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 古诗词五首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国学阅读古诗词75首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国学阅读古诗词75首

1.《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xiàn)牛羊。

4.《咏鹅》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风》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6.《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7.《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8.《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9.《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0.《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11.《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12.《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3.《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4.《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5.《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7.《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8.《古朗月行》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19.《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0.《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五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词三首

五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词三首

五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词三首
1.《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代)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译文】白天在田里除草,到了夜晚回来搓麻绳,男村里的男女都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担。

小孩子虽然不懂得耕织之事,却也模仿大人的样子,在桑树的树荫旁学着种瓜。

2.《稚子弄冰》
(宋代)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译文】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盆中的冰块取出,用彩丝穿过冰块,提在手中,就像一个银钲。

轻轻敲打,清脆的响声穿林而过。

忽然冰块落地,发出如玻璃破碎一般的声音。

3.《村晚》
(宋代)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译文】池塘四周长满了青草,池塘里的水几乎溢出了塘岸。

远远的
青山,衔着红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寒冷的水中,闪动着粼粼的波光。

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向家走去,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乐曲。

五年级下册语文必背20首古诗词解析

五年级下册语文必背20首古诗词解析

寒食唐韩翃(hong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注释1.寒食:每年冬至以后的一百零五天,大概是清明节的前两天为寒食节。

据左传所载,晋文公火烧森林求介之推,没想到他却抱着大树活活被烧死,晋国人为了悼念他,每年的这一天禁火,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

2.御柳: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

3.传蜡烛:虽然寒食节禁火,但公侯之家受赐可以点蜡烛。

4.五侯:后汉桓帝在一天之中封了五个得宠的宦官为侯,世称五侯。

译文暮春时候长安处处飘絮又飞花,寒食节日风吹皇家花园柳枝斜.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家。

2.饮湖上初晴后雨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注释1.饮湖上:在湖上喝酒。

2.潋滟;水波荡漾、波光闪闪的样子。

3.方:正,恰恰。

4.空蒙:形容山岚迷蒙的样子。

5.亦:也。

6.欲:想要。

7.西子:西施,春秋末年越国的美女。

8.相宜:适合。

译文在晴日的阳光照射下,西湖水波荡漾,闪烁着粼粼的金光。

风景秀丽;在阴雨的天气里,山峦在细雨中迷蒙一片,别有一种奇特的美。

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么晴朗的西湖就如浓妆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妆的西施,都是同样的美丽无比。

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① 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② 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③ 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④ 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注释①渚(zh ǔ):水中小洲。

回:此指鸟在天空盘旋。

②落木:落叶。

萧萧:风吹飘落树叶发出的声音。

③万里:指远离故乡。

常作客:指长久客居异乡。

这是引起悲秋的原因。

百年:喻人生一世。

独登台:独自登高眺望。

④苦恨:极恨。

繁霜鬓:两鬓白发繁多。

潦倒:困顿,衰颓题解: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 )秋。

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

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可惜严武不久病逝,使他失去了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呆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

五年级课外古诗词(30首)

五年级课外古诗词(30首)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宋】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 鹧鸪。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金】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 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 且教桃李闹春风。
菊花
【唐】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己亥岁
【唐】曹松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传闻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 谁道沧江总无事,近来长共血争流。
小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 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
送春
【宋】王令 三月残花落更开, 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 不信东风唤不回。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鄂州南楼书事四首(其一)
【宋】黄庭坚 画阁传觞容十客, 透风透月两明轩。 南楼盘礡三百尺, 天上云居不足言。
绝句四首(其四)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客中初夏
【宋】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 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 惟有葵花向日倾。
江上
【宋】王安石 江北秋阴一半开, 晚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 忽见千帆隐映来。

小学必背古诗词五年级下册

小学必背古诗词五年级下册

小学必背古诗词五年级下册五年级下册的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古诗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首:1. 《春夜喜雨》 - 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 《望岳》 -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 《静夜思》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 《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 《江雪》 -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6. 《游子吟》 - 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7. 《悯农》 - 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8. 《春望》 -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9. 《绝句》 - 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0. 《望庐山瀑布》 -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些古诗词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能帮助他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

通过背诵这些诗词,学生可以更好地感受语言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最新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必背全部古诗词(共11首)拼音注释译文

最新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必背全部古诗词(共11首)拼音注释译文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宋】范成大 昼zh òu 出ch ū耘y ún 田ti án 夜y è绩j ì麻m á, 村c ūn 庄zhu ān ɡ儿ér 女n ǚ各ɡè当d ān ɡ家ji ā。

童t ón ɡ孙s ūn 未w èi 解ji ě供ɡōn ɡ耕ɡēn ɡ织zh ī, 也y ě傍b àn ɡ桑s ān ɡ阴y īn 学xu é种zh ǒn ɡ瓜ɡu ā。

注释:①耕田:在田间锄草。

②绩麻:把麻搓成线。

③解:理解,懂得。

④供:从事。

⑤傍:靠近。

⑥阴:树荫。

译文:白天出去锄草夜间搓细麻,农家的儿女各人都会持家。

小孩子不懂得耕田和织布,也在桑树荫下学着种瓜。

《稚子弄冰》【宋】杨万里稚zh ì子z ǐ金j īn 盆p én 脱tu ō晓xi ǎo 冰b īn ɡ, 彩c ǎi 丝s ī穿chu ān 取q ǔ当d ān ɡ银y ín 钲zh ēn ɡ。

敲qi āo 成ch én ɡ玉y ù磬q ìn ɡ穿chu ān 林l ín 响xi ǎn ɡ, 忽h ū作zu ò玻b ō璃l í碎su ì地d ì声sh ēn ɡ。

注释:①稚子:幼小的孩子。

②金盆脱晓冰:早晨从金属盆子里把冰取出来。

③钲: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④磬:一种用玉或石制成的打击乐器。

⑤玻璃: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译文:一个小孩子,早上起来,从结有坚冰的铜盆里剜冰,用彩丝穿起来当铮来敲。

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般穿越树林,突然冰落在地上发出玻璃一样的碎裂声。

《村晚》【宋】雷震草c ǎo 满m ǎn 池ch í塘t án ɡ水shu ǐ满m ǎn 陂b ēi, 山sh ān 衔xi án 落lu ò日r ì浸j ìn 寒h án 漪y ī。

五年级下册必背古诗

五年级下册必背古诗

五年级下册诗文:1.七律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wēi yí)腾细浪,乌蒙磅礴(páng bó)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mín)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解字:(1)等闲:不怕困难,不可阻止。

(2)逶迤: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3)泥丸:小泥球。

(4)寒:影射敌人的冷酷与形势的严峻。

说文: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

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

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

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

诗文:2.清平乐六盘山毛泽东天高云淡,望断(2)南飞雁。

不到长城(3)非好汉,屈指(4)行程二万。

六盘山(5)上高峰,红旗(6)漫卷(7)西风。

今日长缨(8)在手(9),何时缚住(10)苍龙(11)?解字:(1)《清平乐》,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

双调,四十六字。

上阕押仄声韵,下阕换平声韵。

也有全押仄声韵的。

(2)望断:望着,直到看不见。

(3)长城:借指长征的目的地。

(4)屈指:弯着手指头计算。

(5)红旗:1957年在《诗刊》创刊号上发表时作“旄头”。

1961年九月为宁夏干部书写此词时改为“红旗”,手迹发表在1961年10月7日的《光明日报》。

(6)漫卷,任意吹卷。

(7)缚住:擒住。

(8)苍龙:《后汉书·张纯传》注:“苍龙,太岁也。

”古代方士以太岁所在为凶方,因称太岁为凶神恶煞。

五年级下册语文书有哪些必备的古诗

五年级下册语文书有哪些必备的古诗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本是学习古诗词、文言文的重要阶段,对于学生来说,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也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介绍五年级下册语文书中的必备古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背诵这些经典之作。

一、《静夜思》《静夜思》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它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三句道出了诗人在异乡的思乡之情。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五年级学生必备的古诗之一。

二、《登鹳雀楼》《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名篇,通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四句,表达了对壮美山河的赞美和探索精神。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钱塘湖春行》《钱塘湖春行》是北宋诗人陆游的代表作,通过“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等精彩的描述,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

这首诗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对学生培养想象力和感知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四、《绝句》《绝句》是唐代女诗人王昌龄的代表作之一,通过“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两句传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人生短暂的感慨。

这首诗充满了忧郁的意境,帮助学生领悟人生哲理。

五、《望庐山瀑布》《望庐山瀑布》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另一杰作,通过“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四句,描绘了庐山瀑布的恢弘壮丽景象。

这首诗气势磅礴,形象生动,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六、《青玉案·元夕》《青玉案·元夕》是唐代诗人辛弃疾的名篇,通过“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

”四句,描绘了元宵佳节的繁华景象。

这首诗充满喜庆气氛,能够激发学生的节日情怀。

以上所列的六首古诗,都是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必备的古诗,它们在语言表达和意境描绘方面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增加文化内涵。

学生在学习这些古诗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朗读、背诵和理解诗意等方式,感受我国古代文学的魅力,提高语文修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1、诵读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

2、体会诗词的意境,丰富学生情感,从诗句中感受童年的快乐。

3、认识本课5个生字,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赖”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背诵和默写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回顾激趣
我们曾经学过不少关于描写儿童的诗,你还记得吗?试着背一背。

二、初读诗文,展现画面
1、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两首描写儿童生活的诗。

请同学们朗读两首古诗。

2、在《牧童》和《舟过安仁》两首诗中,你分别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三、精读诗文,走近画卷
1、你最喜欢哪首古诗?选一首自己研读理解。

2、自由组合小组,合作探究,选择一首诗进行研读,了解诗意,理解字词,逐句解决。

3、老师参与学生的研究。

四、品读诗文,走进画卷
1、学习第一首诗。

(1)“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你感受到了什么?朗读。

释义:六七里方圆的原野铺满了青青的野草,三四声悠扬的笛声和着微微的晚风传来。

可以感受到孩子是那么的悠闲自得、怡然而乐,感受到的是一种野趣。

(2)“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你看到了什么?说说感受和意思,然后朗读。

释义:牧牛回来已到黄昏,晚饭吃得饱饱的,无忧无虑,还没脱下蓑衣就躺在院子里,悠然自得地看那渐渐升起的明月。

可以感受到的是孩子的心情是那么的舒畅,他的生活是无忧无虑,非常惬意。

(3)诗句中描写了牧童归来后的场景,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牧童?从哪里看出来的?一个“弄”,一个“卧”。

(可爱、调皮、疲倦)
(4)、再说说诗中描绘的画面。

把两句诗意连起来说,并加上自己的想象。

2、学习第二首诗。

(1)“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说说诗意,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释义:一只小船上坐着两个小孩子,他们把篙收了,棹停了,坐在船上。

(2)“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理解诗句意思,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释义:十分奇怪为什么没有雨,他们也把伞张在那儿,原来他们是在遮雨,而是别出心裁,用伞试风。


“张、使风”描绘出两个淘气、可爱、天真的孩子。

(3)朗读诗句,读出孩子的调皮,感受那悠闲的画面。

五、再读诗文,感受意境
1、比较两首诗的人物,你更喜欢哪位诗人笔下的“顽童”?为什么?
2、背诵古诗。

六、拓展延伸,想象画卷
1、选择其中一幅画面,进行想象,改写成一篇有趣的记叙文或者散文。

2、默写《牧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