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据中心灾史大盘点

合集下载

全球数据中心灾难史大盘点

全球数据中心灾难史大盘点

触目惊心!全球数据中心灾难史大盘点2012-11-29数据中心的常见【杀手】数据中心,支撑整个IT系统正常运转的后台架构,囊括了计算、存储、网络等多种IT资源。

也正是因为数据中心地位的重要性和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使得数据中心的安全和持久稳定运行成为了人们极为关注的问题。

然而,前段时间飓风桑迪为代表给数据中心带来的灾难性创伤,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数据中心的安全担忧。

本文,将为读者介绍全球数据中心遭遇到的灾难事故,并从中总结得出数据中心安全杀手以及如何防范等问题。

本月早些时候,飓风桑迪重创美国东海岸,尤其是支持着整个工业园运转的数据中心在此次飓风肆虐中因断电而瘫痪,造成了难以挽回的巨大损失。

那么,数据中心常见的杀手有哪些呢?换句话说,究竟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数据中心的正常运行、而需要我们特别加以重视的呢?一般说来,以下因素或者灾害对数据中心会带来较大危害:一、洪灾毋庸置疑,曾经泰国洪灾给硬盘产业带来的影响就可以“窥一叶而知春秋”,数据中心也同样害怕汹涌的洪灾;二、火灾俗话说“大火无情”,一旦出现火灾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也正是如此,数据中心往往都备有消防装备;三、网络中断光纤网络在很多偏远地区并不常见,如果路由器、交换机出现宕机或者人为误操作(误配置)导致网络中断,后果同样不堪设想。

没有网络的数据中心宛如一座孤岛——对于提供网络或者云服务的数据中心来尤其如此;四、电力中断相比网络中断,电力中断带来的麻烦更大。

没有电力的数据中心就如同一堆废铁;五、地震去年日本大地震带来的影响,大家可能都历历在目。

身处地震带或者地震频发周边的数据中心尤其要注意在防震方面的设计和构建。

2011年日本大地震致数据中心受损另外,数据泄露、系统崩溃、网络攻击、人为失误和冗余出错,都会给数据中心的正常运营带来巨大危害。

下面,我们将为大家介绍曾经遭遇过巨大创伤的数据中心。

【火烧】威斯康辛数据中心【事故档案】时间:2008年3月19日地点:美国起因:火灾损失:数据中心遭毁,历时十天才得以修复。

盘点2020年全球重大灾难事件

盘点2020年全球重大灾难事件

202011215
43
39
蝗灾汹汹而来东非蝗灾始于2019年6月,在东非出现大范围的沙漠蝗虫,影响当地粮食种植。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表示,此次蝗灾对非洲之角的粮食安全和居民生计造成史无前例的威胁。

由于印度洋厄尔尼诺现象给东非带来异常的丰沛降雨,潮湿环境令沙漠蝗虫大量繁殖,数量可达数千亿。

2020年1月,蝗灾蔓延至肯尼亚;2月,蝗灾蔓延至阿拉伯半岛,并进入亚洲的也门、阿曼、伊朗。

6月,巴基斯坦亦 出现蝗虫,波及印度。

之后由印度北部蔓延至尼泊尔南部平原。

爱琴海强震
爱琴海东部地区于当地时间2020年10月30日下午两点发生了7.0级强震,随
并且引发了小规模的海啸,海水倒灌。

震中位于希腊萨摩斯岛东北地震强度之大甚至远达500千米以外的伊斯坦堡和1 400千米以外距离爱琴海震中17千米处,土耳其有450万人口的第三大城市伊兹密尔,
,是这场地震受创最惨重的地区。

土耳其当局总共记录了1
包括46次大于4级的余震,救灾工作难上加难。

据统计,这次地震
其中土耳其死亡117人,1 034人受伤,希腊2人死亡,19人
经济损失超过4亿美元。

持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否则将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我们应倡导可持续
发展,通过合理的计划实现地球与
人类的和谐发展。

FusionSphere数据中心云容灾方案介绍

FusionSphere数据中心云容灾方案介绍
支持华为V3存储基于小LUN方式接入的虚拟机容灾
故障切换无法保证应用数据一致性,容灾恢复时存在虚拟 机或虚拟机内应用无法启动的风险(计划性迁移可保证)
OceanStor S5500 / OceanStor 18500 V300R005C00及之后版 本;理论上支持OceanStor V3全系列存储,需要验证交付
%中,因为数据丢失,有29%也在两年之内倒闭,生存下来的仅占16%;
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只有6%的公司可以在数据丢失后生存下来,43%的公司会彻底关
门,51%的公司会在两年之内消失。
美国劳动局:在遭受一次重大数据丢失后,93%的企业在5年内停止运作。 1小时值多少钱 — 摘自互联网
业务
经纪业务运营 信用卡授权 付费收看 居家购物(TV) 目录销售 预定航班 电子标务销售 ATM费用
第9页
虚拟机保护原理
生产站点
V
V
V
2M
M
M
在规划好的容灾 存储上创建生产 虚拟机及生产卷 (通过volume_type 区分)
3
创建生产卷时, 针对每个卷自
主LUN
动在存储上动
态创建一个小 主LUN
LUN(一个卷
对应到存储一
个LUN)
容灾站点
VM VM VM 容灾管理客户端
管理平面
5 针对生产虚拟机与 占位虚拟机进行容
业务中断对企业影响重大 企业业务如果缺乏业务连续性,关键业务中断对企业影响重大:直 接收入损失、生产力损失、名誉损失和财务业绩损失。
灾难备份也是国家政策法规的要求 美国 《萨班斯法案》 中国中办 《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 中国人民银行 《关于加强银行数据集中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 银监会《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系统风险管理指引》《商业银行操作 风险管理指引》 证监会《证券公司集中交易安全管理技术指引》 保监会《保险业信息系统灾难恢复管理指引》

中外电气火灾十年数据分析及防控体系

中外电气火灾十年数据分析及防控体系

减少火灾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人们
电气系统的设计、安装和管理来消除电气 的防火意识,许多重、特大电气火灾是由
火灾隐患,从根本上杜绝电气火灾事故的 于忽视用电安全,缺乏用电知识和不严
发生。并且由消防、建设等部门组织相关 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造成的。各
企业和行业协会起草电气防火的相关法律 有关部门应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多种途径,大力开展宣


在电气化特征越来越明显的今天,各类大型场所、高层建筑的高新电气设备迅速增多,电气火 灾隐患日益突出,给我国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了巨大损失。本文通过国内、外电气火灾数据对比,分 析了电气火灾成因,对构建电气防火宣传教育体系、监督管理体系、防火产品的研制和推广应用体 系及火灾隐患检测服务体系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1997 年,中国科技大学火灾科学国家 重点实验室研究的“大空间早期火灾智能
监测与电气火灾隐患检测系统”被成功应 用于皖北某卷烟厂,这套防火灭火系统有 自己的“黑匣子”,能清楚地记录着起火、 蔓延、烟气的数据、过程,便于完整查询 起火经过和扑救过程,而且被人民大会 堂、中央电视台等单位广泛应用,至今,该 厂未发生过一起火灾,便是最好的例证。
日均火灾 (起) 667 5480 1206 795 192
年损失 (亿美元)
1.9 97 19.7 27 35
占GDP (%)
0.000126 0.11 0.14 0.19 0.09
年死亡 (人) 2500 4600 730 600 2000
死亡比例 (人/10万人)
0.198 0.177 0.126 0.107 0.160
但概括起来主要是客观和人为两种原因: 培训、考核发证、检查几个重要环节,加
(1)客观原因

数据中心发展简史大事年表

数据中心发展简史大事年表

数据中心发展简史大事年表胡经国本文作者的话本文是根据有关文献和资料编写的《漫话云计算》系列文稿之一。

现作为云计算学习笔录,奉献给云计算业外读者,作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的参考。

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指教和喜欢!下面是正文数据中心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末。

当时,美国航空公司与IBM合作,创建了一个属于美国Sabre公司的乘客预定系统,使其主要商业领域的这一部分变得自动化。

1960年,数据处理系统的概念成为现实。

它用于创建和管理飞机订座系统;让任何地方的任何代理点都可以及时获取电子数据。

从此,开启了企业级数据中心的大门。

数据中心是现代软件技术的中心,为扩展企业能力发挥着关键作用。

自那以后,计算和数据存储领域的技术进步,导致数据中心走上了一条通往今天的曲折道路。

下面,简要回顾一下数据中心的发展历史,从以前的大型主机到现在的云计算数据中心的发展历程。

1946年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ENIAC)出现于1946年;当时用于美国军队存储炮兵射击码。

它被称为第一台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

1960年代早期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TRADIC)于1954年采用。

它是第一台全部使用晶体管和二极管而没有使用真空管的机器。

20世纪60年代之后,开始出现成型的商业系统,促成像IBM System系列这样的主机,在计算技术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1971年英特尔采用了它的4004处理器,成为了市场上第一个通用可编程处理器。

它提供了“积木”式服务,使得工程师能够购买并定制化软件,让众多电子设备实现不同功能。

1973年Xerox Alto(施乐奥托)成为第一台使用图形化界面的台式电脑。

它采用图形用户界面和高分辨率屏幕、超大内存和专用软件。

1977年ARCnet提供第一个局域网服务,在美国大通曼哈顿银行被投入使用。

它支持2.5Mbps的数据速率,最多可连接255台电脑入网。

ARCnet是1977年由Datapoint公司开发的一种安装广泛的局域网(LAN)技术。

三个全球气象灾害数据库对比及展望

三个全球气象灾害数据库对比及展望

三个全球气象灾难数据库对比及展望气象灾难是指由气象因素引发的造成人类生命财产损失的灾难事件,如台风、暴雨、干旱等。

全球各国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应对气象灾难,纷纷建立了自己的气象灾难数据库。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比三个全球气象灾难数据库,并展望将来的进步方向。

第一个全球气象灾难数据库是由世界气象组织(WMO)主导建立的全球灾难风险减轻和适应性战略(DRR)数据库。

该数据库收集了全球各地的气象灾难事件和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这个数据库以统计数据为主,主要收集历史气象灾难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影响范围等信息。

通过对这些统计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不同气象灾难对人类社会的恐吓程度。

第二个全球气象灾难数据库是由美国国家气象局(NOAA)建立的气象灾难数据库。

该数据库除了收集统计数据外,还收集了实时的气象灾难观测和预报数据。

这个数据库以实时数据为主,通过分析实时数据,可以更准确地猜测和监测气象灾难的发生和进步趋势。

同时,该数据库还提供了一些基于模型的猜测和风险评估工具,援助人们更好地了解气象灾难的潜在风险。

第三个全球气象灾难数据库是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主导建立的全球环境灾难数据库。

该数据库不仅收集了气象灾难事件的统计数据和实时观测数据,还收集了与气象灾难相关的环境因素数据。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气象灾难与环境之间的互相干系。

该数据库还提供了一些决策支持工具,援助各国制定更有效的气象灾难应对策略。

三个全球气象灾难数据库各有其优势和特点。

DRR数据库主要关注历史数据统计,可以为气象灾难探究提供历史背景和趋势分析;NOAA数据库主要关注实时数据监测和猜测,可以为气象灾难的预警与应急响应提供有力支持;UNEP数据库主要关注与环境因素的干系,可以为气象灾难的根本原因探究提供重要线索。

三个数据库的合作与沟通,将为气象灾难探究和应对措施的制定带来更多可能。

将来,全球气象灾难数据库的进步方向有以下几个方面。

起首,要加强多方数据的共享与整合,提高气象灾难数据库的数据质量和完整性。

2010年全球数据中心宕机事件大盘点

2010年全球数据中心宕机事件大盘点

(讯)12月13日早间消息,亚马逊旗下英国、法国、德国和西班牙网站周日晚间宕机超过一个半小时,但目前还没有迹象显示这与网络攻击有关。

自从维基解密开始公布美国机密外交电文后,亚马逊是首批宣布与维基解密断绝业务的公司之一。

随后一批支持维基解密的网络黑客对亚马逊网站发起了网络攻击。

闪电、风暴、洪水、转换开关的失误都是今年数据中心停电的罪魁祸首,大量的社会媒体网站,如Twitter、Facebook 以及一些免费托管的服务器群都有严重的断电现象。

在2010年,主要电子商务商服务的服务器就出现了四次严重断电,导致数百万美元的交易流产,甚至连政府服务网站也出现宕机事件。

12月13日亚马逊欧洲四国网站宕机12月13日早间消息,亚马逊旗下英国、法国、德国和西班牙网站周日晚间宕机超过一个半小时,但目前还没有迹象显示这与网络攻击有关。

自从维基解密开始公布美国机密外交电文后,亚马逊是首批宣布与维基解密断绝业务的公司之一。

随后一批支持维基解密的网络黑客对亚马逊网站发起了网络攻击。

亚马逊旗下英国、德国、法国以及西班牙网站均出现了时间超过30分钟的宕机,直至格林威治时间周日21:45逐步恢复正常。

亚马逊美国网站此次并未遭受影响。

亚马逊公司目前尚未对此发表评论。

支持维基解密的黑客也没有通过微博客网站Twitter发表声明,宣布对亚马逊欧洲网站宕机一事负责。

11月4日科斯iWeb用户因转换开关故障无法使用iWeb的CL数据中心因火灾迫使3000台虚拟服务器主机转用发电机设备进行供电,其中三台发电机正常启动,另外一台因转换开关故障而启动失败。

一旦UPS电源被耗尽,该数据中心将有三分之一的设备宕机。

大约一小时后电力恢复,但至少有450台的服务器没有重新启动,需要进行人工操作,一直持续到4日的下午4点所有的服务器才开始正常运行。

通过这一事件,iWeb在博客中表示,该公司每星期都会对备用电力设备进行测试,防止同类情况发生。

10月29日全球最大的支付平台PayPal断电导致数据记录错误因断电导致的PayPal支付系统网络硬件故障,使数百万商户在网上的交易无法进行处理。

是什么引起数据中心机房事故频发,是天灾还是人祸?

是什么引起数据中心机房事故频发,是天灾还是人祸?

前言:数据中心机房的安全是网络正常运行的前提,它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数据中心机房一旦发生故障将给企业以及人们带来极大的损失和不便,轻者造成机房设备受损,降低使用寿命;重者造成设备损坏和信息丢失,带来严重甚至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数据中心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下面对数据中心机房进行事故分析,解析引起数据中心事故的原因。

1先是一铲子引发支付宝瘫痪,携程无法服务,接着IDC被雷劈中,准确的说是云服务提供商青云qingcloud的IDC机房被雷劈中了……这一系列的故障,既有天灾又有人祸,非常值得我们警醒地看待数据中心安全及灾备能力。

故障突然发生的一刻,运维人员是否真的能在最短时间内有效地完成故障处理,系统是否真的能如预案中快速恢复,这些都是对数据中心故障处理能力的实际考量。

数据中心宕机原因分析:网上有各种说法,有说是数据库数据和备份数据被物理删除的,也有说是各个节点的业务代码被删除现在重新在部署,也有说是误操作,导致业务不可用,还有说是黑客攻击甚至是内部员工恶意破坏的。

2(1)黑客攻击和内部员工破坏的说法,这个说法能满足一些围观者猎奇的心理,因此也传播的比较快。

但理性分析,可能性也不大。

黑客讲究的是潜伏和隐蔽,做这种事等于是在做自杀性攻击。

而内部员工也不太可能,我还是相信携程的运维人员的操守和职业素养,在刑法的威慑下,除非像“法航飞行员撞山”那种极个别案列,正常情况下不太可能出现人为恶意的可能性。

(2)最早传出来的“数据库物理删除”,其实这个提法就很不专业,应该是第一个传播者,试图强调问题之严重和恢复之困难,所以用了一个普通电脑用户比较熟悉的“物理删除”的概念。

实际上,任何一个网站的数据库,都分为本地高可用备份、异地热备、磁带冷备三道防线,相应的数据库管理员、操作系统管理员、存储管理员三者的权限是分离的,磁带备份的数据甚至是保存在银行的地下金库中的。

从理论上而言,很难有一个人能把所有的备份数据都删除,更不用说这个绘声绘色的物理删除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触目惊心!全球数据中心灾难史大盘点2012-11-29数据中心的常见【杀手】数据中心,支撑整个IT系统正常运转的后台架构,囊括了计算、存储、网络等多种IT资源。

也正是因为数据中心地位的重要性和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使得数据中心的安全和持久稳定运行成为了人们极为关注的问题。

然而,前段时间飓风桑迪为代表给数据中心带来的灾难性创伤,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数据中心的安全担忧。

本文,将为读者介绍全球数据中心遭遇到的灾难事故,并从中总结得出数据中心安全杀手以及如何防范等问题。

本月早些时候,飓风桑迪重创美国东海岸,尤其是支持着整个工业园运转的数据中心在此次飓风肆虐中因断电而瘫痪,造成了难以挽回的巨大损失。

那么,数据中心常见的杀手有哪些呢?换句话说,究竟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数据中心的正常运行、而需要我们特别加以重视的呢?一般说来,以下因素或者灾害对数据中心会带来较大危害:一、洪灾毋庸置疑,曾经泰国洪灾给产业带来的影响就可以“窥一叶而知春秋”,数据中心也同样害怕汹涌的洪灾;二、火灾俗话说“大火无情”,一旦出现火灾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也正是如此,数据中心往往都备有消防装备;三、网络中断光纤网络在很多偏远地区并不常见,如果、出现宕机或者人为误操作(误配置)导致网络中断,后果同样不堪设想。

没有网络的数据中心宛如一座孤岛——对于提供网络或者云服务的数据中心来尤其如此;四、电力中断相比网络中断,电力中断带来的麻烦更大。

没有电力的数据中心就如同一堆废铁;五、地震去年日本大地震带来的影响,大家可能都历历在目。

身处地震带或者地震频发周边的数据中心尤其要注意在防震方面的设计和构建。

2011年日本大地震致数据中心受损另外,数据泄露、系统崩溃、网络攻击、人为失误和冗余出错,都会给数据中心的正常运营带来巨大危害。

下面,我们将为大家介绍曾经遭遇过巨大创伤的数据中心。

【火烧】威斯康辛数据中心【事故档案】时间:2008年3月19日地点:美国起因:火灾损失:数据中心遭毁,历时十天才得以修复。

2008年3月19日,美国威斯康辛数据中心被火烧得一塌糊涂。

根据事后统计,这次大火已经烧掉了75台、和,当地大量的站点都瘫痪。

该数据中心属于当地一家“Camera Corner/Connecting Point”的公司所有,该公司主营网站托管和其他IT服务。

火烧威斯康辛数据中心这次事故,给当地网站带来了巨大损失。

耗时10天的修缮和重新部署,才使得这些网站得以上线。

该公司CEO Rick Chernick也一再强调,公司为该数据中心投放了火灾险,而且数据中心的警报装置减轻了火灾带来的进一步损害。

然而,该数据中心耗时十天才得以完全恢复过来,足以说明该数据中心在当时并没有完备的备份计划。

莫斯科ISP机房同样还遭遇火灾影响的数据中心,有来自莫斯科的ISP机房。

根据监控画面我们知道,该数据中心起火原因是墙壁上的电闸开关短路而导致的。

工作人员利用手中的各种工具将涌向服务器的烟雾和火花进行扑灭。

然而值得称赞的是,尽管如此,该机房并没有中断电力。

因为他们部署了UPS 系统,这一点对于其他数据中心的设计和建筑来说都极具参考意义。

Fisher Plaza数据中心变压器起火引发火灾2009年7月,位于西雅图的Fisher Plaza数据中心的变压器起火引发火灾。

此次火灾影响甚大,造成了包括微软Bing Travel、、Redfin、Big Fish Games、Survey Analytics等网站服务器的中断运行。

这次事故在同一时间段引发了很多其他数据中心的宕机。

从此次灾难中,我们应该学会在选择数据中心服务商的时候,应该了解事故发生后网站需要多长时间从宕机中恢复过来。

如果答案在几天甚至几周,那么可以考虑选择其他更值得信赖的服务商。

另外,我们也特别需要有完整灾备计划的事后措施,在数据中心场地和周边,务必有科学合理的消防设备和设计方案,数据中心的各个角落应该有尽可能多的消防器材。

(在不影响通行和通风散热的情况下)【水淹】Vodafone数据中心【事故档案】时间:2009年9月9日地点:土耳其起因:暴雨引发洪灾损失:数据中心遭淹2009年9月9日,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遭遇暴雨并引发了洪水。

疯狂肆虐的洪水淹没了该市Ikitelli区的大部分地段,也淹没位于该区的Vodafone数据中心。

水淹Vodafone数据中心城市里的很多Vodafone(沃达丰)用户都因该数据中心被淹而无法使用通信服务。

上图展示的是监控摄像头拍下的画面:数据中心的一名员工在收集自己的东西撤离数据中心。

伊斯坦布尔Ikitelli地区所处位置(截自谷歌地图)伊斯坦布尔Ikitelli地势较为低洼,南北毗邻爱琴海和黑海。

因此,在遭遇暴雨的时候就特别容易引发洪水。

此次洪水在当地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甚至街道上的很多车辆都被冲走。

Datacom网络中心遭暴雨冲击同样遭受洪灾影响的,还有来自澳大利亚的Datacom网络中心。

这次洪灾发生在澳洲的时间是在2010年,当时的大暴雨将Datacom主机代管中心的天花板冲毁,使得、存储和网络设备都遭损坏。

起初该公司否认出现问题,但随着事故在网络上得到曝光,人们逐渐知道了真相。

Hunt Valley数据中心遭遇水管侵袭Hunt Valley数据中心也曾遭遇了“有惊无险”的侵袭。

在2008年的时候,洗手间的一根管道爆裂并涌出大量的水。

好在该中心的设计较为合理,离地间距为4英寸(1英寸=米),而且管理人员在午休回来后及时发现并处理了该险情。

从以上几个实例中我们不难发现,为了避免洪灾对数据中心带来的潜在危害,我们应该对数据中心的选址、海拔、机柜离地间距甚至是整个数据中心建筑物的设计,都需要有一个充分的科学论证,以防后患。

【网断】数据中心【事故档案】时间:未知地点:未知起因:光纤被淹损失:业务中断这起事故源自国外一名IT管理人员发出的视频而得出。

在视频中,由于下水管道爆裂,位于地下室的数据中心被水浸入。

光纤网络被水淹导致网络中断可能有人会问,仅仅是下水管道爆裂怎么会引发网络中断呢?(不是洪水,数据中心也没有被淹没)。

其实,主要原因是当时一家电信公司打算将光线网络铺设在下水管道上,并通过下水管道的走向来安排布线。

图中所示的就是光纤网络被爆裂管道的水所淹没的场景。

UPS中断除了网络中断,也有电力中断的例子。

比如接下来要介绍的数据中心。

如上图所示,工作人员按惯例检查UPS的电压和电流情况。

然而,当他进入数据中心的时候,其中一个UPS宕机并且火花四溅,烟火瞬间弥漫整个机房。

天花板上的管道漏水也是数据中心一大杀手另外,我们这里还要介绍一种意外事件带来的潜在威胁。

当IT管理员周末步入数据中心查看的时候发现,机房顶端的天花板已经湿透并逐渐往下渗水。

渗出来的水流入到地面并不断积压。

管理员发现后立即将水桶放到渗水的位置,避免水位进一步提升。

数据中心的天花板漏水经过后来的检查发现,这些水来自于管道,而这些管道被铺设在天花板上方,而且没有经过严密的密封处理。

无论是空调管道还是下水道,其实都是设计方面存有缺陷。

对于这种问题,在搭建数据中心的时候就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来执行。

同时,也需要进一步加大对UPS和数据中心物理设施的常规定期检查。

品牌:【地震】日本数据中心【事故档案】时间:2011年3月11日地点:日本起因:9级地震损失:设备受损3月11日,日本遭受了9级大地震,上万人失去了生命,数百万人受到严重影响。

在此次地震中,日本东京的数据中心也受损严重。

包括很多大型机和传统受损,东倒西歪,金属外框也出现了变形,甚至有些大型机的线缆都暴露在外。

9级地震发生后的IBM数据中心遭地震影响的IBM数据中心不过,由于IBM数据中心线缆长度和松紧度的合理设计,而且,作为自动触发进行错误检查的一项预防措施,IBM存储单元也同样保持正常运行。

在此次地震中的还能正常运行。

加尔各答银行数据中心被烧另外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初的时候,加尔各答的一家银行被大伙无情吞噬。

烟雾扩散至楼上九层。

消防员赶来的时候,该机房也被火烧掉面目全非,只留下了机柜的空壳和天花板上的一些线缆。

构建数据中心的【秘诀】前面我们给大家介绍了遭受洪灾、火灾、网络中断、地震破坏的数据中心,从这些灾难事件中,我们也深刻地体会到灾害的无情和凶猛,也意识到在设计规划、建造部署数据中心的时候,需要经过多番论证,建立多套应急措施和备份系统。

根据全球保险公司Axa安盛的一份报告,80%的中小企业在遭受重大事故后的18个月内都面临着关门破产或者难以为继的困境。

与此同时,更大型公司在遭受重大事故时,则会蒙受巨额的财产损失和名誉损失。

下面,我们将为大家提炼出几个构建数据中心值得关注的问题。

这些对于保障IT系统7×24不间断运行、为业务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所应该具备的要素:一、数据中心的选址正如我们前提提到的,很多发展洪灾的数据中心,都是位于地势低洼、临近河道或者海边的地理位置。

而且很多地震频发或者环地震带也不宜构建数据中心。

选址问题,重点可以考虑自然地理条件、配套设施、周边环境、成本因素、政策环境、高科技人才资源环境、社会经济人文环境。

全球数据中心分布位置一览ANSI/TIA-942-2005标准不同分级的选址要求注意事项T3标准T4标准临近洪水危险区域远离百年一遇/离50年一遇水灾区不小于90m离百年一遇水灾区不小于90m接近海岸或内陆水路距离不小于90m 距离不小于800m接近主要干道距离不小于90m 距离不小于800m接近机场距离在~48km间距离在~48km间接近主要大城市不超过48km 不超过48km即使发生诸如地震、水灾、雷击、火灾、机器故障这些偶然事件,也必希具备很高的安全可靠性以保证业务不会停止。

为了提高数据中心的安全可靠性,有必要建立完善的数据中心灾备计划。

灾备计划其实应该包括软硬件层面。

软件层面包括人为的风险评估、定期审查、软件系统的相互依存和备份。

硬件层面包括硬件冗余、UPS、数据备份、异地灾备等等。

三、融合数据中心由于成本和备份关键系统和数据同步的复杂性,很多企业不惜代价创建一个备份数据中心。

随着业务的发展,数据中心的问题与日俱增,数据中心管理者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也越来越大,企业业务的不断调整和改变让数据中心总体架构面临极大的压力、有限的物理空间让数据中心扩展性和灵活性有所限制。

为此,融合数据中心是唯一的出路,只有通过有效的整合才能够让传统数据中心升级成为一个智能化、自动化、高效化的数据中心。

四、虚拟化技术很多明智的企业都转向虚拟化,从而大大降低成本。

在紧急情况下,这也是快速恢复IT活力的一种方式。

利用虚拟化技术,可以将、应用软件和数据打包装入到基于操作系统之上的应用软件中。

封装的应用程序可以很容易的传输到场外——作为数据的一种传输方式,并为远程计算机用户提供访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