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事件简介

富士康事件简介
富士康事件简介

2010年4月6日下午3时许,富士康观澜工厂C8栋宿舍一名未满19岁的江西籍饶姓女工从宿舍楼7楼坠楼,目前仍在医院治疗

2010年3月29日凌晨3时,富士康龙华园区一名从湘潭大学毕业的23岁湖南籍男工,被发现死在宿舍楼J1楼一楼过道,后被警方认定为“生前高坠死亡”。

2010年3月17日上午8时,富士康龙华园区一名田姓女子从宿舍楼跳下摔伤。

2010年3月11日晚9时30分,富士康龙华基地一名20多岁的李姓男工在生活区C2宿舍楼5楼坠亡。

2010年1月23日,19岁的员工马向前在富士康华南培训处的宿舍死亡。

2012年9月12日上午,富士康深圳观澜厂区一名22岁男子高坠身亡。

事件应对

控制

是笨办法,但也要尽力去阻止。目前,二楼宿舍阳台全部装上密集的不锈钢网,厂方称会在更多楼层安装全封闭的铁网

危机描述:

减压

2.为员工祈福

请来五台山高僧做法,为员工祈福。

3.安顿家属

危机描述

https://www.360docs.net/doc/542472104.html,/a/20100527/007592.htm 跳楼事件影响

1.员工辞职

“十三连跳”的大背景下,也有大批富士康员工选择了辞职。富士康平均每月要流失员工几万人,而在跳楼事件频发的近3个月,每月竟然高达5万人以上。

据悉,因为流失率太高,人力严重不足,导致生产线上的人均劳动强度比以前增大。而随着“跳楼事件”的接连发生,在招聘点周围,悄然聚集起了一批算命先生。

“富士康人员流失率居高不下的原因是缺乏归属感、缺乏凝聚力。”王亮指出。

2.社会舆论

“精神血汗工厂”等名词出现在境外媒体上。连续的自杀现象,还让苹果、惠普等全球知名IT企业发表声明,可以说,富士康“11连跳”事件已经成为境内外舆论所广泛关注和探讨的话题。(一般而言,血汗工厂是指一间工厂的环境恐怖,工人在危险和困苦的环境工作,包括与有害物质、高热、低温、辐射为伍,兼且工时长、工资低等。如果是在工作上精神压力大,管理上存在一些非人性化做法,就是“精神层面上的血汗工厂”称为精神血汗工厂。)

3公司利益受损

事件及外围股市影响,台湾鸿海集团股价下挫4.9%,收报126元新台币,而富士康国际股价全日,更重挫近一成,收报5.31港元,全日跌幅达9.69%,成交4100万股。若计及鸿海系股票,集团单日总市值蒸发913亿元新台币(约合人民币195亿元)。

截止5月27日收盘,鸿海股价收报128.5元新台币,全日微跌0.39%。而富士康国际股价,周四跟随恒指升势,收报5.93港元,全日上扬4.22%,已返回并超过25日剧挫前水平。事件只是有损公司的形象,故对股价影响不会太大。然而,中长期而言,其代工客户苹果、惠普、戴尔等,经过此次事件,尤其是就此次事件所承受的国际舆论及品牌负面影响,一定会仔细考虑和研判,可能中长期会考虑撤走鸿海及富士康的部分订单。

联想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罗瑞德(Rory Read)27日下午在香港举行的股东大会后回应说,联想历来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公司一直和供应商保持沟通,来确保员工的工作环境符合行业标准。“关于富士康的特定事件,现在并不掌握太多细节。但富士康确实为联想代工电路板,不过比例很少”。

鸿海精密及其子公司2010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5440亿元新台币,净利润约180亿元新台币,同比增长35%,环比减少38%。公司最新发布的4月份非合并单月营收报告显示,4月份营业收入为1538.6亿元新台币,较去年同期相比上升63%,而去今年3月份数据相比,则略降2%。

富士康事业群

富士康科技集团事业群简介 SIDC 事业群(捷达世软件(深圳)有限公司 GDS Software(shenzhen)Co.,Ltd. ) GDSBG是由集团原中央IT单位SIDC及各事业群IT单位整合组建而成的专业IT 服务事业单位,从事IT系统整合规划与导入、软件代工、软件测试、数位内容、专业软件委外、通信网络规划建置、信息安全管控及IT软硬体统购、主机共管 (co-location)及网络服务等,现有IT人员4000余名。2009年和IBM及IBM全球环保能源信息解决方案伙伴EIM、C-Lock共同签订亚太区技术与服务结盟合约,成为全球第一套精确计算碳排放的监控系统GreenCert在亚太区的总代理, 确定跨足软 件/服务产业。招聘岗位主要服务于软件开发、通信网络规划建置维护、信息安全管控、网络服务及语音通信客服服务等,工作地点涵盖深圳、郑州、成都、重庆、武汉、廊坊、天津、秦皇岛、嘉善、惠州等地。 CMMSG资讯系统整合与服务产品事业群(Component Module Move Service Group) 主要从事PC准系统、主机板、机箱、零组件及Server主机板、机箱、零组件的研发与生产,产品遍及整个计算机领域,2009年拓展至打印机、墨水盒及笔记本电 脑等生产领域。 CMMSG是集团eCMMS经营模式典范,运用ODM研发能力及全球SCM 运筹e化优势,加上遍布全球四大洲的系统组装厂,为客户提供从研发、生产、运销到售后服务的全套快速的解决方案。未来,CMMSG将凭藉工程技术人员的转型与成 功基础架构的复制创造更多的营收与获利,并持续完善产品开发、全球制造、全球供应链与全球服务等平台,提升竞争力和客户满意度。 机构采购检测中心 ( Mechanical procurement & Testing Center ) 为集团核心战略研发单位,隶属于总部周边事业群,下设三大功能单位:华南检测中心、塑料资源应用回收中心及机构采购中心。 华南检测中心成立于1996年,专注于在研发设计验证、新材料、新技术应用及开发、产品功能测试等领域为全球客户提供一流的专业服务,是华南地区最具规模的 3C专业实验室,2003年2月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其技术能力亦获得世界最权威机构的认可。 塑料资源应用回收中心专业从事塑料制造、生产及研发,透过塑料技术,协助集团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主要功能为塑料改性、塑料染色及次料再生、导光板材制造。 机构采购中心专业从事机构材料及设备采购,负责集团的金属材料、塑料材料、工业用涂料、化学品及化学物料、模切材料、包装材料的采购,每年为集团节省大量的采购费用、降低生产成本。 凭藉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机构采购检测中心在设计验证(计算机模拟仿真分析)、新材料开发及应用(金属材料、塑料配方研发、改性及染色)、新技术开发及应用(PVD、RFID、太阳能等)、自动化检测与制程设备开发、热传及噪音分析、计

富士康案例分析

富士康管理的突出特点 富士康的管理具有军事化(层级制)及泰勒制的特点。 1 严格的层级制度,强调对组织规则的遵守 层级制度公式:“三高一低”的运营战略+人海战术+准军事化或军事化管理 =低成本高效率=全球代工大王 他们“独裁为公,长官第一”,强调纪律性和员工的高度服从。 严格的层级制度既有优点也有缺点 优点:权力关系清晰,有利于领导和指挥;责任明确,细化分工,操作标准化,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管理目标一致性强,便于对部门与个人的考核;执行力强,有利于推行决策。缺点:过分强调长官意志,决策过于依赖长官个人的能力;容易让集体中的个人产生疏离感和巨大压力,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微观管理欠缺,即决策者本人没有足够时间用于细节观察;沟通能力不足,不能以人为本地解决问题;在现实生产中,基层员工往往比领导者掌握更多的信息,却缺少足够的话语权。 2 沿用泰勒制模式,即作业标准化、规范化,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其标准化管理表现在: 生产时间:实行“黑白两班倒”,白班工人的工作时间是8:00-20:00,夜班工人相反 产量指标:以秒来计算工人完成每道工序的时间,并以此安排工人的生产量 人力资源结构:呈金字塔状,居于“塔尖”的高管层制定战略,中层负责分配和监督,底层员工面临的则是高度分解的、专业化的、重复性很强的高强度劳动任务 泰勒制模式的特点: 1.劳动方法标准化。通过分析找出最合理的方式方法,剔除多余和不合理的动作; 2. 制定出完成每个标准动作所需要的标准时间,作为定额管理和支付工资的依据; 3. 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 4. 严格挑选工人; 5. 通过考察,明确职责分工。 优点:便于科学管理,提高生产效率。 缺点:缺乏管理伦理。“泰勒制”仅解决了个别具体工作的作业效率问题,而没有解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如何经营和管理的问题。 富士康通过多年的实践,理解到企业信息化实质是:通过对先进的管理思想的消化,学习参照最佳行业实践,梳理、优化、再造业务流程,并应用IT技术,规范、集成、共享信息,从而达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客户满意度和企业运作管理水平的目的。富士康成功的经验,为离散集成类企业树立了榜样。在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既要学习先进经验,又需要量身定制,解决好通性和个性的关系。 富士康信息化建设紧紧围绕创优秀的电子产品这个目标。如果不能创优秀的电子产品,不具备国际化的竞争力,信息化工程也就失去了方向,失去了意义。富士康的信息化发展战略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使工业化与信息化互为依托,融为一体,整体推进。公司大力发展企业信息化管理,每年投入巨资进行全公司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逐步实现了以生产为中心的生产控制信息系统,以财务为中心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目前正在积极推进ERP/SAP系统,公司实施重点工程有决策支持系统EDSS、成本管理系统以及基于知识管理的WebOA系统。

关于富士康跳楼事件原因的分析

关于富士康跳楼事件原因的分析富士康科技集团创立于1974年,是专业从事电脑、通讯、消费电子、数位内容、汽车零组件、通路等6C产业的高新科技企业。凭借扎根科技、专业制造和前瞻决策,自1974年在台湾肇基,特别是1988年在深圳地区建厂以来,富士康迅速发展壮大,拥有60余万员工及全球顶尖IT客户群,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业专业制造商。 自2010年1月23日富士康员工第一跳起至2010年11月5日,富士康已发生14起跳楼事件,引起社会各界乃至全球的关注。2011年7月18日凌晨3时,又有一名员工跳楼,年仅21岁。引人深思。富士康定义企业的目标是什么?又是如何对待员工的? 管理者是整个组织的核心和灵魂,管理者的工作是否有效,最终决定着组织目标能否实现。富士康的迅速发展壮大使我们看到了企业的经营战略与目标的重要性。 管理者通过制定一系列的计划,战略。组织人员,分工明确,提高效率,加强领导,有效控制,从而实现目标的最大值。富士康凭借着6大产品策略:速度、品质、工程服务、弹性、成本、客户附加价值。使其在市场上的份额越来越大。富士康在管理者的领导下,多年来致力于提供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全方位成本优势”给全球3C产业的领导品牌厂商。这里,我们看到了富士康定义企业目标准确性。值得我们学习。 但令人尴尬的是,数月来接二连三的员工“跳楼”死亡或重伤事

件。使人把目光从定义企业目标转移到如何对待员工的问题上。 制造业企业的管理模式基本上是准军事化或军事化管理,有非常严格的层级制度,强调纪律性和员工的高度服从。富士康的经验表明它的管理是能够带来效率的。其他企业理论上可以向它学习。但是,在员工构成不断变化的今天,这种管理模式遭遇了挑战。很重要的原因是员工的诉求与企业的管理产生了矛盾。这个矛盾现在表现为一个企业与一个阶层的矛盾。 “一个企业”自然是指富士康,“一个阶层”则是富士康生产线上的数十万名普通工人。军人出身的郭台铭管理者,对富士康一直实行高压的军事化管理。然而,富士康生产线的普通员工75%以上是“80后”,甚至是年龄更小的“90后”。而这样的员工主体对富士康过于强调军事化和执行效率的管理模式提出了重大“挑战”。已经发生的重大死伤事件中,刘兵21岁,孙丹勇25岁,郑鑫崧23岁,马向前19岁,李姓员工20多岁,刘姓湖南娄底员工23岁…… 显然,80后、90后的员工们对此相当抵触,对领导的行为也有不同的解读。比如说,新生代员工将自身与企业的关系看作纯粹的雇佣关系,注重工作是否能够实现自我价值,而不愿意为了企业目标牺牲自身的利益。华为的“床垫文化”、富士康的“半军事化管理”问题频出,其实就是忽略了员工个体的需求和个性。 企业的发展需要员工的支持。管理者应懂得,员工决不仅是一种工具,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将对企业生存发展产生巨大的作用。所以,富士康应正确对待处理员工的关系,在实行军事化管理的前提

富士康公司简介

富士康公司简介 创立于1974年,富士康科技集团在总裁郭台铭先生的领导下,以前瞻性的眼光与自创颠覆电子代工服务领域的机光电垂直整合“ecmms”商业模式,提供客户囊括共同设计(jdsm)、共同开发(jdvm)?? 全球运筹及售后服务等等之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一次购足整体解决方案。 富士康科技集团是全球3c(计算机、通讯、消费性电子)代工领域规模最大、成长最快、评价最高的国际集团,集团旗下公司不仅于亚洲及欧洲的证交所挂牌交易,更囊括当今捷克前三大出口商、大中华地区最大出口商、富比士及财富全球五百大企业,及全球3c代工服务领域龙头等头衔。 集团多年来致力于研发创新,以核心技术为中心,包括:纳米技术、绿色制程技术、平面显示器技术、无线通讯技术、精密模具技术、服务器技术、光电/ 光通讯技术材料与应用技术及网络技术等。集团不仅具完善的研发管理制度,更在智权管理上努力耕耘,积极地以提升华人之国际竞争力为己任;截至2014年底已在全世界共获超过15,300件专利,因此集团不仅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全球年度专利排行榜(mit technology review)中,是全球前二十名中惟一上榜的华人企业。也因如此,才能被美国财富杂志评鉴入选为全球最佳声望标竿电子企业15强,并成为全球惟一能在过去五年持续名列美国商业周刊(businessweek)科技百强(it100)前十名的公司! 创立于1974年,富士康在总裁郭台铭先生的领导下,以恢弘的气度立下透过提供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全方位成本优势”使全人类皆能享有电脑、通讯、消费性电子(3c)产品成为便利生活一部份企业愿景;以前瞻性的眼光自创具备机光电垂直整合、一次购足整体解决方案优势的3c代工服务“ecmms”商业模式;以坚定及无私的理念贯彻谋求员工、客户、策略伙伴、社会大众及经营层的共同利益之高标准公司治理。 企业愿景 在对3c电子产品有着有朝一日将会成为全人类工作及家居生活不可区分的一部分之信念引导下,郭台铭总裁在1974年以等值约美金三千元资金、对机电技术整合的执着及前瞻性的“全方位成本优势”概念创办了富士康。 因此富士康自始的企业愿景就是透过提供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全方位成本优势”使全人类皆能享有3c产品所带来的便利生活。 商业模式 * 五大产品策略:速度、品质、工程服务、弹性、成本。 富士康在总裁郭台铭先生的领导下,多年来致力于提供全球最具竞争力的

富士康公司连续发生员工自杀事件的原因分析

从企业文化角度分析富士康连续员工自杀的原因 内容提要:对深圳富士康2010年一月到六月发生的连续12起员工跳楼自杀事件,震撼了全中国。富士康公司已经成为了媒体、网民们关注、热议的焦点。引发了社会对现代员工工作环境的焦虑,也引发了对现代企业文化变革的争论。本文通过对深圳富士康员工工作环境,员工待遇,员工生活状态等进行了解,从企业文化对员工的影响角度分析员工自杀原因。 关键词:富士康企业文化员工自杀原因 一、问题提出 进入2010年以来,因频发“员工跳楼事件”,富士康公司已经成为了媒体、网民们关注、热议的焦点。频发的员工跳楼事件已经不单单是企业的自身问题,而已经上升到社会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十分快速,成为“世界工厂”,“超级制造大国”。然而这个名号并不只有荣耀,荣耀的背后更是有许多的辛酸,廉价的劳动力,高污染,高消耗。中国企业的文化转型也是出乎人们意料的,然而经济与文化的共进并非可以用齿轮来组合,机械的动力代替不了人的动力,强调快速工业化,企业中的人便失去了平衡,企业发展的环境便会在繁荣的金字塔里,从内部坍塌,成为繁荣的悲剧。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后时代,中国企业的企业文化现状如何,应如何进行企业文化的转型更好的适应经济发展,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本文从企业文化角度分析富士康跳楼事件的原因,分析中国企业员工的现状,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意见。 二、富士康企业文化现状分析 1.森严的文化。富士康实施的是所谓“铁腕统治”,企业内部等级森严,上级对下级动辄斥骂。富士康现在的工人以80后为主。他们通常在城市长大,甚至就在城市出生,他们见多识广,也更具个性,对于家长式的整齐划一的管理方式、对厂区军事化的生活、对没有社会化接触的碎片化生活也更抵触。加上企业不信任员工,员工之间相互不信任。员工总是处于与陌生人合作的窘境,而管理者也总是在管理陌生的员工。这样的环境,当然会使员工总是处于高度的精神紧张,容易产生绝望情绪。 2.不尊重的文化。富士康内部管理是单向式准军事化管理制度,基层人员流动大,基

富士康科技集团(深圳)

富士康科技集团(深圳) 公司简介及基础人力招募简章 富士康1988年投资祖国大陆,是专业生产6C(Computer, Communication, Consumer Electronics, Channel, Car, Content)产品及半导体设备的高新科技集团。在中国大陆、台湾以及美洲、欧洲和日本等地拥有数十家子公司,在国内华南、华东、华北等地创建了九大科技工业园区,现有员工60余万人。自1991年至今集团年均营业收入保持超过50%的复合增长率,是全球最大的计算机连接器和计算机准系统生产商,连续9年入选美国《商业周刊》发布的全球信息技术公司100大排行榜(2005、2006年排名第二),连续四年稳居中国内地企业出口200强第一名。2005年(第371位)、2006年(第206位)迅速跻身《财富》全球500强。多年来集团杰出的营运成绩和扎根大陆、深耕科技的投资策略,深为国家与地方领导肯定: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李瑞环、李长春、吴仪等国家领导人多次莅临集团视察,给集团“扎根中国,运筹全球”以巨力支持。 今天,富士康科技集团正处于从“制造的富士康”迈向“科技的富士康”的事业转型历程中,将重点发展纳米科技、热传技术、纳米级量测技术、无线网络技术、绿色环保制程技术、CAD/CAE技术、光学镀膜技术、超精密复合/纳米级加工技术、SMT技术、网络芯片设计技术等,建立集团在精密机械与模具、半导体、信息、液晶显示、无线通信与网络等产业领域的产品市场地位,进而成为光机电整合领域全球最重要的科技公司。 集团投资大陆18年来,形成了富有自身特色的经营模式、运筹模式、育才模式与发展模式。未来富士康将继续深耕科技,广揽人才,为年轻人提供最佳的学习与发展环境,持续攀登科技高峰。

富士康案例分析报告

富士康案例分析报告1 目录 一、案例背景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企业现状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问题诊断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备选方案考虑.......................................................................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方案决策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案例背景介绍 (一)关于富士康 富士康在台湾地区被称为鸿海集团,创立于1974年,是专业从事电脑、通讯、消费电子、数位内容、汽车零组件、通路等6C产业的高新科技企业。1988年投资中国大陆,专业生产6C 产品及半导体设备的高新科技集团,也是全球第一大代工厂商,在国内华南、华东、华北等地创建了八大主力科技工业园区。多年来致力于提供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全方位成本优势”给全球3C产业的领导品牌厂商,“全方位成本优势”包括全球最优化的

速度、质量、工程服务、弹性、成本及客户附加值。 (二)关于OEM OEM生产,即代工生产,也称为定点生产,俗称代工,基本含义为品牌生产者不直接生产产品,而是利用自己掌握的关键的核心技术负责设计和开发新产品,控制销售渠道,具体的加工任务通过合同订购的方式委托同类产品的其他厂家生产。之后将所订产品低价买断,并直接贴上自己的品牌商标。OEM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产业分工日趋细化的产物,它能为企业把精力和财力放在创新能力方面的投入,尽可能地减少在固定资产方面的投入。 中国OEM工厂的市场绝大部分在海外,随着劳动力成本优势的下降、行业生产规模的扩大,这类企业都普遍面临利润率下降、发展速度减缓等问题。这类企业在思考和尝试战略发展时,也潜伏着几个亟待引起高度重视的不良症状。规模扩张并没能提高在产业链里的地位,而且还会造成对市场环节的进一步依赖,地位可能会更加被动。加工出口型企业长期依靠劳动力价格优势,不重视高效的生产组织、物流系统改善以及工艺创新等能力的培养,劳动力价格是企业成功的要素,也反过来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出口导向型企业长期采用出口代理,荒废了自身的市场功能,而市场功能的形成更是需要很长的时间。另外还面临着反倾销及品牌缺失的困扰。 (三)关于N连跳 正是OEM生产方式的弊端,对企业的管理能力、成本控制能力要求极高。富士康素以管理严格著称,管理风格几乎不近人

从富士康事件看员工健康管理.

最近,富士康连环跳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惨剧的发生令人悲痛不已,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富士康的口诛笔伐和对企业内部管理的反思,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便是对员工健康问题的讨论:如何将员工的健康纳入到企业的管理体系当中?如何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对职场健康问题的探讨由来已久。早些年的时候,华为“过劳死”曾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在过去的几年中,青岛啤酒前总裁彭作义、汤臣集团创始人汤君年、爱立信中国前总裁杨迈、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等人的英年早逝更是引发了人们对于职场健康的关注。然而几年过去了,中国企业员工的健康状况似乎并没有得到扭转,悲剧还在继续,只是健康问题从身体健康扩展到了心理健康。环境的变化推动着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伴随着员工健康问题的日益凸显,一种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员工健康管理逐渐浮出水面,为人们所关注。一、员工健康管理:一种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健康管理最早起源于美国。健康管理的兴起,主要是缘于医疗成本的上升、商业保险的发展及医疗健康的进步。美国传统的医疗卫生系统是一个以诊断与治疗为主体的系统,20%的最不健康的人群占用了80%的医疗卫生资源,而另外80%的人群中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最不健康或患病的个体。如果只关注患病人群,忽视非患病人群中健康风险因素的影响,患病人群势必不断扩大,从而使得医疗卫生支出不堪重负,因此对非患病人群的健康进行管理势在必行。健康管理是对个体和人群的健康风险进行全面控制的过程,是旨在提高社会健康意识、改善健康行为、提高个体生活质量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员工健康管理则是一项企业管理行为,它是通过企业自身或借助第三方的力量,应用现代医疗和信息技术从生理、心理角度对企业员工的健康状况进行跟踪、评估,系统维护企业员工的身心健康,降低医疗成本支出,提高企业整体生产效率的行为。员工健康管理是一种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它是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从对“物”的管理转向对“人”的管理的反映。人力资源管理经历了从以“商品人”理论为核心的雇佣管理模式到以“知识人”理论为核心的人力资本运营模式的变迁。在这种演进的过程中,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人的个性化需求不断得到满足,人力资本逐渐成为企业最为重要的资本。而员工健康管理实际上体现了企业对员工的人文关怀,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和对人力资本的重视,这种管理模式迎合了现代企业管理的需求,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二、为何进行员

从管理学角度浅谈富士康事件

从管理学角度浅谈富士康事件 案例分析报告 摘要:2010年以来频频发生在富士康的跳楼事件把富士康推向了风口浪尖,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内外交困的竞争环境下,富士康的管理模式、产业链定位都值得我们深思,尤其是将来我们作为管理者,我们如何设计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多元的员工需求。 关键词:军事化管理、科学管理、人际关系、行为科学、产业链、权变管理 目录 一背景 2 二富士康事件的管理学分析--正确的做事 2 2.1 古典管理理论 2 2.2 现代管理理论 3 2.3 权变管理 4 三富士康事件的产业链研究--做正确的事 5 3.1 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逐渐削弱 6 3.2 出口导向型的代工制造模式遭遇危机 6 3.3 国际产业链分工中的不平衡 6 四对策探讨 6 4.1 产业转型 6 4.2 建立合作战略关系7 4.3 人本管理7 4.4 实行本地化管理7 五结论7 一背景 富士康是中国这个"世界工厂"的杰出企业代表,一系列数据令人眩目。它在大陆的员工总数达120万,2011年其进出口总额达2147亿美元,占中国进出口总额近6%,为中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战略作出了非凡贡献。但是自2010年以来的N连跳,使其一直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处在舆论风暴的漩涡中心。原因是富士康的规模如此之大,员工如此之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如此之深,使它的一举一动都倍受关注。其发展与管理模式在中国企业中极具代表性和典型性,富士康员工的困境也代表了中国整个产业工人的困境。其实富士康并不比其它企业更坏,只是其它企业没有被关注而已,富士康发生的一切正是整个中国制造企业的一个缩影。 今天,我们结合管理理论的发展角度来分析案例中富士康所发生的风风雨雨。 二富士康事件的管理学分析--正确的做事 2.1 古典管理理论 乘着经济全球化的东风,富士康迅速崛起为世界500强中的一员。究其成功的内因,科学管理理念的应用和军事化管理功不可没。富士康应用"快速反应"著称的流水线,通过现代的军事化管理,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力,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科学管理原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生产率,而作业标准化、制度化是提高管理效能、谋求最高生产效率的关键。而我们今天的富士康就是这样一个把泰勒的科学管理运用得出神入化的典型,且科学管理原理在富士康运用有过之而无不及。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认为工作分析应将工作分解为最简单的各个基本动作,即工作就是由一连串个别动作的组合。应该肯

富士康各事业群介绍

富士康科技集团是专业从事电脑、通讯、消费电子、数位内容、汽车零组件、通路等6C产业的高新科技企业。 凭借扎根科技、专业制造和前瞻决策,自1974年在台湾肇基,特别是1988年在深圳地区建厂以来,富士康迅速发展壮大,拥有100余万员工及全球顶尖IT客户群,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业专业制造商。连续9年雄居大陆出口200强榜首;2011年跃居《财富》全球企业500强第60位。 深耕中国完善布局 富士康持续提升研发设计和工程技术服务能力,逐步建立起以中国大陆为中心,延伸发展至世界各地的国际化版图。 在珠三角地区,建成深圳、佛山、中山、东莞等科技园,深圳龙华科技园旗下3家企业连年进入深圳市企业营收前十强和纳税前十强,每年为深圳税收贡献超百亿元。园区正转型为产品技术研发中心、销售展示及人员训练中心、模具制造及技术研发中心、新材料及新能源研发中心、新设备及自动化制造研发中心、小量制造基地,力争成为深圳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主力推手。 在长三角地区,布局昆山、杭州、上海、南京、淮安、嘉善、常熟等地,形成以精密连接器、无线通讯组件、网通设备机构件、半导体设备和软件技术开发等产业链及供应链聚合体系,助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在环渤海地区,布局烟台、北京、廊坊、天津、秦皇岛、营口、沈阳等地,以无线通讯、消费电子、电脑组件、精密机床、自动化设备、环境科技、纳米科技等作为骨干产业,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科技与制造动能。 在中西部地区,投资太原、晋城、武汉、南宁、郑州、重庆和成都等地,重点发展精密模具、镁铝合金、汽车零部件、光机电模组等产品,积极配合“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国家发展战略实施。 精进科技赢取先机 在持续增强精密模具、关键零组件、机电整合模组等产品既有技术优势的同时,富士康积极推动跨领域科技整合,在纳米科技、精密光学、环保照明、平面显示、自动化、热声磁、工业量测、半导体设备等领域均取得累累硕果。 富士康-清华纳米科技研究中心在碳纳米管可控生长和应用研究领域,持续取得开创性成果。集团自主开发的工业机器人“FOXBOT”,在全球业界赢得技术及制造上的后发优势。 富士康华南及华东检测中心,是ILAC国际实验室认可的合作组织,其中R&D验证、产品检测、仿真实验、材料实验等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富士康积极打造“节能、减排、绿化、循环”绿色企业,厉行RoHS\WEEE等国际环保标准,自主研发LED节能灯、节能铝材、智能全热交换机等绿色产品,推动企业生产条件、生活环境和社会民生品质的持续改善。 富士康已建立起遍布亚、美、欧三大洲的专业研发网络,建立健全创新机制及知识产权管理平台,2010年,实现专利申请15500项,其中80%以上为发明类专利,连续6年名列大陆地区专利申请总量及发明专利申请量前三强。成为华人企业驰骋全球科技业的智权先锋。

富士康案例分析报告

目录 一、案例背景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企业现状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问题诊断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备选方案考虑.......................................................................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方案决策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案例背景介绍 (一)关于富士康 富士康在台湾地区被称为鸿海集团,创立于1974年,是专业从事电脑、通讯、消费电子、数位内容、汽车零组件、通路等6C产业的高新科技企业。1988年投资中国大陆,专业生产6C产品及半导体设备的高新科技集团,也是全球第一大代工厂商,在国内华南、华东、华北等地创建了八大主力科技工业园区。多年来致力于提供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全方位成本优势”给全球3C产业的领导品牌厂商,“全方位成本优势”包括全球最优化的速度、质量、工程服务、弹性、成本及客户附加值。 (二)关于OEM OEM生产,即代工生产,也称为定点生产,俗称代工,基本含义为品牌生产者不直接生产产品,而是利用自己掌握的关键的核心技术负责设计和开发新产品,控制销售渠道,具体的加工任务通过合同订购的方式委托同类产品的其他厂家生产。之后将所订产品低价买断,并直接贴上自己的品牌商标。OEM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产业分工日趋细化的

富士康企业的调查报告

富士康调查报告 一、企业简介 富士康集团创立于1974年,是专业从事、、电子、数位内容、汽车零组件、通路等6C产业的高新科技企业。凭借扎根科技、专业制造和前瞻决策,自1974年在台湾肇基,特别是1988年在深圳地区建厂以来,富士康迅速发展壮大,拥有60余万员工及全球顶尖IT客户群,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业专业制造商。2008年富士康依然保持强劲发展,出口总额达556亿美元,占中国大陆出口总额的3.9%,连续7年雄居大陆出口200强榜首;跃居《财富》2009年全球企业500强第109位。2011年7月29日总裁称,未来3年内将新增100万台机器人取代人工劳动力。 富士康在台湾省被称为。1988年投资,

是专业生产产品及设备的高新科技集团(全球第一大代工厂商),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制造商,在中国大陆、台湾以及美洲、欧洲和日本等地拥有数十家子公司,在国内、华东、等地创建了八大主力科技工业园区。自1991年至今集团年均营业收入保持超过50%的复合增长率,是全球最大的计算机连接器和计算机准系统生产商,连续9年入选美国《商业周刊》发布的全球信息技术公司100大排行榜(2005、2006年排名第二),连续四年稳居中国内地企业出口200强第一名。2005年(第371位)、2006年(第206位)、2007年(第154位)、2008年(第132位)、2009年(第109位)、2010年(第112位)、2011年(第60位)迅速跻身《财富》世界500强。 二、经管制度 富士康的经管制度是典型的日本企业经管模式,是非常严格的准军事化经管。在这种制度中,每个工人完全就像是生产线上的的机器,完全没有了“人”的概念,97%的企业员工亚健康状态。富士康工作环境要

从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看企业劳动关系

从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看企业劳动关系 一、富士康跳楼事件回放 具体事件 二、劳动关系以及劳动关系管理简述 (一)劳动关系定义以及特点 所谓劳动关系,是指在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分别归属于不同所有人的情况下,劳动力所有者按生产资料所有者的指示工作,生产资料所有者向劳动力所有者支付工资,从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劳动关系具有以下特点: 1、劳动关系只是与劳动现象相关的社会关系之一。与劳动相关的社会关系,还有加工承揽、客货运送等由一方向另一方交付一定劳动成果,而对方给付相应报酬的社会经济关系。而劳动关系是一种由一方按另一方的指示进行劳动,无论劳动成果如何对方均应给付相应报酬的社会经济关系。 2、劳动关系是雇用关系的一种。所谓雇用关系,就是一方于一定或不定之期限内为另一方进行劳动,无论劳动成果如何,对方均给付相应报酬的社会经济关系。 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官方网站对劳动关系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分别 下了定义,所谓广义的劳动关系即为雇用关系,而所谓狭义的劳动关系即为真正意义上的劳动关系。 3、社会保障关系、劳动行政管理关系并非劳动关系。劳动关系的主体是劳动力的所有者和生产资料的所有者。社会保障关系、劳动行政管理关系的主体中却还包括政府,因而不是劳动关系,只是与劳动关系密切相关的其他社会关系。劳动关系经过法律调整便形成劳动法律关系;而社会保障关系和劳动行政管理关系经过法律调整便分别形成特定的行政法律关系。对于社会保险法律关系和劳动行政管理法律关系而言,劳动法律关系只是它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得以产生的基本法律事实。 (二)劳动关系的表现形式 1.劳动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

(1)合作 合作是指在就业组织中,双方共同生产产品和服务,并在很大程度上遵守一套既定制度和规则的行为。这些制度和规则是经过双方协商一致,以正式的集体协议或劳动合同的形式,甚至是一种非正式的心理契约形式,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2)冲突 对员工及工会来说,冲突的形式主要有罢工、旷工、怠工、抵制等。对用人方来说,冲突形式有关闭工厂,惩处或解雇不服从领导的员工等。 2.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制度框架 (1)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制度的特点 ①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六种劳动关系调节形式。 一是通过劳动法律法规对劳动关系的调节; 二是劳动合同规范的调节; 三是集体合同规范的调节; 四是员工代表大会的调节; 五是企业内部劳动管理规则的调节; 六是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调节。 (2)劳动关系管理制度的特点: 1.制定主体的特定性。劳动关系管理制度以企业为制定的主体,以企业公开、正式的行政文件为表现形式,只在本企业范围内适用。 2.企业和劳动者共同的行为规范。劳动关系管理制度市规范在劳动过程中的企业和劳动者之间以及劳动者相互之间的关系。劳动关系管理制度所调整的行为是作为劳动过程组成部分的用工行为和劳动行为,既约束全体劳动者,又约束企业行政各职能部门和企业的各组成部分。 3.企业经营权与员工民主管理权相结合的产物。劳动关系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是以规范化、制度化的方法协调劳动关系,对劳动过程进行组织和管理的行为,是企业以经营权为基础决定的、行使用工权的形式和手段。制定劳动关系管理制度必须保证企业员工的参与。企业员工既有权参与相关制度的制定,又有权对制度的实施进行监督。

富士康各事业群简介

CCPBG事业群(消费电子产品事业群Consumer & Computer Products Business Group)—— 主要从事游戏机、笔记本电脑、液晶电视、光驱、数码相机、投影机、散热系统及组件、LED光照明、新型界面材料、镁铝合金产品、印刷电路板等产品的研发与生产,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消费性电子产品研发制造商。 历经多年的整合和发展,CCPBG现已成为世界光学精密科技、热传技术领域的领跑者,拥有领先世界的镁铝合金生产设备与轻金属研发中心、模具研发中心、汽车研发中心、新技术开发中心等科技研发机构,并具有研发、生产、营销、物流等强大优势及先进的模具技朮、快速量产能力、快速应变能力等核心竞争力。 未来,CCPBG将秉持“竞争、挑战、转型、创新”的精神,务实运作、稳健经营、追求卓越成长,实现永续经营、基业长青的发展目标。 Chimei Innolux (奇美电子Chimei Innolux Corporation)—— 前身为群创光电,2010年3月与奇美电子、统宝光电正式合并,并更名为奇美电子。产品横跨各式TFT LCD液晶面板模块与终端液晶显示器,主要包括电视用面板、桌上型监视器与笔记型计算机用面板、中小尺寸面板、桌上型监视器、液晶电视等,供应全球尖端信息与消费电子客户,是世界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领导厂商。 Chimei Innolux拥有独特的技术、成本、系统整合、市场营销等优势,自整合以来,即以核心技术人才、丰沛产能服务全球不同客户的需求,并进一步整合产品供应链,藉由系统切入、面板扎根、垂直整合之创新经营方式,提供客户完整解决方案。 未来,Chimei Innolux将结合本身的综合优势与世界级客户资源,努力提升人类视觉极致享受和国内显示器产业对世界的影响力。 资讯系统整合与服务产品事业群(Component Module Move Service Group,简称CMMSG) —— 主要从事PC准系统、主机板、机箱、零组件及Server主机板、机箱、零组件的研发与生产,产品遍及整个计算机领域,2009年拓展至打印机、墨水盒及笔记本电脑等生产领域。CMMSG是集团eCMMS经营模式典范,运用ODM研发能力及全球SCM运筹e化优势,加上遍布全球四大洲的系统组装厂,为客户提供从研发、生产、运销到售后服务的全套快速的解决方案。未来,CMMSG将凭藉工程技术人员的转型与成功基础架构的复制创造更多的营收与获利,并持续完善产品开发、全球制造、全球供应链与全球服务等平台,提升竞争力和客户满意度。 CNSBG 事业群(通讯网络产品事业群Communication & Network Solution Business Group)—— 主要从事光纤交换机以及路由器﹑滤波器无线网络设备、PON﹑MID、WiMAX﹑VoIP﹑STB机顶盒﹑ADSL﹑Cable Modem﹑Wireless Module﹑PND﹑Mobile Phone﹑WLAN﹑Switch 等网络通讯产品的研发与生产,是位居全球前列的网络通讯产品制造商。 CNSBG在多模智能型手机﹑VoIP Access Gateway﹑IP/Cable 机顶盒﹑WiMAX﹑Wi-Fi Phone﹑VoIP Phone﹑多功能终端设备等新产品领域具有先进的研发能力,在塑模﹑成型﹑压铸技术与进阶供应链专业技术领域具有世界领先水平,ADSL﹑V.90/Wireless Modem及计算机背光模组等ODM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世界第一。 未来,CNSBG将努力为基站、路由器及光传输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强化高清与多媒体服务,进军云端运算,并与友军单位密切合作,开辟发展新局。 iDPBG 事业群(数位产品事业群integrated Digital Product Business Group)——主要从事时尚移动通讯终端设备,影音数字产品的研发与生产,服务于全球一流客

富士康案例分析(有效管理者和成功管理者)

富士康案例分析报告提纲 1富士康案例背景 1.1辉煌的历史 1.2危机的到来 2理论依据 2.1管理者在组织行为学中的分类 2.2何谓有效管理者 2.3何谓成功管理者 2.4管理者在企业中的活动分类 2.5有效管理者和成功管理者的差异 3富士康的案例分析 3.1富士康管理者的传统管理方面的有效和缺失 3.2富士康管理者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有效和缺失 3.3富士康管理者的日常沟通方面的有效和缺失 3.4富士康管理者的社交活动方面的有效和缺失 4案例启示 5富士康管理问题的对策 5.1改变目前单纯的出口导向型代工制造模式 5.2借鉴佳能细胞式生产方式 5.3改革人力资源管理

——富士康案例分析报告 一、富士康案例背景简介: 1.辉煌的历史 叱咤风云的富士康科技集团自1988年在深圳投资建厂以来,在中国大陆的规模迅速扩大,曾经连续八年入选美国《商业周刊》发布的全球信息技术公司100大排行榜;在2001年起一直稳居台湾最大民营制造商;自2002年起,连续三年蝉联中国大陆企业出口200强第一名;2003年度跻身为中国工业企业三强;2005年跻身全球500强;2008年其出口总额达556亿美元,占中国内地出口总额的3.9%,并连续7年雄居内地出口200强榜首。目前富士康集团在全球拥有90万名员工,其中大陆雇员约82万人,在深圳有45万人。其产品几乎网罗了全部高科技电子消费制品,像苹果公司的iPod, iPhone, SONY公司的PS3, 英特尔公司的晶片等。其业务网络遍布全球各地的主流高科技产品市场,成为不可一世的代工业霸主。 2.危机的到来 然而,从2010年开始,富士康集团传来了一系列负面新闻。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这家号称“全球最大代工工厂”的企业连续发生了13起自杀事件,震惊全球。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引来了社会各界的口诛笔伐,同时也激发了全社会对富士康企业的广泛研究及其管理的深度剖析。 为什么这13个生命会选择自杀? 谁让富士康陷入了困境? 富士康的管理体制到底合不合理? 富士康的管理者出现了什么问题? 富士康该怎么办? 我们小组将从企业管理者的有效管理和成功管理的角度,通过对富士康事件的分析找到以上问题的答案。

富士康连跳事件分析

富士康连跳事件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富士康是一家怎么样的企业。 富士康科技集团是专业从事电脑、通讯、消费电子、数位内容、汽车零组件、通路等6C产业的高新科技企业。凭借扎根科技、专业制造和前瞻决策,自1974年在台湾肇基,特别是1988年在深圳地区建厂以来,富士康迅速发展壮大,拥有60余万员工及全球顶尖IT客户群,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业专业制造商。2008年富士康依然保持强劲发展、逆势成长,出口总额达556亿美元,占中国大陆出口总额的3.9%,连续7年雄居大陆出口200强榜首;跃居《财富》2009年全球企业500强第109位。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富士康是一家规模庞大员工众多的国际级大企业,富士康之所以成为这样一家大企业依赖于它的商业模式或者说成是核心竞争力:速度,质量,工程服务,弹性,成本。说到成本,富士康是一家以制造为主的企业,可谓就是一个大型的“血汗”工厂,那么制造业的利润本就不高,企业要盈利就只能从控制成本的方向入手尽量降低成本。而控制成本只能从控制员工工资,增加额外工作时间也就是加班来取得效果。从这里我们已经可以依稀看见了跳楼事件的一些苗头。 我们再来看看富士康员工的构成,,首先它太大了,深圳一个厂区30多万人,深圳40多万人,但是一个大企业的优秀不在于大,而是它能不能变成小,让每一个车间或者怎么样的时候,人和人之间的距离更近。 现在富士康的员工群体构成主要是。社会上待业人群,以及一些大学刚毕业的学生。但是有一个共同点,目前的富士康员工群体的年龄普遍呈现年青化,大多都是80后90后,这一代人的经历人生积累抗压能力都比上一代差很多,对于这样高强度的工作,员工已经改变,然而富士康的管理制度体系却没有随之改变。年青的员工无法承受这样高强度长时间的工作,而心理的压力没有得到良好的发泄,日积月累最后导致悲剧的发生。可以说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并不是偶然现象。而是在这个社会中在这样高压企业中所必然会发生的。 架在富士康公司十三个年轻人脖子上的刀子,不是公司里少了几名心理医生,而是社会转型期的集体焦虑,这家企业残酷的生存法则,以及社会文化配套措施的缺失,种种矛盾在这家典型的代工企业里滋生集聚,落到了一个个入世未深的青年工人头上。这些社会矛盾又没有及时而有效的化解,终于酿成了一个接一个跳楼的惨剧。对具体个案而言,心理医生和心理咨询师的出现,也许能给求助者一些关怀,甚至救人一命,但是,富士康集团公司此举,我以为只是治标,而没有治本。因为心理问题是由残酷的企业机制产生的。时至今日,我们还没有听到富士康老板出来说明事件的真相和应该承担的责任,以及决定采取什么应急措施来改变残酷的企业机制,制止此类恶性事件的蔓延和再度发生。据富士康内部员工爆料,富士康这个企业对他们这些普通员工一点也不尊重。在管理上根本没有所谓的任性话,那些低等级的管理者如“生产线线长”这些人经常的辱骂员工,有时甚至拳脚相向。然而公司高层却从来不闻不问。这些都只能说明富士康的管理从根本就就存在着很大缺陷。当跳楼事件发生后富士康也采取了一些看似有用的措施: 5月22日,由深圳市鹏程人力资源配置有限公司主办的深圳中高级人才招聘会传出消息:富士康集团公司以最高60万元年薪招聘心理医生和心理咨询师两名、辅导员50名。试问:心理医生或是咨询师就能制止连跳的继续发生吗?对具体个案而言,心理医生和心理咨询师的出现,也许能给求助者一些关怀,甚至救人一命,但是,富士康集团公司此举,我以为只是治标,而没有治本。因为心理问题是由残酷的企业机制产生的。只有从跟本上面改变企业的管理机制才是解决问题的途径。时至今日,我们还没有听到富士康老板出来说明事件的真相和应该承担的责任,以及决定采取什么应急措施来改变残酷的甚至是压榨式的企业机制,制止此类恶性事件的蔓延和再度发生。深圳当代社会观察研究所所长刘开明指出:“没有一个合适的机制让这种问题得到一个舒缓,把自己从一个机器人、一个赚钱工具变回一个人,那可就会有心理、生理等各方面问题出现,就会发生极端事件。”

富士康集团简介

以前瞻性的眼光与自创颠覆电子代工服务领域的机光电垂直整合“eCMMS”商业模式,提供客户囊括共同设计(JDSM)、共同开发(JDVM)……全球运筹及售后服务等等之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一次购足整体解决方案。 富士康科技集团是全球3C(计算机、通讯、消费性电子)代工领域规模最大、成长最快、评价最高的国际集团,集团旗下公司不仅于亚洲及欧洲的证交所挂牌交易,更囊括当今捷克前三大出口商、大中华地区最大出口商、富比士及财富全球五百大企业,及全球3C代工服务领域龙头等头衔。 集团多年来致力于研发创新,以核心技术为中心,包括:纳米技术、绿色制程技术、平面显示器技术、无线通讯技术、精密模具技术、服务器技术、光电 / 光通讯技术材料与应用技术及网络技术等。集团不仅具完善的研发管理制度,更在智权管理上努力耕耘,积极地以提升华人之国际竞争力为己任;截至2005年底已在全世界共获超过15,300件专利,因此集团不仅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全球年度专利排行榜(MIT Technology Review)中,是全球前二十名中惟一上榜的华人企业。也因如此,才能被美国财富杂志评鉴入选为全球最佳声望标竿电子企业15强,并成为全球惟一能在过去五年持续名列美国商业周刊(BusinessWeek)科技百强(IT100)前十名的公司!

气度立下透过提供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全方位成本优势”使全人类皆能享有电脑、通讯、消费性电子(3C)产品成为便利生活一部份企业愿景;以前瞻性的眼光自创具备机光电垂直整合、一次购足整体解决方案优势的3C代工服务“eCMMS”商业模式;以坚定及无私的理念贯彻谋求员工、客户、策略伙伴、社会大众及经营层的共同利益之高标准公司治理。 企业愿景 在对3C电子产品有着有朝一日将会成为全人类工作及家居生活不可区分的一部分之信念引导下,郭台铭总裁在1974年以等值约美金三千元资金、对机电技术整合的执着及前瞻性的“全方位成本优势”概念创办了富士康。 因此富士康自始的企业愿景就是透过提供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全方位成本优势”使全人类皆能享有3C产品所带来的便利生活。 商业模式 * 五大产品策略:速度、品质、工程服务、弹性、成本。 富士康在总裁郭台铭先生的领导下,多年来致力于提供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全方位成本优势”给全球3C产业的领导品牌厂商。如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