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套拱首件工程套拱施工技术方案
隧道仰拱首件工程施工方案

隧道仰拱首件工程施工方案1. 引言本文档旨在给出隧道仰拱首件工程的施工方案。
隧道仰拱是隧道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承受来自地面和覆土压力,并分散到整个隧道结构中,确保隧道的稳定和安全运行。
本方案将侧重于施工的步骤、方法和注意事项,以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2. 工程概述隧道仰拱是指位于隧道开挖顶部的拱形结构,通常由混凝土构成。
仰拱的施工是隧道工程的关键步骤之一,直接关系到隧道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本工程的目标是根据设计要求,按照规范和工艺要求完成隧道仰拱首件的施工。
3. 施工步骤3.1 准备工作在施工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1.安全检查:检查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设置了必要的警示标志。
2.材料准备:准备所需的混凝土、钢筋、模板等施工材料,并进行质量检查。
3.设备准备:准备吊装设备、运输设备和检测设备,并进行检查和调试。
3.2 模板安装1.模板制作:根据设计要求制作隧道仰拱的模板,确保模板的尺寸和形状与设计一致。
2.模板安装:使用吊装设备将模板悬挂在隧道顶部,确保模板位置准确、稳固。
3.3 钢筋布置1.钢筋加工:根据设计要求,在工地现场进行钢筋的加工和焊接,确保钢筋的强度和形状满足要求。
2.钢筋布置:按照设计要求,在模板上布置钢筋,包括主筋、横筋和箍筋,并使用绑扎线将钢筋固定好。
3.4 浇筑混凝土1.混凝土配合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包括水灰比、砂浆等级等。
2.混凝土搅拌:使用搅拌设备将混凝土材料充分搅拌,确保材料均匀,提高混凝土的质量。
3.混凝土浇筑:将搅拌好的混凝土从运输车辆中倒入模板中,逐层浇筑,确保密实度和平整度。
3.5 养护处理1.养护时间:根据混凝土材料的特性和环境条件,确定养护时间和方法。
2.养护方法:采取覆盖保湿、喷水养护等方法,保持混凝土的湿润和适宜的温度。
3.养护记录:记录养护过程中的关键数据,包括温度、湿度等,以便追溯和分析。
3.6 拆模验收1.拆模时间:根据混凝土的强度发展情况和养护要求,确定拆模时间。
隧道套拱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东花园隧道进口位于周宁县七步镇偏东方向约900m,S302省道东侧山坡处,往西下穿省道;出口位于周宁县七步镇东花园西侧山包西坡。
为双线双洞分离式隧道,隧道左线起迄桩号ZK68+745(▽672.609)~ZK70+580(▽712.927),长1835m,纵坡2.20%;右线起迄桩号YK68+705(▽671.092)~YK70+550(▽712.658),长1845m,纵坡2.25%,洞口洞门均为削竹式。
隧道洞口围岩主要为残坡积土~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洞身围岩主要为弱风化和微风化花岗岩,隧道Ⅱ、Ⅲ级围岩占隧道总长35.9%,Ⅳ级围岩占46.1%,Ⅴ级围岩占18.0%。
隧道主体工程主要包含洞口、洞身、防排水等,洞身结构按新奥法原理设计,采用复合式衬砌,防排水综合采用防、排、截、堵等治水手段,尽可能避免水土流失对地表生态的影响。
单位个套拱工程量表计划完成日期:1、隧道进口2009年11月20日至2009年12月20日;2、隧道出口2009年12月15日至2010年1月15日。
详见附件五《进度计划表》二、施工布署1.进入施工现场。
首先保证施工便道的畅通,施工用水,施工用电问题解决,施工现场平场到位,现场的机械停放场地、材料堆放场地、碾压到位再硬化C20混凝土20Cm厚,各种施工机械,中小型机械安装到位并安装调试完成,各种材料运到施工现场,并且合格证等资料齐全,材料试验报验到位,方可开始各项工序的施工。
2.在施工过程中,严密计划合理安排施工工序,上步工序完成后及时组织人员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只要有工作面就立即安排施工,不让工作面闲置,配备足够的施工机械,合理安排施工人员的增减,加强现场的施工和安全管理,创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环保优先,确保工期,保障工程顺利施工,全面履行合同工期。
3. 首先施工套拱两侧C15片石混凝土基础,待基础混凝土达到强度后立钢拱架(每个套拱三榀),然后测量放样准确定位出35根φ127导向管的位置并完成焊接加固,接着施工套拱内、外侧模板及封头板,验收工作结束后浇筑套拱混凝土,最后完成φ108超前管棚的钻孔和注浆施工。
隧道套拱、管棚施工方案

XX隧道套拱、管棚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XX隧道为一座高速公路分离式中隧道,进口位于十堰市张湾区汉江街道办XX西南侧,出口位于十堰市张湾区红卫街道办大沟水库东北侧,轴线方向约230º,呈北东~南西向展布。
左幅里程桩号ZK4+590~ZK5+185,全长595m,最大埋深约115m;右幅里程桩号YK4+590~YK5+185,全长595m,最大埋深约111m。
左幅进口和右幅出口洞门采用端均为台阶式,左幅出口和右幅进口洞门采用端均为端墙式。
隧道洞身段围岩为Ⅲ、Ⅳ、Ⅴ级,其衬砌类型为Z0c型、Z5+型、Z4型、Z3型其长度见表1-1。
隧道衬砌类型表(表1-1)二、自然及地质条件1、地形地貌隧址区属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地貌区,相对高差约160m,隧道轴线经过地段地面高程约370m~487m。
隧道进口地形坡度均较陡,自然坡角约35°~40°,山坡上植被较发育,分布有少量农田果园,坡脚处有少数居民点。
隧道进口端分布有乡村水泥路,交通较便利;出口端交通稍有不便。
2、地质构造隧址区位于秦岭褶皱系之东段,南秦岭印支冒地槽褶皱带(南秦岭构造带)二级构造单元之武当山复背斜范围内,可见明显的揉皱现象。
主要出露中元古界武当山群(Ptwd)片岩,片理产状略变化,实测片理产状分别为20°∠83、125°∠78°,212°∠70°7°∠60°节理裂隙较发育。
3、地层岩性e1+d1)片岩,具体分述如下:隧址区出露、揭露的地层主要为中古界武当山群(Q4e1+d):灰黄色,分布于山体表层,钻探揭示厚度4.64~5.6m,结强风化片岩(Q4构严重破坏,锤击易碎,成分为云母、石英等,裂隙发育,岩芯破碎,呈碎块状、短柱状,采取率65%~67%,RQD=40%~48%。
中风化片岩(Pt2wd):灰白色、深灰色、灰色,最大揭露厚度17.7m,变晶结构,片状构造,主要成分有云母、石英、长石等,节理裂隙较发育,岩芯呈短-长柱状,采取率80%~90%,RQD=50%~72%.4、水文地质条件隧道区地表水系较发育,主要为隧道出口端大沟水库水体、进口端冲沟内季节性流水以及大气降水形成的地表面流等,水量受季节性影响变化较大,其自然排泄畅通,隧道洞口地面标高远高于水库水位,对隧道施工影响较小。
隧道出口套拱施工方案(优选.)

川藏公路(西藏境)通麦至105道班段整治改建工程(K4101+108-K4111+665.176)隧道出口套拱首件施工方案编制:复核:审批:中星路桥川藏公路(西藏境)通麦至105道班段整治改建工程第三合同段项目经理部二O一二年十月十八日隧道出口套拱首件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合同段将选取K4103+177-K4103+179段隧道出口做为套拱首件工程,长度为2米,设计围岩级别V级,纵向坡度为-2.641%的单向坡,道路等级:二级公路,设计时速40km/h,隧道内轮廓线按建筑限界宽9.0m,高5.0 m设定,设计荷载:公路—II级。
进口段围岩级别属于Ⅴ级,本洞口施工理念是:严禁盲目大挖大刷,造成人为高边仰坡;在施作洞外截水沟时尽量保留原山体植被,减少截水沟的开挖痕迹。
洞口边仰坡开挖线和截水沟之间的植被必须保留,避免水土流失。
二、工程地质隧道区为藏东南温带湿润高原季风气候区,位于雅鲁藏布江上游河谷亚热带北缘,受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强烈影响,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一年分雨、旱两季,有“西藏的江南”之称。
据1953-1997年的历年气象资料统计,年平均气温13.1℃,最高为14.4℃(1953年),最低为12.2℃(1963年);最大年降水量为1708.7mm(1988年),最小年降水量为943.5mm(1971年)。
雨季一般在每年的3-10月份;旱季从11月至次年2月。
降雨日多,一般日降雨量为几毫米至数十毫米,也有暴雨,但出现频率小,降水垂直梯度达82.9mm/100m。
区内气候温和、湿润,受雅鲁藏布江下游水汽通道的影响,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360.5mm,降雨日多,雨日率达50%以上,雨季主要分布在每年的4~10月,雨量较平均,偶有较强的连续暴雨发生。
三、施工准备情况在开工前,修建好临时便道,配备好临时供水、供电、通风和通讯设施,对隧道口平面控制三角导线网控制点和水准点进行闭合测量,以确保开工后顺利施工。
公路隧道仰拱首件工程施工方案

公路隧道仰拱首件工程施工方案隧道工程是交通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隧道仰拱首件是隧道结构中的关键部分之一、在进行公路隧道仰拱首件工程施工时,需要考虑很多方面的因素,包括施工方法、施工步骤、安全措施等。
以下是一个关于公路隧道仰拱首件工程施工方案的详细介绍:一、施工方法:1.隧道仰拱首件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施工方法,具体步骤包括预制拱脚模板、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拱脚模板拆除等。
2.钢筋采用大直径钢筋,通过自动钢筋焊接机进行绑扎,确保钢筋的牢固连接和稳定性。
3.混凝土浇筑使用高强度混凝土,采用泵送方式进行施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均匀性。
4.完成混凝土浇筑后,进行拱脚模板的拆除工作,采用专业工具对模板进行拆除,确保拱脚的形状和尺寸满足设计要求。
二、施工步骤:1.施工前准备:根据设计图纸和相关技术要求,组织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及材料等,检查施工现场和施工材料的质量。
2.拱脚模板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在拱脚位置搭建模板支架,安装预制拱脚模板,并进行调整和固定。
3.钢筋绑扎:根据设计要求,在拱脚模板内部的钢筋骨架进行绑扎,保证钢筋的数量、位置和间距符合要求。
4.混凝土浇筑:在钢筋绑扎完成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采用泵送方式进行均匀浇筑,同时注意混凝土浇筑的速度和厚度控制。
5.拱脚模板拆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等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进行拱脚模板的拆除工作,使用专用工具进行拆除,并保持混凝土的完整性和平整度。
6.后续工序:拱脚模板拆除后,进行补强、抹灰和防水等后续工序,确保隧道仰拱首件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三、安全措施:1.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设置有效的施工围挡和警示标志,防止人员误入施工区域,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和安全。
2.严格操作规程:施工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操作规程进行作业,严禁违章操作和安全隐患。
3.定期检查施工设备: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4.加强教育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套拱怎么施工方案

套拱怎么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与目标本工程为套拱施工项目,位于XX区域,涉及XX建筑与XX设施的建设。
项目目标在于安全、高效地完成套拱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使用性能。
二、施工准备与条件现场勘查: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勘查,了解地质、气象、交通等条件,为施工提供基础数据。
施工图纸:根据工程需求,编制详细的施工图纸,明确施工尺寸、结构要求等。
施工队伍:组建经验丰富的施工队伍,进行必要的培训,确保施工能力。
设备与材料:准备施工所需的机械设备、材料等,并提前进行采购与检测。
三、套拱结构设计套拱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时应考虑荷载、变形、耐久性等因素,确保结构安全稳定。
四、材料选择与检验钢筋: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钢筋,确保其屈服强度、延伸率等指标符合要求。
混凝土:采用合格的混凝土,其强度等级、抗渗等级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其他材料:如模板、支架等,也应选用合格产品,并进行必要的检验。
五、施工流程与方法基础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基础施工,确保地基坚实、平整。
套拱模板搭建: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模板搭建,确保尺寸准确、稳固。
钢筋绑扎: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钢筋的绑扎工作,确保钢筋位置、间距等符合要求。
混凝土浇筑: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确保混凝土密实、无空洞。
养护与拆模: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养护,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拆模。
六、质量控制与检测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图纸、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对关键部位、隐蔽工程等进行必要的检测,如钢筋焊接质量、混凝土强度等。
施工完成后,进行整体验收,确保套拱结构安全、稳定。
七、安全管理与措施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施工人员及过往行人的安全。
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
定期检查施工设备、机械等,确保其安全、可靠。
制定应急预案,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预防和处理。
八、环境保护与治理施工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防尘、降噪措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夜间施工对居民生活造成影响。
隧道套拱施工方案

隧道套拱施工方案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一种隧道套拱施工方案,以满足项目的建设需求。
隧道套拱是在隧道内部进行施工,用于增强隧道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本方案将介绍隧道套拱施工的步骤、材料和施工要点,以确保施工过程安全、高效。
2. 施工步骤在进行隧道套拱施工之前,需要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清理隧道内部、检查隧道结构的整体情况等。
以下是具体的施工步骤:步骤1:砌筑隧道套拱模板首先需要搭建隧道内部的套拱模板,以确保套拱施工能够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模板的搭建需要考虑模板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采用合适的支撑结构。
步骤2:浇注混凝土通过泵送方式将预制好的混凝土浇注到隧道内部的套拱模板中。
浇注过程需要注意混凝土的均匀性和浇注速度,以保证套拱的强度和稳定性。
步骤3:养护完成混凝土浇注后,需要对套拱进行养护,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逐渐提高。
养护期间需要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同时避免外力的干扰。
步骤4:拆除模板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可以拆除隧道套拱模板。
拆除过程需要谨慎进行,以避免对套拱结构的损坏。
3. 施工材料隧道套拱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以下材料:•混凝土:选用高强度、耐久性好的混凝土材料。
•钢筋:用于增强混凝土的承载能力。
•模板:采用符合标准的模板材料,以确保施工质量。
•泵送设备:用于将混凝土泵送到套拱模板中。
施工材料的选择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项目的技术要求,以确保隧道的性能和安全。
4. 施工要点在进行隧道套拱施工时,需要注意以下要点:•安全第一:施工人员需要穿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范。
•施工质量:施工过程中需要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浇注、模板的稳定性和符合规范的施工质量。
•施工进度:根据项目的计划安排施工进度,合理组织施工人员和设备,确保施工进展顺利。
•防止质量事故: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质量监督和检查,避免出现质量事故,及时发现和处理施工质量问题。
5. 总结隧道套拱施工是增强隧道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的重要构造工序。
隧道出口套拱施工方案

川藏公路(西藏境)通麦至105道班段整治改建工程(K4101+108-K4111+665.176)隧道出口套拱首件施工方案编制:复核:审批:中星路桥川藏公路(西藏境)通麦至105道班段整治改建工程第三合同段项目经理部二O一二年十月十八日隧道出口套拱首件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合同段将选取K4103+177-K4103+179段隧道出口做为套拱首件工程,长度为2米,设计围岩级别V级,纵向坡度为-2.641%的单向坡,道路等级:二级公路,设计时速40km/h,隧道内轮廓线按建筑限界宽9.0m,高5.0 m设定,设计荷载:公路—II级。
进口段围岩级别属于Ⅴ级,本洞口施工理念是:严禁盲目大挖大刷,造成人为高边仰坡;在施作洞外截水沟时尽量保留原山体植被,减少截水沟的开挖痕迹。
洞口边仰坡开挖线和截水沟之间的植被必须保留,避免水土流失。
二、工程地质隧道区为藏东南温带湿润高原季风气候区,位于雅鲁藏布江上游河谷亚热带北缘,受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强烈影响,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一年分雨、旱两季,有“西藏的江南”之称。
据1953-1997年的历年气象资料统计,年平均气温13.1℃,最高为14.4℃(1953年),最低为12.2℃(1963年);最大年降水量为1708.7mm(1988年),最小年降水量为943.5mm(1971年)。
雨季一般在每年的3-10月份;旱季从11月至次年2月。
降雨日多,一般日降雨量为几毫米至数十毫米,也有暴雨,但出现频率小,降水垂直梯度达82.9mm/100m。
区内气候温和、湿润,受雅鲁藏布江下游水汽通道的影响,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360.5mm,降雨日多,雨日率达50%以上,雨季主要分布在每年的4~10月,雨量较平均,偶有较强的连续暴雨发生。
三、施工准备情况在开工前,修建好临时便道,配备好临时供水、供电、通风和通讯设施,对隧道口平面控制三角导线网控制点和水准点进行闭合测量,以确保开工后顺利施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套拱首件工程作业指导书一、工程概况牛厂坪隧道进口位于威信县扎西镇大房子村,出口位于威信县扎西镇桂香沟。
左线起讫桩号为NZK14+556.44~NZK16+330,长1773.56m;右线起讫桩号为NK14+544.44~NK16+385,长1840.56m;隧道最大埋深:左幅78m(右幅78m)。
设计为分离式隧道。
隧道进、出口端采用均端墙式洞门,其中左线进口设置7m明洞,右线进口设置7m明洞,左线出口设置3m明洞,右线出口设置5m明洞。
隧道设置人行横通道3处,车行横通道2处。
二、编制依据、原则、目的1、编制依据1.1. 宜毕高速公路威信至镇雄段高速公路两阶段施工图设计;1.2. 宜毕高速公路威信至镇雄段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实施要点、技术交底说明及工程量清单。
1.3.交通部规范、规程及标准:(1)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2)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 F80/1-2004)(3) 《公路隧道勘测规程》(JTJ063-85)(4)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2012)(5) 《焊接接头拉伸试验方法》(GB/T 2651-2008)(6)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G F90-2015)(7) 《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JTG G10-2016)(8) 以及国家、行业相关设计、施工、试验规范与规程1.4.业主有关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环保等方面的项目管理制度、规定。
2、编制原则2.1、符合性原则严格按照招标文件要求的工程质量目标和标段工期要求,全面符合施工安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文明施工和文物保护等方面的规定,严格遵守公路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条件、合同协议条款及补充协议内容。
2.2、坚持科学性、先进性、经济性、合理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结合本标段工程特点,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应用科学的施工组织方法,合理的安排施工顺序、优化施工方案。
搞好劳动力、材料、机械的合理配置,推广“四新”技术,做到施工方案科学、技术先进,确保设计意图实现。
2.3、节约资源、合理利用土地,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珍惜土地、合理利用,对施工临时用地进行合理规划、科学设计,尽量少占土地,保护耕地,保护植被。
2.4、积极引进、创新,加强综合管理的原则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提高施工技术和施工装备水平。
综合管理,合理调配,运用网络施工管理技术,组织连续、均衡、紧凑有序的施工,科学安排各项施工顺序,突出重点项目和关键工序,合理安排工序衔接。
2.5、推行施工标准化管理的原则创新“一个平台、两个准入、三个集中”的管理手段,建立统一信息化管理平台管理、二衬台车模板及施工原材料准入制度、钢筋加工场和预制梁场及混凝土拌和场集中设置。
2.6、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原则确立质量目标,制定创优规划,执行ISO9001质量标准,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
2.7、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结合本工程特点,制定积极有效的安全管理、技术、组织、经济措施,确保人身安全和工程安全。
2.8、高度重视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文物保护的原则实行文明施工,重视环境保护和文物保护,严格执行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和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争创“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
3、编制目的为了保证牛厂坪隧道套拱施工安全及质量特制定本方案。
三、前期准备工作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施工场地的平整、图纸审核、施工测量、编制实施性施工技术方案、材料计划及劳动力和机械的配置等。
2、施工前应打通施工便道,平整好施工场地,拟在洞口附近设置混凝土拌和站并修筑空压机房、变压器房、高压水池、沉砂池等临时设施,为进场施工作好准备。
3、图纸审核实行三级审核原则,即由公司总工办、项目部总工室审核图纸,发现问题后,立即书面反馈监理和设计单位及时更正和说明。
4、施工前的交桩复测和控制测量将由我单位精测队进行,施工中测量由隧道工程师组织测量工程师操作并由项目分段技术负责人定期复测。
5、由项目分段技术负责人负责并由工程技术室隧道专业工程师编制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方案,具体指导隧道施工。
由项目分段工程部做好详细的隧道施工组织安排,包括劳动力配置、机械配置和月、季的材料计划,以保证隧道施工的顺利进行。
针对隧道进口洞门覆盖层较厚、结构松散,在隧道洞口开挖过程中可能出现顺层滑坡及塌陷,在进洞前将部分松散堆积物进行清除卸载;同时考虑在隧道明洞洞门所占为区域以外的边坡进行临时防护。
四、施工技术方案及措施为保证套拱拱脚基底不出现局部呈现沉降,如若基底为松散土质,套拱基础进行扩大、加深,具体扩大、加深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同时填筑混凝土至套拱基底设计标高;如若基底为基岩,必须彻底清除虚碴,填筑混凝土至套拱基底设计标高。
为了保证套拱尽量靠近仰坡坡面,以减少套拱长度进而保证超前大管棚施工精确度,在确定套拱端头里程桩号后进行套拱拱脚范围坡面开挖,预留套拱断面中间核心土。
套拱对控制超前大管棚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为此套拱施工精确度非常重要,同时为保证超前大管棚控制的精确度,其长度应尽量控制在2m。
套拱施工工艺如下:①根据设计结合现场情况进行测量放线,确定套拱施工里程及套拱拱架加工尺寸。
②编制套拱钢拱架;Ⅰ18钢拱架环向安装,纵向分布HRB400Φ20连接钢筋,拱架底部28a槽钢纵向连接。
③导向管(导向管为钢管φ140mm,壁厚8.0mm,节长2.0m。
)作为管棚的导向管,安设的平面位置、倾交角、外插角的准确度直接影响管棚的质量。
现场施工利用全站仪在钢架上测量定出其平面位置,设定孔口管的倾角、外插角,然后通过HRB400Φ20固定钢筋将导向管按设计要求焊接在套拱钢拱架上,导向管应牢固焊在工字钢上,促使钢拱架与管棚导向管焊成整体,防止套拱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产生位移。
此外,导向管靠近掌子面端头必须密贴作业面。
④沿套拱内外两侧、导向管前后两侧环向安装模板,同时将导向管两端进行封堵,便于随后的套拱混凝土施工。
⑤套拱采用C20混凝土进行浇筑,待套拱混凝土强度达到80%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管棚钻孔作业。
五、施工组织安排人员由:分段技术负责:、现场技术负责:、现场质检负责:、现场试验负责:、现场安全负责人:、现场环保负责人:、熟练工15人组成,并根据施工要求配备,挖掘机:2台、装载机:2台、电焊机4台、全站仪:1台。
测量放样及相关技术工作到位,施工前各项准备工作就绪。
六、施工组织机构我合同段将及时把拟投入的人员、设备进场到位。
成立宜毕高速公路项目经理部,部下设置项目四个施工班组,投入相应专业施工队伍来承担本合同工程的施工任务,项目经理部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履行相应的岗位职责,与业主、监理进行各方面的业务往来,项目施工班组下设各专业施工队伍,各专业施工队伍设置相应的施工作业班组,并配备相应的现场技术人员、质检人员、试验人员、安全人员等。
项目经理部对工程项目实施全面管理,履行施工合同所规定的各项义务,各专业施工队伍在项目经理部的指挥、管理下进行施工,实行项目分段负责制。
拟设置的现场施工组织机构框图如下所示:七、临时设施隧道临时生产设施主要包括混凝土拌和站、钢构件加工厂、空压站、炸药临时存放点、工人生活区、水池、施工便道、施工用电等设施。
1施工生产、生活设施混凝土拌和站、钢筋加工厂、空压站、炸药临时存放点、工人生活区等2、施工便道隧道进口施工便道现满足隧道进口段施工生产需要。
3、施工用电隧道进口安装2台变压器供隧道用电,1台400KVA,1台800KVA。
4、施工用水在隧道进口右侧已有自然水渠,供隧道施工和混凝土拌合用水。
用水采用高压泵加压。
八、质量控制措施(一)我项目部建立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质量检验工作,以预防为主,把关与预防相结合,运用数理统计方法,使质量贯穿于测量、材料、设备等施工全过程,不断提高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的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工作,即要求施工管理和施工操作者都要按程序、按标准,合理、科学地组织施工,以达到质量目标。
为进行质量控制成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主要组员如下:组长:(项目总工)副组长:(项目质检工程师)组员:(二)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工作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法1、程序化(1)、施工管理程序化①审图,编制施工组织设计;②技术要求、质量标准交底。
(2)施工操作程序化①施工准备,科学安排施工工序;②按工艺要求顺序施工,做到边施工边自检互检。
2、标准化(1)施工管理标准化①以设计图纸、《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为技术指导,进行质量目标标准设计;②按技术要求选用有经验的工作人员进行现场管理;③各级管理人员必须挂牌上岗,施工现场须设立施工牌。
(2)施工操作标准化①以设计图纸、《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为施工依据进行施工;②按专业工种要求选用有经验的工作人员进行现场管理。
3、规范化(1)施工管理规范化①按“工艺操作规程”要求施工;②按质量目标措施及其他质量管理制度指导工作。
(2)施工操作规范化①按“工艺操作规程”要求施工;②按质量目标措施及其他质量管理制度指导工作。
(三)保证工程质量的措施1、严格落实指挥部、监理和项目部的工程质量要求,加强学习,统一认识,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落实规章制度。
2、实行管理人员挂牌上岗制度,严禁无牌上岗。
3、组织施工人员认真执行施工技术规范、设计标准、操作规程,做好技术交底、工序交底,严格按设计图纸、技术交底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质量检验不合格和资料不齐全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技术交底采用层层落实的办法,将控制高程、平面位置、几何尺寸、材料要求、施工工艺等技术质量规定,向现场管理员、试验检测人员、机驾人员及劳务承包人当面交代清楚,明确责任。
4、尊重监理,在监理指导下工作,实行监理工程师检验、签证制度,分项工程检验、记录、签证齐全。
5、工程施工过程,必须在施工现场设立“施工须知”,“施工须知”的内容必须按照指挥部的要求据实填写。
现场管理员要全过程进行监控,严格控制材料质量,不合格材料严禁进场;严格控制施工工艺,不符合要求的操作工艺立即进行纠正。
6、试验检测人员必须按照规范和标准规定的试验检测项目和频率进行取样试验现场检测,及时提供试验检测结果,对工程质量问题及时进行返工或采取补救措施,无论是返工还是补救,均须进行重新检测,直到符合要求止。
7、操作人员做到懂质量标准、懂操作规程;会看图、会操作、会检测;坚持按要求施工,做好自检。
8、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材料质量。
9、对工程的外观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凡不符合“平、直、顺、美”标准的,必须返工或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