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卡托斯
波普尔和拉卡托斯的科学发展模式思想对比评述

波普尔和拉卡托斯的科学发展模式思想对比评述科学发展模式是关于科学发展的规律性、主要特征和内在机理的概括和描述。
20世纪以来,对于科学发展模式的研究一直是西方科学家和哲学家们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先后主要有以维也纳学派为代表的逻辑实证主义的积微渐进模式、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模式、库恩的“范式”革命模式和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模式。
本文就波普尔和其学生拉卡托斯的科学发展模式思想进行比较述评。
1 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模式波普尔(K. R. Popper, 1902 - 1989),英籍奥地利人,当代着名的哲学家,代表作有《科学发现的逻辑》、《猜测与反驳》等,是批判理性主义的创始人。
在波普尔之前,科学发展的模式结构主要是以逻辑实证主义为主流,代表人物是以石里克和卡尔纳普为代表的维也纳学派。
在科学方法上逻辑实证主义认为,科学是建立在归纳方法基础上的,科学发展是一种逐渐累积的模式,只有当知识通过纯粹累积的经验和获取科学理论的形式时,才可以谈论科学的进步与发展。
科学发展的过程, 首先是感觉经验,之后通过归纳先形成假说,假说通过观察和实验形成科学理论。
对于经验是否具有真理的内容,是否有意义,他们推崇“意义标准”和“可证实原则”。
凡是能被经验所证实的,是有意义的,即是科学的,反之属于非科学。
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观主要是来自对牛顿以来的自然科学,其中机械论占统治地位。
20世纪初,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为代表的新科学理论, 开始与牛顿力学所包含的机械论相冲突。
着名英国科学家爱丁顿设计的日蚀观测实验彻底震惊了波普尔。
牛顿理论曾被无数次地证实过,但在这一次重要的反驳中失败了。
波普尔通过对科学在动态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知识的猜测性、否定性和假说性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科学发展模式的“证伪”原则。
他认为科学是通过不断猜测、不断否证、不断推翻旧理论建立新理论的突变方式向前发展的。
科学中不存在证实为真的理论,只存在可以否证,可以反驳和可以推翻的猜测和假设,整个科学的发展过程就是一系列的猜测、反驳,再猜测再反驳的过程。
错误理论:对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的重建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错误理论:对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的重建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科学技术哲学指导教师:***20030525摘要拉卡托斯从波普尔的基本立场出发,建立了较为符合科学发展史,以“科学研究纲领”为核心的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
但这个模式无法回答退化纲领的淘汰期限的“时间限制”问题,成为了对科学史的描述性认识,失去理论的指导意义。
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的致命缺陷,是其“理论证伪理论”原则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
这个原则是拉卡托斯在正确批判朴素证伪主义“经验证伪理论”原则的基础上提出的。
但其忽视了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性作用,以至于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片面性。
在批判一个极端的同时,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因此,为了更好地解释科学发展的历史,揭示科学发展的规律,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批判精致证伪主义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重建。
“科学事实表面证伪科学理论”的原则是整个重建的理论基础。
“表面证伪”继承了拉卡托斯“证伪”的过程性,又恢复了波普尔意义上“证伪”的否定性,在该原则中处于核心地位。
科学理论被表面证伪以后,将以错误理论的形式继续保留在~个特定的科学评价单位中,其向正确理论的转化构成了科学发展模式的主要内容之一。
错误理论这个概念的引入,就开始了对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的重建。
重建的科学进步模式是一个动态过程,其核心内容是研究纲领的转化。
关键词:错误理论,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重建,表面证伪On山ebasisofPopper’sstandpoim,LakatosbuiltupadynamicpattemofscientificdeVelopmentwiththeScient语cResearchProgrammes.Asthecore,mispattemwascomparatiVelysuitablewit}lthehistor)7ofscientincdevelopment.ButthispattemcouldnotgiVeananswertotheproblemof“limitationoftime’’whichemerges矗omthedeadlineofsmingoutintheprogr锄ofdegeneration.Actingasakindofdescriptiveknowledgetothemsto巧ofscientificdeVelopment,thisa舶rdusthesignincanceofguidingpa札emcouIdnotWhentheprinciplethatatheoryfalsifiesatheorydeVelopedmattheory,thelogicallytoacertaindegree,medeadlydef龟ctofMethodologyofScientiflcResearchProgrammeswhichputf.onVardbyLakatos,c锄eimobeing.Anercriticizedmeprinciplematexperiencefo刑ardt11atprinciple.ButheoVerlookedfalsifiesatlleory,Lakatosputmedecisive胁ctionthatthepracticeplaysintheprocessofcogmtion.So.hecouldnotiIlvade也eone—sidenessinmstheory.Hewenttotheotllerextremewhencriticizingmeextreme.Inordertoime叩rett11ehjsto叫ofscientificdeVelopmentandtorevealmeobjectivelawsofscientificdeVelopmentwell,weshouldhaveofMa)【ismactingasmeareconstnlctionofit、vi血t}1epractic{ngoutlookbackboneonmebaSisofcriticizingsopllisticatedf矗sificatiomsm.Thepr.mci—ematsciemificfactsostensiblyfalsi匆theoryshouIdplayaroleIIIoftheoreticbasisintheprocessofreconStruction.‘‘0stensiblefalsmcation’’pIayedakemelroleint11isprinciplewiththecombinationoftheprocesscharacterinLakatos’sf融si矗cationandnegat}vecharact£rinPopper’sfalsification.ARerbeingostensiblyfalsmed,scient讯cmeoryexistscontinuouslyinaspecmcscientmceVaIuatingunit、vimastyleoft}1eory,trallsfomationofwhichtowardsrighttheo叫constitutes、vrongofmemainsubStanceofthepattemofthedeVelopmentofscienceoneto血eThei11troducingofmeconceptof、Ⅳrongtheory1eadsabegillllingreconstmctionoft11eMethodologyofScientmcResearchPmgmmmesThereconstructedpattemofscien垃ficdeVel叩mentwimmewrongtheo巧beingdyn锄ic,itskemelisthetransfonnationofresearchprogrammeⅡ丫瑚哦:、ⅣrongmeoⅨMethodologyofSciemmcResearchProF猢es,reconsnllction,ostensiblefalsi丘cationⅣ原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自研究成果。
论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

h rt t eb ho x ir h pt s .T eef r m n c tt a dt oi su g ht r c— tepo c v e f u ia y o ei h ra e, a ysinis n er tjdew e e esi ei a l y h s t e s h s h t h
第2 6卷
第 5期
V0 . 6 No 5 I2 .
论 拉 卡 托斯 的科 学 研 究 纲 领
杨 波 王 学东
(. 1 四川广播 电视 大学 宣传部 l 都  ̄J成 J l 6 07 ;. 1032 中山大学 亚 太研究 院 广东 广州 50 7 ) 125
【 要】 摘 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是在借 鉴 了库 恩的常规科学解题 方法 、 修正 了波普 尔 的朴 素证 伪主 义之 后逐步发
S nY t e nvri , un zo 2 5, un dn , hn ) u a— nU iesy G aghu5 0 7 G ag o g C ia s t 1
Absr c :L k t s t a t a ao ’meh d l g fs i n i c r s a c r g a i e e o e fe b o p in fo Ku n’ t o oo y o ce t e e r h p o r m sd v lp d a ra s r to r m h i f t
理论 内 涵仍 迫在 眉睫 。
【 关键词 】 精致证伪主义 ; 科学研究纲领 ; 学哲学 科
【 中国分类号】 0 C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6 2— 80 2 0 ) 5— 0 1 0 17 4 6 ( 0 9 0 0 8 — 4
On La t s’ M e ho l g fS i ntfc Re e r h Pr g a ka o t do o y o c e i s a c o r m i
精致的证伪主义”

一????拉卡托斯的科学哲学是从波普尔哲学内部直接演化出来的。
他从波普尔的基本立场出发,吸收其合理因素并博取库恩学说之长处,建立了以“科学研究纲领”为核心的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
拉卡托斯认为,波普尔的朴素证伪主义并没有解决好科学与伪科学的划界问题,也没有解决好如何判断科学理论的进步问题。
这主要因为波普尔的模式与科学史的实际情况不相一致,他忽视了科学理论有明显的抵抗证伪的坚韧性,科学家们也并不轻易地由证伪经验来决定理论的取舍。
拉卡托斯认为“只要我们把常规科学的‘教条主义’同波普尔学派的这个认识结合起来,有好的、进步的常规科学,也有坏的、退化的常规科学,并且只要我们保持这个决心:在一定的客观的明确的情况下把某些理论淘汰掉,常规科学的教条主义就不会妨科学的发展”。
(注:拉卡托斯:《批判与知识的增长》,第177页。
)????拉卡托斯精致的证伪主义与朴素证伪主义的不同,主要表现在承认规则(或划界标准)和证伪规则(或淘汰)两个方面。
对朴素证伪主义者来说,任何理论如能解释为何可以通过实验来证伪的,便都是“可接受的”或“科学的”。
对于精致证伪主义来说,只有证明了一个理论比其它理论具有更多的经验内容,即它要导致新事实的发现,它才是“可接受的”或“科学的”。
对于朴素的证伪主义来说,一个理论要被同它相冲突的观察陈述证伪;对于精致的证伪主义来说,在没有新的、更好的理论出现之前,决定性的证伪是不会产生的,原有的理论不会被证伪的实验淘汰掉,只会被另外的理论淘汰掉。
对旧理论的否证是对新理论的确证同时发生的。
????精致证伪主义同朴素证伪主义区别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用理论系列的概念取代理论的概念。
拉卡托斯认为,科学的最基本单元不是各个孤立的理论或命题,而是相互联系具有严密内在结构的理论系统,即“科学研究纲领”。
因此,评价的基本单位不应是一个孤立的理论或理论的集合,而必须是研究纲领。
这样,精致的证伪主义就从朴素证伪主义的如何评价科学理论的问题转移到了如何评价科学理论系统或科学研究纲领的问题。
试论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及科学发展模式

试论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及科学发展模式拉卡托斯是20世纪初期的一位著名科学家,他提出了一种新的科学研究纲领和科学发展模式,对当时的科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和科学发展模式进行探讨。
一、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拉卡托斯认为,科学研究应该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理论为中心。
他认为,科学家应该从实际问题出发,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仅仅依靠理论推导。
他提出了“研究计划”的概念,即科学家应该制定一份详细的研究计划,明确研究的目标、方法和步骤,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
此外,拉卡托斯还强调了科学研究的社会性和历史性。
他认为,科学研究是社会活动的一部分,受到社会和历史条件的影响。
因此,科学家应该了解社会和历史的背景,以便更好地理解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二、拉卡托斯的科学发展模式拉卡托斯提出了一种新的科学发展模式,称之为“范式转换”。
他认为,科学的发展不是线性的,而是通过不断的范式转换来实现的。
范式是指一种科学理论或方法论,它规定了科学家如何看待和解决问题。
当一个范式无法解决新的问题时,科学家就会寻找新的范式来解决问题,这就是范式转换。
拉卡托斯认为,范式转换是一种革命性的过程,它不仅改变了科学家的思维方式,也改变了科学研究的目标和方法。
范式转换是由一些重要的科学发现或事件引起的,例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达尔文的进化论等。
这些发现或事件挑战了原有的范式,促使科学家寻找新的范式来解决问题。
三、拉卡托斯的贡献和影响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和科学发展模式对当时的科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研究纲领强调了科学研究的实践性和社会性,促使科学家更加注重实验和观察,更加关注科学研究的社会和历史背景。
他的科学发展模式提出了范式转换的概念,强调了科学发展的非线性性和革命性,促使科学家更加开放和创新。
拉卡托斯的贡献不仅在于他提出了新的科学研究纲领和科学发展模式,更在于他对科学哲学的深入思考和探讨。
第五讲拉卡托斯

4、拉卡托斯还批判了库恩关于在常态 科学时期(相当于科学研究纲领进化时期)
只有一个范式垄断整个科学领域,而不会 有其它竞争者的观点。
5、科学研究纲领不是永远进步的,当 它进化到一定时期,就必然转入退化阶段。 因而历史上任何科学纲领的成功都只是暂 时的成功。
托勒密地心说
牛顿理论
6、更进步的研究纲领证伪处于退化阶段 的研究纲领
对四部分的阐明:
(1)硬核就是科学研究纲领的基础理 论部分或核心部分,其中包括形而上学的内 容或奎因所说的“本体论承诺”。
(2)拉卡托斯所说的“保护带”,就 是科学理论系统的核心的保护带。它是由
许多辅助性假设组成的,因而有时他又称 之为“辅助假说保护带”。
(3)“反面启示法”和“正面启示法
“反面启示法” 在本质上是一种禁令, 禁止科学家们把反驳的矛头指向硬核,而 要科学家们将矛头引向保护带,并以修改、 调整保护带的办法,保护硬核。
“正面启示法”是一种积极的鼓励性的 方法论规定。它鼓励并提倡科学家们通过 增加、精简、修改或完善辅助性假设等办 法,以发展整个科学研究纲领。
评论:
“科学研究纲领”与“范式”比较
清除了库恩的心理主义的影响,把 “科学研究纲领”归结为对客观世界的认 识或猜测,而且具体地探讨了科学理论的 内在结构。
四、科学发展动态模式
1、科学研究纲领的进化与退化的互相 更替。
2、如何判定一个科学研究纲领的进化 与退化呢?
一个科学研究纲领,如果经过调整辅
助性假设后,它的经验内容增加了,或者 说它能对经验事实作出更多的预言和解释, 那么它就是一个进化(进步)的研究纲领; 否则就是一个退步(退化)的研究纲领。
3、关于反常。
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

拉卡托斯(Lactose)是一种有机糖,是乳糖的化学名称,也是人体消化系统中最普遍的糖类物质。
拉卡托斯的研究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它不仅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成分,也是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的重要原料。
首先,拉卡托斯的研究主要是关于它的结构和性质的。
拉卡托斯是一种双糖,一种由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的双糖,它具有特殊的结构,这种结构决定了它的溶解性、分子量和分子形状等物理性质,这些性质在它的应用中都有重要意义。
其次,拉卡托斯的研究也与生物学有关。
拉卡托斯在人体的消化系统中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组分,它可以被人体吸收利用,也可以作为营养素提供给人体。
此外,拉卡托斯也作为微生物的碳源,可以被微生物利用,并可以用来生产酵素和细菌等。
第三,拉卡托斯的研究也与食品工业有关。
拉卡托斯是一种重要的食品添加剂,用于制备乳酸饮料、乳酪、冰淇淋、软糖等食品,因其具有甜味、稳定性和香气等特性,可以改善食品的口感和风味,从而获得更佳的食品品质。
此外,拉卡托斯还可以用于非食品工业,如制药、农药等行业。
最后,拉卡托斯的生产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拉卡托斯可以通过微生物法、化学法等方法从乳制品、植物油脂、植物淀粉等中提取制备而得。
近年来,拉卡托斯的生产技术发展迅速,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拉卡托斯的研究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领域,它既与人体生理有关,也与生物学有关,与食品工业和非食品工业有关,还与生产技术有关。
拉卡托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为食品工业提供有用原料,也可以为人体提供营养,为全球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浅析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

浅析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拉卡托斯是20世纪30年代苏联哲学家米尔科·拉卡托斯(Mikhail Rubakin)提出的科学研究方法论,它强调“自焦虑”理论中“抽象正确性”,核心在于分析实践原理,以探究真理和实现良好的思维结构。
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主张通过理论的系统化分析来实现科学的理论模型的发展。
它将重点放在三个方面:第一,对实践原理的分析。
第二是对实践原理的系统化。
第三是将“实践原理的普遍性”视为“上帝的眼睛”,在“从实践中推断出普遍性”和“从普遍性推断出实践”之间积极参与。
首先,要进行实践原理的分析。
拉卡托斯认为,研究者首先要找到实践原理,并分析它们的特点,从而确定它们的正确性。
为此,研究者还需要结合客观实践和客观分析,进行有效的结果。
其次,拉卡托斯强调对实践原理的系统化分析。
这是拉卡佐夫斯研究方法论的核心。
它要求,研究者必须从一系列实践原理出发,从客观证据中建立起一个统一的抽象系统,而无论是建立这巨大的系统架构,还是破解建立起来系统,都是证据主义。
最后,拉卡托斯还要求研究者在“从实践中推断出普遍性”和“从普遍性推断出实践”之间积极参与,将“实践原理的普遍性”视为“上帝的眼睛”,以获得真理,实现良好的思维结构。
根据实践原理之间的系统性关系,可以从一定的概念体系中,确定和确定最终能够深入研究的概念体系以及可以从其中得出的结论。
总之,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提出了一个有效的科学思维思路,将自焦虑理论用于理论研究。
它强调实践原理的分析,并认为实践和理论是紧密相连的。
同时,它还重视实践原理系统分析和实践原理的普遍性,旨在探索真理和实现良好的思维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节拉卡托斯一、生平和著作:1、生平伊姆雷. 拉卡托斯(Imre Lakatos,1922——1974),犹太人,英国著名科学哲学家。
1922年出生于匈牙利,二战期间参加抵抗运动,战后投身于政治运动,1950年曾经被捕入狱,1956年逃亡到维也纳。
后来去剑桥攻读第二博士学位,在伦敦经济学院参加波普尔的研讨班,受到波普尔思想的极大影响。
1960年成为伦敦经济学院的讲师,1970年成为这里的教授。
1974年突然死于心脏病发作。
拉卡托斯在去西方世界之前,受到马克思和黑格尔哲学的影响, 40岁左右被波普尔哲学所吸引,从20世纪60年代末起开始修改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吸收库恩的思想,建立自己的理论:一方面批判逻辑经验主义的归纳主义、证实原则和静态逻辑分析,历史地、动态地考察科学发展的进程;另一方面也不同意波普尔的朴素证伪主义及其划界标准,提出整体论的“精致证伪主义”或“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
对科学哲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主要著作:第一类(数学哲学):《证明与反驳——数学发现的逻辑》(1963-1964):对数学发现进行了考察,认为在数学中与在科学中一样,反例(counterexamples)或反驳(‘refutations’)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数学的定理和及其证明都是通过寻求反例和系统的分析证明(proof analysis)而逐渐得到改进。
第二类(一般科学哲学):《证伪与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1970)、《科学史及其理性重建》(1971)、《波普尔论划界和归纳》(1974)等:在这些著作中,通过综合波普尔和库恩的思想而提出“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认为分析的对象不是单一的理论,而是研究纲领。
提供出区分“进化的”和“退化的”研究纲领的标准。
通过科学史的“理性重建”(rational reconstructions),给出了评价科学方法论的一种“元方法论”(meta-methodology)。
第三类(文集):逝世后出版的两卷本《哲学论文集》(1978),第一卷为《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第二卷为《数学、科学和认识论》。
——收集了拉卡托斯的绝大多数著作二、数学是拟经验的——数学哲学1、数学理论是拟经验(quasi-empirical)理论亚里士多德:几何和算术都是经验的;近代的高斯:算术是先验的,几何是经验的;康德:数学命题都是先天综合判断。
波普尔和逻辑实证主义:数学和逻辑都是非经验的,因为:数学和逻辑都是不可错的,经验科学是可错的;数学和逻辑由于同义反复和语言的结构而具有必然性,经验事实中则没有这种必然性。
拉卡托斯:逻辑和数学起源于经验,而不是起源于先天结构。
在逻辑必然性与自然必然性之间没有截然的界限。
但是数学也不是经验的,不能把数学完全等同于经验科学。
准确地说,数学既不是理性的,也不是经验的,而是拟经验的(quasi-empirical)。
2、数学的特征:第一,数学是一种特殊公理化系统。
数学公理化系统不是通常理解的欧氏几何系统,通常理解的欧氏几何系统是一种封闭的演绎系统,其真值依据正确推理从公理下传到定理。
但实际的数学系统中,公理集只是一种约定或猜想,不具有自明的真,从而也无法保证定理的真。
定理集中子集或基本语句的真假,要通过经验事实才能确定。
第二,数学系统不能被证明,只能被说明。
数学公理的真值只能由定理的真值来说明,但不能被证明:定理集的真不能保证公理集的真;但定理集或某个子集如果假,则公理集中必然有假。
数学理论亦然。
例如对于非欧几何,无法证明其真。
后来相对论应用了非欧几何,并得到经验事实的确证,使得非欧几何间接地得到确证。
但这只是对它的说明。
第三,数学理论的目标:寻求具有高度解释力和启发力的大胆假说;其发展模式是:问题——大胆地解决问题(猜测)——严格地检验(反驳)。
第四,数学理论与自然科学理论的区别在于:数学的“基本语句”(或“潜在证伪者”)是纯粹时空命题。
3、对数学发展的证伪主义解释——把波普尔的证伪主义运用到拟经验的数学理论之中传统观点认为:要么是,先提出一种猜想,然后提供对它的证明;要么是,从公理出发进行演绎推理,把偶然发现的东西作为“定理”。
实际上不是这样。
数学的发展并不是一种永恒真理的积累过程。
数学是按“猜测与反驳”的模式发展的,反驳或证伪在数学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定理被猜测出来以后,“证明的过程”不仅是漫长的,而且原来的猜测也会得到批判和修改;数学家会首先比较盲目地寻找原初“定理”及其“隐含假定”的反例,然后再进行更加系统的“分析证明”;即使数学的“证明”,也并不能保证以后不出现“反例”。
另外:数学发现的过程,并不是一种纯粹心理学的事情,在“辩护的与境”与“发现的与境”之外,还有一个在逻辑上可分析的数学启示的领域。
数学的发现就可以展示为由启示原理所支配的事情。
拉卡托斯后来对科学哲学的贡献就与此有关。
4、批判数学领域的欧几里得主义逻辑主义和形式主义各自以欧几里得的方式重组古典数学,但都遭到了失败:弗雷格-罗素的逻辑主义:数学就是逻辑,数学真理都能从逻辑的概念和公理中推导出来。
但是,有些公理(集合论公理)不仅不具有无可怀疑的真,而且甚至是不相容的。
希尔伯特的形式主义:公理系统中的基本概念都是没有意义的;公理本身只是形式符号,无所谓真假;只要能证明一个公理系统是相容的,该公理系统就可得到承认。
但是,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表明,对形式化算术进行有限的相容性证明是不可能的。
欧几里得主义的失败,表明数学理论只能是拟经验的。
三、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1、批判波普尔对归纳问题的否定性解决:在1968年论文“归纳逻辑问题的变化”中,拉卡托斯把波普尔对归纳主义的批判,概括为对归纳主义三个教条的批判。
第一个教条:假定“事实”在科学发现中的首要性;第二个教条:可以给任何一对命题分配一个“确证度”(即假定一种先验的、分析的归纳逻辑);第三个教条:“确证度”服从概率计算。
拉卡托斯很快认识到了波普尔的问题:对第一个教条的批判是成功的,对第二个教条的批判也算是成功的,但对第三个教条的批判会导致怀疑论:波普尔对第三个教条的批判,暗含着对任何综合性归纳原则的拒绝,从而会导致休谟式的怀疑论。
只有肯定地回答归纳问题,才能使波普尔的可错论与休谟式的怀疑论区别开来。
波普尔对归纳问题的否定性解决,是与划界问题联系在一起的,但他的划界标准没有显示出“科学游戏”的认识论意义,没有与科学的目标联系起来。
即使是波普尔的“确认评价”,也只是涉及到理论如何经受住迄今为止的检验,而没有涉及到理论在将来的可靠性。
后来,波普尔以“逼真度”来补充其划界标准,把“逼真度”与“确认度”联系起来。
这实际上就隐含了一种归纳原则:方法论评价是分析的,必须依靠归纳原则来增加一种综合的说明。
induction:归纳,感应,导致,引入,接纳→增加,综合deduction:演绎,推理,推论,扣除,减除→减少,分析但波普尔在这里退缩了,他没有给归纳问题一个肯定的回答,他的逼真性概念实际上只是一个与认识论无关的形而上学概念和逻辑概念。
2、批判波普尔的证伪标准拉卡托斯把波普尔思想运用于数学之后不久,就发现了其问题:科学理论并非一经经验的证伪就立即被抛弃,经验实际上并不能证伪单个的理论。
因为:第一,经验具有主观性,不同人对于同一事实可以有不同的观察结果。
比如对于一朵花:一个人看到是红的,另一个色盲者却看到是绿的。
诚然,对于一个人是不是色盲,可以通过医生的检验而确定。
但是检验者本人又必须经受他人的检验。
如此这般,就会陷入无穷倒退之中。
第二,任何理论都受到复杂条件的制约。
当经验与理论不一致时,究竟是理论错误,还是条件不符合,是难以确定的。
比如:“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其前提条件是在地面,到高山之上就不适用。
第三,科学理论都具有背景知识或初始条件(initial conditions)。
当事实与理论不一致时,究竟是理论错误,还是背景知识中存在错误,同样是难以确定的。
比如:天王星运行轨道的反常!(原来还有一个海王星)第四,科学家可以无休止地调整背景知识,以使理论免遭经验的证伪。
当发现天王星的运行与牛顿力学的计算结果不一致时,会猜测另一个行星的干扰;如果找不到这颗行星,会认为望远镜的功能不够大,要求建造功率更大的望远镜;如果还是观察不到,又会猜测宇宙尘埃遮住了这颗行星,要求发射卫星来探测;如果没有探测到尘埃,又会猜测电磁场干扰了卫星探测,并要求探测这种电磁场。
……只要具有足够的想象力,可以无休止地提出各种猜测,持续不断地调整背景知识,以使理论免遭经验的证伪。
3、科学研究纲领任何理论都隶属于一个具有内在结构的理论系统;方法论评价不能针对一个孤立的理论,而应该指向理论系统。
这样的理论系统叫做科学研究纲领。
科学研究纲领:既包括影响人类思维的大理论系统:牛顿研究纲领、爱因斯坦研究纲领等;也包括小的理论系统,如热力学研究纲领等。
科学研究纲领由四个互相联系的部分组成:(1)硬核(hard core):整个研究纲领的基础理论部分。
托勒密理论系统的硬核是地心说,牛顿理论系统的硬核是牛顿力学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硬核是坚韧的、不许改变和反驳的。
如果遭到反驳,整个纲领就要发生动摇;如果被否定,整个纲领也就被否定。
(2)保护带(protective belt)——硬核保护带由许多辅助性假设构成。
比如托勒密研究纲领的各种本轮和均轮假设。
保护带的职责是:保卫硬核,尽可能不让硬核遭受经验的反驳:当理论与事实不一致时,保护带主动把反驳引向自身,让其辅助性假设承担责任;通过修改辅助性假设,来对付经验的反驳,从而使硬核免受攻击。
(3)反面启示法(negative heuristic)——方法论的反面禁止性规定禁止科学家把经验反驳的矛头指向硬核,要求科学家竭力把反驳转向保护带,通过修改保护带的办法来保护硬核。
办法是:更正辅助性假设(修改本轮和均轮来保护地心说);增设辅助性假设(增设新行星来解释天王星的运行轨道)。
(4)正面启示法(positive heuristic)——积极的鼓励性规定指示出预先设想的研究方向、方针和步骤,鼓励科学家通过完善辅助性假设来发展研究纲领。
反面启示法应付目前出现的反常,为研究纲领造就稳定的环境;正面启示法则探求未来,着眼于长远的研究。
它不依赖于反常,先于反常。
4、科学研究纲领的进化和退化研究纲领不是一遇反驳就被淘汰;但又不能通过对辅助性假设的调整而永远不被证伪。
辅助性假设的调整会对研究纲领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进化或退化。
衡量一个研究纲领进化或退化的标准是其经验内容:如果经过调整,其经验内容增加了,能对事实作出更多解释和预言,那它就是进步的;否则,它就是一个退化的研究纲领。
科学研究纲领的进步表现为理论上的进步和经验或事实上的进步。
所谓理论上的进步,就是经过保护带的调整后,它在理论上能够做出更多的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