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药》文学常识

合集下载

鲁迅的文学常识总结

鲁迅的文学常识总结

鲁迅的文学常识总结
以下是 7 条关于鲁迅的文学常识总结:
1. 鲁迅啊,那可是中国文学界的巨匠!他的文章就像一把犀利的剑,直刺社会的黑暗和人心的愚昧。

就说《狂人日记》吧,那简直是对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最有力的批判!他怎么就能用文字写出那么深刻的东西呢,真厉害啊!
2. 咱都知道鲁迅的笔杆子厉害吧!他的杂文就如同投枪和匕首,刺向那些不合理的现象。

《拿来主义》不就是很好的例子吗?他教我们要会取舍,要勇敢地去拿来好的东西。

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好好去琢磨琢磨吗?
3. 鲁迅写的小说可太绝了呀!《阿 Q 正传》里的阿 Q,那形象多鲜活啊。

他就像一面镜子,反射出很多人的影子。

难道我们身边就没有一点点阿 Q 的影子吗?这多让人深思啊!
4. 你们想想,鲁迅的文字为啥那么有力量?《故乡》里对闰土的描写,那是多么触动人啊!让我们对过去和未来都有了深深的思考。

这文字的魅力,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呀!
5. 鲁迅在那个时代,绝对是清醒的先驱者。

他就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比如《药》,它让我们看到了民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

难道我们不应该从他的作品里汲取智慧和力量吗?
6. 哎呀呀,鲁迅的影响力那可太深远了。

他的名言警句,那都是字字珠玑啊!“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多霸气多有情怀啊。

这像不像给我们的一种激励呢?
7. 鲁迅的一生都在为国家和人民而奋斗,他的文学成就那更是无可比拟的。

他的作品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一遍又一遍地去读,去感悟。

我们必须要珍视这些伟大的作品啊!。

高中语文课本文学常识梳理

高中语文课本文学常识梳理

高中语文课本文学常识梳理(一)1.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出自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长沙》。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出自毛泽东的词《采桑子·重阳》。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出自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

2. 《再别康桥》的作者是徐志摩, 他是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

《致橡树》的作者是舒婷, 她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

3. 闻一多, 湖北浠水人, 现代著名爱国诗人, 代表诗集有《红烛》《死水》。

他提出诗歌创作“三美”主张: 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

4.《致大海》是俄国诗人普希金的诗作, 他还有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 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

5. 《我愿意是急流》的作者是匈牙利诗人裴多菲, 他还有著名诗歌《自由与爱情》: “生命诚可贵, 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 两者皆可抛。

”6. 《雨巷》的作者是戴望舒, 他因此获得“雨巷诗人”的称号。

华兹华斯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湖畔派”的代表, 课本选有他的诗作《孤独的收割人》。

7. 《荷塘月色》的作者朱自清, 现代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 毛泽东称赞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中学阶段还学了他的优秀散文《春》《背影》等。

8. 《花未眠》的作者是日本小说家川端康成, 1968年因长篇小说《雪国》《千只鹤》《古都》获诺贝尔文学奖。

9. 鲁迅, 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前五部小说为《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故乡》《阿Q正传》。

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 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其中, 高中学过的小说《祝福》选自《彷徨》, 《药》《阿Q正传》均选自他的第一部小说集《呐喊》。

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1918年发表于《新青年》杂志上的《狂人日记》, 这也是中国最早的现代白话小说。

在这篇小说末尾, 作者大声疾呼“救救孩子”。

高考语文现代文学常识(1919-1949)

高考语文现代文学常识(1919-1949)

高考语文现代文学常识(1919-1949)(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幼儿教案、音乐教案、语文教案、知识梳理、英语教案、物理教案、化学教案、政治教案、历史教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music lesson plans, Chinese lesson plans, knowledge review, English lesson plans, physics lesson plans, chemistry lesson plans, political lesson plans, history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第1页共2页高考语文现代文学常识(1919-1949)本店铺整理了一些高考语文必备文学常识,供参考。

部编教材八年级下文学常识汇总(含名著)

部编教材八年级下文学常识汇总(含名著)

八年级下文学常识1、《社戏》是一篇小说,选自《呐喊》,作者是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代表作有中篇小说《药》,《阿q正传》,《祝福》等,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集》《二心集》《而已集》《华盖集》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2、《回延安》,选自《贺敬之诗选》,作者是贺敬之,现代著名诗人,剧作家。

3、《灯笼》的作者是吴伯箫,山东莱芜人,散文家,教育家。

4、《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作者是竺可桢,他是我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

5、《恐龙无处不有》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科幻作家和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曾获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代表作有《极地》《新疆域》,他是公认的当代美国科幻小说界的泰斗。

6、《桃花源记》的作者是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归田园居》,《饮酒》《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

7、《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是柳宗元,河东人士,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又称柳柳州,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和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和韩愈并称韩柳,他们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对当时文风的改革,散文的发展起过重大的推动作用。

柳宗元与刘禹锡并称为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为王孟韦柳。

8、《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选编的《虞初新志》,作者是明末的魏学洢。

9、《关雎》和《蒹葭》,都选自《诗经》,诗经又名《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大约500年间的诗歌,共305篇,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主要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高职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

高职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

文学常识练习题(一)填空题:1、我国第一部语录体著作是()。

2、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经历十年艰辛写下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3、被称为“一代词宗”的我国第一位女词人是()。

4、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时代的()。

5、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反封建白话短篇小说是鲁迅的()。

6、儒家两大代表人物是()和(),他们分别被尊称为至圣和()。

7、欧美三大短篇小说家是指法国的()、俄国的()和美国的()。

8、王勃、杨炯、卢照邻和()并称为“初唐四杰”。

9、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是指罗贯中的()、施耐庵的()、吴承恩的()和曹雪芹的《红楼梦》。

10、莎士比亚四大悲剧是《哈姆莱特》、()、()和()。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V”,错误的打“×”。

1、唐宋古文八大家是指唐宋两代八个散文作家。

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诗经》中的《国风》和《离骚》中的《楚辞》对后代文学很有影响,故常以“风骚”并举。

()3、宋词有豪放婉约两派,前者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后者以柳永、秦观、李清照为代表。

()4、鲁迅的小说《药》是选自小说集《彷徨》。

()5、韩愈在文学上提出了“文以载道”的主张,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6、《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它记叙了春秋时期250多年的历史,记载的许多历史故事,文字优美,文学性强。

()7、罗贯中是清初小说家,《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小说。

()8、吴承恩,明代小说家。

《西游记》是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创作的,是现实主义的代表作。

()(三)、选择题1、下列作品、作家、国别(或朝代)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琵琶行》——白居易——唐代《史记》——司马迁——西汉B、《我的母亲》——老舍——现代《故都的秋》——郁达夫——现代C、《哦,香雪》——铁凝——现代《我很重要》——毕淑敏——现代D、《罗密欧与朱丽叶》——莎士比亚——英国《最后一片叶子》——欧·亨利——美国2、下列作品、作家、国别(或朝代),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沙田山居》——余秋雨——现代《咬文嚼字》——朱光潜——当代B、《雨巷》——戴望舒——现代《劝学》——荀子——春秋C、《荷塘月色》——朱自清——现代《职业》——泰戈尔——印度D、《一碗清汤荞麦面》——栗良平,日本《北京人》——老舍——现代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采用“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句式以四言为主,间用杂言,章法上多用重章叠句,反复咏叹,但亦有变化。

药 鲁迅 课件

药 鲁迅 课件

描述人物和场景的语言生动形象,如“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
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
这样的环境描写为整个故事奠定了沉重的基调。
04
《药》的艺术手法
叙事手法
倒叙手法
小说开头即描绘了一幅凄凉的景象, 然后逐渐展开,揭示了事情的起因和 经过,这种叙事方式能更好地吸引读 者,引发读者的思考。
社会背景
01
02
03
清朝末年
清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 ,各种矛盾激化,民生凋 敝。
民族危机
西方列强的侵略加剧,民 族危机深重,民众生活困 苦。
思想启蒙
新文化运动和思想启蒙运 动兴起,对传统观念产生 冲击。
个人背景
鲁迅的生活经历
鲁迅在童年时期经历了家 庭的变故,对人性有深刻 的认识。
对社会的关注
鲁迅一直关注社会问题, 尤其是底层民众的苦难。
THANKS
感谢观看
后世影响
启发思想
《药》所揭示的社会现实和人性的扭曲,对后世的文学、艺术和社会思潮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启发了人们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反思。
文学技巧
《药》在文学技巧上也有很大的创新,鲁迅运用独特的叙事手法和语言风格,为 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评价与争议
高度评价
许多文学家、评论家和读者都对《药 》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它是中国现 代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鲁迅也因此 获得了广泛的赞誉和认可。
《药》的内容解析
主题思想
批判封建思想
通过对主人公华老栓夫妇为救治 儿子而购买“人血馒头”的故事 ,批判了封建社会中普遍存在的
愚昧、落后和迷信。
反思传统道德
小说中通过夏四奶奶对儿子夏瑜的 悲痛和不解,反映了传统道德观念 对个体生命的束缚和压制。

鲁迅《药》说课稿.doc

鲁迅《药》说课稿.doc

鲁迅《药》说课稿各位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说的课题是先生的《药》。

以下我将从教材分,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四个方面进行:首先,我对本课教材进行一些分:《药》是苏教版中职语文第一册第六单元——悲喜人生的第一篇小说。

本单元是小说单元,着重培养学生欣赏我国现当代小说及外国小说的能力。

通过初中的学习,学生对小说的情节、人物性格的刻画、环境的描写,即小说的三个要素已经有了初略的了解。

本单元欣赏的重点是关注它们的时代背景,理清情节的来龙去脉,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药》是一篇具有强烈时代意义的小说,作者鲁迅以辛亥革命为背景,描写了革命者夏瑜的鲜血被当成为了平民华老栓为儿子治病的“药”这一发人深醒的典型事件。

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利用钢刀镇压革命和利用“软刀”愚弄人民的反动本质,表现了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

这篇小说主题深刻,人物形象鲜明,情节安排精致,环境描写典型,既是鲁迅短篇小说的代表,更是作为小说教材的典范。

编者把它放在教材小说单元的第一篇对于教会学生如何读懂小说,如何欣赏小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要求“阅读各种优秀作品,体会其丰富内涵,加深和拓宽对自然、社会、人生等问题的思量和认识。

注重阅读中的情感体验,感受教材中作品的思想情感和艺术魅力,学会初步欣赏文学作品。

就作品中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讨论,说出自己的理解、体验或者感悟。

” 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实际能力以及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如下:(1) 教学目标①知识与能力目标:中职学生在本学期第一次接触小说这种文学样式,要求学生了解小说的根本知识,如小说的三要素;识记有关文学常识,如作家作品;积累文中的字词;培养学生欣赏小说的能力,理解小说以“药”为题的深刻含义以及为连接线索的作用。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通过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从而深刻提醒小说主题的写作方法;分结构(双线结构)与人物性格,分环境的作用,学习归纳主题的方法。

关于鲁迅的文学常识总结

关于鲁迅的文学常识总结

关于鲁迅的文学常识总结
1. 鲁迅啊,那可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你知道吗,他的文章就像一把犀利的剑,直刺社会的黑暗。

就说《狂人日记》吧,那真是把封建社会的残酷揭露得淋漓尽致啊!
2. 嘿,鲁迅的笔名可多啦!这就好像他有很多不同的面具来面对不同的情况。

像“鲁迅”这个笔名,用它创作了多少经典之作呀!比如《阿 Q 正传》,
多了不起!
3. 鲁迅的作品,那力量可大了去了!就如同黑暗中的火把,照亮人们前行的路。

想想《呐喊》,是不是让你感觉内心都被点燃了呢?
4. 哎呀,鲁迅对于国民性的批判,那可真是深刻极了!就像是医生在仔细诊断病情一样。

像《药》中对民众愚昧无知的描写,难道不让你震撼吗?
5. 你们知道吗,鲁迅和很多文学家都是好朋友呢!这就跟武林高手们互相切磋一样。

他和许寿裳等人的交往,不也给文学界增添了许多精彩吗?
6. 鲁迅的一生,那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呀!好比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冒险。

为了心中的理想,不断战斗,这种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7. 鲁迅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那是毋庸置疑的!简直可以类比成泰山北斗。

他的作品一直流传至今,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这是多么伟大啊!
我的观点结论:鲁迅实在是太重要太了不起了,他的文学常识值得我们每个人好好去了解和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一文库()〔鲁迅《药》文学常识〕《药》是鲁迅的短篇小说。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鲁迅《药》文学常识,欢迎阅读,谢谢。

一《药》作品原文一(老栓买药)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

华老栓忽然坐起身,擦着火柴,点上遍身油腻的灯盏,茶馆的两间屋子里,便弥满了青白的光。

“小栓的爹,你就去么?”是一个老女人的声音。

里边的小屋子里,也发出一阵咳嗽。

“唔。

”老栓一面听,一面应,一面扣上衣服;伸手过去说,“你给我罢”。

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交给老栓,老栓接了,抖抖的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便点上灯笼,吹熄灯盏,走向里屋子去了。

那屋子里面,正在悉悉窣窣的响,接着便是一通咳嗽。

老栓候他平静下去,才低低的叫道,“小栓……你不要起来。

……店么?你娘会安排的”。

老栓听得儿子不再说话,料他安心睡了;便出了门,走到街上。

街上黑沉沉的一无所有,只有一条灰白的路,看得分明。

灯光照着他的两脚,一前一后的走。

有时也遇到几只狗,可是一只也没有叫。

天气比屋子里冷多了;老栓倒觉爽快,仿佛一旦变了少年,得了神通,有给人生命的本领似的,跨步格外高远。

而且路也愈走愈分明,天也愈走愈亮了。

老栓正在专心走路,忽然吃了一惊,远远里看见一条丁字街,明明白白横着。

他便退了几步,寻到一家关着门的铺子,蹩进檐下,靠门立住了。

好一会,身上觉得有些发冷。

“哼,老头子”。

“倒高兴……”老栓又吃一惊,睁眼看时,几个人从他面前过去了。

一个还回头看他,样子不甚分明,但很像久饿的人见了食物一般,眼里闪出一种攫取的光。

老栓看看灯笼,已经熄了。

按一按衣袋,硬硬的还在。

仰起头两面一望,只见许多古怪的人,三三两两,鬼似的在那里徘徊;定睛再看,却也看不出什么别的奇怪。

没有多久,又见几个兵,在那边走动;衣服前后的一个大白圆圈,远地里也看得清楚,走过面前的,并且看出号衣上暗红的镶边。

——一阵脚步声响,一眨眼,已经拥过了一大簇人。

那三三两两的人,也忽然合作一堆,潮一般向前进;将到丁字街口,便突然立住,簇成一个半圆。

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

静了一会,似乎有点声音,便又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几乎将他挤倒了。

“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

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给他,却又不敢去接他的东西。

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

嘴里哼着说,“这老东西……”“这给谁治病的呀?”老栓也似乎听得有人问他,但他并不答应;他的精神,现在只在一个包上,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

他现在要将这包里的新的生命,移植到他家里,收获许多幸福。

太阳也出来了;在他面前,显出一条大道,直到他家中,后面也照见丁字街头破匾上“古□亭口”这四个黯淡的金字。

[1]二(小栓吃药)老栓走到家,店面早经收拾干净,一排一排的茶桌,滑溜溜的发光。

但是没有客人;只有小栓坐在里排的桌前吃饭,大粒的汗,从额上滚下,夹袄也帖住了脊心,两块肩胛骨高高凸出,印成一个阳文的“八”字。

老栓见这样子,不免皱一皱展开的眉心。

他的女人,从灶下急急走出,睁着眼睛,嘴唇有些发抖。

“得了么?”“得了。

”两个人一齐走进灶下,商量了一会;华大妈便出去了,不多时,拿着一片老荷叶回来,摊在桌上。

老栓也打开灯笼罩,用荷叶重新包了那红的馒头。

小栓也吃完饭,他的母亲慌忙说:“小栓——你坐着,不要到这里来。

”一面整顿了灶火,老栓便把一个碧绿的包,一个红红白白的破灯笼,一同塞在灶里;一阵红黑的火焰过去时,店屋里散满了一种奇怪的香味。

“好香!你们吃什么点心呀?”这是驼背五少爷到了。

这人每天总在茶馆里过日,来得最早,去得最迟,此时恰恰蹩到临街的壁角的桌边,便坐下问话,然而没有人答应他。

“炒米粥么?”仍然没有人应。

老栓匆匆走出,给他泡上茶。

“小栓进来罢!”华大妈叫小栓进了里面的屋子,中间放好一条凳,小栓坐了。

他的母亲端过一碟乌黑的圆东西,轻轻说:“吃下去罢,——病便好了”。

小栓撮起这黑东西,看了一会,似乎拿着自己的性命一般,心里说不出的奇怪。

十分小心的拗开了,焦皮里面窜出一道白气,白气散了,是两半个白面的馒头。

——不多工夫,已经全在肚里了,却全忘了什么味;面前只剩下一张空盘。

他的旁边,一面立着他的父亲,一面立着他的母亲,两人的眼光,都仿佛要在他身上注进什么又要取出什么似的;便禁不住心跳起来,按着胸膛,又是一阵咳嗽。

“睡一会罢,——便好了”。

小栓依他母亲的话,咳着睡了。

华大妈候他喘气平静,才轻轻的给他盖上了满幅补钉的夹被。

三(茶客谈药)店里坐着许多人,老栓也忙了,提着大铜壶,一趟一趟的给客人冲茶;两个眼眶,都围着一圈黑线。

“老栓,你有些不舒服么?——你生病么?”一个花白胡子的人说。

“没有。

”“没有?——我想笑嘻嘻的,原也不像……”花白胡子便取消了自己的话。

“老栓只是忙。

要是他的儿子……”驼背五少爷话还未完,突然闯进了一个满脸横肉的人,披一件玄色布衫,散着纽扣,用很宽的玄色腰带,胡乱捆在腰间。

刚进门,便对老栓嚷道:“吃了么?好了么?老栓,就是运气了你!你运气,要不是我信息灵……”老栓一手提了茶壶,一手恭恭敬敬的垂着;笑嘻嘻的听。

满座的人,也都恭恭敬敬的听。

华大妈也黑着眼眶,笑嘻嘻的送出茶碗茶叶来,加上一个橄榄,老栓便去冲了水。

“这是包好!这是与众不同的。

你想,趁热的拿来,趁热的吃下。

”横肉的人只是嚷。

“真的呢,要没有康大叔照顾,怎么会这样……”华大妈也很感激的谢他。

“包好,包好!这样的趁热吃下。

这样的人血馒头,什么痨病都包好!”华大妈听到“痨病”这两个字,变了一点脸色,似乎有些不高兴;但又立刻堆上笑,搭讪着走开了。

这康大叔却没有觉察,仍然提高了喉咙只是嚷,嚷得里面睡着的小栓也合伙咳嗽起来。

“原来你家小栓碰到了这样的好运气了。

这病自然一定全好;怪不得老栓整天的笑着呢。

”花白胡子一面说,一面走到康大叔面前,低声下气的问道,“康大叔——听说今天结果的一个犯人,便是夏家的孩子,那是谁的孩子?究竟是什么事?”“谁的?不就是夏四奶奶的儿子么?那个小家伙!”康大叔见众人都耸起耳朵听他,便格外高兴,横肉块块饱绽,越发大声说,“这小东西不要命,不要就是了。

我可是这一回一点没有得到好处;连剥下来的衣服,都给管牢的红眼睛阿义拿去了。

——第一要算我们栓叔运气;第二是夏三爷赏了二十五两雪白的银子,独自落腰包,一文不花。

”小栓慢慢的从小屋子里走出,两手按了胸口,不住的咳嗽;走到灶下,盛出一碗冷饭,泡上热水,坐下便吃。

华大妈跟着他走,轻轻的问道,“小栓,你好些么?——你仍旧只是肚饿?……”“包好,包好!”康大叔瞥了小栓一眼,仍然回过脸,对众人说,“夏三爷真是乖角儿,要是他不先告官,连他满门抄斩。

现在怎样?银子!——这小东西也真不成东西!关在牢里,还要劝牢头造反。

”“阿呀,那还了得。

”坐在后排的一个二十多岁的人,很现出气愤模样。

“你要晓得红眼睛阿义是去盘盘底细的,他却和他攀谈了。

他说: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

你想:这是人话么?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可是没有料到他竟会这么穷,榨不出一点油水,已经气破肚皮了。

他还要老虎头上搔痒,便给他两个嘴巴!”“义哥是一手好拳棒,这两下,一定够他受用了。

”壁角的驼背忽然高兴起来。

“他这贱骨头打不怕,还要说可怜可怜哩。

”花白胡子的人说,“打了这种东西,有什么可怜呢?”康大叔显出看他不上的样子,冷笑着说,“你没有听清我的话;看他神气,是说阿义可怜哩!”听着的人的眼光,忽然有些板滞;话也停顿了。

小栓已经吃完饭,吃得满头流汗,头上都冒出蒸气来。

“阿义可怜——疯话,简直是发了疯了。

”花白胡子恍然大悟似的说。

“发了疯了。

”二十多岁的人也恍然大悟的说。

店里的坐客,便又现出活气,谈笑起来。

小栓也趁着热闹,拚命咳嗽;康大叔走上前,拍他肩膀说:“包好!小栓——你不要这么咳。

包好!”“疯了!”驼背五少爷点着头说。

四(老妇上坟)西关外靠着城根的地面,本是一块官地;中间歪歪斜斜一条细路,是贪走便道的人,用鞋底造成的,但却成了自然的界限。

路的左边,都埋着死刑和瘐毙的人,右边是穷人的丛冢。

两面都已埋到层层叠叠,宛然阔人家里祝寿时的馒头。

这一年的清明,分外寒冷;杨柳才吐出半粒米大的新芽。

天明未久,华大妈已在右边的一坐新坟前面,排出四碟菜,一碗饭,哭了一场。

化过纸,呆呆的坐在地上;仿佛等候什么似的,但自己也说不出等候什么。

微风起来,吹动他短发,确乎比去年白得多了。

小路上又来了一个女人,也是半白头发,褴褛的衣裙;提一个破旧的朱漆圆篮,外挂一串纸锭,三步一歇的走。

忽然见华大妈坐在地上看她,便有些踌躇,惨白的脸上,现出些羞愧的颜色;但终于硬着头皮,走到左边的一坐坟前,放下了篮子。

那坟与小栓的坟,一字儿排着,中间只隔一条小路。

华大妈看他排好四碟菜,一碗饭,立着哭了一通,化过纸锭;心里暗暗地想,“这坟里的也是儿子了。

”那老女人徘徊观望了一回,忽然手脚有些发抖,跄跄踉踉退下几步,瞪着眼只是发怔。

华大妈见这样子,生怕她伤心到快要发狂了;便忍不住立起身,跨过小路,低声对他说,“你这位老奶奶不要伤心了,——我们还是回去罢。

”那人点一点头,眼睛仍然向上瞪着;也低声痴痴的说道,“你看,——看这是什么呢?”华大妈跟了他指头看去,眼光便到了前面的坟,这坟上草根还没有全合,露出一块一块的黄土,煞是难看。

再往上仔细看时,却不觉也吃一惊;——分明有一圈红白的花,围着那尖圆的坟顶。

他们的眼睛都已老花多年了,但望这红白的花,却还能明白看见。

花也不很多,圆圆的排成一个圈,不很精神,倒也整齐。

华大妈忙看他儿子和别人的坟,却只有不怕冷的几点青白小花,零星开着;便觉得心里忽然感到一种不足和空虚,不愿意根究。

那老女人又走近几步,细看了一遍,自言自语的说,“这没有根,不像自己开的。

——这地方有谁来呢?孩子不会来玩;——亲戚本家早不来了。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他想了又想,忽又流下泪来,大声说道:“瑜儿,他们都冤枉了你,你还是忘不了,伤心不过,今天特意显点灵,要我知道么?”他四面一看,只见一只乌鸦,站在一株没有叶的树上,便接着说,“我知道了。

——瑜儿,可怜他们坑了你,他们将来总有报应,天都知道;你闭了眼睛就是了。

——你如果真在这里,听到我的话,——便教这乌鸦飞上你的坟顶,给我看罢。

”微风早经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

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愈颤愈细,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