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如何解答小说人物形象分析题

合集下载

高考小说阅读之人物分析(讲义)

高考小说阅读之人物分析(讲义)

高考文学类(小说)文本阅读 5 ——人物形象分析+例题分析小说主要是通过鲜明而独特的人物形象来打动读者和感染读者。

小说的人物形象分析是小说的核心考点,出考频率最高,属于必考题。

常见考题形式主要分为三种题型:即:①指定语段/全文分析人物的心理或特点,②整体概括与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③鉴赏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

一、题型一:指定语段/全文分析人物的心理或特点(一)指定语段分析人物的心理或特点题型的解题思路1. 划分文章故事情节,从文章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情节入手,把握每个情节内容中对人物的相关描写。

2.分清指定语段/全文的文字类型,判断描写角度。

要分清是哪类(些)描写(如正面描写的语言/动作/肖像等,侧面描写的衬托、对比、烘托等),理清其中的层次,抓住其中的关键词句。

3.结合上下文,看看在这一语段之前或之后发生了什么,结合细节描写,揣测出人物的内心活动。

4.在揣测人物内心活动过程中,一定要设身处地地替小说中的人物着想,此时此刻,他做了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说,这样想?是在什么情态下做的?对小说人物内心做具体分析。

5.充分估计人物内心活动的复杂性和情感的丰富性。

因为命题者的“题材”一般都涉及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这一方面。

(二)此题型常见的失分点和应对策略。

1. 概括不全。

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很容易只关注到典型的正面细节描写,以偏概全。

为此要对故事情节进行详细划分,留意有的情节发展阶段常常可细分为两到三个小阶段,找到描写的细节,每一个细节进行分析概括,在进行归纳整合。

2. 用词不当。

学生在分析人物心理活动时常常与“人物形象的概括”相混淆,没有准确把握“心理活动”的概念,答成“外在形象”;忽略上下文的连贯内容,揣测心理活动时出现错误。

针对此项,学生需要分清楚“心理特点”和“形象特点”的区别,仔细阅读文章,把握故事情节的脉络,关注细节。

【2018年全国3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微纪元(节选)刘慈欣先行者知道,他现在是全宇宙中唯一的一个人了。

高考小说阅读解题指导:小说人物形象分析题型(附练习与答案解析)

高考小说阅读解题指导:小说人物形象分析题型(附练习与答案解析)

高考小说阅读解题指导:小说人物形象分析题型(附练习与答案解析)一、描写人物的手法(一)正面描写(1)肖像描写指把人的容貌(脸型、五官)、神情、身体形态、衣饰、姿势、风度等方面的某一部分或几个部分,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出来。

【示例】在一张流露着难以描绘其风韵的鹅蛋脸上,嵌着两只乌黑的大眼睛,上面两道弯弯细长的眉毛,纯净得犹如人工画就的一般,眼睛上盖着浓密的睫毛,当眼帘低垂时,给玫瑰色的脸颊投去一抹淡淡的阴影;俏皮的小鼻子细巧而挺秀,鼻翼微鼓,像是对情欲生活的强烈渴望;一张端正的小嘴轮廓分明,柔唇微启,露出一口洁白如奶的牙齿;皮肤颜色就像未经人手触摸过的蜜桃上的绒衣:这些就是这张美丽的脸蛋给你的大致印象。

(小仲马《茶花女》)(2)动作描写让人物用行动来表现自己。

是人物性格的具体表现,最能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示例】歇洛克·福尔摩斯从壁炉台的角上拿下一瓶药水,再从一只整洁的山羊皮皮匣里取出皮下注射器来。

他用白而有劲的长手指装好了精细的针头,卷起了他左臂的衬衫袖口。

他沉思地对自己的肌肉发达、留有很多针孔痕迹的胳臂注视了一会儿,终于把针尖刺入肉中,推动小小的针心,然后躺在绒面的安乐椅里,满足地喘了一大口气。

(柯南·道尔《四签名》)(3)语言描写言为心声,人物的话语最易“泄露”人物心灵的秘密,最能灵活而直接地展示人物性格,它可以充分、细致地将人物的内心世界袒露出来,因此,人物的言语描写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示例】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曹雪芹《红楼梦》)(4)神态描写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

【示例】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

高考中小说人物形象分析

高考中小说人物形象分析

⑷从社会环境、活动场景及人物关系中认识人物 的典型意义。 形象的典型意义往往要根据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 来思考,而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所、人物之间的关 系等,往往也与其典型意义有关。 ⑸借助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把握人物基本特 征。 包括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 质等,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 的性格。 人物形象分析题表述要点: 是一个怎样的人+ 性格、品质特征+ 形象的意义
赏析小说的人物形象总结
• 1.人物描写的方法: ⑴正面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 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注意概括介绍) ⑵侧面描写: 侧面烘托(别人的描述、作者的议论)、环境 描写、景物描写、情节的推动。 • 2.常见题型 ⑴分析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与技巧; ⑵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 ⑶评价小说中的人物(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 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红楼梦》中:“刘姥姥……到了荣府大门前 石狮子旁边,只见满门口的轿马,刘姥姥不敢 过去,掸掸衣服,又教了板儿几句话,然后溜 到角门前,只见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 座在大门上,说东谈西的。刘姥姥只得蹭上来 问:“太爷们纳福。” 刘姥姥的“掸掸”和一“溜”、一“蹭”, 活画出一个乡下没见过世面的老太太,初到 荣府大门前的局促不安的心理,刻画了人物 的身份、地位和心理。
英语也要有一定水平,我想一个大学生的英语 水平足够对付了。”他看着周围的年轻人。谁将 是志愿者?他不知道。可是他知道那些挺直的身 躯里跳动着年轻的火热的心。 ④弗之走了一段路,迎面走来几个学生,恭敬地 鞠躬。弗之不认得。一个学生走近说:“孟先生 ,我们是工学院三年级的,愿意参加翻译工作。 ”弗之想说几句嘉奖的话,却觉得话语都很一般 ,只亲切地看着那几张年轻而带几分稚气的脸庞 ,乱蓬蓬的黑发上撒着雪花,雪水沿着鬓角流下 来,便递过一块叠得方整的手帕。一个学生接过 ,擦了雪水,又递给另一个,还给弗之时已是一 块湿布了。

高考小说阅读鉴赏人物形象题的解答

高考小说阅读鉴赏人物形象题的解答

高考小说阅读鉴赏人物形象题的解答背景知识聚焦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大要素。

人物是小说艺术的表现中心。

小说家总是把自己的艺术视觉和艺术重心放在人物性格的塑造上。

鉴赏小说,离不开对人物形象的鉴赏。

那么如何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呢?首先,要借助联想与想象,让作品中的人物在自己的头脑里“活”起来;其次,要以情节与环境为依托,分析、综合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最后,在全面把握人物性格的基础上,分析形象的艺术性和社会意义。

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从情节入手,看人物性格构成与发展变化。

情节是人物性格成长的历史。

在分析人物性格成长与情节关系时,一方面要抓住故事情节的矛盾冲突来看人物性格的内涵;一方面要关注重要场面和精彩细节中人物形象的热点。

从环境入手,看人物性格成长的背景。

环境是人物性格成长的基石。

小说中的环境是指人物成长、活动和事件发生、发展的场所,它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推动情节、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烘托任务的思想性格。

比如,《荷花淀》的开头描写水生妻子编席子的场面:“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湿润润的,正好编席。

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

苇眉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这诗化了的劳动场面,表现了主人公的勤快、利落。

从人物描写入手,看人物性格的具体表现。

人物描写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

阅读鉴赏小说要善于细读文本中上述各类描写的相关内容,从中看小说人物性格的各个侧面。

⑴肖像描写。

肖像描写是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包括人物的容貌、神情、姿态、风度和服饰等。

成功的肖像描写形神兼备。

小说人物肖像描写有相对静止的整体显示,如同电影中的人物特写镜头一样,从正面刻画人物肖像,如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对别里科夫传神的肖像描写,鲁迅在《祝福》里表现祥林嫂命运变迁的三次肖像描写等;也可以是某一局部的重点刻画,如巴尔扎克《守财奴》中对葛朗台抢夺梳妆匣时的眼神的描写:“瞪着金子的眼光”、“老盯着女儿和梳妆匣”,“望着女儿,迟疑不决”、“看看金匣子,看看女儿”。

2017高考中小说人物形象分析

2017高考中小说人物形象分析
自然环境的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是: 不但渲染了沉寂、荒凉的气氛,
更烘托出“我”的悲凉心情。
《项链》中,首先写玛蒂尔德夫人为 参知道项链是 假的。
情 节 故事情节总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 的 推 务的。梳理故事情节的过程就是对人 进 物性格感受的过程,也是对小说主题
细 节 描 写
《背影》片段: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 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 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 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 再向上缩;他微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 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 流下来了。”
细节描写是包括对表现人物和情节有特殊作用 的细微语言、动作、表情、物件、景色等环节 进行准确、细致、生动的描写。
侧面描写《林黛玉进贾府》中写 道:
借 他 人 之 口
“但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 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今日因庙 里还愿去了,尚未回来,晚间你看见便知 了。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这些姊妹都不 敢沾惹他的。” 黛玉亦常听得母亲说过,二舅母生的 有个表兄,乃衔玉而诞,顽劣异常,极恶 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外祖母又极溺爱 ,无人敢管。”
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全堂水陆的道 场∶磐儿,钹儿,铙儿,一齐响。
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 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倒在当街上。 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着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 道:“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 了叫做”郑关西!” 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 叫做“郑关西!” 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 扑的只一拳,正打 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铺 ∶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 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 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 鲁达骂道:“直娘贼 !惫敢应口!” 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 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的∶红的,黑的,紫的,都 绽将出来。 两边看的人惧怕鲁提辖,谁敢向前来劝?郑屠当不 过,讨饶。 鲁达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 ,酒家便饶你了!你如今对俺讨饶,酒家偏不饶你!” 又只一 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全堂水陆的道场∶磐儿,钹儿, 铙儿,一齐响。

最新2017高考语文小说阅读解题方法

最新2017高考语文小说阅读解题方法

最新2017高考语文小说阅读解题方法2017高考语文小说阅读:人物的鉴赏鉴赏方法:我们对小说人物的鉴赏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人物的性格总是通过描写手段表现出来的。

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是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

俗话说:"言为心声",即人物语言是人物思想性格的表白,至于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则更是直接表白了。

另一方面,作品中人物的行动,又是人物思想性格的生动表现,比如阿Q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孔乙己为自己偷书所做的辩解,华威先生到处赶着开会,说起话来满口官腔,等等,都很好地表现了人物的个性特征。

此外,小说描写人物的方法还有肖像描写、神情描写、细节描写等。

既有概括的介绍,也有具体的描绘;既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烘托。

分析人物形象时一定要抓住这些具体的描写语句去揣摩、领悟,如《孔乙己》一文中,对孔乙己的外貌描写,写他的衣着是"一件又脏又破的长衫",写出了他迂腐、虚荣的性格,也反映出了他深受科举制度的毒害。

第二,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活动的,因此,分析人物形象,我们还要联系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文中的自然环境。

既准确把握人物鲜明的个性,又深切理解人物的社会意义(共性)。

既要善于从自然环境的描写中体会人物的情感、心境等,又要善于从人物间的相互关系、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中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

第三,人物性格也常用抑扬、虚实、对比、衬托等塑造人物的传统手法揭示出来。

另外,确立小说的主人公是谁,可从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有的作品的标题就指明了主人公,最能传达主题思想的人物是主人公,与情节联系密切的是主人公,作者极力刻画出的栩栩如生的人物是主人公,作者用墨最多的人物往往是主人公。

常见命题方式:①小说的主人公是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小说的具体内容分析。

②某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分析其性格特点。

③试析某某人物的形象。

解题思路:首先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

如何鉴赏小说人物形象(附答题模板)

如何鉴赏小说人物形象(附答题模板)

如何鉴赏小说人物形象(附答题模板)高中语文学习助手高考作文试卷复习资料高考志愿如何鉴赏小说人物形象小说的形象,既指小说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又包括作为人物形象陪衬的事物形象(物象)。

鉴赏小说形象是小说考查的重点。

常见的设题类型有: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点,分析形象的作用。

1判断小说的主人公(1)主人公应贯穿小说情节的始终。

主人公出场并与周围的人或事物发生矛盾冲突是小说情节的开端。

主人公性格的发展推动小说情节的展开,主人公是小说中各种矛盾冲突的中心人物,是小说中主要矛盾的主导方面。

有的作品的标题就指明了主人公。

(2)主人公的表现及其性格决定小说的主题。

小说中诸多人物中最能表现主题的人物是主人公,作者极力刻画出的栩栩如生的人物是主人公,作者着墨最多的人物往往是主人公。

2弄清人物形象在小说中的作用(1)主要人物的作用。

即赏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首先要结合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性,然后结合社会现实分析人物形象折射的社会现象,也就是要从作者塑造主要人物所反映的主题和意图考虑。

(2)次要人物的作用。

次要人物即陪衬人物或线索人物,其作用一般有:①对主要人物起陪衬作用;②贯穿全文的线索,特别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我”,多起到叙述和见证人的作用,增强小说的真实性;③同主要人物一同凸显或揭示主旨;④推动情节发展。

(3)物象的作用。

小说中引入的特别重要的物象,基本作用有:①突出人物性格,深化小说主题;②反复出现、串起相关情节,从而成为全文的线索,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③衬托环境,或者具有象征意义;④丰富文章内容。

3准确地概括人物形象(1)读懂故事情节,了解作者对小说中的人物是赞扬还是批判,是肯定还是否定。

(2)抓住文中某处具体的人物言行,进行细节分析时不能孤立地分析,应着眼全篇、前后观照,要结合作品的大背景和具体的情境来分析。

(3)分析时要参考人物的身份、地位及所处的环境,防止任意拔高或贬损。

(4)使用概括形象特点的词语要字斟句酌,认真推敲,最好能借助文中出现的词语。

高考小说阅读人物形象类常考题型分析

高考小说阅读人物形象类常考题型分析

高考小说阅读人物形象类常考题型分析题型一:分析人物心里或情感变化过程(方法:理情节、品关键词或句)题例一:请结合二姐等人看有声电影的经过,简要分析小说所揭示的市民面对新奇事物的体具心态。

傲慢无知的自大心态:对待新奇事物,还没亲见就先有说法,“不知为知之”;从众、趋新的心态:听说有声电影真有新奇之处,就想“开开眼”,固步自封的心态:到了电影院后也不真的看电影,不愿对新奇事物进一步了解探究;焦虑不安的心态:对有声电影胡乱作出“共识”评价,隐含的是二姐等人面对新奇事物时无所适从的焦虑不安。

题例二:两人在喝完酒离开客栈前有一段一再相约的对话。

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对话者的心理。

《越野滑雪》答案:①两人一再相约,强调他们对滑雪有强烈的愿望;②分别之际的一再相约,表达出依依不舍的心情;③已经感觉到滑雪这一愿望不会实现,心情有些惘然。

题例三:请简要分析文中先行者的心理变化过程。

《微纪元》①先行者着陆之前,已经知道地球灾难的发生,一方面心存侥幸,一方面又深知连侥幸也不过是幻想,心情复杂纠结;②着陆后亲身感受到地球的荒凉,自认是宇宙间最后一个人类,巨大的孤独感和绝望使他濒临崩溃;③意识到画面有可能并非虚拟,感到震撼,重新燃起了希望。

题型二:分析某个人物形象(结合其言行举止、外貌心理、议论抒情的词句,结合情节整体感知,从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中把握人物性格,从描写手法中认识人物性格。

答题格式:品行性格+身份+分析。

题例一:大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4分)(《大先生》)【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注意“人物形象特点”和“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的区别:人物形象特点的核心是人物的性格特点,但还包括人物形象的身份、职业、地位、技能(能力)、行为习惯等因素。

而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则只指人物的品行、情感、精神等心理特点。

答题时要注意题干要求。

本题题干“什么样的形象”,既要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也要概括其身份、职业、技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答案】①温和而又固执。②热爱土地,热爱劳 动。③面对即将失去劳动的土地,表面虽然平静,内 心却隐隐作痛。
【技法指津】借助语言动作描写和作者评价分析人物形象
【分析人物形象的主要方法】
1.借助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2.借助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 3.借助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4.借助作者评价分析人物形象
2.通过环境描写烘托领队形象:用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烘 托了领队临危不惧、自信乐观的形象。 3.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刻画领队形象:①“懒懒”地说话、 “稳稳”地坐在马上:表现他在怒江天险前的从容不迫, 胸有成竹;②敲一敲溜索,“吼”我过江:表现他认真负 责,关爱部下;③瞟一眼,问一声:表现他受人尊敬,与 手下配合默契;④一声唿哨、最后一个过溜索:表现他的 英雄气概,粗犷豪迈。
从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时令、气候、 地理风貌等自然环境的描写所制造的气氛中感 受人物的情趣、心境;从人物活动、事件发生发 展的时代特征、社会风貌等社会环境描写中体 会人物性格、心理。
4.借助作者评价分析人物形象
在某些小说中,作者可能站在第三人 称的角度,对人物的经历、性格、习惯以 及他对别人的关系,做一个扼要的、概括 的说明和分析,分析时要特别注意作者对 人物的情感倾向。
【课堂导入】
在2016年课标全国卷三套题的小说阅读 试题中,有两套题考了小说人物形象分析题; 近5年的全国卷每年都有小说人物形象分析 题;各省市的自主命题卷情况也差不多。
因为文学即人学,以叙事为主的小说 更是以写人为中心。因而在阅读小说时,命 题者自然会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置试 题。因此小说人物形象分析应成为高三文学 类阅读复习的重点。
当火车在一个站停下时,我很难阻止农民下车为我购买 一杯热的饮料。
上面的文字对农民夫妇的描写,表现了他们怎 样的性格特点?(根据2013年湖南高考卷改编)
【参考答案】表现了农民夫妇纯朴、善良、慷慨的 性格特点。
【技法指津】借助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
3.借助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 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 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
【分析示例】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主要情节是陆谦、富安奉高俅 之命来沧州,与管营、差拨合谋,必欲置林冲于死地。林冲 被残酷的现实步步紧逼,虽忍辱求生而不可得,终于杀死仇 敌,投奔梁山,走上彻底反抗之路,成为宋江起义军中著名 的首领之一。
在封建专制官逼民反的故事情节中,林冲性格 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最终转变为具有叛逆和反 抗精神的起义军首领。他的这些性格主要是通过情 节来逐步展开的。
【问题探究】
请探讨、总结人物形象分析题的解题步骤
第一步:仔细审题,分清类型。 第二步:划句分析,讲求方法。 第三步:归类合并,准确表达。
【综合演练】
(根据2010年江苏高考卷《溜索》改编) 文中写领队虽然比较分散,但运用了多种手
法从多个角度塑造了领队形象,请统观全文,进 行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通过故事情节表现领队形象:①通过领队带领队伍顺利 过溜索的有关情节,塑造了一个沉着冷静、溜索技艺高超、 具有领袖气质的领队形象;②通过牛溜索的恐惧和“我” 溜索的“战战兢兢”反衬了领队勇敢无畏的英雄形象。
外在、内在形象特点+简要分析
【分析人物形象的主要方法】
1.借助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2.借助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 3.借助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4.借助作者评价分析人物形象
1.借助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 人物性格,表现主题的。故事情节是 塑造典型性格的依托,优秀小说的故 事情节都和塑造典型性格紧紧结合, 故事情节越典型,越能体现人与人之 间的关系和矛盾,就越有利于典型性 格的塑造。
【教学目标】
1.熟悉人物形象分析题的基本类型。 2.掌握人物形象分析的基本方法。 3.提高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
【人物形象分析常见题型Ⅰ】
1.小说在刻画马兰花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 特征?请简要分析。(2015课标全国Ⅰ《马兰花》)
参考答案: ①朴实善良。听说麻婶的不幸后,不时发呆,并及时 到医院探视。②善解人意。见麻婶女儿伤心,便不再 提借钱的事;丈夫对她不满,她尽量忍让。③做人有 原则。尽管挣钱不易,但不为钱伤害情义;丈夫言行 过分,她会据理力争。(难度:0.54)
答题范式:
概括性格特征+简要分析
【人物形象分析常见题型Ⅱ】
2.小说中守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2014课标全国Ⅱ《鞋》)
参考答案: 守明是一个有着朴实、善良、柔顺品性和传统美德 的农村的青年女性形象。 (难度:0.58)
答题范式:
概括(分析)性格特征+形象定位
【人物形象分析常见题型Ⅲ】
②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环境的烘托、 其他人物的对比衬托、他人的描述、作 者的议论等。
【点对点练习】
过了一会儿,农民的妻子完全转身向着我。她在她带来 的篮子底层找寻一会儿,拿出了一块煎饼。她一面请我吃煎 饼,一面对我说,这煎饼是她今天早晨亲手做的。
我辞谢了她的好意。接着,她又请我吃一串葡萄,我不 得不接受了。
பைடு நூலகம்
【做人物形象分析题的注意事项】
1.审清题目的要求(具体、概括、分值) 2.准确揭示人物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要“言必 有据”,不可无中生有。 3.防止戴高帽,任意拔高。 4.应多角度多侧面地分析、概括。 5.合并同类信息(避免重复) 6.分条写出 ,做到准确、简洁、有条理。
【人物形象分析的高频词】
3.小说中的“骑手”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2013课标全国Ⅱ《峡谷》)
参考答案: ①外形:相貌不凡,身体强壮,肌肉结实,有着质 朴自然的力与美。②举止:一人一骑,独行于峡谷 中,虽山路崎岖,但因骑术高超而从容沉稳。③情 怀: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不拘生活小节,粗犷而 有野性。 (难度:0.6)
答题范式:
【点对点练习】
很多天以后,人们跟着推土机来到百亩园,无比惊讶地 发现,六安爷锄过的苗垅里,茁壮的禾苗均匀整齐,一颗一 颗蓬勃的庄稼全都充满了丰收的信心。没有人能相信那是一 个半瞎子锄过的地。于是人们想起六安爷说了无数遍的话, 六安爷总是平静固执地说,“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根据上面的文字,请简要分析六安爷的性格特 点和心理。(根据2016年课标全国卷Ι改编)
【技法指津】借助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林冲性格发展的动态曲线

软弱忍辱 不思反抗
得过且过 委曲求全
随遇而安 清醒认识 委曲求全 手刃仇敌
远上梁山 心有疑虑
识破阴谋 激起怒火
2.借助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
①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外貌(肖像、 神态、服饰等)描写、语言描写、行 动描写、心理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等。
善良、平凡、朴实、纯真、可爱、沉着、 冷静、乐观、稳重、害羞、幽默、谨慎、 正直、狡猾、豪放、泼辣、热心、胆小、 老实、圆滑、暴躁、勇敢、从容、耐心、 踏实、谦虚、勤俭、敬业、诚实、执著、 势利、洒脱、公正、宽容、大度、真诚、 乐于助人、刚正无私、忍辱负重、 严于律已、志向高远、深谋远虑、 寡言少语、郁郁寡欢、循规蹈矩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