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遂良楷书特征

合集下载

唐·褚遂良楷书的三个特点

唐·褚遂良楷书的三个特点

唐·褚遂良楷书的三个特点《书断》评其书:“若瑶台青琐,窅映春林。

美人婵娟,不任罗绮,增华绰约,欧、虞谢之”。

“褚公书看似疏瘦,实则腴润,看似古淡,实则风华,盘郁顿挫,运笔都在空中,突然一落,偶然及纸,而字外之力,笔间之意,不可穷其端倪”。

唐太宗倡导王字,褚遂良亦深悟二王行法,以虚运实、化实入虚,形成了既饶骨力、又丰神韵,瘦润华逸、清静刚毅,其用笔正如褚遂良所说:“如锥划沙,如印印泥。

”综合历代评论和笔者学习褚体楷书的体会,我认为学习褚遂良楷书必须认识到褚楷的以下三个特点:1、端庄而秀丽这是褚楷至今深受大家喜爱的第一大特点。

端庄是以其超越的结字能力为前提的,褚楷无论何碑何帖都非常自然地表现了严格而和谐的结构,方正庄严,富有庙堂之气;笔划组成毫无牵强附会,端正匀称,饱含出水芙蓉之姿;秀丽是其才情的表达,褚楷瘦硬而灵动的线条辅助在方正严谨的结体上真是大秀美,而平正中时时流露出神出鬼没的犀利,把血肉筋骨与作者内心的儒雅之气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似潺潺清泉湍于茂林修竹,若茁茁青松挺于崇山峻岭,象脉脉含情淑女之回眸一笑。

2、流畅而凝重褚楷在解决这对矛盾上可谓彰显了作者横溢的才华,恐怕也是至今书坛依然尊崇的原因。

褚楷除早期的《孟法师碑》以欧法居多,凝重厚实为主要特点外,其余碑帖都带有自然流畅、凝重沉着的褚氏风格,是褚楷成熟的标志之一。

不雕不饰、不拘小节、灵巧空明、情采飞扬,出入自由.大气开张、凝笔聚墨、宜长合短、盼顾有度、提按分明。

流畅而不失为荒唐,凝重而不失为拖沓,特别是墨迹《倪宽赞》中都能感受到。

3、直率而多姿褚楷的空中用笔动作如果连起来看,基本上都是行或草书的姿态,墨迹本中直接使用了行书。

同时,在结字的开合欹侧、轻重疾缓,以及同一字、同类笔划的处理上己?刃有余,极富变化。

时而横入直出,时而回锋藏尾;时而斩钉截铁,时而舖毫平出;时而轻掠顺扫,时而曲笔凝钩。

在这些极多变化和丰富多姿的笔端运动中,创造了烂漫的天机,呈现了婀娜的丰韵,是无声的音乐和美妙的舞姿。

褚遂良楷书风格研究

褚遂良楷书风格研究

褚遂良楷书风格研究
褚遂良是中国书法界的著名楷书家,其楷书风格具有独特的特点。

一、用笔质朴稳重。

褚遂良的楷书用笔非常朴素,但却气势恢宏,显得非常稳重。

特别是在书写大篇幅的作品时,其用笔更是显得丰厚有力,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二、布局严谨整齐。

褚遂良的楷书布局精细,每个字在构造上非常严谨,线条流畅,平衡协调。

无论是篆刻、印刷,还是绘画,他都能够将整体的构思与细节处理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三、品质严谨细致。

褚遂良的楷书作品品质严谨细致,多以出淤泥而不染,如出水芙蓉之形貌,字形清晰,结构优雅,层次分明,线条又粗又细,细节处理精细,给人以高雅的审美感受。

四、意境深邃厚重。

褚遂良的楷书作品意境深邃厚重,特别是在诗词书法方面,他能够将诗词的意境与楷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人感受到诗词的含义与楷书的气度。

总之,褚遂良的楷书风格凝炼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内涵,堪称中国书法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褚遂良楷书特点

褚遂良楷书特点

褚遂良楷书特点褚遂良是中国清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楷书风格独特,深受后世之爱戴。

褚遂良楷书以其笔画横直有力、端庄古朴、雄健豪放的特点而著称于世。

本文旨在探讨褚遂良楷书的特点和魅力。

一、笔画横直有力褚遂良的楷书笔画横直有力,显得刚中带柔,极具气势。

他的笔画沉稳有力、刚健有劲,像翻江倒海一般。

这种笔画的特点在于线条简练而富有变化,字形苍劲有力,使人感到一股强烈的磅礴之气。

这种笔画风格可以说是他独有的,成为了他作品的标志。

二、端庄古朴褚遂良楷书风格端庄古朴,风格沉稳,直接的反映了他内心的严谨和稳重。

他的作品中字形上不浮华,而独具雅致和沉静之美。

他的书法注重体现书家的人品和文化水平,通过书法表达了自己的文化修养和精神内涵。

三、雄健豪放褚遂良楷书笔势雄健豪放,给人印象深刻。

他的笔致雄健磅礴、豪放有力,运笔独特、遒劲有度,使人想到河山壮丽、英雄豪迈。

他笔下的每一个字都带有一种气魄,令人心潮澎湃,意气飞扬。

四、结构良好褚遂良的楷书结构紧密严密、清晰有序,字形稳重端庄,布局大方得体。

字形严谨,每一个笔画都相互呼应、相得益彰,彼此之间有着完美的平衡和协调。

褚遂良的书法风格不仅具有独特的视觉效果,也注重了结构上的完整和稳定。

五、刚劲有力褚遂良楷书的特点之一是笔画的刚劲有力。

他所用的笔画具有很强的力度和韧性,使人感到一种厚重的力量。

六、气贯长虹“气”是指笔人的气质和精神意志,也可以指作品所散发出来的气魄感受。

褚遂良的作品有一种磅礴的气势,气贯长虹,犹如云卷云舒,雄赳赳、气昂昂,而又极富情趣和韵味。

他的作品具有一种灵气、神韵,使人不仅能把握笔画上的线条美感,更能感受到深沉、奇妙的“气”感。

综上所述,褚遂良楷书特点独具风格,他的书法风格凝聚了古人遗留下来的书法精华,也融合了书法的个性流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语言。

他以雄健的笔墨、磅礴的气魄、端庄的风骨、清晰的结构为特点,让人们深深地感受到了书法艺术的美妙。

褚遂良楷书技法特点

褚遂良楷书技法特点

褚遂良楷书技法特点一、褚遂良楷书的整体风格褚遂良的楷书啊,那可真是书法界的一颗璀璨明星呢。

他的楷书有着一种独特的韵味,就好像是一个有着独特气质的人站在你面前。

他的字看起来很是规整,但又不失灵动。

不像有些楷书,写得太死板了。

褚遂良的楷书笔画粗细变化很是巧妙,粗的地方呢,给人一种厚重的感觉,就像一个沉稳的大叔;细的地方呢,又像个灵动的小姑娘,轻盈而飘逸。

二、笔画特点1. 横画他的横画可不是那种简单的一横了事哦。

起笔的时候,往往是轻轻入笔,然后逐渐加重笔力,到中间部分呢,就保持一种稳定的状态,像是在积蓄力量。

收笔的时候又很是干脆利落,就像一个人做事有始有终,不拖泥带水。

而且横画还常常带有一种微微的弧度,这弧度可不得了,让整个字看起来就像是有了生命力一样,就像小河流淌,不是那种笔直的僵硬的感觉。

2. 竖画竖画呢,有的是笔直笔直的,像个站岗的士兵,体现出一种挺拔的姿态。

但有的竖画也会带有一点点的弯曲,不过这种弯曲可不是那种没写好的弯曲,而是一种艺术化的处理,让字看起来更加有韵味。

就像一个舞者在跳舞的时候,有一些微妙的身体曲线,那是一种美的体现。

3. 撇捺撇捺就更有趣了。

撇画像是一把锋利的剑,犀利地出鞘,但是又有着一种优雅的弧度。

捺画呢,往往是捺脚很重,像是重重地踩了一脚,稳稳地站住,给整个字一种稳定的感觉。

而且撇捺之间的呼应也特别好,就像两个人在配合跳舞,你进我退,我退你进,配合得相当默契呢。

三、结构特点褚遂良楷书的结构那也是相当精妙的。

他的字大多是重心很稳的,就像盖房子一样,地基打得很牢。

字的各个部分之间比例协调,不会有哪个部分显得特别突兀。

比如说有些字是左右结构的,他就能把左右两边安排得恰到好处,左边和右边就像是一对恩爱的夫妻,相互依靠又各自独立。

而上下结构的字呢,上下部分就像是楼层一样,层次分明,给人一种很和谐的美感。

四、在书法史上的独特地位褚遂良的楷书在书法史上可是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的。

他对后世的书法发展影响深远呢。

褚遂良楷书的艺术特色及学习方法完整版

褚遂良楷书的艺术特色及学习方法完整版

褚遂良楷书的艺术特色及学习方法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褚遂良楷书的艺术特色及学习方法遆高亮唐代是中华文化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

诗歌、音乐、散文、绘画、雕塑、书法等多种艺术门类都涌现了许多名家佳作,千古流芳。

唐人书法更是中国书法浩瀚史学上的巨大河流,是有唐以来书法学人不可逾越的一座髙峰。

唐代楷书是唐代书家集体创造的旷世杰作,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气势恢宏、法度森严、气象正大、格调雍华”是唐楷艺术的主要特征,唐楷代表人物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四大家的作品虽风格炯异,但总体艺术特征都一致地反映了唐代政治、经济、文化对书法艺术的影响和作用,是唐大国国度在书法艺术上的时代性标志。

褚遂良作为前唐和盛唐的一代名臣,官至顾命大臣,深受唐太宗器重的“爱卿”,其书法上的成就是巨大的,在今天看来甚至超过了他的政绩。

褚遂良的楷书作品是唐楷中最具个性、最有法度、最富美感而远离庸俗的书家,要研究和学习褚体楷书需要弄明白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书法,书法家"一、褚书的师承关系是什么学习书法为什么还要弄清被学对象即被学书家的师承关系这是初学者都会产生的一个疑惑。

我们认为:弄清楚我们要学习的某一位书家的学书历程、师法何人、继承哪家,对于了解这位书家的艺术思想、艺术风格、艺术成就以及形成因素,进而帮助我们掌握学习这一书家的书体风格十分重要。

褚遂良出生在书香世家,其父褚亮入隋时为东宫学士、太常博士,文才颇好。

褚遂良少秉家学,博涉文史,工于书法,幼从史陵学书,稍长即受到其父友虞世南、欧阳询二位大家的影响。

史陵之书我们尚未见到,以褚遂良贞观年间所书《伊阙佛龛碑》来看,其古雅峻严处迥异于虞书,加上平画宽结的特点,可以说褚遂良少年志学、博涉多体,以北朝墓志笔法结体相近。

同年所书《孟法师碑》亦多魏书用笔,酷似欧阳洵。

至于史载贞观元年太宗诏集京官文武五品以上职事官的子弟二十四人入弘文馆学书,“ 敕虞世南、欧阳洵教示楷法”,以及次年国子监恢复书学,设书学博士收徒讲学,传授《石经》《说文》《字林》等专业,加之,别置校书郎二十人,楷书手一百人入秘书省缮写校对四部图书的情况看,作为当时负责分判课写工程的秘书郎,褚遂良的书法必然受到当时楷书家的影响。

褚遂良楷书字帖讲解

褚遂良楷书字帖讲解

褚遂良楷书字帖讲解
褚遂良(1840-1892),字梦乡,号寅卿,江苏镇江人,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被誉为“近百年来最具影响力的书法家之一”。

其楷书尤
为出色,是近代楷书艺术的代表。

一、褚遂良楷书字帖简介
褚遂良楷书字帖包括《自然楷书真草图谱》和《三体硬笔楷书》,其中,《自然楷书真草图谱》又称《梦谷真草》,是褚遂良晚年所写的
一部重要字帖,共分为四卷。

此字帖反映了褚遂良晚年的技法成就,
书写极为自然流畅,是近代楷书的代表之一。

二、褚遂良楷书字帖特点
1. 自然流畅:褚遂良的楷书笔画流畅自然,整体效果非常和谐。

他的
一笔、一画都精益求精,无不体现出他的高超技艺和对书法的独特理解。

2. 好用的刚柔结合:在褚遂良的楷书中,既有刚劲有力的结构,同时
也有圆润、柔和的笔画,这种刚柔结合的美感,使得他的楷书变得更
加优美。

3. 竹节清秀:褚遂良擅长运用竹节章法,使得楷书线条清秀、流畅,
细腻且富有节奏感。

这种竹节章法的创新是褚遂良楷书的一大特点。

4. 以形制意:褚遂良善于把握书法的本义——以形制意,因此他的楷书字体很好地表现了意境,使得字帖不仅是汉字表述的形式,更是艺术表述的载体。

三、褚遂良楷书字帖影响
褚遂良的楷书影响深远,他的笔法、字体、章法、布局等方面的突破和创新,对后来的书法发展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

他的书法不仅在中国书法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也受到了世界范围内不少书法爱好者的推崇。

他的字帖被许多书法专家和爱好者视为学习楷书的范本,书写方法、书写技巧以及书法的审美观念等方面的经验对后来的楷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借鉴意义,深刻影响了近代和现代的书法发展。

分析褚遂良的字的特点及怎样写好雁塔圣教序

分析褚遂良的字的特点及怎样写好雁塔圣教序

分析褚遂良的字的特点及怎样写好雁塔圣教序褚遂良,唐朝著名书法家。

他的书法,初学虞世南,晚年取法钟繇、王羲之,融汇汉隶,丰艳流畅,变化多姿,自成一家。

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书家。

相传虞世南死后,唐太宗叹息无人可以论书。

魏征称赞说:“褚遂良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体。

”魏征认为,他对王字理解的深刻,有辨认王字真伪的能力。

他的传世书迹有楷书《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伊阙佛龛》。

唐代有高度发展的文化,就这种文化的总体来说,是高于以前任何一个时代的。

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之下,涌现了一大批一流的政治家、文人、鉴赏家,他们礼貌周到,谈吐隽雅,有极好的艺术修养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艺术史研究的目的——像沃尔夫林《艺术史原理》中所说的——就在于把风格设想为一种表现,一种时代与一个民族的性情的表现,而且也是个人气质的表现。

褚遂良的书法,正好也体现了这几点。

也就是说,在他的书法艺术之中,既可以看到他所处的时代的风气,也是他那个阶层的贵族气息的展示,同时,也可以见出他自己的那种可以称为“唯美”的审美态度。

与他作为政治家一样,在他身上体现了艺术家的气质。

遗憾的是,褚遂良几乎没有关于书法方面的论著传下来,以致于我们不能一目了然地知道他的书学主张。

但褚遂良的父亲禇亮与欧阳询、虞世南为好友,这当然会影响到褚遂良的书法风格。

褚遂良与虞世南有过一次对话:“褚遂良亦以书自名,尝问虞世南曰:‘吾书何如智永?’答曰:‘吾闻彼一字直五万,君岂得此?’曰:‘孰与询?’曰:‘吾闻询不择纸笔,皆得如志,君岂得此?’遂良曰:‘然则何如?’世南曰:‘君若手和笔调,固可贵尚。

’遂良大喜。

”(《新唐书》卷一九八《欧阳询传》)这话可能一直在激励着褚遂良。

自有书法以来,人们便对它的美做出种种的探索:在汉、魏,人们对它的“势”赞美不已;在晋、南北朝,人们对“笔意”津津乐道;在隋唐,人们开始对书法的“结构”之美而感到赏心悦目。

但是,他们显然还没有触及到一个更关键的问题:书法创作之中的“心”、“手”、“笔”之间的关系问题。

初唐书法家褚遂良的楷书书法特点

初唐书法家褚遂良的楷书书法特点

初唐书法家褚遂良的楷书书法特点初唐时期,书法艺术达到了一个较为高峰的阶段,褚遂良作为初唐书法的代表人物,他的楷书书法风格深受后世书法家的推崇和追随。

褚遂良的楷书书法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丰润饱满:褚遂良的楷书书法作品给人的感觉是饱满丰润的,字体矫健有力,线条流畅圆润,笔力骨骼分明,形态端庄洒脱,整体呈现出一种美感和力度感。

他擅长运用八分技法,将字形丰满饱满地呈现出来,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冲击力。

二、笔画粗细结合:褚遂良的楷书作品中,他善于运用粗细笔画相结合的技巧。

他的字体一般笔画温润轻盈,但也能通过点画的变化来锐化笔力,这样既表现了字体的优美与流畅,又增加了作品的艺术韵味。

他的作品中字体笔画有力而不失柔美,使其作品更具艺术感。

三、结构稳定:褚遂良的楷书作品结构稳定,字形的比例协调,布局整齐有序,空白利用得当。

他擅长运用方寸之间、拓草成林的构图技巧,使作品整体呈现出一种秩序感和稳定感。

他的字体有追求匀称的特点,使得作品看起来舒展自然。

四、筆勢舒展自然:褚遂良的楷书作品中,他的笔法舒展自然,不拘泥于刻板的规矩,但又没有丝毫的懈怠。

他通过横平竖直的笔画运用,浑圆的勾画和变幻的曲线,使字体形态丰满、肥大有力,给人一种磅礴瑰丽的感觉。

五、收放自如:褚遂良擅长运用收放自如的技巧,能够根据不同的需要随心所欲地运用笔画的收放。

他常常通过各种笔法的收放变化,使字的形态变得立体、有立锥之势,同时也能够在平整的字体上通过点画、勾勒等手法展示一种灵动之美。

六、意境深远:褚遂良的楷书作品,每一个字都有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意境。

他注重表达作品的内在情感,追求意境的深远和内涵的丰富。

他的作品既有恢弘大气的氛围,又有细腻温情的意味,给人以沉静、富有哲理的享受。

总之,褚遂良的楷书书法特点凝聚着初唐书法艺术的精华,他的作品富于创意和个性,既秉承了古人的传统,又推陈出新,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褚遂良楷书的基本特征
褚遂良,生于隋文帝开皇十六年,卒于唐高宗显庆三年或四年(596--658或659)。

钱塘人(浙江杭州)。

字登善,因封河南公,后世亦称褚河南。

唐初名臣,初唐四大书家之一。

为人刚正,维护礼法,因谏高宗立武则天为后,屡被贬而死。

其书法宗二王学欧虞,别开生面,影响很大。

后世对其评价褒贬不一。

传世墨迹有《大字阴符经》,《倪宽赞》;碑贴有《伊阙佛龛记》,《孟法师碑》,《房玄龄碑》,《雁塔圣教序》等。

近年来,褚书被推到了历史的新高度,其墨迹和《雁塔圣教序》最受推崇。

本文以《雁塔圣教序》为例粗略地谈一下褚书的基本艺术特征。

一,《雁塔圣教序碑》的基本情况
为表彰玄奘西天取经和翻译佛经的重大功绩,弘扬佛法,唐太宗专门为玄奘翻译的佛经做序,是为《雁塔圣教序》。

太子李治又为之作记。

这两篇文章在唐高宗永微四年(653年)有褚遂良书丹,万方韶刻石,嵌于大雁塔的左右两侧。

序文二十二行,行四十二字;记二十行,行四十字。

《雁塔圣教序》系褚随良五十七岁时奉敕所书,集中体现了褚书的艺术特征,对书法界的影响极大。

此碑一出,褚书成为一时风尚。

千百年来,对褚书《圣教序》的评述甚多,观点各异。

清杨宾在其《大瓢偶记》中说:“褚登善初师虞文懿,晚造幼军,得其媚趣。

评者况之‘瑶台青锁,窗(?)映春林,婵娟美女不胜罗绮。

’此专言其媚也。

余谓登善本领全在瘦劲。

瘦劲之极,而生媚焉。

”清王澍在他的《竹云题跋》〉中写道“其笔法瘦劲如铁线绾成,所谓‘性其有之,是以似之’。

评者但以轻弱相拟,非知褚公老也。

”近十几年来,随着书法创新的迫切需要,褚书字势灵动,笔法显露,易识易懂易学的特点日益凸现,使其焕发了生机,人们摆脱了“先学欧,再学柳”的程式,把目光转向了褚氏楷书,涌现了一批通过学褚走上书法道路的书坛中青年。

二,褚书的笔法特征
褚书用笔的主要特征可以归纳为三点:
一是逆入平出。

褚书的很多点画都是逆锋入笔,注锋收笔,颇有隶书笔意。

清王澍在《虚舟题跋》中说:“河南少时专师虞永兴,老来融释脱落直入汉室,故疏瘦劲练,一缕锐入。

”褚氏间或以拖笔代替藏锋,以笔直接入纸,加以拧转,形成了独特的褚书风貌,然此种笔法多用在笔画雷同或留空较大的地方,当为其一大创新。

二是提按拧转变化丰富,线条S型线性明显。

薛养贤曾说:“我的笔没有一笔是直的”。

读了褚书你会学得,这不是薛氏的发明独创,褚氏当是此中先贤。

褚书的每一个笔划都包含着丰富的提按使转动作,仔细观察他写的《寻》《神》褚字的长笔画,你的印象会更深。

三是点画之间呼应紧密,绝少雷同。

褚书点画之间的呼应是明显的,留下了很多“蛛丝马迹”,不像欧颜柳那样的内敛。

这也可以说是褚氏学王逸少的具体表现,临《圣教序》参以《集王圣教》,会更有利于学习褚书灵动的笔法。

褚书因其使用一分笔而显得笔画较细,又由于其过人的用锋功夫,使得笔画如“铁线绾成”,体现了其“瘦硬通神”的特点,但其灵活飞舞的笔法,较细的线条,又使他具有了“媚”的特征。

三,褚书的字法特征
褚书结字总的特征是左低右高,宽博舒展。

具体方法有三点:
一是随字而安,宜长则长,宜宽则宽,不刻意做作。

如“蠢”字虽是两面个连写,也没有做压缩,“十”字几乎从未将竖拉长过。

二是字势灵动,绝少呆板。

褚氏很注意字势的摆布,忽而以笔画形态的变化增强灵动感,忽而以左右的高低大小减少呆板,使得字势表现出“佳人舒广袖,罗汉舞长拳”的舒展灵动态势。

三是字距行距较大,间或设险破险。

褚书比较舒朗,留空约在一个字的一半到全部的距离,尤其是在扁字笔画稀的地方多留空,在长字笔画稠的地方少留空,形成了“舒可走马,密又透风”的效果。

在一连串结构相同的字中,褚氏惯用设险破险的招数。

如“莫”字,上半部大胆左移,而在大字的撇上大做文章,使之成为支点,用最后一点去破险,很是耐读。

此外还有“松”,“风”等字也是如此。

褚书《圣教序》字帖,因是割裱本,难显其章法上的大特点,其章法中的小特点在字法中也做了说明,籍有幸睹原碑或全拓后再作分析。

以上所言,为学书心得,请老师及同道多多指正。

参阅资料:
①《褚遂良书雁塔圣教序》上海书画出版社1986年
②《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
二OO五年二月二十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