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汽车总装线柔性化论文
汽车总装工艺现状及发展趋势

汽车总装工艺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汽车总装工艺是由市场、技术发展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和推动,在汽车生产的过程中,必须要适应时代的需要,不断地调整生产模式,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促使汽车质量提高,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本文就汽车总装工艺技术现状展开分析,并提出了其在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
关键词:汽车总装工艺;现状;发展趋势1.汽车总装工艺技术现状1.1柔性化总装工艺技术在总装生产中,由于总装车间内各种设备之间的人机协作不够紧密,所以必须对其进行改进和更新。
设计师们必须要亲自去现场检查,确定问题所在,然后根据模具的灵活性,进行设备升级,从而提高人机之间配合度。
同时,设计者还必须在车身悬挂设备上进行改进。
总装人员在总装车辆底盘时,要钻入车底进行作业,但由于车底较窄,操作难度大,不能保证安全。
因此,必须改变车体悬挂装置,使其高度可以自行调整,或调整车体转向模式,使总装工人的操作更方便,而且还可以通过人工的方式保护工人的生命。
因为零件总装的位置不同,总装工人在总装的时候会遇到车身的悬架和总装工人的不匹配,这个时候总装工人就必须改变自己的姿态,以适应车身的总装,这对总装工人的危险性很大。
有可能造成总装工人的人身伤害。
所以,设计者可以在设计时,将车架设计为便于调整的形状,以便在悬挂时根据特定需求进行调整;位置不合适的问题也可以解决,总装人员的生命安全也会得到保证,机身受损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对组装工作的顺利进行有着诸多裨益。
总装工还可以使用坐姿机械臂,使其能够在正常姿态下完成总装。
以某汽车总装工艺技术为例进行分析。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向多品种混合生产发展,产品品种越来越多,储存空间越来越少,从而对生产线的柔性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也会为企业的物流效率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途径就是采用SPS物流技术在汽车总装过程中的应用,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单一数量的形式将各类材料输送到汽车流水线上。
汽车整车柔性化制造技术

汽车整车柔性化制造技术张庆庚;张迎杰;回金楷【摘要】当今世界,已步入满足消费者的高度个性化需求为核心的经济时代。
个性化是个体,为体现其在群体中的差异与独特性,使之在群体中与众不同和得到突显的一个基本心理需求,目前,已成为年轻人追求的主要的价值观。
当前社会,由于消费产品的极大丰富,已构成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物质条件。
而信息产业极大发展,包括各种信息平台、网络购物平台(如淘宝网、易趣网等B2C购物网站)的广泛应用为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满足提供了便利的途径。
这些,都大大地促进了个性化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当今世界步入以满足消费者个体需求为核心的经济时代。
【期刊名称】《金属加工:冷加工》【年(卷),期】2012(000)022【总页数】6页(P12-17)【关键词】制造技术;柔性化;个性化需求;整车;汽车;市场经济;信息平台;消费者【作者】张庆庚;张迎杰;回金楷【作者单位】沈阳华晨汽车工程研究院,辽宁110141;沈阳华晨汽车工程研究院,辽宁110141;沈阳华晨汽车工程研究院,辽宁1101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3当今世界,已步入满足消费者的高度个性化需求为核心的经济时代。
个性化是个体,为体现其在群体中的差异与独特性,使之在群体中与众不同和得到突显的一个基本心理需求,目前,已成为年轻人追求的主要的价值观。
当前社会,由于消费产品的极大丰富,已构成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物质条件。
而信息产业极大发展,包括各种信息平台、网络购物平台(如淘宝网、易趣网等B2C购物网站)的广泛应用为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满足提供了便利的途径。
这些,都大大地促进了个性化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当今世界步入以满足消费者个体需求为核心的经济时代。
而且,这种个性化正在由小型商品向大型商品发展,由衣、食向住、行方向发展。
新的市场需求、新的经营环境和新的生产技术,要求企业要实现技术、生产、管理上的不断创新,因而“柔性”战略就应运而生。
发动机智能装配线的柔性化设计及应用探究

发动机智能装配线的柔性化设计及应用探究摘要: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属于汽车不可缺少的构成部分,其质量会对汽车寿命、行驶安全产生直接影响。
发动机会应用到装配线进行装配生产,随着汽车需求量不断增加,发动机装配线生产压力逐渐提升,如何提升发动机装配线生产质量与效率,是需要重点关注的话题。
基于此,本文重点对发动机智能装配线的柔性化设计及应用进行分析,从发动机装配线生产特点入手,进行了发动机智能装配线的柔性化设计,提出发动机装配生产线的智能化应用,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发动机;智能装配线;柔性化设计引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下,为制造业发展带来了良好契机,智能制造已经成为制造业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
汽车发动机直接决定着汽车的性能,因此,汽车发动机生产线应不断优化改进,通过先进技术的不断应用,形成智能装配线,基于智能化技术下,提升发动机装配线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发动机生产质量。
本文就发动机智能装配线的柔性化设计及应用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一、发动机装配线生产特点发动机制造过程中会涉及到较为复杂的制造工艺,装配环节尤为重要,若想保证发动机装配工作的良好开展,提升装配生产效率,应通过发动机装配线加以实现。
对于发动机总装环节而言,是一种离散型流水线制造模式,实际生产装配环节,缸体会从第一道工序按照一定顺序进行加工,经历过全部工序后,最终形成发动机产品。
装配环节较为复杂,经历工序较多,并且生产环节还应对所有数据信息进行详细记录。
发动机装配线生产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对质量及标准要求高[1]。
若想保证发动机质量,装配线需要有高质量的控制能力,并且,当存在不合格发动机时,还能对其进行返修,这种情况下,会使整线控制程序更加负责。
第二,多机型混线以及柔性化生产。
发动机装配线应具备机型识别功能,可以获取不同机型的工作参数,针对性的进行设备控制,并且,对操作工做出指导,更好的开展装配工作。
此外,柔性化的好坏,会对装配线后续拓展、改造产生直接影响,可通过科学配置软件实现柔性化生产。
浅谈柔性制造在汽车总装线上应用

浅谈柔性制造在汽车总装线上应用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汽车工业一直保持着持续发展的势头。
20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国内汽车工业的主导产品是货车,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出现了以轿车为领头羊的可喜格局。
为了能够随时紧跟市场潮流,汽车生产厂家采用当今最为先进的柔性生产方式,一条生产线就可混合生产多种车型,并能够作到随时调整生产策略,这保证了对市场最为直接和有效占领。
本文对适合多车型柔性化混线生产的总装生产线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汽车总装生产线柔性化总装工艺流程意义1、柔性生产制造的特点根据机械制造科学的标准分类,按照生产系统内自动化水平的高低,制造可以分为柔性制造单元(fmc)、柔性制造系统(fms)、柔性制造线(fml)和柔性制造工厂(fmf)。
柔性制造最大的特点在于制造上的柔性,在汽车生产中其表现如下:(1)设备运用柔性化:设备能完成多种加工,利于实现批量生产、降低库存费用、提高设备利用率和缩短加工周期。
(2)物料运送柔性化:物料运送设备能运送多种物料,具有较高的可获得性和利用率。
(3)操作柔性化:具有相同加工工艺的工件能以多种方式进行加工,在机器出现故障时易于实现动态调度。
(4)人力资源配饭柔性化:操作人员掌握多种技能,能在不同岗位上工作。
(5)加工路径柔性化:工件加工能通过制造系统的多种路径完成,便于平衡机床负荷,增强系统在机床故障、刀具磨损等情况下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6)加工过程柔性化:加工过程能同时生产多种产品,具有混合比柔性,通过提供多样化的产品来提高客户满意水平。
(7)产品类型柔性化:在产品中能随时增加、去除或更换某些零部件,以提高对市场产品需求的响应能力。
(8)生产批量柔性化:在多种生产批量下,制造系统能获得相应利润,保持其在各种需求水平下的获利性。
(9)系统扩展柔性化:制造系统具有开放性,能扩展其生产能力,以适应企业拓展新市场的要求。
(10)生产种类柔性化:无需增加重要制造设施,制造系统能制造多种产品,完成多样化的生产任务。
轿车柔性化合装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龙公 司3 总装流 水生产 线 中 ,满 足 了两大 品牌 、3 平 台、 1 种 系列 车 型 的车 身与底 盘 、发动机 条 个 7 的合装 要求。该技 术系统 中 已有2 项技术 获得实用 新型专利权 ,3 技术 已申报技术发 明专利。 项
关键词 :柔性化 合装技 术 开 发 应用
为 了便 于 快速 更换模 块 ,实现不 同车 型动 力 总成
的定位要求,模块在浮动底板上的定位 方式设计成两 销一面式。模块上设计为定位孔 ,浮动底板上设计为 有导向功能的模块用定位销 ( 图1),以满足模块更
换 时间 的要 求 。
xe r移 底 板
位孔
动 球轴承
图2浮 动技 术设 计原 理
C实现不同轴距系列车型的后桥与车身的定位。 .
d人机 工程 技 术 因素。 .
6 2 汽车T艺与材料 A& l TM
21年第 期 01 7
.
生 产 装 备
31 多 系列车 型动 力 总成共 线柔 性化 装 配快速 定位 技 . 术 方 案 设 计 半正弦 机构 及 分体 导轨 机构 满足 动 力总成 的 向位 置 变化 要 求 。设 计 快换 定 位模 块 及 浮动 定 位 机 构 满足 多 系列 车型 的动 力 总成 与车 身共 线柔 性 化装 配 定位 要 求。
成的定位及防碰伤要求 ,而且其质量轻 ,便于 快速
更换 模 块 。
发动 机定 位模块
能快速实现雪铁龙系列车型动力总成 共线柔性化浮动
对 位 的合 装要 求。
变速 器定 位模 块
图3 右侧模型 为标致品牌 系列车 型的 动力总成合装位置 ,在左图位置状态下 ,
半 正 弦机 构 操 作手 柄 ,以逆 时针 方 向绕 回
汽车整车柔性化制造技术

汽车整车柔性化制造技术什么是柔性化制造技术?柔性化制造技术,意味着生产线上的工艺装备具有很大程度的通用性,在进行新的产品生产时,不需要或较少对原有生产线进行改造。
为什么需要柔性化制造技术?当前,汽车市场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高,为了更好的占领市场,必须适应这个趋势,改变以往大批量、单一化的生产模式,转变为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模式。
大批量、单一化的生产模式,大部分是采用专用的工艺装备进行专用件及车型的生产,如果还是采用以往的工艺装备方案进行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则必然会造成大量的工艺装备投资,使制造成本增加。
而且,会造成产能的大幅度浪费。
正是在这种矛盾下,产生了新的柔性化制造技术。
这种制造技术,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工艺装备的投资成本,而且可以最大程度的利用产能。
除此之外,还可以最大程度的缩短开发时间,实现新车型的迅速投产。
在目前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下,汽车制造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具有灵活多变的生产工厂。
除了可以针对市场做出快速灵敏的反应外,还可以使产能最大化。
一个成本较低的工厂,一个可以满负荷生产不同车型的工厂,一个可以对多变的市场迅速做出反应而迅速调整的工厂在今天看来无论对主机厂还是供应商来说都是一个理想化的工厂。
怎样才能实现柔性化制造技术?要实现柔性化制造技术,需要从产品设计、设备开发、管理技术几方面入手。
1、产品设计:柔性化制造技术要从产品的设计开始。
因为柔性是相对的柔性,不存在万能的生产设备。
所以,柔性化制造技术对产品设计的平台化、模块化、标准化要求十分重要,产品设计要重点考虑工厂的局限性和硬点,这些,是柔性化制造技术的开端和基础。
例如:假设我们的车身输送系统定位销的间距是3200mm×960mm。
如果新车型将这个间距改成3210mm×950mm,那我们就要对输送系统进行大幅度的调整。
同样,如果通过调整,新车型的车身输送系统定位销间距保持在3200mm×960mm,我们就没有必要对我们的车身输送设备做出任何改变。
柔性制造技术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

柔性制造技术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在当前快速发展的汽车工业中,柔性制造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生产方式,正逐步得到广泛应用。
它以灵活、高效、精准的特点,在汽车制造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柔性制造的定义、柔性制造与汽车工业的结合、柔性制造技术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及其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柔性制造的定义柔性制造被称为某一产品或产品系列的生产方式,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以可接受的成本来灵活地生产各种各样的产品品种。
柔性制造是当前生产制造的先进方式之一。
柔性制造是一种有效的生产方式,因为它不仅可以使生产效率得到提高,还可以使生产成本得到降低。
所谓柔性是指生产力的灵活适应不同的需求,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
二、柔性制造与汽车工业的结合汽车工业是高度自动化的行业,可以看作是重工业和轻工业的综合。
相比较其他行业而言,汽车制造车型的种类繁多,因此自动化程度要求更加高,生产线需求更加多元化、复杂化。
而柔性制造与汽车工业的结合,将汽车制造生产线分解成各种基本单元,一旦车型的生产要求发生变化,可通过连网、配套、与机器人等自动化技术的使用来有效优化生产线并提高整个生产线的灵活度。
在柔性制造中,事先规划好一类产品要经过哪些工序,其产品类型会经过哪些个性化的定制,同时制造所需的材料也会在不同时间不同位置进行分配,从而实现生产线的真正灵活性。
三、1. 三维视觉测量检测技术三维视觉测量检测技术是对汽车零部件进行检测和测量的有效工具。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快速识别错误的零部件,并且可以通过像机器人这样的设备来执行预定的操作。
2. 柔性装配生产线柔性装配生产线是指通过使用模块化的产品设计来实现可快速自动性组装的生产过程。
使用柔性装配生产线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实现新车型的制造以及在制造新车型期间适应客户需求的变化。
3. 供应链管理生产高质量汽车零部件的关键在于良好的供应链管理。
当企业决策出更高的制造标准时,采购、运输、生产等多个环节必须由不同的人员进行协调。
制造业的柔性生产线设计与优化

制造业的柔性生产线设计与优化在现代制造业中,柔性生产线设计与优化变得越来越重要。
随着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和客户个性化要求的增加,制造企业需要能够灵活调整生产线,以适应不同产品的制造和交付。
柔性生产线的设计和优化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增强市场竞争力。
1. 什么是柔性生产线?柔性生产线是一种能够适应变化的生产线系统。
它具有较高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能够快速调整产品种类和数量的生产,以满足市场需求。
与传统的生产线相比,柔性生产线具有以下特点:•模块化结构:柔性生产线由多个模块组成,每个模块都有特定的功能,可以相互连接和分离。
这使得生产线能够根据需求进行可扩展和可组合的设计。
•智能化控制:柔性生产线采用先进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和智能化系统,可以实现自动化控制、监测和调整,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快速切换:柔性生产线具有快速切换产品的能力,可以在短时间内调整生产线的配置和工艺流程,以适应不同产品的制造需求。
2. 柔性生产线的优势柔性生产线在现代制造业中具有许多优势。
以下是几个主要优势:2.1 提高生产效率柔性生产线具有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特点,可以通过提高生产线的运行效率和利用率来提高生产效率。
自动化控制和智能化系统可以减少人工干预,减少错误和故障,提高生产质量和稳定性。
2.2 降低生产成本柔性生产线的模块化结构和智能化控制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标准化和优化,减少了生产线的调整和改变成本。
同时,柔性生产线可以根据需求快速调整和优化生产线配置和工艺流程,减少了废品率和浪费,降低了生产成本。
2.3 提高产品质量柔性生产线通过自动化控制和智能化系统来监测和调整生产过程,可以减少人为错误和故障。
同时,柔性生产线可以通过标准化和优化生产流程,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2.4 增强市场竞争力柔性生产线具有快速响应变化的能力,可以在短时间内调整生产线配置和工艺流程,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这使得企业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增强市场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对汽车总装线柔性化的探讨摘要:汽车总装生产不但应追求自动化率的提高,更重视合理分配有效资源,提倡技术的最合理运用。
为了能够随时紧跟市场潮流,汽车生产厂家采用当今最为先进的柔性生产方式,一条生产线就可混合生产多种车型,并能够作到随时调整生产策略,这保证了对市场最为直接和有效占领。
本文对起亚公司高科技含量媲美国际,并具有适合多车型柔性化混线生产的总装生产线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汽车总装生产线柔性化总装工艺流程意义
东风悦达起亚公司第二工厂的总装生产线自动化率维持在90%以上,其采用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柔性生产方式,一条生产线就可混合生产高达六种车型,并能随时调整生产策略,最直接有效地满足市场需求。
1 汽车总装生产的主要工艺流程
汽车装配的主要生产任务是进行玻璃、燃油箱、散热器、前后悬、仪表板、转向传动装置、门内饰板、前后保险杠、离合器制动器踏板总成、发动机的合成、总成装配、内饰底盘装配、各种油液的加注,以及对装配质量的检查控制,对产品车进行电器、机械等参数测定,并进行制动性能、淋雨密封性能等一系列出厂试验。
特别是为了防止各车型差异件的装配,采用了防纠错系统。
确保系统内的数据与销售需求定单计划保持一致。
它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从工艺分工角度分析,汽车总装生产可分为下面几个步骤:
1.1 车身及吊具储存区
由于汽车生产是大规模、多品种混线生产,因此需要预先对各种车型的漆后车身进行存储,再根据生产安排从存储区调出相应的车身,按设定的顺序流向装配线,同时应设置相应的空吊具存储区用于周转。
车身及吊具储存区的规模需根据涂装和总装的生产能力及不同品种的数量来决定。
1.2 产品车装配区
①内饰装配段。
漆后车身可以根据生产计划以自动方式或手动方式从涂装车间或车身储存区输送至总装配线的起点,先由计算机控制的底盘号打印机打印汽车vin号,接着进行部分内/外饰件、电器和发动机舱内部件的装配,风窗玻璃涂胶及装配。
②门装配、检测区。
主要装配四门及其附件,并进行四门电器检测。
③底盘装配段。
各种油管、前/后悬架、动力总成、油箱、排气管、手制动拉丝、变速箱齿轮油的加注。
设计时应考虑到在发动机和悬架装配的劳动强度较大和工时较长,需配备先进的底盘拧紧系统以提高节拍、减轻劳动强度。
④汽车各类液体加注段。
防冻液、洗涤液、助力转向液、制动液的加注及相应附件装配。
为了便于各类液体的生产管理,可将液体的加注集中设置,并可将此区域的地面设计为格栅板,防止油液滴落地面造成安全隐患。
⑤第二内外饰和功能检测段。
主要完成车轮、转向管柱、方向盘、座椅、内饰板、电瓶、ecu、手制动和制动踏板离合器踏板调整、整车电器检测等,另有汽车调整检验工位,为进入以后的整车测
试做好准备。
⑥部件合成区。
部件合成区一般设置在主线旁,主要有仪表板合成检测区、门内饰板合成区、前后悬架合成区等。
1.3 产品检测
车辆驶下装配线后,必须进入汽车整车检测线。
检测线包括四轮定位仪、发动机动态检测仪、abs制动检测台、大灯仪、尾气检测仪等。
主要进行前轮前束、前轮外倾、主销外倾、主销后倾、一定车速下最大制动力、光强、环保检测、噪音等一系列性能测试。
1.4 物料准备以扩生产控制
根据销售需求计划,以及总装生产车辆上线计划编制物料顺序供应计划。
定配置、定时间、定岗位送到指定的工序。
为了配合多车型柔性化混线生产的要求,对物流系统进行升级,公司开发并配置了一整套生产管理与控制的电算化系统。
2 汽车总装生产线柔性化的意义
近几年,中国的汽车工业先经历了“井喷”式的发展,汽车供不应求,而后汽车库存增加,车价降低,供大于求,市场低迷。
汽车生产厂家的利润极大地降低,众多厂家出现了亏损,开始积极探索降低成本的各种方法,从原有的单一品种的刚性生产方式向多品种的柔性化生产方式进行转变。
同时为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企业需要生产出各种各样的汽车,探索多品种柔性化生产方式是现在也是未来汽车厂家的研究目标和方向。
自动化的柔性生产线从狭义上讲,一般指多种车型混线生产,各
种车型能够依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在总产量不变的前提下,任意调整各个车型的生产比例。
例如:一条生产线年产能为20万辆,共生产6个车型,那么对这条柔性生产线而言,它可以在不超过20万辆的前提下,依市场需求灵活地调整6个车型的产量,甚至可以把任何一种车型提升至最大20万辆的生产状态来满足市场的需要。
从广义上讲,柔性生产线可以说是永久性生产线,在导入新车型时,只需适当调整及改造,即可以较小的投资和最短的周期来生产新车型,
使设备的投资最大化利用。
因此柔性生产方式现在越来越多地被汽车生产企业所重视。
3 汽车总装生产线柔性化需注意的几点问题
3.1 生产线的柔性化要求生产过程更为人性化
如果说10年生产一个产品的车,那么它是简单的机械重复。
但对于柔性化生产线来说,无论是物料管理还是员工管理都要复杂许多。
为了防止生产脱节造成质量问题,在每个工位都应设置按灯板系统。
当一个工位发生问题,比如发生停机、系统满载、质量问题时,就可以立即拉动按灯线,这样就可以停下整个生产线,与此同时,按灯板系统将播放对应于那区域的特定音调,同时按灯板上的一个灯会提醒班组长和工段长有问题产生,请求班组长或维修人员的帮助,直到没有任何缺陷,生产线再继续运转起来。
为了防止产品混淆,不同的车型应有不同颜色的标识。
一看到某种颜色的识标,就知道是某种型号的汽车用件,顺手一抓,便告完成,省时又省力。
多种不同车型的轿车从生产线上过来,需要安装某大型车部件。
在柔性总装线上,这需要由同一个工位的工人来完成。
按常理,来什么车型的车,工人就从线旁的料架上取不同的部件,这就需要安放三个不同的料架,但是由于是大宗零件,在物流配送中即可根据不同车型过来的顺序,对部件的配送进行排序,在适当的时间送来适当的部件,这不仅节省了线旁存料的空间,而且也能够使工人不需要花时间进行辨别,明显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3.2 生产线的柔性化要培养柔性的人
在生产线柔性化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应有在不同岗位工作的经历,这种轮岗形式可称之为角色换位,这是提供给管理人员成为一个全才的机会。
如果一个管理人员只是一个部门很出色,但并不知道别的部门怎么运作的,能过轮岗,就会使其知道上游和下游在怎么做,眼界就会更为开阔,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就会是全局化的,不会有扯皮现象的产生。
这可概括为:柔性化生产线要求人也要有柔性,以适应这种生产布局,适应它的节奏,驾御它,同时要改进它,不能线很柔,人却很刚。
至于产品质量的直接缔造者———工人,他们要达到汽车总装生产线生产标准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
为适应柔性化生产,制造部门的工人应至少必须掌握三个以上工位的工作内容,并加大培训力度,培训员工的各种能力。
4 结语
柔性化生产是近些年来大多数产品密集型制造企业所极力推行
的一种生产形态。
其在大多数制造性行业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其中汽车行业尤为突出。
汽车行业是柔性化生产概念体现得最为彻底的一个行业。
尽管目前国内大多数主流汽车厂家都宣称自己所拥有的生产线是如何先进,在同一个生产平台可以同时生产多少种不同类型的车型,生产线上可同时组装不同颜色不同款式的车辆,这些无不都是在宣称企业生产线的柔性化程度之高,在一定程度上向消费者传达了一个积极的信息,并从制造和管理水平方面推广自己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