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的品评与鉴赏

酒的品评与鉴赏
酒的品评与鉴赏

精品文档你我共享

酒的鉴定

曾俊淋

摘要:在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中,白酒历史悠久,具有其独特的工艺、风格和优异的色、香、味,在食品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白酒的鉴赏和品评含有丰富的内容,此文从理化鉴定和感官鉴定两个角度入手,就白酒的鉴定方法和标准作了总结,同时简要地介绍了我国的白酒种类及其风格特点。

关键词:白酒的简介白酒理化鉴定感观鉴定中国白酒分类

一、关于白酒

白酒亦称烧酒,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蒸馏酒,也是世界著名的六大蒸馏酒之一。它由淀粉或糖质原料制成酒醅或者发酵醪经蒸馏而得,历史悠久,具有其独特的工艺、风格和优异的色、香、味,在食品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白酒香味成分与风格就是白酒的香气和口味协调平衡的综合感觉,与其所含主要香味成分有直接关系。白酒中主要成分是乙醇和水,约占总重量的98%,而香味成分仅约占2%,这一部分却决定着酒的香气、香型与风格。这些香味成分含有上百种有机和无机成分,各自都具有自身的特征,它们共同混合在一个体系中,彼此相互影响,共同制约着白酒的风味。白酒有酱香、浓香、清香、米香、凤香和其他香型,因为有“其他香型”,所以实际上不仅六类[1]。白酒的酿造工艺丰富多彩,酿制酒的风格也千姿百态,它利用不同的原料、酒曲种类和特殊的生产工艺形成了十种风格典型的白酒。随着经济、文化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饮酒习惯正悄然发生变化,对白酒口味的追求由裂开始变淡。

二、白酒的理化鉴定

蒸馏酒的理化鉴定主要是看酒精度数以及总酸、总脂等的含量,对不同的酒有不同的有害物指标。对于白酒而言,它所含的甲醇、杂醇油、铅等均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限量。白酒酒液无色透明,无悬浮物,浑浊物和沉淀,瓶壁不得出现环状污物,有白酒特有的醇香,滋味纯正,无异味[2]。对于白酒行业,厂里评酒的评酒项目可以分为:生产评酒、查库评酒、勾兑评酒、包装前后评酒、对比评酒、抽样评酒、事故评酒[3]。

三、白酒的感官鉴定

感官鉴定的主要内容是品评者通过眼、鼻、口等感觉器官对酒的色泽、香味、风味等感官指标进行质量鉴评。

(一)感官鉴定的方法

精品文档你我共享

根据评酒的目的、提供酒样的数量、评酒员人数的多少,可采用明评和暗评的评酒方法。

眀评又分为明酒眀评和暗酒眀评。明酒眀评是公开酒名,评酒员之间眀评明义,最后统一意见,打分并写出评语。暗酒眀评是不公开酒名,酒样由专人到入编号的酒杯中,由评酒员集体评议,最后统一打分,写出评语,并排出名次顺位。暗评暗酒眀评酒样密码编号,从倒酒、送酒、评酒一直到统计分数、写综合评语、排出顺位的全过程,分段保密,最后揭晓公布评酒结果。评酒员所作出的评酒结论具有权威性和法律效力,其他人无权更改[4]。

(二)感官鉴定的程序

白酒的品评主要包括:色泽、香气、口味和风格4个方面。具体品酒的步骤如下:

1. 眼观酒色:

白酒色泽的评定是通过人的眼睛来确定的。先把酒样放在评酒桌的白纸上,用眼睛正视和俯视,观察酒样有无色泽和色泽深浅,同时做好记录。在观察透明度、有无悬浮物和沉淀物时,要把酒杯拿起来,然后轻轻摇动,使酒液游动后进行观察。根据观察,打分并作出色泽的品评结论。

2.鼻闻酒香:

白酒的香气是通过鼻子判断的。当酒样上齐后,首先注意酒杯中酒量的多少,把酒杯中多余的酒样倒掉,使同一轮酒样中酒量基本相同之后才嗅闻其香气。在嗅闻时要注意:⑴鼻子和酒杯的距离要一致,一般在1—3cm。⑵吸气量不要忽大忽小,吸气不要过猛。⑶嗅闻时,只能对酒吸气,不能呼气。在嗅闻时按1、2、3、4、5顺次进行,辨别酒的香气和异香,再按反顺序进行嗅闻。经反复几次嗅闻的情况,香气突出的和气味不正的首先确定下来,之后再对香气相近的进行对比嗅闻,最后确定闻香结果,写出评语。

3.品尝酒味:

白酒的口味是通过味觉确定的。先将盛酒样的酒杯端起,吸取少量酒样于口腔中,品尝其味,并反复品尝辨别,最后打分并写出品尝结果。在品尝时注意:⑴每次入口量要保持一致,以0.5—2ml为宜。⑵酒在口腔中停留时间应保持一致,一般停留10s左右,仔细辨别其味道,然后咽下或吐出。⑶酒样进口后,一般采用两种方法来体验酒的香味:一是蠕动法或振动法,利用上、下嘴唇的来回张闭,使酒液在口腔中运动;二是平铺法,酒进口后,立即将酒液平铺于舌面,把嘴闭严,让酒气充满口腔。⑷酒样下咽后,立即张口吸气,闭口呼气,辨别酒的后味。⑸品尝时,先按闻香的好坏排队,先从香淡的开始品尝,由淡而浓,再由浓而淡反复几次,注意把爆香和异香的酒放到最后品尝。⑹品尝次数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3次。每次品尝后用水漱口,防止味觉疲劳

4.综合起来看酒的风格:

根据色、香、味的品评情况,综合判定白酒的典型风格。

精品文档你我共享

(三)感官鉴定的标准:

根据GB/T 10345—2007中感官评定的要求,将白酒的品酒标准分述如下:

1.色泽:将样品注入洁净、干燥的品酒杯中,在明亮处观察,记录其色泽、清亮程度、沉淀及悬浮物情况。

2.香气:将样品注入洁净、干燥的品酒杯中,先轻轻摇动酒杯,然后用鼻嗅闻,记录其香气特征。

3.口味:将样品注入洁净、干燥的品酒杯中,喝入少量样品于口中,以味觉器官仔细品尝,记下口味特征。

4.风格:通过香和味的品评,综合判断是否具有该产品的风格特征,并记录其强弱程度[5]。

四、我国白酒的分类及其各自风格

根据感官鉴定的标准和质量鉴评我国的白酒的香型分为五种: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米香型刑和其它香型,前四种香型比较成熟,趋于标准化和定型化。除前四种香型外,还有不少具有自己特点的好酒,其香气,口味、工艺不仅不同于已定型的香型酒,而又有自己特殊的工艺、风味。从目前看又不能拿出定性定量的数据说明其化学组分,划定成型,进而恰如其分的表达其香型名称,如董酒、西凤酒、白云边、白沙液等就是这样的酒,划归不到四个香型中去,只好暂时定为其它香型。表面上看,白酒的香型与其化学组分密切相关,这些化学组分都是发酵工艺的产物。因此,工艺不同,酒的化学组分不同,香型不同。反之,香型不同,工艺也不同,其化学组分也不同。影响酒的香型和化学组分的主要因素有:原料、制曲、工艺、发酵酿酒工艺,操作、窖池结构、生产环境等,此外,还与贮存时间、贮存容器有关。

1.酱香型白酒:

酱香型酒亦称茅香型,以茅台酒为代表,属大曲酒类。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丰富醇厚,回味悠长,香而不艳,低而不淡。具有隔夜留吞、饮后空杯香犹存的特点,贮存期3年以上。

2.浓香型白酒:

浓香型酒,以泸州特曲,五粮液酒为代表,它们的主要特征是:窖香浓郁,绵甜甘冽,香味协调,尾净余长。它以己酸乙酯为主体香。很受消费者喜爱,这种香型酒在市面上较多,贵阳大曲、习水大曲,鸭溪窖酒等都属于浓香型白酒。原料混蒸混烧,采用周而复始的万年糟发酵工艺,用曲量为20%左右。窖池是肥泥窖,为丁己酸菌等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因此强调百年老窖。

3.清香型白酒:

清香型酒亦称汾香型,以山西汾酒为代表,特制黄鹤楼酒也是清香型白酒。它的主要特征是:清香醇正,诸味协调,醇甜柔和,余味爽净,甘润爽口,具有传统的老白干风格,贮存期也是一年。

4.米香型白酒:

米香型酒亦称蜜香型,以桂林三花酒为代表,全州湘山酒、广东长乐烧等也属于此类白酒,以清,甜、爽、净见长,其主要特征是:蜜香清雅.入口柔绵,

精品文档你我共享

落口爽冽,回味怡畅。如果闻香的话,有点象黄酒酿与乳酸乙酯混和组成的蜜香,贮存期一般也较大曲酒少,仅3~6个月。

5.其他型白酒:

其他型酒亦称兼香型、复香型、混合香型,此类酒大都是工艺独特,大小曲都用,发酵时间长。此类的代表酒-国家名酒董酒、西凤酒。口感特点:绵柔、醇甜、味正、余长,其特有的风格突出。

参考文献:

[1] 沈怡方,白酒生产技术大全.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20

[2] 冯德明,赵惠明,汪海东,等.酒和熟化的化学.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1:102

[3] 周恒刚,徐占成,白酒品评与勾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1:2-3

[4] 李大和,白酒勾兑技术问答,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2:50-51

[5] 黄平,刘义刚,余明华,生料酿酒技术。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10:472-473

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精品文档你我共享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葡萄酒品评

葡萄酒品评 葡萄酒的品尝是一门学问 品尝并不是喝酒,品尝是一种学问。譬如欣赏一幅画、听一曲音乐,如果你没有美术与音乐修养,就不可能说出它的好坏 葡萄酒的分类 (一)按酒的颜色可分为红、桃红和白葡萄酒。 (二)按酒内糖分多少可分为干、半干、半甜、甜型葡萄酒,其含糖量逐渐增加。 (三)按含不含二氧化碳可分为静止葡萄酒和起泡葡萄酒,这主要取决与瓶中CO2的压力。 好酒是外观、香气和口感完美结合 美丽的色泽\郁馥的香气\优雅的口感 眼—视觉:品尝首先看酒,看其颜色,定出颜色范围,观察葡萄酒的外观看有无异物,透明度如何,行家不经品尝即能够从酒的颜色和挂杯情况中判断出许多东西来。 鼻—嗅觉:气味物质通过鼻腔通道和鼻咽通路两个通道进入鼻腔到达鼻粘膜。 口—味觉:舌是味觉的主要感受器官之一,同时有鄂,其次是口腔粘膜和唇。因此,与之有关的还有热感、苛性感、刺激感、粘稠度等。 葡萄酒的外观和颜色 视觉是品尝所用到的第一感觉,它主要给人以澄清度(浑浊、光亮)和颜色(深浅、色调)等方面的印象。常常会是我们不自觉地对以后的品尝产生影响。浑浊的葡萄酒往往在口感方面得分较低;而颜色状况,则可以帮助我们判断葡萄酒的纯厚度、年龄和成熟状况等。 葡萄酒的颜色:取决于原料品种、酿造方法和存储年龄。 在红葡萄酒中,颜色深浅与单宁的含量往往正相关。如果葡萄酒的颜色深而浓,几乎处于半透明状态,多数情况下,它必然醇厚、丰满、丹宁感强;相反,色泽浅的葡萄酒,则味短、味淡,但它如果较柔和、具醇香,仍不失为好酒。 葡萄酒的色调可表现出其成熟度。它同样与质量有关,与酒龄关系非常大。新红葡萄酒由于源于果皮中的花色素苷的作用,颜色鲜艳,带紫红或宝石红色调;在成熟过程中由于会逐渐的变成瓦红或砖红色。 白葡萄酒的颜色——所谓白葡萄酒,即是几乎不含红色素的葡萄酒,它包括白色品种酿造和红色品种酿成的白色品种。 ◆近似无色即接近于水的颜色。但绝对无色不能用于形容葡萄酒; ◆禾杆黄色常用于令人怡悦的外观;而黄色则用于外观使人不太舒服的葡萄酒; ◆绿禾杆黄色,为大多数干白葡萄酒,特别是新酒的共同颜色; ◆金黄色为陈酿型白葡萄酒或利口酒白葡萄酒的典型颜色。 ◆琥珀黄色为一些陈酿白葡萄酒的典型颜色;但具有这种颜色的葡萄酒,只有当口感无氧化味时才为优质葡萄酒; ◆棕色除开胃酒外,这种颜色常为氧化或衰老的白葡萄酒的颜色。 桃红葡萄酒的颜色 桃红葡萄酒:为含有少量红色素的略带红色色调的葡萄酒。桃红葡萄酒的颜色因葡萄品种酿造方法和陈酿方式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别,介于黄色和浅红色之间。最常见的有:黄玫瑰红、

我对酒文化认识

我国是酒的故乡,也是酒文化的发源地,是世界上酿酒最早的国家之一。酒的酿造,在我国已有相当悠久的历史。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酒与文化的发展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 酒文化是指酒在生产、销售、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总称。酒文化包括酒的制法、品法、作用、历史等酒文化现象。既有酒自身的物质特征,也有品酒所形成的精神内涵,是制酒饮酒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特定文化形态。酒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不少文人学士写下了品评鉴赏美酒佳酿的著述,留下了斗酒、写诗、作画、养生、宴会、饯行等酒神佳话。酒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在人类交往中占有独特的地位。酒文化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对人文生活、文学艺术、医疗卫生、工农业生产、政治经济各方面都有着巨大影响和作用。 在几千年的文明历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首先,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因此一切政治、经济活动都以农业发展为立足点。而中国的酒,绝大多数是以粮食酿造的,酒紧紧依附于农业,成为农业经济的一部分。粮食生产的丰歉是酒业兴衰的晴雨表,各朝代统治者根据粮食的收成情况,通过发布酒禁或开禁,来调节酒的生产,从而确保民食。这是酒的产生与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条件。 中国是酒的王国。酒,形态万千,色泽纷呈;品种之多,产量之丰,皆堪称世界之冠,包括白酒,啤酒,葡萄酒,黄酒,米酒,药酒等。然而大体上又分两种:一为果实谷类酿成之色酒,二为蒸馏酒。有色酒起源于古代,据《神农本草》所载,酒起源于远古与神农时代。《世本八种》(增订本)陈其荣谓:“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少康(一作杜康)作秣酒。”仪狄、少康皆夏朝人。即夏代始有酒。余以为此种酒,恐是果实花木为之,非谷类之酒。谷类之酒应起于农业兴盛之后。陆柞蕃著《粤西偶记》关于果实花木之酒,有如下记载:(广西)平乐等府深山中,猿猴极多,善采百花酿酒。樵子入山,得其巢穴者,其酒多至数石,饮之香美异常,名猿酒。 中国又是酒人的乐土,地无分南北,人无分男女老少,饮酒之风,历经数千年而不衰。中国更是酒文化的极盛地,饮酒的意义远不止生理性消费,远不止口腹之乐;在许多场合,它都是作为一个文化符号,一种文化消费,用来表示一种礼仪,一种气氛,一种情趣,一种心境;酒与诗,从此就结下了不解之缘。不仅如此,中国众多的名酒不单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给人以美的启示与力的鼓舞;每一种名酒的发展,都包容劳动者一代接一代的探索奋斗,英勇献身,因此名酒精神与民族自豪息息相通,与大无畏气概紧密相接。这就是中华民族的酒魂!与欧洲标榜的“酒神”,甚称伯仲。似乎可以认为,有了名酒,中国餐饮才得以升华为夸耀世界的饮食文化。 在中国,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学为源头。庄周主张,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齐一生死。庄周高唱绝对自由之歌,倡导“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无何有之乡”。庄子宁愿做自由的在烂泥塘里摇头摆尾的乌龟,而不做受人束缚的昂头阔步的千里马。追求绝对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精髓所在。 这便是酒,便是中国的国粹。

白酒品评的作用和意义

白酒品评的作用和意义

第二讲白酒品评的意义和作用 一、品评的意义 白酒的品评又叫做尝评或鉴评,是利用人的感觉器官(视觉、嗅觉和味觉)来鉴别白酒质量优劣的一门检测技术。它既是判断酒质优劣的主要依据,又是决定勾兑调味成败的关键,具有快速而又较准确的特点。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被任何分析仪器所替代,是国内外用以鉴别白酒内在质量的重要手段。 1、快速 品酒的过程短则几分钟,长则半个小时即可完成。 2、准确 人的嗅觉和味觉的灵敏度较高。人的嗅觉对某种成分来说,甚至比气相色谱仪的灵敏度还高。 3、方便 白酒的品评只需要品酒杯、品酒桌、品酒室等简单的工作条件,就能完成对几个、几十个、上百个样品的质量鉴定,方便简捷的特点非常突出。 4、适用 品评对新酒的分级,出厂产品的把关,新产品的研发,市场消费者喜爱品种的认识都有重要作用,而且评酒师的专业品评与消费者的认知度如果一致,那么将对产品消费产生重要影响。 然而,感官品评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受到很多主观以及客观因素的影响,同时也难以用数字来表达,因此,感官品评不能代替化验分

析。而化验分析也只能准确地测定含量,对呈香呈味特征及其变化也难以表达,所以化验分析也替代不了品评。只有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品评的作用 1、品评是各酒厂验收产品、确定质量优劣、把好质量关的重要环节。一个酒厂对本厂的出厂酒,要批批通过品评把关。每个酒厂都必须建立相应的评酒组织,并建立标准实物(标准酒),定期的对照品评,把好质量关。 2、生产过程中,通过品评可以及时发现产品质量问题,结合化学分析找出原因,为进一步改进工艺和提高产品质量提供依据。 3、生产班组、质量管理部门,通过品评可以及时确定酒的级别,便于量质摘酒,分级入库贮存,也可随时掌握贮存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和成熟规律。 4、品评是辅助勾兑和检验勾兑效果之快速和灵敏的一种手段。勾兑和调味时,都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地、反复地边勾调、边品评,准确地选取最佳配方。 5、品评是生产管理部门检查监督产品质量的有效手段。通过对同行业同类产品的品评对比,可以及时了解各企业的产品质量水平和差异,作为选拔名、优质产品的重要依据。 6、利用品评鉴别假冒伪劣商品

透过酒文化鉴赏中国传统文化意境

透过酒文化鉴赏中国传统文化意境 医学论文发表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许多事物被赋予了特定的文化内涵,形成了固定的文化符号系统。其中更以月亮与酒文化最脍炙人口,本文将略述一二。 关键词:中国文化传统文化 一、月亮的文化意象 在中国文化里,月亮一开始就不是一个普通的星体,它伴随着神话的世界飘然而至,负载着深刻的原始文化内容。朗朗明月从古至今一路流转于中国人的广阔心灵空间,它凝聚着我们古老民族的生命感情和审美感情,成为高悬于天际的文化原型。月因其阴冷凄寒而成为女性的化身,代表了静谧与和谐,也反映了女性世界的失意与忧伤,成为失意者的象征。月是文人笔下永远说不完的故事,淡泊静谧、空寂通脱,或圆或缺、或阴或晴,让你在不经意的仰望中,心中总会萌生许多感触。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我们感到了月光之澄澈,人生之悲凉;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渗透的又是几多缠绵哀伤;“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是帝王末路的忧郁;而“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则是文人笔下凄美的意境了。月是忧伤孤独的,也是潇洒飘逸的。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是苏轼的淋漓畅快;“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乃太白的雄浑豪迈。“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是欧阳公的缠绵悱恻了。李白可以“举杯邀明月”,与月“永结无情游”,这是一种超脱世俗的旷达。月还是美好理想的寄托,“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吟风啸月,是对自然之美的礼赞;“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是对朋友的殷切关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对人生的最美祝福;“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是对淳朴生活的热切向往。 二、酒的文化意象 中国酒文化的特色之一是诗与酒的不解之缘。在文化人圈子里往往是诗增酒趣,酒扬诗魂;有酒必有诗,无酒不成诗;酒激发诗的灵感,诗增添酒的神韵。《诗经》305篇作品中,有40多首与酒有关;整部《全唐诗》五万首,涉酒诗篇也多达五分之一。不少诗人都是酒中豪杰。 陶渊明更言“性嗜酒”“期在必醉”。他视酒为“佳人”、“情人”,“无夕不饮”,“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饮酒二十首》)。领一代风骚的曹操,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垂名。他的儿子曹丕、曹植常和建安七子一起,“简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熟,仰而赋诗”。 魏末晋初的“竹林七贤”全是一群饮君子,阮籍以酒避祸,嵇康借酒佯狂,刘伶作《酒德颂》以刺世嫉邪。刘宋时代的鲍照亦爱酒惜酒,狂歌“但愿樽中酒酝满,莫措床头百个钱”。生平萧索的庾信,有“开君一壶酒,细酌对春风”等饮酒诗14首,以酒寄情,缠绵悱恻。 唐宋两代的诗人词客更多是善饮、嗜饮的发烧友,李白现存诗文1500首中,写到饮酒的达170多首,占16% 强;杜甫现存诗文1400多首中写到饮酒的多达300首,占21%强。李白以“斗酒诗百篇”,“会须一饮三百杯”为人所共晓,赢得“醉圣”的雅名;而杜甫“少年酒豪”、嗜酒如命却鲜为人知,其实杜老先生更是“得钱即相觅,沽酒不复疑”、“朝回日日典春衣,每夕江头尽醉归”,直到“浅把涓涓酒,深凭送此身”的信誓旦旦、死而后己的程度。另一位大诗人白居

葡萄酒鉴赏

[键入公司名称] 河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葡萄与葡萄酒文化 lenovo 2014/10/11

课程论文题目 ----浅谈葡萄酒之鉴赏 学生:张权增(现代科技学院1306 班,学号:2013614680604 ) 摘要:文中主要介绍了葡萄酒的鉴赏方法及饮用储藏等关键词:葡萄酒、饮用、礼仪、品尝、风味、存放 (导入语)葡萄酒是大地的儿子。在人类悉心的照料下茁壮成长。从采摘、酿造、陈年到装瓶,就像一个人从出生、成长到成熟的过程。各个地域的葡萄酒跟人一样,有不同的个性和特色,有不同的生涯和成就。不过,他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给人们带来健康、快乐和享受! 一、葡萄酒的饮用 葡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饮料之一,几个世纪以来一直被用于各种庆典宴会,它可以在饭桌上给人们带来很多乐趣。通常使用开瓶器开葡萄酒瓶,先初去瓶口封盖,再将起子钻入葡萄酒瓶的软木塞中,最后将软木塞慢慢拉出酒瓶。几乎所有的感官都可用来享受葡萄酒的乐趣。首先用眼看葡萄酒以判断其清澈度和颜色;然后用鼻子闻葡萄酒的香气;最后将葡萄酒送入口中,滑过舌头,充满口腔,咽入腹中,感觉其中。 干白酒口感清爽,酸度高,最常用来当餐前酒,或搭配前菜中的生蚝等蚌壳类的海鲜。主菜方面以清淡的蒸、烤鱼类,或水煮海鲜最对味,味道浓一点的酒,可以配简单的鸡肉或猪肉。乳酪方面则可以试试酸度高的羊奶乳酪。 大部分的玫瑰红酒都属清淡型,以新鲜果香为主,以配简单的菜肴为主。最适合搭配夏季清淡的食物,生菜沙拉、凉菜类和白肉等。此外地中海区用橄榄油和蒜头调味的菜也很适合。玫瑰红酒的口感比较没有特性,经常用来配比较难配的菜,如醋、蒜头加得很多的食物,即使不是特别好的组合,但也不会大离谱。 二、葡萄酒的礼仪 1、倒酒 倒酒时最多将酒倒至杯中三分之一处,即约在杯身直径最大处就足矣。气泡酒则倒至三分之二,如啤酒(气泡到至杯口)。

葡萄酒的感官品评

某食品有限公司葡萄酒口感评价 班级:食安1002 姓名:潘蕾蕾学号:1010500224 一、试验背景 与标准产品不同,每一个葡萄酒产区都有其风格独特的葡萄酒,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葡萄酒的风格主要决定予葡萄品种、气候和土壤等条件。由于众多的葡萄品种,各种气候、土壤等生态条件,各具特色的酿造方法和不同的陈酿方式,使所生产出的葡萄酒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产生了多种类型的葡萄酒。由于其种类繁多,构成成分复杂,气味和口感变化很大。虽然人们在如何利用现代仪器分析以确定葡萄酒的质量方面做了极大的努力,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是目前感官评价还仍然是评价葡萄酒感官质量最有效的方法。 二、试验目的 掌握葡萄酒的正常风味特征,正确的品酒方法,葡萄酒常见缺陷风味。 三、试验环境 3.1试验区内的微环境 3.1.1温度和湿度 室温保持在20—22℃,相对湿度保持在55%—65%左右。 3.1.2换气速度 应有足够的换气,换气速度以半分钟左右置换一次室内空气为宜。 3.1.3 空气的纯净度 应安装带有磁过滤器的空调,用以清除异味;检验区的建筑材料和内部设施均应无味,不吸附和不散发气味。 3.2 光线和照明 检验区的照明应是可调空的、无影的和均匀的,并且有足够的亮度以利于评价。桌面上的照度应有300~500lx,推荐的灯的色温为6500K。灯光应与消费者家中的照明相似。 3.3 颜色 试验区墙壁的颜色和内部设施的颜色为乳白色或中性浅灰色。 3.4 噪声 试验区使用防噪声装置 3.5 隔档 建立隔档的目的是便于评价员独立进行个人品评。每一隔档内应设有一工作台,工作台应足够大以能放下评价样品、器皿、回答表格和笔或用于传递回答结果的计算机等设备。隔档内还应设有信号系统。 3.6布局图

白酒品评标准

前言 白酒品评是检验白酒质量的非常重要的并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方法,它快速而准确,在生产、验收和市场营销过程中起着决定产品优劣、把好产品质量关等重要作用。 通过品酒发现生产中的问题,从而指导生产和新技术的开发、推广和应用,为提高产品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所以说品酒是指导生产、新产品开发和质量把关的重要手段,是确认名牌产品(名优酒)的一项重要措施。 通过品酒验收,可以及时地确定产品等级,便于分级贮存,同时还可以掌握酒在贮存过程中的演变情况和老熟规律,了解不同酒质在贮存中变化情况。 品酒是检验勾兑和调味效果快速而灵敏的唯一方法,是实现勾兑技术和调味技术的重要基础条件。 品酒可以辨别市场上假冒伪劣等白酒商品,是打假防伪的手段。 为了提高我公司品酒人员的技术水平,规范品酒方法,把好产品质量关,特制定本标准。 ⑴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我公司白酒品评的环境、条件、方法、步骤、标准、规则和品评术语。 本标准适用于我公司清香型白酒的品评。 ⑵引用文件 GB/T 10345—2007 白酒分析方法 《白酒生产技术全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沈怡方著 《白酒品酒师手册》中国轻工业出版社赖高淮著 1.品酒的环境与条件 1.1品酒的环境 品酒室要求光线充足、柔和、适宜,温度为20—25℃,湿度为60%左右。恒温恒湿,空气新鲜,无香气及邪杂气味,无震动和噪音。 品酒室内应有专用的品酒桌,在桌上铺有白色台布,还应有品酒杯、水杯、痰盂等。 1.2品酒条件 ⑴品酒员应具备一定的素质 品酒员的品评能力、思想觉悟和业务知识水平决定了品酒的结果。品酒员要求感觉器官灵敏,经过专门训练与考核,符合感官分析要求,熟悉白酒的感官品评用语,掌握相关香型白酒的特征。

中国十大酒文化博物馆

中国十大酒文化博物馆 1、贵州酒文化博物馆 开建时间: 落成时间:1989 年7 月 投资方:遵义市文化局地址:遵义市中华南路178 号。邮编:563000。 1999 年撤地设市后上划现遵义市文化局。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面积:770 平方米 2、古井酒文化博物馆 开建时间:1994 年9 月 落成时间:1996 年12 月 投资方:古井集团 投资:1500 万 地址:位于安徽省亳州市 面积:2200 平方米 主要布局:该馆分为楼上、楼下两个展厅和中国酒文化、古井酒文化、古井发展史、名酒荟萃、古井画廊等五个展区 3、老龙口酒博物馆 开建时间:2002 年1 月 落成时间:2002 年9 月 地址:沈阳市大东区珠林路 1 号 投资方:老龙口面积:1200 平方米 主要布局:整体建筑以博物馆为主,两侧配以清代酒馆、清代酒作坊、“酒文化展区”和“酿酒老作坊展区”两大部分。“酒文化展区”又包括“酒的源流”“酒规酒俗”“酒具酒,,器”“酒诗酒画”“老龙口发展史”“老产品陈列室”等六个部分;酿酒老作坊展区生动再,,,现了中国传统酿酒的工艺流程,展示了古法酿酒的各式器具,酿酒所需的各种原料;在厂内挖掘出土的百年石磨群;二十世纪50 年代至80 年代老龙口部分老产品等。 4、西域酒文化博物馆 开建时间: 落成时间:2006 年10 月 地址:伊犁新源县肖尔布拉克镇 投资方:肖尔不拉克酒厂投资:1200 万 面积:1500 平方米 主要布局:分为“西域自古出美酒”“瀚海遗真话酒具”“酒令酒诗弈酒海”“塞外江南飘酒香”等17 个部分,展出图片3000 余幅、酒类古董60 余种200 多件。 5、桂林三花酒文化博物馆 开建时间:落成时间:2007 年10 月

白酒品评考试答题要领

白酒品评考试答题要领 李维青 (甘肃武威市北关东路1号,甘肃武威733000) 【摘要】:白酒评酒工作是白酒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环"Yi,白酒质量的优劣主要是通过理化检验和感官品评的方法来判断,任何仪器也不能代替感官品评。通过训练,可改善和增强感官品评的能力,进而提高对白酒的品评和判断的能力。对参加白酒品评考试的考试题型、考题内容及答题要领进行了介绍。(陶然) 【关键词】:白酒品评;评酒员考试;考试题型;答题要领 白酒是一种食品,它的质量优劣除根据其理化分析,特别是卫生指标的判定外,感官检验也是非常重要的。白酒的感官质量包括:色泽、香气、口味和风格,还可以增加酒体和个性等内容。由于感官检验到目前为止还要依靠人们的感觉器官来完成,所以感觉器官必须没有缺陷(含色盲、嗅盲、味盲),并有较高的灵敏度,可以明察秋毫。 白酒评酒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可归纳为5条:①健康的身体,很少感冒,心态平静;②较强的业务能力,能实现“四力”,即检出力、识别力、记忆力和表现力;③熟幼、的评酒技巧,含按序品评、重点突出,牢记第一感;④良好的职业道德,如实事求是,事业心强,坚持原则等;⑤较高的检评水平,含准确性、重复性、再现性和稳定性。为此,评酒员要经过集中培训,自我练习,不断提高,再经过考核委员会的考试,合格者上报,审核批准,发证聘用。所以,当一名国家级白酒评委,必须经过专业培训,严格考核等程序。 我国的国家级白酒评委考核工作是从1979年8月,第二届全国评酒会正式开始的,经考核聘请评委17人,加上5名特聘评委共22人。1984年第四届全国评酒会前,经过考核、择优聘请评委34人(含免试4人)。1988年第五届全国评酒会前,择优录取44名正式评委(含6名免试的专家业务组成员),并特聘35名特邀评委共79人。近年,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和中国酿酒工业协会都组织过全国性白酒评委的考核和聘任工作。2006年5月,中国酿酒工业协会以中酒I}J} [2006]22号文,聘请2005届国家级白酒评酒委员107人。2006年11月,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以中食I}J} [2006] 101号文,聘任第七届白酒国家评委175人。

葡萄酒文化与品鉴教案

葡萄酒文化与品鉴教案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邢台学院 教案 2014 ~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葡萄酒文化与品鉴 学时学分 32学时2学分 专业班级 授课教师王会京 院部美术与设计学院 本课程教学总体安排 课程名称:葡萄酒文化与品鉴 课程性质与类型:公共选修课 总学时、学分:32学时 2学分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葡萄酒起源、产地、产区、文化内涵、饮用习惯的讲解,使学生能够掌握葡萄酒文化的基础知识;学习葡萄酒的外观、品种分类、等级、品酒技巧、菜肴搭配以及侍酒流程等葡萄酒的品鉴过程,全面掌握识酒与品酒的方法。本课程打开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感知鉴赏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在各专业深造和开拓提供活力。 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王恭堂《葡萄酒的酿造和欣赏》中国轻工业出版,2000年 参考书:郭征《葡萄酒鉴赏宝典》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

考核方式及成绩计算方法: 要求:能够独立完成小论文撰写。 评分标准: 1、课堂情况:(30分)出勤率、迟到、早退状况 2、作业情况:(70分) 1)本课程是公共选修课,要求学生在学完本课程以后,能够掌握和熟悉中外葡萄酒的历史文化葡萄品种、葡萄酒品种、葡萄酒的酿造、葡萄酒的品尝、产区等内容。 2)考试小论文形式,综合谈谈对葡萄酒的认识和感受,考察学生的感受与鉴赏能力。 课程教学日历 课程名称:葡萄酒文化与品鉴授课学期:2014 ~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第一章教学安排的说明章节题目:第一章葡萄酒的起源 学时分配:共4课时 第一节葡萄酒的起源 第二节葡萄酒的发展和葡萄酒文化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葡萄酒的品评和鉴赏

青岛农业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葡萄酒品评和鉴赏 姓名:王义潮 学号: 104355081193 年级: 2008级 层次:专升本 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指导教师:呼明娴 青岛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完成时间:2010 年10 月10 日

摘要 葡萄酒品尝是通过人的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来测定酒的感官特性,评价酒的质量。主要目的是针对产品的某些缺陷,为改进工艺技术,提高产品质量,或是为了准确地鉴定质量级别而进行的。本文主要阐述了葡萄酒品尝前对环境要求、葡萄酒的温度、杯子的选择等品尝前的准备工作;葡萄酒品尝理论及品酒词汇;葡萄酒品尝的步骤。 葡萄酒品尝室要求墙壁白色、光线柔和、空气清新、温度湿度适宜、环境安静。为了让葡萄酒在饮用时的香味更香醇,可以预先开瓶,让葡萄酒先透透气,呼吸一会儿.这样可以让酒稍微氧化,能使酒的味道更柔顺一些。葡萄酒开瓶的步骤和杯子的选择也有严格要求。这样才能达到葡萄酒品尝的良好的环境。 品评葡萄酒时,往往咽下少量葡萄酒,并将其余部分吐出。然后,用舌头添牙齿和口腔内表面,以鉴别余味。一般用时间(以秒为单位)来计算余味持续的长短。在结束第一个酒样后,应停留一段时间。只有当这个酒样引起的所有感觉消失后,才能品尝下一个酒样。品酒的步骤一般从视觉、味觉和嗅觉三方面考虑。 品尝过程中严格按照品酒四部曲——看酒、摇酒、闻酒、品酒的步骤进行并做好记录 关键词:葡萄酒品尝理论品尝词汇品尝步骤

目录 第1章前言 (1) 第2章品酒前的准备 (2) 2.1 品酒的最佳环境 (2) 2.2葡萄酒的适饮温度 (2) 2.3醒酒 (2) 2.4开瓶的步骤 (3) 2.5杯子的选择 (3) 第3章品尝理论 (4) 3.1视觉 (4) 3.2嗅觉 (4) 3.3味觉 (5) 3.4品尝过程中词汇的运用 (6) 第4章葡萄酒的品酒四部曲 (8) 4.1看酒 (8) 4.2摇酒 (8) 4.3闻酒 (8) 4.4品酒 (9) 4.5记录 (9) 第5章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白酒品评基础知识

白酒品评基础知识 1、五届评酒情况: ⑴第一届评酒:时间是1952年在,是根据市场销售信誉结合化验分析结果来评定,评出四大名白酒:茅台、西凤、汾酒、沪州大曲。 ⑵第二届评酒:1963年10月,,按酒色、香、味百分制打分写评语、采取密码编号、分组淘汰、评出八大名白酒:茅台、西凤、老窖特曲、汾酒、五粮液、古井贡、董酒、全兴大曲。 ⑶第三届评酒:1979年由轻工业部在举行,开始分香型、不同生产工艺和糖化发酵剂分别编组、密码编号、按色、香、味、格、百分制打分写评语,采用淘汰制比赛,评出八种名白酒:茅台、老窖特曲、汾酒、五粮液、古井贡、董酒、洋河大曲、剑南春。统一了香型述语。 ⑷第四届评酒:1984年5月于省市举行,评出13种名白酒:茅台、西凤、汾酒、老窖特曲、全兴大曲、剑南春、五粮液、古井贡、董酒、洋河大曲、双沟大曲、黄鹤楼、郎酒。此次增加了评酒员基础理论知识考试。 ⑸第五届评酒:1989年1月在市举行,评出17种名白酒:茅台、西凤、汾酒、老窖特曲、全兴大曲、剑南春、五粮液、古井贡、董酒、洋河大曲、双沟大曲、黄鹤楼、郎酒、武陵酒()、宝丰酒()、宋河粮液()、沱牌大曲(厂 2、几大香型酒评酒述语、代表、主体香气或特征成分: ⑴酱香型:酱香突出、香味优雅细腻、酒体柔绵醇厚、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糠醛含量高(茅台) ⑵浓香型:窖香浓郁、绵甜甘冽、香味协调、尾净余长,主体香气成分是 己酸乙酯,常采用混蒸续渣法生产。(老窖特曲) ⑶清香型:清香纯正、香味协调、醇甜柔和、余味爽净,主体香味成分为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采用清蒸清烧两遍清工艺生产。(汾酒) ⑷米香型:蜜香清雅,入口绵柔,落口爽净,回味怡畅。主体香味物质为乳酸乙酯、乙酸乙酯和B—苯乙醇,是以大米为原料,小曲为糖化发酵剂。(三花酒)

葡萄酒文化与鉴赏

葡萄酒文化与鉴赏 第一章葡萄酒的起源和传说 第一节葡萄酒的起源和酒神传说 一、开设本课程的意义 随着全球化潮流,葡萄酒已被人们称为继英语之后的“第二种国际交际语言”,这种观点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精英人士的认同。 葡萄酒代表了一种文化和时尚的生活态度。 二、酒的分类 一、按照酿造工艺的主要特征分有三类 蒸馏酒:即在原料发酵后采用蒸馏技术而获得的酒,如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金酒、兰姆酒及中国白酒。 酿造酒(发酵酒):即在原料发酵后采用压榨或者过滤的方法获得的酒,如黄酒、啤酒、葡萄酒和其它果酒。 配制酒:即以蒸馏酒或酿造酒为基础,人工配入一定比例的甜味辅料、芳香原料或者中药材、果皮、果实等,混合、贮藏后经过滤而制得的酒,如吉林五味子酒、张裕葡萄酒公司的味美思。 二、按照使用的原料不同划分为三类 粮食酒:以粮食为主要原料生产的酒,如糯米酒、高粱酒。 果酒:以果类为原料生产的酒,如葡萄酒、苹果酒、杨梅酒。 代粮酒:以用粮食和果类以外的原料,如野生淀粉原料或者糖原料生产的酒,如红薯酒、甘蔗酒。 三、按照酒精含量高低划分为三类 高度酒:酒精的体积含量在40%(V/V)以上的酒。 中度酒:酒精的体积含量在20-40%(V/V)之间的酒。 低度酒:酒精的体积含量在20%(V/V)以下的酒。 四、按我国商业上传统分类习惯划分为七类: 白酒、黄酒、啤酒、葡萄酒、药酒、其它酒。 注:其它酒,是指除前六类酒外的其它酒种,如白兰地、威士忌、金酒、伏特加、朗姆酒等。 三、葡萄酒的起源和酒神传说

葡萄酒何时起源? 关于葡萄酒的起源,众说纷纭。但我们可以确切地说,至少在7000多年前,人类就已经饮用葡萄酒了。 据考古资料,最早栽培葡萄的地区是小亚细亚里海和黑海之间及其南岸地区。大约在7000年以前,南高加索、中亚细亚、叙利亚、伊拉克等地区也开始了葡萄的栽培。 多数历史学家认为波斯( 即今日伊朗)是最早酿造葡萄酒的国家。考古发现有力地支持了这一观点。新华社1996年6月6日报导:考古学家在伊朗北部扎格罗斯山脉的一个石器时代晚期的村庄里,挖掘出的一个罐子证明,人类在距今7000多年前就已饮用葡萄酒,比以前的考古发现提前了两千年。 古希腊葡萄酒与酒神 欧洲最早开始种植葡萄并进行葡萄酒酿造的国家是希腊。一些旅行者和新的疆土征服者把葡萄栽培和酿造技术,从小亚细亚和埃及带到希腊的克里特岛,逐渐遍及希腊及其诸海岛。 3000年前,希腊的葡萄种植己极为兴盛,当时,葡萄和橄榄是古希腊最重要的园艺作物。公元前9世纪-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著名诗人荷马在他的史诗巨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中,有许多章节都讲到了葡萄园和葡萄酒。 古希腊神话里的酒神狄奥尼索斯(Dionysus)是葡萄酒与狂欢之神,也是古希腊的艺术之神。据最流行的传说,他是宙斯(Zeus)和西姆莱公主(Semele)所生的儿子。酒神的表征是一个由常春藤、葡萄蔓和葡萄果穗缠绕而成的花环,一支杖端有松果形物的图尔索斯杖和一只叫坎撤洛斯的双柄大酒杯。在早期的绘画艺术中,他被描绘成一个蓄须男子,但后来又变成了一个有女性味道的青年男子,并常由女祭司们陪伴和长笛演奏者们簇期着。 早在公元前7世纪,古希腊就有了“大酒神节” (Great Dionysia)。每年3月为表示对酒神狄奥尼索斯的敬意,都要在雅典举行这项活动。人们在筵席上为祭祝酒神狄奥尼索斯所唱的即兴歌,称为“酒神赞歌”(Dithyramb)。 古罗马葡萄酒与酒神 公元前6世纪,希腊人把小亚细亚原产的葡萄酒通过马赛港传人高卢(即现在的法国),并将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传给了高卢人。罗马人从希腊人那里学会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后,很快在意大利半岛全面推广。古罗马时代,葡萄种植已非常普遍,“罗马法??(十二木表法Twelve Tables ,颁布于公元前450年)规定:若行窃于葡萄园中,将施以严厉惩罚。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迅速传遍法国、西班牙、北非以及德国莱菌河流域地区,并形成很大的规模。直至今天,这些地区仍是重要的葡萄和葡萄酒产区。

浅论中国酒文化及其精神文化价值

浅论中国酒文化及其精神 文化价值

摘要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它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在中国,酒文化更对伦理道德,文化性格,文化心理,思维方式,审美情趣,语言文字,社会理想等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酒文化以酒为载体, 以酒行为为中心形成独特的文化形态。中国酒文化以其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的蕴涵而在世界酒文化之林中独领风骚,中国酒文化蕴涵丰富、自成体系,具有很大的精神文化价值。 酒文化概念的引入 “酒文化”一词,是由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于光远教授提出来的。萧家成撰文提出酒文化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酒文化就是围绕着酒这个中心所产生的一系列物质的、技艺的、精神的、习俗的、心理的、行为的现象总和。 围绕着酒的起源、生产、流通和消费, 特别是它的社会文化功能以及它的所带来的社会问题等方面所形成的一切现象,都属于酒文化及其相关的范围。酒文化是以酒为特质载体,以酒行为为中心的独特文化形态。酒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同时还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发生影响, 与其他文化现象紧密联系。从本质上说,酒既具有自然属性, 又具有社会属性。酒文化研究的对象既包括原料、器具、酿造技艺等自然属性,更侧重于酒的社会属性, 即酒在社会活动中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宗教、艺术、科学技术、社会心理,民风民俗等各个领域所产生的具体影响

酒文化的历史 从现存的文字典籍中我们可以看到,酒在古代就有深远影响其中,纵情肆欲,荒淫透顶者有之:殷纣王荒淫无道,喜作长夜之饮,以酒为池,县(悬)为肉林,使男女倮(裸)相逐其间;身无羁绊,放浪形骸者有之:晋朝名士刘伶嗜酒如命,经常乘一辆小车,提一壶酒,让仆人扛着铁锹跟在后面,叮嘱仆人:如果我死去,就地随便埋掉;饮酒为文,才思奔涌者有之:李白斗酒诗百篇,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浅斟细酌,交谊叙旧者有之:草草杯盘供语笑,昏昏灯火话平生;寂寥落寞,有酒无朋者亦有之:无人竭浮蚁,有得至昏鸦凡此种种,蔚为大观中国的酒文化可谓源远流长。 甲骨文就已有了酒字,写法是中间是个酒瓶,两侧曲线表示酒溢出,显然在甲骨文以前酒就出现了。据载:公元前21 世纪建立的夏王朝各代统治者大都喜欢饮酒,尤其夏朝末代帝王桀,每天只知和宫女侏儒等喝酒玩乐周武王灭商建立了周王朝,西周的统治者以商纣王酗酒亡国之事为戒,开始实行酒禁政策当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祭祀会盟用酒和各阶层人们饮酒的礼仪规格与限制越来越松两汉施行酒禁政策,虽说汉代统治者一再下令禁酒,但远比不上秦代严格魏晋南北朝时,人们对酒产生了特殊的兴趣虽说时有酒禁,但是总起来看是放纵饮酒的隋唐的统一,农业的持续发展,为酿酒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唐代各阶层人们均喜欢饮酒及至宋代,内忧外患,宋人不再具有唐代人的豪情壮志,他们转而在酒色之乡寻求安慰,及时行乐于是统治者对酒采取暗中鼓励的政策,借以多征收酒税以充实国库,所以宋代酒禁是松弛的,除了官僚士大夫外,市民饮酒之风也兴盛起来,各种酒肆在全国城乡普遍设立古代人做官不仅仅以科举谋

《葡萄酒文化与鉴赏》校本课程总结与反思

《葡萄酒文化与鉴赏》 根据我校学生培养“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英才”的目标,努力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身心健康,本学期的校本课程《葡萄酒文化与鉴赏》旨在使每个学生都“学会担当,学会求知、学会创造、学会生活”,有效地补充和丰富国家课程。一个学期《葡萄酒文化与鉴赏》课程的开设,使我无论在教学技能和对课堂的掌控能力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这些不仅仅是对专业技能的深化,更是对老师“一专多能”个人素养的锻炼,使我从中受益匪浅。现将开课感悟汇报如下: 一、充分相信学生,把课堂交给学生。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就是要改变教师的“满堂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有效补充,它能够最大程度开发学生的潜能。《葡萄酒文化与鉴赏》课程开设的初衷就是希望学生能在课堂中掌握基本的葡萄酒常识,学会鉴赏葡萄酒的基本技能,并能够动手制作葡萄酒。秉承着这种理念,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地“动”起来,既能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又能使学生“学会创造,学会生活”。 二、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相结合,提高课堂效率。 葡萄酒是一种品位,葡萄酒是一种生活态度。本课程的课程预设是五节理论课程和五节实践课,把理论和时间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课程效率。但实际授课过程中,我发现学生更多地喜欢实践课程,也就是动手操作的课程,也就在这种课堂上学生才更愿意动手和思考。所以,在后面几节课程中,基本上采用的是前几分钟理论知识的普及和讲授,后面留出大量时间教给学生动手实践,在此过程中,我带领着学生创作出家庭版葡萄酒和苹果醋,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主观能动性。 三、师生良好互动,进一步提升了师生友好关系。 在整个授课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

白酒品评

1、白葡萄酒的颜色随着酒龄的增加而,红葡萄酒的颜色随着酒龄的增加而。 2、葡萄酒按颜色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葡萄酒的分类根据含糖量分为干葡萄酒(<4g/L),半干葡萄酒(4-12g/L),半甜葡萄酒(12-45g/L)、甜葡萄酒(>45g/L)。 4、葡萄酒的视觉评价包括颜色、澄清度、黏度、起泡性、酒柱(酒泪) 5、红葡萄酒 红葡萄酒是红葡萄皮渣与葡萄汁混合经控温发酵、皮渣分离、陈酿及后加工处理而成。在酒精发酵期间葡萄的不同部分和葡萄汁接触,获得了红葡萄酒中的色素、单宁等物质。 6、白兰地是以葡萄为原料,经发酵、蒸馏、橡木桶储存陈酿、调配而成的酒度(20℃)为40%左右(体积分数)的葡萄蒸馏酒。 7、葡萄酒中的香气分为哪三类,影响这几类香气的因素有什么 品种香:源于葡萄品种的香气,又称一类香气(品种、产区、成熟度)。 发酵香:微生物发酵产生的香气,又称二类香气(葡萄原料、酵母菌、工艺)。陈酿香:陈酿演化以及其他材料赋予的香气,又称三类香气(一二类香气的转化、陈酿、橡木处理) 8、阈值是检查食品中众多香味单位成分的呈香、呈味的,阈值越低的成分其呈香呈味的作用。 9、曲药是白酒酿造过程中的重要物质基础,它是酿酒有益、、香味成分的前驱物质的载体。 10、白酒中的杂味主要有、、及其它杂味。 11、白酒降低酒精度后,出现的白色沉淀物主要是、、等物质。 12、四种基本呈味物质及敏感区 13、葡萄酒的外观特性包括哪一些指标 14、葡萄酒外观的分析方法 15、葡萄酒中呈现甜、酸、咸、苦的物质 16、主要的葡萄品种,及其特征 17、按照啤酒的酿造工艺,主要分为拉格(Lager)和艾尔(Ale)两大类。 各种啤酒杯及其适用的啤酒类型:直口杯,一般适用于捷克的皮尔森啤酒、德国的下发酵啤酒,当然还有一些透彻可以观察气泡上升的酒类也可以用,比如比利时的法柔、混酿、水果啤酒,德国的勃克(Bock)烈性啤酒等。 18、开口郁金香杯,强调泡沫,比如美式淡色艾尔、比利时烈性艾尔、深色艾尔、法兰德斯红色艾尔等都更适合这种开口的郁金香杯。 白兰地杯:适用于各类口味比较强烈的带有沉淀物的啤酒,比如美式大麦酒、烈性艾尔、深色艾尔、双倍世涛,比利时淡色艾尔、烈性淡色艾尔、烈性深色艾尔、水果等,还有一些老式的上面发酵啤酒。 皮尔森杯用途广泛,美式淡色啤酒都适用以外,还有像德式的下面发酵啤酒、欧式的淡色啤酒都适用。 圣杯,基本属于精酿啤酒类型,像比利时的修道院啤酒、烈性淡色爱尔啤酒、烈性深色爱尔啤酒、双料啤酒、三料啤酒,还有来自德国柏林的小麦啤酒。 19、新酒体设计的构思创意主要来自哪些方面? 答:①用户要通过各种渠道掌握用户的需求,了解消费者对原产品有哪些看

葡萄与葡萄酒文化论文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学院:食品科学与技术学院班级:食质二班 姓名:刘晓鸣学号:201440718212 课程论文题目:浅谈葡萄酒鉴赏 课程名称:葡萄与葡萄酒文化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

浅谈葡萄酒鉴赏 学生:刘晓鸣 (食品科技学院14食质二班,学号201440718212) 摘要:文中主要介绍了葡萄酒的鉴赏方法及饮用储藏等 关键词:葡萄酒、饮用、礼仪、品尝、风味、存放 葡萄酒是大地的儿子。在人类悉心的照料下茁壮成长。从采摘、酿造、陈年到装瓶,就像一个人从出生、成长到成熟的过程。各个地域的葡萄酒跟人一样,有不同的个性和特色,有不同的生涯和成就。不过,他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给人们带来健康、快乐和享受! 一、葡萄酒的饮用 葡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饮料之一,几个世纪以来一直被用于各种庆典宴会,它可以在饭桌上给人们带来很多乐趣。通常使用开瓶器开葡萄酒瓶,先初去瓶口封盖,再将起子钻入葡萄酒瓶的软木塞中,最后将软木塞慢慢拉出酒瓶。几乎所有的感官都可用来享受葡萄酒的乐趣。首先用眼看葡萄酒以判断其清澈度和颜色;然后用鼻子闻葡萄酒的香气;最后将葡萄酒送入口中,滑过舌头,充满口腔,咽入腹中,感觉其中。 干白酒口感清爽,酸度高,最常用来当餐前酒,或搭配前菜中的生蚝等蚌壳类的海鲜。主菜方面以清淡的蒸、烤鱼类,或水煮海鲜最对味,味道浓一点的酒,可以配简单的鸡肉或猪肉。乳酪方面则可以试试酸度高的羊奶乳酪。 大部分的玫瑰红酒都属清淡型,以新鲜果香为主,以配简单的菜肴为主。最适合搭配夏季清淡的食物,生菜沙拉、凉菜类和白肉等。此外地中海区用橄榄油和蒜头调味的菜也很适合。玫瑰红酒的口感比较没有特性,经常用来配比较难配的菜,如醋、蒜头加得很多的食物,即使不是特别好的组合,但也不会大离谱。 二、葡萄酒的礼仪 1、倒酒 倒酒时最多将酒倒至杯中三分之一处,即约在杯身直径最大处就足矣。气泡

葡萄酒知识与鉴赏学后感

葡萄酒知识与鉴赏学后感 经过对PPT的学习以及和同学们的交流,让我这个原先对葡萄酒一无所知的人,逐步对葡萄酒的历史、制作、储存、品味等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从而对葡萄酒的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下面,针对本次的学习,谈谈一下自己的一些感想。 首先,通过学习,让我知道了葡萄酒具有悠久的历史,并非近代才有的新品种。而今能够流行到全世界,并且形成了一定的文化,确实值得我们国人思考。我国的酿酒历史也非常久远,曾经的丝绸之路也把我们的白酒带到欧洲,但为何到今天,我们的白酒还不能流行于世界?如果说养生保健,白酒一样具有一定的功效,优质的白酒口感一样迷人,让人陶醉,可为什么我们国人自己都不清楚该如何去品味?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我国的酒桌文化(我只能说是酒桌文化而不是酒文化)。酒,作为我国宴请宾客必不可少的部分,不管什么类型的酒,只要能上场面,一律都上;只要酒量可以,就得“感情深,一口闷”!只要能喝,什么白酒、洋酒、红酒,甚至啤酒,统统灌到肚子里,非得弄得几个人趴地下那才叫尽兴,才叫有面子。试想一下,喝得醉呼呼的,再好的酒,还有什么味道?吐得一塌糊涂,如此伤身,能养生吗?醉了胡言乱语、拳打脚踢,谈何文化?谈何品味?要形成我们自己的白酒文化,首先得让我们的酒桌文化回归理性,不再以酒量来衡量感情,而是以喝酒人的素养来提升酒局的质量,有一句广告词说得好:“朋友,不在酒量,而在体谅!”就道出了其中的奥妙。久而久之,我们自己的白酒文化就会因人的素质的提高而得以形成。 其次,葡萄酒有一整套的管理体系,其中包括产地、葡萄品种、酒的品质、储藏、包装、销售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和严谨的生产,光是葡萄酒的生产就让人感觉其品质的保证。反观我国的白酒行业,一样不乏品牌,林林总总,市场感觉很是兴旺。但是为什么很多人喝起来却感觉不到像喝红酒那时的一种品位?首先是因为我国的白酒市场混乱,品质参差不齐,更有甚者,一些不法商人埋没良心,为了追求利润而罔顾人性命,生产劣质酒甚至假酒,污染了整个白酒市场。其次,我国的监管机构执法不勤,执法不严,管理体系混乱也是导致白酒品位不高的一大病症。只有严格监管,严格执法,才能杜绝扰乱市场的害群之马;只有提升管理,制定严格的品质评审标准,才能使白酒市场做到高标准,高品质。消费者有了高品质的好产品,自然也提升自己品酒的素养,而不是一味的往肚里灌。 再次,葡萄酒对人的养生和保健作用在古代就有记载,而现代人也随着红酒文化的传播,逐渐懂得如何利用红酒来保健养生。而白酒同样也在古人的记载中提到过保健养生的功效,只是因为没有形成统一的文化进行宣传,而让很多人误以为喝酒伤身(喝酒过量自然会伤身,葡萄酒喝多了也不行)。因此,我们还需要对白酒的保健养生功效进行宣传,让消费者明白掌握怎样的量才对身体有好处,有什么好处?消费者明白之后才会懂得如何操作。等消费者明白白酒的保健功效,并且懂得怎么运用白酒去养生的时候,我们的酒文化才会慢慢形成。 说了很多关于葡萄酒的好处,以及对白酒的一些“抨击”,有人肯定说我崇洋媚外。我并不是好酒之人,对任何酒都不感冒。但是,酒有文化,我们可以通过品酒去品文化。红酒如此,白酒亦当如此!这就是我在本次学习之后的一些感慨。希望我们国家在学习外国文化的同时,让我们自己的文化强大起来,才是正道!

酒文化与鉴赏课程论文

酒文化与鉴赏课程论文 中国是世界上酿酒最早的国家之一,酒的酿造,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酒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中国酒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酒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酒的性能 酒是多种化学成份的混合物,酒精(学名乙醇)是其主要成分。除此之外,还有水和众多的化学物质。酒精无需经过消化系统就可被肠胃直接吸收。酒进入肠胃后,进入血管,饮酒后几分钟,迅速扩散到人体的全身。酒首先被血液带到肝脏,在肝脏过滤后,到达心脏,再到肺,从肺又返回到心脏,然后通过主动脉到静脉,再到达大脑和高级神经中枢。 酒有多种,其性味功效大同小异。一般而论,酒性温而味辛,温者能祛寒、疏导,辛者能发散、疏导。所以酒能疏通经脉、行气和血、蠲痹散结、温阳祛寒。另外酒为谷物酿造之精华,故还能补益肠胃。过度饮酒有害健康。酒中乙醇对肌体的组织器官有直接毒害作用,对乙醇最敏感的器官是肝脏。连续过量饮酒能损伤肝细胞,干扰肝脏的正常代谢,进而可致酒精性肝炎及肝硬化。过量饮酒影响脂肪代谢,肝脏脂肪合成增多,使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增高,发生甘油三酯血症的可能性增大。此外,长期过量饮酒会增加高血压,脑卒中危险,还会造成记忆力衰退,智力下降等不良后果。 酒精对大脑和神经中枢的影响最大。酒进入人的大脑和高级神经中枢后,会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微妙的影响。我们可把饮酒后的心智状态分为畅意、微醺、失控和烂醉四种。少量饮酒能疏肝解郁、宣情畅意,令人神清气爽、通体舒泰,有益身心健康。饮至四、五分时,似醉非醉,血流加速,血脈扩张,人进入一种无拘无束、情绪兴奋、积郁一空、飘然羽化的解脱状态,这是抛弃传统束缚回归原始状态的生存体验,在摆脱现实的悲苦与烦恼中获得生的极大快意,即所谓“酒以成欢,酒以忘忧”、“醉来赢得自由身”。此时思路开阔,思维活跃,最有益于文学艺术的创作。饮至七、八分时,神经麻木,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