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的特点和表现手法.doc

合集下载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

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熏陶。

一般故事情节神奇曲折,生动浅显,对自然物往往作拟人化的描写,能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

(《辞海》)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

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

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让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七颗钻石列夫托尔斯泰列夫托尔斯泰大熊星座变出为生病的小姑娘把水让了母亲找水给过路人喝变水爱心成了钻石变得将水省给倒水给小母亲让水给端端母亲喝狗喝小姑娘喝正正木的变成银的银的变成金的童话童话的起源民间文学童话表现的时空没有限定,时间往往模糊,空间往往抽象。

童话风格大抵轻松活泼、语言幽默风趣。

童话的发展古印度《五卷书》阿拉伯搜集整理《一千零一夜》(法)夏尔贝洛《鹅妈妈的故事》(欧洲传说)改写(德)格林兄弟《儿童和家庭故事》(德)《豪夫童话》(丹)安徒生(文学童话的奠基作家创作者)(英)金斯莱《水孩子》(英)卡罗尔《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我国童话的初期发展我国创作童话出现于五四前后茅盾《寻快乐》(具创作童话的雏形)郑振铎《兔的幸福》叶圣陶《稻草人》(我国第一部创作童话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张天翼《大林和小林》(我国第一部长篇童话)童话的分类从不同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分类民间童话(人民群众集体创作: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传承性)1、从作者人物类型化;结构语言定型化分:具有明显的地方色彩民族色彩文学童话作家个人创作的童话,具有作家文学书面性、创作风格和创作方法的独特性等特征1、拟人童话(拟人人物形象)2、神奇童话(描写超自然的人物、事物为内容,借助根据童话的于仙人、精灵、魔法、宝物美学特征展开情节,具有神奇性)3、传奇童话(对传说进行幻想(四类)加工而创作出来的童话,带有传奇色彩)4、诙谐童话(具有强烈的幽默色彩,对生活现象进行极度夸张,因此使事件人物荒诞化,离奇可笑)根据容量大小、情节繁减、结构方法长篇童话、中篇童话、短篇童话、微型童话、系列童话根据童话与其他艺术形式结合状态童话故事、童话小说、童话诗、童话剧、童话影视片等从接受对象、年龄特征出发婴幼儿童话、儿童童话、少年童话、成人童话等特殊类别科学童话童话的基本特征及表现手法幻想(富于幻想色彩的故事)童话中的人物,是假想形象,童话中的环境是虚幻环境;童话中的情节,也是虚构故事。

童话特点和表现手法

童话特点和表现手法
启发作家创作
童话的表现手法和故事情节对作家 具有启发作用,许多作家在创作过 程中受到童话的深刻影响,借鉴其 元素和手法。
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传播文化价值观
童话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向广大读者传播文化价值观, 影响人们对社会、人生和道德的认识,有助于塑造社会文 化氛围。
促进文化交流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童话作品具有各自独特的文化特色和内 涵,通过交流和传播,有助于促进世界各地文化的相互理 解和交流。
特点
主题多样,情节曲折,强调个性与情 感,现实感强。
代表作品
《哈利·波特》、《小王子》等。
分析
现代童话的主题更加多样,情节更加 曲折复杂,更加强调个性与情感的表 现,现实感更强。同时,现代童话的 语言更加简洁、明快,形式也更加多 样化,如小说、散文等。现代童话更 注重对人性、生命、存在等深层次问 题的探讨,给读者带来更多的思考和 启示。
童话有助于增强儿童的情感认知 能力,通过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 让儿童更好地理解喜怒哀乐等情 感,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和沟通
能力。
对文学艺术的影响
丰富文学形式
童话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 丰富了文学的多样性,为作家提 供了更多的创作空间和灵感来源。
传承文化遗产
童话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承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为后人提 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和文化财富。
童话的语言简练明快,易于儿童阅读和理 解,同时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夸张手法,使 得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02
童话的
叙事视角
童话通常采用第一人称或 第三人称的叙事视角,使 读者能够深入了解故事情 节和人物内心世界。
叙事结构
童话通常采用简单、明了 的叙事结构,情节紧凑、 跌宕起伏,容易引起读者 的兴趣。

(完整版)儿童文学童话

(完整版)儿童文学童话

一种是带有

如安徒生的《海的女儿》;
一种是带有
,如张天翼的
《大林和小林》。
3.品味语言,识别个性
优秀的童话作品在语言追求上总 要表现作家的艺术个性。阅读童话时 应该仔细品味不同作家的语言个性, 因为语言的个性化也是每一位作家艺 术成就的重要表现。
如《安徒生童话》纤丽清秀, 《天方夜谭》奇幻瑰丽,《格林童话》 纯真质朴。
安徒生的作品根植于现实生活, 如《夜莺》、《豌豆上的公 主》、《皇帝的新装》,都充 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如《海 的女儿》,除了有动人的情节 外,还深深蕴藏着安徒生对人 间的爱,最具有灵魂的真正意 义的“人”的追求。
2.文学童话
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 欧洲童话由短篇发展到中长 篇,其中有不少是幼儿童话。 如英国作家查理斯·金莱斯 的长篇童话《水孩子》、卡 洛尔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意大利科洛迪的长篇童话 《木偶奇遇记》等
如《木偶奇遇记》、《开直升机的老鼠》 等,幼儿童话常采用拟人体的写法。
超人体童话
超人体童话描写超自然的人 物以及他们的活动,主人公长为 神魔仙要巨人,诸如之类,他们 大都有变幻莫测的魔法和种种不 平凡的技艺,这类童话多用于民 间童话和古典童话之中,借助超 越常人与自然力的神仙等来展开 神奇怪诞的情节。
赏析举例·
②《魔鬼的三根金发》善于把现实中复杂棘手
《魔鬼的三根金发》的事情变得轻松自然,一目了然。作品讲述的是
从前一个贫苦的女人,生了个儿子。有人预言他
14岁的时候要取国王的女儿做妻子。国王听到这
件事,就用一大块金子把他骗到手,装进箱子里,
扔进河里,他被人救了起来,平安长到14岁。后
来国王认出少年,就是从前扔进河里的男孩,又
科有的,学的童 学关主童知知话

第6章 童话

第6章  童话

童话的特征
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在运用幻想进行童话创作的过程中,我们也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幻想与现实要紧密相连
2 幻想是童话反映现实生
活的特殊艺术手段
3 童话幻想与现实结合的
方式
4 童话的幻想是自由的,
无拘束的
童话的特征
为了使幻想的一切都合情合理、自然可信,要尽量创设各 种进入幻想的条件。常见的“入幻”办法有以下几种:
童话的起源与发展
神话:是人们幻想中经过不自觉的艺术加工方式加工过
的自然界和社会形态。如《盘古开天》
传说:是与一定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及地方古迹、自
然风物、社会习俗有关的具有较强的历史性的故事。 如《鲁班的故事》
童话的起源与发展
神话和传说都是远古时代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都已成为历史 的一部分,而脱胎于神话传说的童话从它产生的那天起,就永 远与时代同步发展,只要人类存在,只要人类的幻想存在,童 话就必然存在。
童话的分类
Marketing & Management Team
拟人体童话
童话人物多是人类以外多种人格化的有生命和无生命 的事物,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让他们具有人的思想、感 情,人的性格行为,像猫、狗、鱼、虫、鸟、树、石 、风等等。
童话的分类
Marketing & Management Team
儿童 文学教程
儿童文学起源于人类对儿童的爱与期待,凝聚着人类文明的结晶。 它以爱传播滋养着人类的繁衍与发展,它以对真善美的颂扬担负 起培育良知、教化人类的重任。
目录
CONTENTS
1 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 2 儿童文学的创作 3 儿童文学的鉴赏和阅读指导 4 儿歌 5 儿童诗 6 童话
7 寓言 8 儿童故事 9 儿童小说 10 儿童散文 11 儿童戏剧 12 图画书、儿童影视文学

童话的含义、特征与类型

童话的含义、特征与类型

身 材 高
爱尔兰童话中的巨人 身躯比山岳还庞大,他们声如劈雷, 吹一口气就是一阵狂风,迈一步便
大 是几公里乃至几十公里。
描 写
《水浒》 武大郎 “身不满五尺”
身 材 矮
童话—— 拇指姑娘 只有半个拇指大

童话的表现手法 夸 张 英国作家 斯威夫特 《格列佛游记》
最大的城市才相当于舞台上的城
小 池布景; 人 公民身高不满六英尺。 国 常人格列佛医生的手掌可供五六
童话的游戏精神以它对儿童生命的尊重、关照,以它的自由、无拘无束抚 慰了儿童的心灵,让儿童生命得到了精神的解放、心灵的自由,并朝着健 康、和谐、自我超越的方向发展。 例如《木偶奇遇记》
童话的表现手法
夸张
变形
怪诞
神化
童话的表现手法 夸 张 童话的“夸张”与小说的“夸张”比较
描 写
《水浒》 鲁智深 “身长八尺,腰阔十围”
童话的主要类型
(二) 根据人物形象类型的不同分类
2. 拟人体童话
1. 常人体童话
3. 超人体童话
人物形象
童话的主要类型
(三) 根据故事内容的不同分类
1. 生活童话 生活童话以反映社会生活为主,主 要反映生活经验、伦理道德及普通人的 美好愿望,宣扬勤劳善良、坚强勇敢的 美德,如《田螺姑娘》《金斧头,银斧 头》等。
感谢聆听!
幻想是主体,是核心,没有幻想就没有童话
童话的艺术特征
(二)荒诞——童话趣味盎然的美学效果
荒诞是指虚幻离奇,极不真实,不合常理,不合情理…… 童话的荒诞是一种美学意义上的荒诞。童话往往对现实的某些特点进行无 限制的缩小或放大,使事物、形象、事情都反常态、超自然、悖常规,给 人离奇古怪、荒唐无稽、难以置信、玄妙无比之感,产生神奇瑰丽、趣味 盎然的美学效果。 例如:《爱丽丝漫游奇境记》、《长发公主》

童话故事知识

童话故事知识

童话故事知识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重要体裁,是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其语言生动浅显,对自然物往往作拟人化的描写,多采用夸张、拟人、象征等表现手法编织奇异的情节。

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也是童话反映生活的特殊艺术手段。

童话主要描绘虚拟的事物和境界,出现于其中的“人物”,是并非真有的假想形象;所讲述的故事,也是不可能发生的。

但是童话中的种种幻想,都植根于现实,是生活的一种折射。

童话创作一般运用夸张和拟人化手法,并遵循一定的事理逻辑展开离奇的情节,造成浓烈的幻想氛围,形成超越时空制约、亦虚亦实、亦幻犹真的境界。

此外,童话也常常采用象征手法塑造幻想形象,以影射、概括现实中的人事关系。

例如:
1.《和小美人鱼发现海洋》这一本我和孩子尤其喜欢。

虽然生活在海滨城市,但是打开这本书之后,还是发现了好多我们不曾了解的海洋知识。

比如第一个知识就是“海和洋”。

很多人都会惊讶,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吗?书中告诉我们,在海洋中,海是“靠近陆地的边缘部分”,而洋是“远离陆地的中心部分”。

2.《和靴子猫了解手工艺》这一本让我们见识了各种传统手工艺。

比如磨坊、鞋匠、铁匠等等。

在如今的社会中,手工艺人越来越少见。

书中介绍的很多手工艺都是孩子们听过,但是没见过的,比如磨坊。

本书中介绍的是古老的风力磨坊和水力磨坊,在我小时候,我们的磨坊已经是电动的磨面机。

每次跟随父母走近轰隆作响、烟尘缭绕的磨坊,闻到面粉的清
香和刺鼻的柴油味道,都会有一种好奇的感觉。

方轶群童话《萝卜回来了》的表现手法

方轶群童话《萝卜回来了》的表现手法

方轶群童话《萝卜回来了》的表现手法【原创实用版】目录一、引言二、《萝卜回来了》的故事梗概三、童话的表现手法1.丰富的想象和夸张2.象征和比喻3.拟人化四、结论正文一、引言方轶群的幼儿童话《萝卜回来了》是一篇充满想象力和教育意义的故事。

本文将从童话的表现手法入手,分析这篇童话如何通过想象、夸张、象征和拟人化等手法,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富有哲理和温情的故事。

二、《萝卜回来了》的故事梗概《萝卜回来了》讲述了一个小白兔找到一个很大的萝卜,想送给朋友们一起分享。

它将萝卜送给了小猴,小猴又把萝卜送给了小熊,小熊再把萝卜送给了小鹿,最后萝卜又回到了小白兔家里。

四个小朋友高高兴兴地一起把萝卜吃了。

这个简单的故事通过一个循环的叙事结构,传递了友谊、分享和互助的美好理念。

三、童话的表现手法1.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童话故事通常具有丰富的想象和夸张,以此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并启发他们的思维。

在《萝卜回来了》中,小白兔找到的巨大萝卜以及四个小朋友之间的友谊和分享,都充满了童真和想象力。

通过这种夸张的表现手法,作者成功地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童话世界。

2.象征和比喻童话故事往往运用象征和比喻来传达更深层次的意义。

在《萝卜回来了》中,萝卜可以看作是友谊和分享的象征。

小白兔把萝卜送给朋友们,朋友们又把萝卜送回来,表现了朋友们之间的相互关爱和无私奉献。

这种象征和比喻手法,使得孩子们在阅读故事的过程中,不仅能体会到故事的趣味性,还能理解到更深刻的道理。

3.拟人化拟人化是童话故事中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通过赋予动植物和人物相似的特点和行为,来增加故事的趣味性和教育意义。

在《萝卜回来了》中,小白兔、小猴、小熊和小鹿都被赋予了人的行为和情感,它们之间的友谊和分享让人感到温馨和感动。

这种拟人化手法,使得孩子们更容易理解故事中的道理,并在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四、结论总之,《萝卜回来了》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夸张、象征和比喻、拟人化等表现手法,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充满童真、奇幻和哲理的童话世界。

小学生童话作文写作技巧

小学生童话作文写作技巧

小学生童话作文写作技巧一、我们在写之前要弄清什么是童话?童话:是通过丰富的想象丶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丶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丶道德教育的一种文学样式。

童话,讲述的是虚拟的故事,并不是真实的。

其中的"人物",也是假想形象,并非真有其人。

但它所表现的人、事、关系、道理,却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二、童话都有哪些特点呢?第一:写童话需要幻想和夸张幻想和夸张,是童话的两只"翅膀"。

幻想,是我们对未来生活的想象。

童话离不开幻想,幻想离不开夸张。

夸张,是对所要表现的对象或某种特征,故意夸大或缩小的一种修辞手法。

没有夸张,幻想的内容就会失去光彩;没有夸张童话中的形象就会暗淡无光;没有夸张,童话的讽刺性就会失去锋芒;没有夸张,童话的语言就会缺乏感染力。

如《皇帝的新装》中,那个爱慕虚荣、愚蠢的赤裸裸的皇帝,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是不存在的,但我们却相信这个故事,因为现实中就有大量爱慕虚荣、愚蠢的人存在,同时也就应运而产生了那种骗子,他们利用一些人的爱慕虚荣、愚蠢,导演着一幕幕荒延的闹剧。

这种幻想,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

第二:写童话需要有拟人化的形象童话里的形象,大多是拟人化的。

童话中,无论是动物、植物,其他东西,都可以像人一样会思考、会说话、会做事、会生活。

列宁说过:"儿童的本性是爱听童话的。

你给儿童讲故事时,如果其中的鸡儿、狗儿都不会说人话,儿童便没有兴趣。

"第三:写童话需要有奇妙、曲折丶动人丶完整的故事情节。

由于童话创作的主要手法是想象、幻想、夸张和拟人,因此,童话的情节都非常奇妙,洋溢着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如《神笔马良》的故事,说的是穷孩子马良,凭顽强刻苦的精神,得到了一支神笔。

他拿着这支神笔帮助贫苦大众,智斗财主、皇帝,让人读后无不称快。

三、童话的写作和要求:优秀的童话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是作者细心观察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后,通过"幻想处理",创作出来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童话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童话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教学目标:结合分析作品,阐明民间童话、创作童话、以及幼儿童话的特点
教学重点:幼儿童话的特点
教学难点:幼儿童话的特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本节教学内容要点:
幼儿童话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
提问:童话根据形成过程可以分为哪两类?
答:民间童话和创作童话。

今天来分类讨论各自的特点。

二、民间童话的特点
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
再通过具体的作品,讨论在主题、形象、结构、语言方面体现的特点。

《灰姑娘》学生复述
主题:单一,通常是道德性的。

形象:类型化的性格。

结构:完美的结局,三段式、循环式、对照式
语言:通俗简洁,有民族和地方特色
三、创造童话的特点
独创性、书面性、稳固性
与民间童话对比,用具体的作品略讲
主题:多样化,淡化道德性主题,出现趣味性、知识性主题。

形象:类型化、有时代特点《大狼》
结构:结局多样化,叙事方式继承
语言:优美、书面化《丑小鸭》
四、幼儿童话的特点
(一)融入幼儿心理特征的艺术幻想
童话的基本特征是幻想.我们从童话中可以看出,童话作品中的人物,大多是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假象想象;描绘的环境往往是人世间所没有的虚幻境界;述的种种情节,也不是不可能发生的虚构故事。

(举例)
但是童话的幻想也不是任意妄为的杜撰,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它的幻想也必须根植与生活,通过幻想塑造的形象来间接反应生活。

反例:不能说羊吃狼,耗子吃了猫,也不能无缘无故地说鱼在空中飞,鸟在水底游。

正例:《七色花》七片花瓣的魔力是虚构的,但珍妮的愿望却是真实的。

童话中的珍妮就是显示生活中那些天真、善良的孩子。

《蓝色的皮鞋》
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所以幼儿童话的幻想想要反映幼儿的心理特征。

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联系以前的理论,我们知道,幼儿天真烂漫,生活经验少,想象也特别丰富。

〈“0”的故事〉而且具有以自我为中心的泛灵观念,常常分不
清想象与现实,所以幼儿的童话的幻想带有明显的幼稚性和夸张性。

例《会滚的汽车》(旧)
而且幼儿以游戏为主要的活动形式,幼儿的童话中幻想也总是洋溢着幼儿的游戏精神。

生活中的例子。

例《会跑会跳的树》
《拔萝卜》
五、课堂小结
以上可以看出,民间童话和创作童话在主题、形象、结构、语言方面有不同的特点,但作为童话,他们的幻想色彩是共同的。

六、布置作业:
熟记幼儿童话的特点。

第二课时
本节教学内容要点:
学习幼儿童话的特点及表现手法。

教学过程:一、提问导入:
幼儿童话的特点的第一特点是什么?
找生回答。

二、新授:幼儿童话的特点
1、融入幼儿心理的艺术幻想。

2、以拟人为主题的童话形象。

拟人是幼儿童话中使用最多的表现手法,也是幼儿最为喜爱的作品。

这主要来源于他们心里的泛灵观念。

一方面缘于他们的活动范围狭小,知识经验不足,往往从主观的想象幻想去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另一方面,拟人能把抽象的
事物化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

可让学生举例。

3、单纯明快的叙事方式
从民间童话中继承
(1)、三段式如:《三只蝴蝶》
(2)、循环式如:《萝卜回来了》
(3)、对照式如:《小红花找朋友》《小猫掉鱼》
三、童话的表现手法:
童话的艺术幻想主要通过拟人、夸张、和象征的手法来表现。

此外,还可以运用神化、变形、怪诞等手法。

1.拟人
赋予人类以外的种种事物以人的思想感情,使之“人格化”。

童话中拟人的范围十分广泛,不仅包括动植物,还包括非生物。

自然现象,以及抽象的观念、概念、思想品格等。

(举例)
拟人是幼儿童话中使用的最多的表现手法。

拟人形象一方面要具有人的鲜明特
点,另一方面必须显示出所拟之物的某些“物”的属性。

具有的双重性:是人又非人,是物又非物。

前例。

再例《小布头奇遇记》孙幼军
2.夸张
指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现抽象的思想感情或他类事物。

童话往往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而其中的象征则是童话把幻想与现实结合起来的中介之一。

童话中的形象,往往是生活中具有某中性格或品质的人的象征,或者是某种社会现象社会观念的象征。

如《大萝卜》中的小耗子,《狼和七只小羊》《皇帝的新装》
3.象征
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现抽象的思维感情或他类事物。

童话往往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而其中的象征则是童话把幻想与现实结合起来的中介之一。

童话中的形象,往往是生活中具有某种性格或贫嘴的人的象征,或者是某种社会现象社会观念的象征。

如《萝卜》中
的小耗子,《狼和七只小山羊》《皇帝的新装》。

4.神化
指赋予童话形象以超自然的力量。

巫婆、仙女、妖魔鬼怪…
5.变形和怪诞
使现实中的形象性质发生改变或具有离奇古怪的形式。

与夸张有相近之处。

如:《海的女儿》《野天鹅》《木偶奇遇记》《蓝色的种子》
五、课堂小结:
幼儿童话一般都是用拟人、夸张表现手法来塑造形象,这一点很符合孩子的心理特征,所以很受孩子的喜欢。

六、布置作业
1.掌握童话的特点。

2.了解童话的表现手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