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张大千泼墨泼彩的绘画艺术

合集下载

张大千彩墨鉴赏心得体会

张大千彩墨鉴赏心得体会

张大千彩墨鉴赏心得体会张大千是20世纪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画家之一,对于他的彩墨作品,我个人觉得它们富有灵动的笔墨和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

在观赏张大千的彩墨作品时,我深深感受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并体验到了不同层次的审美享受和艺术思考。

首先,张大千的彩墨作品往往以水墨作为主要媒介,但他却将彩墨的使用发挥到了极致。

他善于将传统水墨的表现力与彩色的鲜艳搭配,创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

他使用墨和彩色的对比,以及不同颜色之间的层次叠加,使作品变得生动、丰富而富有魅力。

无论是山水画、花鸟画还是人物画,都能感受到他对色彩的敏感和运用的独到之处。

其次,张大千的彩墨作品在形式上也别具一格。

他不拘泥于传统的写实手法,而是运用抽象的表现方式进行艺术创作。

他善于运用线条、形状和色块的组合,打破传统的审美观念。

通过对形体的简化和变形,他将艺术概念融入到作品中,给人一种超越现实的感觉。

这种独特的形式语言让他的作品与众不同,并且让人们产生了更多的联想和思考空间。

第三,张大千的彩墨作品富有哲理和思想性。

他通过笔墨的赋予给作品以深刻的内涵和意义。

他往往通过画面中的物象来寓意和表达,他的作品中经常融入了诗画琴棋书的意象,它们象征着文化的传承和人生的哲理。

通过与物象的结合,他引导观众产生联想,思考生活的意义和价值观念。

这种寓意的存在使得他的作品不仅仅是艺术的表达,更是一种审美与思想的结合。

最后,张大千的彩墨作品使我对艺术的认知有了新的体会。

在观赏他的作品时,我发现自己不再只是停留在画面的表面,而是思考其中所蕴含的更深层次的情感和意义。

通过与画家的对话,我对生活、艺术和人生的理解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此外,我还通过欣赏他的作品培养了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学会了通过艺术来感受和理解世界。

总之,观赏张大千的彩墨作品让我得到了很多的满足和收获。

他的作品教会了我如何用不同的视角看待世界,如何用艺术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他的笔墨鉴赏让我感受到艺术的力量和魅力,也启发了我对艺术的深度思考。

试论张大千泼墨泼彩的绘画艺术

试论张大千泼墨泼彩的绘画艺术

试论张大千泼墨泼彩的绘画艺术张大千是中国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位重要艺术家,他的泼墨泼彩绘画艺术对中国绘画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张大千的泼墨泼彩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技法闻名于世,体现了他对传统绘画的继承与创新,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中国艺术传统和现代艺术潮流的深刻理解。

本文将从艺术特点、技法创新以及艺术影响三个方面来探讨张大千泼墨泼彩的绘画艺术。

张大千的泼墨泼彩作品具有鲜明的艺术特点。

他的作品在表现方式上独具匠心,不拘泥于传统的绘画技法,大胆运用泼墨、泼彩等技法,以及激烈的笔墨运用和意象夸张表现来表现画面,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在意象的处理上,张大千的作品充满了动感和张力,画面上的形象多以极具张力和动态感的线条和笔触组成,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力和表现力。

他的泼墨泼彩作品不仅在形式上独具特色,而且在情感表达上也颇具魅力,通过墨彩的运用和形象的变形,使作品更富有灵动之美,表现出张大千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创作激情,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亮点。

张大千的泼墨泼彩作品在技法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

他抛弃了传统的写意和工笔绘画技法,以泼墨、泼彩等形式进行创作,运用东方水墨画的技法与西方绘画的构成方式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在泼墨泼彩的技法运用上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刻的理论思考,善于捕捉绘画的瞬间表现,以此表现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他还善于运用奇特的墨色和独特的笔墨表现力,将绘画意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艺术语言和形式,使他的作品在绘画技法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张大千的泼墨泼彩作品对于中国绘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艺术成就不仅为中国现代艺术界树立了一个典范,而且对中国绘画技法和创作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泼墨泼彩作品推动了中国绘画技法的改革和创新,为中国绘画界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和发展方向提供了新的启示。

他的作品引领了中国绘画艺术的潮流,为中国现代绘画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位重要艺术家。

试论张大千泼墨泼彩的绘画艺术

试论张大千泼墨泼彩的绘画艺术

试论张大千泼墨泼彩的绘画艺术
张大千(1899-1983),字青华,以“老翁”“巨匠”自居,是当代中国著名艺术家,同时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化名人。

张大千的绘画风格独特,创作了大量泼墨泼彩的作品,这种绘画形式以其独特的魅力和艺术价值备受世人瞩目。

本文试论张大千泼墨泼彩的绘画
艺术。

张大千泼墨泼彩的绘画风格充满了独特的浪漫气息。

他的作品画风既沉着稳健,又不
失灵动妩媚。

张大千以泼墨泼彩的形式,将中国传统绘画的技法和西方绘画的色彩表现相
结合,形成了具有时代气息的新艺术语言。

他善于表现大自然的壮美和浩渺,在他的作品中,山水松柏,山花石砾,都可以在他的笔下呈现出极具特色的形态,展示了他对自然的
独特理解和表现。

张大千的泼墨泼彩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他的泼墨泼彩作品不仅在中国传统绘画
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在西方绘画艺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张大千以其独特的绘画艺
术风格和精湛的技艺,成为了20世纪中国艺术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他的作品被国内外众多博物馆、艺术机构和私人收藏家珍藏,成为了中国绘画界不可或缺的重要代表。

张大千泼墨泼彩的绘画作品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泼墨泼彩是一种
全新的绘画形式,它突破了传统绘画的限制,开拓了绘画的新天地。

张大千以泼墨泼彩的
形式,创造出了许多充满生命力和创造力的作品,推动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使中国绘
画在世界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

他的作品不仅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同时
也在世界绘画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意义。

浅析张大千泼墨泼彩山水画艺术

浅析张大千泼墨泼彩山水画艺术

浅析张大千泼墨泼彩山水画艺术作者:柳姗姗潘燚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17年第02期【摘要】作为我国近代美术史上最伟大的画家之一,张大千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极高的声誉。

他“师古人、师造化、求独创”的艺术理念非常具有代表性。

他的泼墨泼彩画在融合了中国古典美学特质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融入了大量的抽象表现手法。

“泼墨泼彩”画不但是他整个艺术人生的巅峰,更是中国文化和世界艺术的重要财富。

他在中国艺术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是传统文化传承、中外文化交流的一座里程碑。

【关键词】张大千;泼墨泼彩;山水画;创新【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张大千兴趣广泛,不仅仅是绘画,他对书法、诗词、音乐、戏曲以及篆刻等领域,都有研究。

他在泼墨泼彩上的突出成就,与他丰富的学术知识、生活的点滴积累以及他广结师友取长补短的性格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他先后与齐白石、徐悲鸿、毕加索等国内外艺术大师交流学习,艺术造诣极为高深。

他的作品“包众体之长,兼南北二宗之富丽”,将文人画、作家画、宫廷画和民间艺术融为一体。

人物、山水、花鸟、工笔样样精通,诗词豪放洒脱,书法灵动刚毅,极具特色。

他的创作在早、中年时期主要是临摹古迹,用去了一生大部分的精力,逐一研究各朝各代的作品,从临摹到仿作,然后到伪作。

张大千的画风,几经改变,晚年时经历众多的探索研究之后终于创出泼墨泼彩画法达到他艺术生涯的巅峰。

泼墨泼彩画法是在继承唐代王洽泼墨画法的基础上,融入西方绘画的光色关系,从而创作出来的一种中国画技法。

它的珍贵之处在于无论技法怎样变化都能在其中保持着中国画的传统特色,创造出一种带着抽象意境的中国画。

一、张大千泼墨泼彩山水画形成的基础张大千51岁前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华名族历经沧桑饱受苦难的年代,在艺术上,因为西学东渐,西方绘画理念的传播,将中国画也推向了改革之路,改良了中国画在造型上的处理。

使中国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曾经师从曾熙和李瑞清,跟着他们学习书、画、诗词,为他书画水平和诗词水平打下了良好坚实的基础,再加上他天赋异禀又勤奋刻苦,以及二位恩师的推荐,很快就认识了众多书画家和收藏家。

张大千的泼彩山水,以彩醒墨,开创了中国山水画的一片新天地

张大千的泼彩山水,以彩醒墨,开创了中国山水画的一片新天地

张大千的泼彩山水,以彩醒墨,开创了中国山水画的一片新天地张大千以其晚年独创的泼彩技艺,卓立于现代中国画坛,成为开创型的中国画大师。

对于他的山水画表现力而言,他的泼彩主要起了如下四种作用:以彩当墨,以笔当泼;以墨作底,以彩醒墨;以色作泼,晕染天趣;以笔运彩,抽象天成。

这几种泼彩效果的使用,也体现了大千在泼彩山水画中对泼彩利用上的三种境界。

特别是大千泼彩山水画中的一些作品,已经达到了以形为形、以色为色的最高境界,从而使张大千山水画开始了由传统形态走向现代形态的转换。

泼彩为用张大千是近现代中国绘画史上一位大师级人物,他山水、花卉、仕女,写意、重彩,无所不能,特别是他晚年所创的泼彩山水画法,更开创了中国山水画的一片新天地。

对此,维基百科中文版是如此表述的:张大千“1948年移居香港,1951年移居阿根廷,1953年从阿根廷移居巴西圣保罗。

……1956年曾与西班牙绘画巨匠毕卡索切磋同談。

开始将西方抽象主义的理念应用到中国传统水墨画上,並发展出了泼墨山水的风格。

”“央视国际”有文则称张大千在60至70岁间,“历经10年探索,融泼彩于泼墨、勾皴法,终于创造了雄奇壮丽的新风貌……泼彩成为最富个性的画法。

”他的这一突变,“不仅把他的艺术从古典画风引向了现代画风,也把他推上了中国画革新大家的行列”。

另有文称张大千“用破墨、泼墨、积墨和青绿泼色,配合传统的渲染皴擦法,浑然一体,形成色墨融洽,光彩有致,意趣天成的独特的新山水画风”。

诸多说辞的关键就在于,张大千晚年所创的泼彩画法,使得他的山水画从古典走向了现代;大千泼彩,无论其对于整个中国近现代绘画史来讲,还是张大千自身的艺术发展历程而言,都是一个重要的关节点。

可以这样设想,如果没有张大千晚年所创的泼彩山水画法,张大千可能就如张玉侠李小山所著《中国现代绘画史》中对画家分类所讲的那样,仅仅是一位守成型画家,而不是一位开拓型画家,他的位置也就可能像贺天健、陈半丁等画家一样,而不是和李可染、傅抱石、刘海粟一样成为开创中国山水画新局面的大师级人物了。

大千多变·独创新格---浅析张大千泼墨泼彩山水的艺术风格

大千多变·独创新格---浅析张大千泼墨泼彩山水的艺术风格

第四, 清丽雅逸光色和美 ・ 气象新奇潇洒磅礴
西方的艺术家是以光学 原理为依据 ,运用色彩对艺术 进行再创
情绪 中尽情欢乐 。”大干先生也 曾说: “ 抽象是从具象而来,没有 造,色彩是他们描述对象、抒发情感 、感染观众 的主要的艺术语言 。
纯熟优美 的具象基础纠结去搞什 么抽象,不过是欺人之谈。 ”他的 泼墨泼彩给 中国画注入了新的元素、新 的活力 ,将具象融汇到抽象
代, 中国艺术开始 出现
转 型 的 端 倪 , 它 集 中 而
典型 的反映 了百年来 中
国艺 术 尤 其 是 中 国 画 的 生 存 发 展 境 遇 , 体 现 了
数 代 人 形 形 色 色 的感 应 新意 ,让人产生无限联想。写意画 自元四家起始 ,到明末清初四僧 与 追 求 。 张 大 干 将 写 意
之 中 ,而 能抽 象具 象 ,雅 俗 共 赏 。
印象派和野兽派解放 了色彩 ,并将西方艺术的色彩学提升 到了一个 新的高度 。而 以笔墨为主要绘画语言的中国画,虽然对于色彩也有

套相对完整 的体系 ,但是所谓 “ 色碍墨 ” “ 墨碍 色”这样一对矛
21 0 0年十 一月刊
6 0
处 和 最 隐 秘 处 所 能 体 验 和 创 造 的东 西 … … 在 赏 心 悦 目的观 照 和
墨池收不住 ’,细到
丝 一毫不相 差”。以无迹可寻的感性泼写
和笔迹清晰的细致勾勒来平 衡画面的 “ 收”和 “ ”的关系,使画 放 作整体的气势与严谨的细节刻 画浑然 天成融为一体 ,既富于传 统意 味又具有现代风格。泼写兼施粗细结 合,大胆落墨精心收拾,超 以 象外得其环中,既合物 理又包含 了美 的因素 。中外画坛上也有人这 样评价 张大千 , “ 大干多变 ,每变必兴 ”。

试论张大千泼墨泼彩的绘画艺术

试论张大千泼墨泼彩的绘画艺术

试论张大千泼墨泼彩的绘画艺术张大千(1899-1983),字大千,号一山堂主人,江苏上海人,祖籍浙江绍兴。

他是中国现代著名的画家和书法家,也是一位文化名人、艺术鉴赏家、收藏家。

张大千的绘画风格独特,他的作品兼收泼墨、泼彩等画法,为中国画坛带来了新的风貌,成为了中国画派中的翘楚。

张大千的泼墨泼彩画法,一改传统的用笔墨勾勒形象,而是以颜料大胆挥洒绘画。

他通过对颜料的叠加和溶解,追求出色彩的变化与绚丽,创出了以泼墨泼彩为主导的绘画风格。

他的作品表现了对中国传统画法的颠覆和加工,融入了西方绘画表现手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泼墨是一种通过水墨或颜料的涂抹、溶解、挥洒等手法进行绘画的艺术形式。

对于张大千来说,泼墨不仅是一种表现方式,更是一种审美情趣和传统文化的诠释。

在他的作品中,泼墨的运用令人眼前一亮,颜料的在画布上四溅、交错,使得作品充满了生命力和动感。

泼墨的形成不仅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精神的升华,是对绘画艺术语言的创新和突破。

泼墨是中国绘画中的一种传统技法,在古代就有了相当的应用。

张大千将泼墨的运用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他通过对色彩、线条、形态的运用,使得泼墨泼彩作品充满了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他的作品中,泼墨不再是传统文化的简单延续,而是对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一种全新融合。

泼彩是指在绘画中采用颜料点、斑或雨点等形式的运用。

在张大千的作品中,泼彩的应用更是鲜活多姿,使得整幅画面充满了生命力和活力。

他的泼彩作品中,色彩的交错融合、斑斓多彩,充满了浓烈的抽象表现主义风格,使得他的作品成为一种全新的艺术尝试。

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张大千创造出了众多泼墨泼彩的经典作品。

比如《八骏图》《骏马图》《观音像》等作品,都堪称泼墨泼彩艺术的典范。

这些作品中,他巧妙地将泼墨泼彩的技法与中国传统题材相结合,使得艺术形式更加富有张力与动感。

在当时的中国画坛上,泼墨泼彩的艺术形式并不被广泛接受和认可。

张大千却始终坚持并推崇着这种独特的绘画形式。

试论张大千泼墨泼彩的绘画艺术

试论张大千泼墨泼彩的绘画艺术

试论张大千泼墨泼彩的绘画艺术1. 引言1.1 张大千的艺术生涯张大千,原名张觉,字大千,号石田,1899年出生于四川省江津县,是中国现代著名画家、书法家、篆刻家,也是文学家和艺术评论家。

他被誉为20世纪中国画坛一代宗师,被誉为“大千先生”。

张大千的艺术生涯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初。

他曾在日本留学,深受日本画家森田光治的影响。

在其艺术生涯中,张大千吸收了中国传统书法、篆刻和绘画的精髓,同时又融入了西方绘画的技法和理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张大千擅长泼墨泼彩技法,通过泼墨、挥毫、溅墨等手法,营造出独特的意境和氛围。

他的作品以虚实结合、豪放大气、浑厚粗犷而著称,深受人们喜爱和推崇。

张大千的艺术作品多次被国内外博物馆和画廊收藏,享有盛誉。

张大千一生在艺术上不断追求创新和突破,他的作品风格多变,涵盖了山水、花鸟、人物等多个方面,成就了许多不朽的经典之作。

他的绘画作品被誉为中国画坛的巅峰之作,对中国画的发展和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张大千在艺术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被誉为中国现代艺术的瑰宝。

1.2 泼墨泼彩技法介绍张大千作为20世纪中国画坛的大师之一,其泼墨泼彩技法是他艺术生涯中的重要特色之一。

泼墨泼彩是一种独特的绘画技法,是将水墨颜料泼洒在纸面上而形成的一种艺术效果。

张大千善于运用泼墨泼彩技法,通过自由奔放的笔触和色彩的运用,在画面上创造出丰富而独特的视觉效果。

泼墨泼彩技法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突破了传统绘画中的规矩和束缚,给人一种放荡不羁的感觉。

张大千通过泼墨泼彩的表现形式,将他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想抒发得淋漓尽致。

在他的作品中,泼墨泼彩常常与传统写意技法相结合,形成独具张大千风格的绘画语言。

张大千对泼墨泼彩技法的运用不拘泥于传统,而是大胆尝试,不断创新。

他善于运用各种不同的水墨颜料,如墨、色彩等,使作品色彩丰富多变,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泼墨泼彩技法的灵活运用,使张大千的绘画更具有时代性和个性化。

2. 正文2.1 泼墨泼彩的艺术特点泼墨泼彩是中国艺术传统中一种独特的绘画技法,具有鲜明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张大千泼墨泼彩的绘画艺术
□刘பைடு நூலகம்晨
摘 要:20 世纪的中国画巨匠张大千,是一位在传统与创新两方面都有建树的大师。泼墨泼彩是张大千的艺术创造,此种风格不 仅是他绘画的巅峰,也给后世留下了诸多启示。
关键词:张大千 泼墨 泼彩 绘画特点
一、张大千泼墨泼彩艺术的成因
1.张大千泼墨泼彩艺术形成的外因 (1)古法启示 张大千重视师法古人,临摹与研究了大量名家的画作。他 认为,创新是建立在摄取前人经验基础上的,要将绘画的技巧融 会贯通,用于自己的绘画之中。对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的积累是 张大千泼墨泼彩画形成的基础。他曾说:“讥人临摹古画为依傍 门户者,徒见其简陋。临摹如读书、如习碑帖,几曾见不读书而 能文,不习碑帖而能善书者乎?” 自古就有泼墨法的启示,《宣和画谱》有记载:“王洽不知何 许人也,善能泼墨成画,时人皆号为王泼墨。”虽然年代久远致使 王洽的画作无法考证,但从相关文献记录来看,王洽的泼墨法先 以墨泼,然后用手引导轨迹,再加以收拾而成。由此可见,他画 画的过程不拘泥于具象的形体,无拘无束,随着墨迹加以收拾成 具象的形体。从抽象到具象,这种大胆创新的方式为后世带来 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而张大千的泼墨泼彩画也正是吸收了此类 绘画的手法。 (2)中西合璧 张大千痴迷于写生,他认为写生是必不可少的。对此他曾 说:“今人学画,每不知临古与写生二者不可偏废。”敦煌壁画色 彩艳丽,用笔细致。张大千曾在敦煌面壁了两年多,在这段时间 内,张大千临摹了大量的壁画,也正是这次经历,张大千的山水 画在用墨用色方面都有了较为明显的变化。之后,他敢于用重 色,色泽艳丽,线条更是遒劲有力、勾勒严谨。壁画场面浩大,其 壮观程度让张大千敢于尝试巨幅画作。多次临摹的经验,使他 能够经营纷繁杂复的画面,他的作品《大墨荷通屏》正是此类佳 作。此外,张大千移居海外多年,曾观摩过大量的西方画作,中 西绘画在绘画语言上有很大的区别,中国的绘画讲究用笔用墨, 而西方的绘画更加注重块面与色彩,两者看起来并不相融,张大 千却认为中西绘画并无很大的分别。他对此进行研究,是否吸 收西方绘画元素也成为张大千泼墨泼彩前后的最大区别。 2.张大千泼墨泼彩艺术形成的内因 (1)“无不造其极”:个性成为泼墨泼彩的基础 张大千的画作以工笔、写意、泼墨、泼彩等技法表现山水、花 鸟等,构图精巧、色泽亮丽,诗文率真豪迈,书法劲拔飘逸,这都 与他的个性密切相关。 个性是能够体现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的。张大千的个性 可以用“无不造其极”来概括。张大千在 30 岁左右便名扬天下, 他享名之早,持续时间之久,都是中国现代画坛的奇迹。“无不造 其极”的性格造就了张大千泼墨泼彩的一个“极”字。他的泼墨 泼彩摆脱了前人精于工笔的束缚,用大碗的墨进行肆意挥洒,再
加之他对色彩的把握,敢于运用重彩,体现出他的大胆变法,这 都是由他的性格所决定的。张大千曾在自序中说:“老子云:‘得 其环中,超以象外。’此境良不易到。恍兮惚兮,其中有象,其庶 几乎?”没有“造其极”的胆魄是达不到此境界的。
(2)眼疾成为泼墨泼彩形成的催化剂 张大千晚年在巴西整修八德园时用力过猛,致使眼睛的毛 细血管破裂,此后导致了张大千的眼疾。眼疾的缘故致使张大 千不能再研究工笔,他晚年经常有“不复能为细笔矣”的题款。 虽然这并不是张大千研究泼墨泼彩画的主要原因,但因为眼疾 看山水会模糊,所以使其不自觉地研究泼墨泼彩这种不求工细 的大写意技法。
二、张大千泼墨泼彩画的艺术特征
1.张大千泼墨泼彩的绘画技巧 晚年是张大千山水画创新的高峰期,创造出了大量的泼墨 泼彩作品,这是对中国青绿山水表现技法上的一大创新,也代表 了他山水画的最高成就。张大千的泼墨泼彩山水有两种形式: 其一是画中显示出早期的传统绘画功底,亦工亦写,具有北宗趣 味;其二是抽象山水,不追求具象的形体,而是色彩与水墨的融 合。 张大千的泼墨泼彩与单纯用毛笔笔触描绘的画面不同的地 方在于采用泼与画相结合的方式:“其法是纸上或绢上稍定大体 位置,后执碗往上泼色,墨水,或趁湿而破,或稍干在泼,或浓破 淡,或淡破浓,或色破墨,或墨破色,或色与色破,墨与墨破,或大 碗狂泼,或小流浇柱,或再加渲染而取柔和,或以笔导引以正轮 廓,色与墨在水分高度饱和中互相渗透,形成一片迷离朦胧的神
(3)抽象具象,雅俗共赏 张大千的泼墨泼彩画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正是 因为他前期对古人画法的研究,对传统笔墨运用自如,这才在晚 年厚积薄发,在传统中国画中注入新的生机。他的泼墨泼彩画 并没有失却中国传统绘画的技法,而是在此基础上融合了西方 的色彩技巧。 张大千的作品《庐山图》是他还未游历过庐山的情况下,翻 阅 各 种 关 于 庐 山 的 记 录 ,揣 摩 各 位 名 家 的 画 作 创 作 而 成 的 作 品。虽然没有亲眼所见,但画作并没有脱离形体。画面中传统 笔墨的比重加大,他将抽象的山石与具象的树木相结合,处理巧 夺天工,勾勒精到、点染凝重,与泼墨泼彩形成的山石相映衬,更 显得苍苍莽莽,瑰丽绚烂。张大千没去过庐山,却将庐山作为自
(2)泼彩兼施,墨色相融 泼墨泼彩是一种大写意的方法,其特点是一气呵成,自然写
20
美术时空
ART EDUCATION RESEARCH
出。而泼墨泼彩的创造在于将墨与色结合,富有现代性。创作 过程中的每一个意外,都是画面中的新意,让观者陷入无限的遐 想。张大千认为写意画的“写”并不是随意涂抹,而是用笔、韵 味、作者的情感。他的泼墨泼彩作品既采用了破墨、积墨、泼墨 的技法,又融合了西方的泼彩,从而形成了“泼彩兼施,墨色相 融”的画风。
《长江万里图》综合了张大千平生的画风与技法,各种技法 都有运用。在山顶受光面,张大千在墨色中加入亮色,协调画 面,并稍加墨线加以勾勒,将浓艳的青绿设色与工致的笔调都予 以体现,达到前人所未能及的境地。《长江万里图》笔调的雄厚与 秀润表现出张大千泼写兼施的个人风格,奠定了他在中国山水 画领域不可撼动的地位。

幻世界。” 2.张大千泼墨泼彩的绘画特点 (1)没骨为主,意在笔先 没 骨 法 是 指 不 用 线 条 勾 勒 轮 廓 ,直 接 用 墨 或 彩 来 描 绘 形
体,由南朝张僧繇创立,史称没骨山水。相传唐代有王洽擅没骨 法,可惜年代久远,无法考证。直至张大千,才将泼墨泼彩的方 式融入山水画创作。
张大千的作品《长江万里图》,画卷长达 20 米,描绘了长江沿 岸的风景,气势磅礴,绵延不绝。画面以大块墨与色使观者身临 其境,感受其雄伟壮观。而点点帆影,隐现其间,使整个画面具 有灵性,富有诗意。整幅画作采用没骨法,打破了前期以线条构 图的方式,只有局部采用线条勾勒,突出主与次、远与近、静与 动、虚与实的层次。洋洋洒洒的长江美景,在张大千笔下,以湿 墨叠彩晕染,粗放与精工收放自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