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关于马克思的一些问题

1、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答:一、历史必然性:1、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并产生生产过剩的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这一不可克服的矛盾,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需求,这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3、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一系列重大成就、特别是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和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对自然规律的揭示及对新的世界观的需要,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科学基础。
二、当代适用性:1、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的理论体系,是一个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际的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人类智慧的高峰,成为时代的旗帜,指引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政治立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至今仍是指导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民努力奋斗的武器强大思想。
3、马克思主义关于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全球化问题、国际市场、经济周期和经济决定上层建筑等许多具有前瞻性的论述,不断地为现实社会所证实,并继续影响着当代许多社会科学家,对当今的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答: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再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历史必然性.

2、阶级基础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高度发展起来后,无产阶 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进行阶级斗争需要新 的世界观指导。欧洲19世纪30-40年代爆发 的三大工人运动:
1831-1834年法国里昂的纺织工人两次大起义; 1834-1842年英国工人阶级为了争取普选权而掀 起的全国性的大宪章运动; 1844年,德国爆发的西里西亚纺织工人大起义。
1842年11月恩格斯到英国曼彻斯特‚欧门 -恩格斯‛纺纱厂工作,使他有机会深入了 解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他写道:‚我愿意在你们的住宅中看到你们,观察 你们的日常生活,同你们谈谈你们的状况和你们的 疾苦,亲眼看看你们为反抗你们的压迫者的社会的 和政府的统治而进行的斗争。我是这样做了。我抛 弃了社交活动和宴会,抛弃了资产阶级的葡萄牙红 葡萄酒和香槟酒,把自己的空闲时间几乎都用来和 普通工人交往,对此我感到高兴和骄傲。‛
马克思:在大学开始信仰黑格尔哲学 起初,他很讨厌黑格尔哲学的稀奇古怪 的调子。 后来一深入进去,就马上被迷住了,他 写道: ‚在这惊涛骇浪的思想海洋上,我进行过 长期的巡游和探索,我在这里找到了真理 的语言,并紧紧抓住了它。‛他开始信仰 黑格尔哲学。
马克思:参加博士俱乐部,22岁 鲍威尔钦佩地说,马克思是一个思想的 仓库; 赫斯说:‚马克思是一位最伟大的哲学 家 ,也许是当今活着的唯一真正的哲学 家,他既有深思熟虑、冷静、严肃的态度, 又有最敏锐的机智……如果把卢梭、伏尔 泰、霍尔布斯、莱辛、黑格尔结合为一个 人------我说的是结合不是凑合-----那 么这个结果就是一个马克思博士。‛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精神武器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 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 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 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 武器。‛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在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各种各样的思想学派和理论体系,但像马克思主义这样代表全世界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同群众和实践密切结合、把严格的科学性和坚定的革命性高度结合在一起的学说是从来没有的。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变革。
为什么年轻的马克思、恩格斯能创立马克思主义?仅仅因为他们聪颖过人吗?当然不是。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先驱者们都是才气横溢、光芒四射的人物。
恩格斯就说过黑格尔和圣西门是“两个最有天才的人物”,还赞扬黑格尔是“奥林帕斯山上的宙斯”。
使马克思和恩格斯超出他们先驱者的,不只是他们个人的智慧和才能,而主要是他们所处的时代。
任何一种新的社会思想和理论,只有当社会物质生活发展提出新任务时才能产生出来。
毛泽东同志指出:“由于欧洲许多国家的社会经济情况进到了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阶段,生产力、阶级斗争和科学均发展到了历史上未有过的水平,工业无产阶级成为历史发展的最伟大的动力,因而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
”这一科学论断不仅概括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而且对于概括整个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也是适用的。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高度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内在矛盾——社会化生产和资本家占有之间的矛盾日趋激化。
经济危机就是这种矛盾的表现。
从1825年发生第一次危机以来,资本主义国家周期性地受到危机的冲击。
在危机中,商业停顿、市场盈溢、产品滞销、银根奇紧、信用停止、工厂关门,好像是发生了社会大瘟疫。
这就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尖锐化,因而生产力起来反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反抗作为资产阶级及其统治的存在条件的所有制关系。
这种矛盾本身就孕育着解决矛盾的手段,蕴含着从科学理论上予以阐述的可能性。
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激化,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也尖锐起来了。
无产阶级已经从早期自发地反对个别企业主、破坏机器的斗争,发展到有组织的、大规模的政治罢工。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历史必然性-精选文档

结语: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世界观转变的原因
他们都是革命实践家。积极地参加工人 运动和革命斗争实践,在革命实践中转 变了阶级立场。 他们都是严肃的科学家,都进行了理论 联系实际、深入广泛的科学研究。在对 旧世界、旧传统、旧观念的批判中完成 了世界观的转变。
拉法格评价马克思
拉法格(马克思的女婿,著名的马克思主义 者)曾说过:“马克思虽然深切同情工人阶 级的痛苦,但引导他信仰共产主义观点的并 不是任何感情上的因素,而是研究历史和政 治经济学的结果。他确信,每一个不为资产 阶级利益影响,不为阶级偏见所蒙蔽的公正 人士,必然会得出同样的结论”。这段话很 深刻,这是说,朴素的感情代替不了坚定的 信仰和高度的觉悟。
中学教师给马克思的评语: “能很好地翻译和解释古典作品中最艰深 的地方,特别是那些与其说难在文字的 晦涩、无宁说难在内容和思想的逻辑关 系的地方;他的拉丁文俄文表现出丰富 的思想和对题义的深刻理解,不过与主 题无关的议论往往过多。”“闪现着一 种思想的火花” 。
马克思:《青年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2、阶级基础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高度发展起来后,无产阶 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进行阶级斗争需要新 的世界观指导。欧洲19世纪30-40年代爆发 的三大工人运动:
1831-1834年法国里昂的纺织工人两次大起义; 1834-1842年英国工人阶级为了争取普选权而掀 起的全国性的大宪章运动; 1844年,德国爆发的西里西亚纺织工人大起义。
1842年11月恩格斯到英国曼彻斯特“欧 门-恩格斯”纺纱厂工作,使他有机会深入 了解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他写道:“我愿意在你们的住宅中看到你们,观察 你们的日常生活,同你们谈谈你们的状况和你们的 疾苦,亲眼看看你们为反抗你们的压迫者的社会的 和政府的统治而进行的斗争。我是这样做了。我抛 弃了社交活动和宴会,抛弃了资产阶级的葡萄牙红 葡萄酒和香槟酒,把自己的空闲时间几乎都用来和 普通工人交往,对此我感到高兴和骄傲。”
马克思历史必然性和当代适用性

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其之所以能够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阶级根源、自然科学条件和理论基础,也与马克思和恩格斯个人品质分不开的。
1.历史背景。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欧洲的一些主要国家已占统治地位。
首先由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使生产力迅速地发展起来,另一方面也使资本主义社会性的制度固有矛盾明朗化,尖锐化。
资本主义所因有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矛盾开始激化,这一矛盾的加剧必然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它永远不能根治这种致命的绝症。
这一事实不仅暴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而且进一步表明,私有制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已经到了极端。
资本主义国内市场和海外贸易的发展,更加开阔了人们的眼界,这样,社会发展的唯物辩证性质就比以前更加明显地揭示出来了。
这一切都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社会条件。
2.阶级基础。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也在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
从19世纪30年代起,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1831-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的武装起义,1836年英国的宪章运动,1844年的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起义,提出了反对私有制社会的战斗口号,提出建立人民宪章的主张。
这些斗争震撼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标志着无产阶级已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无产阶级为实现摧毁旧世界、创立新社会、变奴隶为主人的历史使命,迫切需要一个能够正确反映社会发展规律和无产阶级利益的科学理论来指导。
同时,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丰富经验,为这个科学理论的产生提供了现实的经验,马克思主义及其科学的产生标志着无产阶级从自在阶级发展为自为阶级。
3.自然科学前提。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有着深厚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前提。
从十九世纪开始,自然科学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进入了整理材料、寻找内部联系和跨门类研究的阶段,形而上学的自然观逐渐被打开了一个又一个的缺口。
马克思特别提醒 (自己归纳出)

一、全面认识马克思主义(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①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②自然科学基础:19世纪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最具代表性的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三大发现。
③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①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并且把社会生活的本质归结为实践,因此,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②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其科学性在于它坚持了科学的实践观点,其革命性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二、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①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它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②马克思主义具有革命性,它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退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理论。
③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统一的,科学性并不意味着价值中立和没有立场,革命性也不意味着缺乏客观态度和科学精神。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相互支撑、相互促进、有机统一。
三、哲学及哲学基本问题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1)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2)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四、物质与意识及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的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意识的本质1、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3、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1、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应性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应性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具有历史必然性,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阶级的兴起、人类思想的缺陷和不足以及马克思、恩格斯个人都迫切需要一种科学理论的产生;客观的社会历史条件也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基础、阶级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吸收人类优秀思想为其提供了理论基础,所以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
法国思想家雅克•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一书中列举了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所不能解决的十大祸害。
他认为,面对这十大祸害,人们只有求助于马克思主义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从而可见马克思主义即使是在当代也是很有适用性的。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①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从17世纪40年代到19世纪上半叶,英法等西欧国家相继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使资本主义得到了迅速发展。
随后首先在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使生产力迅速地发展起来。
但工业革命也导致了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使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日益暴露出来。
资本主义所因有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矛盾开始激化,这一矛盾的加剧必然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
这一事实不仅暴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而且进一步表明,私有制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已经到了极端。
资本主义国内市场和海外贸易的发展,更加开阔了人们的眼界,这样,社会发展的唯物辩证性质就比以前更加明显地揭示出来了。
这一切都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社会条件。
②工人运动的兴起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工人们还不成熟,尚不能把机器同利用机器剥削工人的资本主义制度区分开来。
工业革命的到来,使社会分裂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的阶级,促使工人运动进入新的阶段。
工人阶级的人数得到迅速增加,并且逐步认识到联合起来的必要性。
工人阶级的组织性、觉悟性和战斗性也得到迅速提高,他们开始组织工会进行罢工,但是大都被资产阶级残酷地镇压了,因为无产阶级在实践上仍然带有一定的自发性,在思想方面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应性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应性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具有历史必然性,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阶级的兴起、人类思想的缺陷和不足以及马克思、恩格斯个人都迫切需要一种科学理论的产生;客观的社会历史条件也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基础、阶级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吸收人类优秀思想为其提供了理论基础,所以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
法国思想家雅克•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一书中列举了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所不能解决的十大祸害。
他认为,面对这十大祸害,人们只有求助于马克思主义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从而可见马克思主义即使是在当代也是很有适用性的。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①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从17世纪40年代到19世纪上半叶,英法等西欧国家相继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使资本主义得到了迅速发展。
随后首先在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使生产力迅速地发展起来。
但工业革命也导致了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使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日益暴露出来。
资本主义所因有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矛盾开始激化,这一矛盾的加剧必然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
这一事实不仅暴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而且进一步表明,私有制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已经到了极端。
资本主义国内市场和海外贸易的发展,更加开阔了人们的眼界,这样,社会发展的唯物辩证性质就比以前更加明显地揭示出来了。
这一切都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社会条件。
②工人运动的兴起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工人们还不成熟,尚不能把机器同利用机器剥削工人的资本主义制度区分开来。
工业革命的到来,使社会分裂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的阶级,促使工人运动进入新的阶段。
工人阶级的人数得到迅速增加,并且逐步认识到联合起来的必要性。
工人阶级的组织性、觉悟性和战斗性也得到迅速提高,他们开始组织工会进行罢工,但是大都被资产阶级残酷地镇压了,因为无产阶级在实践上仍然带有一定的自发性,在思想方面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在欧洲,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
之所以能够产马克思主义哲学,这是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自然科学的根源和理论根源的。
1、历史背景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和阶级基础。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欧洲的一些主要国家已占统治地位。
首先由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使生产力迅速地发展起来,"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另一方面也使资本主义社会性的制度固有矛盾明朗化,尖锐化。
资本主义所因有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矛盾开始激化,这一矛盾的加剧必然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也在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
斗争震撼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标志着无产阶级已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无产阶级为实现摧毁旧世界、创立新社会、变奴隶为主人的历史使命,迫切需要一个能够正确反映社会发展规律和无产阶级利益的科学理论来指导。
同时,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丰富经验,为这个科学理论的产生提供了现实的经验,马克思主义及其科学的产生标志着无产阶级从
自在阶级发展为自为阶级。
2、科学前提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着深厚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前提。
人类也是由一种古猿进化而来的,生物界是一个有规律的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
这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其它巨大进步,我们现在不仅能够指出自然界中各个领域内的过程之间的联系,而且总的说来也能指出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系了,这样,我们就能够依靠经验自然科学本身所提供的事实,以近乎系统的形式描绘出一幅自然界联系的清晰图画。
另一方面,19世纪人类在社会科学方面也获得了重要的进展。
3、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还有其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先进思想成果的结晶,它批判地继承了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优良传统。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则是德国的古典哲学。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哲学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抛弃了它的唯心主义;批判地吸收了费尔巴哈哲学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抛弃了它的形而上学,并根据新的实践经验和科学材料,对它们进行革命的改造和发展,从而把辩证法和唯物论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统一起来,创立了崭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4、主观条件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还有其不可缺少的主观条件。
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是学识渊博、思想敏锐的学者,这使他们能够站在时代智慧的高峰,批判地继承人类思想史上的一切优秀成果,概括和总结科学发展的最新成就。
同时他们又是伟大的革命家,他们亲自参加和领导了当时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伟大斗争实践,在革命实践和同各种错误思潮的斗争中,他们认识到广大劳动群众创造历史的力量,看到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前途,逐步从唯心主义转变为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变为共产主义,成为伟大的共产主义者。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独立产生的,它是人类历史根本转折时代的产物,是人类全部优秀文化遗产的结晶。
历史发展到19世纪中叶,不仅提出了适应时代要求创立新的世界观的任务,而且也从各个方面为创立新世界观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历史功绩,就在于顺应了时代的紧迫需要,将这种可能转变为现实,为无产阶级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伟大的认识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