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拉卡托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动态本体构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动态本体构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1. 引言1.1 动态本体构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动态本体构建是近年来信息学领域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它是指在本体知识库的基础上,对知识的结构和内容进行不断的更新和演化,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和环境。
动态本体构建的研究范围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知识图谱等。
国内外学者们在这一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国内,动态本体构建的研究也逐渐受到重视,一些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积极开展相关研究项目。
国内学者们在动态本体构建的理论框架、方法技术、应用领域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为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发展贡献了力量。
而在国外,动态本体构建的研究也蓬勃发展,一些国际知名研究机构和学者在这一领域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取得了许多创新成果。
国外学者们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也在工业界得到了广泛应用。
动态本体构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有望为相关领域的发展带来新的突破和机遇。
接下来我将对动态本体构建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方法技术、应用领域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更详细的综述和分析。
2. 正文2.1 动态本体构建的意义动态本体构建是知识图谱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它利用本体表达形式对领域知识进行建模和表示,可以帮助计算机理解和推理领域知识。
动态本体构建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知识表示与共享:动态本体构建可以帮助将领域知识以结构化的形式表示出来,使得不同系统之间能够共享知识,提高信息检索和推理效率。
2. 知识推理与智能搜索:通过构建动态本体,可以实现知识之间的关联和推理,实现智能搜索和推荐等功能,提升用户体验。
3. 语义一致性与数据质量:动态本体构建可以帮助保障数据的语义一致性,减少数据冗余和错误,提高数据质量和准确性。
4. 领域应用创新与发展:动态本体构建为各个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基础支撑,可以促进各种创新应用的发展,推动领域的进步和发展。
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研方法论-题库

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研方法论考题单选题(1) (B )又称非标准化访谈,是一种半控制或无控制的访谈。
事先不预定问卷、表格和提问的标准程序,只确定主题,由访谈员和被访者就这个题目自由交谈。
调查对象可以随便地谈出自己的意见和感受,而无需顾及调查者的需要。
A:结构式访谈B:无结构式访谈C:半结构访谈D:权结构访谈(2) ( B)是指人们通过阅读书籍报刊、收听广播、收看电视及互联网等各种传播媒介而获得的信息资料。
A:直接资料B:间接资料C:电子资料D:其他(3) (D )是指研究者根据个人的专业特长、经验与喜好选定的课题。
A:指令性课题B:专项研究课题C:委托课题D:自选课题(4) 以下(D )哪一项不属于科技论文的组成部分。
A:前导部分B:论证部分C:附属内容D:查新报告(5) 产生(A)的原因有测量方法错误,测量仪器有缺陷,操作时疏忽大意,读数、记录、计算的错误等。
A:系统误差B:随机误差C:粗大误差D:确定误差(6) 由于(B)有效整合了统计学的两大主流技术——因素分析和路径分析,因此在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行为科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A:结构方程建模法B:方差分析C:因子分析D:聚类分析(7) ( C)是反映客观现实的一种思想,是肯定或否定某种事物的存在,或指明它是否具有某种属性的思维过程。
A:抽象B:概念C:判断D:推理(8) SCI收录的论文主要是(A )的基础研究领域。
A:自然科学B:社会科学C:经济D:管理(9) (B)是指科学研究必须运用理性思维,通过对事实的抽象、概括、说理、辨析和严密的逻辑论证,将一般现象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
A:科学性原则B:理论性原则C:适用性原则D:一贯性原则(10) (B )是“国际国内横览”,是通过对某些新成就、新理论、新观点、新发明、新方法、新技术、新进展进行各派观点、各家之言、各种方法等的描述和比较。
A:纵B:横C:交D:错(11) (B )是研究者运用科学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是一种受控的研究方法,通过一个或多个变量的变化来评估它对一个或多个变量产生的效应。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摘要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国内外在特定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和探讨。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和整理,我们总结了该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重要成果和未来研究方向。
本综述旨在为研究者提供一个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的了解该领域的参考资料。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个领域的研究都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趋势。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把握研究现状,对过去的研究进行综述是必不可少的。
国内外在特定领域的研究现状综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该领域的前沿动态,找到研究的切入点,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规划。
1.2 研究目的本文的目的是对国内外在特定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全面的综述和探讨,深入分析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和重要成果,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可能的创新点。
1.3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进行论述: 1. 部分一: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2. 部分二: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3. 部分三:发展趋势分析 4. 部分四:未来研究方向 5. 结论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对国内特定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和分析。
我们将回顾过去几年的文献,总结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和成果,并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在这个项目中,研究者通过实验研究了某种物质的性质和应用。
他们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来制备这种物质,并通过测试验证了其性能。
这一研究成果填补了该领域的研究空白,并为该物质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2.2 项目二这个项目探索了某个领域的新的研究课题,研究者通过对大量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揭示了这一领域的一些新的规律和趋势。
这项研究成果在该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2.3 项目三该项目是一个重大的科研项目,研究者在国内某个领域开展了长期的研究工作。
他们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研究体系,逐步解决了该领域的一些关键问题,并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
这一项目在该领域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推动作用。
3.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对国外特定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和分析。
2010年中国翻译研究综述

上海翻译Shanghai Journal of Translators 2011No.3[基金项目]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0YJA740073),并受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专项课题(2011HYZX017)以及中国翻译年鉴编委会的资助,特此致谢。
[收稿日期]2011-03-08[作者简介]穆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高级翻译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蓝红军,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博士生,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
2010年中国翻译研究综述穆雷蓝红军(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广州510420)[摘要]2010年,翻译学在中国的学科建设获得了新的发展,学术研究成果也更加丰富。
本文基于国内26种外语类专业期刊,对中国翻译研究在2010年里的学术研究情况进行概述。
[关键词]2010年;中国翻译研究[中图分类号]H 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358(2011)03-0023-062010年,翻译学在中国的学科体制与环境建设、学科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新的成绩。
翻译作为专业首次进入教育部修订的本科专业目录;全国新增118个翻译硕士专业培养单位,设有MTI 学位点的高校达到158所;继《中国翻译》、《上海翻译》、《中国科技翻译》之后又一个翻译专业期刊《东方翻译》正式出版发行,南京大学高方博士的学位论文入选2010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这是翻译学博士论文自2008年以来连续第三次入选全国百篇优博论文,是本学科高端人才培养取得进步的证明。
上述成果进一步确立了翻译学的学科地位,特别是翻译专业教育从本科到博士培养体系的建成,为本专业人才培养搭建了完整的平台。
2010年,翻译学的学科理论建设也呈现方兴未艾之势,学术研究成果更加丰富。
本文依据国内26种外语类专业期刊2010年所刊发的翻译研究文章,对本年度翻译研究的学术成果进行梳理,以期对2010年的中国翻译研究的发展动态获得一个较为全面的概貌。
调研报告模板范文

调研报告模板范文目录一、内容概述 (2)1.1 调研背景 (2)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3)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4)1.4 报告结构安排 (4)二、文献综述 (5)2.1 相关概念界定 (6)2.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6)2.3 文献评述与总结 (7)三、研究方法 (9)3.1 问卷设计 (10)3.2 样本选择 (11)3.3 数据收集与处理 (13)3.4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14)四、实证分析 (15)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16)4.2 假设检验结果 (16)4.3 模型估计结果 (17)4.4 结果讨论与经济含义 (18)五、政策建议 (20)5.1 研究结论概括 (21)5.2 政策建议提出 (22)5.3 实施措施与保障机制 (23)5.4 风险防范与应对策略 (23)六、研究展望 (24)6.1 研究局限性与不足 (25)6.2 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27)6.3 对后续研究的建议 (28)一、内容概述本调研报告旨在全面分析XX行业当前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报告首先从市场规模、增长速度等关键指标对XX行业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展示了行业的整体发展状况。
深入剖析了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包括领先企业、新兴企业以及潜在进入者,对其市场份额、产品特点、营销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报告还重点分析了行业的竞争格局,包括价格竞争、品牌竞争、技术竞争等多个方面,揭示了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和竞争态势。
通过对行业趋势的深入研究,预测了未来几年行业的发展方向和变化趋势,为企业的战略规划和投资者的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报告的最后部分,总结了调研结果,并提出了针对企业和投资者的具体建议,以期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1.1 调研背景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具体领域行业名称]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以及竞争格局的复杂化,企业要想在这个环境中立足并取得长远发展,必须深入了解市场的最新动态、消费者的真实需求以及竞争对手的战略布局。
欧内斯特·内格尔科学进步理论研究--硕士论文

摘 要上世纪中叶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时期,新的科学理论和学科不断涌现,认识科学发展模式就成为了重要的哲学研究课题。
在此期间,自然主义、实用主义、逻辑实证主义三种思想在美国汇流,各种科学哲学思想此消彼长。
欧内斯特·内格尔就是身处这个时代的科学哲学家,他综合了三大思想的精髓,将其糅合成自己的语境论自然主义思想,提出了以还原论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
内格尔认为,科学的目的就是用理论对外在世界进行系统解释,解释力和解释范围是判断科学进步的首要价值准则。
因此,高度统一的可以解释一切的终极科学理论成为科学研究的最终目标。
提出新理论一般使用类比方法,即借助于隐喻的表述方式,通过人们熟悉的模型对不熟悉的现象进行解释。
科学理论之间关系是十分紧密的,这种联系可以通过一定的逻辑规则表述出来,并用于将高度相关的理论归并成为一个理论体系,这套规则就是还原法则。
只有通过还原的方法才能使科学理论有效地结合在一起,科学最终将向统一性的理论迈进。
内格尔的科学进步理论具有逻辑的、线性的、连续的特征,还原论是其科学进步理论的核心思想。
在本体论上,内格尔是一个唯物主义者,他认为自然界是连续的和多样的,科学理论作为对自然界的解释也应该是连续的。
在认识论上,内格尔是工具主义和实在论的调和者,他一方面积极强调科学理论的实用性,另一方面又肯定不同领域的理论中的通用概念必然表征着客观实在。
在方法论上,内格尔提倡类比方法,批判归纳方法,约束演绎方法,强调逻辑的有效性是与其使用语境具有密切的联系。
可以说,内格尔的本体论是还原论的前提,认识论是还原论的基础,而方法论则是还原论的手段,这些都是与其还原论相一致的哲学思想。
内格尔的科学进步理论以及还原论都对后继哲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方面,他对科学理论的逻辑性论证,为库恩、拉卡托斯等结构性的理论观做了基础性的工作。
另一方面,他的经典还原论及其科学统一性的思想,在科学界和哲学界引起了广泛的争论,至今仍然是科学哲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什么是科学理论——关于理论结构问题的三种观点

什么是科学理论——关于理论结构问题的三种观点
江天骥
【期刊名称】《自然辩证法通讯》
【年(卷),期】1987()6
【摘要】我们过去往往把科学理论简单地看作一个全称陈述(或几个全称陈述的合取),便不需要对理论的结构问题加以专门研究。
哲学家的精力集中于研究有关理论评价的问题,即理论的证实,确认或证伪,或者说理论的接受或拒斥问题。
在很长时期内,哲学家往往把这个问题简单地看作根据一个理论和有关的经验证据之间的关系便可以判定或解决。
这就是说,他们对于理论评价问题采取了“单理论模型”。
这个理论评价问题便成为科学方法论的中心问题。
20世纪60年代以后,拉卡托斯指出,单理论模型把理论的合理评价问题简单化了;
【总页数】10页(P1-9)
【关键词】语义学;全称陈述;判定或;假说;函项;科学理论;物理理论;形式方法;谓词;合取
【作者】江天骥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哲学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N031
【相关文献】
1.为什么说超弦理论有资格称作科学理论r——立足于休厄尔、亨普尔的观点 [J], 桂起权;王伟长
2.科学理论的还原与突现——从公认观点与库恩范式理论看 [J], 邝茵茵
3.科学理论:特征、结构及其基本价值--兼谈如何学习科学理论 [J], 王玉成;谷冠鹏
4.逻辑结构:世界经济学的理论模式与问题——我国世界经济学科学理论的系统化整体逻辑构造研究之一 [J], 林世昌
5.关于人口理论的内涵及研究的对象和任务——全区近中期人口科学理论研讨会观点综述 [J], 卢美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文结尾致谢范文

论文结尾致谢范文目录一、内容概述 (2)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2. 论文目的与结构 (3)二、文献综述 (4)1.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5)2. 文献评述与分析 (6)三、研究方法 (7)1. 数据来源与采集方法 (8)2. 研究设计与实验方案 (9)3. 数据分析与处理方法 (10)四、实证结果与讨论 (11)1. 实证结果展示 (12)2. 结果分析与讨论 (13)3. 结果验证与反思 (14)五、结论与贡献 (15)1. 研究结论总结 (16)2. 学术贡献与创新点 (16)3.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17)六、政策建议与实践应用 (18)1. 政策建议提出 (18)2. 实践应用前景分析 (19)3. 社会经济效益评估 (20)七、研究不足与展望 (21)1. 研究局限性与不足之处 (22)2.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与展望 (22)一、内容概述本文旨在探讨论文的主题,通过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分析,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见解和观点。
在撰写过程中,作者充分利用了国内外的文献资料,对相关理论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本文还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在论文的组织结构上,作者首先简要介绍了研究背景和意义,明确了研究的目的和任务。
通过对相关理论的梳理和分析,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研究框架。
在此基础上,作者详细阐述了研究方法和过程,以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本文对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1. 研究背景与意义在本研究中,我们致力于[研究的主题或领域]的深入探索,这一研究背景具有深远的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所探讨的问题已经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和前沿。
本研究不仅有助于推动相关领域的理论发展,更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在理论层面,本研究对于深化理解[相关理论或概念]具有重要的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拉卡托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发表时间:2009-11-13T11:18:58.857Z 来源:《文艺生活》2009年第11期供稿作者:程明1 贾栗1 霍国良2 [导读] 对拉卡托斯科学哲学的阐述问题近年来成为热点(1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东广州 510631)(2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河北石家庄050031)
摘要:对拉卡托斯科学哲学的阐述问题近年来成为热点,但是在国内还没有人对这个问题进行过系统阐述,本文就针对这个问题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关键词:拉卡托斯研究现状科学哲学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09)11-
伊姆雷·拉卡托斯( Imre Lakatos,1922——1974年),英籍匈牙利人,伦敦经济学院逻辑学教授。
他是著名的数学哲学家和科学哲学家,是现代科学哲学“历史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下面对他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一、对拉卡托斯的哲学思想进行阐述
这样的文章有《Lakatos's Methodolog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rograms》、《Lakatos' Philosophy of Mathematics》、《Historicist Theories of Rationality》等。
《Lakatos' Philosophy of Mathematics》介绍了拉卡托斯的数学哲学思想。
《Lakatos's Methodolog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rograms》详细从阐述了拉卡托斯的思想,并引用史料来辅助解释,最后比较了拉卡托斯和库恩思想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Historicist Theories of Rationality》系统阐述了历史主义的思想源流和历史沿革,重点介绍了理性历史主义的代表人物拉卡托斯的思想。
二、利用拉卡托斯方法论指引下的工作
这样的文章有:《Thomas Young and the ‘Refutation’of Newtonian Optics》、《Why Did Einstein’s Research Programme Supersede Lorentz’s》等。
《Thomas Young and the ‘Refutation’of Newtonian Optics》中沃勒尔主要用拉卡托斯的编史学思想讨论了波动说和微粒说两个纲领竞争的一段历史:托马斯·杨对牛顿光学的反驳,《Why Did Einstein’s Research Programme Supersede Lorentz’s》是新科学纲领方法论的提出者,拉卡托斯的朋友扎哈尔研究爱因斯坦纲领和洛仑兹纲领竞争的历史问题。
三、对拉卡托斯编史学的批判和改进
这样的文章有:《跛子与瞎子:科学史与科学哲学》、《进步及其问题》、《Th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a Taxonomy 》、《证伪和他的批评者》、《科学究竟是什么》、《科学革命的结构》和《反对方法》。
《跛子与瞎子:科学史与科学哲学》中,库恩对拉卡托斯的编史学思想提出了质疑。
他认为拉卡托斯所要求的这种“实际历史”只是一种神话。
库恩指出“对于历史学家来说,实际历史只不过是实际被写出来的历史,或者由此选出的子集。
改进它的办法就是使之适应更多的经过解释而已被人承认的事实。
其它的改进办法就是重新解释现有的材料基础,或加以扩充。
”另一方面,库恩认为,那种要按哲学理论去“重建”历史的作法,“可能会成为编造历史的借口”,“为哲学而写的历史,往往几乎不是历史”。
查尔莫斯在《科学究竟是什么》也指出,拉卡托斯的理论中一个严重的疏忽在于“因为他已经假定有实际历史这样的东西,他能够用它来检验他的理性改造物,但是他没有提供一个这种实际历史的研究要在其框架内展开的理论。
”
四、关于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在经济学领域的应用
代表人物有:拉齐斯,汉兹,布劳格,罗森伯格,米罗斯基,罗伊·温特劳布等人。
有关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在经济学中运用的论文集《经济学中的方法和评价》(1976),《经济学中的情境决定论》,费什《经济发现的逻辑》。
五、国内突出成果:对拉卡托斯编史学研究问题上的新方向
石丽琴在《从解释学的观点看拉卡托斯的科学编史学》一文中从认识论解释学有关文本的观点与拉卡托斯科学编史学研究纲领之间的内在关联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加深对这两种理论特别是对后者的理解。
还有石丽琴的《拉卡托斯科学编史学研究纲领与认识论解释学》一文。
参考文献:
[1]Richard Harter. Lakatos's Methodolog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rogram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2]Teun Koetsier .Lakatos' Philosophy of Mathematics. Historical Approach. Amsterdam. North-Holland. 1991.
[3]Carl Matheson.Historicist Theories of Rationality. The Stand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1996.
[4]Worrall J. Thomas. Young and the ‘Refutation’of Newtonian Optics. Method and Appraisal in the Physical Science. 1976.
[5]Zahar. E. Why Did Einstein’s Research Programme Supersede Lorentz’s. The British Journal for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1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