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
【高中化学】基本营养物质(1) 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非营养性甜味剂又被人们叫做低能量甜味剂,只需要很少的量就可以产生足够的甜度, 且几乎不含热量。目前市面上常见的代糖主要有安赛蜜、阿斯巴甜、木糖醇、纽甜、糖精、 甜蜜素、甜菊糖苷、三氯蔗糖等。
1.糖类是生命的基础能源,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糖类都可以水解 B.糖类是具有甜味的物质 C.糖类都含有C、H、O元素 D.糖类都符合Cn(H2O)m的通式
糖类
实验探究四
淀粉的检验
实验步骤 在试管中加入0.5 g淀粉和4 mL 2 mol/L H2SO4溶液,加热。待溶液冷却后向其中 加入NaOH溶液,将溶液调至碱性,再加入少量新制的Cu(OH)2 ,加热。观察并解释实验现象
基本营养物质
糖类
实验探究三
淀粉水解反应
实验现象 最终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基本营养物质
糖类
葡萄糖是最重要的单糖,是构成多种二糖和多糖的基本单元
葡萄糖
结构式 H C O H C OH H C OH H C OH H C OH H C OH H
基本营养物质
葡萄糖结构分析
HC O H C OH H C OH H C OH H C OH H C OH
H
糖类
醛基 羟基
官能团决定物质的主要化学性质, 因此葡萄糖兼有醛基和羟基的性质
维生素
人体必需的基本营养物质
基本营养物质
糖类
又叫做碳水化合物,由C、H、O三种元素组成,这一类化合 物的化学组成大多符合Cn(H2O) m 的通式。
生活中常见的糖类
植物种子或块茎
带甜味的水果
甘蔗等
人体摄入的糖类 物质主要是淀粉!
2024秋季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蛋白质》

教学设计:2024秋季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蛋白质》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理解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元素和结构特点(氨基酸、肽键、肽链等)。
2.学生能够掌握蛋白质的主要性质(如水解、变性、颜色反应等),并理解这些性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学生能够识别蛋白质在生物体中的重要作用,包括作为结构物质、酶、激素等。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和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运用类比和模型构建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培养尊重生命、关注健康的科学态度。
2.引导学生关注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树立健康饮食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蛋白质的组成元素、结构特点、主要性质及其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蛋白质复杂的多级结构和功能的关系,以及蛋白质变性的实质。
三、教学资源•教材及配套教辅材料•多媒体教学课件,包含蛋白质的结构模型、实验视频等资料•实验器材:蛋白质样品(如蛋清)、双缩脲试剂、酒精灯、试管等•实物样品或模型:蛋白质分子结构模型四、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蛋白质的基本知识。
•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观察蛋白质的性质,如颜色反应(双缩脲反应)。
•讨论法:针对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营养与健康等话题进行讨论。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课件展示蛋白质的结构模型、实验过程等,增强教学效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生活实例导入:展示一张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图片(如鸡胸肉、鸡蛋等),提问:“这些食物中富含哪种营养物质?这种营养物质对我们的身体有哪些好处?”引导学生思考并引出蛋白质的话题。
2. 新课教学•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介绍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元素(C、H、O、N,部分含S、P等),强调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蛋白质的结构特点:••讲解氨基酸的结构特点,特别是α-氨基和α-羧基。
18-19 第3章 第4节 基本营养物质

• 固
新
双
知 放能量;
基
合
②油脂有保持体温和保护内脏器官 的作用;
作
课
探
③油脂能增加食物的滋味,增进食欲,保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究
时 分
• 攻
④工业上常用油脂来制取肥皂 。
层 作
重
业
难
返 首 页
自 主
(3)蛋白质的作用
当 堂
预
达
习 •
①蛋白质存在于一切细胞中,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必需和非必需
自
当
主
1.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堂
预
达
习
(1)糖类、蛋白质的组成元素均只有 C、H、O( )
标
•
•
探 新
(2)糖类就是有甜味的物质,有甜味的物质就是糖( )
固 双
知
(3)葡萄糖和果糖的分子式都是 C6H12O6,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
基
合
(4)可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病人是否患有糖尿病( )
当 堂
预
达
习 乳化剂、色素、调味剂、强化剂、抗氧化剂、防腐剂等调和而成。
标
•
•
探 新
(1)脂肪和油都属于酯类物质,它们的主要区别是脂肪常温下为________
固 双
知
基
体,油常温下为________体。
合 作
(2)将植物油进行氢化时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
课
探
时
究
分
•
层
攻
【答案】 (1)固 液 (2)加成反应
作
课
探 液发生反应,D 项正确。]
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精品课件 第七章 有机化合物 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 第1课时 糖类

代表物的 分子式
_ ________
_ __________
_ ___________
续表
类别 代表物间 的关系 在自然界 的存在
代表物的 用途
单糖 互为__同__分__异__构__体__
水果、蜂蜜
营养物质,食品工 业原料
二糖
多糖
互为__同__分__异__构__体__
不是同分异构体
蔗糖:甘蔗、甜菜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 淀粉在稀硫酸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了葡萄糖
(2)若检验淀粉水解产生了葡萄糖,怎样检验淀粉是否完全发生水解? __提__示__:___取__淀__粉__水__解__液__,__滴__加__碘__水__,__若__溶__液__不__变__蓝__,__说__明__淀__粉__完__全__水__解__;__若__溶__液__变__成__ _蓝__色__,__说__明__淀__粉__未__完__全__水__解__。_
①葡萄糖与氢氧化铜反应[教材实验7-7(1)]
实验 操作 现象 试管中生成了__砖__红__色沉淀 结论
②葡萄糖的银镜反应[教材实验7-7(2)]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试管内壁形成光亮的__银__镜__
2.淀粉和纤维素
(1)淀粉
①淀粉与碘反应[教材实验7-8(1)]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将碘溶液滴到一片馒头或土豆上,观察现象 馒头或土豆出现__蓝__色 馒头或土豆中含有__淀__粉__
方法突破
检验淀粉水解程度的实验操作及结论 (1)实验操作流程
(2)实验现象及结论
情况 ① ② ③
现象A 溶液呈蓝色 溶液呈蓝色 溶液不呈蓝色
高中化学必修2 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

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学业要求核心素养对接1.了解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元素组成。
2.了解糖类的分类及葡萄糖和果糖的结构。
3.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
4.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5.了解淀粉水解产物的检验方法。
通过对基本营养物质的学习,培养学生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知识梳理]知识点一基本营养物质如图是人体需要的基本营养物质,它们分别属于哪类化学物质?各自有什么样的性质?请完成下列知识点:1.种类2.组成元素糖类、油脂、蛋白质组成的共同元素为C 、H 、O ,蛋白质除含有上述几种元素外还含有N 、S 、P 等元素。
知识点二 糖类 1.分类及代表物代表物 代表物分子式 代表物间的关系 单糖 葡萄糖、果糖 C 6H 12O 6 同分异构体 二糖 蔗糖、麦芽糖 (C 12H 22O 11) 同分异构体 多糖淀粉、纤维素(C 6H 10O 5)n不属于同分异构体2.糖类的化学性质 (1)特征反应 ①[实验7-7]②[实验7-8]淀粉――→I 2变蓝。
(2)水解反应①蔗糖水解:蔗糖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 12H 22O 11(蔗糖)+H 2O ――→催化剂C 6H 12O 6(葡萄糖)+C 6H 12O 6(果糖)。
②多糖水解:淀粉(或纤维素)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 6H 10O 5)n (淀粉)+n H 2O ――→催化剂 n C 6H 12O 6(葡萄糖)。
3.糖类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知识点三 蛋白质 1.存在和组成(1)存在:蛋白质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
(2)组成:由C 、H 、O 、N 、S 等元素组成,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2.化学性质 (1)水解反应 ①蛋白质――→催化剂(如蛋白酶)水解最终产物氨基酸――→一定条件下蛋白质 ②重要的氨基酸名称结构简式甘氨酸丙氨酸(2)变性、显色、灼烧 ①[实验7-9] 实验操作向鸡蛋清中加入几滴醋酸铅溶液向鸡蛋清中滴入几滴浓硝酸在酒精灯上灼烧一小段头发和丝织品 实验现象加热后,鸡蛋清沉淀,加入蒸馏水,凝结的鸡蛋清不溶解溶液变为黄色 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②总结:蛋白质的变性:在紫外线照射、加热或加入乙醇、甲醛、酸、碱、重金属盐的情况下,蛋白质会发生性质上的改变而聚沉。
基本营养物质

答案:(1)C18H32O2 (2)CH3—(CH2)16—COOH 硬脂酸(或十八烷酸、十八酸)
(3)CH3CH2CH2CH2COOH、 CH3CH2CH(CH3)COOH、 (CH3)2CHCH2COOH、
(CH3)3CCOOH
8.下面有6种有机物,用提供的试剂分别
鉴别,将所用试剂及产生的现象的序号填
在各个横线上。
有机物
试剂
现象
(1)甲 苯
(2)苯 a.溴水
A.橙色褪去
乙稀 b.酸性高锰酸钾 B.紫色褪去
(1(()43_))酚萄_苯葡糖__cd_..浓_碘溶_硝水液_酸______CD_..呈出_沉蓝现_淀_色红;色 (2()5_)_淀__e_._三_氯_化_铁_溶__液__E_.呈_黄__色;
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
1.理解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构成特点。
2.理解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重要性质。
3.认识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对于人类日常 生活、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1.分析构造,分析多羟基醛、酮(单糖)的 性质;善于比较,把握蔗糖和麦芽糖、淀 粉和纤维素的区别。
2.看“酸”“醇”、析构成,分辨“酯”和“脂”;
3.蔗糖、麦芽糖分子式都为________, ________不同,也互称为________。
4.淀粉和纤维素分子构成都可用 ________表达,由于________不同, 因此两者不是________。
5.油脂重要由________三种元素构成。 油脂在化学成分上都是________与 ________所生成的________,因此 油脂属于________类。油脂分为 ________和________两类。
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

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学习目标】⑴掌握糖类和蛋白质的重要性质⑵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用途【基础知识】二、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性质1、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⑴葡萄糖的特征反应:①在碱性、加热条件下,能②在碱性、加热条件下,也可使应用:⑵淀粉的特征反应⑶蛋白质特征反应:①②应用:2、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水解反应①双糖、多糖可以在稀酸的催化下,最终水解为。
有关化学方程式:②油脂酸性水解: 碱性水解: 用途:③蛋白质水解:三、糖类、油脂、蛋白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1、糖类物质的主要应用⑴葡萄糖和果糖的存在和用途①存在:、、②主要用途、、、⑵蔗糖的存在和用途①存在:、②主要用途⑶淀粉①存在:②主要用途、⑷纤维素①存在:、、、②主要用途、、、2、油脂的主要应用⑴油脂中的碳链含时,主要是油脂中的碳链含时,主要是⑵应用:脂肪在人体内的化学变化是,然后再分别进行,油脂同时还有的作用3、蛋白质的主要应用食用:纺织业:皮革业:医药业:化工业:⑷酶:酶是一类,是。
【自主探究】有下列物质:①碘水;②银氨溶液;③NaOH溶液;④稀硫酸;⑤浓H2S04在进行淀粉水解实验(包括检验水解产物和水解是否完全)时,除淀粉外,还需使用上述试剂中的一部分,判断使用的试剂及其先后次序为 ( )A.④①③② B.①④②③ C.⑤①③② D.①②⑤③【自我测试】1.有四种有机物④葡萄糖,其中既能发生酯化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2.某广告称某种牌号的八宝粥(含桂圆、红豆、糯米等)不加糖,比加糖还甜,最适合糖尿病人食用。
你认为下列关于糖尿病人能否食用此八宝粥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这个广告有误导喜爱甜食的消费者的嫌疑,不加糖不等于没有糖 ( )B.不加糖不等于没有糖,糖尿病人食用需慎重C.不能只听从厂商或广告商的宣传,应咨询医生D.糖尿病人应少吃含糖的食品.该八宝粥未加糖,可以放心食用3.下列物质不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A.葡萄糖和果糖 B.蔗糖和麦芽糖c.正丁烷和异丁烷 D.淀粉和纤维素4.(多选)下列有关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以用灼烧的方法来区别蚕丝和棉花纤维B.人体内氨基酸分解代谢的最终产物是二氧化碳、水、尿素C.人体内所有氨基酸都可以相互转化D.蛋白质遇硝酸都能显黄色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一诗句中的“丝”和“泪”分别指( )A.蛋白质,烃 B.蛋白质,硬化油 C.淀粉,油脂 D.纤维素,脂肪6.下列同学饮食习惯科学的是 ( )A.多吃肉,少吃蔬菜水果 B.合理摄入糖类、油脂等,注意膳食平衡C.为防止变胖,炒菜时不放油 D.多饮用纯净水,少饮用矿泉水7.下列物质中互为同系物是 ( )A.葡萄糖和蔗糖 B.蔗糖和麦芽糖 C.乙酸和丙酸(CH3CH2COOH) D.乙醇和甘油疑点反馈:(通过本课学习、作业后你还有哪些没有搞懂的知识,请记录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精)

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学习目标】1.知道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
2.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主要性质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过程】一、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阅读课本78页,完成以下内容:1、单糖、双糖、多糖在元素组成和分子式上各有什么特点?2、葡萄糖和果糖,蔗糖和麦芽糖分别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性质不同,试推测原因:3、葡萄糖和果糖,蔗糖和麦芽糖,淀粉和纤维素两两之间分别是什么关系?4、油脂包括和,前者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后者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它们的组成元素是。
5、蛋白质是连接成的高分子,其组成元素是等。
二、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1、完成79页实验3-5并阅读有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葡萄糖的特征反应:①②(2)、淀粉的特征反应:(3)、蛋白质的特征反应:2、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水解反应(1)双糖、多糖可以在的催化下,最终水解为分别写出蔗糖及淀粉(或纤维素)水解的方程式:(2)油脂在催化条件下可以水解。
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为;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为。
称为皂化反应,工业中常用此反应。
(3)蛋白质在作用下可以水解成。
三、糖类、油脂、蛋白质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阅读课本80-81页有关内容,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课堂练习】1.下列哪种物质的元素组成与其它的不同的是()A.蛋白质B.糖类C.油脂D.淀粉2.青苹果汁遇碘溶液显蓝色,熟苹果能还原银氨溶液,这说明A.青苹果中只含淀粉不含糖类B.熟苹果中只含糖类不含淀粉C.苹果转熟时淀粉水解为单糖D.苹果转熟时单糖聚合成淀粉3.为了鉴别某白色纺织品的成分是蚕丝还是“人造丝”,通常选用的方法是()A.滴加浓硝酸B.滴加浓硫酸C.滴加酒精D.火焰上灼烧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糖类物质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物,是动植物所需能量的来源B.葡萄糖可用于医疗输液C.蔗糖主要存在于甘蔗和甜菜中D.油脂只能在碱性溶液中水解5.下列物质不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A.蛋白质B.葡萄糖C.油脂D.烷烃6. 麦芽糖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下列物质经过彻底水解后,其产物是两种糖的是()A.蔗糖 B.麦芽糖 C.淀粉D.纤维素7.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油脂属于酯类B.油脂没有固定的熔、沸点C.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D.油脂都不能使溴水褪色8.向淀粉中加入少量稀H2SO4,并加热使之发生水解反应,为测定水解的程度,需下列试()剂中的①氢氧化钠溶液②银氨溶液③新制氢氧化铜④碘水⑤氯化钡溶液A.①⑤B.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
(时间:30分钟)
基础达标
1.万卡特拉曼·莱马克里斯南、托马斯·施泰茨和阿达·尤纳斯三位科学家因为“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核糖体含有的元素除氮、磷等元素外,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A )
A.C、H、O
B.C、Fe、H
C.C、H、Na
D.H、O、K
解析:核糖体是由RNA和蛋白质构成的,一定含有C、H、O等元素。
2.下列物质水解产物为纯净物的是( B )
A.蔗糖
B.纤维素
C.蛋白质
D.油脂
解析:一分子蔗糖水解生成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蛋白质水解产物为不同的氨基酸;油脂水解产物为高级脂肪酸和甘油(酸性条件下)或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碱性条件下);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只有葡萄糖。
3.在病人的尿液中,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共热,如果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说明在病人的尿液中含有( D )
A.淀粉
B.乙醇
C.乙酸
D.葡萄糖
解析:只有含有醛基的物质(如葡萄糖),才能被新制Cu(OH)2氧化,而Cu(OH)2被还原为砖红色Cu2O。
4.下列关于基本营养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淀粉、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B.葡萄糖和蔗糖既不属于同分异构体,也不属于同系物
C.牛油不能使溴水褪色
D.蛋白质水解的产物为氨基酸
解析:A中,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B中,葡萄糖分子式为C6H12O6,蔗糖分子式为C12H22O11,故不属于同分异构体,也不属于同系物。
C中,牛油属于脂肪,不含不饱和键,故不能使溴水褪色。
5.下列实验中,没有颜色变化的是( D )
A.葡萄糖溶液与新制的Cu(OH)2混合加热
B.淀粉溶液中加入碘酒
C.鸡蛋清中加入浓硝酸
D.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解析:淀粉在稀硫酸的催化作用下,最终水解成葡萄糖,但这一过程中没有颜色变化。
A选项会有砖红色沉淀产生,B选项淀粉遇碘变蓝色,C选项鸡蛋清遇硝酸会变黄,这是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6.下列关于各物质水解应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A.油脂的水解又称为皂化反应,故可用油脂的酸性水解来制备肥皂和甘油
B.可以以淀粉、纤维素为原料通过水解制得葡萄糖
C.人体对食物中蛋白质的消化其实就是使蛋白质发生了水解
D.用粮食酿酒与淀粉的水解有着密切的关系
解析: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称为皂化反应,A错误;淀粉、纤维素的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B项正确;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人体后,在酶的作用下发生水解生成氨基酸,才能被人体吸收,C正确;酿酒首先利用的就是多糖水解生成葡萄糖,再由葡萄糖转化成酒精,D项正确。
7.现有淀粉溶液、蛋清、葡萄糖溶液,区别它们时,下列试剂和对应现象依次是( C )
试剂:①新制Cu(OH)2②碘水③浓硝酸
现象:a.变蓝色 b.砖红色沉淀 c.变黄色
A.②—a、①—c、③—b
B.③—a、②—c、①—b
C.②—a、③—c、①—b
D.②—c、③—a、①—b
解析:检验淀粉用碘水,现象是溶液变蓝;检验蛋清(蛋白质)用浓HNO3,现象是变黄色(颜色反应);检验葡萄糖用新制Cu(OH)2,现象是生成砖红色沉淀。
8.(2011年广东理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纤维素和淀粉遇碘水均显蓝色
B.蛋白质,乙酸和葡萄糖均属电解质
C.溴乙烷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生成乙烯
D.乙酸乙酯和食用植物油均可水解生成乙醇
解析:纤维素遇碘不显蓝色,A项错误;蛋白质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葡萄糖是非电解质,B 项错误,溴乙烷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CH2CH2,C项正确;植物油水解得到的是丙三醇,D项错误。
9.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用以检验淀粉水解的情况: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D )
A.淀粉尚有部分未水解
B.淀粉已完全水解
C.淀粉没有水解
D.淀粉已发生水解,但不知是否完全水解
解析:因为混合液呈碱性,所以加碘水不变蓝,不能说明不含淀粉;而加入新制Cu(OH)2生成砖红色沉淀,说明其中含有葡萄糖。
故结论应为:淀粉已水解。
能力提升
10.(2011年无锡辅仁高级中学期中)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1)油脂被摄入人体后,在酶的作用下水解为高级脂肪酸和(写名称),进而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提供能量,或作为合成人体所需其他物质的原料。
(2)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最终水解为葡萄糖(C6H12O6),部分葡萄糖在体内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写出葡萄糖在体内被氧化的化学方程
式:。
答案:(1)甘油
(2)C6H12O6+6O26CO2+6H2O
11.用含淀粉的物质制备陈醋(醋酸)的主要过程,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1)
;
2CH3CH2OH+2CO2↑;
(2)C6H12O6
葡萄糖
(3)
;
(4)2CH3CHO+O22CH3COOH。
检验所酿的陈醋中是否含有淀粉的方法是:。
答案:(1)(C6H10O5)n(淀粉)+nH2O nC6H12O6(葡萄糖)
(3)2CH3CH2OH+O22CH3CHO+2H2O
(4)取适量样品于一试管中,然后向其中加入少量碘水,若变蓝,则含有淀粉,反之则没有
12.现有四种物质:A.乙烯 B.葡萄糖 C.油脂 D.蛋白质,试按要求填写有关物质的序号:
(1)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有。
(2)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有。
(3)一定条件下能与H2O反应的物质有。
(4)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有。
解析:(1)乙烯只含C、H两种元素;葡萄糖和油脂只含C、H、O三种元素;蛋白质除C、H、O元素外,还有N、S、P等元素。
(2)葡萄糖分子中含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其余三种物质均不能。
(3)乙烯能与H2O加成,油脂和蛋白质均能水解。
(4)乙烯和葡萄糖不能水解;植物油既能水解又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蛋白质能水解但不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1)B、C (2)B (3)A、C、D (4)C
13.某有机物A化学式为C x H y O z,15 g A完全燃烧可生成22 g CO2和9 g H2O。
试求:
(1)该有机物的最简式;
(2)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且和Na2CO3混合有气体放出,A和醇能发生酯化反应,则A的结构简式
为;
(3)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且是易挥发有水果香味的液体,能发生水解反应,则其结构简
为;
(4)若A分子结构中含有6个碳原子,具有多元醇和醛的性质,则其结构简式
为。
解析:n(C)=
22 g
44 g/mol
=0.5 mol,
n(H)=9 g
18 g/mol
×2=1 mol,
n(O)=15 g-0.5mol×12 g/mol-1mol×1 g/mol
16 g/mol
=0.5 mol
所以:x∶y∶z=0.5 mol∶1 mol∶0.5 mol=1∶2∶1
则其通式可表示为(CH2O)n。
(1)该有机物最简式为CH2O。
(2)此时A应为羧酸,30n=60,所以n=2,分子式为C2H4O2,可为CH3COOH。
(3)此时A为酯且n=2,分子式为C2H4O2,结构简式为。
(4)n=6,再结合性质推知A为葡萄糖。
答案:(1)CH2O
(2)CH3COOH
(3)HCOOCH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