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水量及界限含水量试验
界限含水率测定土工试验报告书

土工实验报告学院:姓名(学号):实验内容:界限含水率测定实验日期:指导老师:(一)试验目的与要求掌握光电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测定界限含水率的方法,测定细粒土的塑、液限,划分土类、计算塑性指数,供设计、施工使用。
各含水率测定按照SL237-003-1999《含水率试验》的烘干法进行。
(二)试验原理液限是土由可塑状态过渡到流动状态的界限含水量,而塑限是土从塑性状态转变成半固体状态的界限含水量。
土随含水量由小变大,分别由固体状态向半固体状态,可塑状态和流动状态过度,而抗剪强度亦由大逐渐变小。
把一定重量的圆锥体放入土中,由于土的抗剪强度,圆锥体在自重作用下只能下沉一定的深度。
经过反复试验,用圆锥体测定不同含水量的下沉深度,证明在双对数坐标上含水量与下沉深度成线性关系。
(三)引用标准GB/T15406-94《土工仪器的基本参数及通用技术条件》第一篇:室内土工仪器。
SL113-95《光电式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校验方法》。
SL237-003-1999《含水率试验》。
SL237-004-1999《密度试验》。
(四)适用范围本实验适用于粒径小于0.5mm及有机质含量不大于总质量5%的土。
(五)主要仪器设备1. 光电液、塑限联合测定仪,如下图:2. 天平:称量200g,感量0.01g。
(六)实验步骤1. 试样制备(1)采用天然含水量试样或风干试样,当试样中含有粒径大于0.5mm的土粒和杂物时,过0.5mm筛。
(2)取0.5筛下的代表性试样20g,分成三份,放入盛土皿中,加不同数量的水,制成不同稠度的的试样。
三个试样的含水量尽量分别接近于液限、塑限和二者之间的中间状态,将试样调匀,用保鲜膜包裹,湿润过夜。
2. 将制备的样品搅拌均匀,填入试样杯中,对较干的试样应充分搓揉,密实地填入试样杯中(分三层压实),填满后用刮刀刮平表面。
3. 调节联合测定仪的调平底脚螺丝,使水平气泡在圆心位置。
4. 将试样杯放在联合测定仪的升降座上,在圆锥上涂一层凡士林,接通电源,使电磁铁吸住圆锥体。
土工试验规程SD128-84

土工试验规程SD128-84前言土的工程分类SD128-001-84土样和试样制备SD128-002-84含水量试验SD128-003-84密度试验SD128-004-84比重试验SD128-005-84颗粒大小分析试验SD128-006-84界限含水量试验SD128-007-84湿化试验SD128-008-84相对密度试验SD128-009-84毛管水上升高度试验SD128-010-84击实试验SD128-011-84渗透试验SD128-012-84固结试验SD128-013-84黄土压缩试验SD128-014一84孔隙压力消散试验SD128-015-84(试行)三轴剪切试验SD128-016-84一个试样多级加荷三轴剪切试验SD128-016a一84(试行)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SD128-017-84直接剪切试验SD128-018-84排水反复直接剪切试验SD128-018a一84(试行)无凝聚性土天然坡角试验SD128-019-84附录打印刷新土工试验规程SD128—84前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试验技术和仪器不断更新。
为了经常系统地收集资料,开展试验研究,从而不断提高土工试验规程的科学技术水平,更好地为生产、科研服务,水电部(82)技水字第251号文决定,由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长江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华东电力设计院、昆明勘测设计院科研所、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研究生部、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1984年增加)组成“土工试验标准化研究小组”,并组织有关单位,对水电部颁发的《土工试验规程》SDS01—79(上、下册)进行修订。
本着成熟一项,增订和修改一项及与国际通用标准等效的精神,将《土工试验规程》SDS01—79上册中的部分项目进行了修订,并通过了技术审查。
界限含水量试验由中国水利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组织主审,击实、固结、黄土压缩、三轴剪切和排水反复直接剪切等项试验由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组织主审。
三界限含水量试验

试验三界限含水量试验(液塑限联合测定法)一、试验目的细粒土由于含水量不同,分别处于流动状态、可塑状态、半固体状态和固体状态。
液限是区分粘性土的可塑状态和流动状态的界限含水量;塑限是区分粘性土可塑状态与半固体状态的界限含水量。
测定土的液限时含水量,用以计算土的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作为粘土类土的分类以及估算地基土承载力等的一个依据;测定土的塑限,并与液限试验和含水量试验结合,来计算土的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作为粘性土的分类以及估算地基土承载力的一个依据。
二、试验方法土的液限试验:采用锥式法土的塑限试验:采用搓条法土的液、塑限试验:采用液塑限联合测定法本次试验采用液塑限联合测定法(适用于粒径小于0.5mm颗粒组成及有机质含量不大于干土质量5%的土)。
三、仪器设备1. 液、塑限联合测定仪:包括带标尺的圆锥仪、电磁铁、显示屏、控制开关;2. 试样杯:直径40~50mm,高30~40mm;3. 天平:称量200g,感量0.01g4. 其他:烘箱、干燥器、铝盒、调土刀、孔径0.5mm的筛、凡士林等。
四、操作步骤1. 本试验宜采用天然含水率试样,当土样不均匀时,采用风干试样,当试样中含有粒径大于0.5mm的土粒和杂物时应过0.5mm筛。
2. 当采用天然含水率土样时,取代表性土样250g;采用风干试样时,取0.5mm筛下的代表性土样200g,分成3份,分别放入3个盛土皿中,加入不同数量的纯水,使分别接近液限、塑限和二者中间状态的含水量,调成均匀膏状,放入调土皿,浸润过夜。
3. 将制备的试样充分调拌均匀,填入试样杯中,填样时不应留有空隙,对较干的试样充分搓揉,密实地填入试样杯中,填满后刮平表面。
4. 将试样杯放在联合测定仪的升降座上,在圆锥上抹一薄层凡士林,接通电源,使电磁铁吸住圆锥。
5. 调节零点,将屏幕上的标尺调在零位,调整升降座、使圆锥尖接触试样表面,指示灯亮时圆锥在自重下沉入试样,经5s后测读圆锥下沉深度(显示在屏幕上),取出试样杯,挖去锥尖入土处的凡士林,取锥体附近的试样不少于10g,放入称量盒内,测定含水率。
密度,含水率,直接剪切试验,界限含水率实训报告

密度,含水率,直接剪切试验,界限含水率实训报告直接剪切试验是一种常用的测试土壤水分含量和密度的方法。
在本报告中,我们将介绍直接剪切试验的原理、步骤和结果分析。
一、原理直接剪切试验是一种测量土壤水分含量和密度的方法。
它通过将一定量的土壤样本放置在一个特殊的剪切试验装置中,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土壤样本产生一定的变形。
通过测量样本变形前后的重量和体积变化,可以计算出土壤的含水量和密度。
二、步骤1. 准备测试土壤样本。
土壤样本应该从不同位置的土壤中采集,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样本的大小和形状应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2. 将土壤样本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使其充分干燥。
如果需要,可以在样本上喷洒一些酒精,以加速干燥过程。
3. 将土壤样本放入剪切试验装置中。
装置包括一个特殊的夹具和一个压力表。
夹具应该紧紧夹住土壤样本,以确保测试过程中样本不会移动。
4. 施加压力,使土壤样本产生一定的变形。
压力应该逐渐施加,以确保样本能够充分变形。
5. 测量样本变形前后的重量和体积。
测试过程中,应该将样本变形前和变形后的重量和体积测量记录下来。
6. 通过测量样本变形前后的重量和体积,计算土壤的含水量和密度。
公式如下:含水量 (%) = (变形前重量 - 变形后重量) ÷变形前重量×100密度 (g/cm3) = 变形前重量÷样本体积三、结果分析直接剪切试验的结果可以用来判断土壤的水分含量和密度。
一般来说,土壤的含水量越高,密度越小。
反之,土壤的含水量越低,密度越大。
在测试过程中,应该注意样本的大小和形状,以及测试过程中的操作方法。
如果测试结果不准确,应该重新测试,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直接剪切试验是一种常用的测试土壤水分含量和密度的方法。
通过测试土壤的含水量和密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土壤的性质,并为农业生产和其他相关领域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密度,含水率,直接剪切试验,界限含水率实训报告

密度,含水率,直接剪切试验,界限含水率实训报告直接剪切试验是一种常用的测试土壤密度和含水率的方法。
在本报告中,我们将介绍直接剪切试验的步骤、结果分析和实训报告的撰写。
一、直接剪切试验的步骤直接剪切试验是一种常用的测试土壤密度和含水率的方法。
在本报告中,我们将介绍直接剪切试验的步骤:1. 准备测试土壤。
选择适量的土壤,进行筛分和洗涤,确保土壤的颗粒大小和形状均匀。
2. 准备测试仪器。
将土壤放入直接剪切试验仪的试验室中,调整仪器的位置和角度,以确保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3. 设定试验参数。
根据土壤的类型和含水量,设定试验的参数,如试验力、试验时间、温度等。
4. 进行试验。
将设定好的参数输入到试验仪中,仪器开始进行试验。
在试验过程中,仪器会自动记录土壤的密度和含水率,并通过数据分析软件生成试验报告。
二、直接剪切试验的结果分析直接剪切试验是一种常用的测试土壤密度和含水率的方法。
在本报告中,我们将介绍直接剪切试验的结果分析:1. 密度分析。
根据直接剪切试验仪生成的试验报告,可以计算出土壤的密度。
密度的大小反映了土壤的质地和含水量。
密度越大,土壤越坚硬,含水量越小。
2. 含水率分析。
直接剪切试验可以测量土壤的含水量。
试验报告中给出的是土壤的界限含水率,即土壤的含水量达到最大密度时的含水量。
界限含水率的大小反映了土壤的保水能力和水分活性。
三、实训报告的撰写直接剪切试验是一种常用的测试土壤密度和含水率的方法。
在本报告中,我们将介绍实训报告的撰写:1. 实训目的。
实训目的是通过直接剪切试验,了解土壤的密度和含水率的测量方法,掌握直接剪切试验的操作规程和数据分析方法。
2. 实训过程。
实训过程包括准备测试土壤、准备测试仪器、设定试验参数、进行试验、分析试验结果等环节。
3. 实训结果。
实训结果包括密度和含水率的测量结果,以及试验报告中给出的土壤界限含水率的计算结果。
4. 实训结论。
实训结论是对实训过程的总结,包括实训收获和不足之处,以及对实训结果的预测和展望。
界限含水试验

• 2.在含水率与圆锥下沉深度的关系图上 查得下沉深度为17mm所对应的含水率为 17mm液限 查得下沉深度为10mm 所对应的含水率 为10mm液限 查得下沉深度为2mm 所对应的含水率为 塑限 取值以百分数表示,准确至0.1%
公路规范 • 锥质量100g,锥角30º,下沉深度20mm 时 的含水率作为液限 • 根据塑限时的下沉深度和液限含水率的关 系曲线,提出对粘性土用双曲线确定塑限 时锥的下沉深度hp,对砂类土用正交三次 多项式曲线确定hp值,然后根据hp值从双对 数图上查得含水率即为塑限。
• 2 、当土条直径搓成3mm 时产生横 向裂缝,并开始断裂,表示试样的 含水率达到塑限含水率。
当土条直径搓成3mm 时不产生 裂缝或土条直径大于3mm 时开始断 裂,表示试样的含水率高于塑限或 低于塑限,都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 3 、取直径3mm有裂缝的土条 3-5g,测定土条的含水率。
• 4 、两次平行试验结果差值不超 过1%时,取算术平均值即为土 的塑限。
粉土的滚条方法
不产生裂纹时的判定方法 水印法
液塑
带标尺的圆锥仪 电磁铁 显示屏 控制开关 试样杯
设备要求
圆锥 质量为76g 锥角为30゜ 0.3mm 锥尖磨损量不得超过0.3mm 读数显示宜采用光电式 游标式 百分表式 人士深度读数精确至0.2mm。 试样杯 内径为40mm 高度为30mm
界限含水率试验
界限含水率的定义
粘性土从一种状态转到另一种状态 的分界含水率。它对粘性上的分类及工 程性质的评价有重要意义。
粘性土
含水率:低
状态: 固态 半固态 可塑 缩 塑 限
Ws
高
流动 液 限
WP
限
WL
测试方法
界限含水量试验(液限和塑限联合测定法)(T 0118-2007)

界限含水量试验(液限和塑限联合测定法)(T 0118-2007)一)目的和适用范围1、本试验的目的是联合测定土的液限和塑限,为划分土类、计算天然稠度、塑性指数,供公路工程设计和施工使用。
2、本试验适用于粒径不大于0.5mm、有机质含量不大于试样总质量5%的土。
二)仪器设备1、圆锥仪:锥质量为100g或76g,锥角为30°,读数显示形式宜采用光电式、数码式、游标式、百分表式。
2、盛土杯:直径 5cm,深度 4~5cm。
3、天平:称量200g,感量为0.01g4、其它:筛(孔径0.5mm)、调土刀、调土皿、称量盒、研钵(附带橡皮头的研杵或橡皮板、木棒)干燥器、吸管、凡士林等。
三)试验步骤1、取有代表性的天然含水量或风干土样进行试验。
如土中含大于0.5mm的土粒或杂物时,应将风干土样用带橡皮头的研作研碎或用木棒在橡皮板上压碎,过0.5mm的筛。
取0.5mm筛下的代表性土样200g,分开放入三个盛土皿中。
加不同数量的蒸馏水,土样的含水量分别控制在液限(a点)、略大于塑限(C点)和二者的中间状态(b点)。
用调土刀调匀,盖上湿布,放置18h以上。
测定a点的锥入深度对于100g锥应为20(±0.2) mm。
对于76g锥应为17mm.测定c点的锥入深应控制在5mm以下。
对于76g锥应控制在2mm以下。
对于砂类土,测定c点的锥入深度可大于5mm。
用76g锥测定c点的锥入深度可大于2mm。
2、将制备的土样充分搅拌均匀,分层装入盛土杯,用力压密,使空气逸出。
对于较干的土样,应先充分搓揉,用调土刀反复压实。
试杯装满后,刮成与杯边齐平。
3、当用游标式或百分表式液限塑限联合测定仪试验时,调平仪器,提起锥杆(此时游标或百分表读数为零),锥头上涂少凡士林4、将装好土样的试杯放在联合测定仪的升降座上,转动升降旋钮,待锥尖与土样表面刚好接触时停止升降,扭动锥下降旋钮,同时开动秒表,经5s时,松开旋钮,锥体停止下落,此时游标读数即为锥入深度 h1;。
土力学试验1-界限含水率试验(+联合测定)

天中午12点半之前来本实验室称取干土加盒重g2;
4、计算含水量:
塑 液限 限 W WP L gg12gg2010% 0
编辑ppt
成果分析
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 1、空盒重量g0可根据盒身编号查取,或在天平上称取; 2、每次试验取一个土样分别,共计四个土样分别放 入四个试样盒,然后测定湿土加盒重g1; 3、湿土加盒重获得后,打开试样盒盖,扣在盒身下 面,统一放置在小铁筐内(放入一张标记试验班和组 员姓名的小纸条,以便查找),送进110度烘箱烘干 至少8个小时,第二天上午8点半到中午12点半之间来 本实验室称取干土加盒重g2; 4、计算含水量:w=(g1-g2)/(g2-g0)X100%
编辑ppt
编辑ppt
试验原理
由于含水率不同,土体分别处于流动状态、 可塑状态、半固体状态、固体状态。
流动状态和可塑状态的分界含水率称 为土的液限;
可塑状态和半固体状态的分界含水率 称为土的塑限。
坚硬状态(半固体) 可塑状态
流动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验时使的锥体在5秒 时分别下降3、17毫米左右 (太大或太小时制样困难 ),然后再控制几组在3— 17毫米之间,然后将数据 绘制在双对数坐标上,查 找17和2毫米所对应的含水 量就是土体的液限和塑限 。
Southeast University
(3)滚搓法 ) 当滚搓到3毫米直径断裂时,含水量就是塑限。注意土 体的断裂是水分减少的结果,而不是用力过大或土条太长的 原因,其准确度取决于操作者的经验。搓成条状不断裂的土 塑性越高。 3、收缩试验 、 试样含水量应等于大于 液限,用腊封法测定体积, 在坐标上延长两直线的交点 就是缩限。在工程上应用很 少。
第二章 含水量及界限含水量试验
土工试验分为室内和现场试验。 含水量是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依据,界限含水量可用来 计算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也是粘性土分类和估计地基承载 力的依据。 含水量试验(试验步骤) 1、含水量试验(试验步骤) (1)烘干法 设备:烘箱、天平、干燥器 数量:15—30克,砂土稍多些。 温度:105—110,有机土(含量大于5%)应在65—70烘干。 时间:粘性土大于8小时,砂土大于6小时。烘干后放入干燥 器冷却。
Southeast University
(2)酒精法 ) 适用于现场。燃烧3次。结果略低于烘干法。 试验结果精确到0.1%(如15.2%) 2、界限含水量试验 、 界限含水量是土的固有指标与环境无关。 (1)平衡锥式液限仪法 ) 使锥体在15秒入土10mm时就是土的液限。否则需要加 水或吹干后再试验。 (2)液塑限联合测定法 ) 理论依据:根据极限平衡理论,当圆锥角为30度时,圆 锥入土深度与含水量在双对数坐标上呈直线关系。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和《公路土工试验规程》分别采 用76克和100克的锥入土。
Southeast University
Hale Waihona Puke 4、成果应用 、 (1)我国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用塑性指数划分细粒 土。 (Ip>17为粘土,10< Ip <17为粉质粘土) (2)用液性指数判别粘土的状态。 (坚硬:IL ≤0; 可塑:0< IL ≤ 1.0; 流动:IL >1.0)
Southeast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