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芮明杰教材
《管理学》课程教学参考书

《管理学》课程教学参考书1、娄成武、魏淑艳编著.《现代管理学原理》(第二版).2008年2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5.2、王哓君主编.《管理学》.2004年第1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3、吴照云主编.《管理学原理》.2001年第3版.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4、单凤儒编著.《管理学基础》.2004年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周三多主编.《管理学》.2000年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6、周三多主编.《管理学》.2009年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7、赫伯特·A·西蒙著,钟汉青等译:《管理行为——管理型组织中决策过程的研究》,(1997年新增汀版).华人戴明学院出版发行1 999,9。
8、法约尔著、曹水先译:《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中译本.团结出版社1999年版。
9、赫伯特·A·西蒙:《管理行为》,中译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10、H·茨伯格:《经理工作的性质》,中译本,团结出版社1999.1。
11、D.道格拉斯:《企业的人事方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12、C.I.巴纳德:《经理人员的职能》,中泽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13、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管理学(第十版)》,中译本,经济科学出版社1 998年版。
14、约瑟夫·M·普蒂、海因茨·韦里克、哈罗德·孔茨:《管理学精要(亚洲版)》,中译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
15、约翰·查非:《批判性思维》,中译本,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6、孔耀君主编:《西方管理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7、W·H·纽曼,小C·E·萨默著:《管理过程——概念、行为和实践》,中译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4月。
芮明杰《管理学:现代的观点》第3版教材精讲-第十二章至第十七章【圣才出品】

第12章领导[视频讲解]12.1本章要点详解本章要点■领导与权力■领导的内容■领导的风格■领导特质重难点导学一、领导与权力1.领导的职能作用(1)维持信息交流组织中存在大量的信息流:命令的传达,执行效果的反馈,上下级的沟通,数据资料的上传下达等。
信息交流只有通过人的中介才能实现,建立和维持信息交流体系就是把经理人员和管理职位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
(2)促成个人提供必要的努力这项职能主要有两类工作:①促使人们同组织建立协作关系;②在人们同组织建立起协作关系以后,使之提供服务。
(3)提出和制定目标任何一个领导人员在任何条件下都无法单独地全部执行这项职能,而只能执行同他在管理组织中的职位有关的那部分职能。
这项职能的关键之点在于委派——客观权威的授予。
2.领导权力的类型(1)职权与领导权力领导的影响力主要来源于两方面:职权和权威。
而职权是领导产生影响力之本。
职权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的权利:①合法权。
指组织中等级制度所规定的正式权力,被组织、法律、传统习惯甚至常识所认可。
②奖赏权。
指决定提供还是取消奖励、报酬的权力。
③惩罚权。
指通过精神、感情或物质上的威胁,强迫下属服从的一种权力。
(2)非职权与领导权力非职权实质是一种与组织的职位无关的权力。
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权利:①专长权。
这种权力源于信息和专业特长,谁掌握的知识、信息越多,谁拥有的专长权就越大。
专长权与职位没有直接的联系。
②个人魅力。
这一权力是建立在优异感人的个人素质之上的,这种素质吸引了欣赏它、希望拥有它的追随者,从而激起人们的忠诚和极大的热忱。
③背景权。
背景权是指个人由于以往的经历而获得的权力。
只要人们知道他的特殊背景和荣誉,在初次见到他的时候,就倾向于听从其意见,接受其影响。
④感情权。
感情权是指个体由于和被影响者感情较融洽而获得的权力。
(3)领导与管理的区别①领导是管理的一个方面,属于管理活动的范畴,但是除了领导,管理还包括其他内容,如计划、组织、控制等。
管理学 激励过程理论之期望理论教案

努力得到提成。措施发布后的第一个星期,三人都干劲十足,热情高涨,但第二周后
除了小王仍情绪高昂外,小李和老张都回到原来的工作状态,原因,经调查,以下是
三者的回答:
小王:“我家里本身就是做生意的,人脉广,销售途径多,再加上我之前在大学一
直兼职做销售也积累下了丰富的销售渠道,100 万的任务量虽然对我来说我难度,但我
想通过我的努力肯定能够完成。公司的这项措施真是太好了。”
小李:“我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工作经验缺乏,销售渠道狭窄,一个星期过去了我
连一万都没卖出去,现在看来 100 万的任务量对我来说就是天方夜谭,反正怎么努力
都达不到,还不如不费那个劲了”
老张:“这次的提成比例确实挺高的,很有吸引力,但之前公司也出台过奖励措施,
关系Ⅰ
关系Ⅱ
关系Ⅲ
个人 努力
取得 绩效
组织 奖励
满足个人 需要程度
(二)期望理论的基本模型 激励力=效价×期望值
M=V×E 三、期望理论的管理学启示
副板书 一、理论回顾
激励理论
激
激
激
励
励
励
内
过
强
容
程
化
理
理
理
论
论
论
二、思考题 三、期望理论的基本模型 四、期望理论的激励效果
激
激
激
励
励
励
内
过
强
激励的内容理论探讨如何根据个人自身 特点,即个人内在需要选择相应的激励 方式,而过程理论正是试图说明员工面 对激励措施,还有哪些因素影响他的行 为的产生。
容
程
化
一、 期望理论提出背景
(一理) 提出者 理
理
管理学第三版芮明杰

管理学第三版芮明杰概述《管理学第三版芮明杰》是由芮明杰编写的一本管理学教材,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和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以及在实际管理中的应用。
本书内容丰富、系统性强,适合作为管理学相关专业的教材,也适用于对管理学有兴趣的读者作为参考书。
1. 管理学介绍在本书的第一部分,芮明杰对管理学进行了介绍。
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研究的是如何在组织中实现目标的科学方法和原则。
本部分内容包括管理学的定义、历史发展、研究对象等,给读者提供了对管理学的全面认识。
2. 组织管理第二部分介绍了组织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芮明杰通过讲解组织的定义、特征、类型等,帮助读者理解什么是组织,以及组织管理的重要性。
在组织管理的过程中,涉及到组织结构、组织文化、组织变革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助于读者在实际管理中更好地组织和管理团队。
3. 领导与决策领导与决策是管理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第三部分详细介绍了领导和决策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领导涉及领导风格、领导能力等方面的内容,而决策则包括决策模型、决策过程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本部分内容,读者可以深入了解有效的领导和决策在管理中的重要性,并学习如何在实际管理中运用这些理论和方法。
4. 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是管理学的重要分支,研究的是个体与组织之间的互动关系。
在本书的第四部分,芮明杰介绍了相关的理论和概念,包括个体行为、团队行为、组织文化等方面内容。
这些内容有助于读者理解个体和团队在组织中的行为特征,并学习如何通过合理的管理手段将个体和团队的行为调动起来,以实现组织的目标。
5. 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是管理学中的重要内容,主要研究的是组织的长期发展和竞争优势。
在本书的最后一部分,芮明杰详细阐述了战略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包括战略规划、战略决策、战略实施等方面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读者可以了解战略管理的重要性,并学习如何在实际管理中制定和实施战略,以提高组织的竞争力。
结语《管理学第三版芮明杰》是一本系统而全面的管理学教材,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和掌握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方法,以实现组织的目标和提高管理能力。
教育部经济类、管理类专业和法学专业部分主干课程推荐教材目录-推荐下载

教育部经济类、管理类专业和法学专业部分主干课程推荐教材目录2001年9月,教育部组织专家对有关高校和出版社申报的600种经济类、管理类专业和法学专业部分主干课程教材进行严格的评审,共评出105种教材(见附件)作为教育部向全国高等学校的推荐教材。
这些推荐教材质量高、有特色,能满足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的实际需要。
在这105种教材中,我校教师编写的教材有34本,占总数的32%。
附件:序号教材名称主编所在单位版次出版日期出版单位1政治经济学程恩富上海财经大学12000年7月高等教育出版社2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北方本魏埙南开大学51999年8月陕西人民出版社3政治经济学教程宋涛中国人民大学51999年1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4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谷书堂南开大学71998年9月陕西人民出版社5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22000年5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6现代西方经济学教程(上、下)魏埙南开大学22001年4月南开大学出版社7宏观经济学石良平华东理工大学12000年7月高等教育出版社8微观经济学十八讲平新乔北大经济研究中心12001年4月北京大学出版社9国际贸易教程高成兴中国人民大学22001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0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陈宪上海大学12000年7月高等教育出版社11国际贸易实务李权北京大学12000年10月北京大学出版社12世界经济史高德步中国人民大学12001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3民族经济学教程施证一中央民族大学12001年5月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4统计学贾俊平中国人民大学12000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5统计学潘皓西南财经大学22000年1月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6统计学徐国祥上海财经大学12000年7月高等教育出版社17计量经济学(附习题集)于俊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2000年6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8计量经济学赵国庆中国人民大学12001年2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现代公司制度概论徐茂魁中国人民大学12001年5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经济管理专业英语戴贤远北京师范大学22000年8月北京大学出版社21基础经济管理专业英语戴贤远北京师范大学11998年3月北京大学出版社22财政学蒋洪上海财经大学12000年7月高等教育出版社23当代西方财政学刘宇飞北京大学12000年7月北京大学出版社24中国税制教程杨秀琴中国人民大学11999年12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5国际税收朱青中国人民大学12001年2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6货币银行学戴国强上海财经大学12000年7月高等教育出版社27货币银行学姚遂中央财经大学11999年1月中国金融出版社28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庄毓敏中国人民大学11999年11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9现代商业银行业务教程马丽娟中央财经大学12000年8月中国经济出版社30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黄亚钧复旦大学12000年7月高等教育出版社31证券投资学霍文文上海财经大学12000年7月高等教育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32证券投资学吴晓求中国人民人学12000年1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3保险学许谨良上海财经大学12000年7月高等教育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34保险学张洪涛中国人民大学12000年11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5再保险胡炳志武汉大学11998年7月中国金融出版社36保险营销学——理论、销略、实务郭颂平南开大学12001年8月中国金融出版社37国际金融学裴平南京大学21998年10月南京大学出版社38国际金融实务刘玉操南开大学12001年6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39国际结算学贺培中央财经大学12000年7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40市场营销学教程李强中国国际期货集团22001年2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41市场营销学温燕萍广东省委党校32001年6月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42现代市场营销学吴泗宗同济大学12000年9月同济大学出版社43国际市场营销学王秀村北京理工大学12000年1月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44人力资源管理教程张一弛北京大学11999年9月北京大学出版社45国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赵曙明南京大学11998年8月南京大学出版社46管理学芮明杰复旦大学12000年7月高等教育出版社47管理学(通用管理系列)王风斌中国人民大学12000年11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48现代项目管理刘荔娟上海财经大学11999年8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49工业企业管理鲍学曾中央财经大学32000年1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50公共政策学郑传坤西南政法大学12001年5月法律出版社51管理信息系统宋远方中国人民大学11999年12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52社会保障概论孙光德中国人民大学12000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53电子商务成栋中国人民大学12001年3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54组织行为管理李剑锋中国人民大学12000年12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55行政管理学概论{第2版)张国庆北京大学22000年8月北京大学出版社56会计学原理吴水澎厦门大学22000年2月辽宁人民出版社57会计学基础魏振雄中央财经大学11999年2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58会计学陈信元上海财经大学12000年10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59会计学赵德武西南财经大学22000年6月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60中级财务会计王君彩中央财经大学11999年3月经济科学出版社61国际会计学徐经长中国人民大学11999年9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62成本会计学欧阳清东北财经大学11999年9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63管理会计学李苹莉北京工商大学11998年12月经济科学出版社64管理会计学朱海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2000年10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65企业财务学土斌北京工商大学11998年8月经济科学出版社66审计学原理李风鸣南京审计学院22000年1月中国审计出版社67初级会计学朱小平中国人民大学21998年10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68财务会计学戴德明中国人民大学21998年12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69财务管理学荆新中国人民大学21999年3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70成本会计学于富生中国人民大学21999年2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71管理会计学孙茂竹中国人民大学21999年4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72审计学耿建新中国人民大学21999年2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73计算机会计学张瑞君中国人民大学21999年4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74高级会计学阎达五中国人民大学21998年12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75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杜江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12001年8月南开大学出版社76旅游心理学刘纯上海大学12000年9月南开大学出版社77旅游经济学罗明义云南省旅游局11998年11月南开大学出版社78旅游学概论(修订版)李天元南开大学42000年8月南开大学出版社79法理学教程葛洪义西北政法大学12000年3月中国法制出版社80外国法制史由嵘北京大学12000年6月北京大学出版社81中国法制史张晋藩中国政法大学11999年1月中国政法人学出版社82外国宪法韩大元中国人民大学12000年7月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83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张正钊中国人民大学11999年12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84法学专业英语教程(第一册)夏国佐复旦大学11999年8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85法学专业英语教程(第二册)夏因佐复旦大学12000年5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杜86法学专业英语教程(第三册)夏国佐复旦大学12000年11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87刑法学(上、下编)高铭喧中国人民人学11999年1月中国法制出版社88中国刑法论(第2版)杨春洗北京大学21998年9月北京大学出版社89民事诉讼法江伟中国人民大学12000年3月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90刑事诉讼法程荣斌中国人民大学11999年10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91刑事诉讼法学陈光中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22000年5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92刑事诉讼法学王国枢北京大学21998年4月北京大学出版社93保险法学魏华林武汉大学11998年11月中国金融出版社94婚烟家庭法杨大文中国人民大学12000年8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95金融法教程刘定华湖南大学11999年4月中国金融出版社96经济法(第3版)杨紫煊北京大学12001年3月北京大学出版社97劳动法关怀中国人民大学12001年3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98民法学原理(修订第2版)张俊浩中国政法大学32000年10月中国政法大学出舨社99票据法教程(第2版)王小能北京大学22001年7月北京大学出版社100企业和公司法史际春中国人民大学12001年3月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101商法学覃有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1999年12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02税法原理(第2版)张守文北京大学22001年5月北京大学出版社103知识产权法吴汉东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1999年8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04国际经济法学(第2版)陈安厦门大学22001年4月北京大学出版社105围际私法赵相林中国政法大学12000年1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芮明杰《管理学:现代的观点》第3版【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管理者的素质才能)【圣才出品】

芮明杰《管理学:现代的观点》第3版【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第3章管理者的素质才能3.1本章要点详解本章要点■管理者的角色■管理主体的心智模式■管理主体的能力结构重难点导学一、管理者的角色1.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1)管理主体的范畴管理主体是指管理活动的出发者、执行者,而管理客体则是指管理活动所作用的对象。
包括以下两个部分:①根据组织既定目标将目标任务分解为各类管理活动、工作任务和负有最终督促完成既定目标的人,这类人通常是组织的核心人物,或者说是组织的高级领导人员。
②各方面具体执行诸如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经营等管理活动的人,这类人通常是组织中的骨干人物。
没有他们,组织既定的目标难以实现。
(2)管理客体的范畴管理客体是指管理活动的作用对象,或者说是管理的收受者。
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①组织中的一般成员均是管理的客体,他们执行组织分配给予的工作任务,遵照一定的工作运行规则进行工作,以求获得良好的工作成绩。
②组织中的其他资源,如物质资源、金融资源、信息资源、关系资源等均是管理的客体,都是管理的收受者,它们在管理的作用下经过特定的技术转换过程就成为良好的产出物。
③组织向外扩张和发展时作用于相关的人、财、物、信息和其他组织,这些也就成了本组织管理的客体,只是这类管理客体不一定很确定,经常会变动。
2.管理者的角色(1)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人际关系角色通常是指所有的管理者都要在组织中履行礼仪性和象征性的义务。
包括以下三种人际关系角色:①挂名首脑当学校的校长在学生毕业典礼上颁发毕业文凭时,当企业的总经理在带领其他组织人员参观本企业的生产线时,他们都在扮演着组织代表即挂名首脑的角色。
这种角色对组织而言有时是非常重要的,足以影响组织的形象。
②领导者管理者还要扮演领导者的角色,因为他们是管理活动的出发者,他们必须按照组织目标和变动的环境激励、培训、惩戒下属员工,否则目标的实现可能会有问题。
③联络者管理者扮演的第三种人际关系角色是指他们要在人群中充当联络员,一方面可以获得各方面对组织有用的信息,另一方面又可以发展组织的关系资源。
管理学芮明杰第四版

管理学芮明杰第四版1. 引言《管理学》是芮明杰教授所著的一本经典管理学教材,该教材已经出版至第四版。
本文将对《管理学芮明杰第四版》进行介绍,并讨论其中的主要内容和亮点。
2. 内容概述《管理学芮明杰第四版》是一本系统全面的管理学教材,内容涵盖了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管理过程、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等方面。
全书共分为十六章,每章内容丰富,结构清晰。
3. 主要内容3.1 管理学基本概念首先,《管理学芮明杰第四版》着重介绍了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包括管理的定义、管理的历史、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等。
通过对这些基本概念的介绍,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管理学的基本知识。
3.2 管理过程其次,《管理学芮明杰第四版》详细论述了管理过程的各个环节,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作者通过实例和案例分析,生动地诠释了管理过程的重要性以及各个环节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3.3 组织管理在组织管理方面,《管理学芮明杰第四版》深入讲解了组织结构、权力与职权、协调与决策等关键概念。
此外,管理职能、部门间的协作、组织文化等也是该章节的重要内容。
这些内容的学习对于理解和运用组织管理原理至关重要。
3.4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是管理学中的重要分支,而《管理学芮明杰第四版》对于这一领域的讲解也是非常详尽的。
通过提供招聘、培训、绩效评估、员工福利等方面的知识,读者可以全面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和实践。
3.5 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是组织管理的核心内容,《管理学芮明杰第四版》针对战略管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讨论。
书中涵盖了战略规划、战略实施、战略评估等方面的知识,读者可以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战略管理。
4. 亮点和特色4.1 系统性《管理学芮明杰第四版》在内容安排上非常系统,由浅入深地介绍了管理学的各个方面,读者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对管理学的整体认知。
4.2 简明易懂芮明杰教授的语言简洁明了,借助生动的案例和实例来解释难懂的概念,使得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管理学的理论和实践。
芮明杰《管理学:现代的观点》第2版章节题库含考研真题(管理绩效评价)【圣才出品】

芮明杰《管理学:现代的观点》第2版章节题库含考研真题第22章管理绩效评价一、选择题1.下列哪项不属于对指标选取的要求?()A.综合性B.详细性C.易操作性D.时效性【答案】B【解析】指标体系是组织用于衡量其管理绩效的手段组合,不同指标在信息中充任的角色是不同的,指标的选择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组织绩效评价的效果和有效性。
所以,组织一开始就应注重对指标的选取。
一般说来,所用的指标必须具备的功效有:①客观性:使用公开、公正的手段获得数据和信息;②可比性:使用统一的、量化的统计手段评价绩效,并适当参考同行业的评价指标体系用以确定指标的权重;③时效性:有目的地使用分别反映长期目标(战略)、短期(年度或更短的时间)目标实现程度的指标,可准确反映经营水平;④易操作性:设定的指标应是简明的、可测的(过程清晰易运算);⑤综合性:多途径、多方面地了解情况,选用信息最全面的部门的数据。
2.以下有关硬指标的说法错误的是()。
A.通常都是数量指标B.易受会计方法的影响C.其重要性越来越高D.多适合于组织的年度目标【答案】C【解析】有些指标可以根据实物和事件的特点来定量确定,另一些标准则通过行为的观察和民意测验来进行衡量。
硬指标以绝对权威的数据描述一个组织绩效有形的方面。
由于硬指标通常都是数量指标,因此需要注意的是:①数量指标多适合于组织的年度目标而不是长期目标,也就是说,倘若单方面地一味追求某一硬指标,其结果可能是以牺牲长期利益为代价的;②不同的会计方法提供了不同的结果,比如折旧的计算、存货的计价、研究开发费用、税收等的提取不同,其结果将会产生显著的差异;③直觉判断常常被有意无意地运用,这也加大了硬指标的偏差程度。
因此,对一些诸如营销、研究开发甚至计算机系统方面的状况也需要制成指标进行评估,以平衡数量方面的偏差。
3.下列关于西肖尔金字塔模型的说法错误的是()。
A.位于塔顶的是最终目标B.销售额、用户满意度等指标一般位于金字塔中部C.塔底是一些对当前活动进行评价的标准D.权重的分配与部门间评价结果抵消无关【答案】D【解析】西肖尔金字塔模型认为,衡量组织绩效的一系列指标组成一个呈金字塔状的有层次的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要点: 管理要点: √管理人员要注意员工的人际关系需求; 管理人员要注意员工的人际关系需求; 管理人员要注意员工的人际关系需求 √让职工参与决策; 让职工参与决策; 让职工参与决策 √上下有效沟通; 上下有效沟通; 上下有效沟通 √精神激励; 精神激励; 精神激励 √发挥其主动性。 发挥其主动性。 发挥其主动性
5、管理主体的能力结构 、
可分为三个层次:核心能力、必要能力(将创意转化为实际操作方案的能力 以及从事日常管理工作的能力)、增效能力(控制协调加快进展能力)。
创新能力——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 创新能力 转化能力 应变能力 组织协调能力
管理学基础 - 绪论
三、管理中的人性假定
1、受雇人
假定人是一个会吃饭会说话的工具,雇来从事生产经营。 假定人是一个会吃饭会说话的工具,雇来从事生产经营。受雇 人在老板眼中都是好吃懒做,游手好闲,好逸恶劳, 人在老板眼中都是好吃懒做,游手好闲,好逸恶劳,没有责任心的恶 习人。如果这些人受雇于企业而不加以严格管理,不给与处罚, 习人。如果这些人受雇于企业而不加以严格管理,不给与处罚,不多 加看管,就会不听使唤,偷懒,破坏,甚至会闹事。 理论” 加看管,就会不听使唤,偷懒,破坏,甚至会闹事。——“X理论” 理论
一、管理的内涵
(一)管理概念
1. 管理的定义
代表性理论: 代表性理论:
确切地知道你要别人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办法去做。 确切地知道你要别人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办法去做。 ---- 泰罗 泰罗(Frederick·Tailor)《科学管理原理》 《科学管理原理》 管理是所有的人类组织(无论是政府、企业或家庭) 管理是所有的人类组织(无论是政府、企业或家庭)都具有的 一种活动,这种活动由五项要素组成:计划、组织、指挥、 一种活动,这种活动由五项要素组成: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 控制。 控制。 ---- 法约尔 法约尔(Henry·Fayol)《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管理即制定决策。 管理即制定决策。 ---- 西蒙(Herbet·Simon)《管理决策新科学》 西蒙( ) 管理决策新科学》
——原理与方法 原理与方法
董金岭 王策之 主编
教学目的
• • • • • 掌握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了解新的管理发展的方向 培养自己学习的能力 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 理论联系实践, 理论联系实践,推动工作进步
课程框架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绪论 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决策 计划 组织 领导 激励 控制
高层管理者 中层管理者 基层管理者 概念技能 概念技能 概念 技能 技术 技能 技术技能 技术技能 人际技能 人际技能 人际技能
管理学基础 - 绪论
4、管理主体的心智模式 、
心智模式指由于过去的经历、习惯、知识素养、价值观等形成的 基本固定的思维认识方式和行为习惯。
远见卓识 健全的心理 优秀的品质
管理学基础 - 绪论
管理哲理故事: 管理哲理故事:男孩与长裤
故事
美国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创始人托马斯曾经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 美国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创始人托马斯曾经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男孩子第一次弄到一条长裤,穿上一试,裤子长了一些。 有一个男孩子第一次弄到一条长裤,穿上一试,裤子长了一些。他请奶 奶帮忙把裤子剪短一点,可奶奶说,眼下的家务事太多,让他去找妈妈。 奶帮忙把裤子剪短一点,可奶奶说,眼下的家务事太多,让他去找妈妈。而 妈妈回答他,今天她已经约好了与别人一起玩桥牌。男孩又去找姐姐,但是 妈妈回答他,今天她已经约好了与别人一起玩桥牌。男孩又去找姐姐, 姐姐有约会,时间就要到了,这个男孩子非常失望, 姐姐有约会,时间就要到了,这个男孩子非常失望,担心明天穿不上这条裤 他就带着这种心情睡了。 子,他就带着这种心情睡了。 奶奶忙完家务事,想起了外孙的裤子,就去把裤子剪短了一点。 奶奶忙完家务事,想起了外孙的裤子,就去把裤子剪短了一点。姐姐回 来后心疼弟弟,又把裤子剪短了一点。妈妈回来后同样也把裤子剪短了一点。 来后心疼弟弟,又把裤子剪短了一点。妈妈回来后同样也把裤子剪短了一点。 可以想象,第二天男孩起来后会是怎么样的一个情景。 可以想象,第二天男孩起来后会是怎么样的一个情景。 感悟:任何管理活动都需要管理,如果没有管理活动协调时, 感悟:任何管理活动都需要管理,如果没有管理活动协调时,集体中每 个成员即使目标一致,由于没有整体的配合,也可能无法实现总体的目标。 个成员即使目标一致,由于没有整体的配合,也可能无法实现总体的目标。
决策:识别、解决问题 决策:识别、 计划: 计划:决策的落实 组织: 组织:实施计划的设计 领导: 领导:管理者组织成员完成组织目标 控制:检查、 控制:检查、保证目标实现
管理学基础 - 绪论
二、管理的主体和客体
管理主体:管理活动的实施者,管理者当然是管理的主体。 管理主体:管理活动的实施者,管理者当然是管理的主体。 管理客体:管理活动的收受者,被管理的人、 管理客体:管理活动的收受者,被管理的人、各种资源等 均是管理的客体。 均是管理的客体。 组织里的人扮演什么角色
管理学基础 - 绪论
(一)管理概念
2. 管理的特性
理论结合实际 动态性 有科学规律可循 科学性 管理者对管理技巧的应用 艺术性
管理方式随对象而转变
创造性
经济性
资源配置需要成本
图2 管理特性相互关联图
(一)管理概念
3.管理的目标 管理的目标
管理的目标是指管理活动最终欲达成的结果。 管理的目标是指管理活动最终欲达成的结果。 管理目标是组织既定目标分解后的具体目标。 管理目标是组织既定目标分解后的具体目标。 管理目标的终极目标是组织目标。 管理目标的终极目标是组织目标。
三、管理中的人性假定
4、管理人
组织中的任何人都是管理者。作为管理者当然是管理人,作为一般员工, 组织中的任何人都是管理者。作为管理者当然是管理人,作为一般员工, 一方面它是被管理者,另一方面他在面对自己的工作领域, 一方面它是被管理者,另一方面他在面对自己的工作领域,在操作机 器和工具进行生产或服务时是一个主动的实施者, 器和工具进行生产或服务时是一个主动的实施者,是面临各种突发问题 的果断处理者,从这个意义上它是一个管理者。 的果断处理者,从这个意义上它是一个管理者。
组织、领导、 组织、领导、激励和控 制旨在保证决策和计划 的顺利实施。 的顺利实施。
管理是最有创造性的艺术。它是一门艺术, 管理是最有创造性的艺术。它是一门艺术, 是对天赋的正确利用。 是对天赋的正确利用。
——罗伯特 麦克纳玛拉(美国杰出企业家) 罗伯特.麦克纳玛拉 美国杰出企业家) 罗伯特 麦克纳玛拉(
组织存续目的
组织既定目标
管理目标 管理目标
管理目标
管理目标
管理目标
图3 组织目标与管理目标关系图
管理学基础 - 绪论
一、管理的内涵
管理职能(基本手段) (二)管理职能(基本手段)
法约尔: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法约尔:“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孔茨: 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挥和控制。 孔茨:“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挥和控制。” 周三多:“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周三多: 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决策角色 高层管理者 中层管理者 图4 不同层次管理者的角色分配 高层管理者最重要的角色:决策角色; 高层管理者最重要的角色:决策角色; 中层管理者在3方面的角色分配基本上是一致的; 中层管理者在3方面的角色分配基本上是一致的; 基层管理者最重要的角色:人际关系角色。 基层管理者最重要的角色:人际关系角色。 信息角色 人际关系角 色 中层管理者 基层管理者
管理要点: 管理要点: √每个人均能够在各自的范围内创造性工作; 每个人均能够在各自的范围内创造性工作; 每个人均能够在各自的范围内创造性工作 √创造力引导; 创造力引导; 创造力引导 √每个人均是决策者,参与决策。 每个人均是决策者, 每个人均是决策者 参与决策。
三、管理中的人性假定
5、自我实现人
1、管理者的类型
高层管理者 决策层) (决策层) 综合 管理人员
管理层次
中层管理者 执行层) (执行层) 基层管理者 操作层) (操作层)
管理领域
专业 管理人员
管理学基础 - 绪论
•管理主体对管理客体实施管理以达成组织既定 管理主体对管理客体实施管理以达成组织既定 目标与责任的过程即为管理过程, 目标与责任的过程即为管理过程 , 这一过程包 含巨大的不确定性: 含巨大的不确定性:
组织的成员追求自我实现,能够自我超越,对经济利益不看重, 组织的成员追求自我实现,能够自我超越,对经济利益不看重, 而是看重事业与成就的获取。 而是看重事业与成就的获取。
管理要点:分权,给他一个事业空间, 管理要点:分权,给他一个事业空间,成就 激励。 激励。
管理学基础 - 绪论
一、管理的内涵
(一)管理概念
1. 管理的定义
管理是对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成组织既定目标与责任的 动态创造性活动。 动态创造性活动。
管理的本质:如何在变动的环境中激发人的潜能, 管理的本质:如何在变动的环境中激发人的潜能,将组织有限的 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以达成组织既定的目标与责任。 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以达成组织既定的目标与责任。 管理对象: 管理对象:相关资源 时间+信息 关系) (人+财+物+时间 信息 关系) 财 物 时间 信息+关系
2、管理者角色 、
20世纪 年代末 明茨伯格 (Mintzberg):10种角色 世纪60年代末 世纪 : 种角色
人际角色
代表人角色
信息角色
信息监控者
决策角色
企业家 冲突管理者
领导者角色
信息传播者 资源分配者
联络者角色
发言人
谈判者
管理学基础 - 绪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