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管理学》课程..doc

《治安管理学》课程..doc
《治安管理学》课程..doc

《治安管理学》课程

教学大纲

云南警官学院治安管理系

治安教研室

第一部分课程说明

一、课程性质

治安管理学是关于治安管理工作及其对策的知识体系,是治安管理工作实践

经验的总结与概括。它具有很强的实践综合性,是公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是

公安学学科体系中的一门重要业务课程,是国家行政管理学的分支学科,属于社

会科学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

二、课程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设置,让学员了解治安管理的基本理论,明确当前治安问题的

规律特点;正确运用治安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总结治安管理的实践经验,掌握

各项治安管理业务的工作要领,为进一步提高分析、判断和处理治安问题、驾驭

社会治安的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相关知识的掌握

《治安管理学》是一门公安专业学员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其综合性、法律

性、实用性、操作性较强,必须特别注意其与其他相关课程的紧密衔接与配合,

学员应先做到以下几点:

1、掌握一定的公安专业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对警察职能和公安工作性质的了解,掌握公安学、心理学、犯罪学、化学、、社会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方面的知识等。

2、具备完备的法律知识。主要包括: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人民警察法、国家赔偿法以及其他禁毒方面的政策、法规等。

3、具有一定的特殊技能。如:盘查、抓捕、追捕战术、射击技术、警械使

用技巧等警体技能等。

四、教学的基本要求

1、正确认识本课程的性质、特点、任务及其基本内容,全面了解本课程的体系与结构,明确本课程在整个公安教育中的地位及其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2、针对本课程性质、特点和任务,紧密结合治安管理工作的实际,及时调整

教学重点、更新教学方法。

3、让学员掌握查处治安案件,处理各类治安行政事务以及处置其他有关公

安行政管理事务基本技能。

五、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

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本课程的教学主要有两个方面,即系统讲授课程知

识与对主要内容进行实践两方面。具体方法有: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社会实践、模拟教学、实战教学、实验教学。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紧密联系,尽量避免空洞的理论说教。

2、充分运用好多媒体等新教学手段。

3、注意介绍治安管理工作中的新信息。

4、尽量使用“案例、模拟、实战”等教学方法。

5、注意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第二部分教学时数

总计 54 学时

课时安排情况,见下表:

章节内容课时授课方法、手段实践课时第一章绪论 2 讲授(多媒体)

第二章治安管理的职能、任务

2 讲授(多媒体)

和原则

第三章治安管理组织 2 讲授(多媒体)

第四章治安管理手段与措施 4 讲授、法律法规、案例

讲授、案例、模拟、实

实战案例模拟演第五章治安勤务 3 战(多媒体、检查装备

练 1

实地操作)

第六章公安人口管理 3 讲授(多媒体)到当地派出所参观、学习 1

第七章治安秩序管理 4 讲授、法律法规、案例

第八章特种行业管理 3 讲授、案例派出所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1

第九章危险物品管理 3 讲授案例试验室学习实验室学习 1

第十章消防管理 3 讲授案例模拟模拟火灾现场扑

救 1

第十一章道路交通管理 1 讲授案例模拟(多媒

模拟操作 1 体、实地操作)

第十二章出入境管理与边防检查 2 讲授、观摩

第十三章治安案件的调查与处理 6 讲授、案例、模拟实战实战案例查处仿

真训练 2

第十四章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应

4 讲授、案例、预案

急管理

期中考试 2

合计46 8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治安管理学绪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治安管理的概念,了解治安管理的研究对象、内容和体系,明确治安管理学基础理论在整个学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及研究的意义、指导思想和基本方法。

二、教学重点:治安管理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治安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四、课时安排: 2 课时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结合讨论进行

六、教学内容:

第一节治安管理的含义和特征

一、治安

(一)“治”和“安”的语词含义

(二)“治安”一词的出现

(三)我国古代“治安”一词的含义

(四)现代“治安”一词的含义

二、治安管理

治安管理是治安行政管理的简称,是指公安机关依照国家法律法规,依靠群众,运用行政手段,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行政管理活动。

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理解:

1、治安管理是一种行政行为;

2、治安管理是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行政行为;

3、治安管理是由国家公安机关实施的行政行为;

4、治安管理是依法公开实施的行政行为。

三、治安管理的特征

(一)管理措施的特殊强制性;

(二)管理主体的武装性;

(三)管理内容的广泛性和复杂性;

(四)管理活动的社会性。

四、我国治安管理的历史发展

(一)古代治安管理概况

(二)近代治安管理

(三)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的治安管理

(四)改革开放以来的治安管理

第二节治安管理学的含义、研究对象与体系

一、治安管理学的含义

(一)治安管理学的研究历史简述

(二)治安管理学的概念

二、治安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三、治安管理学的体系

第三节治安管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及研究方法一、

治安管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一)治安管理学与行政法学的关系

(二)治安管理学与刑法学的关系

(三)治安管理学与政治学的关系

(四)治安管理学与社会学的关系

(五)治安管理学与管理学的关系

二、治安管理学研究方法

思考题:

1.我们为什么要开展治安管理?

2.你认为治安管理应包括那些内容?

3.你认为目前治安管理中存在那些问题?

第二章治安管理的职能、任务和原则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治安管理的性质、职能、任务、方针、原则,了解新形势下加强治安管理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治安管理的性质

三、教学难点:治安管理的任务

四、课时安排: 2 课时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结合讨论进行

六、教学内容:

第一节治安管理职能

一、治安管理职能的含义

治安管理职能是指公安机关在职权范围之内从事治安管理活动的基本方向和社会作用。

二、治安管理的基本职能

(一)管理职能

(二)保护职能

(三)服务职能

( 四) 专政职能

第二节治安管理的任务

一、治安管理任务概述

(一)治安管理任务的含义

(二)对治安管理任务的表述

二、治安管理任务的内容

(一)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首要任务)

(二)预防、发现、制止违法犯罪活动(基本任务)

(三)查处治安案件、治安灾害事故、预防和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经常性任务)

(四)协助国家其他行政机关的管理(辅助性任务)

(五)救助群众危难,提供社会服务(派生任务)

第三节治安管理的原则

一、治安管理原则概述

治安管理原则,是治安管理机关和治安民警在治安管理活动中言论和行为的基本标准,是指导我们观察治安现象、认识和处理各种治安关系和治安问题的准则。

二、治安管理原则的内容

(一)服从与服务原则

(二)依法管理原则

(三)专群结合原则

(四)预防为主,保障安全原则

(五)严格管理与文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六)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

思考题:

通过对治安管理案例的介绍及分析使学生明白治安管理的基本目标及任务。

收集相关案例,并应用以下原则进行案例分析:

1、专门机关与群众路线相结合原则

2、预防为主,保障安全原则

3、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

格式: 1、案情简介(含案例来源说明)

2、所涉治安管理原则的概念

3、本案遵循或违背了什么原则

4、在治安管理中工作应注意什么?该怎么做?

第三章治安管理组织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明确治安管理组织的含义和特征,了解治安管理体制、机构的建立和改革的趋势,明确治安民警应具备的素质和培养提高的基本途径、方针,了解治安管理手段的概念、属性和分类,选择、运用手段的原则和应注意的问题。二、教学重点:治安管理基层组织、治保会。

三、教学难点:治安管理手段

四、课时安排: 2 课时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结合讨论进行

六、教学内容:

第一节治安管理组织概述

一、治安管理组织的含义和特征

(一)组织

(二)治安管理组织

(三)治安管理组织的特征

二、治安管理组织的类别划分

(一)治安管理机构——国家机关中的治安管理组织

(二)群防群治组织——自治性安全防范组织

(三)保安服务企业——职业化安全防范组织

三、治安管理体制

(一)治安管理领导体制

(二)治安管理主管机构

(三)治安管理组织的职责权限

第二节治安管理基层组织

一、基层组织的概念

二、公安派出所

(一)公安派出所的性质

(二)公安派出所的

(三)公安派出所的设置原则

(四)公安派出所的警力配置

(五)公安派出所的职责

(六)公安派出所的权限

(七)公安派出所的内部分工

(八)公安派出所的工作制度

三、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

(一)社区警务的含义

(二)社区警务和农村警务战略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四、巡警队

(一)性质

(二)管理体制

(三)巡警的职责和权限

五、拘留所

(一)性质

(二)任务

(三)设置

六、收容教育所

(一)性质

(二)任务

(三)设置

七、强制戒毒所

(一)性质

(二)任务

(三)设置

第三节治安管理社会组织

一、治安保卫委员会,又称治保会

二、保安服务公司

三、单位内部保卫组织

四、群众性自愿组织

五. 社会巡防组织

思考题:

1、什么是治安管理机构?其种类有哪些?

2、怎样理解治安管理的科学化?

第四章治安管理手段与措施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治安管理的手段和措施的概念、属性和分类,选择运用手段的原则和应注意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上台讲解,针对具体案例能够正确使用相关手段及措施来维护治安秩序。

二、教学重点:

1、治安管理的权力和手段的内容。

2、治安紧急处置权和手段。

三、教学难点:

1、公安派出所的改革。

2、怎样加强治安管理科学化。

四、课时安排: 4 课时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案例教学,分组讨论进行

六、教学内容:

第一节治安管理手段与措施的含义、特征和分类

一、治安管理手段与措施的含义

二、治安管理与措施的特征

(一)权威性

(二)强制性

(三)目的性

(四)预防性

(五)多样性

(六)互补性

三、治安管理手段与措施的分类

(一)按性质和功能分

(二)按管理主体能否主动实施

第二节治安管理行政手段和措施一、治安行政许可

(一)治安行政许可

(二)治安行政许可的特征

(三)治安行政许可的程序

二、治安行政确认

(一)治安行政确认

(二)治安行政确认的特征

(三)治安行政确认的主要形式

(四)治安行政确认的主要类别

(五)治安行政确认与治安行政许可的关系三、治安行政命令

(一)治安行政命令

(二)治安行政命令的特征

(三)治安行政命令的主要内容

(四)治安行政命令的形式

四、治安行政监督

(一)治安行政监督

(二)治安行政监督的特征

(三)治安行政监督的主要措施

五、治安行政处罚

(一)治安行政处罚

(二)治安行政处罚的特征

(三)治安行政处罚的种类

六、治安行政强制

(一)治安行政强制

(二)治安行政强制执行

(三)即时强制

七、治安行政教育

(一)治安行政教育

(二)治安行政教育的作用

(三)治安行政教育的基本内容

(四)治安行政教育的主要方式

(五)治安行政教育的注意事项

第三节治安管理其他手段和措施

一、治安管理的经济手段与措施

(一)治安承包责任制的主要类型

(二)治安承包责任制的主要组织形式

(三)公安机关对治安承包责任制的指导

二、治安管理技术手段与措施

(一)现代通信技术

(二)警用电视监控技术

(三)报警技术

(四)安全检测技术

(五)灭火技术

(六)警用电子计算机技术

思考题

1、治安管理权力和手段的种类有哪些?

2、什么是治安管理权力?什么是治安管理手段?

3、治安紧急处置权和手段有哪些?在哪些情况下才能使用

第五章治安勤务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治安勤务的概念,掌握对治安勤务职责的要求,掌握治安勤务实施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使学生掌握巡逻、盘查、堵截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二、教学重点:巡逻、盘查的概念和实施

三、教学难点:巡逻、盘查的概念和实施

四、课时安排: 5 课时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为主,结合讨论、实战模拟进行

六、教学内容:

第一节值班备勤

一、值班勤务的职责和要求

(一)值班勤务的职责

(二)值班勤务的要求

二、备勤的要求

第二节巡逻

一、巡逻的概念

(一)广义的巡逻

(二)狭义的巡逻

(三)治安巡逻

二、巡逻勤务的职责与任务

(一)巡逻勤务的职责

(二)公安派出所民警治安巡逻的任务三、巡逻勤务的组织实施

第三节盘查

一、盘查的概念和性质

二、盘查与留置盘问、讯问、询问的区别

三、盘查的实施

四、有关留置盘问的若干规定

第四节堵截

一、堵截的概念和种类

二、堵截的职责

三、堵截的实施

第五节守望

一、守望的概念和特点

(一)守望的概念

(二)守望的特点

二、守望的类型

(一)按公秘程度划分

(二)按守望的内容和作用划分

(三)按守望地点是否牢固划分

三、守望的任务和职责

(一)守望的任务

(二)守望的职责

四、守望勤务的实施

(一)守望的的目的

(二)守望的途径和程序

思考题

1、适用继续盘问的对象、情形和时限有那些规定如何实施和处理?

2、什么是堵截?如何实施堵截?

3、什么是守望?守望应注意那些问题?

第六章公安人口管理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户口管理的性质、任务及其重要作用,掌握户口管理制度、身份证管理制度、流动人口管理制度,熟悉户口管理的各项具体业务和方法,胜任户口管理的实际工作,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当前改革、开放形势下户口管理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一些必要地分析研究,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二、教学重点:

1、流动人口管理

2、重点人口管理

3、户口调查

4、人口信息管理

三、教学难点:流动人口和重点人口的管理

四、课时安排: 4 课时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为主,结合讨论、到当地派出所参观学习

六、教学内容:

第一节公安人口管理概述

一、公安人口管理的基本概念

(一)户口:

(二)户籍:

(三)户口管理:

(四)公安人口管理:

二、公安人口管理的任务

(一)证明公民身份,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二)维护社会秩序

(三)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

三、公安人口管理的业务范围

(一)户口登记

(二)身份证件管理

(三)户口调查

(四)户口迁移调控

(五)暂住人口管理

(六)工作对象管理

(七)户口统计

(八)户口档案管理和人口信息管理

第二节户口管理的基本业务一、户口登记

(一)户口登记的概念

(二)户口登记的范围和立户标准

(三)常住人口登记

(四)常住人口的变动登记制

二、户口迁移调控与迁徙自由

三、户口统计与人口信息管理

四、居民身份证件管理

(一)居民身份证及其特点

(二)实行居民身份证制度的重要意义

(三)居民身份证的登记项目及有效期限

(四)居民身份证的发放范围

(五)居民身份证的颁发

(六)居民身份证的使用、查验与核查

(七)临时居民身份证

第三节重点人口管理

一、重点人口及其列管范围

(一)重点人口与重点人口管理

(二)重点人口的刑事法律地位

(三)重点人口的列管范围

(四)重点人口管理的重要意义

二、重点人口管理制度与方法

(一)重点人口管理制度

(二)重点人口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三)重点人口管理方法

(四)重点人口管理的要求

第四节流动人口管理

一、流动人口的含义和种类

(一)流动人口的含义

(二)流动人口的种类

(三)公安机关在流动人口管理中的职责

二、暂住人口管理制度

(一)暂住人口的登记 . 领证制度

(二)租赁房屋管理制度

(三)通报协查制度

(四)暂住人口管理工作考核制度

三、暂住人口治安管理措施

(一)加强宣传教育,管理与服务、保护并重

(二)依靠群众,广泛布建管理网络

(三)落实责任,分类管理

(四)抓好重点调查,打击违法犯罪

(五)完善计算机网络,提高管理的技术水平

四、暂住人口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了解掌握暂住人口底数;

(二)对拟在暂住地居住一个月以上且年满 16 周岁的人员,按照规定及时办理暂住登记;

(三)通过上网查询、发函调查等方法,核实暂住人口的身份情况、了解掌

握有无前科劣迹;

(四)建立健全暂住人口管理档案,采集、录入并及时维护更新基本信

息第五节社区矫正

一、社区矫正的含义与工作范围

二、社区服刑人员应遵守的规定

三、公安机关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职责

思考题

1、为什么说户口登记工作是户口管理工作的基础?

2、什么叫常住人口登记,常住人口登记和其他几项变动登记制度的关系如

何?

3、如何加强重点人口的管理?

4、如何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

第七章治安秩序管理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要明确公共秩序管理工作的目的、意义和指导思想,要了解公共秩序管理的政策法规,掌握公共秩序管理的基本措施和方法,从而积极维护和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二、教学重点:

1、公共娱乐场所管理方法

2、集会、游行、示威管理方法

三、教学难点:

1、公共秩序管理

2、对扰乱社会秩序行为的治理

四、课时安排: 4 课时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为主,结合讨论、提问进行

六、教学内容:

第一节公共场所治安秩序管理

一、公共场所的含义和特点

二、公共场所治安秩序管理的基本方法

(一)登记备案,依法管理

(二)加强日常监督检查

(三)及时查处,杜绝隐患

三、公共娱乐服务场所的治安管理

(一)公共娱乐服务场所的概念和范围

(二)公共娱乐场所的主要治安问题

(三)娱乐场所的治安管理措施

四、公共交通场所的治安秩序管理

(一)公共交通场所的范围

(二 ) 治安特点

(三)治安管理措施

五、游览场所的治安秩序管理

(一)游览场所的范围:

(二)游览场所的治安特点

(三)游览场所的治安管理措施

六、商贸服务场所治安管理

(一)商贸服务场所的范围

(二)特点

(三)治安管理措施

第二节集会游行示威管理

一、集会、游行、示威的概念和类型

二、集会、游行、示威的审批程序

(一)受理

(二)审查

(三)作出决定

三、制定安全保卫方案

(一)组织领导及指挥

(二)警力部署及任务分工

(三)应急措施

(四)纪律及工作要求

四、现场管理

(一)安全检查

(二)设置警戒区域

(三)维持交通秩序

(四)临时改变游行队伍的行进路线

(五)督促负责人维持秩序

(六)处置违法行为

第三节大型活动治安管理一、大型活动概述

(一)大型活动的概念

(二)大型活动的分类

(三)大型活动的特征

二、公安机关在大型活动治安管理中的职责

三、大型活动的安全许

(一)大型活动的安全许可范围

(二)大型活动的安全许可程序

四、大型活动的安全管理

(一)按照检查

(二)收集并分析治安信息

(三)制定安全保卫工作方案,进行演练

(四)维护周边治安秩序

第四节对严重妨害治安秩序行为的查禁取缔

一、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行为的查禁取缔二、卖淫

嫖娼的查禁取缔

三、种毒、吸毒行为的查禁取缔

(一)毒品的概念与种类

(二)种毒、吸毒行为的查禁取缔

四、赌博活动的查禁取缔

五、封建迷信活动的查禁取缔

思考题

1、公共秩序管理工作的目的是什么?

2、公共秩序管理的主要场所和内容是什么?

3、公共秩序管理的基本措施有哪些?

第八章特种行业管理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特种行业管理在公共治安秩序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系统地学习特种行业的管理范围,基本任务和原则,掌握特种行业管理的基本方法、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

二、教学重点:

1.特种行业的范围

2.特种行业的管理

三、教学难点:特种行业的管理

四、课时安排: 5 课时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为主,结合讨论,到当地派出所参观学习派出所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六、教学内容:

第一节特种行业的范围和特点

一、特种行业的概念

二、特种行业的范围

三、特种行业的特点

(一)容易被不法犯罪分子利用,危害社会治安;

(二)经营情况复杂,难以监督管理;

(三)潜藏着大量的不安全因素,易诱发治安问题。

第二节特种行业管理的任务和原则

一、特种行业管理的任务

(一)维护特种行业正常秩序,保障合法经营,取缔非法经营(二)保障公共安全,预防减少治安灾害事故

(三)预防、打击和控制利用特种行业进行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四)收集情报信息,掌握社会治安动态

二、特种行业管理制度

(一)经营项目的开业申报备案制度

(二)安全检查制度

(三)年度审验制度

(四)奖励制度

第三节各类特种行业治安管理

一、旅馆业治安管理

二、旧货业治安管理

三、典当业治安管理

四、印章业治安管理

五、印刷业治安管理

六、机动车修理业与报废机动车回收业管理

思考题

1.特种行业管理工作的目的是什么?意义何在?

2.旅馆业要建立哪些基本制度?

3.公安机关特行指导思想和原则是什么?

4.你对特种行业管理工作有何见解?

第九章危险物品治安管理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明确危险物品管理的目的、意义、分类、了解对各类危险物品管理范围、政策、法规、制度和措施。特别是要了解掌握枪支弹药、爆炸物品管理的方针、政策原则和安全管理的制度方法,以及公安机关怎样开展危险物品管理工作。

二、教学重点:

1、危险物品管理的分类

2、危险物品管理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难点:民用爆炸物品的管理

四、课时安排: 3 课时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为主,结合讨论、提问进行

六、教学内容:

第一节危险物品治安管理的概述

一、危险物品的概念、性能和特点

二、危险物品管理的概念及任务

三、危险物品管理的基本方法

(一)登记注册、审批发证

(二)监督、检查

(三)收缴失控的危险物品

(四)审查、考核和培训工作人员

(五)查处事故

(六)进行安全防范宣传教育

第二节枪支弹药和管制器具管理

一、枪支弹药管理制度

(一)枪支的配备和配置

(二)枪支的制造和民用枪支的配售管理

(三)枪支的运输管理

(四)枪支的使用和保管

(五)枪支的查验

(六)枪支的报废和销毁

(七)枪支的特别管制

(八)枪支的入境和出境

二、管制器具管理要求

(一)管制刀具的管理的范围

治安管理学习题集

治安管理学习题集 第一部分填空题 一、填空题 1、一般的治安行政处罚种类包括三种:警告、__________________和拘留。 2、目前公安机关管理的危险物品主要有:(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3)民用爆炸物品、(4)剧毒物品、(5)易燃化学物品、(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集会、游行、示威法》规定:集会、游行、示威活动,必须经_________________批准。 4、收容教育是指公安机关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严禁卖淫嫖娼的决定》的有关规定,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违法人员实施的集中在特定的场所、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性教育的方法,其期限为___________至_________。 5、依照法律规定,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年满___________的中国公民,应当申领居民身份证。 6、重点人口的列管与撤管,由___________逐人整理列管或撤管材料,填写《列(撤)管重点人口呈报表》,经派出所领导集体审核后,报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 7、治安管理的权限,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主要有宣传教育权、监督检查权、行政管理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人民警察准确地认识和把握治安管理本质的科学理论根据是( ) A.马克思主义哲学学说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说 C.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说 D.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统一的中央警察机关“巡警部”建立的时间是( ) A. 1902年 B. 1905年 C. 1907年 D. 1908年 3.治安管理本质的外在表现是( ) A.治安管理特征 B. 治安管理手段 C.治安管理功能 D.治安管理职权 4.治安管理部门现实开展的“四防”宣传教育中的“四防”是指( ) A.防火、防盗、防特、防破坏 B.防火、防特、防破坏、防治安灾害事故 C.防火、防盗、防特、防治安灾害事故 D.防火、防盗、防破坏、防治安灾害事故 5.我国治安管理原则体系中的根本原则是( ) A.“服从、服务”原则 B.“专群结合”原则 C.“依法管理”原则 D.“公秘结合”原则 6.治安行政执法的基础是( ) A.保证治安行政执法公正 B.依照法定程序严格执法 C.依法认定治安行政法律关系 D.在治安管理过程中做到执法守法

治安管理学课程整体设计和特色规划

《治安管理学》课程整体设计和特色规划 目录 一、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定位 二、本课程主要特色 三、本课程的内容、步骤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五、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一、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定位 1、指导思想 《治安管理学》课程建设以“面向实战,贴近实际,务求实用”指导思想,以转变教学思想观念为先导,以改革课程教学模式为突破口,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改革考试制度,建立和完善课程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在现有课程建设的基础上,不断地完善和改进,并能运用现代的教学技术、手段和方法,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使《治安管理学》课程达到精品课程所要求的标准。 2、目标和定位 我院是为基层公安机关培养应用性人才的高等学校,在以“为我国基层公安机关培养应用性和操作性的人才”为培养目标的指引下,为公安机关培养了大批人才。《治安管理学》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是:本课程是非治安管理专业的骨干课程,通过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治安管理工作的范围、管理方法程序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理念。 二、本课程主要特色 1、在教学内容上,吸取国内外多年来在治安管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理论研究、实践经验和事例分析等方面的成果,及时了解和把握治安管理理论界和宪政实践部门最新发展动向。系统、全面、准确地阐述社会主义治安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在治安管理理论阐述和事例介绍、分析过程中,尽可能联系中国社会治安和警务改革的实际,忠实于治安管理学的基本精神,又注意贯穿讲课过程的通俗易懂性。 2、在教学手段上,采用更为先进的施教手段,以改进治安管理学课堂教学的方式和内容,努力将包括文字教材、电子教材、网络教材同时使用于课堂,并逐步开展网上的答疑和辅导。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把教学内容制成多媒体课件上网供学生课外学习。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和治安管理学科内容的整合,以及多媒体教学课件在课堂上的组合使用,创建新型教学结构,为提高学生素质、强化

治安管理处罚法教案

周次: 课题:《治安管理处罚法》课时: 教学目标: 1、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概念、特征、种类;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原则;常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及其处罚。 教学重点: 常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及其处罚。 教学难点: 用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正确分析和判断有关案例。自觉遵守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教具: 教学后记

进度与方法授课内容(导入、教具使用、检查、 小结) 方法: 1、引出 2、讲解 3、板书 方法:1、讲授 方法:1、讲授一、导入新课 什么是治安管理?什么是治安行政管理活动? 二、讲授 1、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概述 1)治安管理的概念 2)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概述 1957年10月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十一次会议,通过并公布了第一个《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新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于1986年9月颁布、1994年5月12日修订 《治安管理处罚法》于2005年8月28日十届人大十七次会议通过、2006年3月1日实施 注意:《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是处理那些危害了社会治安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的重要法律依据。 3)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及其特征 A、定义 指的是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害公民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罚处罚,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B、特征 4)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种类 2、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处罚(第二节) 1)治安管理处罚的概念 2)特征 3)意义 为维护公共秩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

进度与方法授课内容 (导入、教具使用、检查、小结) 方法:结合案例进行教学,指导学生在较重要的知识点旁做批注或划线。 方法: 1、讲授 2、知识点的强调 3、板书 三、总结 四、作业全,保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必须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给予必要的处罚,惩罚那些“害群之马”,教育广大青少年。这对于促使我国社会治安状况根本好转,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4)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 ①警告②罚款③行政拘留④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 5)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原则 1、以事实为依据,与违反治安管理的性质、情节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 2、公开、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人格尊严; 3、办理治安案件应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 3、常见的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及其处罚(第三节) 1)参见书中案例进行讲解 三、总结 在实际生活中,同学们要懂得哪些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并如何接受处罚。通过本次学习,强调同学们要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四、作业 1、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及其原则。

《治安管理学》教学大纲word资料20页

《治安管理》课程 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2009司法警务专业 适用专业:2009级司法警务 学时:36课时 一、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治安管理学》课程是按照非治安学专业培养方案要求开设,是我院2009级司法警务专业的职业能力拓展课。主要讲授治安管理基本理论、治安管理的手段、治安勤务、户口管理、公共场所管理、大型活动管理、危险物品管理、、群体性治安事件的预防与处置、治安案件查处等内容。课程的内容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可操作性,为学生将来胜任基层公安机关治安管理工作岗位和经培训能从事企事业单位安全保卫工作提供知识储备和技能储备。 二、使用教材说明 《治安管理学》是由熊一新主编、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005年2月第一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安管理专业指定教材。 三、学生学习参考书目 1、《治安管理学基础理论教程》,熊一新、王彩元、石向群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第一版。 2、《国外境外城市治安管理》,黄菊良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 3、《群体性事件的预防与处置》,徐乃龙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2年9月第一版。 4、《查禁赌博违法犯罪活动手册》,公安部法制局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 5、《治安勤务教程》,廖志恒、冯锁柱、陈启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第一版。 6、《治安管理学教程》,丁建荣、周建棋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一版。 四、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治安管理的基本理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理解治安管理的涵义、特征,明确治安管理的范围,理解治安管理的任务、基本原则和熟悉治安管理的手段和方法。 教学重点:治安管理的概念;治安管理的范围、特征 教学难点:治安管理的任务、基本原则和手段 教学内容: 第一讲治安管理是什么(2课时) 一、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治安管理现象 二、什么是治安管理 三、治安管理的范围有哪些 1、公共秩序管理 2、户政管理 3、道路交通管理 4、消防管理

治安学专业开设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学什么.doc

治安学专业开设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学什么治安学专业开设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学什么 治安学专业主要课程 主要课程:公安学基础理论、犯罪学、公安管理学、侦查学总论、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自卫擒敌、射击、安全防范技术、道路交通管理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调查、见习和实习等。学生在公安机关见习6周,毕业实习10周。 治安学专业课程设置与学分分配 1、本方案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其中公共课6学分。 2、本专业课程设置包括必修课、限定选修课。必修课8门,计18学分。限定选修课3门(3选2),计4学分。任意选修课2门,计4学分。课程设置与学分分配详见全程教学计划。 3、以上课程须于第一、第二学年全部修完。 治安学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严格的组织纪律观念、良好的职业道德,愿为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而献身的精神,熟悉我国公安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治安管理法律、法规,系统掌握法学和治安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治安管理方法和安全防范技术,具有了解社会治安现状,观察社会治安发展趋势,管理城乡社会治安

秩序,查处治安案件,处理治安事件与治安灾害事故,管理道路交通,实施消防监督,以及处理各种治安问题的知识和初步能力,能在公安、国家安全、边防、消防、军队、行政执法机关以及安全保卫等部门,从事治安管理、出入境管理、道路交通管理、预防和控制犯罪、安全保卫等实际工作,以及从事治安学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治安学专业基础课、核心课程有:法理学、宪法学、政治学、行政管理学、警察法学、公安基础理论、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治安管理学总论、刑事侦查学、侦查讯问学、侦查措施、犯罪学、犯罪心理学、法医学、刑事照相、安全防范技术、道路交通管理、治安秩序管理、治安案件查处、危险物品管理、消防安全管理、计算机安全管理、保卫学、警卫学、涉外警务、文件检验学、痕迹检验学、擒敌技术、查缉战术、汽车驾驶技术等。 治安学专业属于公安学科,招生录取标准按公安类院校招生办法执行。学制四年,学生修业期满,符合国家学位条例规定条件,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社会管理学》教学大纲

《社会管理学》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 《社会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社会管理活动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新兴学科,又是一门涉及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学科的综合性、应用型社会科学。《行政学院条例》已经明确把社会管理学作为公务员培训一门重要课程。开设《社会管理学》这门课,其目的是让学员通过学习掌握社会管理学的基本范畴、基本理论、基本技术与操作,了解社会管理理论的最新发展动态,学会用新的社会管理理念、方法指导实践,在不断变化的社会实践中,提高分析、研究、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二、教学内容 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以及教材与课时安排,《社会管理学》共设置六讲,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讲社会管理学总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让学员学习中了解到,社会管理属于人类生活的一个重要领域,社会管理学的学科建立与发展,是对我国社会管理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的学科基础和理论前提。本讲带有绪论性质,对社会管理内涵的阐述是本章的重点,弄清楚社会管理中的“谁来管理”、“管理什么”和“如何管理”三个基本问题。本讲分为三个部分。 一、什么是社会管理

社会学领域对社会管理的研究还未形成系统化、规范化的成果,呈现分散化状态。 (一)社会管理学的建立 1.社会管理的含义 政府和社会组织部门为促进社会系统的和谐运行与良性发展,对社会生活、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社会事业和社会观念等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的过程。 2.社会管理的特点 社会管理长期以来被置于公共行政学、公共管理学、政治学研究视野下,本教材观点是社会管理更应该被置于社会学视野里研究。社会管理与社会学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社会管理具备复杂性、整体性、人为性、目的性等基本特征。 3.社会管理的分类 社会管理可以依据管理对象范围的不同分类;依据管理主体的不同分类;依据管理所涉及社会基本领域的不同特征分类。 4.社会管理的历史演变 传统社会的社会管理;早期现代化社会的社会管理;20世纪30年代后工业化社会的社会管理;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社会管理。 (二)学习社会管理理论的意义 1.有助于掌握社会管理规律,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2.有助于发展并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2019年自考《治安管理学》复习题

2019年自考《治安管理学》复习题 名词解释 治安管理:治安行政管理的简称,是指公安机关依照国家法律和法规,依靠群众,运用行政手段,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行政管理活动。治安管理是国家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安工作的重要方面。 治安耳目:是公安机关物建、使用的秘密力量的一种,是为收集难于公开收集的特殊治安信息、实施公开管理无法替代的特殊控制而建立的,专门用于治安管理领域的一种秘密控制力量。 户口管理:也称户政、户政管理、户口行政管理,是依法收集、确认、提供本国住户居民身份、住址、亲属关系等人口基本信息的国家行政管理。重点人口:是指有危害国家安全或危害社会治安嫌疑,需要纳入工作范围由公安机关实施重点管理的人员。 特种行业:是公安机关的专业用语,是指在社会服务行业中由于业务中由于业务和经营方式同社会治安密切相关,根据行政法规的规定,由公安机关实行特种治安行政管理行业。 治安的重点地区:一般是指地域形成相对特殊,人、车、物流量较大,人员成分复杂,刑事、治安案件多发,治安问题突出,秩序长期较乱,社会影响较大,需要重点整治的地区。 堵截:堵截是公安机关为了加强社会治安管理,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依法在交通要道、省际交界处设立关卡,对可疑车辆、行人进行盘问、检查,以发现和截获违法犯罪分子、违禁

品和赃物的勤务活动。 户口登记:是依法记载住户居民人口基本信息并及时反映有关变化情况的户口管理业务。常住户口具有普遍性和唯一性,做好包括常住户口登记在内的户口登记工作,对于预防、控制和打击犯罪都具有重要意义。 治安案件:是指违反治安管理,依据治安管理法律及有关法律的规定,应当受到治安管理处罚,而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受案调查的法律事实。群体性治安案件:是指聚众共同实施的违法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扰乱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安全和公私财产安全的行为。专项斗争:治安整顿又称“专项治理”或者“专项斗争”,是治安管控措施之一,是公安机关在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下,相对集中警力和其他社会力量,在一段时间内对某些区域出现的、相对突出的某些治安问题,依法进行综合治理的一种治安管理行为和治安工作过程。 流动人口:是指未依法改变法定住址而在常住地市区或乡镇之外滞留过夜的移动人口。 简答 治安管理任务:是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由治安管理机关及其人员所担负的治安管理责任的总和和概括,是治安管理职能的具体化。其内容包括:(1)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2)预防、发现、制止违法犯罪活动; (3)查处治安案件、治安事故,处臵治安事件;(4)协助国家其他行政管理;(5)救助群众危难,提供社会服务。

《治安管理学》课程.

《治安管理学》课程.

————————————————————————————————作者:————————————————————————————————日期:

《治安管理学》课程 教学大纲 云南警官学院治安管理系 治安教研室

第一部分课程说明 一、课程性质 治安管理学是关于治安管理工作及其对策的知识体系,是治安管理工作实践 经验的总结与概括。它具有很强的实践综合性,是公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是公安学学科体系中的一门重要业务课程,是国家行政管理学的分支学科,属于社 会科学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 二、课程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设置,让学员了解治安管理的基本理论,明确当前治安问题的规律特点;正确运用治安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总结治安管理的实践经验,掌握各项治安管理业务的工作要领,为进一步提高分析、判断和处理治安问题、驾驭社会治安的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相关知识的掌握 《治安管理学》是一门公安专业学员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其综合性、法律性、实用性、操作性较强,必须特别注意其与其他相关课程的紧密衔接与配合,学员应先做到以下几点: 1、掌握一定的公安专业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对警察职能和公安工作性质的了解,掌握公安学、心理学、犯罪学、化学、、社会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方面的知识等。 2、具备完备的法律知识。主要包括: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人民警察法、国家赔偿法以及其他禁毒方面的政策、法规等。 3、具有一定的特殊技能。如:盘查、抓捕、追捕战术、射击技术、警械使用技巧等警体技能等。 四、教学的基本要求 1、正确认识本课程的性质、特点、任务及其基本内容,全面了解本课程的体系与结构,明确本课程在整个公安教育中的地位及其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2、针对本课程性质、特点和任务,紧密结合治安管理工作的实际,及时调整教学重点、更新教学方法。 3、让学员掌握查处治安案件,处理各类治安行政事务以及处置其他有关公安行政管理事务基本技能。 五、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 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本课程的教学主要有两个方面,即系统讲授课程知识与对主要内容进行实践两方面。具体方法有: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社会实践、模拟教学、实战教学、实验教学。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紧密联系,尽量避免空洞的理论说教。 2、充分运用好多媒体等新教学手段。 3、注意介绍治安管理工作中的新信息。 4、尽量使用“案例、模拟、实战”等教学方法。 5、注意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治安保卫培训讲义

保安员治安保卫常识培训教案 培训目的:打好治安保卫理论基础,从而在工作中扎实做好治安保卫工作。 培训重点:治安管理常识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常识现场保护常识。 课时安排:共90分钟。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 讲课内容: 一、治安管理常识 (一)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分类 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很多,根据长期同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作斗争的实际情况,《条例》按照行为的违法内容,将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归纳为以下八大类。 1.扰乱公共秩序行为。 2.妨害公共安全行为。 3.侵犯他人人身权利行为。 4.侵犯公私财物行为。 5.妨害社会管理秩序行为。 6.违反消防管理行为。 7.违反交通管理行为。 8.违反户口或居民身份证管理行为。

《条例》对卖淫、嫖宿暗*、介绍或者容留卖淫、嫖宿暗*行为,违反政府规定种植罂粟等毒品原植物行为,赌博或者为赌博提供条件行为,制作、复制、出售、出租或者传播淫书、淫画、淫秽录像或者其他淫秽物品行为,作了单独的规定。 (二)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与犯罪行为的区别 1.情节轻重和对社会危害大小不同。犯罪情节重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社会危害性大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2.触犯的法律不同。犯罪触犯《刑法》,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触犯《条例》。 3.应当受到的处罚不同。犯罪应受刑罚处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应受治安管理处罚。 二、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常识 (一)正当防卫的条件 正当防卫的出发点是为了保护合法的权益。但是,在保护的同时又造成了不法侵害者一定的损害。因此,在行使这项权利时必须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否则,滥用防卫权,无限扩大对对方的损害,不仅达不到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目的,还会造成国家和人民利益不应有的损害,破坏了社会主义法制。正当防卫的条件包括不法侵害和防卫两个方面的条件。 1.正当防卫的不法侵害条件 (1)必须有真实存在的不法侵害行为,才能进行正当防卫。所谓真实存在的不法侵害行为,是指客观上发生了危害社会的行为。也

《治安管理学》课程.

《治安管理学》课程 教学大纲 警官学院治安管理系 治安教研室

第一部分课程说明 一、课程性质 治安管理学是关于治安管理工作及其对策的知识体系,是治安管理工作实践 经验的总结与概括。它具有很强的实践综合性,是公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是公安学学科体系中的一门重要业务课程,是国家行政管理学的分支学科,属于社 会科学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 二、课程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设置,让学员了解治安管理的基本理论,明确当前治安问题的规律特点;正确运用治安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总结治安管理的实践经验,掌握各项治安管理业务的工作要领,为进一步提高分析、判断和处理治安问题、驾驭社会治安的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相关知识的掌握 《治安管理学》是一门公安专业学员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其综合性、法律性、实用性、操作性较强,必须特别注意其与其他相关课程的紧密衔接与配合,学员应先做到以下几点: 1、掌握一定的公安专业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对警察职能和公安工作性质的了解,掌握公安学、心理学、犯罪学、化学、、社会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方面的知识等。 2、具备完备的法律知识。主要包括: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人民警察法、国家赔偿法以及其他禁毒方面的政策、法规等。 3、具有一定的特殊技能。如:盘查、抓捕、追捕战术、射击技术、警械使用技巧等警体技能等。 四、教学的基本要求 1、正确认识本课程的性质、特点、任务及其基本容,全面了解本课程的体系与结构,明确本课程在整个公安教育中的地位及其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2、针对本课程性质、特点和任务,紧密结合治安管理工作的实际,及时调整教学重点、更新教学方法。 3、让学员掌握查处治安案件,处理各类治安行政事务以及处置其他有关公安行政管理事务基本技能。 五、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 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本课程的教学主要有两个方面,即系统讲授课程知识与对主要容进行实践两方面。具体方法有: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社会实践、模拟教学、实战教学、实验教学。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紧密联系,尽量避免空洞的理论说教。 2、充分运用好多媒体等新教学手段。 3、注意介绍治安管理工作中的新信息。 4、尽量使用“案例、模拟、实战”等教学方法。 5、注意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治安学概论复习大纲

《治安学概论复习大纲》 编写者:治安2012级梁家曦呕心沥血之作

第一编治安学基础理论 第一章治安学概述 第一节治安学的基本范畴及相关概念 要点如下: 1、治安的含义及其实质; 古代治安的含义 (1)稳定局势、没有内讧 (2)安定民心、防止动乱 近代治安的含义 (1)广义的治安:有四个层次的涵义 第一,社会治安问题 第二,社会治安秩序 第三,社会治安状况 第四,治安工作和治安管理 (2)狭义的治安:有两个层次的涵义,即 1,社会治安秩序 2,治安工作和治安管理 2、现代治安的属性和特征; 属性:在阶级社会符合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并由国家宪法、刑事法律和治安行政法律所规范的有关国家和公共安全,社会管理和公民人身或民主权利的一种社会状况。

特征:(1)社会治安是一个法律概念 (2)社会治安是一个政治概念 (3)社会治安有特定的内容和范围 3、治安管理的概念; 指公安机关依照国家法律和法规,依靠群众,运行行政手段,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行政管理活动。 4、治安学的概念; 研究治安管理的基础理论,通过概括治安现象的一般规律,揭示治安管理的本质和功能,完善和发展治安管理的体系并指导治安实践的一门科学。 难点如下: 1、现代治安的含义及属性; 2、治安的定义所表现出来治安的特征。 第二节治安学的研究对象及学科体系 1、治安学的研究对象;(两个方面) (1)宏观治安管理活动及其一般规律 (2)一般治安问题及其对策 2、治安学的历史发展; 新中国经历了五个阶段 3、治安学在法学体系中的地位; 4、治安学的课程结构。 难点如下: 1、治安学的研究对象的理解; 2、治安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治安学与行政法学: 行政法学中有关行政法的基本原理、行政法律关系、行政行为、行政法律监督,以及行政违法与行政责任等方面的理论,对治安管理学具有指导作用。 (2)治安学与刑法学

2020年7月全国自考治安管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7月自考治安管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35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治安管理作为国家组织管理社会治安秩序的专门工具,决定其本质的是()A.其内容与范围B.统治阶级的权力机关 C.国家的社会状态D.不同历史阶段的国家性质 2.在我国古代,出现了一些治安管理职能的分工,并设置了相应的官吏的时期是()A.夏王朝B.商王朝 C.西周时期D.春秋时期 3.按照治安管理作用于人们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区别,可以将治安管理的功能分为() A.规范功能与社会功能B.整体功能与局部功能 C.一般功能与具体功能D.直接功能与间接功能 4.治安管理基本原则的本质属性是() A.阶级性B.文化共同性 C.社会性D.共同意志性 5.《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奖励条令》从分类来看属于() A.治安管理组织规范B.治安管理业务规范 C.治安管理处罚规范D.治安行政监督规范 6.治安管理手段区别于其它公安专业手段的重要特征是() A.辅以秘密手段B.立足于预防 1

C.有同一目的性D.依托警察权 7.巡逻勤务的基本原则是() A.快速反应B.全时空控制 C.主动预防D.科学规划巡逻任务 8.实施盘查的人民警察与盘查对象应保持的距离约为() A.1米~1.2米之间B.1.2米~1.5米之间 C.1.5米~2米之间D.1.8米~2米之间 9.民警化装守候在犯罪嫌疑人可能落脚的地点的堵截形式是() A.伏击堵截B.设卡堵截 C.固定堵卡D.定点堵截 10.公安派出所民警上门办户口所体现的户口登记工作原则是() A.惟一常住B.户为单位 C.因地制宜D.既方便群众,又严密管理 11.在公安派出所,负责研究户口档案资料,为各项工作提供信息服务的是()A.所长B.教导员 C.外勤民警D.内勤民警 12.因调配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配备人员而产生的户口迁移,其类型属于() A.调动迁移B.计划迁移 C.安置迁移D.投亲迁移 13.公安派出所对重点人口进行清理考察,至少应当() A.每年进行一次B.每6个月进行一次 C.每季度进行一次D.每个月进行一次 14.张某(女,47岁),2018年5月被解除劳动教养,现住地公安派出所民警将其列为重点人口进行管理,其主要管理方法应是() A.调查了解B.重点控制 C.积极疏导D.帮助教育 2

公安学基础理论教学大纲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公安学概论》 教学大纲 大纲制订人:__ _ 大纲审定人:_____ _____ 20XX年 3 月1 日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公安学概论 英文名称:public security learn basic theory 课程类型:(必修)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 适用专业:公安学科各个专业 适用对象:公安学科各个专业 总学时:32 学分:2 开课单位:治安系公安基础教研室 开课时间:第一学年第一或第二学期 先修课程:法理学、社会学、犯罪学、社会心理学 并修课程:公安管理学、公安史、中外警察制度、警察心理学 后续课程:各专业课程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目标 了解公安学的学科性质、学科地位、学科体系、学科发展的前沿问题,明确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职责、权力、任务、公安机关的管理体制,掌握公安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策略,公安法制,公安队伍的正规化建设、森林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责、权力等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能够把握公安工作的基本规律和工作对策的知识体系。 (二)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树立警察意识,法制意识,民本意识;提高运用公安学基本知识和观点分析复杂公安现象的思辨能力;促进学生善于学习、勤于思考良好习惯的养成,为学习后续课程、提高警察岗位职业技能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时数分配建议表

四、教学内容、要求及方法 第一部分公安学基础理论概述

[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公安学的概念及公安学基础理论的学科意义;掌握公安与警察的区别和联系,理解新形势下公安工作改革的发展趋势。 [教学方法建议] 讲授法,提问法、影视观摩 [本节的重点] 警察的本质 [本章的难点] 公安工作改革的趋势 第一节公安学基础理论概述 公安学概念、公安学基础理论的涵义、性质;公安学学科体系、公安学的研究对象,学科地位,学习意义等。 第二节警察和警察制度的历史沿革 警察的两种起源观,警察制度的演变发展过程,警察的本质;国际警务合作的主要形式,警务合作的主要趋势;我国的警察学和公安学的异同。 第三节中国公安机关的创立和发展 公安机关的创立发展的几个阶段;公安机构改革的主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公安工作改革的趋势。 第二部分公安机关的性质与公安工作 [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公安机关的任务;掌握公安机关的性质;理解公安机关的宗旨。 [教学方法建议] 讲授法,案例法 [本章的重点] 公安机关的性质 [本章的难点] 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公安机关的性质与职能 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的基本涵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公安机关的民主职能和专政职能的关系。 第二节公安机关的任务与公安工作 公安机关的任务,公安机关维护社会稳定的三大责任;公安工作基本涵义,动态警务工作系统,静态警务工作系统,公安专业工作内容;公安工作特点。

治安学概论教学大纲

西南政法大学教学大纲审批表单位:(盖章)

《治安学概论教学大纲》 编写者:治安教研室王玉宝

编写及使用说明 一、课程简介 《治安学概论》是治安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它主要介绍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治安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二是治安实践中具有共性的问题,三是有关治安学学科自身的问题。这些问题显然是治安学的基础,也是治安专业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和将来从事治安实践的理论导向。由于治安学作为一门学科来讲,尚在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因此,在高等院校所设置的治安专业中开设此门课程,必须考虑如何在教学中把治安学的基本内容理顺,并明确基本的体系。所以该课内容就包括了:一、治安学的基本理论;二、治安实践的基本经验;三、治安业务基础知识;四、治安活动基本技能。通过对这些内容的了解,可以使得学生比较全面的理解治安学学科体系及相关知识构成,为把握整个治安专业涵盖的知识和技能打下基础,从而明确专业学习的目的和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任务与要求 通过课程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内容,明确治安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理解治安理论对治安实践的指导作用;充分了解治安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功能、价值和原则。并在此基础上认识治安秩序的规律和对策、治安管理法律关系、治安执法程序、治安手段方法以及治安监督的要求。以扩大学生的视野,为进一步深入学习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学时安排 本课程既是专业基础课又是必修课,根据教学内容和学习要求,全课程学时以68 学时为宜,具体学时分配,详见各章安排。 四、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治安学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成果,与其有关的学科和课程很多,其中主要的有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四大学科这些学科的的理论构成了治安学的理论基础。具体的有关课程包括:法理学、宪法学、刑法学、行政法学、诉讼法学、行政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这些课程的基本知识也是治安学必须借鉴和运用的知识。 五、主要参考书目 1、《治安行政管理学总论》,卫之民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87年1月; 2、《新编治安行政管理学总论》,李健和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8年; 3、《中国人民警察简史》,警官教育出版社,1989年12月; 4、《评价社会治安状况概论》,王智民著,群众出版社,1994年1月; 5、《行政法学》,王连昌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7月;

2018年自学考试《治安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学考试《治安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案例分析题 群众性事件处臵原则: (1)党委、政府领导下统一协调原则 党委、政府领导,是指要把群体性治安事件处臵工作臵于各级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自觉接受党委、政府的指挥;要成立以党委、政府为领导核心的群体性治安事件处臵总指挥部,统一行使整个处臵工作的指挥权。 事件发生后,公安机关要积极建议党政领导和主管部门领导亲临现场,做好矛盾化解工作。要维护好现场秩序,确保党政机关等重点部位及现场人员的安全。 公安机关在坚持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的同时,要会同有关主管部门处臵群体性治安事件。参与时间处臵的各部门、各单位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各自的只能作用,统一认识,步调一致,以发挥整体功能。 群体性治安事件的发生,是社会诸多消极因素、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的综合反映,往往涉及多个部门和单位。对于这样一种政策性很强的群众工作,只有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有关方面协同配合,发挥整体功能的优势,才能及时稳妥地做好。为此,要求各有关方面要做好党委、政府的参谋,相互配合,协调行动;正确处理党委、政府领导与分工的关系;严明纪律,增强整体观念,各单位和部门不能擅自行事;建立完备的通信网络,沟通上

下级之间的联系。 (2)防止矛盾激化原则 群体性治安事件大多是人民内部引发的,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主要是思想认识问题,如果教育疏导工作做好了,就能避免事件发生,或将事态控制在萌芽阶段,以减轻危害后果。 因此,党政部门应强化思想整治工作,积极做好教育疏导工作。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协调好各种社会矛盾,不使事件过大蔓延。公安机关要发挥专政机关的强大威慑作用,按照“可散不可散,可解不可结,可顺不可激”的原则,以教育疏导为主,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法律,耐心地做好劝阻工作,力争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或初始阶段。属于反映强烈的政府官僚主义、腐败问题,应向党委、政府反映,由有关部门出面解决。对于被煽动起来闹事的不明真相的群众,要做好解释说明工作。对群众提出的不合理要求,既要耐心说服教育,又不能无原则地迁就。 (3)依法果断处臵原则 依法果断处臵,是指在处臵群体性治安事件中,要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不失时机,当机力断,反映迅速,以较少的代价争取最理想的结果。事件处臵时,如果能正确坚持这一原则,就能有效地将事件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有助于实施事件的调查,及时了解情况,分清是非曲直,找出问题的症结,在短时间内采取措施平息事态。因此,在事件刚发生,事态尚未扩大时,要迅速组织力量赶赴现场,控制事态的发展,对已经给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危害的时间,应即

治安管理学关键词复习

公安基层基础建设基本目标:1、警力要下沉2、保障要有力3、班子要加强4、素质要提高5、管理要规范。 强行带离现场的对象: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或者威胁公共安全的人员。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经命令解散拒不离开现场的人。参加集会游行示威的人员越过公安机关依法设置的临时警用线或者进入法律明确规定的不得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的特定场所周围一定范围或者有其他违法犯罪行为的。导致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现场出现危险、秩序混乱、影响活动正常进行的人员。其他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或者有可能威胁公共安全的人员 巡逻警区:是指巡逻执行机构为了便于巡逻,依照一定的原则和方式,将其辖区划分为若干个小的执勤区域,根据勤务规划,将警员安排到这些执勤区域勤务,并明确警员的责任。这些小的执勤区域就是巡逻警区。 巡逻八个结合:定线和乱线。一般和重点;白天和夜间;公开和秘密;人力和技术;单一和综合;专业和业余;武装和一般 盘查:是指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依法对形迹可疑和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进行盘问、检查的行为 十看十对:看证件对年龄;看面貌对年龄;看原籍对口音;看举止对职业;看言行对学历;看衣着对身份;看物品对来源;看同伴对关系;看去向对方位;看神情对心态。 盘问对象:身份可疑;体貌可疑;行为可疑;携带可疑物品;痕迹可疑;有其他可疑之处。 治安耳目的物建原则:一是就地建立原则,就地物建、使用,禁止跨区域活动;二是需要与可能相结合原则,确有条件、确能管好才物建;三是合理布局原则,既照顾全局,又控制重点,与公开管理切实互补;四是积极稳妥原则,积极物色,慎重建立,大胆使用,严密监督,既争取正面效益又防止负面影响。 3、社会治安防控的具体指标 1“一个下降”:即刑事犯罪案件的发案率(发案数/万人)明显下降。 2“两个遏制”:整个刑事犯罪中两抢(抢夺、抢劫)、两盗(入室盗窃、盗窃机动车)等直接影响公众生产生活与安全感受的多发性案件的上升势头,得到明显遏制。 3、“三个上升”:通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使刑事犯罪案件的破案率稳步上升,社区公众的安全感稳步上升,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公安工作的满意度稳步上升。 4、“四个不发生”:即努力争取本区域月度、季度、年度内不发生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群死群伤事故、影响恶劣的黄赌毒案件和其他重大恶性案件。 户口管理:也称户政、胡政管理、户口行政管理,是依法收集、确认、提供本国住户居民身份、住址、亲属关系等人口基本信息的国家行政管理 户政管理具体业务:划分管辖区域,经常性人口登记和定期管理;身份证管理;住户人调查;住户人口档案资料管理 重点人口管理:是公安机关对有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可疑的人口群体实施的特定治安行政管理。 重点人口管理制度:列、撤管审批制度;分工负责制度;通报协查制度;材料传递制度;定期清理考察制度;档案管理制度。 基本措施:调查了解;查证核实;重点控制;积极疏导;帮助教育 重点人口的列管范围(一)有危害国家安全活动嫌疑的;(二)有严重刑事犯罪活动嫌疑的;(三)因矛盾纠纷激化,有闹事行凶报复苗头,可能铤而走险的;(四)因故意违法犯罪被刑满释放、解除劳动教养不满5年的。(五)吸食毒品的。 流动人口主要措施:多方加强疏导;完善就业管理;实行属地管理;强化治安管理;搞好宣传教育 需申领暂住证的人群:年满16周岁的人员,拟在暂住地居住一个月以上,都应申报暂住户口登记。其中,探亲、访友、旅游、就医、出差等人员,不申领暂住证。而其他所有务工人员,都应申领《暂住证》。 公共秩序管理 公共场所管理的基本方法:备案登记;日常治安监督检查;采取相应的治安行政措施 娱乐场所治安管理措施:1、开展宣传教育:保障消防安全的义务;依法配备硬件及软件设施,依法调整场内部结构的义务;合法经营、守法经营的义务;配合治安监督检查的义务,必须依法雇佣并管理从业人员的义务;不得违法接纳未成年人的义务。2.进行治安监督检查;3对从业人员进行治安宣传教育,4收集娱乐场所的治安信息。5适时整顿突出的治安问题 大型活动安全保卫工作:防破坏:拦截首长车辆;煽动群众起哄闹事;纵火爆炸。防事故:电路电器安装使用不当而引起触电和火灾;建筑物,特别是临时搭建物超负荷或受外力冲击而致倾覆;人多拥挤在成混乱而致挤伤踩伤甚至死亡。防流氓滋事:喝倒彩起哄;故意损坏展品;调戏女演员女工作人员和女观众;乘拥挤之机侮辱妇女。 公安机关在大型活动举行期间维护现场内外及周围治安秩序的具体措施 1、在活动现场外,可根据需要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进行交通管制 2、划定活动停车场地并指挥机动车辆停放 3、在入口处协助工作人员维护入场秩序 4、配备警

2020年7月全国自考治安管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试卷及答案解析真题.docx

浙江省 2019 年 7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治安管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 00357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 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 1.我国公安法规所规范的是()。 A.社会治安 B.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 C.社会治安秩序 D.国家、集体和公民的财产安全、公民的人身安全 2.治安管理任务的核心是()。 A. 预防和制止犯罪 B. 保护公民合法权益 C.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D.预防违法犯罪 3.治安管理的职权指治安管理部门和治安管理人员的()。 A. 职务、责任和权限 B. 职责、任务和权力 C.职务、级别和权力 D.职能、责任和职权 4.收容教育的对象是()。 A. 乞讨人员 B. 卖淫、嫖娼人员 C.精神病人 D.在居住地以外城市发动、组织集会游行、示威的人 5.公安机关对不符合安全要求的企业和单位发出限期整改或停业整顿通知的命令属于 ()。 A. 普通指令 B. 特定指令 C.强制指令 D.有效指令 6.留置盘问的时间是()。 A.12 小时 B.24 小时 C.36 小时 D.48 小时 7.制定发布治安行政规章的国家机关是()。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国务院 D.公安部 8.法律上称娱乐场所的经营地点为()。 A. 场所 B. 营业场 C.住所 D.公共场所 9.禁止在中小学校周围开办游戏机房和游艺机房的范围是()。 A. 周围 200 米的范围内 B. 周围 30 米的范围内 1

C.周围 100米的范围内 D.周围 500 米的范围内 10.属于重大政治事件的群众性纠纷、械斗、封建迷信活动人数为()。 A.30 人以上 B.50 人以上 C.100 人以上 D.200 人以上 11.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有权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作出驱逐出境和限期出境决定的 是()。 A. 公安部和国家安全部 B. 省级公安机关和安全机关 C.地级公安机关和安全机关 D.县级公安机关 12.对重点人口的管理应由()。 A. 县(市)公安局 B. 城市公安分局 C.现住地公安派出所 D. 户政部门 13.集会、游行、示威负责人对主管机关不许可决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复议的机关 是()。 A. 主管机关的同级人民政府 B. 主管机关的上级人民政府 C.主管机关 D. 主管机关的上级公安机关 14.对 25 岁以下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的青少年和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不满 5 年的人员, 要贯彻()。 A. “教育、改造、感化”的方针 B. “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 C.“批评、教育、挽救”的方针 D.“帮助、教育、感化”的方针 15.已满 14 周岁不满 18 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 A. 免予处罚 B. 不予处罚 C.从轻处罚 D.训诫 16.典当行办理变更、注销手续的申请机关是()。 A. 所在地派出所 B. 所在地县级以上公安机关 C.所在地任何一级公安机关 D. 原发证机关 17.参加人数200 人以上、 3000 人以下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审批机关是()。 A. 活动地派出所 B. 县级公安机关 C.市级公安机关 D. 组织者或单位所在地公安机关 18.被裁决拘留的人提出申诉时应每日交纳保证金()。 A.1 -5 元 B.20 - 50 元 C.100 元 D.200 元 19.当前治理道路交通的根本途径是()。 A. 综合治理 B. 预防事故 C.缓解阻塞 D.安全畅通 20.当事人提出听证要求的时间应当在公安机关告知后的()。 A.3 日 B.7 日 C.15 日 D.5 日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