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2016部编版)课件: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共15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课件(共26张PPT)

统一 经济有一定的发展,但_____ 是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小组交流】 探究点一: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 材料一:唐玄宗统治前后期行为对比表 唐玄宗
前期
崇尚节俭 励精图治 任用贤人 整顿吏治
后期
追求享乐 疏于理政 任人唯亲 放任贵族和官吏侵占贫 民土地
唐玄宗 统治后 期统治 腐败
• 第二级
• 第三级 2 755-763年 安 、时间: • 第四级 史 • 第五级 3、人物:安禄山、史思明 之 乱 4、结果:被唐朝平定。 5、影响: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②
藩镇割据的局面逐渐形成;唐朝的国势从此 由盛转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二、黄巢起义和唐朝的灭亡
• 第二级
• 第三级
藩镇 割据分裂的局面。 盛转衰 ,逐渐形成______ _______
【自学研讨】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1、背景:唐朝后期,统治腐朽,藩镇割据严重,
人民生活困苦。 黄巢 领导下,攻入长安, 2、概况:起义军在_______ 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
朱温 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 3、结果:被_______
材料一:安史之乱后,战争尤为激烈的北方地区 “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材料二: 全国户口数 安史之乱前 890多万 安史之乱后 190多万
材料三:战后,唐朝给安史旧将分田地,还想了一 个“奇策”——以节度使制约节度使,保留之前的节 度使,不敢对他们采取强硬措施。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安史之乱的影响:
• 第四级 • 第五级
• 第二级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4、唐朝灭亡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朱温(又叫朱全忠) • 第二级 陆续兼并了北方的大小割 • 第四级
【小组交流】 探究点一: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 材料一:唐玄宗统治前后期行为对比表 唐玄宗
前期
崇尚节俭 励精图治 任用贤人 整顿吏治
后期
追求享乐 疏于理政 任人唯亲 放任贵族和官吏侵占贫 民土地
唐玄宗 统治后 期统治 腐败
• 第二级
• 第三级 2 755-763年 安 、时间: • 第四级 史 • 第五级 3、人物:安禄山、史思明 之 乱 4、结果:被唐朝平定。 5、影响: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②
藩镇割据的局面逐渐形成;唐朝的国势从此 由盛转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二、黄巢起义和唐朝的灭亡
• 第二级
• 第三级
藩镇 割据分裂的局面。 盛转衰 ,逐渐形成______ _______
【自学研讨】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1、背景:唐朝后期,统治腐朽,藩镇割据严重,
人民生活困苦。 黄巢 领导下,攻入长安, 2、概况:起义军在_______ 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
朱温 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 3、结果:被_______
材料一:安史之乱后,战争尤为激烈的北方地区 “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材料二: 全国户口数 安史之乱前 890多万 安史之乱后 190多万
材料三:战后,唐朝给安史旧将分田地,还想了一 个“奇策”——以节度使制约节度使,保留之前的节 度使,不敢对他们采取强硬措施。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安史之乱的影响:
• 第四级 • 第五级
• 第二级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4、唐朝灭亡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朱温(又叫朱全忠) • 第二级 陆续兼并了北方的大小割 • 第四级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2016新编版)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课件 (共27张PPT)

唐朝灭亡
• 朱温-----投降唐朝-----节度使 • 黄巢起义---镇压
• 时间:907年
• 事件:朱温建立后梁政权,唐朝灭亡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906——960年) 五代十国的更迭 后梁 后唐 后晋 后汉 后周
五 代 十 国 地 图
五代十国的历史影响?
北方战事不断,政局 动荡不安。南方地区 政局相对稳定,经济 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 定的发展。五代十国 时期,虽然政权分立, 但统一始终是一个必 然趋势。
唐末黄巢大起义
《黄巢起义入长安》
原因:土地兼并,租税苛重,战火连绵 爆发:875年,王仙芝,黄巢;山东、河南一带 特点:流动作战 高潮:进入长安,建立大齐政权 失败:884年,黄巢在泰山兵败自杀 作用:瓦解了唐朝的统治
结果:起义军虽然 一度攻占了长安, 最终却被原为义军 将领的朱温,与其 他藩镇联合镇压了 起义。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摘自杜甫的《忆昔》
新课探究
一、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爆发的历 史背景? 1社 会矛盾尖锐,边疆形 势紧张。3.节度使势 力膨胀,形成外重内 轻。4.安禄山担任三 个边地的节度使,逐 渐扩张势力。
(2)黄巢起义是唐末历时最久,波及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 起义,其结果怎么样?
起义军虽然一度攻占了长安,最终却被原为义军将领 的朱温,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起义。
A.对唐朝的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破坏 B.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 C.内地节度使的权势得到极大削弱 D.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6.黄巢起义后,黄巢曾宣布要“洗涤朝廷”,该起义爆发的原因是 ( ) B ①藩镇割据严重,相互之间发生兼并战争 ②连年灾荒,人民生活 困苦 ③重用宦官高力士,致使朝政腐败 ④中央权力衰微,无力控 制藩镇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④ 7.下列内容与右图历史事件事件相符的是( ) C A.发生在开元末年 B.主要领导人是朱温 C.攻占长安,建立政权 D.起义最终取得胜利 D) 8.关于唐末农民战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起义军的主要领导人是黄巢 B.起义军曾攻占长安 C.藩镇割据严重是起义爆发的原因之一 D.起义推翻了唐朝的 统治 9.五代的开国皇帝都是武将,其中后梁的建立者是( D) A.李渊 B.刘裕 C.黄巢 D.朱温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共30张PPT)

励精图治 任用贤能 整顿吏治 不理政事 任用奸相 朝政腐败 前 期 后 期
(唐玄宗前、后期行为对比表)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忆昔》 —杜甫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各地节度使势力膨胀,中央与地 方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
材料四 天宝元年(742年),边军不断 增加,达到四十九万人,占全国总兵 数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其中又主要集 中在东北和西北边境,仅安禄山所掌 范阳等三镇即达十五万人。
相关材料:安禄山兼三 大兵镇独掌15万的兵力, 拥兵边陲,其手下骁勇 善战,甚获玄宗宠信, 引来宰相杨国忠忌恨。 两人因而交恶,而唐玄 宗又对此不加干预。安 禄山久怀异志,加上手 握重兵,就以讨杨之名 举兵叛唐。
满 城 尽 带 黄 金 甲 。
冲 天 香 阵 送 长 安 ,
我 花 开 后 百 花 杀 。
待 到 秋 〈 来 黄 菊 九 巢 花 月 〉 八 ,
朱温逐渐控制朝政,陆续兼并了北方的大 小割据势力。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 唐朝至此灭亡。
五代十国,包括五代与十国等众
多割据政权,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 期,自唐朝灭亡开始,至宋朝建立为 止。
随堂训练
1.光明网2016年8月26日文章:天宝十四载,又请以 蕃将三十二人代汉将,组成一个以少数族武人为骨干、 有汉族失意文人和地方军人参加的财富力强的武装 集团,最终导致爆发( ) A.安史之乱 B.黄巢起义 C.七国之乱 D.八国之乱
A
2.滕州新闻网2016年3月11日文章:这些藩镇名义上 虽然是受唐朝中央政府的管制,实则是自己各霸一 方,不服从中央的政命,形成了自己的独立王国, 朝廷进一步失去对地方的控制,节度使林立,他们 拥兵自雄,互相兼并。藩镇割据的最严重后果是什 么( ) A.影响中央财政收入 B.危害国家的统一局面 C.形成五代十国 D.使得中央政令无法实行
(唐玄宗前、后期行为对比表)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忆昔》 —杜甫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各地节度使势力膨胀,中央与地 方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
材料四 天宝元年(742年),边军不断 增加,达到四十九万人,占全国总兵 数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其中又主要集 中在东北和西北边境,仅安禄山所掌 范阳等三镇即达十五万人。
相关材料:安禄山兼三 大兵镇独掌15万的兵力, 拥兵边陲,其手下骁勇 善战,甚获玄宗宠信, 引来宰相杨国忠忌恨。 两人因而交恶,而唐玄 宗又对此不加干预。安 禄山久怀异志,加上手 握重兵,就以讨杨之名 举兵叛唐。
满 城 尽 带 黄 金 甲 。
冲 天 香 阵 送 长 安 ,
我 花 开 后 百 花 杀 。
待 到 秋 〈 来 黄 菊 九 巢 花 月 〉 八 ,
朱温逐渐控制朝政,陆续兼并了北方的大 小割据势力。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 唐朝至此灭亡。
五代十国,包括五代与十国等众
多割据政权,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 期,自唐朝灭亡开始,至宋朝建立为 止。
随堂训练
1.光明网2016年8月26日文章:天宝十四载,又请以 蕃将三十二人代汉将,组成一个以少数族武人为骨干、 有汉族失意文人和地方军人参加的财富力强的武装 集团,最终导致爆发( ) A.安史之乱 B.黄巢起义 C.七国之乱 D.八国之乱
A
2.滕州新闻网2016年3月11日文章:这些藩镇名义上 虽然是受唐朝中央政府的管制,实则是自己各霸一 方,不服从中央的政命,形成了自己的独立王国, 朝廷进一步失去对地方的控制,节度使林立,他们 拥兵自雄,互相兼并。藩镇割据的最严重后果是什 么( ) A.影响中央财政收入 B.危害国家的统一局面 C.形成五代十国 D.使得中央政令无法实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第5课 安史之乱和唐朝衰亡(共14张PPT)

(3)763年,安史之乱被平定。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 的影响
黄巢起义
爆
发
原 唐朝后期,统治腐败,宦官专权,藩镇割据越来
因
越严重。藩镇之间爆发兼并战争,中央已经无力
控制藩镇。
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又遇到连年的灾荒,
无以为生。
唐的灭亡
朱温投降唐朝,被分为 节度使,与其他藩镇联 合,镇压了黄巢起义。
暗一口腹世 口
害样头有谓 蜜
人甜上剑李 的,说。林 阴肚话”甫
腹 剑谋子好释“。听义口却,:有怀像比蜜
着蜜喻,
安史之乱 天宝十节度使分布图
边镇兵:49万 中央军:9万
安史之乱
安 史 之 乱 的 概 况
安史之乱
(1)755年,安禄山、史思明发 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2)唐玄宗仓皇逃往四川,太 子李亨北上灵武,被拥立为帝, 即唐肃宗。
907年,朱温建立了 后梁政权,唐朝灭亡。
五代十国
统
治
特 武人统
点
治,战
争不断,
政权更
迭频繁。
五代十国
历
史
影 北方动荡不
响
安,南方经
济有一定发
展,统一是
必然趋势。
知识小结
感 唐谢
隋 唐 时 期
中 国 历 史
唐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安史之乱
爆 发 开元末年,唐玄宗追求享 原 因 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
腐败。 节度使势力膨胀,形成外
重内轻的局面,社会矛盾 尖锐,边疆形势紧张。
安史之乱
唐玄宗统治后期
唐玄宗深居宫中,怠问政事 李林甫宰相专权19年,口蜜腹剑 杨国忠专权、贪得无厌,身兼十余职 安禄山三镇节度使,重兵在握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 的影响
黄巢起义
爆
发
原 唐朝后期,统治腐败,宦官专权,藩镇割据越来
因
越严重。藩镇之间爆发兼并战争,中央已经无力
控制藩镇。
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又遇到连年的灾荒,
无以为生。
唐的灭亡
朱温投降唐朝,被分为 节度使,与其他藩镇联 合,镇压了黄巢起义。
暗一口腹世 口
害样头有谓 蜜
人甜上剑李 的,说。林 阴肚话”甫
腹 剑谋子好释“。听义口却,:有怀像比蜜
着蜜喻,
安史之乱 天宝十节度使分布图
边镇兵:49万 中央军:9万
安史之乱
安 史 之 乱 的 概 况
安史之乱
(1)755年,安禄山、史思明发 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2)唐玄宗仓皇逃往四川,太 子李亨北上灵武,被拥立为帝, 即唐肃宗。
907年,朱温建立了 后梁政权,唐朝灭亡。
五代十国
统
治
特 武人统
点
治,战
争不断,
政权更
迭频繁。
五代十国
历
史
影 北方动荡不
响
安,南方经
济有一定发
展,统一是
必然趋势。
知识小结
感 唐谢
隋 唐 时 期
中 国 历 史
唐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安史之乱
爆 发 开元末年,唐玄宗追求享 原 因 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
腐败。 节度使势力膨胀,形成外
重内轻的局面,社会矛盾 尖锐,边疆形势紧张。
安史之乱
唐玄宗统治后期
唐玄宗深居宫中,怠问政事 李林甫宰相专权19年,口蜜腹剑 杨国忠专权、贪得无厌,身兼十余职 安禄山三镇节度使,重兵在握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课件(共31张PPT)

(1)唐玄宗统治后期,政治腐败
1、唐玄宗重用奸臣 李林甫为相,凡才望功 业出己右及为上所厚、 势位将逼己者,必百计 口蜜腹剑的李林甫 去之;尤忌文学之士, 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 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 “口有蜜,腹有剑。”
——司马光《资治通鉴》
(1)唐玄宗统治后期,政治腐败 2、唐玄宗追求享乐 做了30年皇帝 玄宗志得意满, 爱江山, 天下太平,物产丰盈 认为应该快快乐乐享受人生
安禄山
(1)唐玄宗统治后期,政治腐败
狡诈的安禄山讨好杨贵妃, 这也正是唐玄宗追求享乐, 称杨贵妃为义母 任人唯亲的例证之一
骗得皇帝宠信
材料:安禄山兼三大兵镇独掌15万的兵 力,拥兵边陲,其手下骁勇善战,甚获玄宗 宠信,引来宰相杨国忠忌恨。两人因而交恶, 而唐玄宗又对此不加干预。安禄山久怀异志, 加上手握重兵,就以讨杨之名举兵叛唐。
D
6.领导安史之乱的主要人物是( A.安禄山 B.宇文化及 C.朱温 D.姚崇
A)
综合探究问题呈现 • 毛泽东对唐玄宗的评价: “唐玄宗前期会做皇帝,后期不会做皇帝。” 你觉得毛泽东的评价对吗?为什么?你从中获 得了什么道理?
@对。 @唐玄宗前期,重用人才,励精图治,使唐朝政治清明,经济 繁荣,国力强盛,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 后期贪图享乐,不理政事,重用奸臣,导致“安史之乱”,唐 朝由衰而亡。 @懂得治乱兴衰的道理。
更爱美人。
唐玄宗统治后期,政治腐败
春宵苦短日高起, 后宫佳丽三千人 回眸一笑百媚生, 追求享乐, 3 、唐玄宗任人唯亲 六宫粉黛无颜色。 三千宠爱在一身 从此君王不早朝。
荒废朝政
李林甫死后, 杨国忠为相, 身兼40余职,操纵朝政, 杨贵妃的三个姐姐 分别受封 韩国、虢国、秦国夫人, 杨氏一门“势倾天下”。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下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课件(共23张PPT)

宦官专权几乎贯穿了唐朝的中后期,一批批的宦官逼宫弑帝,专权横行, 无恶不作。自号称“欺压皇上的老奴”李辅国始,继而有逼宫弑帝的俱文 珍与王守澄、经历六代皇帝的仇士良、人称皇帝之“父”的田令孜以及唐 昭宗时的权阉杨复恭、刘季述等人。
地方:藩镇割据 唐王朝在安史之乱后采取安抚政策,设立更多的节度使, 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安禄山任三地节度使,扩张势力。
2.安史之乱的概况。
安、史: 范阳
洛阳
潼关
长安
唐玄宗: 西逃
马嵬驿
蜀中
唐肃宗:用大将郭子仪、李光弼平叛 借回纥兵收复长安、洛阳
忆昔(杜甫)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李隆基 (685~762)
垂老别(节选)(杜甫)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 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学习目标
1. 了解安史之乱的过程及影响;黄巢起义的原因;唐朝的灭亡 以及五代十国的出现。 2. 理解唐玄宗统治前期到后期的变化及产生的不同后果;认识 到统治者的统治措施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导入新课
唐太宗统治时期 武则天统治时期 唐玄宗统治前期
之间发生兼并战争,中央已经无力控制藩镇。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 又遇到连年的灾荒,无以为生。
①875年,王仙芝、黄巢在河南、山东起义。
(2)经过:②进入长安,建立大齐政权。
③884年,黄巢在泰山兵败自杀。
(3)结果:朱义温给叛唐变朝,统起治义以致被命镇的压打。击黄。巢起
2.唐朝灭亡
(1)朱温投降唐朝,被封为节度使,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 黄巢起义。
地方:藩镇割据 唐王朝在安史之乱后采取安抚政策,设立更多的节度使, 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安禄山任三地节度使,扩张势力。
2.安史之乱的概况。
安、史: 范阳
洛阳
潼关
长安
唐玄宗: 西逃
马嵬驿
蜀中
唐肃宗:用大将郭子仪、李光弼平叛 借回纥兵收复长安、洛阳
忆昔(杜甫)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李隆基 (685~762)
垂老别(节选)(杜甫)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 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学习目标
1. 了解安史之乱的过程及影响;黄巢起义的原因;唐朝的灭亡 以及五代十国的出现。 2. 理解唐玄宗统治前期到后期的变化及产生的不同后果;认识 到统治者的统治措施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导入新课
唐太宗统治时期 武则天统治时期 唐玄宗统治前期
之间发生兼并战争,中央已经无力控制藩镇。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 又遇到连年的灾荒,无以为生。
①875年,王仙芝、黄巢在河南、山东起义。
(2)经过:②进入长安,建立大齐政权。
③884年,黄巢在泰山兵败自杀。
(3)结果:朱义温给叛唐变朝,统起治义以致被命镇的压打。击黄。巢起
2.唐朝灭亡
(1)朱温投降唐朝,被封为节度使,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 黄巢起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共31张PPT)

相关链接 唐朝后期,宦官专
权,藩镇割据态势严重, 相互之间发动兼并战争, 统治日趋腐朽。这样的态 势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呢?
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爆发。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一 黄巢起义
(1)原因
①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 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 ②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又遭到 连年的灾荒,无以为生。 起义军在黄巢率领下,转战南北, 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 以致命打击。 朱温(原为起义军将领)降唐,与 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起义。
C
C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玄宗宠幸杨贵妃,从此荒废朝政。他重用宦官高力士, 又把朝政交给口蜜腹剑的李林甫,还提拔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担任 宰相。这些人把持军政大权,营私舞弊,排斥贤能之人,致使朝政 黑暗腐败。 材料二: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 西。……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杜甫《无家别》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巧助记
五代有更替 梁唐晋汉周, 前边都有后。 十国分南北 前后蜀,南北汉。 南唐南平曾为伴。 吴越吴闽楚十国, 割据混战天下乱。
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1)形成 北方: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南方: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 楚、闽、南汉、南平,北方的北汉
(2)实质 (3)特点
材料三:武夫悍将……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
有其财赋,以布列天下。——《新唐书》 (1)材料一写出了“安史之乱”的原因,请加以概括。
唐玄宗荒废朝政;任人唯亲;宦官奸臣当道, 朝政日益腐败。
(2)除材料一所述外,“安史之乱”的爆发还有哪些原因? ①社会上的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边疆形势也日益紧张; ②各地节度使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 膨胀,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去平衡,形成外重内轻 的局面;③边将安禄山一身兼任范阳等三地的节度使, 担负东北地区防御重任,逐渐扩张势力。 (3)根据材料二,指出“安史之乱”有何历史影响? 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 各种社会矛盾尖锐。 (4)材料三反映“安史之乱”后唐朝出现了什么局面? 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
人教七年级下册历史(2016部编版)课件: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共26张)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下册
同学们看过电影张艺谋导演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吗?你知道片名出自谁的诗吗?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下册
不第后赋菊 (唐)黄巢 待得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时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下册
二
黄巢起义与唐朝的灭亡
1、黄巢起义
影响: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相当重要的农民起义运动,是唐代历
史上规模最高统治者,加速了唐朝的灭亡。
2、唐朝灭亡的基本情况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下册
朱温陆续兼并了北方的 大小割据势力, 907年,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灭亡。
三
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十 国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下册
后梁帝国 朱温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下册
梁王.宣武节度使
后唐帝国 李存勖 晋王.河东节度使
后晋帝国3、石五敬代瑭十国河的东根节度源使:
藩镇割据局面的延 后汉帝国 刘知远续 北平王.河东节度使
后周帝国 郭威
邺都留守
4、五代十国的历史影响?
北方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 南方地区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 原有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发展。五 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 统一始终是一个必然趋势。
(1)背景:唐朝后 期,宦官专权,腐朽 贪婪 藩镇割据,压榨百姓 阶级矛盾尖锐。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下册
(2)概况: 黄巢起义的时间、经过、规模、建立的政权、结果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下册
(3)黄巢起义有什么影响?
材料:黄巢起义后,曾发布檄文,指斥宦官当政。并宣布要 “洗涤朝廷”,为民除害,对贪污犯赃的地方官吏处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ຫໍສະໝຸດ 新课探究一、安史之乱
1.安史之乱爆发的历 史背景?
1.开元末年唐玄宗追 求享乐,任人唯亲, 朝政日益腐败。2.社 会矛盾尖锐,边疆形 势紧张。3.节度使势 力膨胀,形成外重内 轻。4.安禄山担任三 个边地的节度使,逐 渐扩张势力。
唐玄宗李隆基
2.读史料:
材料:安禄山兼三大 兵镇独掌15万的兵力,拥 兵边陲,其手下骁勇善战, 甚获玄宗宠信,引来宰相 杨国忠忌恨。两人因而交 恶,而唐玄宗又对此不加 干预。安禄山久怀异志, 加上手握重兵,就以讨杨 之名举兵叛唐。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导入新课
《 玄 宗 幸 蜀 图 》
在马嵬坡,玄宗为保军心安定,忍痛命令高力士在 佛堂缢死杨贵妃。此后,玄宗入蜀。这就是《玄宗幸蜀 图》的历史背景,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唐朝由盛世到衰 败的过程,以从中汲取教训。
学习目标
1.了解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和背景; 2.了解黄巢起义和唐朝灭亡的基本 史实; 3.把握五代十国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1.安史之乱的基本情况。
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 思明一起发动叛乱。763年被平定。
2.安史之乱的影响。
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 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 由盛转衰。安史旧将和 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 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 面。
安禄山
二、黄巢起义和唐朝的灭亡
1.读教材和 图,抢答黄 巢起义的背 景和结果。
故,安禄山恭恭敬敬地说:“我们胡人的习俗,都
是先拜母亲,后拜父亲。”皇帝释然,对安禄山的
D 憨厚和朴实添了几分好感。这位皇帝是(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A 4.领导安史之乱的主要人物是( )
A.安禄山
B.宇文化及
C.朱温
D.姚崇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1.读史料: 材料:五代十国,包括五代与十国等众多割
据政权,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自唐朝灭亡 开始,至宋朝建立为止;也可以定义为到宋朝统 一十国剩余政权为止。
2.根据课本知识,抢答五代十国的历史 根源?
唐朝藩镇割据。
3.五代十国的历史影响?
北方战事不断,政局 动荡不安。南方地区 政局相对稳定,经济 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 定的发展。五代十国 时期,虽然政权分立, 但统一始终是一个必 然趋势。
方,不服从中央的政命,形成了自己的独立王国,
朝廷进一步失去对地方的控制,节度使林立,他们
拥兵自雄,互相兼并。藩镇割据的最严重后果是什
么( B )
A.影响中央财政收入 B.危害国家的统一局面
C.形成五代十国
D.使得中央政令无法实行
3.番禺日报2016年10月2日文章:……安禄山每次入
宫,都是先拜贵妃,再拜皇帝。皇帝不解,问他何
随堂训练
1.光明网2016年8月26日文章:天宝十四载,又请以
蕃将三十二人代汉将,组成一个以少数族武人为骨干、
有汉族失意文人和地方军人参加的财富力强的武装
A 集团,最终导致爆发( )
A.安史之乱
B.黄巢起义
C.七国之乱
D.八国之乱
2.滕州新闻网2016年3月11日文章:这些藩镇名义上
虽然是受唐朝中央政府的管制,实则是自己各霸一
背景: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 镇割据的态势日益严重,相互之间发生兼并 战争,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
1.读教材和图, 抢答黄巢起义的 背景和结果。
结果:起义军虽然一度 攻占了长安,最终却被 原为义军将领的朱温, 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 起义。
2.唐朝灭亡的基本情况?
朱温
朱温被其子所杀
朱温陆续兼并了北方的大小割据势力,907年, 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灭亡。
以史为鉴:
今天的中国政府存在着腐败问题,结合唐玄宗的 前半生和后半生的不同作为,导致不同的结果, 谈谈对你有何启示?
第一,在取得成就时,我们要保持戒骄戒 躁的恭谨态度。 第二,艰苦朴素的作风不能丢。 第三,人生应该始终如一地坚守自己的信 念。
第四,亲近贤达之人,远离不肖者。……
课堂小结
唐朝的兴亡过程
1.安史之乱爆发的历 史背景?
1.开元末年唐玄宗追 求享乐,任人唯亲, 朝政日益腐败。2.社 会矛盾尖锐,边疆形 势紧张。3.节度使势 力膨胀,形成外重内 轻。4.安禄山担任三 个边地的节度使,逐 渐扩张势力。
唐玄宗李隆基
2.读史料:
材料:安禄山兼三大 兵镇独掌15万的兵力,拥 兵边陲,其手下骁勇善战, 甚获玄宗宠信,引来宰相 杨国忠忌恨。两人因而交 恶,而唐玄宗又对此不加 干预。安禄山久怀异志, 加上手握重兵,就以讨杨 之名举兵叛唐。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导入新课
《 玄 宗 幸 蜀 图 》
在马嵬坡,玄宗为保军心安定,忍痛命令高力士在 佛堂缢死杨贵妃。此后,玄宗入蜀。这就是《玄宗幸蜀 图》的历史背景,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唐朝由盛世到衰 败的过程,以从中汲取教训。
学习目标
1.了解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和背景; 2.了解黄巢起义和唐朝灭亡的基本 史实; 3.把握五代十国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1.安史之乱的基本情况。
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 思明一起发动叛乱。763年被平定。
2.安史之乱的影响。
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 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 由盛转衰。安史旧将和 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 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 面。
安禄山
二、黄巢起义和唐朝的灭亡
1.读教材和 图,抢答黄 巢起义的背 景和结果。
故,安禄山恭恭敬敬地说:“我们胡人的习俗,都
是先拜母亲,后拜父亲。”皇帝释然,对安禄山的
D 憨厚和朴实添了几分好感。这位皇帝是(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A 4.领导安史之乱的主要人物是( )
A.安禄山
B.宇文化及
C.朱温
D.姚崇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1.读史料: 材料:五代十国,包括五代与十国等众多割
据政权,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自唐朝灭亡 开始,至宋朝建立为止;也可以定义为到宋朝统 一十国剩余政权为止。
2.根据课本知识,抢答五代十国的历史 根源?
唐朝藩镇割据。
3.五代十国的历史影响?
北方战事不断,政局 动荡不安。南方地区 政局相对稳定,经济 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 定的发展。五代十国 时期,虽然政权分立, 但统一始终是一个必 然趋势。
方,不服从中央的政命,形成了自己的独立王国,
朝廷进一步失去对地方的控制,节度使林立,他们
拥兵自雄,互相兼并。藩镇割据的最严重后果是什
么( B )
A.影响中央财政收入 B.危害国家的统一局面
C.形成五代十国
D.使得中央政令无法实行
3.番禺日报2016年10月2日文章:……安禄山每次入
宫,都是先拜贵妃,再拜皇帝。皇帝不解,问他何
随堂训练
1.光明网2016年8月26日文章:天宝十四载,又请以
蕃将三十二人代汉将,组成一个以少数族武人为骨干、
有汉族失意文人和地方军人参加的财富力强的武装
A 集团,最终导致爆发( )
A.安史之乱
B.黄巢起义
C.七国之乱
D.八国之乱
2.滕州新闻网2016年3月11日文章:这些藩镇名义上
虽然是受唐朝中央政府的管制,实则是自己各霸一
背景: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 镇割据的态势日益严重,相互之间发生兼并 战争,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
1.读教材和图, 抢答黄巢起义的 背景和结果。
结果:起义军虽然一度 攻占了长安,最终却被 原为义军将领的朱温, 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 起义。
2.唐朝灭亡的基本情况?
朱温
朱温被其子所杀
朱温陆续兼并了北方的大小割据势力,907年, 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灭亡。
以史为鉴:
今天的中国政府存在着腐败问题,结合唐玄宗的 前半生和后半生的不同作为,导致不同的结果, 谈谈对你有何启示?
第一,在取得成就时,我们要保持戒骄戒 躁的恭谨态度。 第二,艰苦朴素的作风不能丢。 第三,人生应该始终如一地坚守自己的信 念。
第四,亲近贤达之人,远离不肖者。……
课堂小结
唐朝的兴亡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