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急救与护理
产后出血患者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产后出血患者的应急预案及程序产后出血是指分娩后24小时内,由于子宫收缩功能不良或组织创伤引起的出血量超过500毫升的情况。
产后出血是妇产科急诊中常见的一种情况,如果处理不及时,可能会危及产妇的生命。
因此,为了保障产后出血患者的安全,医疗机构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一、应急预案1.建立产后出血患者的应急响应机制,明确责任人和工作职责。
负责制定应急预案的医疗机构管理者、专家组、医护人员和相关科室需要明确各自的职责。
2.制定协调机制,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执行。
要确保医院各科室之间的通力合作,建立联动机制,以便在出现产后出血情况时能够迅速协调各方力量。
3.加强培训和演练,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定期组织模拟演练,让医护人员了解应急处理程序,并能够快速、有效地执行。
4.设立信息传播渠道,确保信息畅通。
建立一个便捷的信息传播系统,确保应急情况的信息能够及时传达到相关人员。
二、应急程序1.快速识别产后出血患者。
产后出血患者可能会出现阴道大出血、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等症状,医护人员需要随时关注产后妇女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对病情进行评估,并判断是否属于产后出血。
2.保持患者的气道通畅。
在发现产后出血患者后,医护人员需要保持患者的气道通畅,切勿忽略患者的基本生命支持。
3.及时控制出血源。
根据产后出血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出血源的有效控制,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4.输血和输液。
对于产后出血患者,可能需要输血或输液来补充失血和维持稳定的血压。
医护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判断输血和输液的必要性,确保合理的使用血液制品和液体。
5.手术干预。
在产后出血无法控制的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干预,例如刮宫止血术、子宫动脉栓塞术等。
6.术后观察与护理。
对于手术干预后的产后出血患者,需要进行密切观察和护理,包括监测生命体征、血红蛋白水平、血凝指标等,并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及时调整和处理。
7.患者家属的安抚和教育。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宫缩无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分析

CHEN Xi ln ua De a t n fOb tt c , ih u Ce t lP o l " Ho p tli a g o gPrvn e Huz o 51 0 , ia p rme to ser s Huz o nr e pes i a s i n Gu n d n o ic , ih u a 6 01 Chn
对照 组 (< . ) 结论 : P0 5 。 0 卡前 列 素氨 丁三 醇 治疗 宫缩 无 力性 产 后 出血疗 效 显著 , 配合 有 效护 理 , 有 效 防止产 后 出血 可
的加 重 。
【 键 词】 前列 素氨 丁三 醇 ; 关 卡 产后 出血 ; 护理 ; 临床观 察
【 中图分 类 号] 7 44 + R 1. 1 6
cnrl o pf< .5. ou f otatm h mo h g 4h u s nep r e t ru eefw ra dicd n elw o t u O0 )V lmeo s r e r a ei 2 o r i x e m na go pw r e n ie c o — og r 尸 p p u n i l e n e a h tnc nrl ru r h nta o t o p t i og 00 )Co cu in T et ame t f c fC ro rs T o ta n o otatm h m- .5. n ls : h r t n f t ab pot rme miefr spr e o e ee o h p u
[ 标识 码] 文献 A
【 编号 1 6 4 4 2 (0 20 ( )0 5 0 文章 17 — 7 12 1 ) 1b 一 7 — 2
产后出血应急预案_产后出血_产后大出血紧急预案

产后出血应急预案产后出血应急预案评估:1.产前存在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如前置胎盘、多胎妊娠、羊水过多、胎盘早剥、有产后出血分娩史等。
2.合并胎盘残留、胎盘植入。
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实行一级预警:1. 产后宫腔探查或按压宫底一次出血量≥200ml2. 连续两次按压宫底出血量均≥100ml 3.1小时内累计出血量≥200ml 一、立即求助报告大夫二、建立两条可靠的静脉通路三、吸氧(5-6L/分)四、监测生命体征(每30分)、血常规、凝血功能、交叉配血、出血量、宫底高度五、积极寻找出血原因并处理六、与家属及产妇沟通并安慰产妇出血量超过500ml,出血还未完全得到控制者,实施二级预警:保暖、心理护理、监测产妇精神状态、皮温及色泽、监测生命体征(每30分)尿量(每小时)、休克指数、血氧饱和度、出血量、宫底高度、血常规、凝血功能、必要时查心肝肾功能积极寻找出血原因并处理及时与家属沟通签字出血量超过1000ml,出血还未完全得到控制,实施三级预案继续心理护理及监测产妇一般情况如皮温、皮肤黏膜色泽、并注意产妇静脉充盈度。
监测:心电监护、中心静脉压、出血量、及液体出入量、宫缩情况,每15分钟记录一次;实验室检查:定期复查血常规、凝血功能,必要时急查D-二聚体、3P试验、肝肾功能、乳酸脱氢酶及心肌酶。
报告院领导,启动院内抢救小组。
抗休克、预防DIC和感染:输液、输血、应用抗生素;关注心肺肝肾功能变化、病情变化、风险和目前处理方式等及时与家属沟通并签字。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须实行IV级预警管理:1、出血量超过2000ml,出血还没控制;2、可能出现DIC;3、病情加重,可能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4、有生命体征改变,高度怀疑内出血者。
IV级预警的处理:1、继续监测并记录每15分钟一次2、实验室检查,酌情缩短复查时间报告院领导组织院内抢救小组紧急救治、启动县级抢救小组,形成核心团队,必要时请市外专家会诊协助抢救;纠正休克、DIC、关注心肺肝肾功能变化;强心、利尿、升压、抗炎治疗;病情变化、风险和目前处理方式等及时与家属沟通并签字V级预警:有生命危险者:出现休克、DIC、神志不清等。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观察和护理论文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观察和护理【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4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病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组37例痊愈,3例死亡,1例行子宫切除。
出血量越少,痊愈率越高,死亡病例越少。
结论: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进行预防、监测、以及护理,可有效降低其发病率,并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产妇的病死率,对于改善产妇预后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宫缩乏力;产后出血;观察;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042-02产后出血临床上产科的常见并发症,其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产妇的出血量达到500ml以上,以宫缩乏力引发产后出血最常见[1],约占所有产后出血病例的70%-80% ,是导致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严重威胁着产妇的生命安全,是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最重要原因,其发生率约占分娩总数的2%-3%[2]。
防治和护理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目前是产科护理工作的重要课题。
为研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方法,我院选取2008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4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病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8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4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病例,年龄22岁-41岁,其中25例剖宫产,15例顺产;21例初产妇,19例经产妇;5例双胎妊娠,35例单胎妊娠;24例产后2h内出血,16例2h后出血;25例出血量800-1000ml,9例出血量1100-1300ml,6例出血量1400-1600ml。
1.2 临床观察宫缩乏力的临床表现为分娩过程中产妇子宫收缩力较弱,延长产程,产妇口渴、面色苍白、头晕、心悸、冒泠汗、血压可下降20-30mmhg,胎盘娩出前出血不多,但胎盘娩出后大量出血,腹部子宫软且轮廓模糊,但按摩后子宫收缩变硬,出血量减少,但停止按摩后变软,出血量增多,出血多呈暗红色且伴有血凝块,多数为间歇性出血,若出血速度过快且量多,可迅速引发产妇出现休克[3]。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观察和护理

作心 中无数 ,配合 盲 目机械 ,影响抢救 的密切性 。手术器 械的准备和
保管 不善 ,造成不 能满 足手术的实 际需要 ,以及所准 备的器械性能不
佳 ,影响了手术的质量。
织讨论分析 ,总结 出现 缺陷的原因 。定期 召开质量分析 会 ,对 出现的 护理质量 缺陷 ,找 出漏 洞 ,并重温各 项防范措施 ,增 强责任心 ,提高
行护理安 全分析 ,确保手术护理质量 。
形成分级督促制度,发现违反操作规程与奖惩年度考核挂钩,使护理
安全警钟 长呜。 总之 ,加 强组织管理 ,加强业务学 习 ,了解手术 室工作特性 , 自 觉遵 守手术室制度 ,提 高护士 的安全 意识和责任意识 ,强化对护士 的
专科理 论知识和技术 的培训 ,严格执 行各 项规章制度 和操作流程和各 级人 员岗位职责 ,实行 规范化 、制度 化管理 ,是杜绝手 术室护理缺 陷 的 关键 。
21规章制 度落实不严 . 没有严格执 行手术室规章 制度和操作规程 ,如 :手术 同意书项 目 填写不全 ;不 能严格执行 查对制度 ,如 :护送患者有误。
2 专业基 础知识不扎实 . 2
加强各级护士 的思想政治学 习 ,特别是 品德 教育 ,不 断提高护理
人员主人翁意识。培养爱岗敬业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全心全意
为患者服 务的思想 ,从 思想上增强工作 责任感。工作 中做 到四心 即:
细心 、爱心 、专心 、耐心 。 3 . 4设立手术配合缺 陷登记 本 要求参加手术 的护士要把本 台手术配合 的不 足记录下来 ,每周组
护理人 员抢救 知识欠缺 ,技术不熟练 ,配合抢救不到 位 ,尤其是
一
些 特殊抢救 ,急救 技术不熟练 ,对 急救 设备性能及用 途不了解 ,操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观察和护理

发 现 产 后 出 血 时 , 管 原 因如 何 , 应 首 先 按 摩 子 宫 , 用 不 均 使 宫缩剂加强宫缩 , 进一步检查原因。 并 31 加 强 宫 缩 是 治 疗 宫 缩 乏力 迅 速 有 效 的止 血 方 法 。护 .
我 院产科 2 0 0 8年 1月一 2 1 0 0年 1 0月 收住 经 阴道 分娩 产妇 1 0 0例 , 9 按早 期产后 出血的诊断标 准 , 发生宫 缩乏力性 产后出血 2 例 , 3 年龄 2 2岁 ~ 4岁。 4 出血量 5 0 l 0 mL1 例 , 0 ~ 0 7 0 出血 1 0 ~ 0 例 , 0 1 0mL5 出血量 l 0 ~ 0 L1 , 0 5 0 20 0m 例 均抢救 5
胎妊娠 、 巨大 胎 儿 、 水 过 多 , 子 宫 肌 纤 维过 度 伸 展 ; 宫 肌 羊 使 子
下含服 、 口服 、 肛门给药 三种途径 , 肛门用 药疗效最佳 。
33 宫 腔 填 塞 纱 条 。 由宫 底 向外 填 塞 ,4h 出纱 条 填 _ 2 取
塞纱条后应密切观察宫底高度和大小 , 警惕宫腔 内继续 出血而
发症及后遗症发生 , 均痊 愈 出 院。 结 论 正 确 合 理 的 护 理 措 施
21 正 确估 计 阴道 出血量 ., 2
应注 意 目测估计 阴道 失血
量 远 少 于 实 际 失 血 量 ,因 此 应 做 好 血 液 收 集 以 准 确 测 量 失 血 量 。 弯 盘 置 产 妇 臀 下 , 士 在 产 后 2h内每 隔 3 i 压 宫 底 将 护 0r n a
妇 解 释 此 药 物 引起 下腹 疼 痛 的原 因 。 临床 可采 用 米 索 前 列 醇 舌
2 引起 产 后 出血 的 因素
产后出血的急救配合及护理

( 收稿 日期 :0 8—1 0 ) 20 2— 9 ( 本文编辑 : 淑娟 ) 段
面渗血较多 , 引流量超过 5 0ml其 中 1例达 6 0m . 0 , 8 1血压 下
料的渗出情况 ; 医 嘱给予 止 血药 , 血补 液。术 后绝 对卧 遵 输 床2~ 周 ; 3 留置尿管 , 保持大便 通畅 , 保证绝 对 卧床 。有 效 的
胎儿娩 出后 2 阴道 流血量超过 50 m 者 为产后 出 4 h内 0 l 血 J 。产后 出血是导致产妇死亡 的主要原因之一 。产科护士 对 出血观察的准确性 、 预见性 、 果断及时 的配合紧急处理是 降
血 的发生 , 并结合生命体征和面色加 以综合分析。
3 护理措施
一
旦产妇 出现大 出血 , 即针对 出血原 因加 以处理 的同 立
措施 。迅速有效地 补充 血 容量 , 开通 两路 静 脉通 道 , 病情 据
掌握输 液速度 , 以防肺 水肿 。保持 呼吸 道通 畅 , 时有效 吸 及 氧。若 产后 宫缩 乏力 引起 出血 者 , 常规 应用 缩官 素外 , 即 立
总数 2 6 2 6例 , 中 发 生 产 后 出 血 18例 , 其 4 占分 娩 总 数 的 65 , .% 出血量 均大 于 50 m , 0 l抢救 成功 16例 , 9 .5 , 4 占 86%
降, 给予止血药, 输血、 补液, 引流量逐渐减少, 血压恢复正
常 。3例分别在术后第 7 8 1 , 、 、1d 因便秘于床上 坐起 排便 , 而
引起 肾脏继发 出血 出现腰 部胀 痛 、 脉快 、 血尿 。
3 讨 论
术前指导 , 使患 者了解术 后卧床 、 留置尿 管 、 持大便 通畅 的 保 意义 , 取得 合作 , 极为重要 。
针对产后出血的病例护理

针对产后出血的病例护理简介产后出血是指产妇分娩后,子宫内膜脱落引起的大量出血。
这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及时采取措施来控制出血,并提供适当的护理。
护理目标1. 控制出血: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或停止产后出血。
2. 维持血压稳定:保持产妇的血压在正常范围内,防止血压过低导致意识丧失或休克。
3. 维持产妇的生命体征稳定:监测体温、呼吸和心率,并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异常情况。
4. 提供心理支持:产妇可能会感到紧张、恐惧或焦虑,需要提供安慰和支持。
5. 教育产妇和家属:提供相关知识和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产后出血。
护理措施1. 紧急抢救措施:- 立即呼叫医生或护士,报告出血情况。
- 同时通知血库准备输血所需的血液制品。
- 记录出血量和时间,以便医疗团队评估情况。
- 保持产妇的平卧位,抬高下肢,有助于减少出血量。
- 将静脉通路建立好,以备急需输液或输血时使用。
2. 医疗干预:- 根据医生的指示,给予药物治疗,如子宫收缩剂和止血药物。
- 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干预,如子宫切除术或子宫动脉栓塞术。
3. 监测和评估:- 监测产妇的血压、心率、呼吸和体温,及时记录并报告异常情况。
- 定期测量和记录产妇的血红蛋白水平,以评估出血程度和输血需求。
- 观察产妇的阴道流血情况,记录出血量和血块的大小和颜色。
4. 心理支持:- 向产妇和家属解释产后出血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提供安慰和支持。
- 倾听产妇的感受和需求,积极回应并提供必要的帮助。
- 鼓励产妇参与决策,增强其对治疗和康复的信心。
5. 教育指导:- 向产妇和家属提供关于产后护理的知识和技巧,如正确的会阴冷敷、卫生习惯等。
- 强调产妇休息和饮食的重要性,以促进康复和恢复体力。
- 指导产妇进行适当的锻炼,帮助恢复体力和促进子宫恢复正常。
结论针对产后出血的病例,护理工作的目标是控制出血、维持生命体征稳定、提供心理支持和教育指导。
护士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紧急抢救措施,并提供全面的护理和监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急救与护理
【摘要】探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急救与护理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为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是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中80%以上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
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包括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其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为产后出血最为常见的原因。
【关键词】宫缩乏力性大出血检查方法急救护理
1临床资料
本文通过对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经阴道分娩的产妇发生产后出血32例进行回顾分析。
其中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26例,胎盘因素4例,软产道裂伤2 例,无凝血功能障碍性出血病例。
出血量为530---1050ml,平均790ml。
全部治愈出院,无一例需切子宫,无一例产妇死亡。
2检查方法
胎儿娩出后检查子宫收缩情况,正常情况下始盘娩出后子宫收缩,质硬,呈球状,宫底平脐或脐下一指。
若宫底升高、子宫质软、袋状、轮廓不清,阴道流血多,用手按摩子宫时收缩变硬,停止按摩子宫又变软,可确定为子宫收缩乏力。
护理人员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
3急救处理与护理
3.1子宫按摩与宫缩剂的应用
对患者严密观察,若确诊为产后宫缩乏力性大出血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如按摩子宫,注射宫缩剂,宫腔内堵塞纱布条等方法达到止血目的。
按摩子宫的方法有:一手置于子宫底部,拇指在子宫前壁,其余4指在子宫后壁,均匀有节律的按摩子宫;一手在产妇耻骨联合上缘按压下腹中部,将子宫向上托起,另一手握住宫体使其高出盆腔,在子宫底部进行有节律的按摩子宫;一手在子宫体部按摩子宫体后壁,另一手握拳置于阴道前穹隆挤压子宫壁,两手相对紧压子宫并做按摩。
在做按摩的同时要加入缩宫素20U静点,缩宫素能选择性兴奋子宫平滑肌,既能增加子宫平滑肌的收缩频率,又能加强其收缩力,临床上缩宫素的用法通常为肌注或静脉点滴10~20U,但宫体注射,宫颈注射等局部用药效果更佳。
宫腔填塞纱布:纱布经消毒后,术者用一手在腹部固定宫底,用另一手或持卵圆钳将2CM宽的纱布条送入宫腔内,纱布条必须自宫底开始由内向外填塞,应填紧。
24小时后缓慢抽出纱布条,在抽出前应先肌肉注射宫缩剂。
卡前列酸栓1mg舌下含化或肛门给药;子宫收缩乏力应及时补充钙离子,使用方法为10%葡萄糖酸钙10ml加25%葡萄糖注射液20ml静脉推注,时间不少于10~15分钟。
因钙离子能增加子宫平滑肌受体对缩宫素的敏感性,进而减少出血。
若对缩宫素及卡前列酸栓效果不明显可用欣母沛肌肉注射。
欣母沛是一种新型的子宫收缩剂,对子子宫平滑肌有较强的收缩作用,且持续时间长,治疗效果好。
3 . 2 失血性休克的处理
发生出血性休克时,应增加抢救人员,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道,迅速补充血容量。
急查血型,血常规,对失血多、休克者应配输血,以补充同等血量为原则,防止DIC的发生。
注意给产妇提供安静的环境,保暖、保持平卧,以促进静脉回流,吸氧(4—6L/分),同时严密观察并记录患者的意识状态、皮肤颜色、血压、脉搏、呼吸及尿量,观察子宫收缩情况,有无压痛,恶露量、色、气味;遵医嘱给予抗生素防治感染。
3.3 加强心理护理
患者大出血抢救时,医务人员表情严肃抢救措施急且多,会让患者产生不安、恐惧、
紧张,所以在护理过程中应保证有一名护士在患者身边,及时告知患者抢救的有利信息,主动给患者关爱及关心,做好心理疏导,让患者能够平复心情,配合治疗。
医务人员应沉稳,忙而不乱,能起到稳定患者的心理及情绪。
4产后出血的预防
4.1 开放静脉通道
产后出血往往发生于产程延长,伴有并发症患者。
因此产前应将高危产妇予以筛查,并做好相应监护,在分娩前做好充分准备。
应积极在产妇上产床即将分娩时即用9号以上头皮针(必要时使用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以便抢救时能及时用药,能很大程度上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4.2预防性用药及按摩子宫
在胎儿娩出后及时给予缩宫素,促进宫缩。
出现出血状况时,不管什么原因,首先对其按摩子宫,促进子宫收缩,然后检查出血原因。
产后两小时是产后出血的高峰期,故分娩后应继续在产房观察两小时。
要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子宫收缩情况,发生异常及时处理。
督促产妇及时排空膀胱,以免影响子宫收缩,鼓励早吮吸,可反射性刺激子宫收缩,减少出血量。
5提高助产人员防治宫缩乏力的意识
防止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重在预防。
因此助产人员平时应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助产技术,及时查出高危孕妇,加强分娩期监护,对高危产妇分娩时请医生在场。
科室制定医护人员学习产后出血的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以便发生产后出血能正确诊断及处理,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第七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 杨金英中国实用医药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 2010年2月第5卷第4期(20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