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城市发展行动框架研究
城市低碳发展的研究框架和理论体系

国际低碳城市规划的理论、实践和研究展望

占地 1 6 m,将众 多节能减排的措 .5 h 施集中于一个小生态社区中,切实有 的比较 有代 表性 的还 有我 国天津 的 生态城和 以低碳技术 创新为特征 的 阿联酋的M s a 城[ l a d r 1 。关于具体的 D 料进行介绍,笔者不再赘述。
() 2 低碳 的城市生活方式,包括
居民低碳的消费理念、企业低碳 的生 碳足迹,并通过对 巴 西首 ̄ a 1 地球生活”活动,旨在让可持续的居 Brz ]a B 产 方式 等。 和东南部的 C r i a两个城市燃料 住方式在全世界范围内变得易行、有 u1 tb () 3 低碳 的城市运行系统,包括 消耗量的对比研究,验证了低密度开 吸引 力,并提 出社 区开发建 造时需 遵
决二氧化碳减排问题,还需要以更加
多元的标准来衡量城市规划与建设, 与减少碳排量。通过城 市规划的手
10 3 个国家的科学家也达成共识并声 如联 合 国环境规 划署 确定 2 0 年 世 从城市结构与发展模式上整体控制 08
( 《 英国低碳转型计划 也指出,全球 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 ;世界自然 段 ,探 讨 适宜 的城 市 土地 利 用模式 ,
而流离失所0 。
了减排的目标;在 2 1 年 3 00 月中国
碳”城市发展模式为人类的进~步发
召开的两会上,低碳、环保成为与会 展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目前急需改变
1. 2低 碳 城 市 建 设 是 缓 解 全 球 代表热议的话题之一。联合国环境规 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来应对 当前全
—
认为,没有 “ 低碳社会”就无法发展 “ 低碳经济” 日本环境大臣咨询机构 。
《中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研究》综合报告

《中国长期低碳进步战略与转型路径探究》综合报告摘要:本报告对中国长期低碳进步战略与转型路径进行了综合探究,通过对中国国情、低碳进步观点以及国内外低碳进步阅历进行分析,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低碳进步战略,并探讨了转型路径的可行性和问题。
在此基础上,本报告还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旨在为中国的低碳进步提供指导和借鉴。
第一节:引言低碳进步已成为全球热议的话题之一,作为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中国对低碳进步具有极大的责任和挑战。
本文从国情出发,对中国的长期低碳进步战略进行探究。
第二节:国内外低碳进步阅历分析本节通过比较国内外低碳进步阅历,总结了低碳进步的成功案例和失败案例,并分析了其背后的原因。
其中,重点对欧洲的低碳进步阅历进行了探究和借鉴。
第三节:中国国情分析本节主要从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国情对低碳进步的影响。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在确保经济社会进步的同时,需要解决巨大的环境挑战。
因此,中国应实行符合自身国情的低碳进步战略。
第四节:中国长期低碳进步战略的构建本节提出了中国长期低碳进步战略的构建框架。
起首,要树立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理念,形成全社会共建低碳进步的合力。
其次,要加强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为低碳进步提供制度保障。
此外,要加强科技创新,推动绿色技术的应用和进步。
最后,要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和吸纳国际先进阅历。
第五节:低碳转型路径的可行性与问题本节对中国的低碳转型路径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指出了可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低碳转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需要综合思量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各方面因素。
第六节:政策建议本节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主要包括:加大对绿色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支持力度;制定和完善低碳法律法规,推动低碳进步的实施;推动碳排放权来往市场的建设和进步;加强企业和大众的低碳意识和培训等。
第七节:结论本节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中国低碳进步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双碳行动,迫在眉睫》为主题的调研报告

《双碳行动,迫在眉睫》为主题的调研报告一、课题背景20世纪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飞速发展,世界各国正面临着来自能源、资源以及环境方面的巨大挑战,逐渐成为各国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重大瓶颈。
与此同时,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也在不断恶化,世界人口激增,造成人口膨胀,大工业对自然资源造成了空气、海洋、土地、水源的严重污染,资源面临枯竭,污染日趋严重;地面下沉以及地球灾害频繁发生等等。
对人类的生存条件产生严重危害,导致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据联合国环境计划署的资料显示,即使在发达国家,工业生产过程中只有一部分原材料和能源转化为最终产品,其余则转化成了废渣、废气、废水,污染环境,破坏生态。
在发展中国家,由于技术和管理上的原因,这种转化效率更低,因而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和污染更大。
在这种背景下,节能减排势是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课题研究内容(一)、二氧化碳排放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
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二)、关于低碳的概念所谓低碳:就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主张人们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或消费习惯进行简单易行的改变,减少全球温室气体(主要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的一种理念。
它的核心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及创新,形成明确、稳定和长期的引导和鼓励,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及运用,并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朝向高能效、低能耗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变。
”(三)、提倡低碳生活“低碳经济”不仅意味着制造业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推进节能减排的科技创新,而且意味着引导公众反思哪些习以为常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是浪费能源、增排污染的不良嗜好,从而充分发掘服务业和消费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
低碳城市的规划与建设研究

低碳城市的规划与建设研究正文:一、低碳城市的概念低碳城市是指在城市建设和运行过程中,通过降低碳排放、节约能源和资源等手段,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新型城市模式。
低碳城市的建设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低碳城市规划低碳城市规划是指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以低碳发展为主题,以实现城市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制定的城市发展的空间布局、产业区位、交通、能源等各方面的详细规划方案。
(一)低碳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1、永续性原则:规划应考虑未来几代人的需求,注重城市可持续发展。
2、整体性原则:要从整个城市的角度考虑问题,注重城市发展的协调性和统一性。
3、多元化原则:要注重多种产业的发展,多元化发展,使城市的经济结构更加均衡。
4、低碳性原则:在城市规划中,要更加注重减少能源的消耗,降低碳排放。
5、适应性原则:规划目标必须适应城市的实际情况,符合发展的趋势和规律。
(二)低碳城市规划的重点1、基础设施的发展:城市规划要注重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如公路、桥梁、交通设施、供水、供气、排水管网等,使城市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更加适应城市的发展需要。
2、产业的升级:城市经济的发展是低碳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规划中应注重发展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降低城市的碳排放,使城市经济更加可持续,更加具有创新能力。
3、城市交通的规划:城市的交通是城市规划的重中之重,城市规划中应注重公共交通的发展,如轨道交通系统、市内公交系统等,城市道路的规划应充分考虑避免拥堵,缓解大气污染。
4、绿化环保的规划:城市的绿化环保是城市规划的必要组成部分,城市规划中应注重绿化景观的规划与建设,推广清洁能源,降低城市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三、低碳城市建设低碳城市建设是指在低碳城市规划总体框架下,各项具体工程的建设。
低碳城市建设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绿化建设、环保建设、清洁能源建设等。
低碳城市建设是实现低碳城市规划目标的重要保障措施。
低碳城市规划与建设策略

低碳城市规划与建设策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低碳发展成为各国都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的规划和建设策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低碳城市规划与建设策略,旨在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城市提供指导和借鉴。
一、低碳城市规划的背景与意义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化速度也大幅提升,城市规模和人口数量不断增长,高能耗和高排放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特征。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低碳城市的建设成为当代城市规划的核心目标。
低碳城市规划旨在通过降低城市能耗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二、低碳城市规划的原则与方法1. 一体化规划:低碳城市规划应该与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领域规划相结合,形成统一的规划体系。
2. 高效能源利用:低碳城市应推广能源高效利用技术,采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3. 建筑节能:低碳城市规划应加强对建筑节能的要求,从建筑材料、建筑设计和建筑系统等方面降低能耗。
4. 公共交通发展:低碳城市应鼓励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并减少对个人汽车的依赖,提高交通效率。
5. 生态环境保护:低碳城市规划应注重保护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减少生态破坏。
三、低碳城市建设的策略与措施1. 加强政府规划引导:政府应加大对低碳城市规划的引导力度,出台相应政策和激励措施,推动低碳城市建设。
2. 增强技术创新能力:低碳城市建设需要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创新思维,提高城市能耗和污染治理的技术水平。
3. 引导市民参与:市民应被鼓励参与低碳城市建设,改变生活方式,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4. 建立合作机制:低碳城市建设需要各方的协同合作,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应建立紧密的合作机制,共同推动低碳城市建设。
5. 提高低碳意识: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低碳生活的认识与理解,培养低碳意识。
总结:低碳城市规划与建设是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为了构建低碳城市,我们需要从规划和建设两个方面进行努力。
城市规划中的低碳建设方案研究

城市规划中的低碳建设方案研究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严重,低碳建设成为了城市规划中的重要议题。
低碳建设旨在降低城市的碳排放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本文将探讨城市规划中的低碳建设方案,并针对一些具体的措施进行研究和分析。
一、公共交通发展公共交通是城市低碳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高效、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统能够降低私家车使用率,减少尾气排放。
在城市规划中,应该优先考虑公共交通的布局和建设。
例如,建设地铁、轻轨等快速交通系统,以提供高效的城市出行方式。
此外,还可以加强公交车辆的电动化改造,减少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
同时,为了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政策,如减免公交车票价格、设立专用公交道等。
二、城市绿化和生态保护城市绿化和生态保护是低碳建设的重要手段。
绿化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净化空气,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在城市规划中,应该注重绿地的布局和保护。
例如,在城市中心区域建设公园和绿地,以提供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同时也能够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此外,应该加强城市绿化的管理和维护,确保植被的健康生长。
三、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是低碳建设的重要内容。
建筑行业是全球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
在城市规划中,应该推广建筑节能技术和绿色建筑标准。
例如,采用节能建材、安装太阳能光伏系统、改善建筑隔热等措施,以减少建筑能耗。
此外,还可以鼓励建筑师设计环保、可持续的建筑,如利用可再生能源、收集雨水等。
四、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利用垃圾处理是城市低碳建设中的重要环节。
垃圾的填埋和焚烧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和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在城市规划中,应该加强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利用工作。
例如,建立垃圾分类系统,鼓励市民将可回收物品进行分类投放。
同时,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政策,如对回收物品给予经济奖励或减免税收。
此外,还可以发展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将垃圾转化为能源或有用的物质。
五、智能交通和信息技术应用智能交通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城市交通的效率和安全性,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低碳城市建设的技术路线与政策分析

低碳城市建设的技术路线与政策分析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严重以及能源资源的日益紧缺,低碳城市建设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
作为城市发展的新方向,低碳城市建设旨在通过采用可持续能源、推广清洁能源技术以及降低碳排放,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介绍低碳城市建设的技术路线与政策分析,以期为推动低碳城市建设提供一些建设性的观点。
首先,低碳城市建设需要采用一系列的技术手段。
其中,节能技术是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
通过推广建筑节能、交通工具节能、工业节能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城市的能耗水平。
例如,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加强建筑节能标准的执行、推广智能电网等技术措施,都是实现低碳城市建设的关键。
此外,可再生能源也是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推广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可以减少城市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
此外,低碳交通技术也是实现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手段。
城市内部推广电动汽车、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城市间实现高速铁路、轨道交通等公共交通工具的普及,都是实现低碳城市交通的关键。
其次,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对于低碳城市建设至关重要。
政府在低碳城市建设方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首先,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法律和政策,对低碳城市建设进行引导和规范。
例如,制定建筑节能、能源管理、碳市场等法律法规,提供相应的经济激励措施,鼓励企业和居民采取低碳行动。
其次,政府可以加大投入,提供资金支持,推动低碳城市建设的实施。
例如,政府可以设立专项基金,用于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推广节能技术的应用等。
此外,政府还可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在一些城市开展低碳示范工程,促进低碳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此外,低碳城市建设还需要充分考虑社会、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在推动低碳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城市居民的需求,做好社会的参与与沟通。
通过开展低碳教育与宣传活动,提高居民对低碳生活的认识与意识,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到低碳城市建设中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低碳 化实 践 开 始 , 合 中 国 的城 市 发 展 现 状 , 结 已 经 在低碳 经 济 、 碳 发 展 情 景 模 拟 、 碳 城 市 规 划 低 低
候变 化 的发展措 施 ( r a k 2 1 ) 建 设低 碳 城 Wol B n ,0 0 , d
城市 建设 行 动 和 政 策 的 建 议 。发 展 中 国 家 城 市 面
临发 展压 力 , 何在 保 持 经 济社 会 增 长 的基 础 上 实 如
现城 市 的发展是 发 展 中 国家 面 临 的重 要 问题 , 定 制
姻 壤 沸
【 文章编号】 0 —8221) —0 —7 1 6 36( 10 02 0 0 0 6 4
低 碳 城 市发 展 行 动 框 架研 究
谢 石 营 李 句 ( 5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广东广州,1 7) 50 5 2
【 摘要】 图通过低碳 城市发展 行动框架的探 索 , 试 在城 市层 面开始低碳化发展 的试验和建设 , 找准适合地 区发展 的低碳 城 市行
城市 成为 减缓气 候 变化 及 适 应 气候 变 化 的 基 地 , 城
组成 部分 。发 达 国 家低 碳 城 市 研 究 多 从 低 碳 城 市 的某 一方 面着手 进 行低 碳 城 市 的分 析 , 提 出低 碳 并
市层 面 的行 动 和努 力 将 决 定 低 碳 发 展 的成 败 。全 球气 候变 化要求 我 们 立刻 行 动 , 定 适应 和 减 缓 气 制
庭碳 减 排 : 实行 绿 色 家 庭 计 划 , 房 屋 拥 有 者 中推 在
广 无墙 住房 和 中空 的 绝 缘 墙 技 术 、 办 推 广 活 动 、 举
Mat ,0 9 以及 碳减 排 过 程 中 的 国家 、 内 、 方 rn20 ) i 国 地 的关 系 ( rlo 2 0 N i,0 8 等 诸 多 方 面 。 国 Hao ,0 9; e 2 0 ) d l
内低碳 城市 研 究 主要 从 介 绍 国 际 上 先 进 发 展 国家
畅通咨 询途径 、 施 提高 伦 敦 高 密度 住 区 的能 源效 实 率 项 目、 力 资 源 改 进 计 划 等 减 少 碳 排 放 的行 动 。 人 () 2 商业 碳减 排 : 进商 业 机构 之 间更 好 的 合作 、 推 制 定绿 色 企 业 标 签 计 划 、 强 政 府 与 企 业 的 联 系 。 加 ( ) 开发 住 宅 和 地 区 的碳 减 排 计 划 : 整 伦 敦 总 3新 调 体规划 中新 发展 地 区 的能 源 条 例 、 过城 市 规 划 进 通
动 内容 。在 简要 回顾 低 碳 城 市研 究的 有 关 进 展 基 础 上 , 为低 碳 城 市行 动 是 现 阶段 研 究 的 重要 内容 , 对 目前 低 碳 城 市 建 设 认 并 较 为领 先 的城 市 实践 案 例 进 行 了分 析 , 出低 碳 城 市发 展 行 动 框 架 , 括 低 碳 城 市 行 动 的 制 度 架 构 、 碳 城 市 行 动 方 案 制 定 提 包 低 过程 、 市 发展 政 策 和 行 动 的 评 估 机 制 、 市温 室气 体 排 放 计 算 体 系、 碳 城 市初 始 行 动 内容 , 低 碳 发 展 理 念 落 实 到 城 市建 城 城 低 将
2 1 ;t f ,0 0 、 源部 门碳 减 排研 究 及 政 策 建 0 0 Se e2 1 ) 能 f i
议 ( i n K l , 0 0 Fa k , 0 9 et a d Lu d ey 2 1 ; ru e 2 0 ;G r n a l
新 区 、 源供应 、 面交通 和 航 空六 大 领域 。( ) 能 地 1 家
a dNcl,0 9 、 能交通 与建 筑碳 减排 规 划及 政 n io 2 0 ) 节 e 策 ( ai,0 0 A i i 2 0 ;E w r a dMa hw, D vd2 1 ; bg l 0 8 d ad n t e a, t
伦 敦是最早 实 践低碳 发 展 的城 市 ,0 7年 2月 20 伦 敦制 定 A t n T d yt Po c T m  ̄ w, 出伦 c o oa o rt t o o o 提 i e 敦 低碳 城市行 动 , 主要 落 实 在 家庭 、 商业 、 建筑 和 新
市成 为 现 阶 段 各 国 适 应 和 减 缓 气 候 变 化 的 重 要
战略。
具有 地方 特征 的行 动计 划 成 为 灵 活应 对 气 候 变 化 , 促进 城市 可持续 发展 的重要 手段 。
国外 的学 者对 低 碳城 市 的研 究 已经 相 当广 泛 , 主要 包括 低碳 城市 规 划 建 设 的愿 景 分 析 ( ui o Mar i, c
等方 面展 开 研究 ( 朝林 ,0 9 潘 海 啸 ,0 8 刘 志 顾 20 ; 20 ;
林 等 , 09 叶 祖 达 , 09 陈 飞 等 , 09 付 允 , 20 ; 20 ; 20 ;
2 0 ) 08 。
低 碳城 市 行 动 计 划 的研 究 是 低 碳 研 究 的 重 要
主要 的碳 排放集 中地 , 产 、 活 的高 度 密 集 , 生 生 使得
设 中去 , 动 城 市的 发展 创 新 。 推
【 关键词 】气候 变化 ; 低碳城 市;行动框架
【 中图分类号 】F 9 . 211 【 文献标识码 】 A
导 言
气 候 变化 已是 不争 的事 实 , 何减 缓 及 适 应气 如
候变 化成 为 当今 城 市 发 展 的 重 要 议 题 。城 市 作 为
2 1 ; la 2 1 ; r k ,0 9 、 0 0 Wii l m,0 0 Fa e2 0 ) 缓解 和 适应 气 候 u
1 低 碳 城 市 行 动 实 践
1 1 伦 敦 : 定 完善 的 低 碳 城 市 行 动 框 架 . 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转 变 的 空 间 规 划 策 略 ( eK a , 0 9 Ei b t We . en 2 0 ; l aeh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