1450平方千米,人口21万。
邮政编码725800。
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 以上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4)》【沿革】公元前325年,秦惠王在安康设西城县,汉中郡设在西城。
西汉沿袭秦制,汉中郡下设五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安康概况第一节自然条件一、地理位置安康市位于陕西省南部,北与西安市、商州市毗邻,西与汉中市接壤,南与四川、重庆相连,东与湖北为邻,处于川、渝、鄂、陕四省市接壤地区,故有“鸡心岭—脚踏三省”之说。
地理座标为东径108°01†—110°12†,北纬31°42†—33°49†,市域面积23529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2.9%。
汉滨区位于市域的中部,市区在汉滨区中部的汉江两岸,现是安康市政府所在地,也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交通、信息中心。
二、地形地貌安康市北靠秦岭,南依大巴山,南北高山夹峙,河谷盆地居中,汉江由西向东横贯全区,形成“两山夹一川”的地形地貌。
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地形起伏较大,最高处是秦岭东梁,海拔2965米,最低处为白河与湖北交界的汉江岸边,海拔170米,地貌分为亚高山、中高山、低山和宽谷盆地四种类型。
三、江河水系安康市域是陕西省河流密度较大地区之一,河流属长江流域汉江水系。
汉江两岸发源和流经安康的河流,集水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73条,较大河流有子午河、汶水河、池河、月河、旬河、任河、岚河、吕河、南江河等,各河水量丰沛,全市总径流量为252.27亿立方米,其中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06.55亿立方米,入境容水量为145.72亿立方米。
四、气候特点安康市属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垂直地域性气候明显,地理分布差异大,汉江、月河川道和海拔600米以下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4℃以上,海拔600米以上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4℃以下,年极端最高气温40℃,年极端最低气温-11℃。
年平均降水量为938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667.12小时,最大冻土深度7厘米,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南西风。
第二节社会经济环境状况一、历史沿革安康市在石器时代已有人类活动。
夏代,安康属于梁州。
商、周时期,为庸国的封地,称为“上庸”。
秦时,在安康置汉中郡西城县,郡治设于西城。
汉代沿袭秦制,除西城县外,新增设安阳、长利、旬阳、锡县4县。
曹魏、西晋时期设魏兴郡,辖7县,隶属荆州。
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为安置巴山一带流民,取“安宁康泰”之意,改安阳县为安康县,“安康”从此得名。
隋设西城郡,属梁州,辖6县。
唐、五代、宋设金州安康郡。
元、明设金州。
明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汉江洪水漫淹州城,遂于城南赵台山下筑新城,改金州为兴安州。
清初仍设兴安州,乾隆47年(公元1782年)改设兴安府。
民国时期,设安康行政督察区。
1949年解放后设安康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78年改名为安康地区行政公署,2000年元月1日撤地设安康市。
二、行政区划与人口安康市辖一区九县,即汉滨区、宁陕、石泉、汉阴、旬阳、白河、紫阳、岚皋、平利、镇平县,103个镇、130个乡。
2000年底,市域总户数79万户,总人口292.43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8.02%。
在市域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38.37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3.1%;城镇常住人口67.19万人,占总人口的23%。
人口密度124人/平方公里。
人口自然增长率0.08‟。
汉滨区下辖3个街道办事处,20个建制镇,27个乡,总人口为93.1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82029人,总面积3648.5平方公里。
三、经济发展状况改革开放以来,安康的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全面进步,尤其是汉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西康铁路的通车,科技园区的开发建设,使安康已成为陕西省的重要水电能源基地,西安的后花园和特色经济发展的栽体。
2000年底,全市国内生产总值78.7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24.93亿元,占31.6%,第二产业19.94亿元,占25.3%,第三产业33.91亿元,占43.1%。
分别较上年(按可比价计算)增长了6.15%、11.48%和7.85%。
经济实力和增长速度均为全省中上水平。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农作物种植结构有所调整,农林牧副渔全面增长,全年粮食总产量达97.06万吨,较上年增长21.51%。
以生态保护为目标的“山川秀美”工程开始启动,全年完成造林面积33.44千公顷,森森面积继续扩大。
畜牧、水产发展迅猛,全年肉产量达87908吨,水产品产量1931吨。
农业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有效灌溉面积达到49.64千公顷,小流域治理3.97万公顷,治理水土流失14.23万公顷,退耕还林还草2.23万公顷。
经济作物主要有茶叶、核桃、板栗、蚕茧、木耳、香菇等。
乡镇企业营业收入达60.70亿元,增长24.06%。
表一农林牧渔业构成表按当年价计算工业在改革中前进,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5个,全市工业总产值35.34亿元。
增长16.09%。
工业在资源开发的推动下,初步形成汉江水电、秦巴医药、蚕桑丝绸、金州矿产、绿色食品的特色产业群体,区域特色经济思想明确,大开放、大开发、大发展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
表二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构成表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全市地方财政收入不断增长,2000年财政收入总额33626万元。
城乡人民生活继续得到改善,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05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8元,分别、比上年实际增长4.78%和5.88%,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已由“温饱型”正向“小康型”的目标迈进。
全市正在形成多渠道、开放式的商品流通体制,消费品市场继续增长,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4亿元,全市大中型批发贸易企业的全年销售额3340万元。
旅游业发展迅猛,尤其以自然观光和生态旅游独具魅力,已奠定了发展旅游业的新势头,去年全市共接待国内游客50.8万人次,接待海外入境游客1800人次,外汇收入54万美元。
表三安康市在陕西省的地位第三节市区建设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市区建设现状(一)城址变迁安康因取“安宁康泰”之意而得名。
历史上城池多有变迁,秦时始设西城,位于现城区江北一带。
唐、五代、宋设金州安康郡于江南。
明万历十二年(公元1583年)汉江洪水漫淹州城,遂于城南赵台山下筑新城,新、老城相距二里,并以长柳堤相连。
以后,历代异名,但城池未变。
从清代到中华民国,新城为屯兵之处,官衙居住,商业多在老城,加之汉水之便,安康城逐渐成为陕南东部最大的水旱码头,各地商贾陆续在城内建馆,使老城座商达300多家。
解放后,老城逐渐向南发展,使老、新城连为一体,尤其是阳安、襄渝铁路的相继通车,并在江北修建安康火车站,使市区有了较快的发展,城市建成区也逐渐的向江北转移。
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建设进一步加快,相继建成了江北大道、巴山路、大桥路、解放路、二号桥、汉江大堤等干道和基础设施,使城市建成区初步构成江南、江北的组团格局。
近几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康铁路的通车,安康撤地设市等条件的变化,使安康市城市建设的步伐更加迅速,开辟了江北、城东新区,建设老君殿科技园区,推动江南旧城改造和形象工程的建设等,安康市初步形成了江北、江南、关庙的组团城市格局。
(二)市区地理环境建成区位于汉滨区中部的汉江两岸,东有黄洋河,西有月河围合的汉江高漫滩和二、三级阶地、冲积扇和河川盆地上,周围地形地貌为低山丘陵、沟壑纵横、滩地众多,远处山峦起伏,森林茂盛,南有牛蹄岭、天柱山,北有龙王山、牛山等。
汉江由西向东穿城而过,两侧用地均向汉江倾斜,坡度为5—25%,土壤承载力多在150千帕以上,地下水埋深几米至几十米,地震烈度为七度区。
(三)社会经济状况安康市区北距西安市公路里程261公里,现由三个街道办事处及关庙、建民、张滩、河西、五里镇、恒口的部分村庄、驻市的1000个左右事业单位组成。
2000年底建成区总人口24365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9151人,占总人口的61.2%,农业人口73337人,占总人口的30.1%,暂住人口19664人,占总人口的8.1%,特殊人口1500人,占总人口的0.6%。
建成区面积19.8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81.1平方米。
城市经济发展也有了一定的基础,市区有工业企业单位50余个,在职人数2万余人,初步形成了以水电、医药、食品、丝绸、旅游、交通为支柱的产业体系,产值达10多亿元(当年价)。
商贸业随着交通的发展和区位的优势异常活跃,已建成了食品、服装、工业、蔬菜瓜果等7大专业市场,形成了第三产业发达的经济结构,年社会商品零售额3亿多元,目前市区已是陕西省南部的商贸和物资集散中心。
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4700元,实际增长3.3%。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54‟。
下降0.38个千分点,目前,市区是安康市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四)现状用地布局特征安康市区现状用地布置在地形的影响下,初步形成了“一江两岸,一心三区”的功能结构,即汉江由西向东横穿市区,将建成区分为江南和江北两大片区。
江南区为城市的中心区,并以解放路、巴山路、大桥路、东西大街构成“井”字型的中心骨架,其功能集商贸、行政、居住、文化娱乐、金融、工业、体育为一体的综合区,是安康市区目前聚集最密的多功能综合区。
江北区形成了三大功能;一是以水电三局和铁路部门组成的办公、对外交通、居住、仓储、商贸为主的多功能区。
二是东部铁路货场区,主要以货物编组,周转储存为主的大型交通,仓储生产区。
三是老君殿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形成地方资源开发利用的特色经济体系的雏形。
江北大道为江北区的横向干道,将江北三大组团连成一体。
江北、江南区主要由汉江一、二号桥联接,形成了有机的城市整体。
同时210、316国道由城市的南、北通过,铁路有阳安、襄渝和西康线由城市的北侧向西、西南、东南相通,安康飞机场位于市区西北建民镇处。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安康市区经过多年的建设,城市面貌有较大的改观,已初具了大城市的雏型。
但就目前的城市状况远远不能适应西部大开发的需要,地改市后,城市功能、作用发生了质的变化,加之即将迈入大城市之列,解决好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本次规划的关键。
经过综合分析评价后,城市目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城市形态问题由于地形和河流、铁路等的影响,城市呈组团分布格局,是符合安康市区建设的实际,但各组团联系不便,职能不清。
加之城市不断的向外扩张,造成了居住、工业的混杂、交通的混乱,使城市形态功能低下,使用不便,带来了各种社会问题和负面效应。
(二)城市土地利用问题城市位于河谷盆地,本来十分紧张的建设用地却沟壑纵横、滩地众多,加之铁路、公路、高压线走廊、河流纵横交织,可供选择的建设用地非常有限,但目前建成区用地紧凑度只有80%左右,平房较多,平均建筑层数2.5层左右,土地利用率较低。
江南老城区,市政设施、绿地用地较少。
(三)城市交通问题由于城市用地形态和地形的影响,加之道路过窄,丁字口多,市区内交通客货运系统分流不清。
江南、江北联系仅有二座桥,尤其是一号桥交通压力过大,造成两岸联系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