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原菌物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植物病原真菌培训课件

植物病原真菌
5
3.真菌的细胞结构
(1)细胞壁 (2)细胞质膜 (3)细胞质(包括各种细胞器) (4)细胞核
植物病原真菌
6
4.菌丝的变态
(1)吸器(haustorium) (2)假根(rhizoid) (3)附着枝(hypophode) (4)附着胞(appressorium) (5)菌环或菌套(constricting ring) (6)菌网(networks loops)
植物病原真菌
二、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1.有益方面 (1)农林业
① 土壤肥力的积累 ② 菌根真菌 ③ 作为生物防治因子(防治病、
虫、杂草)
④ 食用菌等
植物病原真菌
2
(2)工业 ① 酿洒 ② 食品 ③ 酶工业
(3)医药 ① 抗生素 ② 名贵中药材(如虫草、茯苓等)
(4)遗传工程材料
植物病原真菌
3
2.有害方面
四、真菌的无性繁殖(asexual reproduction)
1.无性繁殖方式 (1)断裂
(2)裂殖 (3)芽殖 (4)(原生质)割裂
2.无性孢子类型 (1)游动孢子(zoospore) (2)孢囊孢子(sporangcospore) (3)分生孢子(conidium) (4)厚垣孢子(chlamydospore)
真菌(菌物)
藻物界(假菌界):丝壶菌、卵菌 原生动物界:粘菌、根肿菌 真菌界:其它真菌
植物病原真菌
19
2.真菌分类系统的演变和比较
(1)三纲一类的系统 ① 藻状菌纲 ② 子囊菌纲
③ 担子菌纲 ④ 半知菌类
(2)Ainsworth 的系统 真菌(菌物)界包括粘菌门和真菌门,而真
菌门包括5个亚门 ① 鞭毛菌亚门 ④ 担子菌亚门 ② 接合菌亚门 ⑤ 半知菌亚门 ③ 子囊菌亚门
植物病害的病原物ppt课件

2019 23
有性孢子的类型
( 1 )合子:由两个同型的游动配子结合,形 成二倍体细胞核的合子(2N)。 ( 2 )卵孢子:由两个异型的配子囊结合,在 藏卵器中产生卵孢子(2N)。 ( 3 )接合孢子:是由两个同型但性别不同的 配子囊相结合,经过质配和核配后形成 (2N)。 ( 4 )子囊孢子:是由异型配子囊(雄器和产 囊器)相结合, 经过质配、核配和减数分裂 而成(N)。 ( 5 )担孢子:担子菌产生在担子外面,一般 为四个的单倍体孢子(N)。
2019
-
10
(1)有隔菌丝与无隔菌丝
2019
-
11
菌丝体
2019 12
菌丝生长
2019
-
13
(2). 菌丝细胞的结构
主要由细胞壁、细胞质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组成。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 而卵菌细胞壁
的主要成分是为纤维素。
2019
-
14
(3).菌丝的变态
真菌的菌丝体为了适应某些特殊功能,产生一些特殊变态类型。
2019 15
1
2
3
真菌吸器的类型 1.分枝状 2.球状 3. 掌状
2019 16
( 4 ).菌丝的组织体 密丝组织:疏丝组织、拟薄壁组织
(1)菌核(sclerotium):外部是一坚韧的表皮,即拟薄壁组织,内部 为疏丝组织。菌核有球形、柱形和不规则形,有褐色、黑色,小的象油菜 籽,大的象拳头。 (2)子座(stroma):它是由菌丝组织或菌丝组织和一部分寄主组织结 合而形成。可以渡过不良环境。 (3)菌索:也叫根状菌索(rhizomoph):是由菌丝平行排列组成的长
2019
真菌的无性孢子 1.游动孢子(1)孢子囊(2)游动孢子 2.孢囊孢子(1)孢子囊和孢囊梗 (2) 孢子囊释放出孢囊孢子 3.分生孢子梗 4.厚垣孢子
有性孢子的类型
( 1 )合子:由两个同型的游动配子结合,形 成二倍体细胞核的合子(2N)。 ( 2 )卵孢子:由两个异型的配子囊结合,在 藏卵器中产生卵孢子(2N)。 ( 3 )接合孢子:是由两个同型但性别不同的 配子囊相结合,经过质配和核配后形成 (2N)。 ( 4 )子囊孢子:是由异型配子囊(雄器和产 囊器)相结合, 经过质配、核配和减数分裂 而成(N)。 ( 5 )担孢子:担子菌产生在担子外面,一般 为四个的单倍体孢子(N)。
2019
-
10
(1)有隔菌丝与无隔菌丝
2019
-
11
菌丝体
2019 12
菌丝生长
2019
-
13
(2). 菌丝细胞的结构
主要由细胞壁、细胞质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组成。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 而卵菌细胞壁
的主要成分是为纤维素。
2019
-
14
(3).菌丝的变态
真菌的菌丝体为了适应某些特殊功能,产生一些特殊变态类型。
2019 15
1
2
3
真菌吸器的类型 1.分枝状 2.球状 3. 掌状
2019 16
( 4 ).菌丝的组织体 密丝组织:疏丝组织、拟薄壁组织
(1)菌核(sclerotium):外部是一坚韧的表皮,即拟薄壁组织,内部 为疏丝组织。菌核有球形、柱形和不规则形,有褐色、黑色,小的象油菜 籽,大的象拳头。 (2)子座(stroma):它是由菌丝组织或菌丝组织和一部分寄主组织结 合而形成。可以渡过不良环境。 (3)菌索:也叫根状菌索(rhizomoph):是由菌丝平行排列组成的长
2019
真菌的无性孢子 1.游动孢子(1)孢子囊(2)游动孢子 2.孢囊孢子(1)孢子囊和孢囊梗 (2) 孢子囊释放出孢囊孢子 3.分生孢子梗 4.厚垣孢子
植物病原菌物概述 PPT课件

概念解析一:孢子囊与孢子梗
真菌产生内生无性孢子 的器官统称为孢子囊 (sporangium)。 孢子囊通常着生在特化 的菌丝上,这种特化的菌 丝称作孢囊梗。
B、孢囊孢子(sporangiospore) •孢子囊内产生的单胞的内生孢子。没有鞭毛, 不能游动(接合菌的无性孢子)
游动孢子与孢囊孢子的区别与联系 相同点: 无性生殖方式相同——原生质割裂 产孢机构——孢子囊(内生孢子)
菌丝——单 根丝状体
1、 菌丝体的结构与特点
胞壁:几丁 质
幼年菌丝一般为无色透明,老年菌丝常呈各种色泽; 在光学显微镜下,菌丝细胞呈管状,直径约为2~ 30μm,比一般细菌和放线菌的菌丝宽几倍至十几倍
有隔菌丝与无隔菌丝
无隔多核细胞
多细胞
有隔菌丝 区别:有无隔膜;据此将真菌分为低等真菌与高等真菌
➢隔膜的类型: 封闭隔:多数无隔菌丝当菌丝 形成繁殖器官、衰老或受伤时常 形成完全封闭的隔膜。 单空隔:隔膜中间为一孔。 多孔隔:隔膜中间有许多微孔。 桶孔隔:在隔膜壁的中部围绕 着中心膜孔,有一个炸面圈或琵 琶形的膨大,两边有园顶状的膜 状结构所覆盖—隔孔帽。
(3)农业、园林: 病虫草害的生物防治 ◆ 菟丝子炭疽病菌。 ◆ 白僵菌防治害虫幼虫。 ◆ 木霉菌、拟青霉、轮枝菌等对其它真 菌病原的拮抗作用、防治作用。 ◆ 非致病菌、致病菌的弱菌系诱导植物 对致病菌的诱导抗性。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
菌根菌:扩大了植物根的吸收面积。
云杉芽虫幼虫
菌 根 : 与 植 物 共 生
B、单细胞(uniocell):营养体为有细胞壁和 原生质膜的单细胞,如酵母菌,壶菌。
C、假菌丝(pseudomycelium):某些酵母菌细胞进行 芽殖产生的芽孢互相连接成链状类似菌丝体。
植物病原菌物PPT精品文档

数弱寄生。
.
4
1. 形态特点
1) 营养体:发达无 隔的菌丝体,老菌丝 或受伤的菌丝可产生 分隔。细胞壁成分主 要为几丁质。有时可 产生假根。联结两丛 假根的菌丝称为匍匐 丝。
.
5
2) 无性繁殖:产生孢子囊,孢子囊内产生孢子 囊孢子—静孢子。靠气流传播。
3)有性生殖:接合孢子。
.
6
同宗配合:在单一菌体上产生配子囊结合产生接 合孢子。
.
24
子囊盘(apothecium):典型的呈盘状或杯状,上部 敞开,子囊排列成子实层。
.
25
四)分类特征
分类根据: 子囊果的有无; 子囊果的类型; 子囊壁的特点和子囊排列方式等。
分为6纲。
.
26
三、半子囊菌纲(Hemiascomycetes)
营养体单细胞或不发达的菌丝体。无产囊丝,子 囊直接由合子或单细胞形成。不形成子囊果, 子囊裸生,壁薄,无孔□以壁胀裂或消解方式 释放子囊孢子。
子囊菌门的主要特点:有性生殖产生子囊,子囊 中产生子囊孢子。
.
16
生活史明显区分为两个阶段: 有性阶段(sexual stage)和无性阶段(asexual
stage) 完全时期(perfect stage)、不完全时期
(imperfect stage) 有性态(teleomorph)、无性态(anamorph)。
产囊体 产囊丝钩 子囊母细胞 幼子囊
有丝分裂
产囊丝 双核分裂 核配(2N) 减数分裂
子囊孢子(N)
.
19
2.子囊的类型:
原壁子囊(prototunicate):具有一层很薄的囊膜,子囊 孢子通过囊壁的破裂或消解释放。
•单壁子囊(unitunicate):囊膜单层,子囊孢子通过囊顶部小 孔、狭缝或囊盖而主动释放。
.
4
1. 形态特点
1) 营养体:发达无 隔的菌丝体,老菌丝 或受伤的菌丝可产生 分隔。细胞壁成分主 要为几丁质。有时可 产生假根。联结两丛 假根的菌丝称为匍匐 丝。
.
5
2) 无性繁殖:产生孢子囊,孢子囊内产生孢子 囊孢子—静孢子。靠气流传播。
3)有性生殖:接合孢子。
.
6
同宗配合:在单一菌体上产生配子囊结合产生接 合孢子。
.
24
子囊盘(apothecium):典型的呈盘状或杯状,上部 敞开,子囊排列成子实层。
.
25
四)分类特征
分类根据: 子囊果的有无; 子囊果的类型; 子囊壁的特点和子囊排列方式等。
分为6纲。
.
26
三、半子囊菌纲(Hemiascomycetes)
营养体单细胞或不发达的菌丝体。无产囊丝,子 囊直接由合子或单细胞形成。不形成子囊果, 子囊裸生,壁薄,无孔□以壁胀裂或消解方式 释放子囊孢子。
子囊菌门的主要特点:有性生殖产生子囊,子囊 中产生子囊孢子。
.
16
生活史明显区分为两个阶段: 有性阶段(sexual stage)和无性阶段(asexual
stage) 完全时期(perfect stage)、不完全时期
(imperfect stage) 有性态(teleomorph)、无性态(anamorph)。
产囊体 产囊丝钩 子囊母细胞 幼子囊
有丝分裂
产囊丝 双核分裂 核配(2N) 减数分裂
子囊孢子(N)
.
19
2.子囊的类型:
原壁子囊(prototunicate):具有一层很薄的囊膜,子囊 孢子通过囊壁的破裂或消解释放。
•单壁子囊(unitunicate):囊膜单层,子囊孢子通过囊顶部小 孔、狭缝或囊盖而主动释放。
植物病原真菌培训课件

(3)单细胞(uniocell):
营养体为有细胞壁和原生质膜的单细胞,如酵母 菌,壶菌。
假菌丝(pseudomycelium):
某些酵母菌细胞进行芽殖产生的芽孢互相连接 成链状类似菌丝体。
两型菌丝(amphoteric hypha):
菌体在寄主体内和培养基上表现出两种不同的 菌丝类型称为两型菌丝。如外囊菌,寄主—菌丝体, 培养基—酵母状菌体。
(1)菌丝体(mycelium): 真菌的典型营养体是丝状体,单根细丝叫菌丝
(hypha),组成真菌菌体的一团菌丝叫菌丝体。
(在顶端之后分枝而产生网状的菌丝,叫做菌丝体)
菌丝呈管状,多数真菌的菌丝以隔膜(septa)把 菌丝分成很多间隔—有隔菌丝(高等真菌的菌丝); 有些真菌的菌丝没有隔膜—无隔菌丝(低等真菌的 菌丝)。
发酵工业: 甘油、柠檬酸、乳酸、葡萄糖酸、延胡索酸。
(4)农业、园林:
病虫草害的生物防治
◆ 菟丝子炭疽病菌。 ◆ 白僵菌防治害虫幼虫。 ◆ 木霉菌、拟青霉、轮枝菌等对其它真菌病原的拮
抗作用、防治作用。 ◆ 非致病菌、致病菌的弱菌系诱导植物对致病菌的
诱导抗性。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赤霉素,吲哚乙酸)
菌丝生长
生长时向四周呈辐射状延伸,所以真菌在培养基 上通常形成圆形的菌落。
菌丝生长与植物病害症状关系(圆形)
(2)原生质团(plasmodium): 菌体简单,没有细胞壁,只有一层原生质膜包围
着多核的原生质,变形虫状,可以随着原生质流动而 运动,如根肿菌。
1-2:原生质团 3:无隔菌丝 4:有隔菌丝
雷丸
单用可驱杀绦虫,配伍 可用于钩虫病、蛔虫病
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能治劳咳痰血、 盗汗、阳痿、遗精、黄疸病、肺 结核及老人衰弱慢性咳疼 失音
植物病原细菌培训课件

阻塞导管,引起萎蔫。
4)激素 引起畸形,癌肿。
1/25/2021
植物病原细菌
12
侵染
植物病原细菌不象真菌那样直接穿过角质层或 从表皮侵入。 一)侵入途径 1 自然孔口(气孔、水孔、皮孔、蜜腺) 气孔:如棉花角斑病。 水孔:如水稻白叶枯病和甘蓝黑腐病的病原细菌。 蜜腺:梨火疫病。
1/25/2021
植物病原细菌
1/25/2021
植物病原细菌
15
二)决定侵入途径的因素
1 寄生性的强弱:寄生性弱的细菌一般都是从伤 口侵入;寄生性强的细菌,较能适应寄生的生活, 就不一定要从伤口侵入。
2 引起叶斑、叶枯症状的病原细菌,多可从自然 孔口侵入,而引起萎蔫、腐烂和瘤肿等症状的则 多是从伤口侵入。
1/25/2021
植物病原细菌
原因:
分泌果胶酶,产生酸性物质,挤向四周 使细胞死亡或由于胶状物质渗透压高,使四 周细胞产生质壁分离而死亡;
分泌毒素,使四周细胞中毒而死。
1/25/2021
植物病原细菌
18
2 维管束组织病害:通过薄壁组织或水孔后再 进入维管束,在木质部或韧皮部扩展。
稻白叶枯病菌在薄壁细胞中蔓延很慢, 形成局部的枯斑,进入维管束组织后,蔓 延加快,形成长条形叶枯症状。
13
2 伤口(wounds) 以维管束病害为多。
自然伤口:风雨、雹、冻害、昆虫等造成。
人为伤口:耕作、施肥、嫁接、移栽、疏芽、疏 果、打顶、收获、运输等造成。
从自然孔口侵入的细菌一般都能从伤口侵入,反 之不一定。蔬菜软腐病只能从伤口侵入,很少 从自然孔口侵入。
1/25/2021
植物病原细菌
14
3 叶毛(leaf hairs) 梨火疫病菌可经由未受伤的叶毛侵入。
4)激素 引起畸形,癌肿。
1/25/2021
植物病原细菌
12
侵染
植物病原细菌不象真菌那样直接穿过角质层或 从表皮侵入。 一)侵入途径 1 自然孔口(气孔、水孔、皮孔、蜜腺) 气孔:如棉花角斑病。 水孔:如水稻白叶枯病和甘蓝黑腐病的病原细菌。 蜜腺:梨火疫病。
1/25/2021
植物病原细菌
1/25/2021
植物病原细菌
15
二)决定侵入途径的因素
1 寄生性的强弱:寄生性弱的细菌一般都是从伤 口侵入;寄生性强的细菌,较能适应寄生的生活, 就不一定要从伤口侵入。
2 引起叶斑、叶枯症状的病原细菌,多可从自然 孔口侵入,而引起萎蔫、腐烂和瘤肿等症状的则 多是从伤口侵入。
1/25/2021
植物病原细菌
原因:
分泌果胶酶,产生酸性物质,挤向四周 使细胞死亡或由于胶状物质渗透压高,使四 周细胞产生质壁分离而死亡;
分泌毒素,使四周细胞中毒而死。
1/25/2021
植物病原细菌
18
2 维管束组织病害:通过薄壁组织或水孔后再 进入维管束,在木质部或韧皮部扩展。
稻白叶枯病菌在薄壁细胞中蔓延很慢, 形成局部的枯斑,进入维管束组织后,蔓 延加快,形成长条形叶枯症状。
13
2 伤口(wounds) 以维管束病害为多。
自然伤口:风雨、雹、冻害、昆虫等造成。
人为伤口:耕作、施肥、嫁接、移栽、疏芽、疏 果、打顶、收获、运输等造成。
从自然孔口侵入的细菌一般都能从伤口侵入,反 之不一定。蔬菜软腐病只能从伤口侵入,很少 从自然孔口侵入。
1/25/2021
植物病原细菌
14
3 叶毛(leaf hairs) 梨火疫病菌可经由未受伤的叶毛侵入。
植物病原菌物PPT课件

18
许多真菌含有毒性物质,引起人和动物的 中毒——致病、致死,如毒蘑菇80余种。 腹鸣、呕吐、幻觉、狂笑、精神错乱等。
19
产生毒素:100余种,如黄曲霉毒素,致癌。
20
植物病原菌物
指的就是那些可以寄生于植物并引致病 害的菌物。已记载的植物病原菌物有8000 种以上。菌物可引起3万余种植物病害, 占植物病害总数的80%,属第一大病原物。 植物上常见的霜霉病、白粉病、锈病和黑 粉病四大病害都由菌物引起,历史上大流 行的植物病害多数是菌物引致。
23
1. 菌丝(hypha)
菌物的典型营养体是丝状体叫菌丝, 相互交织成的菌丝集合体称为菌丝体 (mycelium)。
菌丝呈管状,细胞壁无色透明;有些 菌物的细胞质中含有各种色素,使菌丝呈 现不同的颜色,但这些色素不能进行光合 作用。菌丝可以无限生长,其直径因各个 种而不同,由1~30µm不等,一般为5~ 6µm。
24
25
1. 菌丝(hypha)
(1)无隔菌丝(aseptate hypha):菌丝 内无横隔膜(septum),整个菌丝体为一 个无隔多核的细胞。低等菌物的菌丝。
(2)有隔菌丝(septate hypha):菌丝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有横隔膜,将菌丝隔成多个长圆筒型的 小细胞。高等菌物的菌丝。
26
A. 无隔菌丝 B. 有隔菌丝
第二章 植物病原菌物
主讲老师: 鲁国东教授
1
鲁国东教授
为福建农林大学生物农药与化学生物学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从事植物病理学 和分子生物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 方向为分子植物病理学、真菌遗传学等。主 要研究领域为植物与病原菌相互作用的分子 生物学,特别是水稻与稻瘟病菌相互作用的 分子机理。
许多真菌含有毒性物质,引起人和动物的 中毒——致病、致死,如毒蘑菇80余种。 腹鸣、呕吐、幻觉、狂笑、精神错乱等。
19
产生毒素:100余种,如黄曲霉毒素,致癌。
20
植物病原菌物
指的就是那些可以寄生于植物并引致病 害的菌物。已记载的植物病原菌物有8000 种以上。菌物可引起3万余种植物病害, 占植物病害总数的80%,属第一大病原物。 植物上常见的霜霉病、白粉病、锈病和黑 粉病四大病害都由菌物引起,历史上大流 行的植物病害多数是菌物引致。
23
1. 菌丝(hypha)
菌物的典型营养体是丝状体叫菌丝, 相互交织成的菌丝集合体称为菌丝体 (mycelium)。
菌丝呈管状,细胞壁无色透明;有些 菌物的细胞质中含有各种色素,使菌丝呈 现不同的颜色,但这些色素不能进行光合 作用。菌丝可以无限生长,其直径因各个 种而不同,由1~30µm不等,一般为5~ 6µm。
24
25
1. 菌丝(hypha)
(1)无隔菌丝(aseptate hypha):菌丝 内无横隔膜(septum),整个菌丝体为一 个无隔多核的细胞。低等菌物的菌丝。
(2)有隔菌丝(septate hypha):菌丝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有横隔膜,将菌丝隔成多个长圆筒型的 小细胞。高等菌物的菌丝。
26
A. 无隔菌丝 B. 有隔菌丝
第二章 植物病原菌物
主讲老师: 鲁国东教授
1
鲁国东教授
为福建农林大学生物农药与化学生物学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从事植物病理学 和分子生物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 方向为分子植物病理学、真菌遗传学等。主 要研究领域为植物与病原菌相互作用的分子 生物学,特别是水稻与稻瘟病菌相互作用的 分子机理。
植物病原菌物概述1-PPT课件

(1)无性繁殖的类型:
B、裂殖——单细胞的真菌的营养体一分为二, 变成两个菌体。
(1)无性繁殖的类型:
C、芽殖——单细胞的真菌营养体、孢子或丝状真 菌的产孢细胞以芽生的方式产生无性孢子。
(1)无性繁殖的类型:
D、原生质割裂——成熟的孢子囊内的原生质被分
割成许多小块,每小块的原生质连同其中的细胞
中药:灵芝、茯苓、冬虫
夏草。
西药:青霉素、灰黄霉素、
头孢霉素等。
(3)农业、园林:
病虫草害的生物防治
◆ ◆
菟丝子炭疽病菌。 白僵菌防治害虫幼虫。
◆ 木霉菌、拟青霉、轮枝菌等对其它真
菌病原的拮抗作用、防治作用。
◆ 非致病菌、致病菌的弱菌系诱导植物
对致病菌的诱导抗性。
云杉芽虫幼虫
捕食线虫真菌 被真菌寄生
细胞)在融合时最初发生地过程,严 格地讲是细胞质融合
核配:植物有性生殖过程中两个性
细胞细胞核的融合
三、真菌的生活史
概念:真菌从一种孢子萌发开始,
经过生长发育,最后产生同一种孢 子为止的过程。
典型的生活史:无 性和有性两个阶段
本节重点:
一、真菌的基本形态 1、真菌的营养体----菌丝 常见的菌丝体:菌核、菌索、子座 2、 真菌的繁殖体----孢子 真菌的繁殖方式: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常见的组织体有菌核、菌索、子座
(1)菌核:
由许多菌丝交织而成的休眠体颜色较深,质地较
硬,储有较多的养分,对高温、低湿和干燥有很强
的抵抗能力。作用——渡过不良环境。
当条件适宜时可以萌生出新 的菌丝体或从上面产生孢子 的结构。
菌核萌发
(2)菌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病原菌物
23
子囊座(ascostroma):子囊周围无真正的子囊果壁, 而是单独或成束地生长在单腔或多腔的子座内。 子囊座呈子囊壳状或子囊盘状,有些含单腔的子 囊座顶端有溶化的假孔口,外形很像子囊壳称为 假囊壳(pseudothecium)。假囊壳通常暗色,少数 鲜色。子囊座内的子囊双层壁,有假侧丝或无, 子囊孢子通常有隔膜。
11
犁头霉属(Absidia):具假根和匍匐丝,但孢囊 梗和假根不是相对而生。
植物病原菌物
12
笄霉属 (Choanephora):能 形成大小两种孢子囊。
产生小孢子囊时,孢
囊梗顶端膨大体上产
生许多小枝,小枝末
端形成膨大的囊状体,
小孢子囊聚生在囊状
体表面突起的小梗上,
内含一个孢子囊孢 子——相当于分生孢 子。大孢子囊内形成
植物病原菌物
2
分为两个纲:接合菌纲(Zygomycetes)和毛菌 纲(Trichomycetes). 。
接合菌纲中,植物病原真菌大大都属于毛霉 目,虫霉目都是昆虫的寄生菌,捕虫霉目真 菌大都寄生或捕食原生动物、线虫或其他小 动物。
毛菌纲是附生于节支动物内脏或外骨骼上的 专性共栖菌。寄主分布广泛,有海洋的,淡 水的和陆生的节支动物,最普通的是昆虫。
子囊菌门的主要特点:有性生殖产生子囊,子囊 中产生子囊孢子。
植物病原菌物
16
生活史明显区分为两个阶段: 有性阶段(sexual stage)和无性阶段(asexual
stage) 完全时期(perfect stage)、不完全时期
(imperfect stage) 有性态(teleomorph)、无性态(anamorph)。
植物病原菌物
5
2) 无性繁殖:产生孢子囊,孢子囊内产生孢子 囊孢子—静孢子。靠气流传播。
3)有性生殖:接合孢子。
植物病原菌物
6
同宗配合:在单一菌体上产生配子囊结合产生接 合孢子。
异宗配合:在两个不同菌体上形成配子囊后结合 而形成接合孢子。“+” “-” ;“雌”“雄”
植物病原菌物
7
生活史
多个孢子囊孢子(条 件不利时产生)。
植物病原菌物
13
瓜笄霉(C. cucurbitarum): 引起许多植物的 花腐,果腐。
植物病原菌物
14
子囊菌门(Ascomycota)
一、概述
子囊菌有2720属(+2810syn.),28600 spp.,是真 菌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
子囊菌分布广泛,包括腐生和寄生的种类。其中 有些可以引起植物的病害,引起斑点、炭疽、溃 疡、腐烂等症状。有些寄生程度很高,如白粉菌。
植物病原菌物
20
双壁子囊(bitunicate):囊 壁双层,外层称为子囊外 壁,内层称为子囊内壁。 释放孢子时外壁因无弹性 而保持原位,内壁因有较 大的弹性而常超出外壁顶 端。
植物病原菌物
21
3.子囊果(ascocarp)
子囊被包在有菌丝组成的包被内,形成具有一定 结构的子实体。
子囊果的类型:
植物病原菌物
17
二、形态特点
一)菌体:具发达多细胞的菌丝体,具隔膜。菌 体的主要时期是单倍的。绝大多数有菌丝的种 类菌丝深入到寄主体内吸收营养,少数是外生 的,利用吸器深入到寄主体内。
少数子囊菌菌体不发达,甚至是单细胞的 如酵母菌。
植物病原菌物
18
二)无性繁殖
三)有性生殖
1.子囊(ascus) 与子囊孢子
闭囊壳(cleistothecium): 无孔口,子囊通常为近 球形,散生在闭囊壳内。
植物病原菌物
22
子囊壳(perithecium): 由疏松的菌丝体或从子 座产生,具明确的子囊壳壁。球形、梨形至烧 瓶形,有颈部和孔口,有的无孔□肉质、革质 或炭质,鲜色或黑色,表生或埋生。子囊单层 壁,顶端有不同结构,棍棒形或圆柱形,束生、 周生或平行排列于子囊壳内,有侧丝或侧丝早 期消解。
植物病原菌物
8
1. 重要属
根霉属(Rhizopus):孢囊梗不分枝,从匍匐枝上 长出,于假根相对而生。
植物病原菌物
9
黑根霉(R. nigricans): 引起果实、块根、 块茎、蔬菜等的腐烂。
植物病原菌物
10
毛霉属(Mucor):孢囊梗直接从菌丝上长出。不 产生假根和匍匐丝。
植物病原菌物
植物病原菌物
24
子囊盘(apothecium):典型的呈盘状或杯状,上部 敞开,子囊排列成子实层。
植物病原菌物
25
四)分类特征
分类根据: 子囊果的有无; 子囊果的类型; 子囊壁的特点和子囊排列方式等。
分为6纲。
植物病原菌物
26
三、半子囊菌纲(Hemiascomycetes)
营养体单细胞或不发达的菌丝体。无产囊丝,子 囊直接由合子或单细胞形成。不形成子囊果, 子囊裸生,壁薄,无孔□以壁胀裂或消解方式 释放子囊孢子。
植物病原菌物
接合菌门(Zygomycota)
有性生殖产生接合孢子(Zygospore),菌丝体发达 无隔膜,无性繁殖产生孢子囊和孢子囊孢子。
接合菌门真菌已明显地由水生发展到陆生;由游 动孢子发展称为不游动的静孢子或分生孢子。
腐生、兼性寄生、专性寄生。常腐生于土壤、植 物残体动物粪便和各种有机物上,或寄生于藻 类、种子植物、原生动物、无脊椎动物、昆虫 等。
(ascospore) 的形成过程
产囊体 产囊丝钩 子囊母细胞 幼子囊
有丝分裂
产囊丝 双核分裂 核配(2N) 减数分裂
子囊孢子(N)
植物病原菌物
19
2.子囊的类型:
原壁子囊(prototunicate):具有一层很薄的囊膜,子囊 孢子通过囊壁的破裂或消解释放。
•单壁子囊(unitunicate):囊膜单层,子囊孢子通过囊顶部小 孔、狭缝或囊盖而主动释放。
植物病原菌物
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毛霉目(Mucorales)
属接合菌纲(Zygomycetes) 大多数腐生在死去的动植物残体上,少
数弱寄生。
植物病原菌物
4
1. 形态特点
1) 营养体:发达无 隔的菌丝体,老菌丝 或受伤的菌丝可产生 分隔。细胞壁成分主 要为几丁质。有时可 产生假根。联结两丛 假根的菌丝称为匍匐 丝。
分3个目: 原囊菌目(Protomycetales)、 内孢霉目(Endomycetales)、 外囊菌目(Taphrinales)
植物病原菌物
27
外囊菌目:菌丝细胞均含双核,由产囊细胞形成子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