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制剂与剂型第六节

合集下载

简述中药制剂的常用剂型

简述中药制剂的常用剂型

简述中药制剂的常用剂型
中药制剂的常用剂型包括以下几种:
1. 汤剂:将中药饮片加水煎煮,去渣取汁而成的制剂。

2. 丸剂:将中药饮片细粉或提取物与适宜的辅料制成球形或类球形制剂。

3. 散剂:将中药饮片粉碎成细粉,混匀而成的制剂。

4. 片剂:将中药饮片细粉或提取物与适宜的辅料压制成片的制剂。

5. 胶囊剂:将中药饮片细粉或提取物填充于空心胶囊中的制剂。

6. 糖浆剂:将中药提取物加糖或蜂蜜制成的浓稠液体制剂。

7. 口服液:将中药提取物加水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

8. 栓剂:将中药提取物与适宜基质制成的供腔道给药的固体制剂。

9. 软膏剂:将中药提取物与适宜基质制成的供皮肤给药的半固体制剂。

10. 气雾剂:将中药提取物与适宜抛射剂封装于耐压容器中的制剂。

以上是中药制剂的常用剂型,不同的剂型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可根据病情和患者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剂型。

2020年中医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笔试中药学模拟题及答案解析27:其他制剂+药物新型给药与制剂新技术

2020年中医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笔试中药学模拟题及答案解析27:其他制剂+药物新型给药与制剂新技术

第五章中药制剂与剂型第五节外用制剂、第六节其他制剂、第七节药物新型给药系统与制剂新技术一、最佳选择题1、以衣膜控制药物扩散速率为原理的缓控制剂为A、渗透泵片B、膜控释小丸C、溶蚀性骨架片D、胃滞留控释制剂E、磁性微球2、下列关于微型包囊技术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可加速药物释放,制成速效制剂B、可使液态药物制成固体制剂C、可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D、可改善药物的可压性和流动性E、控制微囊大小可起靶向定位作用3、药物固体分散体的类型不包括A、固态溶液B、低共熔混合物C、高分子聚合物D、共沉淀物E、玻璃混悬物4、可用作药物固体分散体水溶性载体材料的是A、聚丙烯树脂Ⅲ号B、乙基纤维素C、醋酸纤维素酞酸酯D、聚丙烯树脂Ⅱ号E、聚乙烯吡咯烷酮5、微球属于靶向制剂的类型是A、磁性靶向B、热敏感靶向C、主动靶向D、被动靶向E、物理化学靶向6、适合制成缓释制剂的药物有A、药效剧烈、溶解度小的药物B、在肠中需在特定部位主动吸收的药物C、需长期给药的药物D、单服剂量大于1g的药物E、生物半衰期小于1h的药物7、根据渗透压原理制成的控释制剂为A、胃驻留控释制剂B、溶蚀性骨架片C、膜控释小丸D、渗透泵片E、磁性微球8、胃内漂浮片剂属A、靶向制剂B、前体药物制剂C、速效制剂D、中效制剂E、控释制剂9、关于缓释制剂、控释制剂特点的说法,错误的是A、缓释制剂、控释制剂的给药次数较普通制剂少B、缓释制剂、控释制剂的治疗作用较普通制剂更持久C、缓释制剂、控释制剂血药浓度波动较普通制剂小D、缓释制剂、控释制剂较普通制剂更具靶向性E、缓释制剂、控释制剂较普通制剂更能增加患者的顺应性10、由背衬层、药物贮库层、粘胶层和防粘层组成的薄片状制剂是A、膏药B、橡胶膏剂C、软膏剂D、贴剂E、凝胶膏剂11、红丹的主要成分是A、四氧化二铁B、四氧化三铅C、氧化铁D、氧化铅E、五氧化二磷12、气雾剂质量要求中,大多数吸入用气雾剂和喷雾剂的药粉粒度应控制在A、3μm以下B、5μm以下C、6μm以下D、8μm以下E、12μm以下13、下列关于气雾剂的概念叙述正确的是A、系指药物与适宜抛射剂装于具有特制阀门系统的耐压容器中而制成的制剂B、是借助于手动泵的压力将药液喷成雾状的制剂C、系指微粉化药物与载体以胶囊、泡囊或高剂量储库形式,采用特制的干粉吸入装置,由患者主动吸入雾化药物的制剂D、指微粉化药物与载体以胶囊、泡囊储库形式装于具有特制阀门系统的耐压密封容器中而制成的制剂E、指药物与适宜抛射剂采用特制的干粉吸人装置,由患者主动吸入雾化药物的制剂14、决定气雾剂每次用药剂量的因素是A、药物的量B、附加剂韵量C、抛射剂的量D、耐压容器的容积E、定量阀门的容积15、有关抛射剂的叙述中,错误的为A、抛射剂是一类高沸点物质B、抛射剂在常温下蒸气压大于大气压C、抛射剂在耐压的容器中产生压力D、抛射剂是气雾剂中药物的溶剂E、抛射剂是气雾剂中药物的稀释剂16、吸入型气雾剂药物的主要吸收部位是A、肺泡B、气管C、支气管D、细支气管E、咽喉17、发挥全身作用的栓剂在直肠中最佳的用药部位在A、应距肛门口2cm处B、接近直肠上、中、下静脉C、接近直肠上静脉D、接近直肠下静脉E、接近肛门括约肌18、栓剂在肛门2cm处给药后,药物的吸收途径A、药物→直肠下静脉和肛门静脉→下腔静脉→大循环B、药物→直肠上静脉→门静脉→大循环C、药物→门静脉→肝脏→大循环D、药物→直肠下静脉和肛门静脉→肝脏→大循环E、药物→直肠下静脉和肛门静脉→大部分药物进入下腔大静脉→大循环19、脂肪性基质栓剂的融变时限是A、15minB、30minC、45minD、60minE、75min20、药物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是A、完整表皮的角质层细胞及其细胞间隙B、毛囊C、皮脂腺D、汗腺E、皮肤表面的毛细血管21、主要用于调节软膏剂稠度的基质是A、硅油B、凡士林C、液体石蜡D、羊毛脂E、甘油明胶22、聚乙二醇做软膏基质的特点不包括下列哪一项A、不同分子量相互配合,可制成稠度适宜的基质B、吸湿性好,易洗除C、药物释放快D、长期使用有保护皮肤作用E、化学性质稳定可与多种药物配伍23、下列属于软膏剂烃类基质的是A、卡波姆B、甘油明胶C、硅酮D、纤维素衍生物E、凡士林24、吸水性较大且可提高油脂性软膏剂药物渗透性的物质是A、氢化植物油B、羊毛脂C、凡士林D、液态石蜡E、硅油25、以下各制剂定义中错误的是A、糕剂指药物细粉与米粉、蔗糖等蒸熟制成的块状剂型B、棒剂是指将药物涂于干净的小木棒上的外用固体剂型C、锭剂指药物细粉加适宜黏合剂制成规定形状的固体剂型D、钉剂指指饮片细粉加糯米混匀后加水加热制成软材,分剂量,搓成细长而两端尖锐(或锥形)的外用固体制剂E、灸剂指将艾叶捣、碾成绒状,或另加其他药料捻成卷烟状,供熏灼穴位或其他患部的外用剂型26、下列膜剂的成膜材料中,其成膜性、抗拉强度、柔韧性、吸湿性及水溶性最好的为A、基乙烯吡啶衍生物B、玉米朊C、聚乙烯胺类D、聚乙烯醇E、阿拉伯胶27、关于涂膜剂说法不正确的是A、属于液体制剂B、启用后最多可使用4周C、用到裱背材料D、避光、密闭贮存E、释药缓慢28、制备胶剂时加入明矾的目的是A、增加胶剂硬度B、利于气泡逸散C、沉淀胶液中泥土杂质D、降低黏性E、便于切割29、熬制阿胶的原料是A、质优的甲类B、质优的骨类C、质优的牛皮D、质优的驴皮E、质优的角类30、含鞣酸的药物栓剂,不宜选用基质是A、可可豆脂B、甘油明胶C、半合成山苍子油脂D、半合成棕榈油E、半合成椰子油脂31、关于缓释、控释制剂的说法,错误的是A、缓释制剂给药后血药浓度较为平稳B、渗透泵可以均匀地恒速释放药物C、药效作用剧烈的药物宜制成控释制剂D、肌内注射药物的混悬液具有缓释作用E、胃漂浮片可提高药物在十二指肠的疗效二、配伍选择题1、A.混悬型气雾剂B.吸入粉雾剂C.溶液型气雾剂D.泡沫剂E.喷雾剂<1> 、借助于手动泵的压力将药液喷成雾状的制剂是A B C D E<2> 、泡沫形态喷出的气雾剂是A B C D E<3> 、二相气雾剂是A B C D E<4> 、三相气雾剂是A B C D E2、A.四氟乙烷B.羟苯乙酯C.丙二醇D.司盘-60E.亚硫酸钠<1> 、可用作气雾剂抗氧剂的物质是A B C D E<2> 、可用作气雾剂抛射剂的物质是A B C D E3、A.乙基纤维素B.十二烷基磺酸钠C.卵磷酯D.半合成山苍子油酯E.聚乙二醇<1> 、可用作水溶性栓剂基质的A B C D E<2> 、可用作油脂性栓剂基质的是A B C D E4、A.含量均匀度、释放度、微生物限度B.油润细腻、光亮、老嫩适度、滩涂均匀、无飞边缺口,加温后能粘贴于皮肤上且不移动C.粒度、装量,无菌和微生物限度检查D.软化点和无菌E.含膏量、耐热性、赋形剂、黏附性和重量差异<1> 、贴膏剂的质量检查A B C D E<2> 、软膏剂的质量检查A B C D E<3> 、贴剂的质量要求是A B C D E<4> 、膏药的质量要求是A B C D E5、A.条剂B.钉剂C.线剂D.糕剂E.丹剂<1> 、将丝线或棉线,置药液中先浸后煮,经干燥制成的一种外用制剂是指A B C D E<2> 、以汞以及某些矿物药在高温条件下烧制成不同结晶形状的汞的无机化合物是指A B C D E6、A.黄酒B.麻油C.冰糖D.明矾E.水<1> 、胶剂制备中加入起降低黏性、便于切胶的作用A B C D E<2> 、胶剂制备中加入起增加透明度和硬度作用A B C D E<3> 、胶剂制备时加入起沉淀杂质的作用A B C D E<4> 、胶剂制备时加入起矫味、矫臭作用A B C D E三、综合分析选择题1、靶向制剂系指药物与载体结合或被载体包裹能将药物直接定位于靶区,或给药后药物集结于靶区,使靶区药物浓度高于正常组织的给药体系。

中药制剂-ppt课件

中药制剂-ppt课件

ppt课件
10
二、中药材的前处理
鉴别 1.
——药材品质检查
1.药材来源与品种鉴定 2.有效成分或总浸出物的测定 3.含水量测定
2.炮制 药材预处理
3.粉碎
ppt课件
11
3. 粉碎
定义:借助外加机械力将大块固体物质粉碎成
适用程度的操作过程。
粉碎目的:a 促进溶解,增加吸收,改善药效; b 适应某些药剂制备;
加速蒸发措施: 1)加温并搅拌, 2)抽真空 3 )尽量利用平而大蒸发皿 4)空气流通或干燥处进行
ppt课件
29
2.常用蒸发方法与器械
①常压蒸发——适用水浸液,蒸发皿、蒸发锅。 ②减压蒸发——温度低速度快,可防止某些不

热成分的分解,设
备同减压蒸馏。
③多效蒸发 ④薄膜蒸发——蒸发效率高,药物受热时间短。

并浸出液
静置24h
滤过即得。
适用范围:非组织结构药材和新鲜药材浸出,对 毒剧药材、成分含量低及贵重药材的 浸取不适用。
ppt课件
16
ppt课件
17
ppt课件
18
(三) 渗漉法: 定义:药材粉末装于渗漉器中,在药粉上连续添加浸
出溶剂使其渗过药粉自下部流出浸出液的一种动态的浸出 方法。
操作:药材粉碎 湿润 装筒 排气 浸渍 渗漉 分别收取初、续漉液 至终点。


固体或半固
2)渗漉法
整至规定标准的
)浓度:1g=2~5g
3)浸渍法
体制剂; 2
原药材3)调整含量时用淀
粉、糖粉等作稀释剂 4)供配
制流浸膏及其他制剂用 ppt课件
48
名称 溶媒 制

常用中药制剂 ppt课件

常用中药制剂  ppt课件
第十五章 中药制剂
第五节 浸出制剂 第六节 中药成方制剂
PPT课件
1
第五节 浸出制剂
一、汤剂
汤剂(煎剂):指中药材加水煎煮,去渣 取汁制成的液体剂型。
特点:1. 吸收快;
2. 发挥多成分综合作用;
3. 可随证加减
煎煮
汤剂制备:药材 + 水
药汁
PPT课件
2
二、合剂与口服液
中药合剂(浓汤剂、浓煎剂):将药材用水或 其它溶剂,采用适宜方法提取,经浓缩制成 的内服液体制剂。单剂量包装者称口服液。
↓ 收膏:加糖和炼蜜,继续加热至一定相对密度
(1.4左右) 。
PPT课件
9
第六节 中药成方制剂
一、丸剂(pill) (一)丸剂的含义与分类
1. 含义:指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的 粘合剂或辅料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制剂。
2. 分类 (1)按制法分:塑制丸、泛制丸、滴制丸 (2)按赋形剂分:水丸、蜜丸、糊丸、蜡丸 、浓缩丸
制法:1、渗漉法
收集制备量85%初漉液
渗漉
合并、调整浓度
续漉液低温浓缩
2、其它方法:溶解法(浸膏剂)、煎煮法。
PPT课件
7
六、浸膏剂(Extracts)药材用适当方法提取
有效成分,蒸去全部溶剂,调整浓度至规定 标准而制成的固体或半固体制剂
浓度:一般1g:2—5g
制备 浸出:渗漉法、煎煮法
↓ 精制
↓ 浓缩
的控制与安全性; ③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控制技术相对落后,无
法客观科学全面评价其质量; ④中药各成分在体内浓度过低,或在体内过
程复杂; ⑤临床应用不规范。
PPT课件
19
2.解决办法 ① 建立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及加工规范; ②加强中药注射剂的药效物质的基础研究; ③提高工艺水平,加强工艺过程控制; ④建立更全面的质量控制标准; ⑤重视临床前及临床试验中安全性和毒理学

中药制剂学 8液体药剂

中药制剂学 8液体药剂

㈡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属于季铵化物,分子结构中主要是一个五价 碳原子。 1.氯苄烷铵和溴苄腕烷铵 :主要有苯扎氯铵 (商品名为洁尔灭)、苯扎溴铵(商品名为 新洁尔灭)。 2.氯化(溴化)十六烷基吡啶 商品名为 西北林。
(三)两性离子型
此类表面活性剂分子中同时含有阴、阳 离子,并随着介质的pH的不同而成为阳离子
4. A. 月桂醇硫酸钠 D. 季铵化物
B. 司盘类 E. 一价皂类
C. 卵磷脂 F. 阿拉伯胶
(1)常作为口服0 / W型乳剂的乳化剂是 (2)可作为W / 0型乳剂的乳化剂是 (3)主要用于杀菌和防腐、属于阳离子型表面 活性剂的是 (4)可作为注射用乳剂的表面活性剂是 (5)可作为外用制剂的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是 (6)可作为 片剂助崩解剂的表面活性剂是
例 樟脑醑
[处方] [制法] 樟脑100g 乙醇适量 共制成1000g 取樟脑溶于800ml乙醇中,再加乙醇 制成全量,即得。必要时可滤过, 且先应用乙醇冲洗滤器与滤材后再 行滤过。 (五)涂剂:指用纱布、棉花蘸取药液后涂搽皮 肤或口腔、喉部黏膜的液体制剂。
第五节 胶体溶液型液体药剂
一、概述 胶体溶液型液体药剂系指质点大小在 1~100nm范围的分散相分散在分散媒 中形成的溶液。 分散媒大多为水,少数为非水溶剂。 二、胶体溶液的种类 ㈠高分子溶液 ㈡溶胶
增溶 (3)易氧化的药物:放冷、 抗氧剂
例1:*复方碘溶液 [处方]碘50g 碘化钾100g 蒸馏水适量
[制法]溶解法。取碘化钾,加蒸馏水100ml溶 解后,加碘溶解,再加适量的蒸馏水,使全量 成1000ml,搅匀,即得。
[作用与用途]调节甲状腺功能,用于甲状腺功 能亢进的辅助治疗。外用作黏膜消毒。
一、概述

中药制剂各剂型的综合质量检测—合剂检测技术、糖浆剂检测技术

中药制剂各剂型的综合质量检测—合剂检测技术、糖浆剂检测技术

(2)性状鉴别 本品为棕黄色至棕褐色的黏稠液体; 气芳香,味甜。
第七节 糖浆剂的检测技术
2.儿康宁糖浆检测技术
(3)TLC鉴别 1) 麦冬 2) 何首乌中大黄素 3)黄芪中黄芪甲苷
供试品溶液的 制备
对照药材或对 照品溶液的制 备
薄层 色谱
结果判 断
第七节 糖浆剂的检测技术
2.儿康宁糖浆检测技术
(4)检查 1) 相对密度:应不低于1.24 2) pH:应为4.0~5.0 3) 装量 4) 微生物限度:每1ml供试品,细菌数不得过100cfu,霉菌和酵 母菌数不得过100cfu,不得检出大肠埃希菌。
二、案例分析
心通口服液检测技术 (一)处方组成
黄芪、党参、麦冬、何首乌、淫羊藿、葛根、当归、丹参 皂角刺、 海藻、昆布、牡蛎、枳实
(二)性状鉴别
本品为棕红色的澄清液体;味甜、微苦。
第五节 合剂检测技术
二、案例分析
(三) TLC鉴别
1. 葛根中葛根素 2. 丹参中丹参素 3. 黄芪中黄芪甲苷 4. 何首乌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 5. 淫羊藿中淫羊藿苷
第八章 中药制剂常用剂型检测技术
第六节 中药合剂检测技术
第五节 合剂检测技术
一、合剂的检测
1. 基本概念
合剂系指饮片用水或其他溶剂,采用适宜方法提取制成的口服液体制 剂(单剂量灌装者也可称“口服液”)。
2. 合剂的一般质量要求
检查项目
性状 相对密度 pH值 装量 微生物限量
第五节 合剂检测技术
对照品溶 液的制备
供试品 溶液的 制备
பைடு நூலகம்
测定
结果 判断
第五节 合剂检测技术

执业中药师基础精讲班:专业知识一16-第6章-第1节-中药制剂的剂型分类与选择

执业中药师基础精讲班:专业知识一16-第6章-第1节-中药制剂的剂型分类与选择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主讲老师:姜雅基础精讲班第6章中药制剂与剂型(2018)A B C X总第1节中药制剂的剂型分类与选择0第2节中药制剂卫生与稳定性112第3节散剂11第4节浸出制剂1113第5节液体制剂11第6节注射剂112第7节眼用制剂134第8节外用膏剂145第9节栓剂0第6章中药制剂与剂型(2018)续表A B C X总第10节胶囊剂314第11节丸剂11第12节颗粒剂0第13节片剂11第14节气雾剂与喷雾剂145第15节胶剂、膜剂、涂膜剂及其他传统0剂型第16节药物新型给药系统与制剂新技术1214第17节药物体内过程1110164333第6章中药制剂与剂型(2018)比较15-18年各小节分值15161718第1节中药制剂的剂型分类与选择1120第2节中药制剂卫生与稳定性1132第3节散剂3011第4节浸出制剂0143第5节液体制剂1001第6节注射剂6132第7节眼用制剂214第8节外用膏剂325第9节栓剂1020第6章中药制剂与剂型(2018)比较15-18年各小节分值15161718第10节胶囊剂434第11节丸剂5431第12节颗粒剂0010第13节片剂421第14节气雾剂与喷雾剂415第15节胶剂、膜剂、涂膜剂及其他传统剂型210第16节药物新型给药系统与制剂新技术1434第17节药物体内过程114129293033第6章中药制剂与剂型(2018)2019年学习策略1:以理解为起点各个击破2:习题结合3:口诀/总结/图表/→强化记忆→秒杀第6章中药制剂与剂型(2018)前言几个概念1:中药药剂学2:剂型3:中成药第6章中药制剂与剂型(2018)中药药剂学系一门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制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第6章中药制剂与剂型(2018)1.制剂根据药典、药品标准等将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可直接用于临床的药物制品制剂一般指某一个具体品种,有时也可以是各种剂型、各具体制剂的总称,如中药制剂、化药制剂或生物制剂第6章中药制剂与剂型(2018)2.剂型散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注射剂等根据药物的性质、用药目的和给药途径,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需要的不同给药形式第6章中药制剂与剂型(2018)同一种药物可以有不同的剂型,如:复方丹参剂型可以改变药物的作用速度作用速度:滴丸>胶囊>片剂第6章中药制剂与剂型(2018)剂型可以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天花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排脓消肿天花粉注射剂:引产药第6章中药制剂与剂型(2018)剂型的重要性:可以影响药物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影响药物的作用速度、决定给药的途径等第6章中药制剂与剂型(2018)3.中成药以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可以按规定的处方和制法大量生产,有特定名称,并标明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和规格等的药品,包括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中药制剂与剂型

中药制剂与剂型

第六章中药制剂与剂型讲人:马秀红(一)中药制剂的剂型分类与选择1.中药制剂的原料: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

2.中药制剂的剂型分类:(1)按物态分类:液体剂型、固体剂型、半固体剂型、气体剂型。

(2)按分散系统分类:真溶液型液体制剂、胶体溶液型液体制剂、乳浊液型液体制剂、混悬液型液体制剂。

(3)按制法分类:浸出制剂、无菌制剂。

(4)按给药途径与分类方法:经胃肠道给药的极性、不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

3.中药制剂的剂型选择:(1)剂型与疗效(2)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①根据药物性质②根据临床治疗的需要③根据生产及“五方便”要求(服用、携带、生产、运输和贮藏)(二)中药制剂卫生与稳定性1.中药制剂卫生:(1)中药制剂微生物限度标准(表格);(2)中药制剂可能被微生物污染的途径。

2.中药制剂的稳定性:(1)影响中药制剂稳定性的因素:①易水解和易氧化的药物类型;②影响中药制剂稳定性的因素;③制剂的包装与贮藏要求。

(2)提高中药制剂稳定性的方法①延缓药物水解的方法;②防治药物氧化的方法;(三)散剂1.散剂的特点2.散剂的分类:按医疗用途分类;按药物组成分类;按药物性质分类;按剂量分类。

2.散剂质量检查项目与要求:(1)粒度;(2)外观均匀度;(3)水分;(4)装量差异;(5)装量;(6)无菌;(7)微生物限度:(四)浸出制剂1.特点与分类:水浸出制剂、醇浸出制剂、含糖浸出制剂、无菌浸出制剂、其他浸出制剂2.汤剂与合剂的特点及质量要求。

3.糖浆剂与煎膏剂的特点及质量要求。

4.酒剂与酊剂的特点及质量要求。

5.流浸膏剂、浸膏剂、茶剂的特点与质量要求。

(五)液体制剂1.液体制剂特点与分类2.表面活性剂的毒性、分类和应用。

(1)表面活性剂中亲水、亲油基团对油和水的综合亲和力,称为亲水亲油平衡值(HLB)。

(2)表面活性剂分为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吐温、司盘)。

(3)毒性大小: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七节注射剂与眼用制剂A型题1.下列有关除去热原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普通除菌滤器不能滤除热原B.采用重铬酸钾硫酸清洁液可除去玻璃容器中热原C.通常灭菌方法不能破坏热原活性D.超滤膜不能截留除去药液中的热原E.用三醋酸纤维素膜反渗透可除去注射用水中热原2.有关热原含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热原是由微生物产生的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升高的物质B.热原是细菌的代谢产物、尸体及内毒素的混合物C.革兰氏阴性杆菌所产生的热原至热能力最强D.热原通常是磷脂、脂多糖与蛋白质结合而成的复合物E.经121℃、30分钟热压灭菌后,既杀死全部细菌,又完全破坏热原3.下列增加中药注射液有效性、安全性和稳定性的方法中,错误的是(D)A.调节PH值B.调整渗透压C.加抑菌剂D.冲氧气E.加增溶剂4.任何药液,只要其冰点降至-0.52℃,即与血浆成为A.等张溶液B.等渗溶液C.高渗溶液D.低张溶液E.低渗溶液5.热原系高分子复合物,其致热活性中心是A.磷脂B.蛋白质C.多肽D.多糖E.脂多糖6.热原系指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致热物质,其中致热活性特别强的是A.脂肪酸B.脂多糖C.磷脂D.蛋白质E.胆固醇7.不能破坏或去除热原的方法是A.重铬酸钾硫酸清洁液浸泡30分钟B.115℃,68.65kPa热压灭菌30分钟C.采用针用活性炭吸附D.250℃干热空气灭菌30~45分钟E.采用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8.热原的基本性质不包括A.水溶性B.渗透性C.被活性炭等的吸附性D.不挥发性E.滤过性9.注射用乳剂可选用的乳化剂为A.司盘80B.月桂醇硫酸钠C.洁尔灭D.卵磷脂E.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0.配制中药注射剂(水针剂)的溶剂应是A.制药用水B.蒸馏水C.去离子水D.注射用水E.制药纯水11.可用于去除注射剂药液中热原的方法是A.高温法B.水醇法C.吸附法D.酸碱法E.微滤法12.用于去除含热敏性成分中药注射液中热原的方法是A.热压灭菌法B.高温法C.酸碱法D.针用活性炭吸附法E.超滤法13.将1000ml冰点下降度为0.056℃的注射液调整为等渗溶液,需加入氯化钠的克数为(A)A.8.0gB.8.5gC.9.0gD.9.5gE.10.0g14.调节注射剂渗透压的常用附加剂是A.亚硫酸钠B.氯化钠C.甲酚D.氢氧化钠E.聚山梨酯8015.质量要求需制定指纹图谱的中药剂型是A.酒剂B.散剂C.颗粒剂D.注射剂E.胶囊剂B型题[1—4]A.严格要求等渗B.要求等渗或偏高渗C.不得检出致病菌D.不能用氯化钠调节渗透压E.要求无菌,可以使用抑菌剂1.肌内注射剂2.静脉注射剂3.脊椎腔注射剂4.一般滴眼剂[5-6]A.等渗溶液B.等张溶液C.低渗溶液D.高渗溶液E.胶体溶液5.与红细胞膜张力相等的溶液是6.冰点降低为–0.52℃的溶液是(BA)[7-10]A.自来水B.制药用水C.注射用水D.灭菌注射用水E.饮用水7.注射用无菌粉末的溶剂是8.中药注射剂制备时,药材的提取溶剂是9.口服液配制时,使用的溶剂是10.滴眼剂配制时,使用的溶剂是[11-12]A.90%B.85%C.60%D.25%E.20%11.以多成分制备中药注射剂,在测定总固体量的基础上,其中结构明确成分的含量至少为12.以有效成分制备中药注射剂,有效成分的纯度应不低于[13-16]A.甲基纤维素B.亚硫酸氢钠C.聚苯乙烯D.聚山梨酯80E.葡萄糖13.常用注射液增溶剂的是14.可作为注射液抗氧剂的是15.可作滴眼剂粘度调节剂的是16.可用作滴眼液渗透压调节剂的是[17-18]A.山梨酸B.苯甲醇C.甘油D.苯甲酸E.山梨醇17.可作为注射剂止痛剂的是18.鞣质等酚性成分的良好溶剂是[19-22]A.硫代硫酸钠B.乙二胺四乙酸二钠C.磷酸氢二钠D.聚山梨酯80E.三氯叔丁醇19.可作为注射剂增溶剂的是20.可作为注射剂金属离子络合剂的是21.可作为注射剂抑菌剂的是22.可作为偏碱性注射剂的抗氧剂的是[23-25]A.制药纯水B.自来水C.灭菌注射用水D.注射用水E.饮用水23.注射液配制所用溶剂是24.中药注射剂制备时药材的提取溶剂是25.注射用无菌粉末的溶剂是[26-28]A.金属络合剂B.乳化剂C.抗氧剂D.抛射剂E.矫味剂26.亚硫酸钠作为偏碱性中药注射液的27.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可作为中药注射液的28.硬脂酸三乙醇胺皂可作为气雾剂的C型题[1-2]2014年07月,某药厂生产的丹参注射液,某医院患者用药后的反应表现为寒战、发热、头晕、胸闷等现象,导致了广东省境内出现了6例药品不良反应/不良事件聚集性报告,经广东省食品药品检验所检验,该批药品热原项目不合格。

1.热原的致热活性中心是A.脂多糖B.蛋白质C.多肽D.多糖E.磷脂2.下列关于热原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耐热性B.可滤过性C.不挥发性D.水不溶性E.不耐酸碱性3.该注射剂被热原污染的途径叙述错误的是A.溶剂污染B.原辅料污染C.容器,器具污染D.制备过程E.包装盒子X型题1.注射剂污染热原的主要途径有A.注射用溶剂B.原料、辅料C.容器与设备D.生产过程、环境及操作人员E.输液器具2.常用的抗氧剂有A.焦亚硫酸钠B.依地酸二钠C.VcD.高锰酸钾E.硫脲3.关于注射剂的质量要求,正确的是A.注射剂成品不应含有任何活的微生物B.用量大的注射剂均需进行热原检查C.凡是注射剂不得有肉眼可见的混悬物D.注射剂必须等渗E.注射剂一般应具有与血液相等或相近的PH4.蒸馏法制备注射用水时,原水预处理及纯水制备的方法有A.反渗透法B.离子交换法C.电渗析法D.滤过澄清法E.超滤法5.下列哪些物质可作注射剂的抑菌剂(BCE)A.次氯酸钠B.甲酚C.苯酚D.甲醛E.三氯叔丁醇6.下列关于等渗与等张的叙述,正确的是A.等渗为物理学概念B.等张为生物学概念C.等张不一定等渗D.等渗溶液不会导致溶血现象E.等张溶液药物浓度由溶血法则测得7.下列关于除去热原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热原具有滤过性,即使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热原也不能被超滤膜截留去除B.活性炭可吸附去除热原C.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可吸附去除热原D.用三醋酸纤维素膜进行反渗透可去除热原E.121℃、1小时灭菌可彻底破坏热原8.下列关于中药注射剂制备的叙述,正确的是A.除另有规定外,药材应经提取、纯化,制成半成品,以半成品投料B.应根据注射剂的类型和药物的性质,加用适宜的附加剂C.供椎管注射的注射液,可添加少量增溶剂或抑菌剂D.静脉注射的注射剂不得添加抑菌剂E供配制注射剂的半成品,其重金属含量不作控制9.关于热原的叙述,正确的有A.热原是一种能引起动物体温升高的致热物质B.细菌中以革兰阴性杆所产生的热原致热能力最强C.真菌也能产生热原D.病毒也能产生热原E.热原是微生物的尸体及代谢产物10.不得添加抑菌剂的注射剂有A.中药肌内注射液B.静脉注射液C.硬外膜注射液D.脑池内注射液E.椎管内注射液11.关于热原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有A.热原具有水溶性B.热原具有不挥发性C.热原具有耐热性D.热原能被强酸、强碱、强氧化剂破坏E.热原可被活性炭等吸附12.热原的基本性质包括A.耐热性B.不挥发性C.水溶性D.滤过性E.被吸附性13.可用作制药用水的有A.注射用水B.饮用水C.蒸馏水D.纯化水E.灭菌注射用水14.属于药用纯化水的有A.饮用水B.单蒸馏水C.离子交换水D.注射用水E.灭菌注射用水15.下列属于眼用制剂的是A.滴眼剂B.洗眼液C.眼膏剂D.眼膜剂E.眼丸剂16.关于热原去除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有A.活性炭可吸附去除药液中的热原B.100℃, 60分钟煮沸灭菌可彻底破坏药液中的热原C.玻璃器皿可采用重铬酸钾硫酸清洁液处理破坏热原D.采用0. 22um的微孔滤膜可滤除药液中的热原E.超滤膜可截留去除药液中相对分子质量大的热原第八节外用膏剂A型题1.下列吸水性最好的软膏基质是A.石蜡B.植物油C.蜂蜡D.凡士林E.羊毛脂2.黑膏药基质的主要成分为A.植物油B.红丹C.铅粉D.植物油+红丹E.高级脂肪酸铅高级盐3.下列有关软膏剂基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粘稠性强B.涂展性好C.性质稳定与药物无配伍禁忌D.能与药物的水溶液或油溶液相互混合E.利于药物的释放和吸收4.引起皮肤水合作用最强的基质是A.O/W型乳剂基质B.凡士林C.甘油明胶D.W/O型乳剂基质E.羧甲基纤维素钠5.关于软膏剂基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硅酮类系有机硅氧化物的聚合物,属水溶性基质B.羊毛脂属类脂类基质,吸水性较大,渗透性较好C.凡士林性质稳定,能与大多数药物配伍,尤适于急性炎性渗出液较多创面D.O/W型乳剂基质软膏中药物的释放和穿透较快,可用于分泌物较多创面E.聚乙二醇常作为中药油膏的基质6.关于外用膏剂的基质对药物透皮吸收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A.基质的组成与皮脂分泌物相似时,有利于某些药物的透皮吸收B.聚乙二醇基质软膏中的药物释放较快且较易透皮吸收C.油脂性基质可增加皮肤的水合作用而提高药物的渗透性D.基质的Ph小于弱酸性药物的pKa时可增加药物的吸收E.基质的Ph大于弱酸性药物的pKa时可增加药物的吸收7.外用膏剂中药物的透皮吸收过程为A.浸润、渗透、吸收B.释放、穿透、吸收C.解吸、溶解、吸收D.释放、溶出、吸收E.渗透、穿透、吸收B型题[1-3]A.黑膏药B.糊剂C.凝胶贴膏D.涂膜剂E.橡胶膏剂1.将原料药与适宜的亲水性基质及适宜辅料混匀后,涂布于裱背材料上制成的外用制剂,称为2.将原料药溶解于含成膜材料溶剂中制成的外用制剂,称为3.以植物油炸取药料,所得药油与红丹经高温炼制而成的铅膏药,称为[4-5]A.蜂蜡B.液体石蜡C.凡士林D.羊毛脂E.硅酮4.常用调节软膏的稠度,又可作辅助乳化剂的是5.不宜作眼膏基质的是[6-7]A.卡波沫B.羊毛脂C.凡士林D.硅油E.聚乙二醇6.属于烃类的软膏基质是7.属于类脂类的软膏基质是C型题[1-2]古代名医将膏药“治里者”解释为“用膏帖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入腠理,通经贯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之服药尤有力,此至妙之法也”。

现代研究显示,外用膏剂可经皮给药而产生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

1.药物透皮吸收过程是指A.药物从基质中释放、穿透表皮、吸收入血液循环而产生全身作用B.药物从基质中释放、穿透皮肤进入皮下组织而产生全身作用C.药物从基质中释放、穿透表皮,进入真皮起到局部治疗作用D.药物渗透表皮到达深部组织E.药物通过毛囊和皮脂腺到达体内2.关于外用膏剂叙述错误的是A.软膏剂多用于慢性皮肤病,对皮肤起保护、润滑作用B.软膏剂中的药物通过透皮吸收,也可产生全身治疗作用C.贴剂即可透过完整皮肤起全身作用,也可用于有疾患皮肤表面D.黑膏药只能起局部治疗作用E.橡胶膏剂不经预热可直接贴于皮肤,但药效维持时间短X型题1.含药橡皮膏的基质的组成物质是A.橡胶B.汽油C.填充剂D.软化剂E.增黏剂2.软膏剂的基质应具备的条件是A.能与药物的水溶液或油溶液相互混合,并能吸收分泌液B.具有适宜的稠度、黏着性和涂展性,无刺激性C.应于药物结合牢固D.不妨碍皮肤的正常功能和伤口的愈合E.不与药物产生配伍禁忌3.下列属于外用膏剂的是A.橡皮膏剂B.膜剂C.膏药D.锭剂E.软膏剂4.以下关于黑膏药的叙述,正确的是A.黑膏药是指用药材、食用植物油和红丹炼制而成的铅硬膏B.以麻油炼制的铅硬膏外观油润,质量好C.红丹的主要成分是PbO,应炒干后应用D.黑膏药常用治疗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等E.黑膏药基质的主要成分为高级脂肪酸铅盐5.影响外用膏剂透皮吸收的因素A.皮肤的条件B.药物的性质和浓度C.基质的组成与性质D.应用的面积和次数E.使用者的年龄和性别6.关于外用膏剂中药物透皮吸收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有A.具有适宜油、水分配系数的药物有利透皮吸收B.当基质的pH小于弱酸性药物的pKa或大于弱碱性药物的pKa时,有利药物吸收C.基质中添加适量表面活性剂、皮渗促进剂能增加药物的穿透性,有利于吸收D.基质与皮肤的水合作用能降低药物的渗透性E.药物浓度、应用面积以及年龄和性别等对外用膏剂中药物的透皮吸收均有一定影响7.属于水溶性软膏基质的有A.蜂蜡B.硅酮C.聚乙二醇D.液状石蜡E.甲基纤维素8.属于类脂类软膏基质的有A.植物油B.蜂蜡C.液状石蜡D.羊毛脂E.凡士林9.关于软膏剂的叙述.正确的有A.软膏剂不仅具有保护、润滑、局部治疗等作用,也可经皮吸收产生全身治疗作用B.凡士林、蜂蜡均属烃类基质C.凡士林常与羊毛脂合用以改善吸水性和渗透性D.以植物油、蜂蜡均为油脂性软膏基质E.以聚乙二醇为基质的软膏,长期用于可引起皮肤脱水干燥,应加注意10.关于眼膏剂及其制备的叙述,正确的有A.眼膏剂为供眼用的灭菌半固体制剂B.眼膏基质必须灭菌,且应纯净细腻C.眼膏剂应避光密封贮存,在启用后4周内使用D.眼膏剂应均匀、细腻、无刺激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