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室规章制度
内镜室规章制度

内镜室规章制度
为了保障内镜室的安全和顺利运行,制定以下规章制度:
一、内镜室使用规定。
1. 内镜室使用前,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并持有相应资质证书。
2. 内镜室使用期间,必须遵守医院相关规定和操作流程,严禁擅自更改内镜设备设置。
3. 内镜室使用完毕后,必须做好设备清洁和消毒工作,保持内镜室整洁。
二、内镜室设备管理规定。
1. 内镜室设备必须按照规定使用,禁止私自调整或更改设备设置。
2. 内镜室设备使用完毕后,必须及时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三、内镜室安全规定。
1. 内镜室使用期间,必须严格遵守消毒和防护规定,确保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2. 内镜室使用过程中,必须注意防火防爆,禁止在内镜室内吸烟或使用火种。
四、内镜室卫生管理规定。
1. 内镜室必须保持干净整洁,定期进行卫生消毒。
2. 内镜室使用过程中,必须做好医疗废物分类和处理工作,确保医疗废物安全处理。
五、内镜室纪律规定。
1. 内镜室使用期间,必须服从主管人员的指挥和管理,严禁擅自离开或私自调整工作流程。
2. 内镜室使用期间,必须保持工作状态集中,严禁进行与工作
无关的私人交流或活动。
六、内镜室违规处理规定。
1. 对于违反内镜室规章制度的行为,将按照医院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包括警告、停职、甚至开除。
2. 对于严重违规行为,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以上规章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凡在内镜室工作的医护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如有违反,将受到相应处罚。
内镜室工作规章章程制度

内镜室工作规章章程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内镜室的工作,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医疗规范,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本章程适用于内镜室的工作人员、患者及家属。
第三条内镜室以患者为中心,坚持人性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努力提高内镜诊疗水平,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第二章组织结构与人员职责第四条内镜室设主任一名,负责内镜室的全面工作。
设副主任若干名,协助主任开展工作。
设护士长一名,负责内镜室的护理工作。
第五条内镜室工作人员分为医师、护士、技术人员等,分别履行下列职责:(一)医师:负责内镜诊疗工作,严格执行内镜操作规程,确保患者安全。
(二)护士:负责内镜室的护理工作,协助医师进行内镜诊疗,确保患者舒适和安全。
(三)技术人员:负责内镜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清洁工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六条内镜室应当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和学术交流,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第三章工作流程与管理制度第七条内镜室应当建立健全工作流程,包括预约、接诊、检查、治疗、术后 follow-up 等各个环节,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第八条内镜室应当严格执行预约制度,患者预约内镜检查应当提前向内镜室提交申请,内镜室根据患者情况安排检查时间。
第九条内镜室应当建立健全患者告知制度,向患者充分告知内镜检查的过程、风险和注意事项,取得患者同意。
第十条内镜室应当建立健全术后 follow-up 制度,对术后患者进行定期随访,了解患者恢复情况,及时处理并发症。
第四章内镜清洗、消毒与感染控制第十一条内镜室应当设立专门的清洗、消毒区域,配备必要的清洗、消毒设备和工作台。
第十二条内镜室应当严格执行内镜清洗、消毒规程,确保内镜的清洁和安全。
第十三条内镜室应当建立健全感染控制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内镜交叉感染。
第五章设备管理与维护第十四条内镜室应当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对内镜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十五条内镜室应当建立健全设备使用记录制度,记录设备的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故障。
内镜室规章制度

内镜室规章制度
为了保障内镜室的正常运作,维护医疗秩序,确保患者安全,制定如下规章制度:
一、内镜室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医疗纪律,不得擅自离岗,必须全程参与内镜检查工作,确保患者安全。
二、内镜室工作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内镜设备,保证内镜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三、内镜室工作人员应保持内镜设备的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和维护,确保内镜检查的无菌环境。
四、内镜室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患者信息保密制度,不得泄露患者的个人隐私信息。
五、内镜室工作人员应遵守医疗废物处理规定,将废弃的内镜设备和医疗废物妥善处理,确保环境卫生。
六、内镜室工作人员应遵守医疗事故报告制度,对内镜检查中
发生的意外事件及时报告,并协助医院进行调查和处理。
七、内镜室工作人员应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尊重患者权利,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以上规章制度,内镜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如有违反者,将受到相应的处罚和纪律处理。
同时,内镜室主管部门应定期进行检查和考核,确保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
内镜室工作规章规章制度

内镜室工作规章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内镜室工作秩序,保障医疗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内镜室实行科学管理,依法办事,负责内镜医学技术工作的开展和日常管理。
第三条内镜室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院内规章制度以及内镜室管理相关制度。
第四条内镜室必须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个人安全。
第五条内镜室负责人负责本室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考核。
第六条内镜室人员应本着严谨、负责、勤奋、敬业的原则工作。
第二章内镜室工作流程第七条内镜室工作流程包括患者接待、内镜检查准备、内镜检查操作、内镜清洗消毒、设备维护等环节,详细流程由内镜室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并向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第八条内镜室工作流程必须保证患者隐私和信息安全,严禁擅自泄露患者信息。
第九条内镜室工作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按照规定的标准和程序操作,确保检查结果准确可靠。
第三章内镜室设备管理第十条内镜室的内镜设备必须定期保养和维修,确保设备性能和质量。
第十一条内镜室设备必须按照规定的使用操作规程和消毒程序进行操作和清洗消毒。
第十二条内镜室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严禁擅自改变设备参数。
第四章内镜室消毒管理第十三条内镜室应建立健全的消毒管理制度,确保内镜和器械的消毒安全。
第十四条内镜室应定期对消毒设备进行检测和维修,确保消毒效果的达标。
第十五条内镜室内的所有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内镜和器械的清洗和消毒。
第十六条内镜室消毒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合格的消毒操作证书。
第五章内镜室安全管理第十七条内镜室必须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设备调查记录、事故应急预案等。
第十八条内镜室必须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十九条内镜室必须定期检查隐患,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工作场所安全。
第六章内镜室职责与权利第二十条内镜室负责人负责本室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考核,同时享有相应的管理权利。
内镜室工作规章制度全

内镜室工作规章制度全第一章总则第二条内镜室是医疗机构中进行内镜检查和操作的特定空间,包括内镜室主任、内镜室副主任、内镜医生、内镜技师等工作人员。
第三条内镜室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本规章制度,维护内镜室的工作秩序。
第四条内镜室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定期接受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自身的医疗技术水平。
第五条内镜室工作人员应保守医疗机构的机密信息,不得泄露患者的隐私。
第六条内镜室工作人员应遵守内镜设备的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内镜设备并做好日常维护工作。
第七条内镜室工作时间为每周工作五天,每天工作八小时,具体工作时间由内镜室主任安排。
第八条内镜室工作人员应保持工作环境的整洁、卫生。
第二章工作职责第九条内镜室主任负责内镜室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内镜设备的购置维护、工作人员的工作安排、工作质量的监督等。
第十条内镜室副主任协助内镜室主任完成工作任务,具体负责内镜室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
第十一条内镜医生负责进行内镜检查和相关操作,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第十二条内镜技师协助内镜医生进行检查操作,提供所需的器械和设备,并对内镜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工作。
第十三条其他内镜室工作人员负责协助内镜医生和内镜技师,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三章工作流程第十四条内镜室工作人员每天开始工作前,应按时到达内镜室,并进行岗前交接班。
第十五条内镜室工作人员应按照内镜室主任的安排,进行相应的内镜检查和操作。
第十六条内镜室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循消毒和无菌操作规程,确保内镜设备和相关器械的洁净。
第十七条内镜室工作人员应及时记录患者的病情和检查结果,并保管好相关的病史和检查资料。
第十八条内镜室工作人员应定期参加科室例会和内镜学术交流会,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并积极参与医院内外的学术活动。
第四章工作纪律第十九条内镜室工作人员应尊重患者的权益,保护患者的隐私,做到保密工作。
第二十条内镜室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岗位操作规程,不得擅自行动或与医疗纪录操作有悖的行为。
医院内镜室规章制度

医院内镜室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规章制度是为了规范医院内镜室的工作秩序,保障医疗质量,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第二条内镜室是专门用于进行内窥镜检查、治疗和手术的场所,依法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和管理。
第三条内镜室的工作人员应遵守法律、法规和医德,严格遵守本规章制度。
第四条内镜室工作负责人对内镜室的管理负总责,保证内镜室的安全、卫生和质量。
第五条内镜室的工作人员应该保护患者的隐私,严守医疗机密。
第二章内镜室设备和物品管理第六条内镜室设备和物品应按照规定放置,使用前应做好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作。
第七条内镜室工作人员应对内镜室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和维修,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第八条内镜室使用的试剂、药品等物品应做好分类存放,保证药品的质量和有效期。
第九条内镜室应定期对使用的药品和试剂进行清点,做好账目记录,确保药品的使用安全。
第十条内镜室设备和物品使用过程中如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负责人处理,确保内镜室的安全。
第三章内镜室工作流程第十一条内镜室的工作人员应按照工作流程清楚,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第十二条内镜室的工作人员应对患者进行详细的术前告知,保证患者明确检查治疗过程及要求。
第十三条内镜室工作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内镜检查、治疗方式,保证检查治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第十四条内镜室在检查、治疗过程中,应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生,并按照医生要求做好后续工作。
第四章内镜室安全管理第十五条内镜室的工作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按规定穿戴工作服、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
第十六条内镜室工作人员要加强手消毒,保持个人卫生,预防交叉感染。
第十七条内镜室应定期举行安全会议,对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内镜室的安全。
第十八条内镜室工作人员应定期参加培训,提高专业技能,增强安全意识和紧急处理能力。
第五章内镜室卫生管理第十九条内镜室应定期进行卫生消毒,保持内镜室的整洁和卫生。
第二十条内镜室应定期清理物品和设备,防止积尘、细菌等污染物的产生。
消化内镜室各项规章制度

消化内镜室各项规章制度
《消化内镜室各项规章制度》
一、工作纪律
1. 医务人员必须遵守医院相关规定,服从医疗管理。
2. 医务人员要遵守专业操守,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保障患者的安全。
3. 维护医院和科室的正常秩序,不得迟到早退,严禁在工作期间偷懒和聊天。
二、设备使用
1. 医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内镜设备的使用方法,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 内镜设备使用后要及时清洁和消毒,确保下一位患者的安全。
3. 内镜设备使用过程中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向上级领导报告。
三、患者安全
1. 患者接受内镜检查前,医务人员必须对患者进行术前交代和告知,获得患者的同意。
2. 内镜检查过程中,医务人员要随时观察患者的变化,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3. 内镜检查结束后,医务人员应向患者详细解释检查结果,并提供相关建议。
四、消毒与感染控制
1. 内镜室必须严格执行消毒规程,对内镜设备和相关器械进行
彻底消毒和灭菌。
2. 医务人员在进行内镜操作前后要进行手部消毒,戴好口罩和手套,有效保护患者和自己的健康。
五、医疗事故处理
1. 若发生医疗事故,医务人员要第一时间报告领导,并积极配合医院对医疗事故进行调查和处理。
2. 对医疗事故要做好记录和总结,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确保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六、其他规定
1. 禁止医务人员在内镜室内吸烟、饮食和聊天。
2. 内镜室内要保持通风良好,确保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健康安全。
以上是消化内镜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医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确保内镜检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患者的安全。
内镜室规章制度

内镜室规章制度为了保障内镜室的正常运行,维护医疗秩序,保障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安全,特制订以下规章制度:一、内镜室的使用。
1. 严格按照医疗程序和规定使用内镜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2. 内镜室的使用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和经验的医务人员操作,未经授权不得私自使用。
二、内镜室的清洁和消毒。
1. 内镜室设备和器械必须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在每次使用前都处于干净和卫生的状态。
2. 内镜室的环境也必须保持清洁,定期进行消毒和通风,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
三、内镜室的安全。
1. 内镜室必须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和急救设备,以应对突发事件和意外情况。
2. 内镜室的使用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在操作过程中不发生意外伤害和设备损坏。
四、内镜室的管理。
1. 内镜室必须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日常管理和维护,确保内镜室设备和器械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2. 内镜室的使用记录必须完整和准确,包括使用人员、使用时间、使用设备等信息,以备日后查阅和追溯。
五、内镜室的培训。
1. 内镜室的使用人员必须接受相关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具备操作内镜设备的能力和技术。
2. 内镜室的使用人员必须定期进行技术培训和知识更新,以适应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变化。
六、内镜室的违规处理。
1. 对于违反内镜室规章制度的行为,将给予相应的处罚和警告,严重者将取消使用资格并追究法律责任。
2. 对于内镜室设备的损坏和意外事故,将进行调查和处理,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以上规章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所有使用内镜室的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如有违反将受到相应的处理和处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镜室规章制度
1
2020年4月19日
内镜室的医院感染管理
一、内镜室基本设施的要求
1、内镜的清洗消毒应当与内镜的诊疗工作分室进行。
2、不同部位内镜的诊疗工作应分室进行;如胃镜、肠镜的诊疗工作不能分室进行的,也可分时间段进行。
3、不同部位内镜的清洗消毒工作的设备应当分开。
4、灭菌内镜的诊疗应当在达到手术标准的区域内进行,并按手术区域要求进行管理。
5、工作人员清洗消毒内镜时,应当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包括工作服、防渗漏围裙、口罩、帽子、手套等。
6、内镜及附件如活检钳等的数量,应与接诊病人数相适应,以保证做到一患一灭菌。
7、基本清洗消毒设备:专用流动水清洗消毒槽4-5槽(水洗槽、酶洗槽、清洗槽、消毒槽加盖、冲洗槽)、负压吸引器、超声清洗器、高压水枪、干燥设备、计时器、通风设施等。
二、内镜室的基本管理要求
1、负责内镜清洗的工作人应严格按照卫生部颁发的《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要求,认真做好内镜的清洗、消毒、储存及管理工作,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2
2020年4月19日
2、从事内镜诊疗和内镜清洗消毒工作人员必须接受相关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熟悉掌握内镜的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3、工作人员在诊疗清洗消毒过程中,要增强防护意识,戴好防护用品,严格按照标准预防原则进行各项操作。
4、建立各类内镜清洗消毒登记本,登记内容齐全:并按要求定期做好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消毒液浓度监测,并做好各项监测记录。
5、院感科负责对全院内镜的清洗消毒质量及储存方法进行监督管理。
6、每日工作结束后,必须按《内镜规范》要求对内镜清洗消毒的设备,物品和环境进行彻底清洗消毒,待备用。
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或灭菌的原则
1、凡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者经外科切口进入人体无菌腔室的内镜及附件,如腹腔镜、关节镜、脑室镜、膀胱镜、宫腔镜等必须灭菌。
2、凡穿破粘膜的内镜附件如活检钳、高频电刀等必须灭菌。
3、凡进入人体消化道、呼吸道等与粘膜接触的内镜如喉镜、气管镜、胃肠镜等应按照《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高水平消毒。
3
2020年4月19日
4、内镜及附件用后应立即清洗、消毒或者灭菌。
清洗消毒、灭菌时间应当使用计时器控制。
5、禁止使用非流动水对内镜进行清洗。
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或灭菌流程表
水洗
硬式内镜的清洗消毒方法与步骤
一、硬式内镜的清洗步骤、方法及要点包括:
1、使用后立即用流动水彻底清洗,除去血液、粘液等残留物资,并擦干。
2、将擦干后的内镜置于多酶洗液中浸泡刷洗,时间按使用说明。
3、彻底清洗内镜各部件,管腔应当用高压水枪彻底冲洗,可拆卸部分必须拆开清洗,并用超声清洗器清洗5-10分钟。
4、器械的轴节部、弯曲部及管腔内用软毛刷彻底刷洗,刷洗时注意避免划伤镜面。
二、硬式内镜的消毒或者灭菌方法及要点包括:
1、适用于压力蒸汽灭菌的内镜或者内镜部件应当采用压力蒸汽灭菌,注意按内镜说明书要求选择温度和时间。
2、环氧乙烷灭菌方法适用于各种内镜及附件的灭菌。
4
2020年4月19日
3、不能采用压力蒸汽灭菌的内镜及附件可使用2%碱性戊二醛浸泡10小时灭菌。
4、达到消毒要求的硬式内镜如喉镜、阴道镜等,可用煮沸消毒20分钟的方法。
5、用消毒液进行消毒、灭菌时,有轴节的器械应当充分打开轴节,带管腔的器械腔内应充分注入消毒液。
6、采用其它消毒剂、消毒器械必须符合《消毒管理办法》的规定。
具体操作方法严格按使用说明。
7、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的硬式内镜,消毒后应当用流动水冲洗干净,再用无菌纱布擦干。
8、灭菌后的内镜及附件应当按照无菌物品储存要求进行储存。
内镜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
一、消毒剂浓度必须每日定时监测并做好记录,保证消毒效果。
二、消毒后的内镜应当每季度进行生物学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灭菌后的内镜应当每月进行生物学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
消毒后的内镜合格标准为:细菌总数<20cfu/件,不能检出致病菌;
灭菌后内镜合格标准为:无菌检测合格。
5
2020年4月19日
三、采样方法:检测采样部位为内镜的腔面。
用无菌注射器抽取10mi含相应中和剂的缓冲液,从待检内镜活检口注入,用15mi无菌试管从活检口收集,及时送检,2小时内检测。
四、使用酸性氧化电位水全自动消毒机时必须在氧化还原电位(orp)≥1100mv,酸性水ph值≤2.7及酸性氧化电位水中含有
25~60mg/l有效氯的条件下进行操作。
内镜室护士工作职责
一、负责指导和监督内镜室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标准预防的原则,正确防护,有效预防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
二、熟悉掌握内镜清洗、消毒、储存的工作程序及要求,熟练掌握内镜清洗消毒设备的操作规程、程序、性能及注意事项,确保内镜安全使用。
三、工作中正确掌握内镜持镜和悬挂法,对内镜和附件要轻拿轻放,避免意外损害。
四、负责使用、维护、管理好清洗、消毒的各种设施及设备,定期检查保养,设备出现故障要及时检修。
五、做好各类内镜的清洗、消毒登记工作,登记内容包括:就诊病人姓名、使用内镜的编号、清洗时间、消毒时间以及操作人员姓名等事项。
6
2020年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