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治疗技术》第三章关节松动技术(上肢关节松动技术)
关节松动技术详解

关节松动技术详解什么叫关节松动术?关节松动技术是治疗者在关节活动允许的范围内完成的⼿法操作技术,属于被动运动范畴,⽤于治疗关节功能障碍如:疼痛、活动受限或僵硬,具有针对性强、见效快、患者痛苦⼩、容易接受等特点。
关节松动技术是基本原理是利⽤利⽤关节的⽣理运动和附属运动作为治疗⼿段。
属被动运动范畴,其操作速度⽐推拿速度慢,在应⽤时常选择关节的⽣理运动和附属运动作为治疗⼿段。
⽬的(1)治疗师以被动动作,过程中速度慢,可以让病⼈阻⽌动作的进⾏.(2)利⽤快速震动或持续牵张以降低病⼈的疼痛.(3)利⽤关节松动术增加或维持病患关节的活动度.施⾏与动作的⽅向⽅向应尽量为平⾏关节⾯或垂直关节⾯.关节松动术合适的位置当关节周围韧带松弛,是关节⾯被拉开到最⼤范围,也是关节的休息位置。
适应症关节粘连,关节退化,关节疼痛,关节活动不⾜,关节固定,肌⾁紧绷关节退化。
操作节律和时间⼀般⼿法或⼤幅度活动时,节律约为每秒1次;强⼿法或⼩幅度活动时,节律约为每秒2-3次。
⼀个部位每次⼀般治疗30~60秒后,间歇1分钟左右,重复2-3次。
然后进⾏重要症状和体征的复查,评价疗效。
通常再重复1-2遍上述治疗。
若治疗后病情明显加重,则需调整治疗技术。
次⽇治疗前复查主要阳性临床表现,评价效果,以此为根据进⾏治疗技术选择。
关节松动术⼀般见效较快,若数天治疗⽆效,则应考虑改⽤其他治疗⼿段。
基本⽅法1.摆动⾻的杠杆样的运动叫~,即⽣理运动,摆动时要固定关节近端,关节远端做往返运动。
摆动必须在ROM>60%(正常时)才可应⽤。
例如,肩关节前屈的摆动⼿法,⾄少要在肩前屈达到100°时才应⽤(180°、60%≈100°),如果没有达到这⼀范围应先⽤附属运动⼿法来改善。
2.滚动当⼀块⾻在另⼀块⾻表⾯发⽣滚动时,两块⾻的表⾯形状必然不⼀致,接触点同时变化,所发⽣的运动为成⾓运动,其滚动的⽅向总是朝向成⾓⾻运动的⽅向,常伴随着关节的滑动和旋转。
关节松动技术详解篇

【基本概念】关节松动技术是治疗者在关节活动可动范围内完成的一种针对性很强的手法操作技术,属被动运动范畴,其操作速度比推拿速度慢,在应用时常选择关节的生理运动和附属运动作为治疗手段。
1.关节的生理运动指关节在生理范围内完成的运动,可以主动完成,也可以被动完成。
2.关节的附属运动凑巧在自身及其周用组织允许的范围内完成的运动,叫附属运动,是维持关节正常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种运动。
一般不能主动完成,需要其它人或对侧肢体帮助才能完成,如关节分离,離骨的侧方移动等。
任何一个关节都存在着附属运动,当关节因疼痛,僵硬而限制活动时,其生理及附属运动均受到限制。
在生理运动恢复后如果关节仍有疼痛或僵硬,可能附属运动尚未完全恢复正常。
通常在改善生理运动之前,先改善附属运动,而附属运动的改善,乂可以促进生理运动的改善。
【目的】(1)治疗师以被动动作,过程中速度慢,可以让病人阻止动作的进行.(2)利用快速震动或持续牵张以降低病人的疼痛.(3)利用关节松动术增加或维持病患关节的活动度.【施行与动作的方向】方向应尽量为平行关节面或垂直关节面.【凸凹定律】关节松动术定律是,移动骨骼为凸面则滑动方向与动作方向是相反,移动骨骼凹面则滑动方向与动作方向是相同。
关节面为一凹一凸,凸在凹上滑动时,滑动方向与动作方向是相反,如肩关节的抬举。
而凹在凸上的滑动时,滑动方向与动作方向是相同,如肘关节的屈伸。
【关节松动术合适的位置】当关节周围韧带松弛,是关节面被拉开到最大范围,也是关节的休息位置。
【适应症】关节囊紧绷,肌肉紧绷,关节疼痛,关节活动不足,关节粘连,关节固定,关节退化。
【操作节律和时间】一般手法或大幅度活动时,节律约为每秒1次;强手法或小幅度活动时,节律约为每秒2-3次。
一个部位每次一般治疗30飞0秒后,间歇1分钟左右,重复2-3次。
然后进行重要症状和体征的复查,评价疗效。
通常再重复1-2遍上述治疗。
若治疗后病情明显加重,则需调整治疗技术。
第三章:关节松动技术(下肢、脊柱)

髋部关节
外展外旋摆动
患者体位:仰卧位,患侧下 肢屈髋、屈膝,健侧下肢伸直。
治疗师位置及操作手法: 站于面向患者站立; 上方手掌放置在对侧骨盆
上,下方手放在患侧膝关节 上,上方手固定,下方手将 膝关节向下摆动。
膝关节
解剖结构
人体最大最复杂 的关节,为复关
节。
内侧股胫关节 股髌关节 外侧股胫关节
膝部关节
股胫关节
伸膝摆动
患者体位:仰卧位,患侧下肢稍外展,屈膝。 治疗师位置及操作手法:
站于患侧; 将患侧下肢置于上方上肢与躯干之间,双手握住小腿远端。双手稍将 小腿向下牵引,并同时将小腿向上摆动。
股胫关节
旋转摆动
患者体位:坐位,小腿垂直于 治疗床沿。
治疗师位置及操作手法: 面对患者作于治疗凳上; 双手握住小腿近端。双手稍
退。请结合病例回答以下问题。 的技术
第三节:下肢关节松动技术
髋
膝
踝
足
部
部
部
部
关
关
关
关
节
节
节
节
解剖结构
髋部关节
髋关节由髋臼与股骨头 构成,属多轴的球窝关节, 为全身位置最深的关节, 也是最完善的“球与凹” 型关节。
1.髋臼唇
2.关节囊及周围关节韧带
3.颈干角和前倾角
髋部关节
生理活动 屈、伸,内收、外展,以及内旋和外旋。
下方手握住足跟。内旋时, 上方手向内摆动大腿,下方 手向外摆动小腿;外旋时, 上方手摆动大腿,下方手向 内摆动小腿。
髋部关节
内收内旋摆动
患者体位:仰卧位,患侧下 肢屈髋、屈膝,健侧下肢伸直。
治疗师位置及操作手法: 站于面向患者站立; 上方手掌放置在患者髋部,
关节松动技术

一、肩部关节
(一) 构成: 1.盂肱关节、 2.肩锁关节、 3.胸锁关节、 4.肩胛胸壁关节。
(二 ) 盂 肱 关 节
球窝关节(多轴关节) 生理运动 1.前屈、后伸、 2.内收、外展、 3.旋转。 附属运动:1.分离、 2.长轴牵引、 3.挤压、 4. 滑动。
(三 ) 手
法
①分离牵引; ②长轴牵引; ③向头侧滑动; ④前屈向足侧滑动—增加肩前屈活动范围; ⑤外展向足侧滑动—增加肩外展活动范围; ⑥前后向滑动—增加肩前屈和内旋活动范围; ⑦后前向滑动—增加肩后伸和外旋活动范围; ⑧侧方滑动,增加肩水平内收活动范围?
1. 关节的生理运动
是指关节在生理范围内完成的运
动,如关节的屈、伸、内收、外 展、旋转等运动,可以主动完成, 也可以被动完成,手法操作时即 由治疗者被动完成。
2. 关节的附属运动
关节在自身及其周围组织允许的范围内完成的运 动,是关节在生理范围之外,解剖范围内完成的运 动,是关节发挥正常功能不可缺少的一种运动。一 般不能主动完成,需要其他人或对侧肢体帮助才 能完成。 是西方关节松动术的基本操作手法.
3. 增 加 本 体 反 馈 :
本体感受器位于关节、关节囊和肌
腱内,传入神经将关节感受器接受 到的冲动传入到中枢神经,增加位 臵觉和运动觉。目前认为,关节松 动可以提供下列感觉信息:关节的 静止位臵和运动速度及其变化,关 节运动的方向,肌肉张力及其变化。
五、临 床 应 用
(1)适应证:
任何力学因素(非神经性)引起的关节功能障碍。 包 括: a.疼痛,肌肉紧张及痉挛, b.可逆性ROM↓, c.进行性关节活动受限, d.功能性关节制动。
(一) 手
关节松动技术-上肢PPT课件

.
29
12、外旋摆动
• 患者仰卧,肩外展,屈 肘90°。
• 治疗者下方手放在肱骨 头前面固定肩部并稍向 下加压,上方手握住前 臂远端及腕部,将前臂 向床面运动,使肩外旋。
26.02.2021
.
30
13、松动肩胛骨
• 患者健侧卧位,患侧在上,屈肘,前臂放 在上腹部。
• 治疗者上方手放在肩部,下方手从上臂下 面穿过,拇指与四指分开,固定肩胛骨下 角。
• 患者仰卧,肩外展约50°并内旋。 • 治疗者外侧手托住上臂远端及肘部,内侧
手四指放在腋窝下肱骨头内侧,拇指放在 腋前,向外侧持续推肱骨,然后放松,重复 3~5次。
• 操作中要保持分离牵引力与关节盂的治疗 平面相垂直。
26.02.2021
.
7
2、长轴牵引(尾端滑动)
26.02.2021
长轴. 牵引
– 松动手法:
• 对掌骨进行长轴牵引,分离关节面
26.02.2021
.
49
• 掌侧滑动
– 作用:
• 改善手弓的活动度
– 治疗师体位
• 一只手固定腕骨,示指握住掌面,拇指握于背面; 另一只手握住掌骨近端,拇指握于背面
– 松动手法:
• 拇指在腕骨的背侧,将骨骼的近端部分推向掌侧。
26.02.2021
.
• 将腕骨向远端拉
26.02.2021
.
43
• 一般的滑动技巧
– 作用:
• 向背侧滑动改善屈曲,向掌侧滑动改善伸展,向桡 侧滑动改善尺侧偏,向尺侧滑动改善桡偏的活动度。
– 患者体位:
• 坐位,前臂放于治疗床面,手腕垂于床缘
– 松动手法:
• 握住远端腕骨的手做松动。
运动治疗技术-PPT课件

返回
脊柱关节松动技术
腰骶关节:前屈摆动
返回
脊髂柱关嵴节后松动旋技术 旋
髂嵴前
返回
脊柱关节松动技术
髂嵴内旋
髂嵴外旋
返回
上肢关节松动技术
肩关节:解剖
锁骨的肩峰端 肩峰
l盂肱关节 l肩锁关节 l胸锁关节 l肩胛胸壁关节
返回
上肢关节松动技术
盂肱关节:解剖
肱骨头与肩胛骨关节盂
滑动 滑动
返回
治疗平面
假想的平面
平行于关节面 垂直于关节的轴心
治疗时
属于分离或牵拉的手法,实施力的方向或是平 行于或是垂直于治疗平面
滑动(gliding)手法施力的方向平行于治疗平面 滚动(rolling)手法施力的方向沿着治疗平面变化
返回
I I II III IV
A
起始端
II III
手法等 级
轻微的疼痛多为正常的治疗反应 通常在4~6小时后应消失 如第二天仍未消失或较前加重
手法强度太大,应调整强度或暂停治疗一天
如果经3~5次的正规治疗,症状仍无缓解或反而加重,应 重新评估,调整治疗方案
34
返回
第二节 脊柱关节松动技术
颈椎解剖
•共7块 •横突有孔,棘突分叉 •第1颈椎:寰椎 •第2颈椎:枢椎 •第7颈椎:隆椎。
凹凸法则
(Concave-convex rule)
1.运动的关节面为凸面时,滑动的方向与 骨的角运动方向相反。
2. 运动的关节面为凹面时,滑动的方向与 骨的角运动方向一致。这种关系是决定 关节松动术使用滑动手法时,施加外力 方向的基础。
轴旋转(Spin)
骨围绕着机械轴进行旋转的运动。轴旋 转具有以下特征:
关节松动术

8、外展摆动 患者体位:仰卧位,肩外展至 关节活动受限处,屈肘90度,前臂旋前。治疗 者位置:站在外展上肢与躯干之间,内侧手从 肩背部后方穿过,手指放在肩上,以防耸肩的 代偿作用,外侧手托住,并使肩稍外旋和后伸。 松动手法:外侧手将肱骨在外展范围内摆动。
如果患肩外旋没有困难,前臂能接触床面,治 疗者也可以在这一位置上,将肱骨做外展摆动, 具体方法同前。
治疗反应:手法治疗可以引起关节 的疼痛,轻微的疼痛为正常的反应, 若治疗24小时疼痛仍不减轻,甚至 加重,说明治疗强度过大或时间过 长,应降低治疗强度或缩短治疗时 间。
关节松动技术不能改变疾病的病理 过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和损伤后 的炎症反应。关节松动的作用主要 是缓解疼痛,维护现有的关节的活 动范围以及减少因力学因素引起的 活动受限。
10、水平内收摆动 作用:增加肩水平 内收活动范围。患者体位:坐位,肩前 屈90度,屈肘,前臂旋前,手搭在对侧 肩上。治疗者位置:站在患肩后方,同 侧手托住患侧肘部,另一手握住搭在对 侧肩的手。松动手法:双手同时将患侧 上肢作水平内收摆动。
11、后向前转动 作用:增加肩内旋活 动范围。患者体位:健侧卧位,患侧在 上,肩稍内旋,稍屈肘,前臂放在身后。 治疗者位置:站在患者身后,双手拇指 放在肱骨头后面,其余四指放在肩部及 肱骨近端前面。松动手法:双手拇指同 时由后向前转动肱骨。
治疗作用
一、生理效应 主要通过力学和神经作用而达 到,关节松动可以促进关节液的流动,增加关 节软骨和软骨盘无血管区的营养。当关节因肿 胀或疼痛不能进行全范围活动时,关节松动可 以缓解疼痛,防止活动减少引起的关节退变, 这些是关节松动的力学作用;关节松动的神经 作用表现在松动可以抑制脊髓和脑干致痛物质 的释放。
附属运动包括关节滑移、转动、旋转、挤压、 牵引等,这些都是生理范围之外,解剖范围之 内的运动。
运动治疗技术第3章关节松动技术

• 疼痛、僵硬及其程度
• 根据问题的主次,选择有针对性的手法
– 当疼痛和僵硬同时存在时
• 先用小级别手法(Ⅰ、Ⅱ级) 缓解疼痛 • 再用大级别手法(Ⅲ、Ⅳ级) 改善活动
• 治疗中要不断询问病人的感觉
– 根据病人的反馈来调节手法强度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
第一节
概述
目录
TP:治疗平面
垂直于关节面中点
• 治疗反应
– 轻微的疼痛多为正常的治疗反应 – 通常在4~6小时后应消失 – 如第二天仍未消失或较前加重
• 手法强度太大,应调整强度或暂停治疗一天
– 如果经3~5次的正规治疗,症状仍无缓解或反而加重, 应重新评估,调整治疗方案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
第一节
概述
目录
1. 治疗作用 (1)生理效应:通过力学和神经作用而达到。 关节松动可以促进关节液的流动,增加关节软骨和软骨盘 无血管区的营养。 当关节因肿胀或疼痛不能进行全范围活动时,关节松动可 以缓解疼痛,防止因活动减少引起的关节退变,这些是关节松 动的力学作用。 关节松动的神经作用表现在松动可以抑制脊髓和脑干致痛 物质的释放,提高痛阈。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
第一节
(二)基本手法
概述
目录
2. 滚动 当一块骨在另一块骨表面发生滚动时,两块骨的表面 形状必然不一致,接触点同时变化,所发生的运动为成角 运动。不论关节表面凹凸程度如何,滚动的方向总是朝向 成角骨运动的方向。关节功能正常时,滚动并不单独发生、 一般伴随着关节的滑动和旋转。
滚动发生原理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
第一节
(二)基本手法
5.分离和牵拉
概述
目录
分离和牵拉的区别 A 、盂肱关节的牵拉 B 、盂肱关节的分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肩关节松动术
• 盂肱关节前后向(AP)滑动:增加肩前 屈和内旋活动范围
《运动治疗技术》第三章关节松动 技术(上肢关节松动技术)
肩关节松动术
• 盂肱关节后前向(PA)滑动:增加肩 后伸和外旋活动范围
《运动治疗技术》第三章关节松动 技术(上肢关节松动技术)
手部关节
• 手部关节包括腕掌关节、掌骨间关节、 掌指关节、拇指腕掌关节、近端和远端指 问关节。
• 其生理运动包括屈、伸,内收、外展,拇 指对掌等。
• 附属运动包括分离牵引.长轴牵引,以及 各
• 方向滑动。
《运动治疗技术》第三章关节松动 技术(上肢关节松动技术)
腕掌关节
• 长轴牵引
《运动治疗技术》第三章关节松动 技术(上肢关节松动技术)
掌骨间关节
• 前后向滑动及后前向滑动
《运动治疗技术》第三章关节松动 技术(上肢关节松动技术)
掌指关节
• 长轴牵引
《运动治疗技术》第三章关节松动 技术(上肢关节松动技术)
掌指关节
• 前后向或后前向滑动
《运动治疗技术》第三章关节松动 技术(上肢关节松动技术)
掌指关节
• 侧方滑动
旋转摆动
《运动治疗技术》第三章关节松动 技术(上肢关节松动技术)
肘关节
• 肘部关节由肱尺关节、肱桡关节、桡 尺近端关节构成。
• 生理运动包括屈、伸;桡尺近端关节 与桡尺远端关节共同作用,可以旋转 (包括旋前和旋后)。
• 附属运动包括分离牵引,长轴牵引, 前后向滑动,后前向滑动以及侧方滑 动等。
《运动治疗技术》第三章关节松动 技术(上肢关节松动技术)
•
分离牵肱引尺:增关加节屈肘活动范围
• 胸锁关节肩前后关向节滑松动:动增术加回缩
• 胸锁关节上下向滑动:增加上下活动
前后向滑动
上下滑动
《运动治疗技术》第三章关节松动 技术(上肢关节松动技术)
• 后前向滑动肩:锁关节
《运动治疗技术》第三章关节松动 技术(上肢关节松动技术)
肩胛胸壁关节
松动肩胛骨
《运动治疗技术》第三章关节松动 技术(上肢关节松动技术)
《运动治疗技术》第三章关节松动 技术(上肢关节松动技术)
肱尺关节
•
长轴牵引:增加屈肘活动范围
《运动治疗技术》第三章关节松动 技术(上肢关节松动技术)
肱尺关节
• 侧方滑动
《运动治疗技术》第三章关节松动 技术(上肢关节松动技术)
肱尺关节
•
屈肘摆动
动
伸肘摆
《运动治疗技术》第三章关节松动 技术(上肢关节松动技术)
桡腕关节
• 分离牵引
《运动治疗技术》第三章关节松动 技术(上肢关节松动技术)
桡腕关节
• 前后向滑动
后前向滑动
《运动治疗技术》第三章关节松动 技术(上肢关节松动技术)
桡腕关节
• 尺侧滑动
桡侧滑动
《运动治疗技术》第三章关节松动 技术(上肢关节 动
后前向滑
《运动治疗技术》第三章关节松动 技术(上肢关节松动技术)
肱桡关节
• 分离牵引 引
长轴牵
《运动治疗技术》第三章关节松动 技术(上肢关节松动技术)
肱桡关节
• 侧方摆动:
《运动治疗技术》第三章关节松动 技术(上肢关节松动技术)
桡尺近端关节
后前向滑动
前后向滑动
《运动治疗技术》第三章关节松动 技术(上肢关节松动技术)
腕关节
• 腕部关节包括桡尺远端关节、桡腕 关节、腕骨间关节。
第三章 关节松动技术
《运动治疗技术》第三章关节松动 技术(上肢关节松动技术)
第二节 上肢关节松动技术
• 肩部关节:盂肱关节 、肩锁关节 、 胸锁关节 、肩胛胸壁关节
• 肘部关节:肱尺关节、肱桡关节 、 桡尺近端关节
• 腕部关节 • 手部关节
《运动治疗技术》第三章关节松动 技术(上肢关节松动技术)
肩关节松动术
《运动治疗技术》第三章关节松动 技术(上肢关节松动技术)
肩关节松动术
•
盂肱关节长轴牵引:
《运动治疗技术》第三章关节松动 技术(上肢关节松动技术)
肩关节松动术
• 盂肱关节头侧及屈曲向足侧滑动:增加 前屈
向头侧滑动
前屈向足侧滑动
《运动治疗技术》第三章关节松动 技术(上肢关节松动技术)
• 盂肱关节肩外展关足节侧松滑动动:术增加肩外展
•
肩部关节主要由①盂肱关节,②
肩锁关节,③胸锁关节,④肩胛胸壁
关节构成。
•
可以进行前屈、后伸,内收、外
展(包括水平内收和外展),旋转(包括
旋内和旋外)等生理运动,以及分离,
长轴牵引,挤压,前后向滑动等附属
运动。
《运动治疗技术》第三章关节松动 技术(上肢关节松动技术)
肩关节松动术
• 盂肱关节分离牵引:休息位:外展50 度,前臂水平面上分离牵引
• 生理运动包括屈腕(掌屈)、伸腕(背 伸),桡侧偏斜(外展)、尺侧偏斜(内 收),以及旋转等。
• 附属运动有分离牵引,前后向滑动, 后前向滑动,侧方滑动等。
《运动治疗技术》第三章关节松动 技术(上肢关节松动技术)
桡尺远端关节
•
前后向滑动
动
后前向滑
《运动治疗技术》第三章关节松动 技术(上肢关节松动技术)
拇指腕掌关节
• 前后向滑动
后前向滑动
《运动治疗技术》第三章关节松动 技术(上肢关节松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