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风险及应急预案制度

医疗风险及应急预案制度
医疗风险及应急预案制度

医院医疗风险防范及应急处理预案

为保护病人的合法权益及医务人员的正当行医权利和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差错事故,提高医疗质量,适应现代社会对于医疗服务的要求,推动医疗技术的发展,并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制定医疗风险防范及应急预案。我院各医疗及相关医技科室必须严格执行。?防范预案

一、总则

1、医疗、医技及相关科室必须围绕医疗质量保障工作建立、完善并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2、各种抢救器械设备要处于备用状态,可随时投人使用。根据资源共享、特殊急救设备共用的原则,医务处有权根据临床急救需要进行调配。

3、全体医务人员要有大局意识,科室之间、医护之间、临床医技之

4、严禁在间、门诊与急诊之间、门急诊与病房之间应相互配合。?

患者及其家属面前谈论同行之间对诊疗的不同意见,严禁诽谤他人,抬高自己的不符合医疗道德的行为.

5、禁止在诊疗过程中、手术中谈论无关或不利于医疗过程的话题.6、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严禁推诿病人。

7、任何情况下,进修及实习医师均不得独自参加各种会诊。

二、加强对下列重点病人的关注与沟通:?1、低收入阶层的患

2、孤寡老人或虽有子女,但家庭不睦者。

者。?

3、自费患者。

4、在与医务人员接触中已有不满情绪者.?5、预计手术等治疗效果不佳或预后难以预料者。

6、本人对治疗期望值过高者。

7、交代病情过程中表示难以理解者,情绪偏激者。

10、

9、病情复杂,可能发生纠纷者。?8、发生院内感染者。?

12、需使用住院预交金不足者。?11、已经产生医疗欠费者。?

13、由于交通事故有可能推诿责任者。贵重自费药品或材料者。?

14、经他人介绍者。

15、患者或家属具有一定医学知识者。?16、艾滋病患者。?三、

1、已经出现的医患纠纷苗头,科室主任必须亲自过问和常规要求?

参与决定下一步的诊治措施。主任本人或安排专人接待病人及家属,其它人员不得随意解释病情。

2、所有“绿色通道”在开通的同时,必须向患者或家属讲明预计医疗费用,要留有充分的余地,并且要履行知情同意,由患者签字;意识障碍或病情危重者由家属签字认可。?3、各项检查必须具有严格的针对性,合理安排各项检查的程序及顺序。重视对于疾病的转归及预后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各项检查及化验,包括阳性结果及有鉴别诊断意义的阴性结果,应认真分析,所有资料需妥善保管。

4、合理使用药物,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和毒副作用。严禁滥用抗生素,三代头抱类杭生素不得预防性使用,只有主任医师或科主任有权决定泰能与万古霉素的使用;禁止将奎诺酮类药物用于18 岁以下

人群。

5、重视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充分发挥各科院内感染监控小组的作用,对于已经发生的院内感染及时报卡,不得隐瞒,服从专业

6、输血时必须进行HIV 、HCV 、乙肝系列、人员的技术指导。?

梅毒血清抗体等检查。输血后的血袋交由输血科统一保管七天后方可

7、各医技科室在关键部位,必须配备抢救设备,并保证随时销毁。?

可用;在接到急诊检查申请后必须尽快安排。急诊化验必须在接到标本后30 分钟内出具结果(个别检查项目除外)。急诊患者床旁X线检查10 分钟到位,30 分钟出报告。?8、药剂科保证药品的正常进货

1、流产手渠道及质量,保证抢救药品及时到位。?四、特殊要求?

术前必须进行B 超检查,对疑似异位妊娠、不全流产更应提高警惕做相应检查。?2、儿科对于颅内出血及早产儿必须向家属交待今后生存质量问题。

3、各手术科室必须严格按照诊疗常规,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禁忌症,术前向患者(家属)尽充分告知义务。

4、介人治疗使用一次性贵重耗材,医师护士双方签字,并将一份条形码贴到病历中,一份导管室保留。?5、凡我院新开展的手术和项目,必须书面向医务科申报,批准后用于病人。

6、涉外医疗或邀请非本院医师必须履行正当手续。

五、病历书写?严格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病历书写规范》的要求进行书写,严禁涂改、伪造、隐匿和销毁病历。?(一)住院病历

1、病历首页的填写必须按照卫生部有关规定及我院的实施细则进行填写。病历质控医师以及病历质控护士必须及时检查病历质量。?

2、科主任对病历终末质量负责,病房主治医师对运行病历质量负责。

3、病历书写者必须认真对待病案室签发的病历返修通知单,及时对病历进行完善。

4、住院病历必须在24 小时之内完成,首次病程必须在8 小时内完成。

5、主治医师必须在48 小时内对新入院病人进行查房,并在病历中体现查房意见。

6、急诊病人入院3 天之内、门诊入院病人7天之内必须有主任查房,并在病历中体现。

7、住院病历的其他内容参照我院其他有关规定执行。?8、主

9、科主任治医师对终末病历的签字必须在病人出院的同时完成。?

或主任医师的终末病历签字必须在病历出院二周之内完成。

11、手术后首次病程10、死亡病历讨论必须在一周之内完成。?

必须在手术后即时完成,手术记录在术后24小时由术者亲自书写,特殊情况由第一助手书写,术者应审阅记录并签字。’

12、抢救记录如未能及时书写,须在抢救结束后6 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13、各种检验报告、图像资料必须妥善保存,不得遗失。借阅时必须登记备案,及时返还。

14、避免患者及亲属接触、翻阅病历,以免造成丢失和涂改以致责任不清。

(二)门诊病历

1、保证“三次确包含主诉、病史、体检、诊断、处理等内容。?

诊率”,对于两次就诊不能明确诊断的患者,必须请专科专家会诊。2、处方书写必须符合规定。

3、门诊病历及检查、图像资料由病人保管。

4、节假日(周末)期间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就诊及收治病人入院治疗。?六、收治病人

1、病人实行急诊优先、专病专治的原则。禁止科室之间盲目抢收病人造成延误诊断治疗和医疗纠纷。

2、对于慢性病和危重病人,各科必须以病情和病人利益为出发点,

3、凡具备空床的科室不得以任何借口不得以各自借口拒收病人。?

拒绝接受他科借床病人。?4、病人在办理住院手续时,须签署委托书者,由受托人负责代理病人履行在院期间的知情权及选择权。

1、查房制度是保证医疗安全,防范医疗?七、三级查房及会诊:?

风险的重要措施,各级医师必须严格执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2、对于普通病人,住院医师每日查房两次,主治医师每日查房一次,主任(副主任)医师每周查房一次。

4、杜绝重术3对于重点(危重)病人,必须及时查房和巡视。?

前、术中,轻术后的现象,对于术后病人,主刀医生应及时查房巡视。

5、对于危重病人和病情复杂的病例,以及具有潜在医疗纠纷的患者,

6、各科必须保证对急诊医必须及时报告医务科,组织全院会诊。?

师以上的技术支持。?7、急会诊必须在10分钟内到位。?8、涉及多科室的急诊抢救病人,在局部情况与全身情况治疗产生矛盾时,及时报告并积极抢救生命,服从医务科或院总值班的协调。

八、术前讨论

1、中等以上住院择期手术必须经过术前讨论,病历中要有详细记录,术者必须参加。

2、禁止以术前讨论代替三级查房。

3、同一次住院、同一疾病的二次手术或两科以上同时上台的术前讨论必要时要通知医务科参加。?九、病人的知情同意内容如下:l、目前的诊断、拟实施的检查、治疗措施、预后、并发症、难以避免的治疗矛盾、出血及麻醉意外等。门诊治疗中药物的毒副作用等。?2、检查治疗有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以及为矫正不良后果可能采取的进一步措施,住院治疗中必用药物的毒副作用。

5、手术、

4、医疗费用的情况。?

3、手术中需留置体内材料。?

麻醉及其他非护理性有创作性操作的实施。

7、术中需切除6、手术过程中发现与术前诊断不一致的病灶。?

术前未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的器官组织时。

8、分娩方式的选择。?9、对于女性患者需切除乳房、子宫及其附件、男性患者因接受治疗对生殖功能影响者。

10、危重病人因特殊检查需进行搬动有可能造成危险时。?

11、输血、造影、介人、气管切开、化疗等。

13、其它需患12、新生儿颅内出血、早产儿今后生存质量。?

者或家属了解的内容均应有文字记载以及患者或受权人签字。

应急处理预案?一、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启动本预案。?二、一旦发生医疗事故争议,需立即通知上级医生和科室主任,同时报告主管部门,白天为医务科,夜间为总值班,不得隐瞒,并积极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进一步损害,尽可能挽救患者生命,由护理因素导致的医疗事故争议,除按上述送程序上报外,同时按照护理体系逐级上报。

三、由医务科会同科主任共同查找原因。

四、由医务科组织多科会诊,参加会诊人员为科主任或当班最高级别医生。?五、科主任与医务科共同指定接待病人家属的人员,由专人解释病情。?六、由医务科根据患者或家属的要求决定封存《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所规定的病历内容。?七、疑似输液、输血、注射、药物引起的不良后果,医务科以及患者或家属共同在场的情况下,立即对实物进行封存,实物由医院指定相关部门保管。?八、如患者死亡,应尽全力动员尸解,病历上应有记录。?九、如患者需转科治疗,各科室必须竭力协作。?十、当事科室须在24 小时内就事实经过写出书面报告上报至医务科,并根据要求拿出初步处理意见。

十一、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私自减免患者住院费用。?十二、遇家属或病人情绪激动,不听劝阻或聚众闹事影响正常秩序者,立即通知保卫科或派出所人员到场,按治安管理条例办理。?本预案自公布之日起试行,由医务科负责解释。?本预案法律及部门规章依据:

重大环境污染应急预案

重大环境污染应急预案 1 总则1.1认真贯彻执行《电力工业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电力工业部第9号令)、《国家电力公司火电厂环境技术监督规定》和《火电行业环境监测管理规定》防止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保护和改善公共生活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迅速处理重大环境污染,保障全社会和全厂员工人体健康,促进社会的发展,制定本预案。 1.2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积极引进先进环境污染防治设施,安装配套计量装置和监控装置,保障防治设施的实际处理能力与污染物实际需处理量相适应,努力实现所排放的污染物达到国家或安阳市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或控制指标。1.3建立健全防治设施运行管理制度和污染物排放监测制度,认真填写防治设施日常运行记录,定期报告污染物排放监测结果。1.4发生污染事故或者其他对环境有影响突然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污染事故的,立即采取控制措施进行处理,及时通报周围可能受到污染的单位和居民。在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时,立即向当地政府和环保部门汇报。 2 概况结合企业的实际,及易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源有:水污染、大气污染、环境噪声污染、发射性污染、有毒化学品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 2.1水污染:企业装机容量85万千瓦,每小时需消耗地表水约3460 m3/h。月平均消耗地下水约30万m3/h。主要废水有:新机反映沉淀池反冲洗水、化学澄清器反冲洗水、浓缩池和捞漂珠溢流水、地面冲洗水、6-8#炉转机冷却水、厂前区生活废水等。

污水处理站其能力为840 m3/h,全厂工业废水约400--600 m3/h。6-8#机组除灰系统采用水力除灰除渣,灰渣混除的处理方式,灰水未做任何处理,PH值变化在9-10之间,如果送至灰场的灰水得不到及时沉淀,固体废物污染强碱得不到暴晒可能对安阳河造成水污染。2.2大气污染:企业厂址位于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年计划发电量55亿千瓦时左右,年耗煤量约240万吨,其中统配煤40%,自筹煤60%。向大气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是煤在燃烧后产生的SO2、NO╳。2.3环境噪声污染:噪声能够引起多种疾病,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降低劳动生产率。噪声对听觉的损伤,按程度不同可分为暂时性听阈偏移、噪声性耳聋、爆炸性耳聋。2.4发射性污染:7、8#锅炉除尘器安装有天汇核仪表、西安市信立达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测量料位铯-137137Cs、活度30mci 料位测量的核子料位计,其中7#锅炉除尘器有12个,8#锅炉除尘器24个。发射源发射出的射线看不见,闻不着,摸不到,及易对人身进行伤害。2.5有毒化学品污染:电力生产中存在的主要有毒物质通常有。1)电焊作业中产生的电焊烟,产生氧化锰、氧化铁、二氧化硅、氟化氢、氮氧化物等。2)酸、碱、氨、联氨、氯等。3)喷漆、浸漆作业中使用的苯、甲苯、二甲苯等。4) SF6断路器中的SF6气体泄漏或者在电弧作用下产生的有毒氟化氢、四氟化硫气体。5)清洗设备所用的汽油等。6)电容器中的多氯联苯。2.6固体废物污染:电力生产过程中主要是粉尘和粉煤灰。1)燃料或锅炉等工作场所大量积粉、漏粉,

医疗风险差错事故防范及应急预案

医疗风险差错、事故防范及应急预案 一、目的 l.为维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保障医疗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差错事故,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政策法规,特制定《医疗风险差错、事故防范及应急预案》。 2.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各医疗医技及相关科室。 二、防范预案 l.各临床、医技及相关科室必须围绕“患者第一、医疗质量第一、医疗安全第一"宗旨,完善医疗质量保障工作,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2.各种抢救设备要处于良好状态,保证随时投人使用。根据资源共享、特殊急救设备共用的原则,医务科有权根据临床急救需要进行调配。 3.从维护全局出发,科室之间、医护之间、临床医技之间、门诊与急诊之间、门、急诊与病房之间应相互配合:严禁在患者面前诽谤他人和他科,抬高自己等不符合医疗道德的行为。 4.任何情况下,进修及实习医师均不得独立参加各种会诊。 5.加强对下列重点患者的关注与沟通: (1)低收入阶层的患者; (2)孤寡老人或虽有子女,但家庭不睦者; (3)在与医务人员接触中已有不满情绪者; (4)预计手术等治疗效果不佳者;

(5)本人对治疗期望值过高者; (6)对交代病情中表示难以理解者; (7)有发生征兆或己发生院内感染者; (8)病情复杂,各种信息表明可能产生纠纷者; (9)住院预交金不足者; (10)已经产生医疗欠费者; (11)需使用贵重自费药品或材料者; (12)由于交通事故有可能推诿责任者; (13)患者选医师诊疗者; (14)特殊身份的患者。 6.对于已经出现的医患纠纷苗头,科主任必须亲自过问和决定下一步诊治措施。安排专人接待患者及家属,其它人员不得随意解释病情。 7.各项检查必须具有严格的针对性,合理安排各项检查的程序及顺序。重视对于疾病的转归及预后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各项检查及化验,其结果要认真分析,妥善保管。 8.合理使用药物,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和药物不良反应,特别关注老年人和儿童的用药安全,禁止将喹诺酮类药物使用于18岁以下人群。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证,严禁滥用抗生素,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一般不得预防性使用。 9.重视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充分发挥院、科感染监控人员的作用,对于己经发生的院内感染及时登记报告,不得隐瞒,服从专业人员的技术指导。 l0.输血时必须进行HIV,HCV,HBsAg及梅毒血清抗体等检查。输血后的血袋交由输血科统一保管,7d后方可销毁。

市人民医院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人民医院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为有效应对突发性环境事件,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应急反应和救援水平,将突发性环境事件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损失降至最小程度,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及生态环境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二)、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在本院区范围内人为或不可抗力造成的废水、废气、固废(包括危险废物)、破坏事件,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及人体健康的环境污染事故等。 二、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一)、指挥机构 医院成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由院长、主管业务、环保的副院长及院办、总务科、感染控制科、供应室等科室领导组成,下设应急救援办公室(设在院办),日常工作由院办兼管,并有物业管理部门协助

事故报警及事故处理工作。发生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时,以指挥领导小组为基础,院长任总指挥,主管环保的副院长任副总指挥,负责全院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指挥部设在院办。 (二)、机构职责 1、指挥领导小组:负责“预案”的制定、修订;组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组织实施和演练;检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发生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时,由指挥部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向上级汇报和向友邻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组织救援工作。 2、应急救援办公室:负责应急救援的日常工作,必要时代表指挥部对外发布有关信息。 3、物业管理处: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及事故处置工作;负责灭火、警戒、治安保卫、疏散、道路管制工作;负责现场医疗事故指挥及中毒、受伤人员分类抢救和护送工作。负责抢险救援物资的供应和运输工作。 4、其他人员:负责维持事故现场稳定,对与事故应急救援无关的人员进行紧急疏散。 三、预案体系及响应程序 (一)、信息的监测与报告

环境污染应急预案样本

环境污染应急预案样本 人类没有注重对青山、绿水、蓝天、大海的保护,私采矿,滥伐树、乱排污水乱放污气、过度放牧、过度开荒、过度开发自然资源、破坏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等等。以下是环境污染应急预案样本,欢迎阅读。 1.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机制,提高公司应对涉及公共危机的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能力,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全面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2.公司简介和污染物处理 本公司基本概况 深圳艾意特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宝安分公司位于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沙一村万安路长兴高新技术工业园18栋1-2层西侧,租用建筑面积1870平方米,职工总数50人;公司年生产银油通孔产品约50000平方米、银油飞线产品5000平方米、高阻产品5000平方米。 污水处理设施 本公司污水处理站由深圳市罗湖长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设计承建,污水站处理能力为20m3/d。

污染物分析处理 公司污水处理站处理所产生的固体废物(污泥)对环境有一定影响的,本公司与深圳市东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已经签订处理工业废物合同,污泥由东江环保公司定期派车运走处理。 3.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设立事故现场指挥组,建立健全公司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组织体系,明确各应急组织机构职责。 现场总指挥:总经理 现场指挥:行政部 主要职责:在事故现场对有可能受到污染的物品及职员进行抢救疏散。 主要负责人:刘武仕 职责: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对污水处理操作员进行安全教育,掌握安全知识;对污水处理站设备和设施及时进行监测和更新,保障处于有效使用状态;当发现污染物出现泄漏及设备出现故障后,先迅速通知总经理,到现场按自身任务迅速抢修设备及堵住污染物的泄漏。 污水处理操作员: 职责:定期对设备的保养、定时定量添加药品、经常检查污泥存放处是否有外泄,保证污水达到达标排放。发现事故问题要迅速向负责人汇报、及时采取处理。

医院医疗风险防范及应急预案

淮北市人民医院医疗风险防范及应急预案 为了进一步维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差错、事故,防范医疗纠纷,根据国家《侵权责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预案。 一、防范措施 1、各临床医技及相关科室必须围绕“患者第一、医疗质量第一、 医疗安全第一”的宗旨,完善医疗质量保障工作,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2、各种抢救设备及抢救药品要处于良好齐全状态,保证随时投入 使用。根据资源共享、特殊急救设备共用的原则,总院有权根据临床急救需要进行调配。 3、从维护全局出发,全院各部门、各科室及医务人员之间应相互 配合相互维护;严禁在患者面前谈论病情或贬低他人抬高自己等不符合医疗道德的行为。 4、任何情况下,进修及实习期医师均不得独立参加各种诊疗工 作。 5、加强对下列重点患者的关注与沟通: (1)低收入阶层的患者; (2)孤寡老人或虽有子女,但家庭不睦者; (3)在与医务人员接触中已有不满情绪者; (4)预计手术等治疗效果不佳者; (5)本人对治疗期望值过高者; (6)对交代病情中表示难以理解者; (7)在感染征兆或已发生院内感染者; (8)病情复杂,各种信息表明可能产生纠纷者; (9)住院预交押金不足者; (10)已经产生医疗欠费者; (11)需使用贵重自费药品或材料者; (12)由于交通事故或打架斗殴有可能推诿责任者; (13)特殊身份的患者;

(14)过敏体质者; (15)自带药品来我院进行有创治疗者(输液、肌注)。 6、对于已经出现的医患纠纷苗头,科室主任必须亲自过问和决定 下一步诊治措施。安排专人接待患者及家属,其他人员不得随意解释病情。 7、各项检查必须具有严格的针对性,合理安排各项检查的程序及 顺序。重视对于疾病的转归及预后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各项检查及化验,其结果要认真分析,妥善保管。 8、合理使用药物,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和药物不良反应,特别关注 老年人和儿童的用药安全,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证,严禁滥用抗生素。 9、重视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严格执行消毒及无菌操作规 范,对疑似传染性疾病病人必须做好隔离及消毒工作,对于已经发生的院内感染及时登记报告,不得隐瞒。 10、各科室在做有创检查时,必须填写知情同意书,配备抢救设备, 并保证随时可用。医技科室接到检查申请单后应尽快安排。11、病历书写必须严格按照《安徽省病历书写规范》《医疗事故处 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的相关要求进行书写,按时完成,严禁涂改、粘贴、刮擦、伪造、隐匿和销毁。 二、应急预案 1、一旦发生医疗意外、差错事故、(输液反应、过敏反应)及突 发事件立即启动本预案,当班医务人员需立即通知上级医师和科室主任,同时报告医务处,不得隐瞒。并积极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进一步损害,尽一切努力挽救患者生命。 2、由医务处组织科室负责人查找医疗差错、事故原因。必要时组 织多科会诊。 3、医务处及科室主任共同决定接待病人家属的人员,制定专人进 行病情解释。确定部门负责人、经治医师和科室负责人为差错、事故或纠纷第一责任人,其他任何医务人员不得擅自解释及处理。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许昌大地实业有限公司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1 总则 为了加强和规范我公司在环保设施运营管理中,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工作的管理,预防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提高本公司处置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失,维护本公司及企业的稳定,保护环境,促进公司、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预案。 2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应对本公司在运营管理中发生的人为或不可抗力造成的废气、废水、固废(包括危险废物)、危险化学品、有毒化学品等环境污染、破坏事件;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及人体健康的环境污染事故;影响饮用水源地水质的其它严重污染事故等重污染事故等。当事故超出我公司可控制能力以外时,要立即通知相关部门,由政府相关部门领导我公司进行处理。 3 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置体系由现场指挥、救护组、警戒组、抢险组、通讯联络组、善后组组成。 3.1现场指挥长、副指挥长职责

3.2 医疗救护组 3.3 治安维护组 3.4抢险抢修组

4 预防和预警 4.1信息处理 环境应急领导小组的有关成员,要针对各种可能会在公司内发生的环境污染突发事件作出完善的预测预警机制,要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 4.2预防工作 (1)开展对产生、贮存、运输、销毁废弃化学品的普查,掌握公司内危险污染源的种类、危害及地区分布情况。了解国内外由于该污染而引发的事件以及对应方法和现今对该污染的处理技术信息、进展情况和形势动态。 (2)开展突发环境事件的假设、分析和风险评估工作,完善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4.3预警及措施 按照突发事件严重性、紧急程度和可能涉及的范围,将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分为四级,预警级别由低到高,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根据事态的发展情况和采取措施的效果,预警颜色可以升级、降级或解除,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的发布由应急领导小组委任各相关部门负责人负责。收集到的有关信息证明突发环境事件即将发生或者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时,按照相关应急预案执行。 进入预警状态后应急领导小组,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市政环境污染应急预案

市政环境污染应急预案 1..1 编制目的 1..1.1编制目的 为保有证施工环境污染控制有效,工程绿化完善美观,水保措施到位,建成一流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高速公路,结合我部工程施工特点,在施工中坚决落实环水保基本国策,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水保“三同时”制度和国家、陕西地方上有关的环保法规、标准;贯彻“预防为主、建设与保护并重”原则;采取严格的施工期环保管理措施,切实落实各项环保要求,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1..1.2编制依椐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环水保法、管理条例、水土保持法、水法、噪声污染、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规条文。 ②设计文件。 ③指挥部管理办法。 1..2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项目施工过程有关环保、水保全过程。 1..3 应急预案组织机构 指挥部环水保污染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指挥部各部门负责人、调度,各经理部经理、总工程师、安质部长 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 联系电话:****-**** 手机**** 1..4 环水保应急预案的应急情况识别 1 临时工程的污染,包括临时便道,拌合站、钢筋场、临时住地。 2 正线桩基、承台、墩身施工。 3河道、沟谷防护。 4 机械施工噪声污染。 5 拌合站混凝土生产及原材运输产生的污物污染, 6 混凝土施工产生的污物污染, 7 环保水保应急预案备用的材料、机具、人员

1 应急预案的实施及现场保护小组: 由各经理部现场技术人员、现场领工员、环保工程师、现场操作工人共同组成。 2 应急预案的决策:事故发生后,由各经理部技术人员组织,按已定的应急预案,启动实施。 3 事故调查小组: 事故调查小组由指挥部领导、安质科、工程科、下属经理部领导以及现场领工员、环保工程师、技术人员、班组长、现场操作工人组建。 4 环水保污染事故调查小组主要职责: 协助上级调查组调查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经济损失、事故类别、工程概况,事故经过,事故原因,事故处理方案和预防措施,对责任者处理以及今后的防止发生类似事故的措施。并提供事故调查中所需证据,记录等原始资料。 1..6 环水保应急预案的应急响应程序、原则 1 当施工现场发生环保污染事故后,发现人员应立即停止施工,同时立即采取措施避免事故势态的进一步扩大,并立即上报现场领工员、技术员。 2 现场领工员、技术员必须立即赶到现场,同时立即上报经理部经理、总工程师、环保工程师和指挥部工程、安质环保等部门。 3经理、总工程师、环保工程师立即赶赴现场,针对不同情况,同时启动既定应急预案,并及时上报指挥部相关领导和主管部门, 4 经理领导和工程部、安质环保部、机电、物资等负责人及时奔赴现场,协调组织应急预案的实施、监督,同时向上级和地方环保部门报告事故情况、采取措施、估计损失等。 1..7 针对环水保过程中的各种情况采取的相应措施 1 临时工程的污染,包括拌合站、钢筋场、临时住地。 临时工程设置从总体上应优先考虑永临结合,尽量减少对耕地的占用、少伐树林、少破坏堵塞沿线的水系、排洪、排涝设施。临时工程用地周边应设置醒目的标示牌、边界线,严格限制施工机械、人员活动范围、机械作业范围及行进线路。 混凝土拌合站要严格按照规划要求设置,尽量少占地,作到科学、合理、经济、环保,各拌合站统一设置2米高的砖砌围墙;场内地坪采用15cm厚的混凝土硬化,配备防尘棚、洒水车、及装载机、工人,每天对场地进行清洁、洒水、环保作业,拌合站应设置成封闭式水泥罐装仓库,仓库保证干燥,防止粉尘污染,避免大气污染,在进行便道大门口附近,增设洗车槽,场地内增设排水系统、沉砂池,定期清理沉淀池废物,在不能排放的场地内,还在沉砂池下游增设了沉淀池,使场地内积水不致淹没附近房屋、农田,混凝土生产施工尽量安排在早上六点至晚上十一点之间,作到不扰民、惊民。站内废料按施组要求和环保审批措施运至指定地点,存放、进行施工便道养护。 钢筋加工场首先采取租用当地闲置场地,尽量做到不占土地或少占土地,钢筋加工尽量安排在早上六

医疗风险防范及应急预案

针灸科医疗风险防范及应急预案 一、目的 为维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保障医疗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差错事故,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碍政策法规,特制定本预案。 二、防范预案 1 、本科室医护工作人员必须围绕“患者第一、医疗质量第一、医疗 安全第一”宗旨,完善医疗质量保障工作,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2 、各种抢救设备要处于良好状态,保证随时投入使用。3、从维护全局出发,科室之间、医护之间、临床医技之间、门诊与急诊之间、门、急诊与病房之间应相互配合;严禁在患者面前诽谤他人和他科,抬高自己等不符合医疗道德的行为。 4、任何情况下,进修及实习医师均不得独立参加各种会诊。 5、加强对下列重点患者的关注与沟通: (1)低收入阶层的患者; (2)孤寡老人或虽有子女,但家庭不睦者; (3)在与医务人员接触中已有不满情绪者; (4)预计手术等治疗效果不佳者; (5)本人对治疗期望值过高者; (6)对交代病情中表示难以理解者; (7)有发生征兆或已发生院内感染者; (8)病情复杂,各种信息表明可能产生纠纷者; (9)住院预交金不足者; (10)已经产生医疗欠费者; (11)需使用贵重自费药品或材料者; (12)由于交通事故有可能推倭责任者; (13)患者选医师诊疗者; (14)特殊身份的患者。 6、对于已经出现的医患纠纷苗头,科室主任必须亲自过问和决定下一步诊治措施。安排专人接待患者及家属,其他人员不得随意解释病情。 7、各项检查必须具有严格的针对性,合理安排各项检查的

程序及顺序。重视对于疾病的转归及预后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各项检查及化验,其结果要认真分析,妥善保管。 8、合理使用药物,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和药物不良反应,特别关注老年人和儿童的用药安全,禁止将喹诺酮类药物使用于8 岁以下人群。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证,严禁滥用抗生素,第三代头抱类抗生素一般不得预防性使用。 9、重视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充分发挥院、科感染监控人员的作用,对于已经发生的院内感染及时登记报告,不得隐瞒,服从专业人员的技术指导。 10、病历书写。严格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的要求进行书写,严禁涂改、粘贴、刮擦、伪造、隐匿和销毁病历。 住院病历: (1)首页的填写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及《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要求进行填写。各病区主治医师必须及时检查进修医师、住院医师病历质量。 (2)科主任对病历终末书写质量负责,上级医师对运行各环节病历书写和管理质量负责。 (3)各科室必须认真对待质控科签发的不合格病历通知书,3d 内对病历进行完善,填写整改意见答复表,以书面形式上交质控科。 (4)住院病历必须在24 小时之内完成。 (5)主治医师必须在24 小时内对新入院患者进行查房,并在病历中体现查房意见。 (6)急诊患者入院2 天之内、门诊患者入院3d 之内必须有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查体,并在病历中体现。 (7)住院病历的其他内容参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执行。 (8)主治医师对于终未病历的签字必须在患者出院的同时完成。 (9)科主任的终末病历签字必须在患者出院2 周之内完成。 (10)死亡病历讨论必须在2 周之内完成。 (11)手术记录必须在手术后24 小时之内完成,第一术者必须亲自书写或审阅手术记录并签字。 12 )抢救记录如未能及时书写完善,须在抢救结束后 6h 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医院食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模板

XX市人民医院 突发食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为全面履行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健全我院应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规范和指导应急处理工作,切实提高应对食品安全事故的能力,高效组织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食品安全事故危害及其造成的损失,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预案。 编制依据 根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XX 省《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国务院和省、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XX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法》、《XX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XX 省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事故处置原则 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作为应急处置的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减少食品安全事故造成

的人员伤亡和健康损害。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按照“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建立快速反应、协同应对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机制。 3、科学评估,依法处置。有效使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和预警等科学手段;充分发挥专业队伍的作用,提高应对食品安全事故的水平和能力。 4、居安思危,预防为主。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做好应急准备,落实各项防范措施,防患于未然。建立健全日常管理制度,加强宣教培训,提高公众自我防范和应对食品安全事故的意识和能力。 事故分级 食品安全事故,指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按食品安全事故的性质、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围,将食品安全事故分为四级,即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较大食品安全事故和一般食品安全事故。事故等级的评估核定,由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依照有关规定进行。 救助体系 一、XX市人民医院突发食品安全应急指挥部 总指挥:xx 院长 副总指挥:xxx副院长

医院突发环境应急预案

医院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编制单位: 编制人: 发布人: 批准日期: 执行日期: 编制日期:年月日

目录 一、总则 1.1 编制目的 1.2 编制依据 1.3 适用范围 二、单位基本情况 三、环境风险源与环境风险评价 3.1 风险识别 3.1.1 环境污染事故危险源基本情况 3.2环境风险源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及严重程度3.3 风险能力评估 3.3.1 风险防范措施 3.3.2 应急队伍建设 3.3.3 应急保障制度 四、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4.1 领导机构及职责 4.1.1 应急领导小组 4.1.2 现场指挥机构 4.2 工作机构及职责 4.3 地方机构及职责 4.4 环境应急专家组

五、预防与预警机制 5.1 环境风险源监控 5.2 预警及措施 5.3 预警 5.3.1 预警分级与预警发布 5.3.2 预警措施 5.3.3 预警级别的调整和预警解除 六、应急处置 6.1 分级响应 6.1.1 分级响应机制 6.1.2 分级响应的启动 6.2 信息报送 6.2.1 信息报告的时限和程序 6.2.2 信息报告的方式和内容 6.2.3 信息通报 6.3 先期处置 6.4 现场应急处置及救援 6.4.1 污染事故现场应急救援措施6.4.2 现场人员应急救援 6.5 应急监测 6.6 现场保护与现场洗消 6.7 信息发布

6.8 安全防护 6.8.1 环境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6.8.2 受威胁人员的安全防护 6.9 应急终止 七、后期处置 7.1 调查与评估 7.2 善后处置 7.3 恢复重建 7.4 保险 八、应急保障 8.1 应急队伍保障 8.2 经费保障 8.3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8.4 通信与信息保障 九、监督管理 9.1 预案宣传培训 9.2 预案演练 9.3 预案修订

环境污染事故处理应急预案

环境污染事故处理应急预案 为了加强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进行紧急预防和快速有效处理,最大限度地减轻事故危害、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和环境安全,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和省环保局有关环境污染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的有关要求,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污染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方案实施组及监测组的成员 1、领导小组: 组长:朱益民 副组长:吳海波 2、方案实施组 组长:廖裕祥 成员:竇科舉、謝波、李世文、劉貴喜、殷幫金 3、监测组: 组长:王學超 成员:陳炳洪、鄧盛洋、汤世玉 (二)各职能小组职责: 1、领导小组的职责: (1)负责对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的支援和协调工作; (2)负责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理,制定安全、防护措施,避免和减轻污染危害和生命财产损失; (3)及时向环保部门通报有关突发环境污事故的发生、危害与处理情况; (4)负责对环境污事故预防工作进行指导和检查; (5)协调方案实施组,监测组的有关工作。

2、方案实施组的职责: (1)协助领导小组组织完成各项职责,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2)传达和执行领导小组的指令; (3)负责污染事故预防措施的检查落实以及污染事故处理预案的演练; (4)负责组织事故现场的勘查、警戒、事故原因的调查取证工作; (5)核定事故危害的损失,必要时组织相关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对事故的危害程度和直接损失进行技术鉴定; (6)根据调查结果和危害损失情况提出对事故部门和人员的处理意见,报领导小组审批; (7)负责应急装备、应急物资的调度和管理工作; (8)拟办应急事故的信息上报事项; (9)配合有关部门认真组织开展污染事故预防和处理工作; (10)研究拟定污染事故预防方案和处理措施,经领导小组批准后组织实施; (11)负责建立各类应急事故处理预案库,不断完善和优化各类方案,并积极储备应急物资,做到有备无患。 3、监测组的职责: (1)负责事故预防监测和事故现场应急监测工作,及时向领导小组提供监测数据; (2)承担事故危害损失鉴定的有关监测事项; (3)协助上级监测部门开展承担的应急事故监测任务。 二、预防污染事故措施: 1、环保设备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设备运行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做到规范操作,避免事故的发生; 2、操作人员每天必须定时巡视设备运行情况,做好设备运行记录,如发现异常情况

医疗风险及应急预案制度

医院医疗风险防范及应急处理预案为保护病人的合法权益及医务人员的正当行医权利和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差错事故,提高医疗质量,适应现代社会对于医疗服务的要求,推动医疗技术的发展,并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制定医疗风险防范及应急预案。我院各医疗及相关医技科室必须严格执行。 防范预案 一、总则 1 、医疗、医技及相关科室必须围绕医疗质量保障工作建立、完善并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2 、各种抢救器械设备要处于备用状态,可随时投人使用。根据资源共享、特殊急救设备共用的原则,医务处有权根据临床急救需要进行调配。 3 、全体医务人员要有大局意识,科室之间、医护之间、临床医技之间、门诊与急诊之间、门急诊与病房之间应相互配合。 4 、严禁在患者及其家属面前谈论同行之间对诊疗的不同意见,严禁诽谤他人,抬高自己的不符合医疗道德的行为. 5 、禁止在诊疗过程中、手术中谈论无关或不利于医疗过程的话题. 6 、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严禁推诿病人。 7 、任何情况下,进修及实习医师均不得独自参加各

种会诊。 二、加强对下列重点病人的关注与沟通: 1 、低收入阶层的患者。 2 、孤寡老人或虽有子女,但家庭不睦者。 3 、自费患者。 4 、在与医务人员接触中已有不满情绪者. 5 、预计手术等治疗效果不佳或预后难以预料者。 6 、本人对治疗期望值过高者。 7 、交代病情过程中表示难以理解者,情绪偏激者。 8 、发生院内感染者。 9 、病情复杂,可能发生纠纷者。 10 、住院预交金不足者。 11 、已经产生医疗欠费者。 12 、需使用贵重自费药品或材料者。 13 、由于交通事故有可能推诿责任者。 14 、经他人介绍者。 15 、患者或家属具有一定医学知识者。 16 、艾滋病患者。 三、常规要求 1、已经出现的医患纠纷苗头,科室主任必须亲自过问和参与决定下一步的诊治措施。主任本人或安排专人接待病人及家属,其它人员不得随意解释病情。

医院内应急预案汇编

、突发医疗救护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一)突发医疗救护事件的定义: 1.本区域内突发3 人(含3 人)以上重伤或食物中毒等需要紧急现场医疗救治的事件或区域内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治领导小组指定的医疗救护。 2.急诊科或相关临床科室同时接收3 名(含)以上危重病人时。 3.短时内大批具有相同症状的病员就诊,预示有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或超出相关科室救治能力时。 4.承担特殊医疗救护任务,包括收治特殊病种如甲类传染病、SARS禽流感等疾病或需承担特殊 人物的医疗救护任务。 (二)应急组织机构成立突发医疗救护事件急救工作组组长:医务科长 组员:医疗急救小分队成员 职责: 在医疗救护领导小组领导下履行好以下职责: 1.负责全院突发医疗事件的救治工作,制定并落实救治方案,必要时向医疗救护领导小组建议邀请外院专家参与救治; 2.受医疗救护领导小组委派,直接参与区域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 3.根据突发事件的情况决定召集一支急救小分队,必要时三支急救小分队同时召集。 (三)处理预案 1.院前急救应急流程: (1)当有关部门接到院外意外或危重抢救信息时,立即向急救工作组组长或总值班汇报情况,急救工作组组长或总值班根据急救情况,通知急诊科及相关科室和职能部门做好急救准备。 (2)各相关科室接到急救指令后,立即确定急救人员名单(以医院急救小分队为基础),到急诊科听从急诊科主任安排。准备抢救仪器、设备、药品(急诊科负责准备备用并有清单)、车辆及后勤物质。要求在15 分钟内派出救护车赴现场救护。 (3)急救工作组组长或总值班立即核实情况,尽可能搞清事件的发生地点、范围、原因、人员伤亡情况,一旦情况核实或接到上级部门的医疗救护指令,急救工作组组长及时派出急救小分队奔赴事发现场。 (4)医疗急救工作组应根据突发事件的原因、人员伤亡情况配备必需的抢救监护器材、药品、物资。急诊科及相关科室做好收治病员的一切准备。 (5)夜间院外急救任务,由在院的值班医师承担,总值班同时协调相关科室备班医师顶班,以保证院内医疗安全。 (6)病人入院后,按院内急救流程执行。 2.院内急救应急流程: (1)当急诊科接收同一事件有三人以上的急救病人时,除执行一般的抢救程序外,视病情轻重,事件性质处理:病情轻,病员少,直接通知相关科室值班医师;病情重,病员多,立即通知总值班开通绿色通道,通知急救工作组组长(工作日)或总值班(夜间、节假日)组织备班医疗急救小分队人员参与抢救工作,如有必要通知其他急救小分队人员参与。急救工作组组长或总值班在组织抢救的同时上报分管副院长、院长。 (2)急救工作组组长或总值班核实情况后迅速召集医疗抢救工作组成员到现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同时向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汇报。 (3)急救工作组组长全程指挥协调相关人员投入分检、抢救、手术、记录、安排住院等工作,并及时向医疗救护领导小组汇报。 (4)超出本院救治能力的伤员,在急救工作组组长的统一协调下,及时向就近的医院分流或请求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上级医院专家参与救治工作。

突发环境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完整(建文)

博赛建安路桥第二工程部环境应急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应对以下各类事件应急响应,对事故的应急遵照协调组织的指示执行。 、在本工程项目地区域内发生重大环境事件应对工作。 、超出事件发生区域突发环境事件处置能力应对工作。 二、工作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对环境事件危险源的监测、监控并实施管理,建立环境事件风险防范体系,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环境事件防范能力和预防能力。尽可能地避免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消除或减轻环境事件造成中长期影响,最大程度的保护公众健康,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坚持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级相应。在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加

强部门之间协同协调与合作,提高快速反应能力,针对不同污染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污染特点,实行分类管理,十足发挥部门专业优势,使采取的措施怀突发环境造成的危害范围和社会影响相适应。 、坚持平战结合,专兼结合,十足利用现有资源。积极作好并没有对突发环境的思想准备,物质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 三、组织体系及职责 、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倪占南 成员:赵新亮、黄朝峰、张战伟、米斌、张川宝、许丽华 、应急领导组织及职责 主要职责:公司和工程部的领导下,统一组织指挥协调工程部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贯彻执行国家、省和市有关应急工作的方针、政策,认真落实上级有关环境应急工作指示和要求。各有关成员部门负责各自专业领域的应急协调保障工作。 根据危机状态,统一部署应急救援预案的实施工作,对应急工作中发生的争议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保持整个应急预案网络通信畅通,随时根据事故发展情况,通报事

2020年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

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 目录 1 适用范围 (1) 2 风险分析与事件分级 (1) 2.1 风险分析 (1) 2.2 事件分级 (1) 3 组织机构及职责 (3) 3.1 现场应急指挥部 (3) 3.2 应急救援工作组 (4) 4 监测与预警 (5) 4.1 风险监测 (5) 4.2 预警分级 (5) 4.3 预警信息发布 (6) 4.4 预警行动 (6) 4.5 预警调整和结束 (6) 5 处置程序 (6) 5.1 信息报告 (6) 5.2 启动响应 (7) 5.3 扩大响应 (8) 5.4 响应解除 (8) 6 处置措施 (8) 6.1 先期处置 (8) 6.2 应急处置 (8) 6.3 后期处置 (9) 7 预案附件 (9) 7.1 组织机构成员名单 (9) 7.2 应急通讯录 (10) 7.3 应急物资储备清单 (10) 7.4 关键路线、标识和图纸 (12) 7.5 相关应急预案..................................................................................错误!未定义书签。

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 1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项目部在发生环境污染事件时所采取的应急准备与响应,是项目部总体应急预案的子预案。 2 风险分析与事件分级 2.1 风险分析 项目部可能会发生大面积油、油漆泄露;管道冲洗酸碱废液等化学试剂、化学危险品的排放;放射源卡壳、脱落、丢失;施工废水超标排放、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排入下水道或地下污染河流、水源地;生活及工业垃圾未按规定处理,私自焚烧等。因而常见的环境污染事件类型有:水环境、生态环境、大气环境、放射线等事故。 2.2 事件分级

医疗风险及应急预案制度

医疗风险及应急预案制度 Written by Peter at 2021 in January

医院医疗风险防范及应急处理预案为保护病人的合法权益及医务人员的正当行医权利和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差错事故,提高医疗质量,适应现代社会对于医疗服务的要求,推动医疗技术的发展,并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制定医疗风险防范及应急预案。我院各医疗及相关医技科室必须严格执行。 防范预案 一、总则 1、医疗、医技及相关科室必须围绕医疗质量保障工作建立、完善并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2、各种抢救器械设备要处于备用状态,可随时投人使用。根据资源共享、特殊急救设备共用的原则,医务处有权根据临床急救需要进行调配。 3、全体医务人员要有大局意识,科室之间、医护之间、临床医技之间、门诊与急诊之间、门急诊与病房之间应相互配合。 4、严禁在患者及其家属面前谈论同行之间对诊疗的不同意见,严禁诽谤他人,抬高自己的不符合医疗道德的行为. 5、禁止在诊疗过程中、手术中谈论无关或不利于医疗过程的话题. 6、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严禁推诿病人。 7、任何情况下,进修及实习医师均不得独自参加各种会诊。 二、加强对下列重点病人的关注与沟通:

1、低收入阶层的患者。 2、孤寡老人或虽有子女,但家庭不睦者。 3、自费患者。 4、在与医务人员接触中已有不满情绪者. 5、预计手术等治疗效果不佳或预后难以预料者。 6、本人对治疗期望值过高者。 7、交代病情过程中表示难以理解者,情绪偏激者。 8、发生院内感染者。 9、病情复杂,可能发生纠纷者。 10、住院预交金不足者。 11、已经产生医疗欠费者。 12、需使用贵重自费药品或材料者。 13、由于交通事故有可能推诿责任者。 14、经他人介绍者。 15、患者或家属具有一定医学知识者。 16、艾滋病患者。 三、常规要求 1、已经出现的医患纠纷苗头,科室主任必须亲自过问和参与决定下一步的诊治措施。主任本人或安排专人接待病人及家属,其它人员不得随意解释病情。

医院环境污染应急预案范文

医院环境污染应急预案范文 医院环境污染应急预案范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保不准会发生突发事件,为了避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通常需要预先编制一份完整的应急预案。编制应急预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整理的医院环境污染应急预案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总则 编制目的: 为了有效应对突发性环境事件,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应对反应和救援水平,将突发性环境事件对工作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最大限度的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及生态环境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预案。 适用范围: 本预案使用在本院区域范围内人为或不可抗力的废水、废气、固废破坏事件,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及人体健康的环境污染事故等。 二、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指挥机构:

医院成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小组”由院长、主管业务、环保的副院长及院办、医政科、护理部、感染管理科、保卫科、总务科、器材科、信息科等科室组成,下设应急办公室总体负责应急工作,并由总务科、器材科协助。 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 组长:张帆院长 副组长:刘志杰副院长 应急办公室主任:李歆 成员:李维香、刘斌、汤洪顺、徐新临、李宗波、刘庆绪、张国桢、孙力、单军、闫丽霞、杨洪、马起艳 机构职责: 1、应急指挥领导小组:负责预案的制定、修订;组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组织实施和演练;检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发生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时,由应急指挥部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向上级汇报和向友邻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示,组织救援工作。 2、应急办公室:负责应急救援的日常工作,负责相关信息的报送。 3、保卫科:协助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及事故处置工作;负责灭火、警戒、治安保卫、疏散、道路管制工作。 4、医政科、护理部、感染管理科:负责现场医疗事故指挥、及

医疗不良事件处理预案

医疗不良事件防范与处理预案 一、目的 1.为维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保障医疗安全,最大限度的减少医疗差错事故,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政策法规,特制定《宁波北仑大港医院医疗不良事件防范与处理预案》。 2.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各医疗医技及相关科室。 二、防范预案 1.各临床、医技及相关科室必须围绕“患者第一、医疗质量第一、医疗安全第一”宗旨,完善医疗质量保障工作,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2.各种抢救设备要处于良好状态,保证随时投入使用。根据资源共享、特殊急救设备公用的原则,医务科有权根据临床急救需要进行调配。 3.从维护全局出发,科室之间、医技之间、临床医技之间、门诊与急诊之间、门、急诊与病房之间应相互配合;严禁在患者面前诽谤他人和他科,抬高自己等不符合医疗道德的行为。 4.任何情况下,进修和实习医师不得独立参加各种会诊。 5.加强对下列重点患者的关注与沟通: (1)低收入阶层的患者; (2)孤寡老人或虽有子女,但家庭不睦者;

(3)在与医务人员接触中已经有不满情绪者; (4)预计手术等治疗效果不佳者; (5)本人对治疗期望值过高者 (6)对交代病情中表示难以理解者; (7)有发生征兆或已经发生院内感染者; (8)病情复杂,各种信息表明可能产生纠纷者; (9)住院预交金不足者; (10)已经产生医疗欠费者; (11)需使用贵重自费药品或材料者; (12)由于交通事故可能推诿责任者; (13)患者选医师诊疗者; (14)特殊身份的患者。 6.对于已经出现的医患纠纷苗头,科室主任必须亲自过问和决定下一步诊治措施。安排专人接待患者及家属,其他人员不得随意解释病情。 7.各项检查必须具有严格的针对性,合理安排各项检查的程序和顺序。重视对于疾病的转归及预后有指导意义的各项检查及化验,其结果要认真分析,妥善保管。 8.合理使用药物,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和药物不良反应,特别关注老年人和儿童的用药安全,禁止将喹诺酮类药物使用于18岁以下人群。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症,严禁滥用抗生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