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技术-2019年精选文档
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技术正文

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技术姓名学号所属院系专业年级指导教师摘要:由于现在对石油的不断深入开发以及石油资源的不断缩减,低渗透油气藏越来越受到石油行业的青睐,但是如何正确合理的进行开发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
低渗透油气藏的很多特性加大了我们在开发过程中的难度,所以就必然需要用到工艺技术来帮助提高油田的采收率。
借助这一现状本文以我国目前石油现状和分布情况作为背景来介绍低渗透油藏的开发特点、地质特点等,结合实际情况和目前我国行业内常用技术来进行分析,重点就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技术进行详细的解说。
Abstract:Now due to the deepening development of oil and petroleum resources, shrinking,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is more and more get the favour of the oil industry, but how to correct and reasonable development is one of the biggest problems we face. Many features of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s increases the difficulty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we therefore will need to use technology to help improve oilfield recovery efficiency.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present condition in our country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oil as a background introduction to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s,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and at present our country industry common technology is analyzed, the key technology on the development of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s for detailed explanation.目录第一章低渗透油藏的概述 (1)1.1 关于低渗透的概述 (2)1.2 对于低渗透油藏的划分及其范围 (3)1.3 低渗油气藏的自身特点 (4)第二章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的探究 (5)2.1 油气藏的表征技术 (6)2.1.1 表征技术的发展历史 (7)2.1.2 油气藏表征的主要技术 (8)2.2 低渗油藏的钻井技术 (9)2.2.1 气体钻井技术 (10)2.2.2 雾化钻井 (11)2.2.3 泡沫钻井 (12)2.2.4 欠平衡钻井 (13)2.3 针对油气藏的增产的技术改造 (14)2.3.1开发水平井技术 (15)2.3.2 酸化解堵技术 (16)2.3.3 物理技术增产法 (17)第三章总结 (22)参考文献 (23)致谢 (24)第一章低渗透油藏的概述1.1关于低渗透的概述原本低渗透的含义是指渗透性能不高的储层,主要针对储层的概念。
(完整版)低渗透油藏开采技术

探明低渗透储量增长很快
我国低渗透储量探明状况比例图
9
特殊油气藏开采技术
第一节 概 论
1.3 我国低渗透储量探明、动用、分布状况和特点
1、低渗透储量探明和动用情况
我国低渗透储量动用状况比例图
10
近期探明储量和累积探 明未动用储量中,低渗透储 量占主要部分。
特殊油气藏开采技术
1、采出程度高 地质储量采出程度24.63%,可采储量采出程度70.7%。
2、综合含水率高 总平均达到82.98%,生产水油比4.9,产量占全国45%的最大主
力油田-大庆喇萨杏油田更高,综合含水88.8%,生产水油比为8。
4
特殊油气藏开采技术
第一节 概 论
1.1 我国当前油田开发简况
3、剩余可采储量开采速度高 2001年为8.4%,而剩余可采储量开采速度一般控制在6-7%左
唐曾熊(1994)划分的低渗透油田储层渗透率为10-100×10-3m2,小于 10×10-3m2为采技术
第一节 概 论
1.2 低渗透油田的定义
低渗透油田指储层渗透率介于0.1~50×103m2之间的油田(李道品等,1997)。
低渗透储层的典 型特征是具有启动压 力梯度,呈现出非达 西型渗流特征。
特殊油气藏开采技术
第二节 低渗透储层地质特征
2.1 低渗透储层成因和沉积特征
1、低渗透储层成因类型-①沉积成因
近源沉积物多以 三段式为主,远源沉积 物多以两段式为主。
低渗透储层多段式粒度曲线(近源沉积)
27
特殊油气藏开采技术
第二节 低渗透储层地质特征
2.1 低渗透储层成因和沉积特征
1、低渗透储层成因类型-①沉积成因
油田低渗透砂岩油藏开发技术

技术与信息油田低渗透砂岩油藏开发技术于雪(第一采油厂第一油矿117队,黑龙江大庆163000)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的逐渐丰富起来了,越来越多的轿车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石油的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除了车辆使用的汽油、机械使用的柴油,石油中的某些提取物还可以用来做香水。
石油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因此提升低渗透油田的生产率十分重要。
关键词:低渗透油田;砂岩油藏;开发技术低渗透油田是指油田油量低,石油的分子内部分散,因此虽然油田井较多但是石油的产出量却很少。
在石油开采的过程中开采深度过深或者在偏僻的地区进行开采,都会使油量达不到预期目标。
由于我国的低渗透油田数量很多,因此根据需求可以对不同的油田情况进行分析,针对性的提出开采的方案和计划。
石油开采需要时耗费大量的人力与财力,并且需要精确性较高的石油检测仪器来进行检测,因此要想开发低渗透油田就要具备相应的研发技术,所以本文对油田低渗透砂岩油藏开发技术进行了分析。
1砂岩油藏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油藏储油层主要是砂岩颗粒,低渗透砂岩油藏中的水量较多,在进行开采时需要有蒸汽技术的支持,同时需注水压力泵来排除砂岩内多余的水分,为石油的开采效率提供保证。
由于油藏中含有砂岩颗粒,在开采的过程中会面临着很多不确定的危险,蒸汽压力如果过大就会使油层中的结构被破坏,进而发生油井出砂的状况。
另外,如果过度开采石油,油井的内部就会有一定程度的破坏,当破坏达到一定程度时,大量的砂岩颗粒就会掉落。
举个例子,在开采石油的时如果采用爆破的手段来打通隧道,就很可能造成塌方问题,塌方一旦发生会对开采造成相当大的难度,大量的砂岩颗粒掉落,石油产量就会大幅度减少。
石油中如果掺杂进了砂岩颗粒,不仅分离困难并且花费巨大,砂岩颗粒的大量聚集会对开采设备造成巨大的损害,影响机器的使用年限。
石油开采设备价格高昂,一旦发生损坏需要巨额费用进行维修。
砂岩颗粒聚集情况恶劣的,还会对管道进行掩埋。
低渗透油藏开发方法

02 低渗透油藏的渗流特征
2.低渗透储层岩石比表面积大
岩石的比表面积是度量岩石颗粒分散程度的物理参数。 一般岩石颗粒越细、越分散,比表面积就越大;反过来说,比表面积越大,颗粒越细、 越分散,渗透率就越低。
3.低渗透储层毛细管力对渗透影响显著
低渗透储层是由无数小颗粒和无数小孔道组成,这些小孔道可以看作众多直径不同的 毛细管。当油水在这些毛细管中流动时,由于油水对毛细管壁润湿性不同,在油水界 面上产生毛细管力,毛细管力表达式为: pc 2 cos
03
低渗透油藏开发特征
低渗透油藏的储层物性差、岩性变变化大、孔隙结构复杂、非 均质性严重、天然能量低等特点,决定了低渗透油藏在开发过程中 具有与中、高渗透油藏不同的开发特征。
03 低渗透油藏的开发特征
低渗透油藏天然能量开发阶段压力、产量统计表
产量年递减率:在25%~45%之间,平均最高可达60% 每采1%储量压降:3.2~4.0MPa
04 低渗透油藏开发对策
1
主要问题:暴性水淹 解决方法:采用沿裂缝注水的线状面积注水方式, 井距适当加大,排距适当缩小。为了沿裂缝先形成 水线,注水井要先间隔地排液拉水线,排液井水淹 后转注,形成线状注水方式。排液井转注后,采油 井要逐题:渗流阻力大、能量消耗快、 压力产量不断下降。 解决方案:早期注水或超前注水保持 地层压力开采
具有裂缝的低渗透油藏吸水能力强裂缝性砂岩油藏注水后,注入水很容易沿裂缝 窜进,使沿裂缝方向的油井很快见水,甚至暴性水淹这是裂缝性砂岩油藏注水开发的普 遍特征。
火烧山油田第三批上返注水井
04
低渗透油藏开发对策
低渗透油藏由于其油层物性和渗流规律的特殊性,需要在开发过 程中从各个方面进行仔细研究,优选出合理的开发策略和对策。
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研究

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研究作者:韩波来源:《石油研究》2019年第14期摘要:作为一种战略性资源,石油供给关乎到国计民生,石油的开采和供给对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都有着直接影响;随着工业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对石油开采率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研究低渗透油藏开发技術对进一步推进我国石油开采业进步,缓解能源紧张局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低渗透油田;开采技术研究前言:进入21世纪以来,全社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能源的需求持续上升;随着非常规开发时代的来临,常规技术难以实现油田的战略性可持续有效开发;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石油用量的要求,必须要在原有基础上对开采技术进行研究分析,针对低渗透油田的特征和开发状况,积极寻找探索更为有效的开采方式,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发展功能配套、经济有效的采收率提高技术、夯实油田稳产基础,实现油田的持续稳定发展。
1.低渗透油田的概况低渗透油田是指油层储层渗透率低、丰度低、单井产能低的特殊油田,这种油田的特点是采油及注入剂注入都相对困难,最终采收率低。
一般低渗透油田的开采技术瓶颈在于储层物性较差,还有可能存在天然裂缝,导致渗透环境更加复杂,大大降低了产能。
目前低渗透油田渗流阻力大、产能效率低是世界性难题。
因此,研究合理的开采技术对提高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2.低渗透油田的纳米降压增注技术纳米降压增注工艺是一项针对低渗透注水井欠注的新兴技术,其原理是通过纳米材料与岩石表面羟基相结合并吸附于岩石表面形成超疏水界面后产生水流表面的滑移效应,以此来减弱水流阻力,改变岩石的润湿性,避免粘土膨胀,延长增注的有效期,一定范围内纳米材料的粒径越小所产生降压增注效果越明显;影响纳米降压工艺有效实施的因素是油藏储层的渗透率、储层岩石矿物中碳酸盐的含量以及渗流界面特征等[1]。
在一定程度的渗透率、含油饱和度范围内通过采用纳米材料降压增注工艺能够取得最佳的增注效果,事先采取酸化预处理工艺去除岩石表面碳酸盐矿物,能更好的提高岩石对纳米材料的吸附活性,提高增注效果。
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技术研究

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技术研究第一章:引言低渗透油藏是油气勘探生产中的重要类型,指的是渗透率较低、采收率较难、开发难度大的油气储层。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油田勘探区域逐渐向低渗透油藏转移,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技术研究备受重视。
本文将从低渗透油藏的特征、开发难点及现有技术等方面着手,探讨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技术研究。
第二章:低渗透油藏的特征低渗透油藏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渗透率低:一般指渗透率小于0.1mD,且更多的低渗透油藏渗透率甚至只有0.01mD以下;2.孔隙度低:低渗透油藏孔隙度一般在5%以下,甚至更低;3.孔径小:低渗透油藏孔隙中的孔径小且不规则,纵向和横向渗透性差异大;4.非均质性强:低渗透油藏地质构造复杂、非均质性强,给开发带来了较大难度。
第三章:低渗透油藏开发难点低渗透油藏由于渗透率低、孔隙度低、非均质性强等特征,给开发带来了一系列难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低采收率:低渗透油藏常由于油气渗流受阻而出现采收率低的问题,由于渗透率低、孔隙度低的限制,开采困难度大;2.产量下降快:低渗透油藏产量下降快,油层压力下降后油井的产油量迅速减少,且经常面临产量不足的问题;3.经济可行性难以保证:低渗透油藏由于开发较为困难,可以提高采油索价,但是开发成本较大,难以保证经济可行性;第四章: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现状目前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增产技术:采用注水、水驱、气驱等增产技术,通过提高油藏压力、增大有效渗透率,达到增加产量的目的;2.多孔相储层注聚技术:通过油田天然水等途径,在多孔相储层形成胶体颗粒的定向注入,增加油水接触面,同时通过伸展和联通,形成高油饱和度的微小连通通道;3.压裂技术:通过在油井中压入高压水力压裂液,使压裂液进入储层中破裂部位,破坏岩石结构,从而增加油气渗流通道;4.水平井技术:通过在低渗透油藏垂直方向上打磨弯曲的井筒,实现在储层单位面积内切割出更多的井段,增加井筒周长,提高有效蓄能、生产能力,达到增产目的。
浅析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

浅析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摘要:当石油开发力度不断加大,低渗透油藏逐渐在油田开发中占据了越来越重的比例。
但低渗透油藏由于储层本身的特性,对油田开发效果以及储量利用程度均有着严重的制约作用。
如何有效开发利用低渗透油藏,提高低渗透油藏的采收率,成为石油开发工作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通过理论研究及实际开发经验表明,对于具有特殊表征的低渗透油藏,在开发过程中借助一些增产稳产的工艺技术,可以增加油井产量,提高油田采收率。
本文针对低渗透性油藏的特点,简要分析探讨开发技术。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采收率增产渗透率是油田开发中极为重要的参数,渗透率值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油井产量及油藏最终采收率。
油藏研究中根据其渗透率大小可划分为高渗透、中渗透及低渗透油藏三类。
其中低渗油藏的开采难度最大,在实际开发过程中,若采用的开发技术不当,低渗透油藏很难有较好的开发效果。
目前,石油资源正日益减少,生活中对石油的需求旺盛,对于低渗透油藏的开发也日渐引起重视。
为了提高储量利用程度,开展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技术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低渗透油藏研究理论出发,探讨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技术。
一、低渗透油藏的分类及特征1.低渗透油藏概念目前,对于低渗透油田的划分仍然缺乏国际公认的标准,不同国家往往根据自身石油资源情况以及技术条件对低渗透油藏进行自主划分界定。
我国国家标准定为平均渗透率低于0.05μm2为低渗透油藏。
低渗透油藏可进一步细分为一般低渗透油藏、特低渗透油藏、超低渗透油藏,细分标准如下:1.1一般低渗透油藏:平均渗透率为0.01-0.05μm2;1.2特低渗透油藏:平均渗透率为0.001-0.01μm2;1.3超低渗透油藏:平均渗透率为0.0001-0.001μm2。
2.储层特征从储层特征上分析,低渗油藏具有物性校对较差,储层内非均质性严重、油层束缚水饱和度相对较高等特点。
2.1物性相对较差:砂岩粒度的分布较为广泛,砂砾混杂严重,圆球度较差,且含有大量胶结物,颗粒不易分选;2.2储层的层内、层间及平面的非均质性较为严重,有的发育天然裂缝。
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技术

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技术目录第一章低渗透油藏概况 ................................................................................................. - 1 -1.1 低渗透油藏地质特征 ..................................................................................... - 1 -1.2 低渗透油藏注水现状 ...................................................................................... - 1 -1.3 低渗透油藏增注工艺进展 .............................................................................. - 2 - 第二章低渗透油藏增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 - 4 -2.1 酸化增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 - 4 -2.2 活性降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 - 6 -2.3 径向钻井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 - 7 -2.4 袖套射孔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 - 7 - 第三章结论 ..................................................................................................................... - 9 - 第四章下步技术攻关方向 ........................................................................................... - 10 - 参考文献 ......................................................................................................................... - 11 - 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技术
0 引言
低渗透是针对储层的概念,一般指渗透性能低的储层,国外一般将低渗透储层称为致密储层[1-3] 。
进一步延伸和概念拓展,低渗透一词又包含了低渗透油气藏和低渗透油气资源的概念。
现在讲到低渗透一词,其普遍的含义是指低渗透油气藏。
具体来说低渗透油气田是指油层孔隙度低、喉道小、流体渗透能力差、产能低,通常需要进行油藏改造才能维持正常生产的油气田。
目前低渗透储层的岩石类型包括砂岩、粉砂岩、砂质碳酸岩、灰岩、白云岩以及白垩等,但主要以致密砂岩储层为主。
低渗透油田一般具有储层渗透率低、丰度低、单井产能低,与中高渗透油田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低渗透油层连续性差,砂体发育规模小,井距过大,水驱控制程度低;
2)储层渗透低,流度低,孔隙喉道半径小,存在“启动生产压差现象”,渗流阻力和压力消耗特别大;
3)低渗透油层见水后,采液和采油指数急剧下降,对油田稳产造成严重威胁;
4)储量丰度低,含油饱和度低,自然产能低,压裂投产后产量递减较快,无稳产期。
低渗透油气田与高渗油气田相比,其储层特性、伤害机理、流动规
律不仅仅是量的变化,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因此在开发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①油藏表征准确度差,渗流机理尚未研究清楚;②对油层伤害的敏感度强;③储层能量低,单井产量低;④基质中的油难以开采。
归结起来是成本、效益和风险问题。
1 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
1.1油气藏表征技术
油藏表征是对油藏各种特征进行三维空间的定量描述、表征以至预测的技术。
现代油藏表征技术是国外进行剩余油分布预测和开发决策等生产优化的最主要技术。
技术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目前向着精细化方向发展。
油气藏表征主要包括野外露头天然裂缝描述技术、成像与常规测井裂缝描述、储层生产动态测试资料表征、三维地震、四维地震、井间地震和井间电磁波等油气藏表征、三维可视化、综合地质研究技术。
油藏描述技术是对油气藏特征进行定性与定量描述、预测是进行剩余油分布预测和开发决策主要技术。
由于决策的内容不同油藏描述技术和方法也不同描述内容和精度有差别。
对进入中后期开发的老油田以确定剩余油分布为目的的油气藏描述必须通过集成化的精细表征提供准确的剩余油分布状况指导油气田调整挖潜改善开发效果。
1.2低渗油藏钻井技术包括气体钻井、雾化钻井、泡沫钻井和欠
平衡钻井技术等。
欠平衡钻井亦称为欠平衡压力钻井这一概念早在20 世纪初就已提出但是直至20 世纪80 年代初期井控技术和井控设备出现才使防止井喷成为可能这种钻井技术也得以发展和应用。
在美国和加拿大欠平衡钻井已经成为钻井技术发展的热点并越来越多地与水平井、多分支井及小井
眼钻井技术相结合在美国欠平衡钻井占钻井数的比例已经达到30%。
1.3完井技术
包括裸眼井完井、水平井裸眼分段压裂和智能完井。
裸眼完井法的操作相对简单,在油田的开发中被广泛应用,水平段裸眼分段压裂技术是对油藏的一种改造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储集层渗透能力,智能完井管柱在油井开发过程中后期使用,是提高层间开发效果的可靠手段。
1.4低渗油气藏保护技术油田在勘探开发的各个环节均可造成低渗透层油层损害。
究其原因,均属油层本身的潜在损害因素,它包括储层的敏感性矿物,储渗空间,岩石表面性质及储层的液体性质等。
在外在条件变化时,包括钻开油气层、射孔试油、酸化、压裂等,储层不能适应变化情况,就会导致油层渗透率降低,造成油层损害。
对低渗透油层特别强调油层保护并不是因为这类油层比高渗透油层更易受污染,而是因为低渗透油层自然渗透能力差,任何轻微的污染伤害都会导致产能的大幅度降低,因此,低渗透油层的油层保护尤为重要。
1.5注水、注气开采技术
低渗透性油气田储量广泛,在油气田开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注水开采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油气开采方式,它对保持油层压力,实现油田高产稳产、高效开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注水过程中,由于注入水向地层推进,在储层内会发生物理的或化学的反应,从而导致储层中流体渗流阻力增加和渗透率下降,造成地层污染。
注气法作为一种提高采收率的常用方法,受到各大油田的普遍关
注,尤其是对低渗透油田非常适用。
统计资料表明,国外提高采收率应用技术中,注气是第二位的。
与传统的注水开发方式相比,注气开发方式的有利因素可以归纳如下:①吸气能力强,并且能够保持稳定,易于实现注采平衡;②注气流压低于注水流压,有利于避免裂缝张开,防止产生窜进现象;③无水质问题,可避免一整套比较复杂的处理水质的工艺流程设备;④因水质腐蚀和泥岩膨胀而造成的套管损坏问题较轻,报废井较少;⑤油井见注入气的情况比见注入水的情况简单,比较容易管理。
1.6低渗透油气藏的井网部署目前,我国低渗透油藏储量占总储量40%左右,是未来开发的重点和难点。
从已开发的低渗透油田看,开发效果差异大,根源是低渗透油藏具有其特殊性,对注水开发井网的部署极为敏感。
如果注采井网布置合理,能见到好的注水效果,否则,很难达到方案预期效果。
低渗透油藏开发井网部署大体上经历了3 个阶段:初期沿用中高渗透油藏的开发井网,中期将注采井网与储层裂缝系统进行了初步优化,井排方向与裂缝方向错开一定角度。
目前阶段采用注水井排方向与裂缝方向平行的菱形反九点法井网,或者是排距、井距不等的注水井排平行于裂缝系统的矩形井网。
2 总结低渗透油气田开发成熟技术有注水、压裂、注气等技术,小井眼技术、水平井、多分支井技术和C02泡沫酸化压裂新技术应
用,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单井产量,实现了低渗透油田少井高产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储层精细描述和保护油气层是开发低渗透油气田的关键。
多分支井技术、地震裂缝成像和裂缝诊断技术、新型压裂技术、注气提高
采收率等新技术快速发展。
世界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方兴未艾。
发达国家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技术日趋成熟。
通过对世界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现状进行研究,可实现低渗透油气田资源优化利用,改善勘探开发效果,为低渗透油气资源的高水平、高效益勘探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