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链》复习导学案成稿-带答案

合集下载

《项链》复习导学案成稿-带答案

《项链》复习导学案成稿-带答案

《项链》复习导学案成稿-带答案项链1、能理解文章的情节和线索,体会这样安排的效果。

2、学习从品读文本、了解作者、探寻时代背景、比较阅读等途径解读和欣赏文学作品。

3、学习深刻细腻的心理描写,能理解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能客观地多层次地理解小说主题,领会作者对下层人民同情悲悯的情怀。

【学习重难点】1、学习深刻细腻的心理描写,能理解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2、能客观地多层次地理解小说主题。

3、学习小说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情节安排。

一、知识链接1、走近作者:莫泊桑,十九世纪 (国家)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闻名的大师,他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50多篇短篇小说。

代表作《羊脂球》、《俊友》《我的叔叔于勒》等。

被誉为。

其作品的基本主题是暴露资产阶级精神面貌和社会风气的腐败堕落。

2、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①《我的叔叔于勒》《项链》(《首饰》)《羊脂球》《一生》《漂亮朋友》(《俊友》)。

(前三部是短篇小说,后两部是长篇小说。

)②《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套中人》)《小公务员之死》。

③《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

3、时代背景19世纪80年代的法国,资本主义恶性发展,大资产阶级当权,政府贪污风行,社会道德沦丧,资产阶级骄奢淫逸的糜烂生活和唯利是图的道德观念影响到整个社会,追求享乐、爱慕虚荣,成为一种社会风气。

这种风气在小资产阶级当中同样盛行,他们羡慕上流社会,爱慕虚荣,想极力跻身于资产阶级的行列,他们为此做出了各种各样的努力。

作者长期在政府小科员圈子中生活,对于他们有很深的了解。

二、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线词注音:绮()罗旖旎()帷()幕誊()写模()样账簿()衣褶()锱铢()2、解词:一筹莫展:青睐:面面相觑:【合作探究】一、文章结构外貌出身婚姻爱虚荣(背景)痛苦烦恼不幸带来一个机会索然无趣(起势沉闷)(开端)显出一个矛盾解决一个难题(发展)豁然如愿(格调明朗)会上——幸福的云雾——成功(发展)散会——现实的生活——寒碜回家——再次端详——不幸全部家当(发展)一挂项链突然转折(笔各项借款——粗壮耐劳(发展)贫家妇女——往事美好突如其来(啼笑皆非)(高潮即结尾)⑧“她跳.起来,……接着就带着这件宝物..跑了。

第18课项链导学案(正稿)

第18课项链导学案(正稿)

课题:项链()班组姓名教师评价: 三案用时: 3课时预习案【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透过小说描绘的环境来了解人物的活动背景,理解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2. 通过小说精巧的情节分析来透视人物的思想及品质,体会小说精心的构思和巧妙的布局。

◆能力目标1.组织课堂讨论,训练口头表达能力。

2.通过赏析小说主题思想、结构艺术、人物形象描写技巧,提高鉴赏能力。

3. 从人性论的角度重新审视玛蒂尔德,培养对人物形象的评价能力。

◆德育目标1. 对主人公玛蒂尔德做出自己客观公正的评价,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 培养同情心和责任感,学会从玛蒂尔德身上汲取、发扬人性中善的力量,提升心灵,完善人格。

【知识准备】1.世界三大“短篇小说王”:契诃夫(俄)、莫泊桑(法)、欧亨利(美)。

2.主要写作特点归纳。

①情节曲折,布局精巧。

全文以“项链”为线索,从“借项链”、“失项链”到“赔项链”,步步展开,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路瓦栽夫人(即玛蒂尔德)的悲剧大致可表述为:现实和梦想尖锐矛盾(痛苦)→突然来张请柬(高兴)→没有服饰(苦恼)→借项链、陶醉夜会(狂热)→丢项链(惊慌)→赔项链(愁苦不堪)→十年还清债务(欣慰)→发现项链是假的(感慨万千)。

②生动、细腻的心理描写。

小说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塑造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本文着力塑造的人物形象是玛蒂尔德,主要采用了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和心理描写,用的最多的是心理描写。

如:小说第一部分中的七个“梦想”,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写出了玛蒂尔德爱慕虚荣,醉心奢华,渴望过上流社会贵夫人生活的心理;舞会部分中的四个“陶醉”,写出了玛蒂尔德梦想得到实现、虚荣心得到满足时的狂热兴奋,她欣喜若狂,忘乎所以,简直有些飘飘然了;十年艰辛部分中的一个“回想”:十年艰辛并没有使玛蒂尔德彻底抛弃虚荣,可见其虚荣心是如何深入骨髓。

心理描写的目的就在于深刻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思想品质,而本文正是通过这些生动、细腻的描写,惟妙惟肖地揭示了玛蒂尔德的内心世界,突出了她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性格特征,这一点本文极为成功,体现了作者不凡的艺术造诣,也增强了小说的艺术魅力。

第10课《项链》导学案

第10课《项链》导学案

第二课时
二、分析人物形象 提问:1、从上节课对情节的分析中大家已经明显 地感觉到:使玛蒂尔德付出惨重代价的是她的过分 虚荣。现在请大家总结一下,她的这一性格特点在 文中主要体现在哪些地方,作者对她持怎样的态度? (要求学生尝试概括性的总结) 明确:她对豪华奢侈生活的梦想; 她对现实处境痛 苦无奈的感受;她借项链时的动作心理;她在舞会 上的陶醉;她在舞会后的逃走••••••


(3)她“一定得去告诉佛莱思节夫人”的心态。十年贫穷 生活的磨练,不仅改变了她的容貌,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她的 精神。此时的她没有了十年前见佛莱思节夫人时的自悲自怨、 自惭形秽和低声下气,有的是自在从容,多么的达观,多么 的平和。 由此我们这样来总结:(可让学生自己概括总结) 玛蒂尔德的性格具有不同的侧面,且经历了一个变化发展的 过程,如果说前半部分表现其“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性 格,那么,后半部分这侧重于表现其“勇于负责、诚信、维 护人格尊严”这一侧面,作者对她的态度也由讽刺进而变得 同情、赞美。


例如: (1)赔项链的过程中她不说明,不拖、不逃、不赖、不买 一挂假的去骗,这样做都可以逃避责任,但这样也是极其自 私的,她没有这样做,表明她勇于负责、诚信的一面。 (2)她不通过出卖色相这条捷径来既保全美貌,又偿还掉 债务。她曾向往着被人艳羡,被人追求,而且在舞会上乍露 头角就引起了男人们的注目与兴趣。此时,她完全可以陪部 长或傍大款,从而轻而易举地还债,而且可以享受她所向往 的生活。这样的例子在当时的法国,在今天的中国都是屡见 不鲜的。可她没有这样做,为什么?因为她不愿以牺牲尊严 为代价去换取那种生活。可见,她对自己的人格与尊严是很 爱护的。

E.丢项链后,她怎样处理这件事? ——她懂得一个穷人的艰难生活了。一下子现出了 英雄气概,毅然决然打定了注意。她要偿还这笔可 怕的债务。 F.她是怎样还债的? ——辞退女仆 迁移住所。刷洗杯盘 洗衣 倒垃圾 提水 争价钱 受嘲骂 一个铜子一个铜子地节省。 G.十年后,还清了债务。玛蒂尔德再次见到女友, 她为什么要告诉女友十年前的事实? ——内心的坦然

16《项链》导学案(含答案)

16《项链》导学案(含答案)

16项链一、预习案1、预习目标1.掌握莫泊桑的相关知识,了解小说写作背景;2.理清故事线索和情节;3.探究改变人物命运的原因和人物命运蕴含的哲理性;4.全面评价玛蒂尔德,探讨人物命运与性格的关系;2、预习要点1.掌握莫泊桑的相关知识,了解小说写作背景;2.理清故事线索和情节;3、达标练习1.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她梦想那些宽敞的客厅,那里张挂着古式的壁衣,陈设着________的木器,珍奇的古玩。

②住宅的寒伧,墙壁的________,家具的破旧,衣料的粗陋,都使她苦恼。

③她看着那个替她做琐碎家事的勃雷大涅省的小女仆,心里就引起悲哀的感慨和________的梦想。

④梦想到盛在________的盘碟里的佳肴;梦想到一边吃着粉红色的鲈鱼或松鸡翅膀,一边带着迷人的微笑听客人密谈。

A.精巧黑暗疯狂贵重B.精美黑暗狂乱珍贵C.精巧黯淡狂乱名贵D.精美黯淡疯狂珍贵2.将下列句子的顺序重新排列,最恰当的一组是①陶醉在妇女们所认为最美满最甜蜜的胜利里。

②她狂热地兴奋地跳舞,沉迷在欢乐里,什么都不想了。

③陶醉在人们对她的赞美和羡妒所形成的幸福的云雾里。

④她陶醉于自己的美貌胜过一切女宾,陶醉于成功的光荣。

A.②④①③B.④③①②C.②④③①D.④③②①3.填入横线上的动词最准确的一组是她________起来,________住朋友的脖子,狂热地________她,接着就带着这件宝物________了。

A.跳抱吻跑B.蹦抱亲跑C.蹦搂吻走D.跳搂亲跑二、探究案1、要点回顾(一)课前复习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二)写作背景在19世纪80年代的法国,资本主义恶性发展,大资产阶级当权,对人民巧取豪夺,政府中贪污风行,社会上道德沦丧,资产阶级骄奢淫逸的糜烂生活和惟利是图的道德观念影响到整个社会,追求享乐追求虚荣,成为一种恶劣的社会风气这种社会风气在小资产阶级当中同样盛行由于这个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地位极不稳定,他们总想摆脱这种处境,跻身于上流行列但是,只有少数人获得成功,而大多数在资本主义的竞争中落入更悲惨的遭遇然而,在当时,羡慕上流社会,追求虚荣,已经成为这一阶层人们的普遍心理特征之一莫泊桑写了不少作品讽刺揭露小资的庸俗、势利和虚荣《项链》就是其中精品之一,玛蒂尔德就是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项链导学案(推荐2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项链导学案(推荐2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项链导学案(推荐2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项链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蓝”“又”“笑”等11个生字,会写“白”“的”“和”等4个生字。

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海的项链是什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1.掌握本课所学生字,能够按笔顺准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去过一些很好玩的地方?河边呀,公园里呀,森林里呀……你能给大家描述一下最让你难忘的地方吗?(学生自由举手回答)2.师:你们知道大海是什么样子吗有一个小朋友啊,他去过海边。

他说那里可好玩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课文生字词,多读几遍。

不会读的借助拼音或向老师请教。

2.读一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3.不明白的地方用横线画下来,向老师请教。

三、动动脑筋,学习生字1.老师随机课件出示课文生字(去拼音),指名读,开火车读。

2.认读这些生字,并给这些生字找朋友。

(进行口头扩词练习。

)3.巧识字形,妙趣横生。

(1)师: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很快记住这些字的字形?(2)四人小组讨论识记方法。

(鼓励学生结合字形和字义巧识巧记。

)(3)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你是如何记住的,汇报交流识记方法。

4.书写生字。

(引导观察生字书写笔顺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范写,指导难写的字。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师:同学们,既然到海边来了,当然不能空着手回去,现在咱们来玩一个游戏:海边拾贝。

2.游戏“海边拾贝”:课件出示的贝壳和海螺的背后写有生字、词,指名读,字词读准了就可以得到它哟。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1.让学生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

2.师:同学们,读完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举手说一说)3.指导学生画出文中的重点词语,并出示配图课件,帮助学生理解。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 11.项链(导学案)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 11.项链(导学案)

《项链》导学案课题项链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项链》是一首充满童真童趣的小文章,语言生动流畅,意境优美。

在教学中应该以读为本,让孩子在诵读中受到语言美、自然美的感染和熏陶。

引导孩子在读中展开想象,在想象中感受快乐,又在感受中进一步展开想象,在想象中再充实感受。

贯穿全课的情感主线就是快乐!快乐!再快乐!让我们谈快乐,寻找快乐,分享快乐吧。

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2.预习字词,朗读课文。

(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1.课件出示大海。

2.教师引学:你见过大海吗?你能形容一下你见过的大海吗?你喜欢在海滩上玩儿些什么?海边玩耍的哪些事情给你留下了美好1.学生欣赏课件出示的美丽图画。

2.学生回答问题。

3.齐读课文题目。

1.填一填。

( )的大海( )的大海的回忆?3.引出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用时:12分钟)1.老师范读课文。

2.教师引学:根据字音,自己读读课文。

(师巡视) 3.本课分为几个自然段? 4.同桌分段读一读。

5.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

(1)出示生词。

(2)自己识记生字。

(3)同桌交流。

(4)汇报。

(5)去掉拼音读一读。

(6)开火车检验词语卡片。

(7)开火车检验生字卡片。

1.学生听老师范读课文,听准字音。

2.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画自己喜欢的词语,再把圈画的词读两遍。

3.学生自己标出两个自然段。

4.同桌读,纠正读错的字音。

5.学生识字。

(1)选择喜欢的生字记一记。

(2)把自己记的字和同桌说一说,互相学习。

(3)把自己喜欢的字和大家说一说,其他同学应该认真倾听,并且继续补2.给下面的生字宝宝注音。

( ) ( )( ) 蓝 向娃( ) ( ) ( ) 着 金 挂( ) ( ) ( )和 活笑充。

(4)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读字词。

(去掉拼音读、开火车读。

)三、再读课文,检查反馈(用时:13分钟) 1.教师引学:这篇课文中有不少生字,你认为哪些字的读音应该注意,能给大家提个醒吗?(课件按学生的提醒显示生字。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项链导学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项链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项链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项链导学案第【1】篇〗设计说明我们教师只要把语文的课堂教学深入到生活中,把学习语文的快乐释放到生活实际中去欣赏品味,由此再由生活的快乐返回到对语文学习的钟爱和快乐中,不断循环往复!真正让孩子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生活的丰富多彩,把语文和生活紧紧地联系起来!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特别注重和学生心与心的交流,心与心的碰撞。

通过与音乐、美术等学科的整合,不断使主题得以升华,让学生充分感受文中所蕴含的真情。

同时,非常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限度地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自我展示的平台:可以自由选择识字方法,可以自由选择读书方式,可以发表自己读文后的独特感受……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体现其个性,体现快乐学习。

课前准备1.词语卡片,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投影,歌曲《童年》。

(教师)2.赞美大海的好词佳句,预习生字,朗读课文;童年玩耍的照片、纪念品、画。

(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感受美1.学生用课前搜集的好词佳句赞美大海。

师:孩子们,你们眼中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能不能用你搜集到的好词好句来描绘一下。

2.引入课文题目。

(教师播放海浪及笑声的录音)师:听,这是什么声音(海浪声)听,这是什么声音(笑声)今天让我们下海好吗脱下鞋子,光着脚丫,一同体验一下踩在松松软软的海滩上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去感受那里带给我们的快乐。

板书课文题目,美读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本课起始体现了读和说的相互联系,丰富了学生的语言。

然后抓住孩子年龄小、爱玩的特点,让他们觉得这节课又要去游玩了,精神先愉悦、轻松起来,让学生对本课学习充满兴趣。

二、领略美1.课件播放课文内容和朗读动漫。

2.问:大海好玩吗小娃娃快乐吗同学们,此时你们想读一读这篇课文吗自己读一读吧,注意读准字音,再把圈画的字词读一读。

3.标出自然段。

4.同桌分段读一读,纠正读错的字音,再把圈画的字词一起读一读。

设计意图:描画面,想意境,让学生初步感受美,感受快乐,从而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愿望和学习兴趣。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项链导学案(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项链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项链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项链导学案第【1】篇〗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因此,本节课教学借助生活体验构建学习情境,引导学生把生活和文本联系起来,指导学生与生活对话、与文本对话。

在此基础上,践行大课程理念,将语文教学与音乐、美术等学科的知识相整合,让学生充分感受文中所蕴含的真情,使文本主题得以升华。

同时,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可以自由选择识字方法,可以自由选择阅读方式,可以发表自己读文后的独特感受……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其个性,体现快乐学习理念。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准备词语卡片,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课文朗读动漫和歌曲《童年》。

学生准备:1.搜集赞美大海的好词佳句。

2.准备童年玩耍的照片、纪念品、画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音频导入,感受美1.课件播放海浪声,引导学生闭目想象:你头脑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鼓励自由交流:同学们,你们眼中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用自己搜集到的好词佳句来描绘一下。

3.课件再次出现海浪声,接着出现孩子们的笑声。

听,这是什么声音?(笑声)今天让我们下海好吗?脱下鞋子,光着脚丫,一同体验一下踩在松松软软的海滩上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去感受大海带给我们的快乐。

4.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本课起始就构建了想和说的相互联系,丰富了学生的语言。

然后抓住学生年龄小、爱玩儿的特点,让他们觉得这节课又要去游玩了,精神先愉悦、轻松起来,后续的学习自然轻松愉快。

二、初读课文,领略美1.课件播放本课朗读动漫,引导学生一边观察画面,一边倾听课文朗读。

注意圈画出的生字哟!2.过渡:大海好玩吗?小娃娃快乐吗?同学们,此时你们想读一读这篇课文吗?3.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再把课前预习中圈画的字词读一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链1、能理解文章的情节和线索,体会这样安排的效果。

2、学习从品读文本、了解作者、探寻时代背景、比较阅读等途径解读和欣赏文学作品。

3、学习深刻细腻的心理描写,能理解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能客观地多层次地理解小说主题,领会作者对下层人民同情悲悯的情怀。

【学习重难点】1、学习深刻细腻的心理描写,能理解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2、能客观地多层次地理解小说主题。

3、学习小说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情节安排。

一、知识链接1、走近作者:莫泊桑,十九世纪 (国家)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闻名的大师,他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50多篇短篇小说。

代表作《羊脂球》、《俊友》《我的叔叔于勒》等。

被誉为。

其作品的基本主题是暴露资产阶级精神面貌和社会风气的腐败堕落。

2、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①《我的叔叔于勒》《项链》(《首饰》)《羊脂球》《一生》《漂亮朋友》(《俊友》)。

(前三部是短篇小说,后两部是长篇小说。

)②《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套中人》)《小公务员之死》。

③《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

3、时代背景19世纪80年代的法国,资本主义恶性发展,大资产阶级当权,政府贪污风行,社会道德沦丧,资产阶级骄奢淫逸的糜烂生活和唯利是图的道德观念影响到整个社会,追求享乐、爱慕虚荣,成为一种社会风气。

这种风气在小资产阶级当中同样盛行,他们羡慕上流社会,爱慕虚荣,想极力跻身于资产阶级的行列,他们为此做出了各种各样的努力。

作者长期在政府小科员圈子中生活,对于他们有很深的了解。

二、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线词注音:绮()罗旖旎()帷()幕誊()写模()样账簿()衣褶()锱铢()2、解词:一筹莫展:青睐:外貌出身婚姻爱虚荣(背景)痛苦烦恼不幸带来一个机会索然无趣(起势沉闷)(开端)显出一个矛盾解决一个难题(发展)豁然如愿(格调明朗)会上——幸福的云雾——成功(发展)散会——现实的生活——寒碜回家——再次端详——不幸全部家当一挂项链突然转折(笔各项借款势陡降)——粗壮耐劳(发展)贫家妇女——往事美好突如其来(啼笑皆非)(高潮即结尾)戛然而止(回味无穷)一、研读第一部分2、“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句中,“也.”字说明了什么?3、“最后只得..跟教育部的一个小书记结了婚”句中,“只得..”说明了什么?4、“她不能够..讲究打扮”句中,“能够..”说明了什么?5、“住宅的寒碜..,墙壁的黯淡..,家具的破旧..,衣料的粗陋..,都使她苦恼。

”说明了什么?6、“她梦想那些宽敞..的客厅,那里张挂着古式的壁衣,陈设着精巧..的木器、珍奇..的古玩。

”句中,说说加点字的表达作用。

二、研读第三部分2、根据“她先看了几副镯子,……接着就带着这件宝物跑了。

”语段:①将这四段话改写成不带描写的叙述性语言。

②试分析这四段话的作用。

③这些文字极有层次地展现了路瓦栽夫人借项链时的心理状态。

试简要概括这一心理变化的过程。

④这些文字运用了哪几种描写人物的方法?⑤“站在镜前对着自己的影子出神好半天”说明了什么?⑥“她把项链绕着..脖子挂在她那长长的高领上,站在镜子前对着自己的影子出神..好半天。

”试分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⑦“你能借给我这件吗?我只借这一件。

”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⑧“她跳.起来,……接着就带着这件宝物..跑了。

”试分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项链三、研读第四部分2、文中“路瓦栽夫人得到成功”指的是什么?3、“她狂热..地兴奋地跳舞,……沉迷..在欢乐里”分析句中加点词表达效果。

4、“她丈夫从半夜起就跟三个男宾在一间冷落的小客室里睡着了”(第114页)你认为这句话有什么作用?四、研读第七部分2、第1段文字说明了什么?3、倒数第7段中玛蒂尔德说“不过事情到底了结了,我倒很高兴了”,玛蒂尔德高兴的原因是什么?4、“于是她带着天真的得意的神情笑了”,试分析玛蒂尔德此时“得意的神情”的原因。

5、玛蒂尔德是一个悲剧典型,她的可悲在哪里?这悲剧性说明了什么?找出小说中细腻准确地描写路瓦栽夫人心理活动的语句。

请举例说说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

一、精巧的构思1、项链原是赝品,直到最后通过其女友一语道破,不仅使玛蒂尔德大吃一惊,而且读者也会感到意外。

其实仔细想想,看来似在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

为什么?2、这样处理的好处是什么?二、深刻的主题1、尖锐地讽刺了小资产阶级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出乎意料的结局加深了这种讽刺,又带有一丝酸楚的感叹——其中有对玛蒂尔德的同情。

(传统看法)这种看法的依据是什么?2、作者无意对人物作明确的价值判断,他所感兴趣的,或者说发生在人物身上的戏剧性的变化引起心灵震撼于深思的,是人自身对于这种变化的无能为力。

这种看法的依据是什么?3、玛蒂尔德以十年的含辛茹苦去赔偿一条借来的假项链的悲剧故事。

这种看法的依据是什么?三、人物形象1、玛蒂尔德的特点是什么?4、试分析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

(生动细腻的心理描写)①她一项就想望..着得人欢心,被人艳羡,具有诱惑力而被人追求。

②他陶醉在自己的美貌胜过一切女宾。

【拓展延伸】1、路瓦栽夫妇在丢失项链之前的生活条件如何?依据是什么?2、在这样的生活条件下,路瓦栽夫妇对生活的态度一样吗?3、在同样的条件下生活,为何两人的感受有如此大的差异呢?4、丢失项链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项链》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理解文章的情节和线索,体会这样安排的效果。

2、学习从品读文本、了解作者、探寻时代背景、比较阅读等途径解读和欣赏文学作品。

3、学习深刻细腻的心理描写,能理解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能客观地多层次地理解小说主题,领会作者对下层人民同情悲悯的情怀。

【学习重难点】1、学习深刻细腻的心理描写,能理解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2、能客观地多层次地理解小说主题。

3、学习小说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情节安排。

【学习课时】4课时【预习导学】第一课时一、知识链接1、走近作者:莫泊桑,十九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闻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他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50多篇短篇小说。

代表作《羊脂球》、《俊友》《我的叔叔于勒》等。

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

其作品的基本主题是暴露资产阶级精神面貌和社会风气的腐败堕落。

2、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①法国莫泊桑(1850—1893)《我的叔叔于勒》《项链》(《首饰》)《羊脂球》《一生》《漂亮朋友》(《俊友》)。

(前三部是短篇小说,后两部是长篇小说。

)②俄国契诃夫(1860—1904)《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套中人》)《小公务员之死》。

③美国欧•亨利(1862—1910)《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

3、时代背景19世纪80年代的法国,资本主义恶性发展,大资产阶级当权,政府贪污风行,社会道德沦丧,资产阶级骄奢淫逸的糜烂生活和唯利是图的道德观念影响到整个社会,追求享乐、爱慕虚荣,成为一种社会风气。

这种风气在小资产阶级当中同样盛行,他们羡慕上流社会,爱慕虚荣,想极力跻身于资产阶级的行列,他们为此做出了各种各样的努力。

作者长期在政府小科员圈子中生活,对于他们有很深的了解。

二、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线词注音:绮(qǐ)罗旖旎(yǐnǐ)帷(wéi)幕誊(téng)写2、解词:一筹莫展:(一:一点;筹:古代用于计数的算筹,也可说为计策;莫:没有;展:施展。

)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

青睐:指人高兴的时候正着看,黑色的眼珠在中间。

比喻对人喜爱或重视。

(睐:看,向旁边看。

)面面相觑:(觑:看。

)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如何是好。

形容人们因惊恐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合作探究】一、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小说中什么情节给你印象最深?为什么?2、小说中的主人翁是谁?你认为她是什么样的人?你喜欢这个人物吗?为什么?3、复述故事情节。

主人翁经历了从逆境到顺境,然后再坠入逆境的曲折。

起初,玛蒂尔德婚姻失意,似乎陷入了逆境,但是教育部长举办舞会的请帖,给她打开了希望之门。

舞会和首饰的解决,更接近成功。

舞会上大出风头,眼看踏上了成功之路。

不料丢失了项链,使她再次坠入了厄运。

用十年时间还清了债务,最后才知所借项链是假的,最多值500法郎。

梦想得请柬借项链失项链陪项链还债务明真相。

4、小说以事件的自然进程为顺序,以项链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借项链、失项链、赔项链——前一矛盾的解决预示着新的冲突,直至最后发展到高潮。

其中,“失项链”是全文的转折点,故事情节发展到这里,前后形成鲜明对比,前面写玛蒂尔德对奢华的追求并获得短暂的成功,之后写她为此而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5、小说以事件的自然进程为顺序,以项链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借项链、失项链、赔项链——前一矛盾的解决预示着新的冲突,直至最后发展到高潮。

其中,“失项链”是全文的转折点,故事情节发展到这里,前后形成鲜明对比,前面写玛蒂尔德对奢华的追求并获得短暂的成功,之后她为此而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课堂测评】1、说说玛蒂尔德思想发展过程。

2、课文可分为几个部分?第二课时1、玛蒂尔德思想发展过程玛蒂尔德的悲惨命运,既有社会原因,也有个人因素。

19世界末,法国社会正处于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时期,大资产阶级当权,政治腐败,社会道德沦丧。

上流社会糜烂生活和惟利是图的道德观念,影响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图慕虚荣、追求享乐,成为当时盛行的社会风气。

不同阶层的人都企图跻身上流社会,梦想过上贵族的生活,改变自己的地位。

梦想 得请柬做衣服(思想基础)(机会)(漂亮服饰)(高贵标志)夜会上成功还债务 发展(虚荣心极大满足)(转折)(现实主义态度)(矛盾心理) 2、情节结构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为什么? 外貌 出身 婚姻爱虚荣(背景) 痛苦 烦恼 不幸一张请柬带来一个机会 索然无趣(起势沉闷) 得请柬(开端) 一副穷相显出一个矛盾 一把眼泪解决一个难题 新的衣服 新的忧愁借项链(发展) 新的矛盾 豁然如愿(格调明朗) 新的办法 新的满足会上——幸福的云雾——成功 失项链(发展) 散会——现实的生活——寒碜 回家——再次端详——不幸 全部家当陪项链(发展) 一挂项链 突然转折(笔势陡降) 各项借款辛苦十年——粗壮耐劳还债务(发展) 贫家妇女 回溯十年——往事美好外貌的对比 突如其来(啼笑皆非) 明真相(高潮即结尾) 真假的对比【课堂测评】1、 情节是人物性格成长的历史,这篇小说的情节安排能印证这句话吗?小说按事件的自然进程续写,借项链、失项链、赔项链的情节发展过程,正是玛蒂尔德逐渐发展、不断明晰的过程。

可见,情节确实是人物性格成长的历史。

2、 小说的高潮在哪里?作者这样设计高潮有什么好处?① 小说的高潮即结尾。

② 这样设计高潮,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令人回味无穷。

第三课时一、研读第一部分 1、请速读课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