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纳豆激酶详解
纳豆激酶简介

纤溶酶原
活
作用
激
纳豆激酶 纤维蛋白
抑制血小板凝结
降低血液粘度
溶栓 抗凝
第6页/共13页
来自日本、风靡欧美的21世纪超级绿色食品
纳豆激酶
激活
纤维蛋白
纤溶酶原
抑制血小板凝结
第7页/共13页
来自日本、风靡欧美的21世纪超级绿色食品
纳豆激酶溶栓、抗凝、维生素K2起着调节作用
维生素K具有促进凝血的功能,故又称凝血维生 素。维生素K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促进肝脏合成凝 血酶原及凝血因子Ⅶ、Ⅸ和Ⅹ。而维生素 K(“Koagulation” vitamin)意思是血凝维生素。
第8页/共13页
来自日本、风靡欧美的21世纪超级绿色食品
Vitk的生理功能
Vitk是促进肝脏合成凝血酶原(即凝血因子I),它还调 节另外三种凝血因子Ⅶ、Ⅸ和Ⅹ的合成。
一般情况下,人类很少有Vitk缺乏现象,但当肠道梗阻、 腹泻或自发性脂肪痢引起肠道消化吸收不良,或长期服用广 谱广菌药物,抑制肠道细菌生长情况下,便可能引起Vitk缺 乏。
纳豆激酶的稳定性研究
在55℃以下比较稳定,超过55℃则迅速失 活。纳豆激酶pH在6- 10之间比较稳定, pH6以下活力损失大。(文献:纳豆激酶 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研究)
第11页/共13页
来自日本、风靡欧美的21世纪超级绿色食品
影响纳豆激酶稳定性的因素 对纳豆激酶稳定性产生影响的因素有:温度、pH值、金属 离子、有机物等: 温度:纳豆激酶在低于45℃时,活性相对稳定;在40℃下, 30min内没有酶活性丧失;60℃ 以上,酶则迅速变性失活。 pH值:室温下.在pH4~12范围内,该酶酶活性稳定; pH7~9范围内酶活性最为稳定;pH6 3~l0 8范围内.其 活性可持续近40d之久 。带粘质(多聚谷氨酸)的粗酶液在 pH3以下仍有活性。
了解康健之道纳豆激酶

了解康健之道纳豆激酶1、分子量小,易于吸收氨基酸序列分析证明NK是由275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链多肽相对分子量为27728,远远小于UK(分子量为5~6万)等其它生物活性酶,因此在作为药用成分方面具有易被人体吸收的优点。
2、酶活高,溶栓效率高NK无论体内或体外实验,都证明其纤溶活性为其它生物活性酶的2~4倍以上。
NK不仅自身具有降解血浆中交联纤维蛋白的作用,而且还可以促进组织内t-PA的合成,因而具有双重作用,所以溶栓效率高。
3、速效,起效时间短在NK服用者的血中观察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优球蛋白的纤溶活性(EFA)以及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OP)的变化发现,EFA提高,且在口服后第4d达到最高,并可维持到第8d;同时FOP在口服后第一天即迅速达到最高值。
可见NK不仅作用迅速,而且维持时间长。
4、半衰期长,药物作用时间长目前临床上应用的以生物活性酶为有效成份的溶栓药物其体内作用时间多为20~30分钟,半衰期相当短。
以UK为例,UK的体内半衰期仅为8分钟,故上述药物只能作为注射药物,而NK体内半衰期为8小时,且体内作用时间可维持到8天。
5、溶栓机理明确,具有明确靶向作用纳豆激酶由275个氨基酸组成,呈单链结构,无二硫键、作为丝氨酸蛋白酶,其活性中心为Asp32、His64、Ser221,它可以有效的分解血栓的主要成分--纤维蛋白及其他H-D-Val-Leu-Lgs-Pna等合成的基质,表现出血浆纤维蛋白溶酶相似的特异性。
因而NK 溶栓机理明确,具有明确靶向作用。
6、纳豆激酶可制成口服药物,方便服用NK等电点为PI=8.6±0.3,且具有抗胰酶水解能力。
实验证明NK 可经人体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因而可制成口服方便服用。
7、纳豆激酶无内出血倾向,可长期服用,服用安全大多数溶栓药物如UK、SK、t-PA等都是纤溶酶原激活剂,均通过激活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来发挥溶栓作用。
而降解纤溶酶原可导致全身性内出血,为此上述药物的使用患者均应住院且在医师的监督下严格控制剂量应用。
纳豆激酶作用有哪些?纳豆激酶的功能及服用方法【专业知识文档】

纳豆激酶作用有哪些?纳豆激酶的功能及服用方法【专业知识文档】本文内容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谢谢!文章导读纳豆激酶,顾名思义就是从纳豆中分解出来的一种物质,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对于人体而言,具有着溶血栓、软化血管、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
但过犹不及,纳豆激酶不能多服用,否则也给人的身体带来一定的负担。
那么,纳豆激酶的作用有哪些?下面就为大家介绍纳豆激酶的功能及服用方法。
一、简介纳豆激酶是一种枯草杆菌蛋白激酶,是在纳豆发酵过程中由纳豆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l natto)产生的一种丝氨酸蛋白酶。
具有溶解血栓,降低血粘度,改善血液循环,软化和增加血管弹性等作用。
1980年在纳豆中被发现,由275个氨基酸按照固定排列方式组成,分子量是27724,有分解血栓的独特功能,活性效果用固有单位FU表示。
二、功能作用纳豆激酶的一个显著功能便是具有溶解血栓的作用、Mimugu F 等人用血凝块溶解分析法涮定了纳豆激酶的纤溶活性,将之同Plasmin 比较,发现纳豆激酶的纤溶活性是Plasmin的4倍;MiLsugu、F。
将纳豆激酶通过静脉注射到经化学诱导合成的血栓模型时,发现有明显的血栓溶解,并且显示出比纤溶酶和弹性蛋白酶更高的纤溶能力。
上述研究表明纳豆激酶无论是在体外还是在体内,都表现出强的纤溶活性纳豆激酶同时可激活体内的纤维蛋白溶酶原,从而使内源性纤溶酶的量有所增加。
另外、健康人口服纳豆激酶之后,出现以下效果:1、明显地缩短了尤球蛋白的溶解时间(ELT);2、血浆中的纤溶活性提高;3、血浆中t-PA量有所增加。
由于NK 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良好的溶解血栓的作用,其有可能作为口服试剂用于血栓治疗。
三、服用方法纳豆激酶的每日正常维持量应该不低于2000FU。
因此,医学营养专家建议纳豆激酶服用人群的基本用量如下:1、每日摄取量2000FU,是正常或亚健康人群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用量,多数人在服用7天左右身体出现反应,自觉精力充沛,眼睛干涩症状等开始好转;敏感人群当天即有反应。
纳豆激酶的服用方法

纳豆激酶的服用方法纳豆激酶(nattokinase)是一种从纳豆中提取的酶,它被广泛认为对心血管健康有益。
纳豆是一种传统的日本食品,由大豆经过发酵制成,富含纳豆激酶和其他有益的营养物质。
许多人选择口服纳豆激酶作为一种补充剂,以支持心脏和血管功能。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纳豆激酶的服用方法。
1. 剂量:纳豆激酶的剂量应根据自身的健康状态、年龄和个体差异来确定。
一般建议每天服用1000-2000法国学術會議纳豆单位(FU)的纳豆激酶。
然而,这个剂量仅供参考,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因为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服用剂量可能会有所不同。
2. 时间:纳豆激酶最好在餐后服用,以最大程度地促进其吸收和利用。
这是因为食物可以帮助减缓胃酸的分泌,从而降低纳豆激酶在胃中被破坏的风险。
一般来说,建议在早餐或午餐后服用纳豆激酶。
3. 口服方式:纳豆激酶一般以胶囊或粉末的形式出售。
胶囊是最常见和方便的服用方式,你只需将胶囊整颗吞咽即可。
如果你选购的是纳豆激酶粉末,可以将其混入饮料或食物中一同摄入。
然而,如果你使用纳豆激酶粉末,需要先阅读产品说明,确保掌握正确的稀释比例。
4. 存储:为了保持纳豆激酶的稳定性和活性,建议将其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并远离阳光和高温环境。
在遵循产品说明的情况下储存纳豆激酶,可以延长其保质期并保持其效用。
5. 注意事项:在服用纳豆激酶或任何其他补充剂之前,最好咨询医生或药剂师的意见。
他们可以根据你的个人情况和任何现有的健康问题,帮助你确定适当的剂量和使用方法。
此外,如果你正在服用其他药物或有某些健康问题,如出血倾向,妊娠或哺乳期等,最好在使用纳豆激酶之前咨询医生。
总结而言,纳豆激酶是一种被广泛认为对心血管健康有益的酶。
在使用纳豆激酶之前,最好咨询医生的意见,并根据个人情况确定适当的剂量和使用方法。
记住,纳豆激酶只是促进心脏和血管健康的一部分,合理饮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样重要。
纳豆激酶服用一个月有什么效果

纳豆激酶服用一个月有什么效果
纳豆激酶服用一个月,主要的效果就是改善血液循环,增加血管弹性,减少血液粘稠度等,能够降低冠心病,动脉硬化,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
纳豆激酶指的就是枯草杆菌蛋白激酶,这是由枯草杆菌在纳豆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丝氨酸蛋白酶。
纳豆激酶是一种新型的口服性溶血栓药物,对于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及老年性痴呆等,有一定的作用。
比如中老年人平时适量的服用纳豆激酶,能够降低发生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栓塞性老年痴呆症、脑梗塞等的发生几率。
纳豆激酶只是溶解血栓的主体物质纤维蛋白,并不会溶解血浆纤维蛋白原,所以不会导致血液凝血功能降低,从而发生出血的情况。
保健品不能视作药物,若治疗疾病请遵循医生医嘱。
更新时间:2022-05-09。
纳豆激酶品种介绍

第三代溶栓剂
为提高溶栓剂的特异性,半衰期及溶栓效率,人们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 对第一代和第二代溶栓剂进行改进,得到了各方面效能有较大提高的新型 溶栓剂 。第三代溶栓剂主要包括突变体、嵌合体及导向体3大类 。
3、纳豆激酶溶栓特点
3.2纳豆激酶溶栓特点
虽然第三代溶栓剂具有更优良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大多还处于实验 室研究阶段,离投入应用还遥未有期;而且由于涉及复杂的技术并依 赖基因工程菌进行生产,势必供给有限、价格不菲。 纳豆激酶是目 前发现的近200种具有口服溶纤作用的物质中最具潜力的溶纤蛋白酶。 在体外试验中可以看到纳豆激酶与纤维蛋白溶酶原共同作用可以明显 的溶解纤维蛋白凝块。在以大鼠为对象的动物实验中,经过静脉注射 发现纳豆激酶的纤溶能力是血纤维蛋白溶酶(plasmin)的4倍以上。健 康人口服纳豆激酶的实验表明,纳豆激酶可以明显缩短优球蛋白溶解 时间、增加血栓溶解面积和血栓分解产物。因此,纳豆激酶不仅可用 于静脉注射,还有很好的口服效果。 在众多第二代溶栓剂中,纳豆 激酶以其来源广泛、价廉易得,溶栓活性高、特异性强、 副作用小,可口服,使用方便、安全的优点,得到了国内外 研究者的青睐,成为目前溶栓剂研究的热点。
3、纳豆激酶溶栓特点
3.1溶栓剂研究介绍 第一代溶栓剂
以尿 激 酶(UK) 和链激酶(SK)为代表,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最先应用于临床。 其主要特征是溶栓的效果较好,但纤溶特异性差,副作用大,易引发全身 纤溶进,并伴有严重出血症状。。后又利用基因工程对SK肽链进行改造得 到了基因重组链激酶(Recombinantstr eptokinase,rS K),其溶栓能力有 所提高。。但rSK仍然是一种非选择性纤维蛋白溶解剂。
纳豆激酶
一、纳豆激酶简介
《纳豆激酶培训》课件

纳豆激酶培训课程是由我们专家团队设计的一份精美PPT课件,旨在向大家介 绍纳豆激酶的知识与应用前景。
简介
纳豆激酶是一种重要的酶类分子,具有广泛的生物功能和应用前景。
什么是纳豆激酶
纳豆激酶是一种由昆虫产生的蛋白质酶,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多样的功能。
纳豆激酶的作用
1 促进凝血
纳豆激酶在血液凝固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 调节免疫
纳豆激酶可以调节免疫系统的活性,对抗疾病。
3 参与细胞信号传导
纳豆激酶参与细胞内重要的信号传导通路,调控细胞功能。
结构与功能
纳豆激酶的结构
纳豆激酶结构复杂,包含多个结构域及激酶活性中 心。
纳豆激酶的功能
纳豆激酶具有多样的功能,如细胞增殖、凋亡调控 等。
纳豆激酶的常用检测方法
常用的纳豆激酶检测方法有免疫组织化学、酶 活性测定等。
纳豆激酶的应用前景
纳豆激酶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
纳豆激酶在癌症治疗和新药开发方面具有广阔的应 用前景。
纳豆激酶在生物工程领域的应用前景
纳豆激酶在生物工程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如蛋白 质改造、工业生产等。
结语
1 纳豆激酶的未来发展
随着对纳豆激酶的研究不断深入,其在医学 和生物工程领域的应用前景将不断培训课程,希望 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纳豆激酶在疾病中的作用
1
纳豆激酶与癌症
纳豆激酶在肿瘤生长和转移中起着关键
纳豆激酶与心血管疾病
2
作用,被视为抗癌新靶点。
纳豆激酶参与调控血管功能,与心血管
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3
纳豆激酶与炎症反应
纳豆激酶具有调节炎症反应的能力,对 炎症相关疾病具有潜在治疗价值。
纳豆激酶的产品阐述

纳豆激酶的产品阐述纳豆+红曲,效果看得见坚持长期服用,无痛一身轻松NO.1快速溶解血栓纳豆与红曲的强力搭配,在溶解血栓的同时软化血管,改善因心脏供血不足引起的头晕目眩,胸闷气短等症状。
NO.2抑制血液胆固醇合成现代生活中高血脂已然是最杀人于无形的问题。
人体胆固醇最大的来源于自身体内合成,纳豆红曲从根源有效抑制了胆固醇的合成,起到治疗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NO.3软化血管血栓不复发对于有血栓且高血脂的人,同时伴随而来的是血管堵塞而引发的高血压,大大增加了中风偏瘫的可能性。
纳豆搭配红曲,在溶血栓降血脂的同时还软化血管,才能把血栓的病因有效消灭,将高血压导致中风的可能降低。
纳豆的成分与功效第一:我跟大家聊聊纳豆文化,纳豆在日本、韩国发达国家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纳豆最初是由中国唐朝的鉴真和尚把纳豆传到日本并在日本发扬光大,现在日本每个城市都成立有纳豆协会,号召全民食用纳豆,纳豆已经成为其早、晚餐的必用品。
所以在日本流传一句话:“纳豆早晚有,活到九十九”,并将每年的7月10日设为“纳豆日”。
每年纳豆在日本的销售量达到300多万吨,而我们中国拥有十三亿人口,“纳豆理念”才刚刚开始。
研究表明:在日本高血糖、高血压患者仅占0.04%,也就是说一百个人里面竟没有一个人是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的,而在我们中国,中老年人中80-90%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除了糖尿病还有肝病、胃病等等。
所以,在我们中国80-90%的人都需要咱们这款产品。
在韩国,纳豆同样也有1000多年的历史,2005年韩国政府将明正的纳豆作为国礼赠送给各国来访总统和领导人,向世界宣布韩国在纳豆方面的领先地位。
在日韩的联合推动下,纳豆制品热销欧美,世界各地食用纳豆制品的人已经产生了非常良好的效果,并且从来没有发生任何一起副作用案例。
纳豆的营养成分和排栓效果目前在国内及其他国家,所有药品、保健品都无法代替。
第二:纳豆的功效1、纳豆的原料是富硒大豆,来源于黑龙江拜泉县一家联合社提供的富硒大豆,这个富硒大豆只给中南海特供,咱们只有等中南海收购完成以后才能去收购,所以,这个富硒大豆在中国及其稀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普:纳豆激酶详解1980年在纳豆中被发现,由275个氨基酸按照固定排列方式组成,分子量是27724,有分解血栓的独特功能,活性效果用固有单位FU表示。
纳豆激酶研究历史发现历程纳豆激酶的发现来自著名的'两点半实验'1980年的一天,从事溶解血栓药物研究工作的日本心脑血管专家须见洋行博士,他突然想起纳豆不是纤维蛋白发酵的吗?而血栓最顽固的部分就是纤维蛋白,于是,下午两点半时,须见洋行博士把纳豆中提取的物质加入到人工血栓中。
原本准备第二天看结果的,但5点半的时候,一次偶然的察看,奇迹发生了,血栓居然溶解了2厘米,而平常用尿激酶做溶血栓的实验溶解2厘米需要近两天的时间,也就是说纳豆发酵物溶解血栓的速度是尿激酶的19倍之多。
于是,就将纳豆的这种强力溶栓物命名为纳豆激酶Nattokinase,简称NK,这就是震惊世界的溶血栓药物研究史上有名的“下午两点半”实验,国内成熟的产品如雍健堂人参牛骨髓鱼胶原蛋白牡蛎复合肽,每包小分子肽含纳豆激酶活性成分2500FU,对正常来说,作用日常补充非常合适,特殊人群加量服用效果更好.纳豆激酶医学实验株式会社日本生物科学研究所与韩国首尔延世大学研究院心脑血管疾病中心共同研究关于纳豆激酶对高血压的效果。
该研究报告的结论是:“总之,纳豆激酶会导致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
这个结果表明增加纳豆激酶的摄入,可能对于预防和治疗高血压起着重要的作用。
”该研究报告被国际权威学刊SCI收录(《Japanese society of hypertension》 VOL.31NO.8.August,2008ISSN0916_9636)。
株式会社日本生物科学研究所与印度孟买市TNMC&BYLNair医院共同进行的急性脑中风患者应用纳豆激酶低分子肝素抗凝药物治疗的综合临床研究。
试验结论表明:纳豆激酶经口服摄取低分子量肝素抗血小板凝集药对于急性缺血脑中风的治疗效果显著。
该研究报告也被国际权威学刊SCI收录(Jpn pharmacol ther vol.32 No 7 2004 TNMC&BYLNair 医院脑神经外科)。
株式会社日本生物科学研究所和日本圣玛丽安娜医科大学疑难疾病治疗研究中心共同进行关于纳豆激酶抑制血小板凝固和预防血栓形成的研究。
该项研究的结论是:证实了纳豆激酶不但能溶解血栓,还能抑制血小板凝固,起到防范血栓形成的作用。
这项试验结果于2003年3月在日本药学会发表。
此外,株式会社日本生物科学研究所还进行过纳豆激酶摄取后血液形态学的研究,手指血液流动变化试验对视网膜静脉塞栓试验、以及纳豆中维生素K2对华法令拮抗作用的研究。
纳豆激酶有什么神奇之处据小笠原博士介绍,从医学的角度解析,纳豆激酶溶栓机理是:纳豆激酶通过刺激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t-PA将纤溶酶原激活为纤溶酶,溶解纤维蛋白,直接溶解血栓;同时将人体内的尿激酶原激活为尿激酶,尿激酶与t-PA一同激活纤溶酶原,达到溶解血栓。
由此可见,纳豆激酶在直接溶解已经形成血栓的同时,还能激活增强人体自身的溶栓能力,从而起到持久平稳的溶栓作用。
而且,小笠原博士又说:“纳豆激酶只溶解血栓的主体物质纤维蛋白,不水解血浆纤维蛋白原,所以不会引发出血的危险。
”这一点是临床溶栓药剂所普遍缺失的。
此外,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发现,纳豆激酶还具有明显的降血压和抑制血小板凝集作用。
纳豆激酶作用研究纳豆激酶(NattoKinase,NK)由食品纳豆中提取或纳豆菌发酵生产,是一种分子量远远小于 UK、SK、tPA的蛋白质,并可由肠道,吸收,纳豆激酶的体外、体内溶栓性质通过实验也已得到确定,同时得出纳豆激酶的体内溶栓活性为纤溶酶的四倍,在体内作用迅速、持续时间长,还能激活体内的tPA,使之温和、持续地提高血液的纤溶活性。
患心肌梗塞的危险患者,一次需投入尿激酶30万单位,而50克的纳豆中含有80万单位尿激酶的血栓溶解作用。
(须见洋行等报道每克湿重纳豆约相当于1600尿激酶单位。
)日本圣玛丽安娜医科大学疑难病治疗研究中心和日本生物科学研究所最发现,纳豆激酶有抑制血小板凝固的作用,有助于预防高血压和动脉硬化。
据《日经产业新闻》报道,研究人员让接受实验者食用纳豆激酶的培养提取物,然后化验他们的血液。
他们发现,食用这种提取物6小时后,实验对象血小板的凝固作用受到抑制。
研究人员据此断定,纳豆激酶具有溶化血栓、使血流顺畅的功能。
因而,纳豆激酶成为一种新型的口服性溶血栓药物(第二代溶栓药),在预防、治疗心脑血管栓塞症及栓塞性老年痴呆症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纳豆激酶食疗作用纳豆激酶与其他溶栓药物相比成本低、安全性好、分子量小、口服效果好、溶栓活性高、作用持续时间长等,有望被开发为一种市场竞争能力强的新型溶栓药剂。
纳豆激酶含量标识,国际通用的标准含量标识FU,日本官方健康营养食品协会制定的纳豆激酶产品的标准单位为“FU”,而非“IU”。
FU与FU/g的区别,纳豆激酶在国际上的标准单位为“FU”,是指每粒纳豆激酶产品的纳豆激酶含量;“FU/g”是指每克纳豆原料中的纳豆激酶含量,两者存在区别。
纳豆激酶理化特点1、纳豆激酶是在纳豆发酵过程中由纳豆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l natto)产生的一种丝氨酸蛋白酶(单链多肽酶),分子量为27728道尔顿。
2、纳豆激酶在温度超过80℃时迅速变性失活,但反复冻融对其影响不大。
3、纳豆激酶与肽类物质混合后,在PH值2-3的酸性环境中,还能保持超过7.5%的活性。
4、纳豆激酶是大分子的单链多肽酶,可被肠道消化液(糜蛋白酶、胰蛋白酶、小肠液等)分解成氨基酸片段或分子量更小的肽链。
5、纳豆激酶以小分子肽形式被肠胃吸收,进入血液后,小分子肽重新合成纳豆激酶,发挥其活性。
纳豆激酶溶栓特点1、纳豆激酶对交联状态的纤维蛋白(已形成血栓的纤维蛋白)尤其敏感,可以将其直接降解,对血浆纤维蛋白无影响,不易引起出血。
2、纳豆激酶具有多元化的溶栓机制。
除上述直接溶栓效果,还有少量的间接溶栓效果。
激活血管内皮产生内源性纤维酶原激活剂(T-PA)。
激活肾脏产生的尿激酶原成为有活性的尿激酶。
溶解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确保溶栓效果。
纳豆激酶作用说明维生素K2与纳豆激酶的作用却正好相反,纳豆激酶是溶解血栓促进血液循环,而维生素K2则是凝血。
所以,纳豆激酶产品中含有维生素K2,是会大大影响纳豆激酶的溶栓作用的。
纳豆激酶服用方法日本营养健康食品协会规定纳豆激酶的每日正常维持量应该不低于2000FU。
因此,医学营养专家建议纳豆激酶服用人群的基本用量如下:1、每日摄取量2000FU,是正常或亚健康人群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用量,多数人在服用7天左右身体出现反应,自觉精力充沛,眼睛干涩症状等开始好转;敏感人群当天即有反应。
2、每日摄取量2000FU-5000FU,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建议用量,15天左右大多身体出现积极反应,比如手脚冰凉、胸闷心慌、肢体麻木、头晕眼花、失眠等症状逐渐缓解,2-3个月左右血压、血脂指标逐渐向正常值靠拢,待指标正常时可减量至健康维持量。
3、每日摄取量5000FU-7000FU,是心脑血管疾病重病患者建议用量,1月左右自觉症状开始减缓,维持3个月减缓明显,待指标好转后,可逐渐减量。
4、中国人没有纳豆佐餐的习惯,摄入需高于日本标准,每日摄入纳豆激酶达到5000FU以上,更适合国民预防、保健、调理。
同时,纳豆激酶的半衰期为8小时,在体内的作用时间为8-12小时,早晚分次服用,可作用全天,让活性成分停留时间更长,更利于吸收,效力更佳。
纳豆激酶服用禁忌严重腹泻,呕吐,消化不良者;需要促凝药物治疗的病患。
皮肤、内脏器官出血、渗血者。
治疗中使用大剂量溶栓药物者。
支架术后人群遵医嘱。
纳豆激酶注意事项孕妇不推荐食用,手术前后2周暂停食用,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其它与血液凝集相关疾病,须先请教医生后方可食用。
若有大量出血,如血管破裂、意外事故等也应避免食用。
如脑溢血患者须在症状发作期后3个月才适合食用。
纳豆激酶属于功能性食品不能替代药物。
直达小肠吸收,体内作用时间8-12小时。
低热量,低蛋白,肥胖及肾病患者可安心食用。
与药物同食无抵触且可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
纳豆激酶调控机制同其它生物活性物质一样,纳豆激酶的分秘表达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W ong,S_L_| 等^ 的研究了与aprN同源性很好的基因aprE,结果表明基因的分秘表达受口启动子舫控制,他们利用s1按酸酶保护实验分析法确定了该基因在体内外转录的起始位点,体外转录用RNA 聚台酶(Eo),体内转录利用从T孢子细胞中分离得到的mRNA,基于转录启动同腺苷有关,从而选择了 t位点,这种方法被mRAN 序列分析所证实。
结果表明,基因在体外转录有两个启动位点,之间被15个核苷酸隔开;体内转录也在这两个位点或其附近。
下游位点(P:)具有一个独特的d”识别序列。
Moran等人对该基因的d”启动子和其它两种枯草芽孢杆菌的d”启动子怍了比较,比较了它们的保守碱基序列,在一35区.P:启动子的共有序列为5个碱基;在一10区共有序列为8个碱基.两区之间被15个碱基隔开。
另外两个碱基区可能调节该基因的表达.一个是在启动子上游35bp处的二分体对称区,另外就是mRNA 上桩糖体结台位点,mRNA 上桉糖体结台位点序列为:pppAA.A—A—G一0 0 A_0 00 U。
此外.在纳豆激酶基因的105-336bp处编码了一段有77个氨基酸的蛋白肽(pmpeptide),其有可能参与调节纳豆激酶的活性。
纳豆激酶的表达同其它枯草杆菌蛋白酶一样受葡萄糖阻遏和被许多SpoO 孢子形成突变株阻断,另外Cat A、hpr、Scoe突变株位点可以提高其表达。
分解血栓1、直接血栓、分解血栓2、活化尿激酶的前驱物使其转为具有活性的尿激酶,以作用血栓分解酵素(酶)。
3、增加组织胞浆素原活化剂的量,间接达到分解血栓目的。
理化特性纳豆激酶与其他酵素一样,有其物理、化学上的特性:1、分子量在20,000-30,000之间有275个胺基酸。
2、等电点(Pi)为8.6±0.3(svensson卡瓦姆法)。
3、稳定性:ph6-12温度60°仍稳定。
分子改造纳豆激酶对纤维蛋白有高度的亲和性,能够直接作用于交联的纤维蛋白,应用后引起全身出血的倾向小,纳豆激酶能否成为新一代的溶栓制剂主要取决于纳豆激酶功能的提高,如延长半衰期、提高酶活力和热稳定性等。
由于人们对纳豆激酶分子的结构已很清楚,并且已能熟练操作纳豆激酶基因.针对纳豆激酶的缺点,可有目的地进行纳豆激酶分子的改造研究, Hirc~Jfi T 等人采用定点突变使GIC 和变为Cys6 C 突变株,再使用计算机分析,找到台适的双硫键位点,双硫键的引A ,提高了酶的耐热性,而不改变其催化性能.Cys6 /Cy 突变株的半衰期是野生型的2~3倍;引入双硫键后,热稳定性提高了45℃;Takagi H等人采用定点突变的方法,改变括性中心Asp3 附近的1Ie ,然后将突变基因转入E.coli中表达,获得了较高的酶活力,其催化效率是野生型的2~6倍,作为对照,他们在IIe位点引入了8种不同的氨基酸残基(Cys,Ser,Thr,Gly,Ala,Val,Leu,Phe),结果发现只有Var 和Leu 突变株表现出酶活力增加,其中Leu 突变株的酶活力显著增加,其它六种突变株的酶活力均明显下降,这表明在31位点的侧链氨基酸对纳豆激酶活力的表现是非常重要的,并且酶活力表现的水平依赖于侧链基团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