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知人论世与丹纳艺术三因素说比较研究

孟子知人论世与丹纳艺术三因素说比较研究
孟子知人论世与丹纳艺术三因素说比较研究

学校代码10530 学号

分类号密级

硕士学位论文

孟子“知人论世”与丹纳“三因素说”

的比较研究

学位申请人三号仿宋

指导教师三号仿宋

学院名称三号仿宋

学科专业三号仿宋

研究方向三号仿宋

年月日

A Comparative Study on Mencius’s “ZhiRenLunShi” and Taine’s “Three Factors”

Candidate小四号Times New Roman体

Supervisor小四号Times New Roman体

College小四号Times New Roman体

Program小四号Times New Roman体

Specialization小四号Times New Roman体

Degree小四号Times New Roman体

University小四号Times New Roman体

Date小四号Times New Roman体

湘潭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湘潭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摘要

知人论世最早由孟子提出,本是一种修身尚友之道,经过后人不断的阐发,在时代流变中逐渐演化成一种文学批评方法,成为中国古典诗学的主流观念之一,影响至今,长盛不衰。丹纳三因素说是通过对种族、环境、时代三因素的考察,来解释艺术产生及本质的理论,成为盛极一时的社会学批评最重要的支柱之一。依照文学理论家韦勒克对文学研究的外部、内部之分,知人论世和三因素说都属于外部研究的范畴,两者之间有着很多契合之处,不仅都高度重视文学外部研究,也不约而同地忽视内部研究,在它们所注重的外部研究内部又有着共同强调的因素,如时代因素对文学的影响。与此同时,两者之间的相异之处也是很明显的,知人论世的核心在于“知人”,而三因素说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客观决定论;同时,在知人论世的演变中,读者的地位是忽隐忽现的在场,而在三因素说中读者是彻底的缺席。知人论世和三因素说根植于中西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思维模式,有着各自的流变传统,造成两者的理论品性也迥然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各自的理论价值和理论寿命。比较诗学新近的发展渐渐告别以往的平行比较的弊端,注重在比较中注入更多的文化因素,同时也倡导理论和作品的融合,不同文化的融合。在比较诗学的视域下,知人论世和三因素说不仅有着各自的价值维度,也有着在新形势下焕发活力的巨大潜力。摒弃文学研究的内外之分,走向总体研究,将研究的基点根植于文本的自身,注重文学的审美属性也许是让我们看到它们价值和发挥它们潜力的一条途径。

关键词:知人论世;丹纳;三因素说;比较诗学

Abstract

“ZhiRenLunShi” w as first proposed by Mencius, which it is a kind of the values on self-cultivation and friendship in its original meaning. Then it is explained from generations to generations and gradually evolved into a method of literary criticism. Finally, it has become one of the essential concepts in Chinese classical poetics,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nowadays.Taine put forward the “three factors” that race, environment and age are the three factors to explore the origin and essence of the art. And his theory has become very popular, even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ways in sociological criticism.According to the literary theorist Wellek, the study of literature is divided into external and internal parts. “ZhiRenLunShi” and Taine’s “Three factors” both are extern al study and similar. That is to say, on the one hand, they both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external study; on the other hand, they also both ignore the internal study. What’s more, their external studies focus on the same factor, such as the impact of age on the literature. Besid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are also very obvious. The key of “ZhiRenLunShi” is “ZhiRen”, while Taine’s “three factors” can be considered as an objective decision theory. Further, the reader’s presence flickering exists in “ZhiRenLunShi”, while the readers are completely absent in Taine’s “three factors”.“ZhiRenLunShi” and Taine’s “three factors” generated from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and modes of thinking, which have their own traditional rheology. And those result in the distinct characters and their own values and https://www.360docs.net/doc/501753948.html,parative Poetics recently bid farewell to the parallel study and pay attention to culture. And it also advocates the integration of theories, works and different cultures. In Comparative Poeti cs, “ZhiRenLunShi” and “three factors” not only have their own value dimensions, but also have great potential vitality now. Abandoning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studies and promoting overall studies, considering the text itself as the essence, focusing on the literary aesthetic properties may play their potential role.

Keywords:ZhiRenLunShi; Taine; “Three Factors”; Comparative Poetics

目录

绪论 (1)

第1章“知人论世”和“三因素说”的提出及内涵 (1)

1.1 “知人论世”的提出及其内涵 (1)

1.2 “三因素说”的提出及其内涵 (4)

第2章“知人论世”与“三因素说”的相似与相异 (7)

2.1 “知人论世”与“三因素说”的相似之处 (7)

2.1.1 重外轻内 (7)

2.1.2 外中存同 (8)

2.2 “知人论世”与“三因素说”的相异之处 (10)

2.2.1 主体地位迥异 (10)

2.2.2 理论品性不一 (13)

第3章比较诗学视域下“知人论世”与“三因素说”的反思 (16)

3.1 反拨重外轻内,走向总体研究 (17)

3.2 注重文本建构,关注审美属性 (19)

结语 (21)

参考文献 (22)

致谢 (25)

绪论

知人论世是最早由孟子提出的文艺思想,之后遂成中国古典诗学的最为核心的命题之一,源远流长,影响深远,时至今日我们自觉不自觉地都在运用这种方法来评判文艺现象,如果说文艺思想的大家族按照影响力来看有主流、次流之分的话,那么知人论世不仅是主流,而且是绝对主流,甚至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的骨子里,成为潜意识的东西,人们下意识地就在运用。20世纪以来(甚至19世纪后期开始),中国古典诗学面临着现代转型的问题,不管是借助马克思主义,还是其它各种理论话语,妄图“明哲保身”是不可能了,那么知人论世作为历史悠久的有着强大生命力的中国诗学思想如何借助西方现代理论,取长补短,丰富自身就显得意义非凡。迄今为止中国古典诗学的现代转型宏观层面的研究已经很多,然而,专注于知人论世这个命题的研究却研究很少。与此同时,笔者注意到兴起于西方的丹纳①三因素说②与知人论世之间不管是在方法层面还是在理论内涵上都有着许多契合之处,这就为知人论世与三因素说的比较研究提供了可能。

目前学界关于知人论世的研究状况如下:

研究专著方面:笔者以知人论世为“书名”在读秀检索,尚未发现以知人论世为研究对象的专门论著。然而,知人论世在中国源远流长,上可追溯到孟子,不管是一些文学批评词典还是一些教材,甚至一些研究专著都绕不过知人论世,或者作为小节,或是专辟一章都会做专门介绍。更何况,知人论世作为大思想家孟子的最著名的文艺思想,在很多研究孟子思想的论著中也是可以经常看到知人论世的身影。如王先霈主编的《文学批评术语词典》、周振甫的散文集《文论漫笔》、郭英德的专著《建构与反思: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思辨录》、彭立勋与曾祖荫所著《西方美学与中国文论》、刘明今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方法论》、张思齐的《中国接受美学导论》以及陶东风所编的《文学理论基本问题》(第三版)等等都有专门章

①据笔者了解丹纳在中国的翻译有两种,一种为“丹纳”,另一种为“泰纳”,笔者依据傅雷所译《艺术哲学》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一书,本文全部沿用“丹纳”译法,引用内容若出现名字,则以译文为准,“泰纳”不再变更成“丹纳”。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在提到“丹纳”

是刘象愚等人译为“泰纳”,特此说明,后文不再赘述。

②丹纳的艺术三因素说,据笔者所知国内译法不一,至少有以下5种:有“三元素”说(见孙珍《浅析丹纳的

“三元素”说》,载《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4期;有“三要素”说(见周均平《论泰纳美学的基本原理或轴心概念——三要素说》,载《临沂师专学报》,1991年02期);有“三动因”说(见刘松燕《泰纳的文学发展三动因说述评》,载《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年03期);有“三决定”说(见谷丹硕士论文《论丹纳对茅盾早期文艺观的影响》,湘潭大学,季水河指导,2002年);有“三因素”说(见杜智芳《分离的圣者:丹纳及其美学思想》,河南大学,张云鹏指导,2003年)。笔者在韦勒克《文学理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中见刘象愚等人翻译为“三文学因素说”(此书第109页),根据丹纳的思想内容可以得知种族、环境、和时代作为文艺动因理解可能更为贴切,因为“因素”内涵有动态的,历史性的逻辑关系,而其他几种译法无法很好传达此层意思,并且如“三要素”说等会让人产生歧义,对丹纳的理解进入误区。

节介绍知人论世。在这些著作中,学者们或是将知人论世作为一种文学批评或鉴赏的方法,或是在接受美学或者阐释学的视域中来焕发知人论世的现代活力,在很大意义上都充分肯定了知人论世理论价值。

学位论文方面:笔者以“文史哲”和“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为目录,分别以“题名”、“关键词”为检索项在中国知网搜索知人论世发现博士论文0篇,硕士论文3篇。邵华的《徐复观思想史诠释方法述论》(杨春梅指导,2011年)一文第二章第4小节以知人论世为题,从理论和实践上对徐复观的知人论世之道展开了研究,认为徐复观对知人论世的阐释提供了一条从社会视角的外缘取向去了解古人思想的有效途径。许醴的《论孟子的人生论美学观》(朱志荣指导,2008年)一文在第三章第二小节从主体审美修养角度阐释了知人论世在文学批评中的运用,人文知人论世作为文学批评理论是对主体审美修养的一种期待。王菲的《知人论世法在初中古典诗词教学中的运用》(温欣荣指导,2011年)主要把知人论世看作一种教学方法,认为孟子提出的知人论世虽然本意在于“尚友”,但也在客观上提供了一种理解文章的方法,为读解古诗词提供了一把钥匙。另外,笔者注意到另外几篇学位论文中也不同程度对知人论世展开一定研究。李凯的博士论文《孟子的诠释思想》(颜炳罡指导,2008年)一文将知人论世看作孟子的重要诠释思想,并对知人论世这一命题进行了阐析。李凯的硕士论文《孟子的诠释理论与实践——以孟子引论<诗>、<书>为例》(颜炳罡指导,2005年)中同样也有知人论世的段落,鉴于跟其博士论文大体一样,恕不赘述。张意的《孟子接受思想再审视》(钟仕伦指导,2004年)一文认为孟子提出的知人论世是一种交往活动论式的接受理论命题。

期刊文章方面:笔者以“文史哲”和“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为目录,分别以“题名”、“关键词”为检索项在中国知网搜索知人论世,发现期刊文章142篇。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篇。胡跃生《知人论世辩》(《曲靖师专学报》,1988年第1期)、林继中《知人论世的文学史模式》(《天府新论》,2001年05期)、林继中《知人论世模式之流变》(《文学前沿》,2001年01期)、王文龙《知人论世与古代诗歌欣赏》(《名作欣赏》,1998年02期)、郭英德《论知人论世古典范式的现代转型》(《中国文化研究》,1998年03期)、吕艺《孟子“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辨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2期》、彭启福《孟子经典诠释方法再思考》(《江海学刊》,2010年06期)、马银琴《孟子诗学思想二题》(《文学遗产》,2008年04期)、李凯《试论徐复观对孟子诠释方法的继承与创新》(《船山学刊》,2008年01期)、李春青《中国文化诗学的源流与走向》(《河北学刊》,2011年01期)等等,由于文章数目众多,恕不一一列出。

综合上述,对知人论世的研究状况,大致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知人论世的本体论研究。如胡跃生的《知人论世辩》等;2、知人论世作为方法论的研究。如

王文龙的《知人论世与古代诗歌欣赏》、王静忠《知人论世与文本解读》以及诸多的将知人论世当作一种文学批评方法或者教学方法、阅读方法的研究。3、知人论世的实践运用。其实这一点谈不上对知人论世的研究,不过是将知人论世付诸于研究实践。如谢伟《从知人论世看潘岳的人品及文品》等。4、知人论世作为诗学理论的研究。如李春青《中国文化诗学的源流与走向》,这一研究多是将知人论世与现代阐释学等其它学科对接融合,来寻求理论研究的心得突破口。

目前学界关于丹纳以及其三因素说的研究状况如下:

研究专著方面:笔者以“丹纳”/“泰纳”为“书名”在读秀检索,发现研究丹纳的专著1本《作为文化史的艺术史——丹纳的<艺术哲学>》(郑海瑶、陈引驰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并且此书是作为“名著导读”的名目面世的,不管是对丹纳还是他的《艺术哲学》都谈不上深入透彻的研究,仅能作为入门参考的工具书。

有学者调查认为,国外理论界对丹纳的思想大致有三种代表性看法①。

一是俄国的普列汉诺夫(1857-1918)。普列汉诺夫在《没有地址的信》中说:“泰纳坚决地抱持着这个信念:‘人们境况的任何变化,都会引起他们的心理的变化。’……但是泰纳正如斯达尔夫人和他的其他前驱者一样,仍然坚持着唯心史观”

②。也就是说普列汉诺夫同意丹纳所言要了解一国或民族的文艺史,就必须联系该国居民的生活境况的各种变化,但又反对丹纳的唯心史观,因为在他看来丹纳的结论是“人们的心理是由他们的境况所决定,而他们的境况又是由他们的心理所决定”③,这就会产生很多矛盾。

二是美国的勒内·韦勒克(1903-1995)和奥斯汀·沃伦。二人在《文学理论》一书中认为丹纳的理论是“以环境、生物性和社会因素的结合来解释人类创作活动”

④的理论。两人虽不否定文学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但是认为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并不取决于社会文化环境,并且在书中二人对丹纳的三因素说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泰纳著名的种族、环境和时限三文学因素学说实际上只是引导人们对环境作专门的研究。种族是一个未知的固定因子,泰纳对它没有作严谨、详确的剖析。它往往被简单地设想为‘国民性’,或英、法两国所称的‘精神’。时代则可以化入环境的观念之中。所谓某一不同时代,其意思不过是指某一不同背景。然而,只有我们试图去突破环境这一术语时,才出现对文学作品分析的实际问题。”⑤二人一直宣称文学的存在有它自己的理由和目的,试图利用外部“环境”来决定文学的途径是行

①张恩科:《<艺术哲学>研究补白》,载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②[俄]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艺术与社会生活》,曹葆华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48-50

页。

③[俄]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艺术与社会生活》,曹葆华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50页。

④[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第109页。

不通的,他们对丹纳的质疑和否定是站在他们自身的文学性立场上来说的,在将丹纳的三因素说的内部矛盾关系简单归结到“环境”这一背景的同时,两人认为如果说有什么背景的话,那也是文学语言上和文学传统上的背景。鉴于我国改革开放后,对文学单单作文政治的附庸的反感,他们这种看法在我国至少改革开放至今影响深远。

三是安纳?杰弗森、戴维?罗比。二人从丹纳的研究方法的角度对丹纳的三因素说提出质疑,他们将丹纳看作极端的实证主义者,在他们看来丹纳认为“必须把文学文本看作是个人心理的表现,而个人又是他所处的那个环境和时期的表现。人的所有成就都可以参照这些原因得到解释。……文学考证必须把解释文本与这三要素(种族、环境、时代,本文作者加注)的因果关系当作自己的目的。这样,依照泰纳的看法,它就变成一门科学的历史……这种极端的科学乐观主义现在似乎是过时了。”①二人在肯定丹纳代表了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初在欧洲和美国盛极一时的文学研究和主张的同时,也对由此引起的纯粹实证主义考证式研究提出不满,二人认为这种局限在作品的事实性原因或起源的实证式研究把关注点放在作家生平、作家意图以及社会和文化环境等,对文本本身并没有太大意义,这种方式回避了文学的价值和特性之类的核心问题,把文学和历史文献混为了一谈。

学位论文方面:笔者以“文史哲”和“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为目录,分别以“题名”、“关键词”为检索项在中国知网搜索“丹纳”/“泰纳”,发现1篇博士论文,2篇硕士论文。曾莹的博士论文《傅雷文艺批评研究》(杨扬指导,2009年)一文整个第二章以“傅雷对‘三因素’理论的接受与运用”为题,对傅雷在文艺批评中对丹纳的三因素说的接受和变通等作出了研究,作者认为傅雷对丹纳三因素说的接受遵循“历史”和“科学”两个向度,大体接受,灵活变通。杜智芳的硕士论文《分离的圣者:丹纳及其美学思想》(张云鹏指导,2003年)一文中把三因素说作为丹纳的艺术批评观念进行了深入研究,甚至把三因素说提升到黑格尔的理念层次来认识。谷丹的硕士论文《论丹纳对茅盾早期文艺观的影响》(季水河指导,2002年)一文将丹纳的三因素说和中国最早的三因素说接受者茅盾联系起来做了影响研究,认为丹纳的种族、环境、时代三因素说直接影响了茅盾早期的文艺观。另外,笔者也发现,蔡欢江的博士论文《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文学史书写》(王元骧指导,2006年)一文中在谈到文学发展动力的时候也将丹纳作为“环境决定论”者略有提及。笔者以“文史哲”和“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为目录,分别以“题名”、“关键词”为检索项在中国知网搜索“三要素”/“三因素”发现与丹纳有关学位论文的0篇。

①[英]安纳·杰弗森,戴维·罗比等:《西方现代文学理论概述与比较》,包华富等编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

期刊论文方面:笔者以“文史哲”和“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为目录,分别以“题名”、“关键词”为检索项在中国知网搜索“丹纳”/“泰纳”,发现与丹纳有关的期刊文章54篇,其中“丹纳”48篇、泰纳16篇。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有:张恩科《<艺术哲学>研究补白》(《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李学智《丹纳<艺术哲学>中的地理环境与社会生活》(《史学理论研究》,1994年04期)刘翘、启华《丹纳的<艺术哲学>再探讨》(《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3年04期),高翔《丹纳的文艺生态学思想》(《社会科学辑刊》,1989年05期),蔡稹《丹纳及其三元素说》(《陕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02期),杜智芳《丹纳美学理论新解》(《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10期),杜智芳《个性灵魂与理性旗帜的悖论——丹纳艺术本质特征论》(《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苏小芸《丹纳美学思想解读》(《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景新《丹纳文艺美学思想管窥》(《社会科学辑刊》,1993年01期),刘淮南《对丹纳艺术价值论的反思》(《文艺理论研究》,2003年05期),许俊《傅雷与丹纳<艺术哲学>》(《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09年05期),林岗《关于文学与社会的断想》(《文艺争鸣》2004年04期),杜书瀛《关于艺术哲学》(《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张恩科《精神生活的原始地层——丹纳<艺术哲学>研究》(《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4期),赵婷《论丹纳<艺术哲学>的“三要素”》(《文学教育》(中),2011年06期),袁义江、彭作刚《论丹纳的美学思想以及实证主义思潮对他的影响》(《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董蕴菡《论泰纳的<艺术哲学>》(《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陈文忠《论泰纳的艺术哲学》(《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4期),刘松燕《泰纳的文学发展三动因说述评》(《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年03期),傅其三《论文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湘潭大学学报》(语言文学论集),1986年S2期),黄力之《评丹纳的“特征”说》(《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3年01期),周海挺《评丹纳的艺术批评标准》(《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孙珍《浅析丹纳的“三要素”说》(《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4期),周均平《论泰纳美学的基本原理或轴心概念——三要素说》(《临沂师专学报》,1991年02期),周均平《泰纳的文艺本质论》(《齐鲁学刊》,1991年06期),周均平《泰纳的文艺典型观略论》(《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4期),周均平《泰纳的文艺批评论》(《东岳论丛》,1997年01期),周均平《泰纳美学方法论二题》(《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6),周均平《泰纳美学思想的历史地位、局限和影响》(《求是学刊》,1989年05期),温潘亚《种族?环境?时代——论泰纳的文学史观之一》(《盐城师专学报》(人文

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温潘亚《种族?环境?时代——论泰纳的文学史观之二》(《盐城师专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等等,另有其它一些文章由于主题给丹纳三因素说关系不大,本文不再标明。

综合以上对丹纳及其三因素说的研究可以发现大致有以下三个特征:1、关于丹纳的专题研究并没有真正展开,研究专著十分欠缺,学文论文也屈指可数,目前所见唯有周均平有多篇关于丹纳的研究文章,杜智芳也有不下于3篇的研究文章;2、关于三因素说的研究博而不专,所谓“博”是相对对丹纳的研究来说的,因为专业论文也不过50篇左右,所谓“专”是指基本上停留在对“三因素”说的表面阐释上,而没有像茅盾、傅雷、普列汉诺夫、韦勒克等人一样对其进行批判性继承或者纵深开掘,相反比较多的是沿用“三因素”说来分析文艺现象。

根据对知人论世以及对丹纳及其三因素说的研究状况的调查可以发现,将两者作为比较对象来研究的文章尚未出现,处于空白状态。从比较研究这一方法论意义上来看,将知人论世与国外的理论结合起来研究的文章还是有的,比如张思齐的《中国接受美学导论》就将知人论世纳入接受美学视野进行研究,另外也有将知人论世与西方现代阐释学结合起来研究的现象;那么将丹纳与中国的理论结合起来研究的例子还不多见,笔者在中国知网数据库各种方式调查也不过发现10篇可以中西结合的迹象。徐亚玲《丹纳的“时代精神”与白居易的“为时”、“为事”》(载《六盘水市饭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卢爱华《丹纳的“时代精神”与中国的“文以载道”——读丹纳<艺术哲学>的感想》(载《艺术百家》,2005年01期)、李国春《理解的动态性与阐释的无限性——孟子诗学再解析》(载《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01期)、葛长伟《茅盾与丹纳》(载《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2期)、张丛林《孟子知人论世索解》(载《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5期)、付建舟《泰纳文艺理论在现代中国的传播与接受》(载《天津社会科学》,2010年05期)、林继中《文学是运动形式索解》(载《江海学刊》,1999年04期)、丁亚平《新文学批评意识和批评模式的引进与重构——论茅盾对丹纳的接受》(载《天津社会科学》,1987年04期)、谷丹《略论丹纳对茅盾早期文艺观的影响》(载《湘潭大学学报》(研究生论丛),2000年S2期)、张颂南《泰纳艺术理论和茅盾小说的美学个性》(载《杭州大学学报》,1989年03期)。在这10篇文章中,丹纳与茅盾的关系研究比较突出,预计国内研究傅雷,研究茅盾的提及丹纳的也不在少数,与本文无关,暂且不论。其中徐亚玲和卢爱华的文章可谓是旗帜鲜明地将丹纳与中国诗学的概念作出了比较研究,从方法论上对本文有借鉴意义。而李国春的《理解的动态性与阐释的无限性——孟子诗学再解析》,张丛林《孟子知人论世索解》,付建舟《泰纳文艺理论在现代中国的传播与接受》,林继中《文学是运动形式索解》等4篇文章可以说是直接或间接地位将丹纳三因素说和知人论世作比较研究提供了

理论资源和方法借鉴意义,同时,李国春和张丛林的文章也为国内将丹纳三因素说和中国知人论世的比较研究开了先河。

通过详尽的研究综述,本文的研究意义究也渐渐浮出水面。首先,本文将知人论世与丹纳三要素说作比较研究基本上是填补空白之作,不仅将中国古典的诗学理论与西方近代的文艺理论的展开了比较,为中国古代诗学的现代转型做出贡献,同时,也将丰富国内丹纳研究的学术成果(如综述所言,丹纳研究在中国尚显薄弱)。其次,中西比较的研究方法往往容易陷入只有比较而没有建构的窠臼,本文将在方法论上突破这一瓶颈,在比较中寻求融合,寻求发展,尤其是站在中国传统是诗学话语的基础上,通过比较融合借鉴西方优秀理论成果才是目的。再次,通过知人论世与丹纳三因素说的比较,本文力图对知人论世以及丹纳的三因素说产生新的认识,为各自理论发展做出贡献。

本文研究的理论资源大致有以下三点。第一,中国古典诗学的丰厚理论资源,知人论世最早由孟子提出,之后渐成中国传统诗学的核心命题,不断的发展演化,那么在中国古典诗学丰厚的理论背景中,研究知人论世甚至研究孟子、徐复观等人对知人论世的阐释运用的成果等都将是本文可以利用的重要理论资源。第二,国内外研究丹纳及其三因素说的成果,甚至包括丹纳国内译者傅雷的研究成果等也是本文可以参考的理论资源。第三,比较文学学科将为本文提供重要的方法论支撑。

本文在研究方法将主要运用比较诗学的研究方法。比较诗学兴起于西方60年代,中国的比较诗学研究虽然自80年代才进入自觉,但追溯历史的话也有上百年的历史,在比较诗学的研究实践中,王国维、钱钟书、刘小枫、曹顺庆等都做出了许多优秀的成果,另外张隆溪、刘若愚、叶维廉等也建树颇丰,西方的佛克马、厄尔·迈纳等也成就非凡,在这些学者的努力下,比较诗学无论从方法论上还是从研究实践上看都已走向成熟,这就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几位丰富的借鉴和依托。本文将在传统比较诗学的基础上,紧扣比较诗学的最新发展也就是“跨文化”诗学的理论背景来展开研究。注重在文化背景中将知人论世和三因素说,也注重在总体文化的视野下寻求两者的融通,最终为两者在文学研究中的理论价值重建做出贡献。除此之外,本文的研究也坚持中西结合,坚持古今结合,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坚持历史的和辩证的方法。

第1章“知人论世”和“三因素说”的提出及内涵

1.1 “知人论世”的提出及其内涵

知人论世最早见于《孟子·万章下》:“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①孟子的本意在于阐发“尚友”之道,若“友”天下之善士还不满足,就要“尚友”古人。但对于古人仅仅“颂其诗,读其书”是不够的,还要“知其人”,“论其世”才能达到“尚友”的目的。但后人据“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一句阐发出了孟子的文艺思想,认为在孟子眼里文艺作品与作者,作者与时代,文艺与时代等之间有着某种关系,遂之知人论世便被总结成了孟子的文艺思想。中国古人一向微言大义,后之崇古者更是在“六经注我”与“我注六经”之间来回奔忙,于是知人论世便得到公认成为孟子的独创文艺思想,或往前追溯其渊源,或横向阐发其内涵便成了诸多学者的分内之事了。当然,知人论世便被分成“知人”和“论世”,那么核心就又变成了何为“人”和何为“世”。

清代章学诚云:“是则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文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以遽论其文也。身之所处,固有荣辱隐显、屈伸忧乐之不齐……论古必先舍身,以是为文德之恕而已而。”②章学诚从“文德”这一角度来说要知人论世,不知其“世”,不知其“身处”就不可“妄论”,那么“人”到底是指什么?章学诚没说,但是“世”被他化成“身处”,“身处”就是“固有荣辱隐显、屈伸忧乐之不齐”的所在,由此我认为章学诚实际上理解的知人论世是一种评价标准,他更多地从道德上来要求人们要知人论世再论古人之“文辞”。他并没有明确提出“世”是什么?也没有明确提出“世”与“文辞”是什么关系。他表面上将“世”与“身处”分开来说,实际上两者都是一回事。“世”是宏观的,“身处”是微观的“世”,就其对“身处”的理解“荣辱隐显”、“屈伸忧乐之不齐”等可见他所谓“身处”(也即微观的“世”)应该为身世。对于这种“身世”的荣辱浮沉之缘由,他也没有说。那么,可以总结这样说,章学诚认为知人论世是一种评价标准,要了解作者的身世处境,设身处地才能公平地理解评价作品。

相反,清代吴淇对孟子的知人论世却给出了明确的解读。他云:“世字见于文有二义:纵言之,曰世运,积时而成古;横言之,曰世界,积人而成天下。故天下

①杨伯峻编著:《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51页。

者,我之世,其世者,古人之天下也。我与古人不相及者,积时使然;然有相及者,古人之诗书在焉。古人有诗书,是古人愿以其人待知于我;我有诵读,是我遥以其知逆于古人。是不得徒颂其诗,当尚论其人。然论其人,必先论其世者,何也?……人必与世相关也。然未可以我之世例之,盖古人自有古人之世也。”①吴淇看来“人必于世相关”,所以,要先了解古人的“天下”,继而才能了解古人。吴淇的解读暴露出他对作者和作品两者关系的看法基本上是一致的,如古人所说“文如其人”,那么,其人受“天下”、“世运”所限制,其文也定会有所反映。“天下”在吴淇这里指“世界”,“积人而成天下”,可理解为社会。“世运”是纵向时间指向“积时而成”,可理解为时代。由此,总结吴淇所谓知人论世便是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和社会,才能了解作者其人,作者和作品都受时代和社会的影响,同时,吴淇所谓知人论世也意味着要求读者将作品看作“当时历史条件的产物”②来研读。

南宋朱熹则认为知人论世当作如下解读:“论其当世行事之迹也。言既观其言,则不可以不知其为人之实,是以又考其行也。”③朱熹最大的特点是将知人论世之“人”解释成“为人”,朱熹一反古代“文如其人”之说,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但他将“世”解释为“当世形迹”未免显得拘谨。

南宋张栻认为:“夫世有先后,理无古今,古人远矣,而言行见于诗书,颂其诗,读其书,而不知其人,则何益乎?颂诗读书,必将尚论其世,而后古人之心,可得而明也。”④张栻对知人论世的理解呈现两个要点,其一,“言行见于诗书”,实际上仍是“文如其人”,将作品和作者混为一体;其二,知人论世是为了“后古人之心”,也就是说将知人论世的目标从孟子的“尚友”提升到了富有超越性的“会心”。

明代郝敬认为:“论世知人,即诗书所言,神游古人之地,较量体验,如亲承謦欬,冥识其丰采,而洞悉其底里者。”⑤此处郝敬强调对作者的特殊历史情境要设身处地去了解方能领会作者的意思。大体上给张栻所强调的同样都是目的为“后古人之心”。

以上是古人对知人论世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几种解读,不管其侧重点如何,其不同的诠释实际上已经成为知人论世的命意之一,那么今人对知人论世又是怎么看待的呢?

徐复观认为“一个人思想的形成,常决定于四大因素。一为其本人气质,二为①[清]吴淇:《六朝选诗定论缘起》,见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

15-16页。

②黄俊杰:《从儒家经典诠释史观点论解经者的“历史性”及其相关问题》,见《中国经典诠释传统(一)通论

篇》,台北: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6年,第356页。

③[南宋]朱熹注:《孟子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82页。

④[南宋]张栻:《孟子说》,见[清]于敏中等辑:《景印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卷五,台北:世界书局,1986年,

第493-494。

其学问的传承与其功夫深浅,三为其时代背景,四为其生平遭遇。此四大因素对各思想家的影响力,或多或少的不同;而四大因素之中,又相互影响,不可做孤立的单纯的判定。”①徐复观从事思想史研究也注重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他将人物的气质、学识深浅及继承作为“知人”,将人物的“时代背景”、“生平遭遇”作为“论世”是极富洞见的,首先,将知人论世从文艺批评的方法拓展到思想史研究的方法就是一种突破;其次,对“其人”、“其世”的理解也极富科学性和历史性,坚持联系的观点认为“其人”和“其世”是相互影响,不可孤立,坚持辩证的观点认为“其人”和“其世”影响力有大小,不可一概而论。这种看法极富现代气息,对知人论世的阐发已经相当成熟。

朱自清称:“至于‘知人论世’,并不是说诗的方法,而是修身的方法,‘颂诗’、‘读书’与‘知人论世’,原来三件事并列,都是成人的道理,也就是‘尚友’的道理”②。其实,纵观《孟子》一书,朱自清的看法也稍显片面,对孟子的思想我们也要知人论世地看待,不能将其某些话孤立起来而忽视孟子的整体思想背景,由是,知人论世既是一种修身尚友之道,也是一种说诗之法,二者之间并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尚友古人,就要通过颂读古人之书,而要从古人之书中获得教益,就要正确理解书之精神实质,单单就诗论诗是不够的,还必须联系作者的生平身世、思想感情及其所处具体环境和时代背景。

陶东风所编的《文学理论基本原理》认为知人论世是一种尊重客观的批评方法,其本身就渗透着一种历史的观点。正是因为其内涵的丰富性才使得能对中国古代文论及文学史研究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也才使得其能够逐渐发展成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的传统,为历代文家所遵循,所推崇。③王国维也在《玉溪生诗年谱会笺序》中说:“是故由其世以知其人,由其人以逆其志,则古诗虽有不能解者,寡矣。”④可见,造诣颇深,融通古今的国学大师王国维对知人论世也是推崇备至。

知人论世由于其历史悠久,命意流变自是自然。然而知人论世也并非横空出世,独领风骚之命题。实际上更多的人是因为孟子的“以意逆志”才注意到知人论世,并多将两者结合起来一并研究。如吕艺八十年代发表在《北京大学学报》上的文章《孟子“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辨析》便是如此。更有学者将知人论世的渊源往前追溯。李春青在文中说“正是在‘诗言志’这一中国文学阐释学古老观念的基础上产生了中国文化诗学最早的表述,这就是著名的‘知人论世’之说”⑤。作者站在阐释学的理论脉络上,将知人论世与“诗言志”的“阐释性话语”结合了起来。

①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二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44页。

②朱自清:《诗言志辨》,台北:台湾开明书店,1975年,第24页。

③陶东风主编:《文学理论基本原理》(第三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45页。

④王国维:《玉溪生诗年谱会笺序》,见王国维:《王国维文集》,吴无忌编,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

第402页。

综合上述,笔者认为知人论世最早是由孟子提出的,是一种修身尚友之道,经过后人不断的阐发,在时代流变中,知人论世渐渐演化成一种文艺理论,孟子有首先发明这一概念之功,也有少许文艺思想夹杂其中,但作为一种系统体系的文艺理论则是后人智慧的结晶,这种体系要求在面对文艺现象的时候要联系作者的时代背景、具体环境、社会状况等诸多因素,也要联系作者其人的生平、为人等诸多因素。鉴于孔孟之人微言大义,后人虽多有阐发却终不能让人完全满意,则知人论世的命意不可轻易采用规范性的话语一一道明,只能通过一些事实性的活动来知其一二,而其本身则“可道一二,不可尽道”。如刘明今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方法论》中对知人论世的实践活动进行了梳理,在他看来,知人论世自孟子提出以来,作为批评方法的真正展开应从汉代开始,由于先秦两汉文学批评本身并不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只是因须论人、论世才开始涉及文学。汉魏六朝的经学家、史学家,唐宋的“作家论”、“诗史说”、“编年”、“本事”等,明清的“性灵派”、“经世派”等都自觉地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进行研究。郭英德认为知人论世的现代转型有三种不同形态,1、作家主体批评方法,以王国维和李长之为代表;2、历史考证方法,以胡适和陈寅恪为代表;3;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批评方法,以茅盾为代表。

①都通过大量的事例来证明了“知人论世”的丰富内涵。

1.2 “三因素说”的提出及其内涵

丹纳(Hippolyte Taine,1828-1893)是法国著名史学家兼文艺批评家。在文学史以及文学批评领域,影响极大。其主要著作有《拉封丹及其寓言》(1854)、《英国文学史》(1864-1869)、《评论集》(1858)、《评论续集》(1865)、《评论后集》(1894)、《艺术哲学》(1865-1869)。法国文学理论家罗贝尔·埃斯卡皮曾给丹纳极高的评价“自他(丹纳,笔者注)以后,无论是文学史家还是文艺批评家,都再也不敢(当然不能说个个如此)无视外部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对文学活动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分量。”②

丹纳在《英国文学史》序言中首次明确提出了三因素说,即种族、环境和时代,之后又在其《艺术哲学》中结合艺术实践进行了进一步阐明。整体来说三因素说是丹纳对文学理论的最大贡献,也是其自身理论的最突出亮点。

在《英国文学史》序言中丹纳指出,种族就是“指天生的和遗传的那些倾向,人们带着它们来到这个世界上,而且它们通常更和身体的气质与结构所含的明显差别相结合。”③同时他也指出这些天生的、遗传的倾向因民族的不同而不同,在丹纳

①郭英德:《论“知人论世“古典范式的现代转型》,载《中国文化研究》,1998年03期,第18-24页。

②[法]罗·埃斯卡皮:《文学社会学》,王美华等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34页。

③[法]丹纳:《<英国文学史>序言》,见伍蠡甫等编:《西方文论选》(下册),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

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他所谓的种族应该包括人的天性也即身体、气质,也包括种族结构。后者从他所举得例子中可以看出。阿利安人作为一个古老的民族散步在恒河到赫布里底地带,经历各种气候环境,各种文明阶段以及三十个世纪的变革,然而却在文学、哲学中仍表现出血统和智力的共同点,也就是他所说的“原始模型的巨大标记”①。

环境首先是种族所生存期中的环境,因为“人在世界上并不是孤立的;自然界环绕着他,人类环绕着他……并且物质环境或社会环境在影响事物本质时,起了干扰或凝固的作用。”②在环境这里,他强调有两重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比如气候因素对于居住在不同地区的种族的重要影响,他甚至断言日耳曼民族和希腊民族之间的深刻差异主要是由于他们居住在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气候环境。同时,他也没有忽视诸如“国家政策”、“社会种种情况”等,他把环境的作用归结为“外力”或“外部”作用,认为它“似乎包罗一切……给予人类事物以规范”③。在《艺术哲学》一书中丹纳又说:“总是环境,就是风俗习惯与时代精神,决定艺术品的种类”④在这里丹纳又将“时代精神”也纳入环境的指称范围,一方面扩大了其环境因素的内涵,另一方面也将他三因素中的环境因素和时代因素的内涵混在了一起,暗含着内在的矛盾。无怪乎高翔在总结丹纳的文艺思想的时候,将丹纳的环境因素洋洋洒洒列了4条“种族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时代环境”等⑤并融合丹纳在《英国文学史》以及《艺术哲学》中的观点分别进行了阐释,比如“文化环境”一说并非丹纳提出,但是作者却认为丹纳理论大量涉及,应为其环境内涵的一部分。

时代在丹纳看来是“一个已经印有标记的底子”⑥。因为他把种族的作用视为内力,把环境的作用视为外力,内、外力共同的作用不是影响于一张白纸,而是还有一个后天的“动量”。比如高乃依时代的法国文学和伏尔泰时代的法国文学,前者影响了后者。在丹纳看来,存在一个传统成果对后来成果的影响,存在一个“支配观念”的影响。⑦

丹纳的三因素说并非横空出世,也是有着其理论渊源的。傅雷在《艺术哲学》

①[法]丹纳:《<英国文学史>序言》,见伍蠡甫等编:《西方文论选》(下册),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

第227页。

②[法]丹纳:《<英国文学史>序言》,见伍蠡甫等编:《西方文论选》(下册),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

第227页。

③[法]丹纳:《<英国文学史>序言》,见伍蠡甫等编:《西方文论选》(下册),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

第229页。

④[法]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34页。

⑤高翔:《丹纳的文艺生态学思想》,载《社会科学辑刊》,1989年05期,第125-132页。

⑥[法]丹纳:《<英国文学史>序言》,见伍蠡甫等编:《西方文论选》(下册),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

第229页。

⑦关于传统的影响,哈罗德·布鲁姆有《影响的焦虑》一书,在丹纳这里至少笔者看来丹纳是肯定这种影响的,

而哈罗德·布鲁姆则更进一步提出如何在传统的巨大影响下创新的问题,所以可以认为丹纳的“影响”是肯

序言中提到,丹纳深受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影响尤其是达尔文的进化论,哲学上丹纳服膺德国的黑格尔和法国的孔提亚克。①纵观丹纳一生,可以发现影响到丹纳的还远不止傅雷提及的这3人。丹纳崇拜斯宾诺莎式的思辨哲学,受孔德、穆勒等人实证主义哲学和孟德斯鸠的社会学地理学派影响,将哲学思辨与科学实证相结合,他继承维柯、斯达尔夫人、圣伯夫所开创的社会批评传统等等。最终以“种族”、“环境”、“时代”三因素说奠定了文学社会学批评方法的比较系统的理论基础和科学形态。

若撇开三因素说之于文艺产生、文艺的本质等价值,单单作为一种批评方法来看的话,它应该属于社会学批评的范畴。社会学批评的开创目前可以追溯意大利维柯的《新科学》,维柯将诗放置到人类社会历史的起源中去考察,开创了将文学和时代背景结合起来研究的方法。法国的斯达尔夫人则在《从社会制度与文学的关系论文学》中考察了自然环境如地理、气候等,宗教、社会习俗和法律等对文学的影响,标志着文学社会学批评的自觉。那么,丹纳三因素说对文学社会学批评的贡献就是一方面扩大了影响文学的要素的范围,尤其是对环境的界定上也融入了文化因素,并且认为种族、环境、时代之间并不是孤立绝缘的;另一方面,丹纳为社会学批评带来了科学主义的作风。当然,文学社会学批评并非到丹纳这里就已经成熟,毕竟丹纳的理论还是有缺陷的,傅雷在《艺术生活》译者序中说丹纳“没有接触到社会的基础”、“忽略了或是不够强调最基本的一面——经济生活”②。事实上,丹纳的不足在后来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兴起后得到了极大弥补。总之,在文学社会学批评的理论脉络中,丹纳的地位不容抹煞,其三因素说的理论依然有其合理之处。

①[法]丹纳:《艺术哲学》·译者序,傅雷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2页。

第2章“知人论世”与“三因素说”的相似与相异

2.1 “知人论世”与“三因素说”的相似之处

2.1.1 重外轻内

重外轻内是知人论世与丹纳三因素说的相似之一。两种批评方法都倾向于从文学本身之外的诸多因素解释文学现象,甚至将其作为评价文学价值的标准。

韦勒克和沃伦所著的《文学理论》将文学研究明确地划分为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所谓外部研究是侧重文学与社会、时代、历史等的关系,其理论脉络是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来的“模仿说”和“再现说”,自浪漫主义文论兴起后,作家的地位的到强调,但是在韦勒克和沃伦看来也依然属于外部研究,外部研究不仅包括作家研究、文学心理学研究、文学社会学研究,也包括从文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的其他研究。而他们所谓内部研究则是指对文学自身的诸因素的研究,比如作品的存在方式、文体学、意象、象征、隐喻等形式因素,突出了文学作品具有审美价值的内在因素。在书中两人宣称“文学有它自己的存在理由和目的”①,而这种理由和目的绝不是仅仅从与文学本身无关的东西中获得的。

知人论世自孟子提出以来遂成文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强调要知人、要论世才能把握作品。章学诚强调要了解作者的身世处境,设身处地;吴淇强调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和社会,将作品看作历史条件的产物,朱熹则要求要研究作者生平事迹。即便到了近代,徐复观还坚持认为一个人思想的成因在于本人气质,在于时代背景,在于生平遭遇,在于学问传承等,虽然他并没有忽视几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但是终究没有以文本为核心,而是从外部的因素出发来探究作品价值。最极端的表现是我国古代以知人论世之思想而发明的“编年”、“考据”之法。如清末大儒郑玄所编《诗谱》企图为每篇诗都找到时代和作者。潘树广所编《中国文学史料学》记载,宋人所撰年谱约有85种,其中文学家的年谱就有43种。可见知人论世在文学研究中的分量。

20世纪以来,知人论世之批评之风仍不见衰减,王国维的《屈子文学精神》(1906)就从南北地域区别来探求文学风貌的成因,他认为春秋战国以前的文学分南北两派,屈原可算是南北学派的复合。不仅如此,王国维还对屈原的创作与其所处的环境关系作了考察,尤其留意社会制度与哲学、伦理、政治等因素对诗人创作的影响。李长之以《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1940)为代表的作家传记研究,

浅谈孟子的辩论艺术

浅谈孟子的辩论艺术 论辩,或者辩论,是指持不同观点的双方,为了各抒己见,所进行的证明与反驳。德国著名诗人兼政论家海涅说过:“合理的与不合理的,两者都必须经过相似的辩驳。”他的话清楚地说明了论辩的基本特征。论辩的背后虽然隐藏着不同的社会利益,但论辩本身却是思想的直接交锋,智慧的反复比较,乃至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长期论争。 郭沫若在《荀子的批判》(《十批判书》)中说:“孟文的犀利,庄文的恣肆,荀文的浑厚,韩文的峻峭,单拿文章来讲,实在各有千秋。”由此可见,我国古代曾出现非常多优秀的热于论辩长于论辩的人士,而今笔者想以己之愚见,浅谈战国时期散文大家孟子的论辩艺术。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鲁国邹人。孟子以孔子的继承者自命,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奠定了封建社会的孔孟之道,被尊称为“亚圣”。游说诸侯,进行政治活动,宣传自己行王道、施仁政的政治主张,是孟子一生的主要活动内容。在此过程中,孟子表现出高超的论辩能力和技巧,其思想的犀利和性格的刚烈在先秦诸子中独树一帜。《孟子》的语言明白晓畅,平实浅近,同时又精练准确,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是极富感染力的文学散文。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刘勰对孟子有这样的评价:“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孟子的雄辩才能,犀利的笔锋,由此可见一斑。 (一)、孟子的论辩技巧 孟子论辩之所以所向披靡,无往不胜,独特论辩技巧是其重要成因之一。 (1)、类比推理法,在具体的论辩中,穿插运用演绎法和归纳法,有正有反,有擒有纵,反复诘难,迂回曲折地把对方引入自己预设的结论中。如《梁惠王下》: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饣妥其妻子,则如之何?” 王曰:“弃之。” 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 王曰:“已之。”

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篇一:孟子散文的艺术特色 孟子散文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孟子》、艺术特征、论辩、现实主义 内容摘要:孟子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其文章议论风发,气势磅礴,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孟子》语言明白晓畅,通俗易懂,修辞也别具一格,其比喻形象生动,取喻的方法也千变万化。善于论辩也是孟子散文的一大特色,《孟子》七篇论战性强,感情充沛,言辞机敏,锋芒毕露。他的散文还有很强的现实主义风格,具有强烈的社会性。 在中国思想史上,?孔孟?并行,孟子以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和捍卫者而闻名。孟子的散文在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在先秦儒家散文中,《孟子》向来以?文学?性著称。郭沫若将其列为?战国散文四大家?之首。[1]刘大杰称:?当时儒家作品以孟子最有文采,他的散文对后世也很有影响。?[2] 一、语言特色与修辞 (1)孟子是一个语言大师并且非常重视民众,所以他

一贯只崇尚平易而反对诡谲,他的散文不事雕琢,不用生僻的词汇和不和章法的句法,精辟准确的使用词汇,平实浅近,干净利落,给人朴素自然的美感。《梁惠王下〃齐桓晋文之事章》是最具代表性的文章。记述孟子与齐宣王的一次对话,阐明行王道,仁政的条件、途径、措施和意义,充分表现了孟子精湛的语言艺术。大量采用排偶句式,重复、对比以及实词、虚词的交错搭配,使语言简洁精练又概括性强,几乎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王曰: “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王笑而不言。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 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曰:“否。吾不为是也。” 这段文字揭露齐宣王的大欲,论证以力求霸必败,应反本推行王 道。孟子运用和一系列排比,极尽铺陈、烘托之能,以壮文势。 (2)善譬巧喻是《孟子》散文语言艺术的显著特色。孟子在阐明事理时,常常使用比喻,是使文章活泼生动,明白晓畅。据统计,《孟子》全书二百六十章,使用了一百五

浅谈孟子辩论艺术

浅论《孟子》和孟子的论辩艺术 战国中期,游说讲学盛行,思想家们互相辩论。大家都知道孟子是当时有名的雄辩家。其相关著作《孟子》文风中带有战国中期的特征和孟子本人的个性色彩。《孟子》论战性强看,感情充沛,言辞机敏,气势雄健,锋芒毕露,与《论语》的雍容纡徐风格大有不同。 就个人所见,《论语》记孔子见国君,总是毕恭毕敬,回答问题简单又拘谨。孟子不然,在各国诸侯面前,他往往高谈阔论,纵横捭阖,无所顾忌,有时大胆诘问,有时因势利导,尤其善于掌握对方心里,从容陈词,引入圈套,然后步步紧逼。几乎无往而不适,大有战国纵横家气概。如《梁惠王上》的“齐桓晋文之事”章,就是最为人称道的代表作之一。 齐宣王想学霸术,向孟子了解齐桓公晋文公的事迹。孟子说:“仲尼之徒不讲齐桓晋文之事,要讲就讲王道。”齐王问他怎样才可能王天下?孟子说:“保民而王,莫之能御。”齐王说:像我这样可以暴民吗?孟子说:可以。于是他就举齐王不忍以牛衅钟为例,说明“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是“不为也,非不能也”。一席话说得齐王十分高兴。这是第一大段,说明行王道并不难。接着孟子反问齐王,为什么不行王道呢?是不是要“兴甲兵,危士臣,构怨於诸侯”,然后才痛快?齐王说不是“我将邱吾所大欲也”。孟子明知道什么是大欲,偏偏故意发问,齐王笑而不答。孟子还装糊涂:“味甘肥不足与口与?轻暖不足与体与?抑为彩色不足于目与?声音不足听於耳与?便嬖不足使令於前与?”这一系列发问,属于空中撰设,以括气势。此文章家故作挪展挑弄。经过一而再的欲擒故纵,敛气蓄势已足,他才挑明:“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也。”一语道破齐王的隐秘。紧接着指出,“以若所为,求若所欲,有缘木求鱼也”,“尽力而为之,后必有灾”。齐王不相信。孟子便以邹国与楚国打仗设喻,说明小固不可敌大,弱固不可敌强,齐王只有天下九分之一,以一服八,岂不像以邹敌楚吗?这是第二大段。把利害关系分析清楚之后,孟子才提出,还是从根本入手,实行仁政,那样谁也敌不过你。接下去便大谈实行王道的具体内容,作为第三段,文势亦由浩瀚奔腾转为平淡清畅。最后再以王道必然胜过霸道作结,与首句照应。该文虽然属于问答体,可是起伏跌宕,铺张扬厉,波澜曲折,摇曳多姿,具有步步入胜的情志。 《论语》中有人讥笑孔子,孔子并没有同他们辩论。墨子多次否定儒道,然而儒家观点皆为引述,批的是虚拟人物是死把子。庄子肆意嘲弄儒道,儒者形象均系虚拟,批的是假靶子。孟子则不同,与他辩论的其他学派墨者夷之,农家许行,都坚持自己的观点。孟子批驳他们,针对的是真人活靶子。因而文章显得格外活泼生动,双方观点鲜明,针锋相对。孟子的诘难解答,深入透彻,很能抓住要害,往往使对方无所遁逃。 儒家之徒陈相,遇见农学派许行,便弃儒学农,并向孟子宣扬其“贤者与民并耕而食”的主张。孟子先是慢慢套问,得知许行虽然吃的是自己种的粮食,而衣服、帽子、炊具、农具等等并非自制而是拿粮食换来的,就问为什么不自己做,而是交换呢?陈相回答:“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孟子立即抓住这句反诘:“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接着再展开论证,指出:“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义也。”又引举历史上尧舜等圣贤之君为例,说明他要考虑国家大事,不能同时参与农事。继而大赞孔子,大骂许行,嘲笑陈相弃儒学农是“下乔木而入幽谷”。可是陈相不服,又宣扬许行商品价值观,一切货物同量同价。孟子指出,

辩论赛雄辩技巧(1)

若要避免问题: A)挡:但对方提出很多论据,你若临场反应不好,便用:“我方主辩在破题立论时阐述得很清楚。反而是反方对于...(发问准备好的问题)” B)推:对方,请问“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是否是印证人性本善?你就推,荀子提出人性本恶,是否也印证我方观点?或,今天对方随意抛出名句来印证是否太简单,对于我方提出的论据、例子却视而不见。 C)切:我方姑且赞成你的论点,但请你解答大学生毕业就等于失业的说法。你就切,谢谢对方称认我方论点...接着陈述自己论点。 如果被问得没词了:有以下几种方法: 在辩论中回避对方的话题或沉默,都会给裁判造成己方词穷理屈的印象,对这种情况必须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采用迂回的战术效果要好一点。比如:1、"对方辩友的问题很有意思,但是我还是认为……(可以陈述自己准备好的材料,当然是己方论点)。2、在回答你这个问题之前,请对方辩友先回答我一个问题。(一个是为自己思考争取时间,一个是以退为进)。 3、你这个问题还需要回答吗?我想在座的都已经很清楚了(四两拨千斤,反笑对方小儿科而已)。 4、回答你这个问题我有一百种答案,我认为你的这个问题与辩题无关或不符合逻辑等等(胡搅蛮缠、混水摸鱼)。 5、为什么对方辩友会提出这样的问题,看来对方已经对我方观点表示了认同(移花接木,反客为主)……"总之,充分的准备是辩论胜负关键,一个优秀的辩手是善于应付各种突发的情况的,另外,言语的幽默感、妙语连珠的回答会对裁判有很大的心理暗示作用,使他们产生一种你方从容不迫、胸有成竹的认同感。 “我倒想请对方辩友回答我一个很简单的问题” 汉语不仅有丰富的词汇、灵活多变的语法结构;历代积累的典故成语、诗词、警句、谚语、箴言之丰富堪称世界之最,使汉语在世界各种语言之中出类拔萃、魅力无穷。就一个辩手而言,既要有知识也要有技巧,没丰富的知识底蕴光有技巧,只会让人觉得在诡辩,给人一种很空的感觉,没技巧就算有很丰富的知识积累也是不行的,辩论的胜利是读书的胜利 复旦的训练方法: 每天要训练十几个小时,在强化训练的100多天里共精读、泛读各种书籍二三百本书,还要听各个学科领域的课程。每天晚上还有一场正式的比赛,辩论了100多个题目。跟别人说话都有点不正常,总是咄咄逼人。丰富的知识底蕴、良好的心理素质再加上运用自如的辩论技巧是取得好成绩的条件。 老师不可能把辩辞都准备好让你们照念,辩论关键是看个人的水平,知识水平是一定的,能提高的只有辩论技巧了。

《孟子》论辩艺术技巧探微分析

孟子的论辩术探析 刘越 (上饶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学号:13020318) 摘要:孟子是战国时代首屈一指、技压群雄的论辩大师,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天才的雄辩家。善于论辩是《孟子》最突出的艺术特点,其论辩艺术技巧主要有回避术、转换术,求同求、擒纵术,圈套术、包抄术,比附术、诡辩术,追问术、反诘术,铺陈术、排比术等,可谓集先秦论辩艺术之大成。 关键词:《孟子》;论辩艺术;论辩技巧 在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气象万千的文坛上,儒学宗师孟轲以其“好辩”、“善辩”的鲜明特色和卓越辩才称雄一世,并享誉千古。后世流传的《孟子》一书,主要是对其论辩之辞的记录,它与《论语》中孔子只求“辞达”、反对“用佞”(运用口才)、言简意赅的坐而论道大不相同,也与《墨子》中那些逻辑严密、语言质朴、缺乏文采的正面立论显然有别,而是以逞才使气、锋芒毕露、情辞激越的论战辩驳为特点,在论辩中阐明其思想观点,同时也展示了其思想家、雄辩家的风采才华。正因此,有人把《孟子》称为“我国古代辩对散文的开元者”和“驳论文体的滥觞。” [1] 孟子“好辩”,是时代和现实斗争所使然。他生当诸侯争雄、众说蜂起、“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的战国中期,为了捍卫儒家道统,推行其政治主张,“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不得不与各种人物进行面对面的论辩。正如孟子所说:“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 (《孟子·滕文公下》,以下只注篇名)更重要的是孟子“善辩”,他辩无不胜,所向披靡,从来没有失败的记录。其原因大致有三:一是十分自信的心理素质,二是蔑视权贵的傲岸风骨,三是绝妙高超的论辩艺术。关于前两点,孟子已说得较明白,前人的论说也较详赡。而后一点,孟子未直接说明,前贤虽有不少论述,但多限于论证方法和逻辑思维方面,对其论辩艺术的技巧探讨不够。因此,本文拟从技巧方面对《孟子》绝妙高超的论辩艺术做一些探索、赏析和评论。 论辩以说服、战胜对方为目的,和打仗一样,是讲究战略战术的。《孟子》中的论辩正是如此。而且由于孟子的高超智慧和学者身份,其论辩不论多有锋芒、多么动情甚至多么激烈,总是充满了艺术性,在火药味之外更洋溢着一种艺术趣味,非常讲究论战的艺术技巧。只要我们把书中一篇篇死的文字还原成一幕幕活的情景,就不难发现孟子所运用的一系列论辩艺术技巧。兹就笔者的归纳总结分别论述如下: 一、回避术、转换术 孟子在游说国君和与人论辩时,难免遇到对方提出一些自己不愿回答或难以回答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孟子便采用回避术和转换术。 如著名的“齐桓晋文之事章” (《梁惠王上》),记录的是孟子和齐宣王的一场谈话和论辩。一开始是齐宣王发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是要孟子给他讲讲齐桓公、晋文公这两大春秋霸主称霸的事理。我们知道,孟子是主张“王道”、反对“霸道”的,并且认为“五霸者,

《孟子》与《庄子》寓言艺术特色比较

《孟子》与《庄子》寓言艺术特色比较 摘要:战国时期在需求能言善辩之士的时代背景下,诸子大多使用寓言来阐述政治见解和思想学说,因此寓言创作格外活跃,其中以《庄子》、《孟子》等书的寓言尤为出色,二者有相同的寓言使用基础和审美基调,但在文本、取材、形象、手法和语言等方面都各具特色,呈现不同的艺术特色,且影响深远。 关键词:《孟子》寓言;《庄子》寓言;艺术特色 寓言是中国较早的一种文学表现形式,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被诸子百家及史传频繁使用,用来陈说辞理,具有短小精悍,浅显易懂,又寓意深刻的特点。寓言是《庄子》最主要的表现方式。司马迁说:“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有寓言故事近二百则。其中既有对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的加工改造,如《逍遥游》中的“藐姑射之神人”、《应帝王》中的“浑沌”等;也有即兴创作如《齐物论》中的“庄周梦蝶”、《至乐》中的“髑髅见梦”等。《孟子》寓言虽数量上不及庄子、韩非子等人,但其寓言融入至其散文之中,说明立场,针砭时弊,诠释学说等,风格简洁隽永,形象逼真,擅长论辩,自具风格,同样引人瞩目,其中其蕴含的“浩然之气”和深刻的哲理性而流传至今。《孟子》和《庄子》寓言有着相同的使用基础和审美基调,但又在艺

术特色上各具特点。 一、《孟子》与《庄子》中相同的寓言使用基础和审美基调 二者的寓言具有需求能言善辩之士的使用背景及阐述 政治见解的使用目的。这一点学者张航在《和中的寓言比较》(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15卷第2期)有一定的论述。孟子和庄子都生活于战国时期,他们为了弘扬学说,教诲后学,也像当时的谋臣策士和纵横家一样,在各自的言论或著述里面都运用了大量的寓言,以言辞成事,追求说理技巧。如孟子的进谏大多就是采用比喻性的寓言进行说理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使用寓言可以使得统治者能够及时采纳谋臣意见,更快更好地促进国家治理。在这样一种历史趋势下,在作品中采用寓言这样一种文学样式是历史的必然,也能推动朝政改革。孟子和庄子都是战国时期的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更是辩论大师。孟子不但好辩且善辩,例如同他辩论的国君有时尽管不同意他的观点,但也不得不心悦诚服:“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孟子?梁惠王上》)①甚至主动提出“寡人愿安承教”。(同上)庄子也是辩论大师,从庄子与惠施及其他各类人或物的富有哲理和情趣的论辩,如与惠施的鱼乐之辩(《秋水》),与魏王的辩论(《山木》),与曹商等慕名利者的论辩(《列御寇》),甚至与髑髅的生死之辨(《至乐》)等,我们可以体察出庄子的辩才②。以与惠

《孟子》的艺术成就

《孟子》的艺术成就 (一)长于论辩,是《孟子》散文的特征。在百家争鸣的时代,要阐明自己的观点,维护自己的立场,批评其他学派,就不得不进行论辩。事实上,好辩不仅是《孟子》的特征,《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莫不如此。先秦说理文的论辩术,由《墨子》开始,逐步走向成熟。《墨子》采用了类比推理、归纳推理等逻辑方法。其论辩中的逻辑思辨色彩,对先秦说理文的定型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墨家重质轻文,《墨子》文章质朴无华,缺乏文采,不够生动,从而使其论辩文虽逻辑严谨,文学意味却不浓。《孟子》的论辩文,在逻辑上也许不如《墨子》严谨,但却更具有艺术的表现力,具有文学散文的性质。 《孟子》中的论辩文,也巧妙灵活地运用了逻辑推理的方法。孟子得心应手地运用类比推理,往往是欲擒故纵,反复诘难,迂回曲折地把对方引入自己预设的结论中。如《梁惠王下》: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 王曰:“弃之。” 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 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 王顾左右而言他。

先以两个设问,使齐宣王顺着自己的思路,得出两个不言而喻的结论,而后类推下去,使齐宣王陷入自我否定的结论中而无言可对,只好“顾左右而言他”。利用对话体论辩文的特点,巧妙设问,缓缓道来,引人入彀,“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赵岐《孟子章句?题辞》)。《孟子》这种特点在一些长篇论辩文中,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孟子》对二难推理的灵活运用和机智的反应,使其论辩更有左右逢源之妙。如陈臻利用孟子在齐不受馈金,在宋、薛却受馈金的矛盾态度,提出诘难:“前日之不受是,则今日之受非也,今日之受是,前日之不受非也,夫子必居一于此矣。”将孟子置于两难境地,而孟子则以“皆是也”,肯定受与不受都对,都有理由,因为导致受与不受的条件不一样。(《公孙丑下》) (二)“孟子长于譬喻”(赵岐《孟子章句?题辞》),在论辩中常用比喻,把抽象的道理用具体生动的形象表现出来。孟子的比喻性推理,从逻辑上来说,有些未免牵强,但却使孟子的论辩,富于形象性,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孟子》中的比喻,大多浅近简短而贴切深刻,如“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离娄上》),以一个简单的比喻,表现民众归仁的必然趋势。再如,“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梁惠王上》),生动形象地揭示出欲以霸道达到“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的目的,是多么荒唐可笑。这种简短浅近的比喻,在《孟子》中大量运用。此外,《孟子》中也有少数就近取譬,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如“齐人有一妻一妾”(《离娄下》),人物毕肖,结构完整,情节生动,具有很强的戏

从《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中论证《孟子》的论辩艺术

从《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到《孟子》的论辩艺术分析 2012.8.10 作为《孟子》论辩艺术的代表作,《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一文以驳论为主,主要驳斥农家“贤者与民并耕”的主张,论证社会分工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同时还驳斥了农家“市贾不贰,国中无伪”的观点,指出“市贾不贰”会带来人情作伪和扰乱国家的恶果。并且,本文阐明了“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基本法则,即脑力劳动者统治别人,使用体力的人被人统治;被人统治的人供养别人,统治别人的人被人供养。此外,文中还斥责陈相的背叛师道为不义之行为。 因此,对本文论辩艺术的分析,将很有利于我们对《孟子》的理解。 在论证方法上,本文运用演绎论证法,驳斥“君民并耕”的片面观点。而在驳斥农家“市贾不贰、国中无伪”的片面观点时,也看到演绎论证法的痕迹。孟子采用与农家相同的事实,却推导出与之相反的结论,与农家针锋相对,从而更加理直气壮,有力地反驳了农家的片面观点。 作者采取步步追逼、请君人豰的演绎论证方法。首先借陈相之口摆出农家学派的观点并不直接反驳,而是从打听许行的日常生活人手,设下一个大圈套,以一连串的问话,诱使陈相钻进圈套中:许行用粟交换陶器,用粟交换工具,与百工交易。陈相只得承认许行除了自耕自食外,并不能自陶自冶,一人尽百工之职。然后作者再抽紧圈套,用反法从陈相口中引出“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的结论。所以,“贤者与民并耕”的片面观点自然不攻自破,自然而然地演绎出“圣人治理天下同样不可耕且为”的正面结论。 文中,作者分别列举陈相兄弟“师死遂倍之”的不义之举与子贡、曾子等人怀念孔子的感人行为,运用对比论证方法,驳斥陈相兄弟背叛师道之不义。通过对比,我们也发现,陈相兄弟背师叛道之不义就更加鲜明突出了。 当然,归纳法的使用也使文章妙笔生辉。在证明“劳心者治人”的观点时,作者采用了大肆铺陈、最后反诘的归纳方法。首先花大量笔墨铺陈尧、舜、禹、益、后稷等圣人治国安民的大量事实,宣扬了他们治国安邦的伟大业绩,从三个方面论证圣人因“劳心”而无法与民并耕:一是圣人为平天下而忧,不得耕;二是圣人为教育人民而忧,无暇耕;三是圣人为寻求人才而忧,不能用心于耕。大量的事实先造成一种不容争辩的气势,然后用反诘句点拨,作者所持的“劳心者治人”的正面论点就不言而喻的。 此外,在大量的论辩中,文章也多次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不但使论点层次清晰,而且使论证的论据充分,大大增强了文章的雄辩气势。而且,文章还大量运用反法的手法,先列举大量论据进行充分论证,而后用简练的反诘句收结。如:“虽欲耕,得乎?”、“圣人之忧民如此,而暇耕乎?”。语气上气势逼人,更启发诱导了对方。这些修辞的出现,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 当我们将笔锋转向整篇《孟子》时,也会发现孟子熟练地运用了各种论辩手段,成功地达到了他的论辩目的。他善于把握心理,张弛有度。梁惠王希望更多的百姓归附自己,孟子抓住他的这种心理,进行仁政思想的宣传,引导梁惠王实

《孟子》散文的论辩艺术

《孟子》散文的论辩艺术 孟子,名轲,是战国时期影响甚大的儒者。《孟子》一书虽非全由孟子所作,却也能代表孟子本人的思想和风格。 孟子继承了孔门一派的学术,到了战国时期,就不太符合社会实际了。当时最合时宜的,是兵家、法家和纵横家。孟子对这几家是深恶痛绝的。即使如此,孟子却无法转移当时的社会风气。退而著书,实不得已。《孟子》一书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基本上是继承孔子的仁政思想。为行仁政,他首先提出了人性本善的主张。《孟子·滕文公上》说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这话既包括了他的哲学思想,又包括了他的政治思想。他讲人性本善是为他的仁政理论提供哲学上的依据。这是对孔子仁政学说的一个重大发展。 《孟子》一书也很有自己的特点: 《孟子》一书善于论辩。前面说过,《孟子》并非全由孟子自著,而善于论辩,则全书皆然。当时公都子曾问孟子:“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孟子回答说:“我岂好辩哉?不得已也。”(见《滕文公下》)“不得已”而“好辩”,也就形成了文章的特点。《告子上》之辩人性,《滕文公上》之驳许行,都可为例。其驳许行有云:“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飨而治。今也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而以自养也,恶得贤?’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曰:‘否,许子衣褐。’‘许子冠乎?’曰:‘冠。’曰:‘奚冠?’曰:‘冠素。’曰:‘自织之与?’曰:‘否,以粟易之。’曰:‘许子奚为不自织?’曰:‘害于耕。’曰:‘许子以斧甑爨、以铁耕乎?’曰:‘然。’‘自为之与?’曰:‘否,以粟易之。’‘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何许子之不惮烦?’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像这样的一问一答,形式上仍是对话体,《论语》的某些篇章有些相似;但这样的对话,又和《论语》有所不同。《论语》的对话,多是侃侃而谈,这里则是针锋相对的论辩。这是《孟子》文风的一个新的特点。 论辩极有气势。这也和时代相关。战国之时,“邦无定交,士无定主”(顾炎武《日知录·周末风俗》),一般游士,都肆无忌惮,说话比较随便。虽在王公大人面前,也敢于抵掌而谈。写成文章,多有气势磅礴的特点。孟子虽非一般的游士,而周游列国,也不免要游说的。他在《尽心下》里就说过:“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在彼者,皆我所不为也;在我者,皆古之制也,吾何畏彼哉!” 藐视王公大人,无所畏惧,也与孟子的个人修养相关。在《滕文公下》里,孟子谈到“大丈夫”的人品时,还说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有了这样的修养,也就无所畏惧。在《公孙丑上》里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什么是浩然之气?他解释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由此看来,《孟子》文章之有气势,同个人修养颇相关系。能够无所畏惧,才敢放言无忌。形成文章,才沛不过不可御。当时的游士之辞,虽然都能放言无惮,而《孟子》之文,则又有个人修养的特点。

孟子作品艺术特点

孟子作品艺术特点: (1)在当时孟子有‘好辩’之称。在他的文章中也表现出高超的论辩艺术。a.善于抓住对方心理,因势利导,诱其就范。b.采用迂回战术,先设好圈套,让对方钻进去,然后乘其不备,突然袭击。如他批评齐宣王未治理好国家的时候,就是通过讲了个故事,引出二问,让齐宣王无法回答。c.先通过设问,使对方暴露其理论弱点,当找到突破口之后,再发动猛烈反击。如他针对其老师许行的观点,通过设问,充分地暴露了许行观点的不切实际。d.孟子还有些正面的议论,能够围绕中心观点,严谨细密地展开论述。如天时地不如地利、鱼我所欲也等。②感情充沛,气势强劲,生动体现了作者的鲜明个性,具有强烈的救世责任感。(2)善用譬喻见长,比喻和寓言大都取材于现实生活,平易通俗而又发人深省。如揠苗助长、缘木求鱼等。 (3)语言浅显自然又明快畅达。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有口语特点,又带有强烈的感情和气势。 在思想史上,“孔孟”并称,孟子以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和捍卫者而闻名,其思想的犀利和性格的刚烈在先秦诸子中独树一帜;《孟子》文章议论风发,文辞华赡,气势磅礴,奔放不羁,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是极富感染力的文学散文。20世纪以来,传统经学瓦解,作为儒家重要经典的《孟子》得到了多学科多领域的广泛研究,文学研究是其中之一。关于《孟子》一书,研究者认为,今存内七篇其体式虽不脱语录窠臼,但“所记对话,多于独白,对话复以往复辩论之辞为多”[1](P316);成书方式亦与《论语》出于弟子和后学众手“论纂”不同,而是由孟子“与万章、公孙丑等亲炙弟子一次纂成,故全书一致耳”[i2];论说方式与《论语》等春秋之文重在“立意”和“见志”的“陈述”有异,而更多带有战国之文的“论辩”色彩。在先秦儒家之文中,《孟子》素以富于“文学”性而著称。郭沫若将其列为“战国散文四大家”之首[3],刘大杰称扬:“当代的儒家作品以孟子最有文采,他的散文对后世很有影响。” [4](P81)纵观20世纪的《孟子》文学研究,涉及面广泛,从散文艺术的角度看,主要是从语言艺术特色及其修辞技巧的运用、论辩艺术及其气势风格、文章的逻辑性及其文体特征等方面展开的,取得了可观的成绩。本文着重就《孟子》散文艺术,从以上几个方面对百年的《孟子》文学研究状况进行简要回顾,并对其得失和未来的研究趋向作一个粗浅的评说与前瞻,以期为未来的《孟子》及先秦诸子散文艺术研究提供一些借鉴与启示。 一、语言特色与技巧研究 关于《孟子》的语言特色,一般认为与《论语》基本相同,属语录体,而多由对话所组成,明白晓畅、通俗易懂,但比《论语》更有文采和富于气势。柳存仁认为,《孟子》之“记言文字,极见流利丰畅。”[5](P7 0)刘大杰认为:“孟子的文章不仅文采华赡,清畅流利,尤以气势胜。” [4](P83)谭家健发表于50年代中期的《略谈〈孟子〉散文的艺术特征》

浅谈孟子的辩论艺术

浅谈孟子的辩论艺术 战国中期,游说讲学,互相辩难之风大盛。孟子是当时有名的雄辩家,以知言善辩而著称。在辩论中,他旗帜鲜明,感情充沛,锋芒毕露,说得对方无言以对,显示出雄辩的特点。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刘勰对孟子有这样的评价:“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孟子的雄辩才能,犀利的笔锋,由此可见一斑。 (一)孟子的论辩技巧 孟子论辩之所以所向披靡,无往不胜,独特论辩技巧是其重要成因之一。 (1)脉络分明,有条不紊。孟子的论辩多以事实为基础,论辩起来有理有据,而且有的放失,言必有中。在具体的论辩中,穿插运用演绎法和归纳法,有正有反,有擒有纵,反复诘难,迂回曲折地把对方引入自己预设的结论中。如《梁惠王下》: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 王曰:“弃之。” 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 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 王顾左右而言他。 先以两个设问,使齐宣王顺着自己的思路,得出两个不言而喻的结论,而后类推下去,使齐宣王陷入自我否定的结论中而无言以对,只好“顾左右而言他”。利用对话体论辩文的特点,巧妙设问,缓缓道来,“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赵岐《孟子章句*题辞》)。 (2)抓住要害,突出中心。在论辩中一下子就能把握问题的关键,运用对比来揭示矛盾,给人以不容辩驳的感染力,深刻地阐明道理,鲜明地表白自己的观点。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所不战,战必胜矣,(《孟子?公孙丑下》)。在这里,孟子用对比的方法,阐明了道之多寡对于战争胜负的关系,启发统治者关注人心所向的大问题。再如: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孟子在设喻的基础上,通过对比,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自己舍生取义的人生追求,既深入浅出,又振聋发聩。 (3)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孟子长于譬喻”(赵岐《孟子章句*题辞》),孟子的比喻

人生智慧学孟子-雄辩的技巧

傅佩荣 人生智慧学孟子-《雄辩的技巧》 一、诡辩 说到雄辩滔滔,很多人都会羡慕,但是不要忘记,有时候雄辩它可能变成诡辩。说到诡辩,在西方有些代表人物,在希腊时代有一位哲学家,在苏格拉底之前叫做巴曼尼德斯,他主张宇宙万物都没有变化,所有变化都是假的。他的学生跟别人辩论就很辛苦了,因为变化是一个客观的事实,他学生就要说你看算错了,变化都是假的、不可能的。他说一个操场很大,你如果要跑的话,从这一头永远跑不到那一头。为什么?因为你要跑过操场,首先必须跑过它的一半,你要跑到一半必须在一半跟你这个地方还有一半,那么一半还有一半,慢慢分吧。 比如,给你一个木棍一尺长,你每天砍一半,你永远砍不完。我们都知道你砍到一个月之后根本就找不到有地方可以砍。但是他会说,只要有木头你永远砍不完。就好象说,一粒沙掉地上有没有声音?你说当然没声音了,一粒沙掉地上怎么会有声音呢。但是一堆沙掉地上就“砰”的一声。好,来了,如果一堆沙掉地上有声音的话,每一粒沙掉在地上都有声音,这也有道理,要不然你就必须说从第几粒沙开始才有声音,这不合逻辑,所以像这样种叫做西方的诡辩。 我们中国也有,古代时候的名家,就是名字的“名”,惠施、公孙龙都是里面的代表人物。像惠施就认为自己的口才天下第一。他喜欢辩论,比如他说蛋里面有毛。我今天早上才吃了荷包蛋,当然是没有毛。他就说如果蛋里面没有毛的话,孵出来的小鸡为什么有毛?这也对。他说乌龟比蛇还长。你说不会吧,乌龟这么小,蛇那么长。他说,我说大乌龟跟小蛇。这也对。他话不讲清楚。他说白狗是黑的,你说这个太过分了,白狗怎么是黑的呢?他说白狗的眼珠是黑的。这也对。这种叫诡辩。 二、雄辩技巧:引经据典 我们今天谈的孟子不是诡辩,是堂堂正正的辩论。第一个就是要书念的好,像《诗经》、《书经》、《易经》古代最重要的三部经典,孟子都非常的娴熟。譬如在《孟子》书里面,今天我们所看到的版本只有的三万多字,里面引述《诗经》跟《书经》的部分就超过60次,很多。所以他跟这些国君对话的时候,一有机会就引述《诗经》、引述《尚书》里面的,因为这样讲才有公信力。我们都知道我们说话喜欢引用权威,你如果讲一句话不说谁说的,别人你会以为是你说的,那就没有什么说服力。

(完整版)浅谈《孟子》散文的论辩艺术

浅谈《孟子》散文的论辩艺术 孟子,名珂,字子舆,战国鲁国邹人。孟子一生都致力于游说诸侯,进行政治活动,宣扬自己行王道、施仁政的政治思想。孟子长于论辩善用譬喻,其文章气势磅礴,感情奔放,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尤为突出。孟子高超的论辩能力和技巧使他在论辩过程中战无不胜,所向披靡。 《孟子》风格雄辩犀利,在言谈中,巧用设问循循善诱,让对方在不知不觉中掉进了事先设计好的“陷阱”里而理屈词穷,最终达到他要说理的目的。在《梁惠王章句上》中,孟子就是善于运用启发诱导,层层追求,步步进逼的方法来引人就范的。齐宣王是个野心勃勃的君王,他一心想称霸天下, 但孟子是儒学派的代表,在政治上反对用武力征服天下的“霸道”而主张“王道”。因此,在孟子谈谈齐桓公、晋文公在春秋时为什么能称霸诸侯的事时,他故意巧妙地避而不谈“霸道”,而用具体的事例把问题逐步引导到“王道”上去,他揣摩齐宣王的心理,特意把齐宣王曾经做过的一件“以羊易牛”的小事说成是“仁术”,可以作为“保民而王”的大事业的基础,并大加肯定。这样紧紧抓住齐宣王的心理,使宣王自己兴致勃勃地询问“王天下”的事,走到孟子说理的轨道上来。接着孟子针对齐宣王用武力征服天下的野心,继续启发诱导,指出齐宣王这种野心的极端危险性,并深刻分析了齐国与天下形势,给齐国指出一条通往仁政的道路。最后齐宣王完全被孟子的高论所折服,提出让孟子辅佐他完成大业。孟子进一步阐述了实施“仁政”的各项具体措施,从而达到说服齐宣王弃“霸道”、施“仁政”的论辩目的。 类比推理,巧设属类,善于同类相比,也是《孟子》论辩的艺术特征。《梁惠王章句上》:“狗彘食人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这段话中,以“为富贵人家的猪狗吃掉了百姓的粮食,却不加以检查和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想到开仓贩救。老百姓死了,竟然说:’这不是我的罪过,而是年成不好的缘故’”这种说法为本体,类同于“拿着刀子杀死了人,却说,这不是我杀的,而是兵器杀的”。在推卸责任,归罪于其他方面这一点上,两者为同类。比体给本体以形象化的比喻, 使所要表达的意思更加鲜明突出。 除此之外,孟子还善用比喻。善用浅显的事例或常见的事物来说清复杂而深奥的道理,达到紧扣主题而又生动形象,深入浅出的效果,是孟子论辩的又一大突

《孟子》的论辩艺术技巧.doc

《孟子》的论辩艺术技巧 孟子是战国时代首屈一指、技压群雄的论辩大师,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天才的雄辩家。善于论辩是《孟子》最突出的艺术特点,其论辩艺术技巧主要有回避术、转换术,求同求、擒纵术,圈套术、包抄术,比附术、诡辩术,追问术、反诘术,铺陈术、排比术等,可谓集先秦论辩艺术之大成。下面我整理了《孟子》的论辩艺术技巧,一起了解吧。 孟子的辩论技巧一、回避术、转换术 孟子在游说国君和与人论辩时,难免遇到对方提出一些自己不愿回答或难以回答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孟子便采用回避术和转换术。 如著名的"齐桓晋文之事章" (《梁惠王上》),记录的是孟子和齐宣王的一场谈话和论辩。一开始是齐宣王发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是要孟子给他讲讲齐桓公、晋文公这两大春秋霸主称霸的事理。我们知道,孟子是主张"王道"、反对"霸道"的,并且认为"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告子下》),对齐宣王的这一问题,孟子显然是不愿谈的,他岂能将"罪人"的罪过当功劳宣扬并让齐宣王效尤!那么,孟子此刻该怎么办呢?孟子对曰:"仲尼之 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他很干脆地回避了对方的问题,又迅速转换了话题,

这就是所谓回避术和转换术。在这里,孟子是以假装不知进行回避的,所说并非实话。据《论语》所载,孔子与其弟子曾多次谈到齐桓、晋文,一则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二则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以答子路;三则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匡天下,民到于今而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以答子贡(均见《宪问》);且孔子作《春秋》以授弟子,怎么能说仲尼之徒无道其事是以无传呢?在《孟子》中,他自己也多次与人谈及桓、文,如"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公孙丑上》);"桓公之于管仲,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霸" (《公孙丑下》);"晋之《乘》,楚之《木寿杌》,鲁之《春秋》,一也,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孔子曰:‘其义则丘窃取之矣。’"(《离娄下》)作为学者,孟子对桓、文之事岂能不知,怎么能说臣未闻之呢?这显然是假话。但是面对齐宣王出的难题,试想,倘若不说这假话,要么违心告之,要么正言拒之,均非良策,相比之下,孟子佯装不知,避而不谈,委婉拒绝,仍不失为明智之举,聪明人也会听出其不愿谈此话题的弦外之音的。如果说这一回避术还不值得特别称道的话,那么他一下子将话题由"霸道"转到"王道",来了180度的急转弯,而且转得那么突然,大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则无疑令人颔首称道了。这一手很厉害,因这一转,使他摆脱了不利处境,变被动为主动,迅速掌握了主动权。 又如《梁惠王下》中这样一章:滕文公问曰:"滕,小国

《孟子》与《庄子》寓言艺术特色比较word资料18页

《孟子》与《庄子》寓言艺术特色比较寓言是中国较早的一种文学表现形式,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被诸子百家及史传频繁使用,用来陈说辞理,具有短小精悍,浅显易懂,又寓意深刻的特点。寓言是《庄子》最主要的表现方式。司马迁说:“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有寓言故事近二百则。其中既有对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的加工改造,如《逍遥游》中的“藐姑射之神人”、《应帝王》中的“浑沌”等;也有即兴创作如《齐物论》中的“庄周梦蝶”、《至乐》中的“髑髅见梦”等。《孟子》寓言虽数量上不及庄子、韩非子等人,但其寓言融入至其散文之中,说明立场,针砭时弊,诠释学说等,风格简洁隽永,形象逼真,擅长论辩,自具风格,同样引人瞩目,其中其蕴含的“浩然之气”和深刻的哲理性而流传至今。《孟子》和《庄子》寓言有着相同的使用基础和审美基调,但又在艺术特色上各具特点。 一、《孟子》与《庄子》中相同的寓言使用基础和审美基调 二者的寓言具有需求能言善辩之士的使用背景及阐述政治见解的使 用目的。这一点学者张航在《和中的寓言比较》(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15卷第2期)有一定的论述。孟子和庄子都生活于战国时期,他们为了弘扬学说,教诲后学,也像当时的谋臣策士和纵横家一样,在各自的言论或著述里面都运用了大量的寓言,以言辞成事,追求说理技巧。如孟子的进谏大多就是采用比喻性的寓言进行说理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使用寓言可以使得统治者能够及时采纳谋臣意见,更快更好地促进国家治理。在这样一种历史趋势下,在作品中采用寓言这样一种文学样式是

历史的必然,也能推动朝政改革。孟子和庄子都是战国时期的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更是辩论大师。孟子不但好辩且善辩,例如同他辩论的国君有时尽管不同意他的观点,但也不得不心悦诚服:“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孟子?梁惠王上》)①甚至主动提出“寡人愿安承教”。(同上)庄子也是辩论大师,从庄子与惠施及其他各类人或物的富有哲理和情趣的论辩,如与惠施的鱼乐之辩(《秋水》),与魏王的辩论(《山木》),与曹商等慕名利者的论辩(《列御寇》),甚至与髑髅的生死之辨(《至乐》)等,我们可以体察出庄子的辩才②。以与惠施的鱼乐之辩为例,人能否理解鱼的意思,庄子和惠子似乎都否定,然庄子却抓住惠子提问中“汝安知鱼之乐”,而推及惠子已经承认庄子知鱼之乐,具有高明的论辩技巧。战争形势迫使统治者招贤纳士,需要能言善辩的人才,不仅用于对统治者上朝进谏,商量治国策略;更要用于战争之时的外交和斡旋;这一文体在上层人士的欣赏中被逐步推动,慢慢发展起来。诸子百家中的两朵奇葩孟子和庄子也顺应了当时文人的审美取向和国家对社会人才的需求,在这样一个社会背景的推动下,孟子与庄子在各自的著作中都大量使用了寓言这一文学样式,而且在这样的重“辨”的寓言使用时代背景下,《孟子》和《庄子》的寓言不可避免的带上了浓重的智慧美、哲理美和思辨之美。 在艺术手法上,首先,在《孟子》寓言中,用妙趣横生的故事,具有鲜明特点的人物组成寓言来比喻某种现象或某种观点,直观形象;在《庄子》中,喻体包罗万象,或虚幻或真实,但是都是通过比喻而非直观明白的逻辑理性来反映思想和观点的,二者的寓言的比喻性质是一致的。第二,批判与讽刺的手法。在《孟子》寓言中,多讽刺官场中钻营富贵利达之徒,

孟子与庄子写作风格比较

孟子 孟子散文的艺术特色有:气势充沛,笔力锋芒,富于鼓动性,有纵横家、雄辩家气概;常用巧妙的譬喻和寓言式的小故事来阐明道理,生动而有说服力。缜密纯熟的辩论技巧。孟子的文章长于论辩。孟子善于掌握对方心理,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因势利导地进行论辩。孟子之文还多用比喻和寓言,使其论辩有很大的形象性。 (1)气势浩然的文风。在先秦诸子之文中,《孟子》以气势磅礴、明快畅达、雄辩犀利的风格著称。文章气势浩然,感情强烈,辞锋犀利,富于战斗性、鼓动性。多用排偶句、迭句等修辞手法来加强文章的气势。《孟子》语言明白晓畅,不事雕琢,很少有生僻的词汇和别扭的句法,真可谓明朗而爽快。《孟子》文章给人印象最深的印象,首先是它的雄辩色彩。这特点,一是把握对方心理,循循善诱,引导对方不知不觉投入自己设置的陷阱中来,使对方心悦诚服; (2)善用譬喻见长,比喻和寓言大都取材于现实生活,平易通俗而又发人深省。 (3)语言浅显自然又明快畅达。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有口语特点,又带有强烈的感情和气势。孟子比较实在,用的形象道理都是日常的、生活化的,容易理解。但是孟子喜欢循循善诱、循序渐进,。孟子的推理很严谨,层层递进,而且有不容反驳的气势。 庄子 庄子的散文也像诗,庄子的散文也具有丰富奇特的想象、大胆任意的夸张。《庄子》的联想是在寓托和比喻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虚构、夸张和奇妙的幻想,造成一种极为深邃、极为玄妙的意境。为了追求所谓绝对的自由,他将特大与特小的事物均有所依待的情况对比起来描写。《庄子》想象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意境宏大、神奇。《庄子》想象的第二个特点便是将没有生命的东西拟人化,《庄子》想象的第三个特色,就是与想象密不可分的变幻与夸张。 庄子的语言不仅直率质朴,豪放不羁,而且有一种散文诗般的节奏与韵律。其语言的错综缠绕之美、豪迈奔放之势,音节的一唱三叹之韵,境界的飘忽起落之态,令人读之如感迅风铺天盖地而来,让人惊诧于刹那间的畅快淋漓,让人感悟到其中的疏落有致,神姿必现,壮观气派。 庄子文笔淡远,文思玄邈。 寓言为主的创作方法。用“三言”的形式说理,即“卮言”、“重言”、“寓言,2、意出尘外的想象,他的想象虚构往往超越时空的局限和物我的分别,恢诡谲怪,奇幻异常,变化万千。3、寓有诗意的语言。语言如行云流水,汪洋恣肆,跌宕跳跃,节奏鲜明,音调和谐,具有诗歌的特点。其句式错综复杂,富于变化,喜用极端之词,奇绝之语,有意追求尖新奇特。

【参考文档】孟子辩论技巧之偷换概念事例-word范文 (2页)

【参考文档】孟子辩论技巧之偷换概念事例-word范文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孟子辩论技巧之偷换概念事例 人们都说在古代孟子善于辩论,那么孟子辩论的技巧有哪些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孟子在辩论中使用技巧的事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孟子辩论技巧之偷换概念事例一: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和齐宣王的对话被称为论辩的典范之作。 在孟子和齐王这段经典对话中,偷换概念是他诡辩的手段。 二人对话时,孟子说到齐王的政治理想:“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 抚四夷也。”孟子认为齐王的理想,是缘木求鱼。并举小国邹国和大国楚国对 垒为例,问齐王,邹国胜利还是齐国胜利!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楚国必定胜利。 对话是这样的:孟子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齐王曰:“楚人胜。” 接下来,孟子说:“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不可以敌众,弱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久,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 这段话的意思是,小的少的弱的,自然是打不赢大的,有九个方圆千里的 诸侯国,齐国只是其中之一,所以齐国只是一个千里之国,要想以一个千里之国,来打败八个千里之国,是不可能的…… 在这里,孟子偷换了概念。 前面论述的话题是,邹国和楚国的对垒,是一个国家对一个国家;而后面论述齐王不能推行“霸道”,否则会失败的时候,却是例举“八个国家的集合” 对一个国家——齐国,邹国对齐国,是小国对大国,而孟子讲述的“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这里“一”是齐国,“八 个”“ 方千里者”等于“一”,二者概念完全不一样,邹国对楚国是:1对1,后面的“一服八”是1对8,这里实际是8个诸侯国之和,对一个诸侯国—— 齐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