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下的植物细胞
植物学实验1-显微镜的使用及植物细胞观察

械 镜臂
系 载物台
统 调焦螺旋
推进器 镜座
2021/8/2
目镜 视度调节圈
光 物镜 学
系 聚光器
统 集光镜
6
目镜 眼距调节装置 物镜转换器 物镜
聚光器 推进器
集光镜
2021/8/2
视度调节圈
载物台 调焦螺旋 光源亮度调节钮
7
物 镜:通常有4倍(4×)、10倍 (10×)、20倍(20×)、40倍 (40×)和100倍(100×,油镜)
实验一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植物细胞观察显微镜的使用及植物细胞观察二实验仪器二实验仪器光学显微镜刀片镊子解剖针载玻片光学显微镜刀片镊子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皿滴管蒸馏水盖玻片培养皿滴管蒸馏水三实验材料三实验材料洋葱鳞叶洋葱表皮细胞永久封片洋葱鳞叶洋葱表皮细胞永久封片目镜物镜视度调节圈眼距调节装置物镜转换器镜臂镜臂无法显示图像
2021/8/2
14
4)高倍镜观察
(1)侧面观察转换到高倍物镜(不跨油镜) (2)调节光源亮度旋钮 (3)调细准焦螺旋 (4)使观察物在中央,画图
2021/8/2
15
5)更换载玻片 (1)载物台降到最低。 (2)转换到最低物镜。 (3)换新载玻片。 (4)低倍镜观察。
2021/8/2
16
6)用后处理 (1)关闭电源,拔掉插头。 (2)载物台降到最低。 (3)取下载玻片。 (4)4×和10 ×物镜靠内呈“八”字放置。 (5)镜筒复原。 (6)电线缠绕在镜筒上固定。
2021/8/2
9
齐焦:当用某一倍率的物镜 观察图像清晰后,再转换另 一倍率的物镜时,其成像应 基本清晰,即齐焦。
合轴:物镜转换时,像的中 心应在视野中央允许的范围 内,即合轴。齐焦性能的优 劣和合轴的程度是显微镜质 量好坏的重要标志。
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__动__物___细胞结构示意图
内质网 核糖体 细胞膜
高尔基体 中心体
细胞核
线粒体
细胞核
真核细胞绝大多数都有细胞核, 但不同细 胞细胞核的数量、形态、大小是有差别的。 一般来说:
细胞膜
·厚度约为7×10-6mm~1×10-5mm ·结构成分: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
细胞膜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糖被(保护、润 滑、细胞识别)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 分子或排布在其两侧,或嵌插于其中,或贯穿整体。
人细胞和鼠细胞为什么能融合?
标 记 的 抗 体
红 色 荧 光
人细胞
人鼠杂交细胞
(3)功能: 活细胞进行有氧 (电镜下的亚显微结构) 呼吸和形成ATP的主要场所
外膜: 平滑 (4)结构 内膜: 向内折叠形成嵴
基质: 内膜内液态部分
(结构示意图)
2.叶绿体
(1)分布:主要在植物叶 肉细胞中 (2)形态:椭球形或球形 (3)功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细胞中的叶绿体可以运动.在不同的光照条 件下,叶绿体的运动可以改变椭球体的方向.在 强光下,叶绿体会以椭球体的侧面朝向光源,避 免叶片被强光灼伤;在弱光下,叶绿体以椭球体 的正面朝向光源,可以接受较多的光照.因此叶 绿体的运动是与叶绿体的功能是相适应的.
细胞核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核膜 核质 核仁 核孔 染色质
巩固练习
1.细胞核的主要功能是( D )
A.进行能量转换 B.合成蛋白质 C.储存能量物质 D.储存和复制遗传物质
试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和植物细胞及细胞后含物的观察

药用植物学实验指导(供药学专业用)编写程亚青樊敏武喜红王红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目录实验1 显微镜的使用和植物细胞及细胞后含物的观察实验2 植物保护组织和分泌组织实验3 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实验4 根的部构造实验5 茎的部构造实验6 根茎叶的部构造及花粉实验7 营养器官的形态观察实验8 繁殖器官的形态观察实验9 校园植物识别实验10 腊叶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和植物细胞及细胞后含物的观察【目的与要求】1、熟悉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熟悉临时制片法和植物显微绘图的方法。
3、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后含物的特征及类型。
【主要仪器及用品】显微镜、显微解剖盒、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吸水纸、擦镜纸、蒸馏水、稀碘液等。
【实验材料】洋葱Allium cepa L.新鲜鳞茎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新鲜块茎半夏Pinellia ternate(Thunb.) Breit. 粉末大黄Rheum offeicinalis Baill.粉末黄柏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或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粉末【容和方法】一、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一)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光学显微镜可分为单式显微镜和复式显微镜。
植物解剖实验所用的复式显微镜,其有效放大倍数可达1250倍,最高分辨率为0.2微米。
它的基本构造包括两大部分,即:保证成象的光学系统和用以装置光学系统的机械部分(镜架)。
1、机械部分(1)镜座:是显微镜的底座,支持整个镜体,使显微镜放置稳固。
(2)镜柱:是镜座上面直立的短柱,支持镜体上部的各部分。
(3)镜臂:弯曲如臂,下连镜柱,上连镜筒,为取放镜体时手握的部位。
直筒显微镜镜臂的下端与镜柱连接处有一活动关节,称倾斜关节。
可使镜体在一定围后倾,便于观察。
(4)镜筒:为显微镜上部圆形中空的长筒,其上端放置目镜,下端与物镜转换器相连,并使目镜和物镜的配合保持一定的距离,一般是160毫米,有的是170毫米。
显微镜观察常见的植物细胞(图)

这是通过显微镜观察的一组我们平时常见的植物细胞,显微镜带领我们走进五彩斑斓的神奇微观世界。
显微镜下,这一排排整齐的气孔让我们大开眼界,谁能想到这是婀娜的吊兰呀!它似乎变成了青纱帐,或是那长满青苔的渔网,煞是好看。通过这组照片,我们体会到看上去绿的均匀的吊兰叶片原来也叶绿体分布并不均匀。
这坑坑洼洼形同月球表面的组织是番茄果肉,贮藏了大量营养的液泡鼓鼓囊囊。即便都是营养器官,果实和叶片的工作截然不同。
这五彩斑斓的画面是红提的表皮细胞。红色细胞质中间微微有些黄绿色Hale Waihona Puke 细胞核,正可谓是“万红丛中一点绿”!
翠绿翠绿的青菜,总是餐桌上的点缀,是那么的好看。微观世界中的青菜表皮,如同有千万只小眼睛在眨巴,萌物一枚。
植物学实验报告—显微镜构造、使用及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显微镜构造、使用及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课程名称:植物学实验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小组成员:日期:指导老师:一、实验目的1.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学习临时装片法和生物绘图法;2.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形态特征;3.了解植物细胞中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4.识别和检验植物细胞中贮藏的主要后含物。
二、实验原理1.光学显微镜成像原理:物体先经过物镜成放大的实像,再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二次放大,便能看清楚微小的物体。
光线通过凹透镜后,成正立虚像,而凸透镜则成正立实像。
实像可在屏幕上显现出来,而虚像不能。
2.染色是生物显微装片标本制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通过染色,将生物组织浸入染色剂内,使组织细胞的某一部分染上与其他部分不同的颜色或深度不同的颜色,产生不同的折射率,以便观察。
三、实验材料以及器材1.材料:洋葱鳞片叶、红苋菜叶、禾本科植物成熟叶片、藓叶片、马铃薯块茎、花生子叶等。
2.器材:光学显微镜、电视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培养皿、吸水纸、纱布、I2-KI溶液、苏丹Ⅲ溶液。
四、实验步骤1.调试显微镜:取镜和放镜、对光、观察(先低倍,再高倍)、调换玻片标本、使用后的整理。
2.观察表皮细胞:a)撕下面积小于盖玻片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b)将撕开的一面朝上放置在盖玻片上;c)在盖玻片一侧加入1~2滴I2-KI溶液;d)从另一侧用吸水纸析出,使染液浸透材料;e)观察材料。
3.观察花青素:a)撕取红苋菜叶的表皮;b)进行观察;c)在盖玻片一侧加入盐溶液;d)再次观察。
4.观察保卫细胞:a)用镊子撕取成熟叶片下表皮细胞;b)在低倍镜下识别表皮细胞及保卫细胞;c)在高倍镜下观察副卫细胞及其白色体。
5.观察叶绿体:a)用镊子取一片藓叶片(只有一层细胞)制作临时装片;b)在低倍镜下识别其中的叶绿体。
6.观察淀粉粒:a)用镊子或刀片在马铃薯块茎切口上刮取少量白色浆液;b)制作临时装片;c)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d)之后,在盖玻片一侧加入1~2滴I2-KI溶液;e)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取蒸馏水,f)再观察被染色的淀粉。
植物细胞骨架的显微镜观察

植物细胞骨架的光学显微镜观察一、【实验目的】1、掌握植物细胞骨架处理及染色方法。
2、对洋葱鳞茎内表皮细胞进行染色,观察其细胞骨架。
二、【实验原理】用适当浓度的TritonX-100处理时,可将细胞内蛋白质破坏,但细胞骨架系统的蛋白质却被保存,后者用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骨架的网状结构。
三、【实验试剂】1、M-缓冲液;2、pH6.8磷酸缓冲液;3、1% TritonX-100,用M-缓冲液配制;4、0.2%考马斯亮兰R250;5、3%戊二醛,用pH6.8磷酸缓冲液配制;四、【实验步骤】(Ⅰ)1、撕取洋葱鳞茎内表皮细胞约1cm2大小若干片,置于装有pH6.8磷酸缓冲液的培养皿中,使其下沉(约1-2min);2、吸去pH6.8磷酸缓冲液,用1% TritonX-100处理30min;3、吸去1% TritonX-100,用M-缓冲液洗3次,每次3-5min;4、3%戊二醛固定30min5、pH6.8磷酸缓冲液洗3次,每次3-5min;6、0.2%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10min;7、用蒸馏水洗1-2次,将内表皮细胞平铺于载玻片上,加盖玻片,于显微镜下观察。
注意事项:1、用去垢剂 TritonX-100 的缓冲液处理材料时,应控制在30min 左右;2、每一次加液或染色后,应用 PBS 洗2 次,并用滤纸吸干。
3、加 3%戊二醛溶液对细胞骨架和细胞形态的维持十分重要,固定时间应不低于20min。
4、在用考马斯亮蓝染色的时候应该注意把洋葱鳞茎表皮摊开,使其染色均匀.利于以后观察.5、在染色之前用滤纸吸去缓冲液再进行染色或许观察到的效果更好.6、在观察时,很清楚的看到细胞核的分布,但细胞骨架有点模糊,不过也可以观察到它的基本轮廓及其分布的网状结构.四、【实验步骤】(II)1、取洋葱内皮1cm 左右2、置于含PBS 液的载玻片上3、湿润后,吸去PBS4、加2 滴1%Triton X-100/M-缓冲液,5min5、吸去缓冲液,加3%戊二醛-PBS溶液,固定30min6、加PBS 洗2 次,共3min7、加0.2%考马斯亮蓝R250 染色30min8、用PBS 洗2 次,共2min,吸干,加盖玻片,于显微镜下观察四、【实验步骤】(III)1、取内表皮约0.5cm2,放在盛有PBS缓冲液的小烧杯中,浸泡处理10min。
小学科学大象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显微镜下的细胞》教案(2022秋)

1.显微镜下的细胞【教材分析】《显微镜下的细胞》大象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首先,在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洋葱表皮获得不同观察结果的情况下,提醒学生思索用显微镜观察会如何自然导入实验环|节。
在实验环节中,教会学生制作洋葱表皮装片,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并描绘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在小组内交流观察结果,认识洋葱表皮细胞。
通过进-步观察植物的其他部位的细胞,归纳出植物是由细胞组成的。
在阅读动物细胞和人体细胞后,得出结论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组成单位。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生物体是由细胞组成的。
[科学思维]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与归纳的思维能力。
[科学实践](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能利用显微镜对洋葱表皮细胞进行观察。
(2)能利用图示和语言的方式描述观察到的植物细胞。
(3)通过阅读动物和人体细胞图片,归纳出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责任态度]在用显微镜观察的实验中,要愿意与他人合作交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培养科学探究意识,增强探究本领。
【教学重点】知道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并用图示和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细胞。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猜猜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礼物?展示图片。
2、洋葱表皮分外表皮和内表皮,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不同?3、洋葱表皮是什么样的呢?先用肉眼观察,再用放大镜观察,描述观察现象。
(发放洋葱表皮和放大镜)提醒:小心辣眼。
4、提问:如果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会看到什么呢?[讲授新课]一、认识显微镜1、阅读教材,显微镜的结构由哪些部分组成?2、观察显微镜实物,指认显微镜各部分名称。
3、显微镜的结构有什么作用?明确:(1)目镜——放大物像(2)调节旋钮——调节清晰度(3)物镜——放大物像(4)载物台——放玻片(5)放光镜——使光线射入镜筒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分为5步: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2、具体演示操作(1)安放:取镜时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
通过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实验教案

通过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实验教案一、实验目的:通过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了解细胞的结构及特点,掌握显微镜操作技能,提高观察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实验器材:显微镜、白菜叶片、盐水、载玻片、覆盖玻片、手动切片刀、荧光染剂(罗丹明B)、移液器、贴标签。
三、实验步骤:1.取白菜叶片,将其泡入盐水中30分钟,使其保持新鲜并膨胀。
2.取出叶片,清晰地观察其表面,并用手动切片刀将其切成透明薄片,宽约1-2厘米,长约3-4厘米,避免损伤组织结构。
3.将片切好后,用载玻片轻轻将其压平,用移液器滴一滴荧光染剂罗丹明B在片上。
4.将覆盖玻片放在载玻片上,从侧面滑入,使覆盖玻片覆盖全片并使荧光染剂充分渗透。
5.将片放在显微镜镜头下面,调整焦距,找到合适的位置,调整好目镜焦距和放大倍数。
6.观察整个切片,观察透过显微镜镜头下的荧光染剂对细胞内部核、细胞壁、叶绿体等结构的染色,结合教师的指导或课本知识,认真备注每个结构的位置和特点。
7.实验结束后,用清水将荧光染剂擦拭干净,把细胞片放回相应的容器,洗干净载玻片和覆盖玻片,用干净布将显微镜镜身擦拭干净,并放回原位,做好清洁工作。
8.将制片进行标签,标明制片日期、标本名称、学生基本信息等。
四、实验注意事项:1.观察位置、手段和方式要准确严谨,避免对切片和显微镜镜头的损伤。
2.观察精度和谨慎要求高,确保观察到的结构精确清晰,不得遗漏或出现“视幻觉”。
3.实验器材和切片要清洁干净,避免污染结果。
4.自觉遵守实验守则,安全较真,避免发生意外危险或伤害事件。
五、实验测评标准:1.操作规范性:包括制片技能、显微观察技能、试剂使用技能、清洁卫生技能等。
2.观察能力:包括对切片结构的识别、分析及标注能力。
3.文献归纳:能够用正确的专业语言概括细胞学理论知识和时间背景,并分析、归纳实验过程及结果与其相关性。
4.实验整体评价:包括实验精度、参考书资料及科学素养等方面的评价。
六、实验拓展:1.与华丽感染细菌吞噬作对比,比较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异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简图。
结论,纳入知识系统→变式练习的尝试→回授尝试效果,组织质
结论,纳入知识系统→变式练习的尝试→回授尝试效果,组织质
使用时间 3分钟 5分钟 6分钟 6分钟
加工,分类和包装的场所 要场所。又称”动力车间” 所 着许多物质
媒体在教学中的 作用
媒体使用方式
创设情境
演示
提供资源
演示
提供10 课节名称
显微镜下的植物 细胞
观察情况,使学生更熟练的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认识并了解 实践的场所,让他们对大自然的的奥妙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以此
。
标水平
理解
√
应用 √ √
分析综合 √
记其各结构的形状及功能 简图
行为动词
制作
使用、观察 认识、记住、理 解 绘制
细胞的结构,并明确各部分的作用。
二、学生特征分析
1、学生是定州市北内堡中学初二(305班)的学生;
2.学生对显微镜的使用、大自然的奥妙非常感兴趣;
3.学生非常活跃,动手能力较强,喜欢自己动手自己思考去探索大自然的奥妙。
三、教学内容和学习水平的分析与确定
1.知识点的划分与学习水平的确定
编号
知识点
学习目标水平 识记
1
学会制作临时装片
2
生物教学设计案例——初中生物“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细胞”的
1.教学系统设计方案(如下表)
姓名 一、教材内容
刘文婷
授课班级
教学系统设计方案 初二(305班) 时间
本节课通过学生自己动手使用显微镜、观察显微镜下的植物细胞、记录观察情况,使学生更熟练 植物的细胞构成,同时提高自己动手操作、动脑观察的意识。为同学们提供了实践的场所,让他们对大 培养他们的实践及发现的能力。
第五阶段:绘制植物细胞图 要求同学们自己画出观察到并记忆下来的植物细胞结构,要用生物画法,注意图上暗的地方需用黑点表
培养大家的记忆力,凭记忆画出植物细胞图,并巩固生物图的画法。
第六阶段:作业 制作黄瓜果肉细胞临时装片,观察黄瓜果肉细胞,完成实验报告。
下图为教学流程图
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细胞”的设计
案
同第一环节一样,激发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培养大家的合作精神。
第四阶段:观察植物细胞 让学生自己观察任何一种植物的切片,并归纳总结出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特点。
第四阶段:观察植物细胞 让学生自己观察任何一种植物的切片,并归纳总结出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特点。
多次观察植物细胞,使同学们有更细微的观察能力,进一步了解植物细胞的构成,植物细胞各部分 助学生认识植物细胞。
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的场所 内有细胞液,其中溶解着许多物质 光合作用的场所
2.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复习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先用多媒体放一段显微镜的使用的视频,然后让两个同学示范一遍,支出需注意的地方,最后让同学们
让同学们自己使用显微镜,自己动手发现需注意的地方及自己的不足之处,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
第二阶段:进入新课,创设情境 让同学们放一些物品到显微镜下看看能观察到什么,然后再放一个植物细胞观察,通过观察让同学自己
采用启发式教学策略:启发诱导,创设问题情境→探究知识的尝试→归纳结论,纳入知识系统→变 疑和讲解→单元教学结果的回授调节
五、媒体的选择应用
知识点
学习水平
媒体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1
理解
课件
2
应用
网络
3
识记
网络
4
分析综合
网络
板书设计
①细胞壁 ②高尔基体 ③线粒体 ④内质网 ⑤液泡 ⑥叶绿体
了解学生动手观察能力 演示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 查看植物细胞结构及其功能 查看其它植物的细胞 功能 保护和支持作用 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加工,分类和包装的场所 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又称”动力车间”
这个环节从实际引入课堂,极其同学们对显微镜下的世界的好奇心,让他们对本节课产生强烈的求知
第三阶段:临时装片的制作 引入:要想观察到细胞就要对材料进行加工,下面我们来学习一种叫做“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请同 胞制作过程”,然后每个步骤用一个字来概括。 学生:分小组合作,研究实验步骤并动手操作,最后归纳出实验的步骤: 用一个字归纳每一步骤: 擦→滴→取→展→盖→染→吸
装片”的制作过程。请同学们自学课本上“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
特点。
特点。 的构成,植物细胞各部分的特点;培养归纳总结的能力;教师帮
图上暗的地方需用黑点表示。
3教.分学析重教点学:(的1)重制点作和临难时点装片,并利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2)归纳植物细胞的结构,并明确各部
教学难点:成功地制作临时装片;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四、教学策略
采用启发式教学策略:启发诱导,创设问题情境→探究知识的尝试→归纳结论,纳入知识系统→变 疑和讲解→单元教学结果的回授调节
使用显微镜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
3
认识并阐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
4
初步学会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2.学习水平的具体描述
知识点
学习水平
描述词语
1
应用
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
2
应用
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
3
识记、理解
认识植物细胞的基本构成部分,理解并识记其各结构的形状及功能
4
分析综合
通过自己的观察能绘制出植物细胞的结构简图
分析、查看
特点
全透性
由一系列扁平小囊和小泡所组成 具有双层膜结构,外膜平滑而连续 由单层膜围成的扁平囊状的腔或管
里面液体称细胞液,具有一定浓度
外形如凸透镜,具有双层膜结构
意的地方,最后让同学们都操作一遍。 ,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
察,通过观察让同学自己了解到被观察物体必须薄而透明。 们对本节课产生强烈的求知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